高原鼠兔生活习性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主要栖居于海拔3100-5100米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地区,喜欢选择滩地、河岸、山麓缓坡等植被 低矮的开阔环境,回避灌丛及植被郁闭度高的环境。
分布范围
高原鼠兔在高山草甸和草原上才有可见,是青藏高原特有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南部。主要分布于青 藏高原及其毗邻的尼泊尔、锡金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青海境内的各州、县,省外见于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和西 藏等。
发现记录
1994年,石渠县首次记录到高原鼠兔的白化个体。
白化高原鼠兔 2022年9月,石渠县林草局在高寒典型草原开展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时,外业工作人员在色须 镇境内拍摄到白化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张)高原鼠兔繁殖从4月开始,5月为孕期高峰,至8月结束。孕期30天,每胎通常产3-4仔,多达6 仔。每年可繁殖2胎,繁殖期雌雄同栖一洞,以后各自独立生活。在整个夏季,鼠兔中的成年雌性将会一连串成功 产育窝生幼崽,这使它们的数量急剧攀升,稠密度大约能达到每公顷300只。
栖息环境
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从1958年起就一直设法消灭鼠兔,并在当年首次批准毒杀计划。有报道称,2006年,仅青 海省就有近3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投放了毒药。政府后来拨巨款开展新一阶段的毒杀,耗资约3500万美元。
这些毒物的流传及鼠兔被扼杀后所遗留下的一连串不良影响甚至将会波及到中国民众的下一代,他们也许不 再有机会看到这世界上最独特的生态系统。
面临危机
高原鼠兔在许多人眼里却一直被看作有害动物。他们认为鼠兔和家畜争夺草场,或者它的活动导致了高山草 地的退化。他们在青藏高原的广大区域里放或喷洒有毒物质,目的是为了减少鼠兔对高原植被和草场的破坏。事 实上,在鼠兔数量达到较高稠密度的区域里,青草早已被其他动物诸如牛羊等家畜吃光了,但是人们却误以为他 们所看到的颓败的土地都是由鼠兔造成的。事实正好相反,鼠兔是土地受损受虐的警示器:哪里有鼠兔,哪里就 有各种在那个特殊区域里生存并生长起来的饶有趣味的动植物;哪里的鼠兔被扼杀,哪里的自然风景就会失去活 力与色彩。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是一种生活在青海高原草甸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
为了进一步了解
它们的行为和生态习性,我们进行了一项观察与研究。
我们选择了青海高原草甸地区作为研究场地。
这个地区地势平坦,草地茂盛,非常适
合鼠兔的生存。
通过设置观测点,我们每天早晨和傍晚进行了观察。
我们首先观察了鼠兔的活动时间。
我们发现,它们主要活动在日出和日落时分。
这可
能是因为这段时间温度较低,束缚力较弱,对它们的活动更加有利。
而中午时段,它们往
往呆在洞穴中休息,以避免高温天气。
我们还观察到鼠兔的饮食行为。
它们主要以草类和种子为食,偶尔也吃一些小型昆虫。
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草地中寻找食物,以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
我们还观察到鼠兔的社会行为。
它们往往形成一个小的社群,包括几个家庭。
在觅食时,它们会一起前往草地,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彼此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当感
到危险时,它们会立即返回洞穴,并散发出特殊的警告声,以提醒其他鼠兔注意。
我们还观察到鼠兔的繁殖行为。
它们一般在春季开始交配,并在夏季生育后代。
雌性
鼠兔怀孕约30天后,产下一胎的幼崽。
幼崽出生后,它们会依靠母亲的哺乳来生活,直到能够自己觅食为止。
通过这次观察与研究,我们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行为和生态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它们在饮食、活动时间、社会行为和繁殖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这些数据和观察成果对于
保护和管理青海高原草甸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青海高原是中国高原的一部分,其地理特征是海拔高、土地肥沃,是滋养着野生植物和动物的天堂。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一种特别的动物,叫作青海高原草甸鼠兔。
草甸鼠兔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物种,它们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草甸上。
在这里,我进行了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观察与研究结果。
我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观察。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生活在高寒地区,这里气候寒冷,氧气稀薄,植被覆盖度高。
它们主要栖息生活在高山草甸上,利用丰富的植被和地下冰川水生活。
观察中发现,草甸鼠兔对自己的生态环境非常依赖,它们需要大片的草甸和丰富的高山植被为食物和栖息地。
接着,我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
草甸鼠兔是一种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藏在草丛中。
在观察中我发现,草甸鼠兔的警惕性非常高,一旦感觉到危险,就会迅速逃跑,很难捕捉到其真实的行为。
它们对于食物的选择也非常讲究,主要以高山植物和草本植物为食,这些植物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对其生存至关重要。
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草甸鼠兔之间的社会行为。
在草甸鼠兔群中,通常会有一只领头的雄性草甸鼠兔,它负责领导整个群体觅食和警戒。
其他成员则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在群体中,用以互相警戒和保护。
我还注意到草甸鼠兔之间会有一些争斗行为,争夺食物和领地,这也是它们生存的一种方式。
除了以上观察到的行为之外,我还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
草甸鼠兔是一种繁殖力强的动物,通常在5-7月份繁殖期到来时,会开始进行交配,怀孕期为25-30天,每胎产仔2-4只。
我在观察中发现,草甸鼠兔在怀孕期间会非常小心谨慎,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以免受到天敌的袭击。
通过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我发现这种动物虽然外表普通,却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它们在高寒的高原草甸上生活,以食物和警戒为生存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一套适应高寒地区生存的行为系统。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生态系统是一个极端环境,在这里,生存着许多独特的生物群体,其中
最为典型的就是草甸鼠兔。
草甸鼠兔是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它们生活在高寒环境下,以
青草为食,并经常成群活动。
在一个春天的早上,我来到了一片广阔的青海高原草甸,准备通过观察和研究草甸鼠
兔的行为,来深入了解这种生物的生活习性。
草甸鼠兔的活动一般在早晨和傍晚时分比较活跃,因此,我提前了半个小时到达这个
地方,以便能够捕捉到最佳的观察时机。
当我到达这个地方时,我发现整个草甸中充满了生机,草甸上的青草绿得异常鲜艳,
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天然气味,这里的荒凉与美丽让我感到惊异。
当我静静地坐在地上,开始观察这些草甸鼠兔时,我发现它们的行为非常有趣。
首先,它们一般都是四个或五个动物一组,它们用前肢支撑身体,用后腿来跑动,非常灵活。
其次,这些草甸鼠兔非常善于听觉和嗅觉,它们能够轻易地察觉到外部威胁,因此,
在它们不愿意暴露审查的情况下,它们会选择躲避或隐藏在草丛后面。
此外,草甸鼠兔还表现出强烈的领地意识,它们会在自己的领地上巡视,警告其他的
草甸鼠兔不要侵入自己的领地。
最后,在寻找食物时,草甸鼠兔会四处闻嗅、搜索食物,它们的活动区域通常在一个
范围内,并且它们喜欢在同一个地方穴居,这说明了它们主要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行为特征。
总的来说,草甸鼠兔在青海高原草甸中表现出了一系列有趣的行为特征,这表明了它
们在适应这个环境中所发展出来的独特生命力和智慧。
对于这些生物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
更好地了解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进而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青海高原是中国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一大自然景观,其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众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
草甸鼠兔是青海高原上常见的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它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地带,对于研究这些灵巧可爱的小生物,我们有着浓厚的兴趣。
一、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生态习性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生态习性独特,主要分布在草地、草甸和高山地带,生活在海拔3000-5300米的地区。
它们通常喜欢生活在离水源较远的地方,以避免被掠食者发现。
草甸鼠兔在夜间活动较多,白天大部份时间都在巢穴内休息,非常善于挖掘巢穴,有着优秀的避敌本领。
它们主要以草本植物和一些根茎、树皮、嫩叶和芽等植物为食,偶尔也会捕食一些昆虫。
草甸鼠兔一般以一对为单位在环境中生活,它们结对繁殖,繁殖力强,一年能产仔一到两次,每胎产仔5-10只,繁殖速度较快。
草甸鼠兔数量相对较多。
它们一般以细小的巢穴为家,巢穴通常筑于茂密植被中的土坡间,或靠近潮湿的河岸边,便于获取食物和水源,也更具安全性。
二、草甸鼠兔的行为特点草甸鼠兔是一种机敏、灵活的小动物,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和警觉性。
它们的身体小巧玲珑,体长约25-30厘米,体重约200-300克,尾巴短小,耳朵也比较小,毛茸茸的触毛和灵活的大眼睛让它们在暗中也能很好地观察周围环境。
草甸鼠兔喜欢单独或成对生活,行动迅速,善于奔跑、跳跃和挖掘,对任何新奇的东西都充满好奇心。
草甸鼠兔在觅食、休息和繁殖过程中呈现不同的行为特点。
觅食时,它们通常四处寻找植物的根茎、树皮、嫩叶和芽作为食物,并谨慎地观察周围环境,一旦发现危险就会迅速逃跑。
休息时,它们大部分时间都蜷缩在巢穴内,保持安静,以便随时做好逃避危险的准备。
繁殖时,草甸鼠兔会建造一个温暖湿润、藏匿性好的巢穴,母兔会照顾幼兔,直到它们能够独立生活。
三、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保护与研究意义草甸鼠兔是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物种,有着深远的保护与研究意义。
草甸鼠兔作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对稳定草地生态系统、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青海高原是一个典型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中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小型哺乳动物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草甸鼠兔是一个常见的小型哺乳动物,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以期更深入地了解草原生态系统中小型哺乳动物的生态行为和生态习性。
观察对象为青海高原草甸鼠兔,通过对野外探险员采集到的草甸鼠兔标本的解剖和外貌特征进行认识,进一步了解该物种的分类、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同时,根据野外探险员的经验,选择靠近草甸鼠兔活动区的草地作为观察区域,利用望远镜和记录装置进行定点观察。
观察以夏季白天为主,每次观察时间为2小时,每日进行2次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草甸鼠兔的行为。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草甸鼠兔生活在大片开阔的草地上,表现出非常敏捷的身手和活泼可爱的行为。
草甸鼠兔的饲食物主要是草本植物。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草甸鼠兔一般只活动在早晨和傍晚,而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躲藏在灌丛或草丛中。
在活动期间,草甸鼠兔的行动速度非常快,通常是连续跳跃或快速奔跑,有时也会表现出迅速转向或蹿跳的动作。
这些行为使草甸鼠兔能够迅速逃离天敌,保证自身的安全性。
此外,草甸鼠兔也有着一定的社交行为。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草甸鼠兔有时也聚集在一起进行活动,它们之间相互嗅探、互相警戒、互相追逐、互相舔舐毛发等。
这显然是一种群居行为,并且与个体间的互惠互利有关。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繁多,互相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多种关系。
草甸鼠兔之间的社交行为,有助于稳定个体间的关系、维持种群生态平衡、降低天敌侵袭等风险。
总之,通过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草甸鼠兔神态非常灵敏、机敏、可爱,行动速度极快,社交行为也比较丰富。
草甸鼠兔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让人又爱又恨的高原鼠兔
鼠兔,又名鸣声鼠、石兔,外形如兔,习性如鼠,藏语称其“阿不扎”。
因为它的家乡在青藏高原,所以人们又叫它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大都成对居住,也有少数“单身汉”。
它们的洞穴很有讲究,一般分居住用的复杂洞和外出临时歇脚或隐蔽用的简单洞。
复杂洞开3~5个门,门前有扇形土丘,门外有交织成网的跑道。
洞道弯弯曲曲,四通八达,总长度6~60米。
洞内有卧室,还有厕所。
供临时歇脚、隐蔽用的洞,就没有那么复杂了,一般只有一个洞口,洞道比较短,洞内也没有卧室。
如果洞外土迹新鲜,有爪印,洞口光滑、湿润,冬季洞口壁上有霜或冰屑,说明这是有鼠居住的;如果洞外无新鲜爪印,洞口内有陈粪草或蜘蛛网等,说明“主人”已经搬迁或亡故。
高原鼠兔的生活习惯也与众不同,别看它们体长不过20厘米,高不足10厘米,体重也只有约120克,个子不高,貌不惊人,可胃口很好,一天能吃掉鲜草90多克,几乎与它们的体重相等。
高原鼠兔很挑食,只喜欢吃禾本科、莎草科等优良牧草的嫩茎和叶。
每次进餐后,它们的嘴下边、脚跟前到处都是被咬断舍弃的植物枝叶,浪费很大。
饱餐之后,高原鼠兔像个调皮的孩子,两只前爪在地下不停地挖掘,而两只后爪则把大量的泥土运往门外,随意堆放,因此,它们的门口总是堆放着一平方米左右的沙土,严重地覆盖草场植被。
高原鼠兔虽然活动很有规律,一般都是白天活动,夜晚很少出门,上午9—11时和下午5—7时是它们的活动高峰,但它们生活没有计划,不像别的动物那样贮存食物,以备冬天或风雨天食用。
它们总是得过且过,不为明天着想。
到了风雨天不能出门时,家里没有吃的,只好挨饿,而到了冬天,天寒地冻,植物枯黄,它仍然要外出觅食。
出门遇上风雪严寒,体弱者还要送上小命。
高原鼠兔不搞“计划生育”,它们在青藏高原一年生育一次,一次能生4个以上“孩子”,也有个别地方气候较好、食物丰富,那些身体健壮的“母亲”一年能生育两次。
有趣的是,它们的“孩子”成熟较早,一般6~8个月就基本达到了性成熟,因此有的家族幼崽参加繁殖,“老两口”当年就抱上了“孙子”。
鼠兔的生活习性
鼠兔的生活习性
鼠兔
鼠兔的外形酷似兔子,身材和神态又很像鼠类。
现存的鼠兔绝大部分都非常的稀有。
鼠兔体型小,体长10.5~28.5厘米,耳长1.6~3.8厘米;后肢比前肢略长或接近等长;头骨上面无眶上突;上颚每侧只有2枚臼齿。
雄性无阴囊,雌兽有乳头2~3对;全身毛浓密柔软,底绒丰厚,与它们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有关;毛呈沙黄、灰褐、茶褐、浅红、红棕和棕褐色,夏季毛色比冬毛鲜艳或深暗。
栖息于各种草原、山地林缘和裸崖。
在亚洲,栖息于海拔1200~5100米间;在北美,栖息于海拔90~4000米间。
挖洞或利用天然石隙群栖。
白天活动,常发出尖叫声,以短距离跳跃的方式跑动。
不冬眠,多数有储备食物的习惯。
繁殖期4~9月(或延至10月),每年产仔1~3窝,每胎2~11仔。
在青藏高原的草原上常见褐背拟地鸦、雪雀白天进出鼠兔的洞穴,据分鼠兔生活的草原,鼠兔可借助鸟类的惊鸣来报警,小鸟可利用洞穴躲避太阳的强烈辐射或暴风与冰雹。
中国古籍对这种生物现象称作“鸟鼠同穴”。
鼠兔适宜室温20℃左右,湿度40~50%环境下生长,光照14~16小时,耐寒怕热,室温高于28℃,鼠兔呼吸紧促,气喘不安,不利于生长。
鼠兔胆小,尤其怕惊扰,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
中国鼠兔科的分类
中国鼠兔科的分类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国鼠兔科这个有趣的家族。
中国鼠兔科的成员们那可真是小巧玲珑又可爱。
它们大多生活在高山草甸、草原等环境中,适应能力超强。
中国鼠兔科的主要种类
1. 高原鼠兔
这可是咱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啦。
它们毛茸茸的,特别萌。
喜欢在高原上打洞,那一个个小洞穴就是它们的家。
2. 伊犁鼠兔
长得那叫一个独特,数量还比较稀少呢,是咱们需要重点保护的宝贝。
3、藏鼠兔
也是咱们中国鼠兔科的一员,在西藏地区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中国鼠兔科的生活习性
这些小家伙们大多是白天活动,喜欢吃草籽、嫩叶啥的。
它们的洞穴挖得可精巧了,既能保暖又能躲避天敌。
而且它们繁殖能力不算强,所以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啦。
怎么样,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中国鼠兔科很有意思呀?。
高原鼠兔的习性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高原鼠兔的习性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刘小霞
【期刊名称】《中兽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5(0)7
【摘要】鼠兔虽然看上去很像鼠类,但却和兔类是近亲,它们都是从原古兔演化而来的。
后来分化成为两支:一支是耳朵长、前腿短、后腿长的兔类;另一支是耳朵短圆、四肢几乎等长但都比较短、尾巴退化得只剩下痕迹的鼠兔类。
【总页数】1页(P36-36)
【关键词】高原鼠兔;习性;生态
【作者】刘小霞
【作者单位】青海省德令哈市草原工作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6
【相关文献】
1.高原环境对高原鼠兔脂肪分布的影响 [J], 李欣慧;白振忠;韩士瑞
2.《高原鼠兔生活习性》情况的调查 [J], 李敏
3.高原鼠兔鼠丘覆压对鼠丘上植被重建的影响研究 [J], 才文代吉; 谢先福; 张静; 孙海群
4.高原鼠兔生活习性研究 [J], 牛榆玲
5.兔裸皮蝇对宿主高原鼠兔生理和个性特征的影响 [J], 余义博;钟亮;朱红娟;谭春桃;曲家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青海高原草甸鼠兔,又称青藏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野生动物。
它们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等地。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对于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物种的行为和习性,我们进行了一次观察与研究。
一、生活环境青海高原草甸鼠兔主要生活在寒冷、高海拔的高原草甸地带。
这些地区气候严寒,植被稀疏,是一个典型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在这种环境下,青海高原草甸鼠兔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需要适应寒冷的气候和稀少的食物资源。
二、饮食习性青海高原草甸鼠兔以草本植物为主食,也会偶尔捕食昆虫。
它们主要以高寒地区特有的植物为食,如高山早熟禾、高山针茅等。
在我们的观察中发现,草甸鼠兔在清晨和黄昏活动较为频繁,寻找食物的行为尤为明显。
它们会利用嗅觉和听觉来寻找食物,有时还会在草地上挖掘寻找食物,展现出了一定的智慧和适应能力。
三、繁殖行为根据我们的观察,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夏季。
雄性和雌性草甸鼠兔会通过一系列的求偶行为来促使交配的发生。
在繁殖季节,我们观察到草甸鼠兔之间频繁的追逐、亲密的触碰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它们在进行求偶行为的表现。
在交配成功后,雌性草甸鼠兔会选择一个隐蔽的地方产下幼崽,然后独自照顾幼崽的成长。
四、生存竞争在青藏高原这样的高寒地带,资源非常稀缺,每一种动物都要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
我们观察到,草甸鼠兔之间会因为领地、食物资源等问题而发生争斗。
这些争斗多数是在夜间进行的,它们会用双腿乱踢或者用牙齿咬对方来进行争斗。
这种生存竞争对于保持物种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保护现状青海高原草甸鼠兔是一种珍稀的野生动物,因为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正面临生存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物种,我们建议加强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其栖息地的破坏。
也需要加强相关法律的保护力度,严禁捕杀草甸鼠兔,保护其栖息地和食物资源。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是高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高原生态系统的生态
学机制和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进行了
观察和研究。
研究地点为位于青海省玉树地区的一个草甸区域,观察时间为清晨和傍晚两个时间段。
通过观察草甸鼠兔的活动方式、常见饮食、社交行为等方面,了解其生存状况和生态特征。
具体观察结果如下:
一、草甸鼠兔的活动方式
在观察期间,草甸鼠兔的活动方式主要为“走”和“跳”。
它们在草地上寻找食物和
水源,不时停下来舔舐毛皮或整理耳朵。
有时还会蹲在原地不动,并用前爪洗脸或抓耳
朵。
草甸鼠兔主要在白天活动,夜间则进入洞穴休息。
其活动范围较为有限,常在草地上
小范围内奔跑,不会过于远离洞穴。
二、草甸鼠兔的饮食习性
草甸鼠兔主要以草为食,喜欢吃青绿色的草叶。
观察中也发现了它们吃食小块的草根
和嫩芽。
草甸鼠兔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维持生命活动,因此必须在草场附近寻找水源喝水。
三、草甸鼠兔的社交行为
草甸鼠兔是群居动物,一般会成群生活在一起。
观察时,我们发现草甸鼠兔之间会有
相互打闹的情况,一些成年个体会伴随着幼年个体一起觅食,保护和照顾它们。
四、草甸鼠兔的防御反应
草甸鼠兔有着很强的防御自身的本能,一旦察觉到危险,便会立刻逃跑。
在观察期间,我们发现一只草甸鼠兔看到人类靠近后,会毫不犹豫地逃跑。
同样地,当感觉到异物的威
胁时,草甸鼠兔也会立刻潜入洞穴中躲避。
高原鼠兔生活习性研究
82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Vol39No22020高原鼠兔生活习性研究牛榆玲(甘肃省天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天祝733299)摘要: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具有低氧、低温和高紫外线的特征。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高原鼠兔,其环境适应机制与其生理机能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高原鼠兔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及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高原鼠兔;习性;研[中图分类号%S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704(2020)02008202Research on the Habits of Plateau Pikas(Ochotona Curzoniae)NIU Yu-ling(Tianzhu County Animal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Tianzhu Gansu!33299JJhina)Abstract:Known as“the third pole of the earth",the Tibetan plateau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oxygen,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ultraviolet light.The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mechanism of Tibetan ochotona curzoniae is closely related to physiological functionandenvironmentalfactors.Thispaperreviewstheresearchstatusofochotonacurzoniaein morphologicalstructure, 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itsimpactonenvironment.Key words:Ochotona curzoniae;habits;research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面积为2.5X106km2,其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4,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高原鼠兔科普演讲稿
高原鼠兔科普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生活在高原地区的特殊动物——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是一种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属于鼠兔科,是高原地区的特有物种。
它们的体型较小,体长大约在20-30厘米之间,尾巴短小,毛色以黄褐色为主,毛发较为稀疏,适应高原寒冷的气候。
高原鼠兔主要栖息在高原地区的草原、山坡和河岸等环境中,以草本植物、树皮、树叶等为食,属于杂食性动物。
它们善于挖掘地洞,在洞穴中筑巢繁衍后代。
鼠兔科的特点是牙齿发达,高原鼠兔也不例外,它们的门齿长而锋利,适合啃食坚硬的植物。
高原鼠兔作为高原地区的主要食草动物之一,对于维护高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大量进食草本植物,帮助控制植物的生长,防止过度生长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高原鼠兔又是高原食肉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它们的数量也影响着高原地区食肉动物的生态平衡。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改变,高原鼠兔的生存状况面临一些挑战。
过度的放牧、土地开垦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对它们的栖息地和食物供应造成了威胁。
因此,保护高原鼠兔的生存环境,减少对它们的干扰,对于维护高原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作为爱护自然环境的一份子,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减少对高原鼠兔生存环境的破坏。
比如,不乱扔垃圾,不过度放牧,尊重和保护高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高原鼠兔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总之,高原鼠兔是一种生活在高原地区的特殊动物,对于高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促进高原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青海高原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拥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种生活在高原草甸上的特殊物种,它就是青海高原草甸鼠兔。
作为高原草甸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高原草甸鼠兔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物种的行为特点和生存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一、环境背景青海高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
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青海高原草甸鼠兔适应了高原恶劣的环境,成为了高原草甸上的主要食草动物之一。
二、行为观察1. 活动特点在观察中发现,青海高原草甸鼠兔主要在清晨和黄昏时分活动,这段时间是其觅食的最佳时机。
在这段时间里,草甸鼠兔会迅速地穿梭在草丛之间,寻找着适合自己食用的草本植物。
而在白天和夜晚,草甸鼠兔则会选择躲藏在草丛中休息,避免暴露在天敌的眼中。
2. 食性习性观察中发现,青海高原草甸鼠兔主要以高原草甸上的各种草本植物为食,如高山针茅、小麦草、蓼科植物等。
这些植物在高原环境中生长茂盛,为草甸鼠兔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而在干旱季节,草甸鼠兔会将一些草本植物的种子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3. 社会行为观察中还发现,草甸鼠兔并不是孤独的动物,它们常常会成群结队地活动。
在觅食时,一群草甸鼠兔会相互之间协作,一起寻找着食物;在休息时,它们则会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密集的群落。
这种群居的行为不仅增强了草甸鼠兔的生存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它们的抗食性和抗捕食性。
三、保护意义四、展望青海高原草甸鼠兔作为高原草甸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习性和生存状况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长期观察与研究,深入了解其与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和区域间的迁移规律,为保护青海高原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通过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为其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鼠兔:高原湿地上的守望者
韵鸟类数 电锐减。
其实 ,鼠兔 的过度 繁殖本身也是破坏生态链
后 大敌 减少 的结果 ,只有恢 复原有高原食物链 ,
勇外 ,研 究和实践都发现 ,鼠兔是青藏高原
毒 害 的生物 防 连锁 反应 就是狐
进 洞很可能减少下游水域洪灾 的发生 。
难 食物链上不可或缺 的一环 。 以j江源保 护 为例 ,
象 从 2 0 0 5年开 始 ,人们 投放觉
鼠药消灭 鼠兔 。 鼠兔 数量 剧
狸、 狼等动糍馘
拟地 鸦为地栖 鸟类
藏高 原腹地 ,鼠兔
遍 ,甚至 “ 鸟 鼠同
发 生 ,比如雪雀 。
0 古人早 就发现 了这 种 “ 鸟 鼠同穴
t瑟
但 是 他们不懂 其中的原 因。现代研究
实 际上是双赢生态 关 系。
在地下, 鼠兔黼 如同迷宫 样 的隧道体系 草地就 不 到它们的踪影 。因此 ,鼠兔不过 是喜
一
而地 面是一望无 际的低 矮草 原 , 地柄鸟类 几乎 没 欢
本
在退化 的草场罢 了
同时 ,有学 者表示 ,高原 鼠兔挖洞筑 窝 ,能
使土壤 的吸收 和循 环作用变得像海绵那样强烈 妒
或
警
奎 土 壤 侵 蚀 作 用 降 到 最 低 。 他 们 篙 由 此 推 断 , ’ 挖
物, 结果在 2 0 1 3 年 出现了
霎 兽 会 被 。 墓 过 鼠 啃 兔 去 噬 一 相 旦 当 空 羹 长 大 , 篓 量 的 最 时 出 终 间 现 形 里 , 成 所 , 草 嘲 醺 豳 黼 豳 黧 豳 豳 麓 圈 豳 麟
0 兔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青’ 海湖边
只天鹅被狐狸咬死的惨剧。与 鼠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行为进行观察与研究,探讨了其栖息地选择、食性习性、社会行为特征、繁殖行为以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
研究发现,青海高原草甸鼠兔在选择栖息地时偏好草地和草甸,以草类和种子为主要食物,具有群居和整体作战的社会行为特征,繁殖行为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
鼠兔对高原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本研究为了解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重要资料,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讨其生态位和种群数量动态等方面,为保护该物种和生态环境提供更深入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观察、研究、栖息地选择、食性习性、社会行为、繁殖行为、生态适应性、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未来研究、生态学、动物行为学、高原动物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青海高原草甸鼠兔是一种生活在青藏高原草甸地区的特殊物种,是当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随着近年来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数量的逐渐增加,人们开始对其行为进行更深入的观察与研究。
研究背景主要包括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栖息地选择、食性习性观察、社会行为特征、繁殖行为观察以及生态适应性研究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生态特征和行为习性,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的确定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青海高原草甸鼠兔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观察与研究,探讨其栖息地选择、食性习性、社会行为特征、繁殖行为和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深入了解该物种在高原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通过对青海高原草甸鼠兔行为的研究,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促进人们对高原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为深入探讨高原生态系统中物种行为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高原鼠兔不任性_人生故事
高原鼠兔不任性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高原鼠兔,外形如兔,习性如鼠,尾巴退化,擅长鸣叫,又名鸣声鼠,藏语称其“阿不扎”。
高原鼠兔是一种终生吃草的“素食主义者”,垂穗披碱草等禾木科植物以及蓝花棘豆等豆科草本植物是其喜爱的美食。
刚刚出生的小鼠兔体重仅有八九克,但到其降世第十天后就可以在吮吸母鼠兔的乳汁之外加餐一些鲜嫩苜蓿了。
待到第十六天,美味的“青草蛋糕”已经成了它的菜单主食。
而等到第二十天时,鼠兔的妈妈就会给它断奶了,此时其体重已达六十克甚至更重,完全可以依靠父母传授的觅食技巧来分辨草原上每一株草木了。
出生一个月后,小鼠兔开始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觅食之路。
草地平阔,藏身处少,作为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鼠兔面临着重重的威胁。
鼠兔的天敌不仅有香鼬、藏狐、野狼、棕熊等陆地凶兽,还有苍鹰、猎隼、猫头鹰、草原雕等空中猛禽,尤其是在食物短缺的冬季,这些天敌会表现得异常凶悍难缠。
为此,高原鼠兔除了采用直立吃食的方式以便随时逃跑外,在觅食顺序上也颇有一番极具现实可行性的安排。
为了减少遭遇袭击的危险,高原鼠兔在选择栖居之地时会优先考虑放牧的草场,而不是草长叶高、植物丰茂的地带。
前者视野开阔,有利于观察敌情;后者虽然食物丰美但由于视线被遮挡而无法有效扫描发动偷袭的猎手。
为了降低葬身敌腹的可能,除怀孕的雌鼠兔需要较多的食物而在一些时候不得不到离洞穴较远的地方觅食外,鼠兔一般都优先选择家附近的青草,以核心洞穴为圆心其活动半径仅为二十米左右,特别是一些年幼的鼠兔觅食半径要更小一些。
为了缩短外出觅食的时间,高原鼠兔一般会把活动半径内密度较大的那一种草作为食物,即使有更加美味的草在不远处也常常“不理不睬”,这样无疑大大提升了觅食效率。
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窘况,高原鼠兔宁愿去一些草量较少、草质较差但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去觅食,即使肚子无法填饱也不轻易到那些危险指数颇高的水草肥美之处大快朵颐。
尤其是在冬季到来前储备食物的初期阶段,高原鼠兔对食物的选择表现出更加明显的顺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鼠兔外形与其它鼠兔基本相似,尤其与达乌尔鼠兔相近。
成体重127-164克,体长156-178毫米。
后肢长于前肢。
无尾。
耳壳大,呈椭圆形。
鼻端及唇周呈深黑色,额骨较降起,脑颅部较低,整个头骨背面有较大的弧度。
平均颅长40.2-42.16毫米。
高原鼠兔在其分布区内,主要栖息在高山、亚高山草甸、草原化草甸、草甸化草原和干草原上。
在河谷阶地、山麓缓坡、山前冲击洪积扇、低山丘陵阳坡的小嵩草和紫花针茅草场上数量较多,在山地阴坡的高山柳灌丛草场地上数量较少。
在河滩地黑刺灌丛和草甸草场,则根本见不到鼠兔的定居。
洞穴,可分为穴居洞和临时洞两类。
栖居洞是鼠兔居住和繁殖的洞穴,其构造繁杂,一般有洞口4个以上,多至25个,平均6-10个左右。
洞口前有扇形土丘,平均土丘径长39.9厘米,弧长69.7厘米,高到4厘米,不生草,常成为鼠兔出洞后或入洞前停留的“了望台”。
有些洞口之间有纵横交错的跑道。
冬春季节约有一半洞口被土堵塞,留下的洞口少而小,直径6-7厘米,洞口下斜度大于60度,并常用枯草堵住,使洞穴内具有较为良好的御寒保温作用;夏秋季节,鼠兔从6-7月份起陆续挖开在冬天被封闭的洞口,或新挖洞口,此时洞口直径一般为8-12厘米,洞口下倾斜度不下于30-45度角,洞口前堆有新的土丘,内有陈旧的球形粪便和腐草。
洞口下方的洞道伸至25厘米的地方,转为与地面平行的洞道,亦有个别段落可深至45厘米以下。
洞道弯曲多支,全长一般在10米以上,最长达97米,平均长41米,洞道内有便所、室和窝巢。
便所是洞道内短而扩大的分支部分,其中积有粪便,在一些老洞中,便所较多。
室为洞内扩大的部分,供临时休息之用。
窝巢的位置较深,距地面40-52厘米,大小21X30X13-32X35X23厘米,巢由枯草、根须和兽毛组成,呈盘状,供产仔和睡眠之用。
临时洞是鼠兔的暂时性隐蔽场所,构造简单,洞口较少,仅1-6个,洞口也小,直径约为6-7厘米,洞道全长5米左右,距离地面深20厘米左右,最深也不超过33厘米,很少弯曲分支。
洞内亦有便所和室,但无窝巢。
在鼠兔栖息的地区,还有大量的废弃洞穴和浅坑。
这些浅坑主要是鼠兔冬春季挖食草根留下的痕迹。
到夏秋季节鼠兔常将这些浅坑挖成临时洞穴,继而挖成栖居洞,但多数则成为粪坑。
鼠兔是一种白天活动的动物,但在夏秋季的夜晚11时以前仍有活动,活动包括采食、交配、挖洞和冬贮等行为。
在不同季节或一季节的不同天气条件下,它们的日活动频数、强度和活
动行为的表现皆不同。
这种差异与鼠兔不同时期的生理生态状况有关系。
春末及夏季,正值鼠兔发情交配之际,互相往来频繁,7月份活动率最高,活动范围较大,一次能奔跑75米。
7月初大量幼鼠出洞,并开始分居。
此时,采食时间长,尤其幼鼠,中午仍继续采食,活动范围缩小,彼此往来亦减少。
8-9月份,成、幼个体皆进入肥育期,采食时间更长,可达13.5-16小时以上。
此时开始出现清理和挖掘洞穴、贮备食料、封堵洞口等准备越冬的行为。
10月份以后活动率明显降低,绝对时数为11.5小时。
活动率最低是在12-1月份,绝对时数仅9.5小时。
冬季鼠兔仅在晴天无风的中午出洞晒太阳、采食,此时的活动范围更小。
有时也在雪下活动。
但活动不多。
高原鼠兔的活动高峰可因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异,在4-5月份高峰,主要在上午6-10时,中午活动亦较多,下午活动高峰不明显。
6-9月份,全日有两个活动高峰,最高峰在上午7-10时,下午活动明显降低,但高峰亦很明显。
10月份,基本上只有上午7-10时一个活动高峰,中午和下午活动均降低。
11月份,明显的只有一个活动高峰,时间在11-14时。
其活动半径通常为22米左右。
鼠兔是草食性动物,主要吃植物的嫩茎、叶、花、种子及根芽。
对鲜嫩多汁的绿色部分更为喜食,尤以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菊科植物为甚。
其中最喜食的植物为波伐早熟禾、多枝黄芪、异穗苔、青稞、蒲公英;喜食的有小嵩草、扁穗冰草、白里金梅、老芒麦、针茅、燕麦草、鹅冠草、无芒雀麦;较喜食的有二裂萎陵菜、阿尔泰紫菀等。
它们的食性随环境和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4-5月份的胃内食物中,根、芽所占比例较大,紫菀、萎陵菜、苔草、禾草的根芽高达48.2%,7月份胃内食物的植物绿色部分达到82.7%;8月份绝大多数植物已结实亦显黄绿色,胃内食物的绿色部分大幅度下降仅占26.1%,而种子的出现率上升到33.9%;9月份更少,仅占3.1%,相应的不仅种子数的出现率大增,而干草的比重也大大增高到55.6%。
鼠兔的食量较大,平均每日采食鲜草77.3克,其日食量占体重的52%。
不同季节的日食量亦有变化,夏季的食量大于春季,秋季又大于夏季。
此外,高原鼠兔亦有贮草习性。
每年7-8月份,常把草咬断,堆成一个个的小草垛,其直径10-30厘米,每垛重约3-5斤,在它们栖息的地方这种草垛很多。
高原鼠兔的繁殖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在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一年繁殖一次。
据调查,在青海省天峻县,其繁殖在4-7月份,繁殖盛期在5月至6月上旬,妊娠率高达83.3%。
在青海省泽库县,其繁
殖期在3月下旬至9月份,繁殖盛期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一年可繁殖两次,妊娠率最高为88.9%,出生早的仔鼠,可在当年参加繁殖。
两地区每胎产仔数均为1-8只,平均为4.6只。
高原鼠兔种群中雌鼠数多时,种群数量有较强的增长趋势,反之,则数量的增长趋于迟缓。
高原鼠兔群体家族式生活,其种群数量随生境而有所变化。
在平滩阶地,一年中每公顷内洞口变动范围为1700-1824个,平均为1728.2个,每公顷内全年数量变动范围为22-209只。
在山前缓坡,一年中每公顷内洞口数量变动范围为2718-4109个,平均为3189.3个,全年数量变动范围为20-189只。
在丘陵阳坡草原,一年中每公顷内洞口数量变动范围为562-2178个,平均为1095.9个,数量变动范围为33-171只。
但是,不论哪种情况,全年数量最高峰均出现在6-7月份,以后每月的数量逐渐下降,数量最低点出现于翌年繁殖之前。
在青海省海西州与高原鼠兔同域栖息的鸟兽及其相互关系如表:寄生于鼠兔体外的寄生物主要是跳蚤和硬蜱;皮蝇蛆常寄生于皮下组缔组织中,5、6月份寄生率较高。
体内寄生虫有蛔虫和绦虫等。
1960年在青海省果洛州发现的鼠兔流行病,是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引起的,流行期在5月下旬至7月底,以7月上旬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