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痰促进术PPT

合集下载

常用排痰法PPT课件

常用排痰法PPT课件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20
05 第五章
Part
辅助排痰法
21
辅助排痰法
辅助排痰法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1.稀化肺部分泌物:痰液粘稠难以排除,在使 用祛痰药物的同时,应补充液体,在医生的 准许下建议每天喝1- 2升水,最好的饮水法 是每次少量约30~50毫升,每10~20分钟饮 水1次,这样对呼吸道的湿化效果较好。
量、以腕关节的力量,以40-50次/分的频率、由下 至上、由外至内叩击。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脊柱、骨突 部位进行。 3、每次10-15分钟。 4、同时指导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痰。咳嗽时嘱患者身体略 向前倾,腹肌用力收缩、在深吸气后屏气3-5秒再咳 嗽,重复数次。 5、咳嗽后注意心律,有无缺氧,听诊呼吸音。如果心率每分 钟增加20次,喘息、缺氧则应暂缓咳痰,并予以吸氧。
震肺排痰法
震肺排痰法—适用疾病
囊性纤维变性 支气管扩张 慢性气管炎 肺不张 阻塞性肺病 肺支气管发育不良 肺部感染性疾病浓痰积聚 外科手术后无力咳嗽 职业性肺病排痰不利 长期卧床排痰不利
震肺排痰法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19
震肺排痰法
震肺排痰法—禁忌症
病人能否接受震肺排痰由医生决定,下列情况建议 不用或慎用: 有创伤的部位——不利于创伤愈合 活动性出血部位——可能导致出血增加 恶性肿瘤的表面——可能致肿瘤出血、扩散 静脉炎、淋巴管炎,动、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导 致拴子脱落 肺结核、气胸——可能导致结核扩散或气胸加重 肺脓肿——大量分泌物突然排出,可能会导致窒息 不能耐受局部震动的其他情况
15
叩背排痰法
叩背排痰法—注意事项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1、叩击的时间和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应在饭前30分或饭后2小时进 行。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若痰多,可增加次数。 2、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叩击,叩击的相邻部位应重叠1/3,力量中等。 3、若患者咳嗽反应弱,则在吸气后给予刺激—按压及横向滑动胸骨上窝的气管, 以使咳嗽。 4、可先行雾化吸入。

排痰技术优秀PPT讲义

排痰技术优秀PPT讲义
• 辅助咳嗽训练时注意施加外力的位置;避免对肋骨和剑突施加暴力;以免造成骨折;尤其老 年女性和骨质疏松者,
• 避免移动危重病人各种置管:气管套管、鼻胃管、导尿管、深静脉置管
21
注意事项
1、掌握禁忌症如严重高血压、高龄患者、心率加快者等 2、明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排痰方法 3、引流过程中;如有咯血、发绀、呼吸困难、出汗、疲劳等症状;应
嗽驱动压; • 关闭声门;进一步增强气道中的压力; • 腹肌及胸部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加腹内压来增加胸内压;使
呼气时产生高速气流; • 声门开放;形成由肺内冲出的高速气流,
7
排痰训练
-主动咳嗽训练法
• 主动咳嗽训练法: – 哈气:患者双手置于腹部且在呼气时做3次哈气以感觉腹肌的收缩 ; – K音:练习发K的声音以感觉声带绷紧;声门关闭及腹肌收缩; – 将这些动作结合;指导患者做深而放松的吸气;接着做急剧的咳嗽 • 深吸气-短暂屏住呼吸-关闭声门-增加腹内压-声门突然打 开;形成由肺内冲出的高速气流;促使分泌物移动;随咳嗽排出体 外,
10
11
12
三 、胸部叩击与震颤
• 胸部叩击与震颤:有助于粘痰脱离支气管壁,
– 叩击: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用腕关节摆动在引流部位 胸壁上轮流由下至上;由外至内轻叩30~45 秒;
13
胸部叩击
1确定痰液潴留部位及病情;摆放舒适体位 2护士五指并拢;掌心空虚呈杯状;与病人呼
气时在肺段相应胸壁部位后背部两边的 三个点或左右胸前三个点以手腕力量自 下而上;由外向内;开始迅速而有节奏的叩 击, 3每一肺叶部位叩击1-3分钟;嘱患者深呼吸、 咳嗽、咳痰,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 餐后2小时或餐前30分钟进行,

叩背排痰ppt课件

叩背排痰ppt课件
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
防止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 染。
防止误吸
对于意识不清或不能自主排痰的患者 ,应采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防止 痰液误吸入气管。
防止皮肤损伤
叩背时应避开脊柱、肩胛骨等骨突部 位,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加强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叩背排痰的重要性 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
叩背排痰操作注意事项与风 险防范
操作前准备工作要求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
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 状态及合作程度,确定是否需
要叩背排痰。
环境准备
确保操作环境安静、整洁、舒 适,温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

用物准备
备齐叩背排痰所需用物,如纸 巾、弯盘等。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叩背排痰的目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
04
排痰后协助患者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并观察 痰液性质、量及颜色等 变化。
03
CHAPTER
叩背排痰效果评估与改进
效果评估指标
排痰量
通过观察和记录患者排痰量,可 以评估叩背排痰的效果。排痰量
增加表明叩背排痰有效。
呼吸音
听诊患者呼吸音的变化,如呼吸音 清晰、呼吸顺畅等,可以判断叩背 排痰对患者呼吸的改善情况。
合。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叩背手法
手掌呈空心状,利用腕力有节 奏地叩击患者背部,避免用力
过猛或过于轻柔。
叩背部位
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变部位选择 合适的叩背部位,一般选择肺 底部和支气管部位。
叩背时间
每次叩背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为5-10分钟,避免患者疲劳。
观察患者反应

有效排痰的护理ppt演示

有效排痰的护理ppt演示
有效排痰护理
主讲人:
内容摘要
• 排痰目的 • 影响排痰效果因素 • 常用排痰方法 • 排痰步骤 • 排痰禁忌症 • 选择排痰方法
.叩背排痰 .有效咳嗽 .体位引流 .机械排痰 .围术期病人排痰 .术前 .术后 .效果与评价
思考题
• 如何根据病人适应症选择排痰方法 • 围术期如何正确指导病人排痰
授课目标
压迫,急速地振动胸壁,频率120-130次/分。 • 双手交叉或重叠取位于 肺底部,病人缓慢呼气,
随病人呼气做自下而上的 轻柔的上下抖动,每 个部位重复最多6-7个呼吸周期。
频率:3-5次/秒 时间:3-5分钟/肺叶
叩背震颤要点
• 至少在饭后 2h进行,以避免 发生 呕吐。 • 避开乳房、脊柱、骨突处、肾脏 • 注意叩击的力度,用力不可过猛,以免肋骨骨折、
围手术期病人排痰
术前
• 前5-7天教会病人呼吸 操、用力呼气技术,每 天2-3次,每次15-20分 钟;
• 戒烟2周 • 术前1周开始训练吹气
球;深呼气后做最大吸 气
围手术期病人排痰
术后
• 麻醉清醒即行腹式呼吸,每隔2小时训练1次; 深呼吸2次,再做深吸气有效咳嗽2-3次
• 惧怕疼痛采取分段或发声性咳嗽 • 护士协助减轻疼痛,必要时镇痛处理 • 术后诱发性咳嗽排痰,两名护士协助,一人
• 先引流痰液较多的部位,然后进行另一部 位
体位摆放
引流的观察
• 引流过程中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并辅 以叩背震颤
• 每次引流15min,每天1-3次; 5min保持重力引 流位, 5min拍背震颤, 5min咳痰,直到将分泌 物排出。
• 引流过程中应有护士或家人协助,防坠床 • 引流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若出现咯血、头昏、

术后有效排痰护理PPT课件

术后有效排痰护理PPT课件

要点二
呼吸困难减轻
通过排痰护理,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呼吸 更加顺畅。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身体状况改善
有效的排痰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 体力。
心理状况改善
排痰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提高
护理效果认可
患者对排痰护理的效果表示认可,对护 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吸痰时机
掌握合适的吸痰时机,如在患者咳嗽或深呼吸 后进行吸痰,以提高吸痰效果。
04
各类手术后的排痰护理
胸部手术后的排痰护理
深呼吸和咳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有助于松动和排出痰液。
体位引流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合适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痰液引流。
胸部物理治疗
如胸部叩击、振动等,有助于松动痰液,促进排痰。
预防肺不张
术后患者因疼痛等原因往往不敢深呼 吸和咳嗽,容易导致肺泡萎陷和肺不 张,及时排痰可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 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缓解呼吸困难
术后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及时排痰可以缓解这一症状,提高患者的 舒适度。
促进睡眠和休息
术后疼痛和呼吸困难等因素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休息,及时排痰有助于改善患 者的睡眠和休息质量,促进康复。
分享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排痰方法和护理措施。
排痰护理的效果评估
排痰护理的注意事项和风险防范
阐述如何评估排痰护理的效果,包括患者 症状改善、呼吸功能恢复等方面。
强调在实施排痰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 项和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如何进行防范 和处理。
02
术后排痰的重要性
预防肺部感染

排痰护理ppt课件

排痰护理ppt课件

儿童排痰护理
护理重点
儿童排痰能力较弱,需借助外 力帮助排痰,同时要保持孩子
的舒适感。
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 和异味刺激呼吸道。
拍背助咳
轻拍儿童背部,帮助痰液松动 和排出。
温水蒸气吸入
可让孩子吸入温水蒸气,有助 于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排痰护理
护理重点
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护理重点是定期 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插管吸痰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无法自行排痰 的患者,可采用气管插管吸痰,迅 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药物排痰
祛痰药
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可 降低痰液黏稠度,使其易于排出

支气管扩张剂
如沙丁胺醇、茶碱等,可扩张支 气管,改善通气功能,有助于痰
液排出。
抗炎药物
针对呼吸道炎症引起的痰液增多 ,可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从
点应放在呼吸锻炼和体位引流上,同时注意保持病房空气湿度,预防痰
液粘稠难以排出。
02
案例二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排痰护理。分析:对于小儿患者,应采用更加温和的
排痰方法,如拍背、雾化吸入等,避免过度刺激呼吸道,同时关注患儿
的心理护理,减轻其恐惧和不安。
03
案例三
术后患者的排痰护理。分析:术后患者往往存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 ,我们希望护理人员 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排 痰护理的专业技能, 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 力保障。
02
排痰护理基础知识
痰液的形成和生理作用
形成过程
痰液主要由呼吸道分泌物、炎症细胞 、细菌和其他微粒组成。
生理作用
痰液在呼吸道中起着润滑和保护作用 ,帮助清除异物和病原体,保持呼吸 道通畅。

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PPT课件

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PPT课件

吸痰
危重、年老体弱、新生儿、神志不清、人工气 道等不能进行有效咳嗽者
排除禁忌症
• 咯血、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忌体位引流 以下禁忌扣击和震颤: • 脑出血急性期(7-10天),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 颅内手术后7天以内。 • 咯血、肺大泡 • 低血压、肺水肿、心血管不稳定,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史。 • 未引流的气胸、近期肋骨骨折或有严重骨质疏松;近期 脊柱损伤或脊柱不稳。 • 胸壁疼痛剧烈、肿瘤部位、肺栓塞。
协助排痰方法
• • • • • • • 有效咳嗽 四字诀 湿、翻、拍、咳(吸) 刺激咳嗽 翻身、叩击排痰 气道湿化、雾化 震颤排痰 振动排痰仪 体位引流
选择排痰方法
项 目 有效咳嗽 刺激咳嗽 体位引流 扣击震颤 适应症 神志清醒,能够配合,痰多粘稠,不宜咳出和 术后病人 嗜睡或昏睡,无咳嗽或咳嗽反射较弱,排痰障 碍 支气管-肺疾病有大量痰液者 长期卧床,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和长期建立人 工气道者
细湿啰音
捻发音
别称
大水泡音
中水泡音
小水泡音
发生部位
气管、主支气管、 中等大小支气 空洞部位 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和肺 泡
出现时期
吸气早期
吸气中期
吸气后期
吸气终末
支气管扩张症、 临床意义 肺水肿、肺结核、 肺脓肿空洞
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细 肺淤血、肺泡 支气管炎、肺淤 炎、肺炎早期、 血、肺梗死、弥 老年人、长期 漫性肺间质纤维 卧床者 化
• 无效咳嗽 • 痰液粘稠
清除功能中位移作用的实现主要 依靠柱状纤毛细胞顶端向气道腔面伸 出的纤毛,而媒介作用的实现主要依 靠气道上皮表面覆盖的粘液毯。通过 一定频率的纤毛摆动和粘液毯的更新, 侵入气道的颗粒被转运和清除,阻止 了病原菌在气道的粘附、生长与繁殖。

如何促进术后有效排痰PPT课件

如何促进术后有效排痰PPT课件
• 如从口腔吸痰有困难者,可从鼻腔抽吸;气管插管或气管 切开者,可由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执行无 菌技术操作。
14
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法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 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吸入药物除了对呼吸道局部产生作用外,还可通过肺组织 吸收而产生全身性疗效。雾化吸入用药奏效较快、药物用 量较小、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临床应用广泛。
15
正确拍背、鼓励咳嗽咳痰
• 肺脏就像一棵大树,排痰是从树叶到树干的过程,最后, 通过气管纤毛的摆动和咳嗽反射将痰排出。
• 首先,病人座位或侧卧位,操作者手指并在一起呈空心状, 由下往上,由外往内拍打,一次拍打3分钟左右,病人通 过咳嗽将痰排出体外。
• 一个小小的拍背不仅避免肺部感染发生,减轻病人痛苦, 而且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研究表明:在戒烟初期多喝一些 ) • 烟瘾来时,深呼吸或咀嚼无糖分的口香糖,避免用零食代替
香烟,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身体过胖。
3
• 告诉别人你已经戒烟,不要给你烟卷,也不要在你面前吸 烟。
• 写下戒烟理由,如为了自己的健康、为家人着想、为省钱 等,随身携带,当烟瘾犯了时拿出来告诫自己。
• 制订一个戒烟计划,每天减少自己吸烟的数量。 • 安排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钓鱼等。一方面缓解精神
7
• 吸气训练器原理: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 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 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 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呼吸家吸气 训练器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吸气训练器吸 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 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 ppt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 ppt

-
7
腹式呼吸法
-
要领
• 思想集中 全身放松 • 先呼后吸 吸鼓呼瘪 • 呼时经嘴 吸时经鼻 • 细呼深吸 不可用力
每分钟7~8次, 每次10~20min, 每日2次,反复训练。
8
腹式呼吸注意事项:
• 姿势正确。 • 重在“呼”字。 • 深而慢。
-
9
缩唇呼吸
-
10
缩唇呼 吸 法
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 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因为增高的胸内压过早压瘪, 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 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
-
14
缩唇呼吸法
呼气力度: 呼出气流能使距口唇
15~20cm处的蜡烛火焰 倾斜而不熄灭
-
15
呼吸操
-
16
定义:
呼吸操是一种
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 联合应用的全身参与 运动的呼吸康复训练 方式。
-
17
种类:
根据姿势可分:
呼吸操
卧位呼吸操 坐位呼吸操 立位呼吸操
-
18
站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 叉腰呼吸4~8次。
-
26
吹气球法
-
27
吹气球法
帮助胸腔内积液和气 体排出,防止术后肺 不张和坠积性肺炎
方法简单 容易掌握 无创性操作,安全性 能好,感染机会少
-
28
吹气球
方法:先深吸一口 气,对着气球口慢 慢吹,直到吹不动 为止。
强调:不在于吹得 快,也不在于吹得 多,只要尽量把气 吹出就可以。
-
29
-
肋膈辅助咳嗽法
患者平卧,双手呈蝶状置于患者两肋,拇指指向剑突,另四指与肋骨平行。在患者深呼 气末,快速向下向内按压,并要求患者深吸气。在吸气末,嘱患者屏气、用力咳嗽,同时 快速施加手部力量,增加咳嗽终末的气流。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PPT课件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PPT课件
方法简单 容易掌握 无创性操作,安全性 能好,感染机会少
吹气球
方法:先深吸一口 气,对着气球口慢 慢吹,直到吹不动 为止。
强调:不在于吹得 快,也不在于吹得 多,只要尽量把气 吹出就可以。
呼吸训练 器
5、呼 吸 训 练 器
一种新型恢复呼吸正 常的理疗辅助用品
产品便携、简单、使 用方便
胸部叩击与震颤:有助于粘痰脱离支气管壁。
叩击: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用腕关节摆动 在引流部位胸壁上轮流(由下至上,由外至内)轻叩30 ~45 秒;
42
胸部叩击
1)确定痰液潴留部位及病情,摆放舒适体位 2)护士五指并拢,掌心空虚呈杯状,与病人呼
气时在肺段相应胸壁部位后背部两边的三个 点或左右胸前三个点以手腕力量自下而上, 由外向内,开始迅速而有节奏的叩击。 3)每一肺叶部位叩击1-3分钟,嘱患者深呼吸、 咳嗽、咳痰。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 餐后2小时或餐前30分钟进行。
注意:手掌离胸壁不超过12公分

-胸部叩击与震颤
震颤:叩击拍打后用手按在病变部位,嘱患者做深呼吸 ,在深呼气时作胸壁颤摩振动;连续3~5 次;再作叩击 ,如此重复2~3 次,再嘱患者咳嗽以排痰。
44
胸部震颤
1、双手重叠置于引流部位胸壁,患者深呼 吸。
2、当病人呼气时给予快速、施加一定压力 以震荡患者胸壁。
作用 降低呼吸速率,增加潮气量及增强运动耐力。
缩唇呼吸法
站立或坐位 闭嘴经鼻腔缓慢地深吸
气 吸气时间2~3秒
缩唇呼吸法
经嘴(呈吹口哨样) 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4秒~6秒内将气体缓 慢呼出。
吸气与呼气时间比1:2 或1:3,以不头晕为 度,呼吸频率16次/分 为宜。

促进有效排痰.ppt

促进有效排痰.ppt

胸部叩击与胸壁震颤的注意事项

①操作前准备:向病人解释操作的意义、过程和注意事 项,以配合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做肺部检查以 明确病变部位;宜用单层薄布保护胸廓部位,避免直接 叩击引起皮肤发红,避免过厚覆盖物降低叩击时的震荡 效果。②叩击时应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骨突起部位进 行,如胸骨、肩胛骨及脊柱,避开纽扣、拉链。③操作 力度、时间和病情观察:叩击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 疼痛为宜;每次叩击和(或)震荡时间以5-15分钟为宜。 应安排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以避免治疗过 程中发生呕吐;操作时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④操作后 护理:协助做好口腔护理,询问病人的感受,观察痰液 情况,测生命体征,听诊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胸壁震荡的方法

操作者双手掌重叠,肘部伸直,并将手掌置于欲引流的 部位,吸气时手掌随胸廓扩张慢慢抬起,不施加任何压 力,从吸气最高点开始,在整个呼气期手掌紧贴胸壁, 施加一定压力并作轻柔的上下抖动,即快速收缩和松弛 手臂和肩膀(肘部伸直),震荡病人胸壁约5-7次,每 一部位重复3-4个呼吸周期。
胸壁震荡法
选择排痰方法
项目 适应症 有效咳嗽 神志清醒,能够配合,痰多粘稠,不 宜咳出和术后病人 体位引流 支气管-肺疾病有大量痰液者
扣击震颤 长期卧床,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和长 期建立人工气道者 吸痰 危重、年老体弱、新生儿、神志不清、 人工气道等不能进行有效咳嗽者
用药护理

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止咳、祛痰等药物,掌握药物的疗 效和副作用,不滥用药物,如排痰困难者不能自行服用 强镇咳药。
2. 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
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 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2024版经口鼻吸痰术ppt课件

2024版经口鼻吸痰术ppt课件
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以评估呼吸道通畅度和感 染情况。
观察患者面色、口唇颜色及精神状态,注意有无发绀、烦躁不安或意识障碍等缺氧 表现。
呼吸道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 液排出;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患
者,应及时进行吸痰操作。
湿化呼吸道
遵医嘱给予患者雾化吸入
指导患者如何配合吸痰操作,如 深呼吸、咳嗽等。
03 操作步骤与技巧
器械准备及消毒处理
器械准备
包括吸引器、吸痰管、无菌手套、 治疗巾、弯盘、无菌生理盐水等。
消毒处理
所有器械必须严格消毒,确保无菌 操作。吸引器管道需定期清洗消毒, 吸痰管应一次性使用。
正确体位选择和固定方法
体位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舒适度,选择合适的体位,如侧卧位、半卧位或仰卧位。
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 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患者护理和营养 支持。
窒息处理 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 氧气吸入等,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05 操作后观察与护 理
操作后患者状况观察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呼吸抑制等异常 情况。
设备介绍
经口鼻吸痰术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吸引器、吸痰管、连接管、无菌手套、消毒液等。其中,吸引器是产生负压的 装置,吸痰管用于插入患者呼吸道进行吸引,连接管用于连接吸引器和吸痰管,无菌手套和消毒液用于保证操作 的无菌性。
02 患者评估与准备
患者病情评估
评估患者年龄、病情、 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评估患者有无人工气 道及机械通气情况。
预防呼吸道感染

2024版吸痰术ppt课件课件完整版

2024版吸痰术ppt课件课件完整版
29
老年人吸痰注意事项
评估患者状况
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和慢性病变, 吸痰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 耐受能力。
加强护理和观察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吸痰后应加强 护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选择适当的吸痰方式
根据老年人的病情和耐受能力,选择 经口、经鼻或经气管切开处等不同方 式进行吸痰。
2024/1/30
2024/1/30
6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吸痰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如危重、昏迷、年老体 弱、麻醉未清醒前等患者。同时,也适用于人工气道建立后的患者,以保持人 工气道的通畅。
禁忌症
对于无吸痰指征的患者,应避免不必要的吸痰操作。对于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颅内压增高等情况的患者,应谨慎进行吸痰操作。对于存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2024/1/30
7
2024/1/30
02
常用吸痰方法与技巧
8
经口鼻腔吸痰法
• 适用范围:适用于神志清楚、能够配合的病人。
2024/1/30
9
经口鼻腔吸痰法
2024/1/30
操作步骤
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鼻 腔情况。 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取得合作。
10
经口鼻腔吸痰法
操作原理
吸痰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 操作时,将吸痰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插入至呼吸道内, 通过吸引器产生的负压将分泌物吸出。
操作步骤
吸痰术前需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呼吸 道分泌物情况。操作时,患者取合适体位,头转向操作 者一侧。打开吸引器开关,将吸痰管与吸引器连接。用 无菌持物钳夹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以检查导管是否 通畅。将吸痰管轻柔地经口、鼻或人工气道插入至呼吸 道内,边吸边旋转上提吸痰管,直至将分泌物吸净。操 作结束后,关闭吸引器开关,取下吸痰管并清洁患者口 鼻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胸腹部外伤或手术后病人,为避免因咳 嗽而加重伤口疼痛,可采用双手或用枕 头轻压伤口两侧,起固定或扶持作用, 以抑制咳嗽所致的伤口局部牵拉。对胸 痛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止痛剂30分钟 后在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减轻疼 痛。
用力呼气技术
• 由1-2次用力呼气组成(用力呼气时不必 关闭声门),然后咳嗽或进行有效咳嗽, 然后放松呼吸(最好用膈肌)一些时间 再重新开始.
吸入疗法
• 分为湿化和雾化。适于痰液粘稠难于咳 嗽者。常用湿化剂有蒸馏水、生理盐水、 低渗盐水(0.45%,较常用)。临床上 常在湿化的同时加入某些药物如痰溶解 剂、抗生素、平喘药等,起到祛痰、消 炎、止咳、平喘的作用。
常用雾化药
糖皮质激素:(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地塞米松:抗 炎。不良反应:声嘶、咽喉部不适、口腔念珠菌病。预防 方法:漱口,面罩式的要擦脸。
支气管舒张剂:主要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或支气管痉 挛。沙丁胺醇(白塔2受体激动剂,对心脏和骨骼肌的白 塔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吸入后会出现心悸和骨骼肌震 颤)、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 粘液溶解剂:糜蛋白酶,氨溴索(临床上有使用)、乙酰 半胱氨酸(痰易净,易咳净,不可与糜蛋白酶合用)。
抗菌药物:有报道用以雾化吸入给药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妥布霉素。
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
• 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 的病人.咯血、低血压、肺水肿、未经引 流的气胸、肋骨骨折及有病理性骨折史 者,禁做胸部叩击和胸壁震荡。
胸部叩击的方法
• 病人侧卧或在他人协助下取坐位,操作 者手指和拇指并拢、手掌弓成杯形,以 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震动气道, 每分钟120-180次/分,边叩边鼓励病人 咳嗽,以促进痰液排出,每侧肺叶反复 叩击1-3分钟。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 叩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若出现拍打实 体的声音则说明手法错误。
湿化气道时应注意:
①防止窒息:干结的分泌物湿化后膨胀易阻塞支气 管,应帮助病人翻身、拍背,及时排痰,尤其是 体弱,无力咳嗽者②控制湿化温度:一般应控制 在35-37℃湿度过高可引起呼吸道灼伤;而温度过 低则可能有诱发哮喘、寒战反应。③避免湿化过 度:湿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 过度湿化可引起粘膜水肿、气道狭窄、气道阻力 增加,甚至诱发支气管痉挛,也可导致体内水潴 留,加重心脏负荷。④防止感染;定期进行湿化装 置及病房环境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腔 护理⑤用药注意:有严重肝脏疾病和凝血功能异 常者禁用糜蛋白酶;严重呼吸功能不全的老年病 人和哮喘病人慎用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防 止药物过量与中毒,某些药物过量与中毒,某些 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由病人自行吸入时极易过量 而出现危险。雾化吸入的抗生素尽量与全身用药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排痰促进术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1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排痰的目的
•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淤积 • 提高药效,促进病情恢复 • 预防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
影响排痰效果的因素
• 相关因素
气道黏膜纤毛(运动清除 气道分泌物和异物)清除 功能
误区
将静脉用药如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氨茶碱、庆大霉素等 作为雾化吸入的药物使用,是不合理的。地米雾化用时产 生的雾化颗粒较大,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很难产生 疗效。氨茶碱虽然可以扩张支气管,但对气道上皮有刺激 作用,故临床上不主张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庆大霉素在碱 性环境中呈非解离状态,作用效果好,而浓痰的酸性和厌 氧环境会影响其抗菌活性。有研究发现,用庆大霉素每日 两次雾化一周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消弱了肺部清 除病原体的能力。
• 无效咳嗽 • 惧怕疼痛,咳嗽无力 • 痰液粘稠 • 排痰方法欠规范或执行
不到位
促进有效排痰
• 指导有效咳嗽 • 吸入疗法 • 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 • 体位引流 • 机械吸痰
指导有效咳嗽
有效咳嗽有助于病人气道远端分泌物的 排除和呼吸道通畅。坐位和立位时的咳 嗽可产生较高的胸内压和气流速度,其 效果更好。无效咳嗽可使病人疲倦、胸 痛、呼吸困难及支气管痉挛加重。因此, 教会病人有效咳嗽至关重要。咳嗽训练 的常用方法包括有效咳嗽技术和有力呼 气技术。
有效咳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训练
有效咳嗽的训练:1)病人取坐位或立位,上 身可略前倾。 2)缓慢呼吸5-6次,后深吸气 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几秒钟,继而缩唇,将 气体缓慢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 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 嗽时收缩腹肌,腹壁回缩。或用自己的手按压 上腹部,帮助咳嗽。 休息几分钟后可再重新开 始。也可让病人取俯卧屈膝位,借助膈肌腹肌 收缩,增加腹压,咳出痰液。3)经常变换体 位有利于痰液排出。4)教会患者锻炼腹肌力 量,可以平时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 增强腹肌膈肌力量。
胸壁震荡的方法
• 操作者双手掌重叠,肘部伸直,并将手 掌置于欲引流的部位,吸气时手掌随胸 廓扩张慢慢抬起,不施加任何压力,从 吸气最高点开始,在整个呼气期手掌紧 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作轻柔的上下 抖动,即快速收缩和松弛手臂和肩膀 (肘部伸直),震荡病人胸壁约5-7次, 每一部位重复3-4个呼吸周期。
胸部叩击与胸壁震颤的注 意事项
• ①操作前准备:向病人解释操作的意义、过程和注意 事项,以配合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做肺部检 查以明确病变部位;宜用单层薄布保护胸廓部位,避 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避免过厚覆盖物降低叩击 时的震荡效果。②叩击时应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骨 突起部位进行,如胸骨、肩胛骨及脊柱,避开纽扣、 拉链。③叩击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每 次叩击和(或)震荡时间以5-15分钟为宜。应安排在 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以避免治疗过程中发 生呕吐;操作时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④操作后护理: 协助做好口腔护理,询问病人的感受,观察痰液情况, 测生命体征,听诊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