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92f1b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e.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自理、学会创新。
2.增强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技术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2.技术教育: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如剪纸、折纸、泥塑等;学习基础的计算机操作,如Word文档编辑、PPT制作等。
3.实践拓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工厂、农村,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技术的力量。
三、教学安排1.劳动教育:每周安排一节劳动课,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并进行实际的劳动实践。
2.技术教育:每周安排一节技术课,教授学生手工制作和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巧。
3.实践拓展:每学期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方法1.劳动教育:采用“示范法”和“实践法”,教师先进行操作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技术教育:采用“直观法”和“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手工制作和计算机操作的技巧。
3.实践拓展:采用“体验法”,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劳动的辛苦和技术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劳动教育:通过观察学生的劳动表现,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
2.技术教育:通过学生的手工制作和计算机操作作品,评价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3.实践拓展: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
六、教学保障1.师资保障:加强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设施保障:提供必要的劳动实践设施,如工具、材料等;提供计算机设备,保证技术教育的正常进行。
3.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补充点:七、教学资源1.劳动教育:利用校园内的劳动实践基地,如农场、花园等,提供给学生实际的劳动场所。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8ad85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0.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2. 基本劳动技能的学习(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折衣服等)3. 合作劳动(如小组打扫教室、种植植物等)4. 家庭劳动(如帮家长做饭、洗碗、整理房间等)5. 社会实践(如参观农场、工厂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传授基本的劳动技能。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演示劳动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5. 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农场、工厂等,增加对劳动的认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掌握的基本劳动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3. 学生在合作劳动中的表现,如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
五、教学安排1. 第一周: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 第二周:学习基本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进行实践操作。
3. 第三周:开展合作劳动,如小组打扫教室、种植植物等。
4. 第四周:布置家庭劳动任务,让学生回家后实践操作。
5. 第五周:组织学生参观农场、工厂等,了解不同劳动场景。
六、教学活动1. 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心得。
2. 举办劳动技能比赛,如整理书包比赛、扫地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帮助小区打扫卫生、照顾老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七、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整理书包等。
2. 劳动教材:如《劳动与技术》课本、劳动技能图解等。
3. 视频资源:如劳动技能教学视频、劳动场景视频等。
4. 参观场地:如农场、工厂等。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77db6b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d.png)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15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新课程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师点拨、指导为导线,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形成多向思维,使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得到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期教学,让学生了解电子电工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感到学习和实践这些技能是一个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充满乐趣的过程,掌握一些照明设备安装、简易电子制作的技巧,逐步树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独立实践能力,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九年级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关心进步慢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及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九年级劳技课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本课程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精神,以学生为主体,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为准。
本册教材包括:第一章安全用电第二章常用工具和仪表第三章照明设备的安装第四章电子元器件和焊接技术第五章简易电子制作第六章生态种植第一讲彩色甘薯的育苗第二讲彩色甘薯移栽第三讲彩色甘薯的田间管理第四讲稻草栽培草菇第七章番茄果糕的制作第八章泡菜的制作第九章水果的催熟与催色第十章咸萝卜干的制作第十一章均衡营养迎接中考五、教学措施1、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课改精神指导教学,运用新的教法、学法,把时间放给学生活动,发挥主体地位,树立学生的信心。
2、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握内容标准,理清知识点,实行集体备课。
三下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三下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14bfb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d.png)
三下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扫把、拖把、剪刀等。
2. 学习整理物品的方法,如书桌、房间、书包等。
3. 学习制作简单的工艺品,如纸花、小玩具等。
4. 学习参加集体劳动,如打扫卫生、种植花草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
2. 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劳动,如模拟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
4. 采用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劳动工具,正确进行劳动操作。
2. 学生能独立完成整理物品的任务,保持环境整洁。
3. 学生能参与制作工艺品,发挥创意,提高动手能力。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学习扫把、拖把的使用方法,进行房间打扫实践。
2. 第二周:学习剪刀的使用方法,制作纸花工艺品。
3. 第三周: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进行书包整理实践。
4. 第四周:学习种植花草的基本方法,进行校园绿化实践。
六、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扫把、拖把、剪刀等。
2. 材料:纸张、彩笔、花盆、种子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4. 劳动保护用品:手套、口罩、安全眼镜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设置劳动实践区,配备必要的劳动工具和材料。
2. 校园:提供劳动实践基地,如绿化区、种植园等。
3. 家庭:鼓励学生在家中参与劳动,与家长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八、教学实施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入劳动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劳动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3.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劳动操作示范。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三年级下册的劳技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三年级下册的劳技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13694d76a20029bc642d34.png)
三年级下册的劳技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的劳技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劳动课。
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在几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在他们地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
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教学理念(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
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孚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
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
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1、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2、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1、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2024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2篇)
![2024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55c73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6.png)
2024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责任心。
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向学生介绍劳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小型劳动活动,如整理教室、清理校园等。
-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 基本的劳动技能- 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洗衣、做饭、缝补等。
- 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技能,如在家中帮助家人做家务等。
- 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园艺技术- 向学生介绍园艺技术的基本知识,如植物的种植和养护等。
- 组织学生参与园艺活动,如种植花草、养护果树等。
-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责任感。
4. 手工制作- 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折纸、剪纸等。
- 组织学生制作一些小型手工作品,如盆景、风车等。
-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介绍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向学生讲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小型劳动活动,如整理教室、清理校园等。
2. 第二课时:基本的劳动技能- 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洗衣、做饭、缝补等。
- 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技能,如在家中帮助家人做家务等。
3. 第三课时:园艺技术- 向学生介绍园艺技术的基本知识,如植物的种植和养护等。
- 组织学生参与园艺活动,如种植花草、养护果树等。
4. 第四课时:手工制作- 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折纸、剪纸等。
- 组织学生制作一些小型手工作品,如盆景、风车等。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劳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情况。
2. 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技能运用情况进行评估,评价其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c960bf32b160b4e777fcf8d.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学计划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1、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2、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1、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2、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1、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2、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 安排实施计划。
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我镇资源优势,形成我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以手工编织制作为主,与上册对比要求制作中牵涉到的技巧要多一些,要求高一点,难度提高了许多。
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
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
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1.劳动与技术教育要以学生的动手编制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很好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动脑能力,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注重与劳动与技术课所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如卫生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知识现状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1人。
学生都来自农村,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宠爱,大部分孩子没做过家务劳动,缺乏一定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只有少部分来自家庭条件较差的外来务工子女从小就参加劳动,尤其是家务劳动,有较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12篇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3882a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a.png)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12篇下面是分享的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12篇,欢迎参阅。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1一、教学任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
使学生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观点。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责任感,以及在现实劳动中保护自己的合法合理利益。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发展的劳动的内在动机。
懂得怎样以实际劳动来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形成良好的珍惜劳动、专研技术的习惯。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目的和要求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普及劳动与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劳动与技术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技术意识、知识产权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让学生明确劳动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是个人发展到基础。
让学生明确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的伟大意义,并运用他来理解技术在个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中的决定性作用。
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劳动与技术的教育,积极参与劳动,积极参与技术革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劳动与技术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让学生时时刻刻牢记劳动安全和熟悉劳动法规,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现实中的劳动与技术有所认识。
可以利用身边的劳动与技术发家致富的列子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好教材。
四、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预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环境教育深入开展,具体计划如下:1、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知识课,以期把劳动与技术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2、定期举办劳动与技术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劳动与技术教育专题板报等。
3、学校将继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校会、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预防环境教育知识;广泛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劳动与技术系列丛书用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各种宣传挂画、教育挂图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科普vcd等,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劳动与技术教育知识竞赛。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范例(三篇)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范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adafd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6.png)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范例一、本教材的教学目标1、学生将通过参与测量、绘图、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习使用基本的手工工具。
2、通过设计、制作和评价简单的纸塑、泥塑作品,学生将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基本流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技巧,同时体验劳动的价值和创新的乐趣。
3、在泥塑工艺方面,学生将了解基本材料的特性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掌握基本的泥塑加工技术,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进行评价和说明。
4、学生将学习识别和应用一些基本的图样,以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从而提升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5、通过观察、讨论和测试,学生将培养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能对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合理性、独特性和创新性进行简单的评价。
他们将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作品说明书和宣传材料。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本教材共包含六个单元。
在第一单元,学生将通过《课程表》、《小剪刀》、《排气扇》三课,学习抽拉技术和支点、轮轴的应用,制作活动玩具。
第二单元以《圆纸筒》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立体圆纸筒是由平面纸卷制而成,通过制作《小鸟的家》和其他物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动手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第三单元以“美化墙壁”为主题,通过《立纸花》、《盛开的花》两课,让学生接触浮雕艺术,提高手工制作技巧和审美鉴赏能力。
第四单元以“礼品包装”为主题,通过《漂亮的礼品包装盒》、《纸盒造型》两课,使学生掌握包装设计和制作,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第五单元包括《磁悬浮列车》、《卡车》两课,旨在让学生制作模型,同时鼓励他们根据生活经验设计和制作不同风格的卡车车厢,通过实践感受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第六单元为“节日化妆舞会”设计了《面具》、《小熊帽饰》两课,学生将学习制作纸面具和帽饰,发展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训练设计各种化妆饰品的能力。
三、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1、掌握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和相关制作方法,通过纸塑、泥塑作品的制作,体验劳动价值和创新乐趣。
部编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计划(最新)
![部编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计划(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2283580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1.png)
部编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计划(最新)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计划适用于部编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技能和培养劳动意识。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将了解和掌握各种实用技能,提高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和技能,使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2.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集体观念。
三、教学内容1. 单元一:认识劳动与技术- 研究劳动的定义和重要性;- 了解和探讨各种职业和技能;- 研究安全和卫生知识。
2. 单元二:家庭劳动- 研究家庭劳动的重要性;- 了解和掌握家务劳动的技巧;- 研究厨房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
3. 单元三:农田劳动- 了解农田劳动的意义和方法;- 研究耕种、种植和收获的基本技能;- 了解农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4. 单元四:手工劳动- 研究手工劳动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掌握纸艺、编织和手工制作技能;- 培养学生动手创造的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通过讲授和互动,引导学生对劳动价值和技术知识的认识;2.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劳动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3.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4. 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2. 学生通过口头回答问题、展示作品等形式进行自评和互评;3. 设计小练和考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4. 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表现和研究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实物展示:厨具、工具、材料等;4. 实践场地和材料:校园环境、耕地、手工材料等。
七、教学安排详细的教学安排将根据教学计划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包括具体的课时安排、活动设计和评估方式等。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5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f590f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a.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5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三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茶垫在日常生活中的有用价值与装饰作用。
2、依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茶垫。
3、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把握用纸绳盘绕圆形,并将圆形有序粘接做成茶垫的相关技术。
教学难点:将做成的圆形有序地粘接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案。
教学预备:各色纸绳、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或是使用过茶垫吗沟通汇报所见过的茶垫的外形、制作材料等方面的状况。
那你们见过用纸绳制作的茶垫吗想不想亲自来做一个呢揭示课题。
二、探究讨论1、观看“金点子”中供应的四件范例作品。
讨论争论这四件作品各自的特点与它们的共同点。
2、想一想,在制作茶垫时应留意什么三、学学做做老师对花形茶垫进行示范制作:1、盘圆表: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盘成6个圆形,其中一个直径稍长一些。
2、接粘:将6个圆形拼成花形的图杂,的一个放在中心,交接处涂上胶水。
3、围外框: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在花形的外围框2~3圈。
四、想想做做鼓舞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茶垫外形,并制作茶垫,老师巡察进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将同学制作的茶垫按外形分类,然后从形状、小圆的粘接,纸绳绕的平整度、紧密度方面进行评价。
2.三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学目标: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激发同学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教学预备:每生若干纸绳、固体胶重点: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难点:自我创新教学过程:一、激发爱好老师首先给同学放了一段海底的热带鱼的录像,接着让同学看一些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美丽的热带图片,同学看了之后立即就会喜爱上了。
二、老师展现作品并演示制作方法1、展现作品,比较鱼的不同2、演示制作方法三、同学实践,老师巡察指导四、同学作品展现(同学很感爱好,动手操作的欲望和学习的乐观性都很高。
2024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模板(三篇)
![2024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模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40d42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6.png)
2024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模板一、教学理念(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
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
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孚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
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
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二、教学目标(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三、教学原则1、注重基础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小学三下劳技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三下劳技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a8158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4.png)
小学三下劳技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勤劳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绘画制作2. 手工制作3. 美术制作4. 动画制作5. 书法制作6. 形体表演7. 乐器制作8. 舞蹈制作9. 影视制作10. 花艺制作11. 工艺制作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意潜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
2. 难点:针对各种制作技能,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2.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制作的任务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3.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准备相关的课件,展示相关的制作过程和技能要点。
2. 实物展示:准备相关的实物素材,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制作。
3. 多媒体展示:准备相关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4. 工具设备:准备相关的工具和设备,让学生实际操作和制作。
六、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劳技课,每节课45分钟。
2. 安排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3. 安排课中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课程技能。
4. 安排课后复习,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七、教学评价1.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观察记录、作业评定、考核测试等。
2. 通过实际操作制作的成果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
3. 通过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八、教学效果1. 通过劳技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下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三下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edd26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5.png)
三下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清洁、分类等。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使用简单的工具、设备等。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第一节: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介绍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
2.2 第二节:基本的劳动技能教授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清洁、分类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2.3 第三节:运用技术解决问题教授学生使用简单的工具、设备等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与技术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2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2 成果性评价:通过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成果,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学习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了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2 第二周:基本的劳动技能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清洁、分类等。
5.3 第三周:运用技术解决问题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设备等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6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6篇)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0d3ab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f.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6篇)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6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三(3)班的劳动课。
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在每个班都有几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在他们地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
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剪纸方面的7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3篇,制作航模方面的3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3篇。
三、预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重点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学生学会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
五、教学措施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授课内容节数备注第 1 周材料与工具 1第 2 周剪刀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1第 3 周刻刀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1第 4 周节日的彩带 1第 5 周中秋节、国庆节休假第2 / 3页第 6 周美丽的纸花 1第 7 周编纸绳 1第 8 周纸绳蔬菜 1第 9 周栽盆葱 1第10周整理房间 1第11周养金鱼 1第12周会飞的孙悟空 1第13周“迷你”桌椅 1第14周吊兰的养护 1第15周有趣的蛋糕灯 1第16周袖珍小汽艇 1第17周制作纸飞机模型 1总之,劳动技术课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更重要是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参加必要的义务劳动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体验劳动的辛苦,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意识。
三下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三下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aded7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f.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技术人员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3. 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操作4. 劳动与技术的实践应用5. 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操作。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将劳动与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采用示范法,教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操作。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操作的能力。
3. 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操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示范法、实践法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示范:教师演示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操作。
3.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操作。
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af3b7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f.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我们爱劳动》: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2. 第五章《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解决实际操作中的技术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课时1. 第四章《我们爱劳动》:2课时2. 第五章《动手动脑》:3课时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劳动的看法和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劳动。
2.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结果,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制作作品的质量、完成任务的速度等。
3. 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与同伴积极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七、教学准备1. 教材: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2. 教具:相关劳动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等。
3. 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第四章《我们爱劳动》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种类和意义。
3.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如制作手工艺品。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完成一些家务劳动,如打扫房间、洗碗等。
2. 让学生思考一下,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劳动的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c8d68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c.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参与劳动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3)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擦布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3)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意识。
(2)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劳动的习惯,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参与劳动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 基本劳动技能:教授学生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基本劳动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家务的能力。
3. 劳动工具的使用:讲解和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扫把、拖把、擦布等劳动工具,提高劳动效率。
4.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5. 劳动时间管理:教授学生如何合理安排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学会使用劳动工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合理安排劳动时间。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劳动技能、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2. 示范法:示范基本劳动技能和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跟随实践。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劳动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合作精神等。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完成劳动任务的情况,如劳动质量、效率等。
3. 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学生在劳动中的创新精神、责任感、使命感等。
六、教学计划1. 第1-2周:劳动的意义和基本劳动技能的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及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0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学生学会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第 1 -2 周课程表第 3-4 周小鸟的“家”第 5-6 周立纸花第 7-8 周液晶电视第 9-10 周松鼠宫灯第11-12 周磁悬浮列车第13-14周卡车第15-16周面具第 17-18周小熊帽饰、猪形储蓄罐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课课程表教学目标: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抽拉技术在手工制作中的运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运用抽拉手法制作“课程表”。
教学难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教学准备:制作件“课程表”成品一份。
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次,调动起学生制作活动课程表的浓厚兴趣和迫切要求。
二、制作“课程表”。
1.展示“课程表”作品。
2.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折叠,制作课程表外壳,将抽拉板与外壳粘贴。
(2)将课程表粘贴在外壳里面。
(3)粘贴好外壳,完成。
3.学生小组内自行研究制作中的难点。
(1)怎样粘贴一下底板,让课程表动起来;(2)怎样使课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来?4.全班交流反馈。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课程表”作品做得更漂亮、更巧妙、更有用。
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说自己制作中的体会。
四、延伸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并初步掌握了让纸玩具动起来的小窍门。
介绍抽拉连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通过操纵杆体现简单抽拉连动的现象。
想一想:我们还能制作什么抽拉纸玩具。
第二课小鸟的“家”教学目标:在由剪、刻、卷折到粘贴、插接等的技能训练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并动脑筋发挥想像,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制作任务。
教学准备:“小鸟的家”示范作品。
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小鸟的家在树林里,那里有茂密的大树,小鸟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
导入课题。
二、复习几种制作符号:山线、谷线、剪切线、粘贴面三、制作过程1.学生观察,理出操作顺序。
2.学生剪、、刻、卷折到粘贴、插接,发现问题,并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可以小组里、同学间及时交流讨论。
3.树叶的设计、选择及怎样摆放。
启发想象:你认为小鸟喜欢在什么树上安家?形状各异的树叶,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小鸟的家。
学生操作,师行间巡视,及时指导。
四、全班评比、展览1.小组内推选出一至两份作品,呈送上来。
2.全班范围内评比。
五、小结第三课立纸花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立体花”。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3.用花瓣组合成一朵立体花,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立纸花之范作品,相关的电教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美工刀、直尺、胶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了解墙面装饰。
你认为经过装修的墙壁是不是更好看?(出示有关墙面装饰的图片——彩色涂料粉刷的墙壁、做出纹理效果的墙面、画有壁画的墙面、挂了花或装饰了浮雕的墙面等。
)你家的墙壁是怎样装饰的?说说你见过的经过装饰的墙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一种可以装饰墙面的工艺制品——立纸花。
(展示立纸花作品)二、制作立纸花1.制作立纸花的一个单元部件。
立纸花是由几片“花瓣”组成的,一个“花瓣”就是一个单元部件。
制作件上已标出一些切割线,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怎样切割呢?小组讨论,并强调提示注意安全。
制作步骤:切割——将折线画痕——粘贴成圈——折叠 2.组合立纸花看一看这些立纸花作品,观察、探究组合单个部件的方法。
独立组合完成立纸花制作。
3.如果制作卡上画好折线和切割线的部件不够,还可以在另一半卡纸上画出折线和切割线,自己设计制作部件。
三、作品展示比一比,看谁的立纸花做得更漂亮。
四、作品评价第四课液晶电视教学目标:1.通过刻、剪、折、粘的方法制作液晶电视;2.鼓励创新,制作不同形状的液晶电视。
教学准备:制作工具:剪刀、刻刀、双面胶、垫板教学工具:已制作成功的液晶电视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液晶电视和传统CRT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图像清晰度高;2、机身轻薄;3、外观时尚美观,十分吻合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尤其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我们来一起学习如何制作电视机。
(出示已经制作成的成品)大家看看,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将会用到哪些制作方法?二、学习制作1.自学教材那么,这么漂亮的电视机到底是怎样制作而成的呢?观察制作平面表和效果图。
了解制作的几个步骤。
通过刻、剪、折、粘的方法制作电视机。
刻:用刻刀将几条剪切线刻开。
(同时,将需要折叠的山线或谷线用刻刀轻轻刻划,便于折叠。
)剪:将长纸条对折,用剪刀按剪切线剪开。
粘:将底座及电视机两边对粘。
折:按山线、谷线进行折叠。
2.进行制作一刻二粘三折四装。
在组装时,特别是底座,需要将两个底座分部件从内侧相粘合。
特别是需要将插片长孔刻划好,便于插片顺利插入。
三、整体评价四、总结提升学会这种制作方法后,自主创新,用提供的纸进行制作新的电视机模型。
同学们先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哪些材料可以制作。
然后说说怎样制作?鼓励同学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第五课松鼠宫灯教学目标:1.通过刻、剪、折、粘的方法制作松鼠宫灯;2.鼓励创新,用不同材料制作不同形状的松鼠宫灯吊穗。
教学准备:制作工具:剪刀、刻刀、双面胶、垫板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宫灯。
它们挂在古色古香的建筑里,或是店堂的房梁、节日的街头,增添几份喜庆和古朴。
松鼠宫灯是四角型长方体,四用饰以松鼠,小巧玲珑。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如何制作松鼠宫灯。
大家看看,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将会用到哪些制作方法?二、学习制作1.自学教材那么,这么漂亮的松鼠宫灯到底是怎样制作而成的呢?观察制作平面表和效果图。
了解制作的几个步骤。
通过刻、剪、折、粘的方法制作松鼠宫灯。
刻:用刻刀将几条剪切线刻开。
因为没有长的剪刻线,所以刻时要小心,特别是各转折处。
(同时,将需要折叠的山线或谷线用刻刀轻轻刻划,便于折叠。
)剪:将长纸条对折,用剪刀按剪切线剪开。
特别是插入松鼠挂件处需要剪开一小口子,宽度以插入不掉出为准。
粘:将四边对粘上。
上下口按山线、谷线进行折叠后粘贴。
折:按山线、谷线进行折叠。
特别是插入件的背面,也需要折一下再反粘上。
2.进行制作一刻剪、二折叠、三粘贴、四组装。
在组装时,特别是上下口,需要逐步按要求仔细粘合。
粘合时需要先将四角挂件插入粘贴好后,再粘贴宫灯主体部分。
三、整体评价四、总结提升学会这种制作方法后,自主创新,用提供的纸进行制作新的松鼠宫灯。
第六课磁悬浮列教学目标:1.学习制作磁悬浮列车2.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
教学重点难点: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磁悬浮列车示范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直尺、胶水、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提问激趣,导入课题1.你乘坐过哪些陆上交通工具?2.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是什么吗?3.说说你所了解的磁悬浮列车。
(可播放录象)二、制作磁悬浮列车车厢1.复习几种手工制作符号及键、刻、折、贴的基本技法。
2.观察示范作品,对照认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车”各部件。
3.分别剪下各部件,有条理地折叠、粘贴。
(1)制作车头,将车头与车身粘连在一起(2)车厢顶上安装排风口(3)制作轨道,将车子架在轨道上(4)组成列车三、分小组将个人制作好的车厢组合成一列长长的磁悬浮列车。
四、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车厢做的好,哪个小组的磁悬浮列车做得好。
五、师生共评六、结语第七课卡车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卡车”。
2.了解卡车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卡车的车厢。
教师准备:卡车示范作品,各种卡车的图片资料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剪刀、美工刀、直尺、胶水、制作材料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根据制作磁悬浮列车的经验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学生自行制作完成卡车车身模型。
二、设计制作车厢是难点。
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完成再创造的制作过程。
1.提问:卡车有哪些用途?不同用途的卡车车厢样子有什么不同?2.出示各种卡车的图片或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在小组里议论,交流各自知道的各种式样的卡车车厢。
4.画草图,设计车厢并完成制作。
三、评价展示。
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第八课面具教学目标:使学生在面具的制作中选择色彩,组合造型,产生许多新的创意,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面具。
课前准备:教学准备:制作件“面具”成品一份。
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种各样的面具,调动学生的兴致和动手制作的欲望。
2.赏析面具:从面具表现的题材内容上,从面具造型的形态上给面具分分类。
说说我们见过的或自己使用过的面具。
3.介绍面具及面具的种类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对照示范作品读懂10(1)号卡片上的制作步骤示意图。
3.按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
4.用10(2)号彩色卡纸装饰面具,尽可能装饰得与众不同。
三、设计、制作面具。
1.熟悉面具的种类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备材料,创意设计,画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图。
3.用已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戏。
1.猜一猜,我是谁?2.选择一种游戏,戴上面具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