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_罗瑞雪

合集下载

浅议厦漳泉同城化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

浅议厦漳泉同城化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

重要体现。厦漳泉同城 化是以厦漳泉三市 长期 共同繁荣发 切联 系 、 不可分 割 , 是福建地 区的金 j角地带 , 担任着促 进 日产值由每工 日 2 5 0元提高到工 1 3 3 7 0元 , 单体调试工 1 3产 压大于 6 K V , 在进行单体 调试 、 分 系统调试 、 整套 调试时 , 应
( 3 ) 2 0 1 3版 调试 定 额 优 点 参考文献 : 2 0 1 3年版调试定额顺应 时代发展 ,修正 了原有版本 中 [ 1 ] 沈维 春. 实 现 电力 工程造 价与定额 管理 的创新发 展 的缺陷与不 足 , 新增 了很 多调试项 目, 完 善了电力‘ 工程调试 f J ] . 电力 技 术 , 2 0 0 9 ( 0 7 ) . 定额 。 【 2 ] 2 0 1 1 年全 国电力工程造价 与定额管理工作会议在京 2 . 我 国 电 力 工程 调 试 定 额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召开[ A 1 . 《 电站信息) ) 2 0 1 2 年第 1 期[ c ] . 2 0 1 2 . 我 国电力工程调试定额在发展过程 中进行 了反复 的修 【 3 ] 中国 电力企业联合 会副秘 书长 沈维春. 实现 电力 工
实 验 项 目的 内容 还 不 够 完 善 。
该 由调试 单位负责 , 6 K V 以下 的 电气 设备调试 可 以直 接 由 安装 单位 负责 。 不够齐全 与完善的情况 , 在 进行垃圾 电站或者生 物电站调试项 目、 电
厂并 网安全性评价工作 中表 现得尤为突 出。针 对调试定额 项 目不齐全 、 不完 善的问题 , 需要在修编 电力工 程调试定额 1 . 4 2 0 1 3 年 版 调 试 定额 以及概预算设计时 , 做好缺漏项 目的增补工作 。 ( 1 ) 2 0 1 3年版调试 定额背景 结束 语 国家能源局通过《 国家能源局关 于批 准颁布 2 0 1 3 版 电 电力企业 的发展关系着社会 的发展 , 电力企业改革在不 力建设 T程定额和费用计 算规 定的通知) ) 2 8 9号文 ,颁布了 断推进 , 电力 工程 调试定额随着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不断 2 0 1 3年版调试 定额 , 此版本调试定额于 2 0 1 4年 1 月1 3实 的进 步 , 1 也在逐步进行 改进与完善 , 国家政府 与电力 T程行

论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论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论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摘要:厦漳泉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厦漳泉区域经济发展对整个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厦漳泉三市各自为营的局面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在同城化的背景下加强产业结构协调利于实现合作共赢,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从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被称为“闽南金三角”的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是福建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地位。

厦漳泉三地在地理区位上相邻,但长期各自为营,产业关联不密切,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现象突出。

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三市的互利共赢及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路径。

为此,福建省提出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

2011年8月福建省制定了《福建省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工作方案》,随着《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订,厦漳泉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协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厦漳泉产业结构的协调和合作成为同城化的重大议题。

一、厦漳泉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一)厦漳泉经济发展状况厦漳泉三地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均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2000年到2011年,厦门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5.8%,高于福建省年均增长速度15%,而泉州为13.6%,漳州为12.6%。

厦漳泉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在三市中,泉州经济实力最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70.8亿元,占三地总值的49.8%。

其次是厦门,为2535.8亿元,漳州居于落后,为1768.2亿元。

厦漳泉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和重要增长极。

三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从2000年的2024.2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4304亿元,2000年以来占福建省总产值的比重最低达到47.7%(2010年),最高达到56.6%(2003年)。

三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变化与福建省的变化态势比较一致,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显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三地的增长速度与福建省增长速度的相关系数值均达到0.74以上,因而厦漳泉是拉动和影响福建省经济的重要区域。

同城化视角下的厦漳泉区域合作研究

同城化视角下的厦漳泉区域合作研究

城可以通过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增加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有效增强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如将盐池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开发,打造一个以“水”为主体,集休闲娱乐、地质文化、历史文化、酒店客房、特色餐饮、S P A 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胜地,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发展民俗旅游,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目前民俗旅游正在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而运城首先是个风味特产众多的地方,如闻喜煮饼、稷山板枣、蒲州青柿、北相羊肉和泡泡糕、无碱馍、关公酒等,可以建立特色小吃街、饮食文化展示馆;其次,当地也有蒲剧、眉户、绛州鼓乐、浮山木偶戏、皮影戏等地方戏剧闻名省内外,可以进行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再者,可以通过以盐池文化、道教文化、关公文化、名楼名塔、青铜雕塑等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产品特色,将特产也列为旅游商品,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并建立旅游商品一条街或每个景区建立一个旅游商品专柜,将旅游商品的开发形成一种产业。

通过对运城旅游发展的S WOT 分析,笔者认为运城市旅游业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该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就需要进一步发挥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资源整合,构建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打造运城市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1]王莉红.运城农业旅游的SWOT 分析与策略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711-714.[2]文云.天水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 分析及对策研究[J ].甘肃林业高职教育,2009,(14):97-100.[3]杨生.浅谈运城旅游文化的定位[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97.!!!!!!!!!!!!!!!!!!!!!!!!!!!!!!!!!!!!!!!!!!!!!!!!!2012年第·1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总第126期Ja n2012[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厦漳泉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重要意义和面临的主要障碍,总结和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经济圈同城化发展经验,为厦漳泉同城化的顺利实现提出对策和建议。

厦漳泉地区产业空间发展特征及规划启示——基于价值区段和区位熵视角

厦漳泉地区产业空间发展特征及规划启示——基于价值区段和区位熵视角

92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4.08海峡西岸经济区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东望台湾地区,是大陆和台湾经贸合作及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先行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也是国家积极融入全球化的重要地区,战略地位突出。

厦门、漳州、泉州(以下简称“厦漳泉”)作为海西经济区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分析其空间组织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规划统筹、产业协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治理”五个一体化的目标。

审视厦漳泉产业协同目标效用并加以测度和评估,是本研究的直接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和区域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网络中,并形成以“价值区段”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1]。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优势产业的城市位于“价值区段”的高端;而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优势产业的城市则处于“价值区段”低端。

哈盖特(P. Haggete)提出区位熵的概念,用来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地区内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

以价值区段和区位熵为基础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与城市研究的发展。

本文以厦漳泉为研究对象,基于区位熵和价值区段的研究方法,开展产业空间、经济的测度,旨在认知地区产业空间、经济发展特征、成因机制,为厦漳泉发展对策的制定、城际互动和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进而有助于促进厦漳泉的科学规划和一体化建设。

1 厦漳泉相关研究综述本文从厦漳泉空间结构和经济产业两大类研究进行综述。

摘要 厦漳泉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随着区域发展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内涵不断发生变化。

本研究以厦漳泉作为案例,运用统计数据从价值区段和区位熵视角分析的方法分析区域经济、产业、空间发展特征,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解析和探讨厦漳泉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启示及思路。

论厦漳泉港口群、临港产业群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论厦漳泉港口群、临港产业群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 收稿 日期]2 1 0 2 0 2— 2— 9 [ 回 日期 ]2 1 修 0 2—0 5~1 9 [ 基金项 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 目(02 06 ; 2 1A 1)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闽教科 z1 ̄4号] 00 2 ) [ 作者简 介]刘松先 (95一) 16 ,男 ,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是战略管理与决策分析 。Em i isnx n 2.o —a :l ogi @16em l u a
第2 0卷 第 2期 21 02年 6月
厦 门理 工学院学报
J un lo ime iest fT c n lg o r a fX a n Unv ri o e h oo y y
V 1 2 No 2 0. 0 .
Jn 0 2 u .2 1
论 厦 漳 泉 港 口群 、 临 港 产 业 群 与 城 市 群 的 协 同发 展


“ 群 " 的概 念 界 定 及 其 协 同关 系 三
( ) 港 口群 、临港产 业群 与城 市群 的界 定 一 1 .港 口群 是港 口功 能及规 模发 展 到一定 阶段 的产 物 。它 是指 在 规 划 协调 的基础 上 ,地 理 空 间相 近 ,共有腹 地 ,以竞 合关 系为 主构 成 的分工 协作 港 口联合 体 。地理 位 置 的临近 和交 通通 达是 港 口群形 成 的基础 ,共 有腹地 是港 口竞 合 的推动 力 ,规划 协调 是港 口群 发展 的必 要条 件 。 2 I港产 业群 是 由一 系列 从事 港 口相关 服 务 的企业 聚 集 在 同一 港 口区域 ,形 成 集 聚效 应 并 获得 .} 缶 相 对 于集群 外部 的联 合竞争 优 势 的产 业联 合体 。它被认 为 是 临港产 业集 聚 的高级 阶段 。从 临港产业 群 与港 口关 系 的角 度看 ,临港 产业 群 的类 型及典 型 产业 如表 1 所示 。

深化厦漳产业合作的难点与对策——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

深化厦漳产业合作的难点与对策——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

深化厦漳产业合作的难点与对策——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
化为背景
马桂婵
【期刊名称】《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26)002
【摘要】为了加快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发展,适应同城化的城市现代化发展趋
势,2011年8月福建制定了《福建省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发展定位与主要目标。

随着《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订,厦漳产业合作开始进入了一个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的发展新阶段。

在同城化条件下,深化厦漳产业合作仍存在战略制约和体制制约这两个较为突出的难点,需要进一步通过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予以解决。

【总页数】4页(P117-120)
【作者】马桂婵
【作者单位】中共漳州市委党校,福建漳州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基于同城化背景下的厦漳泉大都市区耦合发展研究 [J], 林芳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研究 [J], 李为
3.基于同城化背景下的厦漳泉大都市区耦合发展研究 [J], 林芳;
4.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的条件分析与对策思考 [J], 余舒悦
5.厦漳泉滨海旅游一体化发展SWOT分析——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J], 马桂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泉漳城市联盟的现状和对策建议

厦泉漳城市联盟的现状和对策建议
Ye Yo g Hon n g
( uincnt c caf dq a f ao eirt ncne 50 1 F J o s t e ie ul ctnrg t i etr 0 0 ) a u r i i i i sao 3
Ab ta t ti tei pse n yigXa n Q aZ o n h gh uct dvlp e t rsn cn io , da t eadters i sr c :h s assaa z i sh s l n Me , un huadZ a Z o i eeom n eet odt n av a h tc n y p i n gn e rt fc r, ut gf w r uhfradtecu t pa ugso f h iM n Q aZ o dZ ag hua i c. at s p tn radt p s w r o n rl sget no eXa e , un hua h nZ o la e o i o o o h e n i t n ln Ke wo d : i n Q aZ o n hnZ o l c , ecu t pa u et n y r s Xa Me , un huadZ ag h ua i et o n rl sg so la n h e n i
岸经济区服务 ; 利于提升福建省 区域 的整体竞 争能力 , 有 进一
步拓展发展腹地 ; 有利于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 协调发展 , 确 保提前 3年实现全 面建 设小 康社会 的 目标 ; 利于加 强和深 有
二、 制约厦 泉漳 城 市联 盟发展 的因素
长期 以来 , 由于受行政区划 的影响 , 厦泉漳缺乏区域协调 发展机制 , 镇规模偏 小 , 城 协作关 系较 弱 , 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 缺乏必要 的分工和 协作 , 区域整 体发展 态势 难 以形 成。厦泉 漳人 口密度高 , 人均耕地 少 , 后备耕地 资源不 足 , 进一 步发展 的腹地受 到限制 。同时 , 出省交通瓶颈制 约 , 受 厦泉漳地 区与 广东 、 江西等邻近省份 的联 系不畅 。厦 泉漳 地区企业 规模偏 小, 规模效益不高 , 在全 国有突 出地位 的企 业较少 , 拳 头” “ 和 “ 龙头” 品和知名品牌不多 , 产 共创 区域 “ 拳头” 产品和名牌 产 品任务艰 巨。厦 泉漳 地 区在铁 路 、 场 、 口、 源 、 机 港 能 高速 道 路 、 路 以及会 展 、 公 学校 、 体育场馆 建设等方 面 尚缺乏统一 的 协调机制 , 一定程度上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 的现象 , 基础设施

基于同城化背景下的厦漳泉大都市区耦合发展研究

基于同城化背景下的厦漳泉大都市区耦合发展研究

积 比 中国第一 大城 市 上 海 的 面积 还 大 , 相 当于 7个 香港 的大 小l _ 3 ] 。 厦 漳 泉大都 市 区是 以厦 门 、 泉州 、 漳 州为 核心 城 市, 辐 射周 边龙 海 、 漳浦、 长泰 、 南安 、 晋江、 石狮 等 县 市发展 的城 市一 体 化 区域 。厦 漳 泉 三 市 , 历 来 就有
显缩 小 与台北 都会 区 的发 展 差 距 。根 据《 厦 漳 泉 大
都 市 区同城化 发展 总体 规划 纲要 ( 征求 意见 稿 ) 》 , 厦 漳 泉三市 计划 利用 2 0 1 1 —2 0 2 0年 的时 间 , 共 同建 设

个 核心 区 面积达 7 7 7 2 k m 的大都 市 区 。这 一 面
新 , 促 进 区 域 融合 、 优 势互补 , 形 成 共 建共 享 的 机 制 , 提 升 区 域核 心竞 争 力 。
关键词 : 同城 化 ; 厦漳泉 ; 大都 市 区 ; 耦 合 发 展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9 9 。 2 J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5 3 7 9 ( 2 0 1 3 ) 0 7—0 0 0 】 一0 4
满足。
厦门、 漳州、 泉州 3个 城 市按照 福建 省委 省 政府 颁布 的 《 加 快 推 进 厦 漳 泉 大 都 市 区 同 城 化 工 作 方 案》 , 于2 0 1 1年 9月 8日共 同签 订《 厦漳 泉 大都 市 区 同城 化 合 作 框架 协 议 》 。到 2 0 1 2年 , 厦 漳泉 三 市 同 城化 工作 正式 开 始启 动 , 明确 到 2 0 1 5年 初步 实 现 同 城化 , 交通 、 教育 、 保 障、 能 源 等 资 源实 现 一 体 化 , 明

厦漳泉产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厦漳泉产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厦漳泉产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雷玲;丁文辉
【期刊名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31)6
【摘要】研究福建省自身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得出福建省目前三大产业结构是“二三一”格局的结论.分析目前厦漳泉的产业结构大体概况,综合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熵两个指标,结合数据从产业发展趋同和主导产业两方面来研究厦漳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页数】6页(P103-108)
【作者】雷玲;丁文辉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福建厦门361021;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9
【相关文献】
1.深化厦漳产业合作的难点与对策——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 [J], 马桂婵
2.基于共生理论的厦漳泉物流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J], 邱洪全;李伟铭;陈静
3.厦漳泉滨海旅游一体化发展SWOT分析——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J], 马桂婵
4.区域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厦漳泉同城化优势问题及对策 [J], 曾坤升
5.乡村振兴背景下厦漳泉区域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及对策 [J], 陈钱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论厦漳泉都市区同城化的发展

简论厦漳泉都市区同城化的发展

开放 开发 的 重 点区域 ,要 求 率 先建 成现 代化 的地 区 。 19 年 福建 省第 六 次 党代 会 提 出 ,“ 95 以厦 门经 济特 区为 龙头 ,加 快 闽 东南 开放 与开 发 , 山海协 作 联
动 发展 ,建 设海 峡西 岸 繁荣 带 ” 的战 略布 局 。
2 世纪 九 十年 代 中期 建立 了闽 西 南五 市 经济 合作 区 和 闽 粤赣 十三 市 经济 协 作 区等 多 个 区域 经 济组 0
势 互补 、联动 发展 ,最终 使 两个 或 多个 城市 达到 同城 效应 。【 l
闽南 厦 门、漳州 、泉 州 三市 地 处福 建 东南沿 海 ,东临 台湾 海峡 和 金 门诸 岛 ,西接 龙岩 、江 西和 京九 线 ,南接 广 东汕 头 、珠江 三 角 洲和港 澳 地 区 ,北 联长 江三 角洲 和浙 江 省 ,区位 条件 十 分优 越 ,经济 基础
而作为闽南金三角重要经济点泉州市,强大的工业实力独 占福建龙头位置;漳州市强大的农业经济和原 生态环境,引领着闽南金三角的强大潜力。这个阶段 ,三个城市的互动处于 自发状态 ,三市竞势发展,
逐步 形成现 代 城市 群 。【 2
( 二)厦漳泉同城化的发展 阶段:闽东南地区的开发
19 92年 ,福建 省委 提 出加 快 闽东 南 开放开 发 的思路 ,很 快 就得 到党 中央 、国务 院 的肯定 ,并在党 的
规 划“ 对接 ” 为开端 ,整合 空 间 资源 使三 市 有机 联 系起来 ,从而 确 定不 同的发展 方 向和 产 业布局 ,避 免 作 资源 浪 费 、重 复建 设和 城 市无 序 竞争 。
( 一)厦漳泉同城化的起步阶段:闽南三角地带的开放
改革 开放 以来 ,国家 非常 重视 和 支持 闽南 金三 角 的发展 。18 9 0年 ,国务 院设立 厦 门经 济特 区 ,以后

“厦漳泉”同城化过程中发展飞地经济的意义、路径及其对策

“厦漳泉”同城化过程中发展飞地经济的意义、路径及其对策

Ke y wo r d s :Xi a me n - Z h a n g z h o u — Qu a n z h o u;u r b a n i n t e g r a t i o n;t h e o d e l o f e n c l a v e e c o n o my
第 3 2卷
第 2期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 Xi a n Un i v .o f Ar c h . & Te c h . ( S o c i a 1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V 01 . 32 NO .2
Apr . 2 O1 3
2 0 1 3年 4月
‘ ‘ 厦漳 泉 " 同城 化 过 程 中发 展 飞地 经 济 的意义 、 路 径 及 其 对 策
陈 婷 婷
( 漳州师范学院 , 福建 漳州 3 6 3 0 0化” 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区域经济合 作的过程 , 飞 地 经 济 是 依 赖 于 区域 间 的 不 同 禀 赋 , 使
o f Xi a me n, Zh a n g z h o u a n d Qu a n z h o u
CH E N Ti n g— r i n g
(Z ha ng z ho u Nor ma l Un i ve r s i t y,Zha ng z hou 36 3 00,Ch i n a )
有影 响力 的特大 城 市 。厦 门 、 漳 州 和 泉州 被 称 为
厦 漳 泉 同城 化 进 程 中发 展 飞
c a l l y t he e c on o mi c mo d e l s o f i n dus t r i a 1 t r a n s f e r a nd t he r e s ou r c e c o mp l e me n t a t i on .

厦漳泉同城一体化发展路径探析

厦漳泉同城一体化发展路径探析
充分性 以及政 策导 向性 等角 度提 出 了东 北地 区资 源型
随着 长 三 角 、珠 三 角 等 多 个 “ 增 长极 ” 的形 成 与发展 ,区域 经济 一体 化 已成为 我 国区域经 济发 展 的 主要趋 势 。为 了提升经 济综 合竞 争能力 ,福建 省 提 出 了 “ 建 设 海 峡 西 岸 经 济 区 ” 战 略。然 而 ,作 为 区域 的 “ 增 长极 ” 的 福 建 却 面 临着 诸 如 城 市 规 模 过 小 、 城 市辐 射能力 不足 、基 础设施 建设 滞后 、城 市 问联 系 较 弱 、产业结 构不 合理 等 问题 ,严 重 阻碍 了经济 的发 展 。厦 门 、漳州 、泉州 位 于福建 省南部 , 目前 三 市 人 口约 占福建 省 总 人 口的 4 4 . 6 % ,G D P 占福 建 省 全省 总额 的 4 8 . 3 7 % ,城 市化 率 高 于 全 省平 均 水 平 。 因 此加 快厦 门 、漳 州 、泉州 经济 发 展 ,建 立 城 市联 盟 , 实现 区域性合 作 ,推进 厦漳 泉大 都市 区发展 ,对 于 提 升福建 省总体 经 济实力 ,确 立福 建省作 为海 峡西 岸 经 济 区核 心地 位 ,具有重 要 的作用 意义 。
尾” 的城市定位 J 。刘 克华 、陈 仲光从 区域管 治角度 , 通过分析厦漳 泉 区域 协调 中存在 的问题 、国内 区域管 治的事件经验 ,提 出 了厦 漳泉 城市 联盟 运作 的战 略构
想 J 。石正方从厦 漳 泉城 市联 盟 的意 义角 度分 析 了厦 漳泉构建城 市联 盟 ,实 现 一体 化发 展 对 于深化 闽台合
1 9 7 0 1 . 7 8 亿元 ( 图1 ) ,人均 G D P也从 1 9 7 8 年 的2 7 3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厦漳泉同城化优势问题及对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厦漳泉同城化优势问题及对策

District economy区域经济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73区域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厦漳泉同城化优势问题及对策曾坤升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蚌埠 233000摘要:2010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厦漳泉都市圈概念。

2011年厦漳泉同城化建设首次纳入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厦漳泉同城化规划获得了国务院批准。

至此,厦漳泉同城化成为一项重大战略,厦门也面临发展新机遇。

本文通过对目前厦漳泉同城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探讨同城化给厦门的建设和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

关键词:厦漳泉;同城化;问题;建议;机遇一、前言进入新时代,世界经济融合度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成为世界新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厦漳泉同城化取得的显著成就也为闽南金三角乃至整个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全国区域合作树立了范本。

而厦门也在这轮新战略实施过程中临着发展新机遇,也将迎来新发展。

二、厦漳泉同城化概况同城化是指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具有能够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条件,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城市之间的隔阂逐渐消失,各城市相互融合、互动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最终达到同城效应。

“同城化”并不是“大吃小”、简单的“同一化”或者“同体化”,也不是盲目的扩大规模,而是要形成具有辐射力、带动力与竞争力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的经济板块,通过优势互补达到多方。

三、厦漳泉同城化的优势闽南金三角闻名全国,厦漳泉在同城化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和巨大潜力,在推进区域同城化和经济一体化大有可为。

首先是地理优势。

三地位于福建省最南部,北连浙江以及长三角经济带,南接珠三角经济带,东与台湾隔海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区位优势。

厦漳泉同城化以后,构成的新经济带可以很好的与两地对接,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也可以加大与台湾的经济合作,促进两岸人民经济文化交流。

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LOGO 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目录第一章、国内外同城化发展研究概述第二章、厦漳泉同城化分析第三章、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五章、结论与展望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第四章、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第一部分国外同城化研究进展及实践——以巴黎、东京为例1.巴黎大都市圈巴黎大都市区分别由八个省市组成,分别是上塞纳省、埃松省、马恩省、圣德尼省、瓦尔德马恩省、瓦尔德兹省、伊夫林省和巴黎市。

整个巴黎大都市圈人口占法国人口总数的18.8%,面积占法国面积总数的2.2%。

20世纪三十年代法国就完成了对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的整个巴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巴黎大都市圈的同城化为世界各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等带来了积极的实践经验,大大提升了巴黎大都市圈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第一部分2.东京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由太平洋沿岸和日本东岸城市带组成,其中主要包括长崎、东京、大阪等。

东京大都市圈的人口比例占日本人口总数的61%,面积占日本面积总数的26.5%。

东京大都市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东京大都市圈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集约型产业为其发展模式,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来提高产业运行效率,进而带动整个东京大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提高其整体国际竞争力。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第一部分国内同城化研究进展及实践——以广佛、沈抚为例1.广佛同城化2009年3月,广州和佛山签署了《同城化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广佛正式进入了同城化发展时代,广佛两地共同发展由理想变成现实。

广佛确定了其同城化发展目标,到2012年初步实现同城化,到2020年全面实现同城化。

广佛两地的地理位置相邻,人文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建立共同市场的条件已经成熟。

自2009年以来,广佛同城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列举部分成绩如下:①在规划建设方面成功完成了规划对接工作;②交通建设。

厦漳泉区域合作与加快漳州港口经济发展研究

厦漳泉区域合作与加快漳州港口经济发展研究

厦漳泉区域合作与加快漳州港口经济发展研究摘要:闽南厦漳泉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港口经济的协调发展极其重要,三市港口发展水平和资源悬殊大互补性强,发展目标大同小异,在区域利益上既有合作更有竞争。

漳州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漳州港在厦漳泉区域经济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漳州港口经济:实施“依港立市”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港口、城市和腹地之间的关系,加强港口城市之间合作,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和拓展内陆腹地。

关键词:厦漳泉地区,港口经济协作,漳州港口经济,发展研究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地处闽南的厦门、漳州、泉州区域合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三市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打造海峡西岸“区域经济集群”发展优势,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海峡东岸产业转移、经济辐射的能力。

漳州港口资源丰富,在厦漳泉城市联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积极探索漳州港口经济发展途径,促进厦漳泉港口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漳州市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厦漳泉港口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㈠三市港口发展水平和资源悬殊大互补性强。

厦漳泉地区主要包括九龙江三角洲平原区域、晋江三角洲平原区域以及厦漳泉三个城市的接壤地区,其影响范围扩展到福建省的龙岩三明莆田三市和粤赣周边接壤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特区优势对台前沿优势以及海外华侨华人优势,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三市港口发展水平和资源悬殊大互补性强,特别是漳厦港口资源存在极强的互补性。

厦门港业务成熟,管理经验丰富,设备先进,但发展空间受限,厦门全市土地面积只有1565平方公里,岛内仅有134平方公里。

弹丸之地,其发展受港口资源制约非常明显。

土地资源缺乏使厦门容纳大型企业的空间十分有限,特别是深水码头岸线较为缺乏。

漳州港的发展虽然相对滞后,但港口岸线资源丰富,漳州与厦门同处厦门弯,因此要积极构建组合港,加强港口发展策略、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多技术层面的沟通,确保厦漳泉港口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也正是厦漳泉城市联盟主要目标之一。

厦漳泉同城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

厦漳泉同城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

厦漳泉同城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摘要]21世纪,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

本文以厦漳泉同城化发展作为研究案例,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野出发,考察了厦漳泉三市的经济发展概况,分析同城化过程中厦漳泉三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指出政府在厦漳泉同城化发展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厦漳泉;同城化;产业结构;合作治理1厦漳泉同城化的时代背景2004年1月初,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完整、公开地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

2009年5月,国务院制定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福建省“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2011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12月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纳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阶段。

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概念,必须依托城市群的强势崛起为依托而获得实质性突破。

201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一体化,实现组团式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国际航运、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教育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

2011年7月、2012年10月,厦漳泉三市分别在厦门和漳州召开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第一次、第二次党政联席会议,标志着厦漳泉同城化进程正式启动,两次会议分别敲定了首批18个、第二批39个同城化重大项目。

2厦漳泉三市经济发展现状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目标范围包括三市全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都市区核心区面积7772平方公里,总人口1647万,核心区内总人口约1200万,包括厦门全域,漳州、泉州两市中心城区,龙海市、漳浦县、长泰县、南靖县、华安县的部分区域,泉港区、惠安县、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的部分区域。

最新-论同城化视角下文化产业发展 精品

最新-论同城化视角下文化产业发展 精品

论同城化视角下文化产业发展厦漳泉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的必要性1.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生产要素成本增长,能源和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显著加大,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

进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由各地独立发展向区域内部协作过渡的经济转型期。

2010年,厦漳泉三市三次产业结构为58;542;400;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为93;510;397,厦漳泉三市地产业所占比重比全省水平高出32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仅仅比全省水平高出03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厦漳泉三市的区域划分,选择发展,互为联结,扩充总量等问题,才能凸显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在全省经济的引领地位。

2.有助于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综合竞争力厦漳泉三地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台商投资区于一体,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层次最多的地区之一,是福建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与核心区域。

然而,三市的经济发展相当程度呈现各自发展模式,还存在产业重叠现象,没有按照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结构衔接、互动,比如,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缺乏统一协调,同时建立多个类似的文化创意园区,产业集聚不能充分发挥。

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更有效的配置该地区的各种资源,有利于协调地方利益与区域总体利益间的关系,无疑将极大提升地区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总体提升,实现厦漳泉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3.有助于强化厦漳泉三地对台优势五缘优势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以及相关政策优势是福建对台最有利的优势。

这些优势对于闽台经贸关系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福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比较,对台优势弱化。

主要原因是和之前相比台商对大陆投资,更加注重投资地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以及集聚经济等因素。

要改变这一局面,推动城市合作发展是关键。

厦漳泉三地做为福建的主要城市,三市城市合作发展,可以转化三市的资源互补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提升城市集聚经济,扩张市场规模,并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效促进区域腹地扩张,从而大大地提升其承接台湾经济辐射的能力,强化对台优势。

厦_漳_泉同城化中的利益协同发展问题研究_沈斌

厦_漳_泉同城化中的利益协同发展问题研究_沈斌

- 92 -第21卷第2期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No.2 V ol.21 2013年4月 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 Published in April.2013厦、漳、泉同城化中的利益协同发展问题研究沈 斌(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摘 要:本文在对厦门、泉州、漳州同城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冲突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厦漳泉在同城化进程中如何调解利益分配矛盾、缓解城市间的冲突利益,实现利益兼容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厦漳泉;区域利益;协同发展;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01(2013)02-0092-03一、 区域利益与协同发展区域利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由于区域差异、商品经济与区域组织管理功能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的彼此邻接的地区通过区域经济活动为区域内经济主体实现的一定质与量的总体权益。

区域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个人、企业、政府三大类。

个人、企业和政府均有各自的利益,在区域内又存在共同利益,且共同利益是维系区域作为独立利益主体的关键。

协同是指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和集体行为,它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

[1]区域利益协同发展主要是从区域内地方政府行政隶属关系和经济实力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利益主体的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试图通过各种要素之间合作、同步、协调、互补,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二、同城化进程中城市利益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一)各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在一个开放的生产方式下,相互依赖、共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区域间的互补性和相互需求成为区域之间相互联合的内在经济动力。

相互支持、互为依托客观上构成了区域内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共同要求,实现区域内单个城市所无法独立获得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来源: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 2008- 2011 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 1 可以看出,在第一产业方面,泉州、厦门在第一 产业上的比重远低于漳州,但第二产业的比重都高于漳州, 且在产业技术层次上无论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比漳州 高。第一产业是漳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重在不断下 降,但仍占 16.7%。第二产业对漳州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发 挥着拉动作用,并在长期内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泉州的第二 产业比重最大,其次是厦门,最后是漳州。厦门的第三产业 比重最大,为三市最高,且高于全省水平。厦门第三产业一 度具有较强的发展劲头,第三产业优势凸显,但其支柱产业 还未成形,还不能替代传统工业的地位。从第三产业比重来 看,厦门的产业结构发展要优于泉州,泉州优于漳州。
区域经济
论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罗瑞雪 1 叶 爽 2
(1.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2. 福建建材工业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厦漳泉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厦漳泉区域经济发展对整个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厦漳泉 三市各自为营的局面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在同城化的背景下加强产业结构协调利于实现合作共赢,提高区域产业的整 体竞争力。本文从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 问题的对策建议。
6
JINGJI 经济 SHI 视 JIAO 角 2012 年第 6 期
区域经济
从厦漳泉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分析,泉州第二产 业比重持续上升,到 2011 年比重达到 62.5%,厦门和漳州第 二产业比重近年在波动中有上升的趋势,且占比较大,分别 为 51.4%和 48.5%。其中厦门的产业结构在 2008 年和 2009 年出现了“三二一”结构,改变了以往“二三一”的结构,这与 金融危机对厦门制造业的影响有密切联系,但随着制造业 的复苏又回归到原来的趋势,而泉州和漳州一直保持着以 第二产业为主结构。泉州第三产业在不断下降,而漳州在 2010 年前比重在上升,2011 年出现回落。综上可见,厦漳泉 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但在产业结构层次上存在较为明显 的梯度差距,三地也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时期。
一、厦漳泉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厦漳泉经济发展状况 厦漳泉三地进入 21 世纪以来,经济均保持较高速度的 增长。2000 年到 2011 年,厦门的 GDP 年平均增长率为 15.8%,高于福建省年均增长速度 15%,而泉州为 13.6%,漳 州为 12.6%。厦漳泉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在三市中,泉州经济 实力最强,2011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4270.8 亿元,占三地 总值的 49.8%。其次是厦门,为 2535.8 亿元,漳州居于落后, 为 1768.2 亿元。厦漳泉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和重 要增长极。三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从 2000 年的 2024.2 亿元 上升到 2011 年的 4304 亿元,2000 年以来占福建省总产值 的比重最低达到 47.7%(2010 年),最高达到 56.6%(2003 年)。三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变化与福建省的变化态 势比较一致,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显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三 地的增长速度与福建省增长速度的相关系数值均达到 0.74 以上,因而厦漳泉是拉动和影响福建省经济的重要区域。 (二)厦漳泉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厦漳泉产业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梯度性。厦门作为经
二、厦漳泉产业结构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厦漳泉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从经济发展水平上来看,泉州和厦门要优于漳州。其中 泉州的经济发展规模最大;厦门限于土地面积和经济腹地 小,经济规模约为泉州的 60%;漳州发展偏慢,经济规模仅 约为泉州的 40%。从 2011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厦门 为 70734 元,泉州为 52245 元,而漳州仅为 36896 元,远低 于厦门和泉州。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会导致地方保护倾 向较大,利益分配难以协调的情况出现,不利于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发展。 (二)缺乏协调发展的产业链、产业群与产业网络体系 首先,从垂直产业层面来看,厦漳泉区域产业链缺乏梳 理和整合,对产业链认识不足,导致重复建设严重。一些地 方政府往往对集群机制没有认识,有些地方甚至陷入盲目 搞开发区的误区。许多地区缺乏分工协作的眼光,只是从各 自的需要和利益出发,盲目追求“小而全”和“满天星”的企 业群体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导致区域间结构的 趋同和重复分散的低水平开发项目,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分 散了整体竞争力[1]。 其次,从产业水平层面来看,厦漳泉产业联系较弱,没 有形成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产业群与产业网络体系。农村地 区、落后地区与大城市的产业联系不强。中小城镇多正处于 城镇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特色表现尚不明显,不能发挥其 在区域产业链中应有的中介作用。 目前,厦门泉州的制造业主导产业在地区内部的产业 集中度较高。厦门的主导产业电子、机械、化工具备较强的 集群、协作和配套能力。多数产业链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于 一体,上下游关联较强。另外,厦门和其周边城市在发展上 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的联系较松散。泉州的产业集群现象明 显,主要形成了鞋业、服装、石油化工、纺织、建材等产业集 群。泉州市的产业集群基本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出 口依赖性强,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致使与周围其他 地区的经济联系不强。而漳州特色农业优势明显但现代农 业水平不高,工业产品生产的上下游配套能力较差,工业产 业链没有形成,工业效益也有待提高。漳州城镇特色不突 出,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承接能力差,产业链和产业 集群尚未形成。加上厦门泉州对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有较大
7
JINGJI 经济 SHI 视 JIAO 角 2012 年第 6 期
区域经济
席会议制度,但政府间许多共识的达成是依靠领导人作出 的承诺来保障的,缺少法律效力和制度保障。目前还没有文 件对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法律保障有明确规定,监 督管理职能存在缺失,规划实施缺少制约和监督力量。
三、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化产业布局 厦漳泉应该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在 区域内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形成具有较高开 放度、集中度和较强承接能力的产业链及产业网络体系。 厦门应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中心,发 展具有更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和总部经济, 应推进劳动力密集型、资源高消耗型产业向漳州和泉州转 移,努力维护厦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厦门为核心整合 厦漳泉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共兴共荣;充分发挥厦门 人才、资金、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 势,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泉州在工业基础、资本实力、侨胞资源等方面具有突出 优势。现阶段须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加快制造业优化 升级,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企业向高新化发展、产品 向高附加值延伸,不断获得竞争优势;梳理和整合产业链和 产业集群,如促进与漳州食品加工产业链的整合,谋求占领 产业链的中高端,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金融服务业 的规范合理发展和创新改革,充分发挥泉州的资金优势,营 造更加自由宽松的创业环境。 漳州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土地资源优势明显,应提升 现代农业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加工的规模化、高科技化,延 长和完善农业产业链。加快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的发展,发挥服务业对第一二产业的促进作用。在工业的发 展方面,一方面完善中小城镇的基础配套设施,提高城镇承 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优化产业成长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 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加强对台产业合作,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构建和谐 区域关系 利益关系是政府之间合作与协调的核心问题,区域经 济一体化不能以牺牲次级城市利益为条件,而应寻求长期 中共同利益的帕累托最优。协调机制的确立需要地方政府 达成共识,明确产业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围绕发展目标设 置相应的社会组织结构,明确成员的地位及相互作用,并通 过法律、政策等方式以约束和规范成员的行为。建立合理公 正的区域利益的协调机制,应该坚持公平竞争、机会均等、 利益兼顾、适度补偿的基本原则。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 定利益协调补偿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成立强有力的实施机 构和组织,形成完善统一的区域协调关系。产业利益补偿机 制可以通过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来实现,其主要手段有 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返还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3]。 (三)保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区域性一体化 市场体系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巩固区域分工机制,保障经济
济特区,服务业发展较好,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是厦门 经济的核心。泉州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发展以轻型工业为主 体,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产业集群明显,港口商贸发展繁荣。 漳州农业资源丰厚,生态环境较为优越,虽工业比重最大, 但农业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水平及效益比厦 门和泉州低(详见表 1)。
表 1 2008- 2011 年厦漳泉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变化情况 单 位 :%
的吸附力,使得漳州发展出现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一定程 度上阻碍了外来的产业转移和布局。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厦 漳泉形成协调发展的产业链、产业群与产业网络体系。
(三)厦门、泉州没有发挥应有的中心城市作用 中心城市是优势集聚并具有强大吸引力、拉动力、辐射 力的城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中 心城市竞争力和扩散效应是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充分条 件。厦门和泉州作为省域的中心城市,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 在产业层次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厦门经济发展迅速,制造工 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实力较强,外资经济举足轻重。泉州借助 其工业基础,经济实力雄厚,创业环境较为优越。但两中心 城市在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带动作用不明 显,在区域内并没有产生较强的扩散效应。 首先,厦泉漳发展一度各自为营,厦门、泉州两市对区 域产业协调的拉动作用不明显。长期以来,由于受行政区划 的影响,三市对区域发展的竞争态势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和必要的分工协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 的生产要素布局和规划产业发展,使得城镇规模偏小、协作 关系较弱、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产业关联效应没得到应有的 发挥。同时,城市之间的盲目竞争,也使闽南金三角在一定 程度上陷入资源分割和重复建设的怪圈[2]。厦门和泉州的优 势资源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流动受阻,没有得到 合理配置,不利于厦漳泉优势互补、错位和协调发展。 其次,厦门泉州两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辐射能力 较弱。中心城市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受其城市规模大小 的制约。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凝聚与辐射能力、辐射范 围、影响强度相当程度上与城市本身的规模成正比。厦门行 政区域面积小,土地面积仅占全省的 1.3%,而泉州市区面积 也不大,为 48.85 平方公里。厦门和泉州市区城市规模小在 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两个城市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指 挥中心、服务与管理中心、调节中枢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的 作用。中心城市要在对外竞争中获得发展空间,中心城市国 际化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现在厦门、泉州两市 经济实力在国内很强,但与国际性大都市相比,仍存在很大 的差距。 (四)区域内产业协作的协调机制亟待建立 科学且可行的产业合作规划需要相应的协调机制的配 套实施,才能有效引导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建立区域协调机 制是厦漳泉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今年各项 有关产业的专项规划陆续出台,厦漳泉产业定位、融合、布 局和产业链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规划指导,并进入了具体实 施阶段。但是在协调机制如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激励和监 督管理机制方面还欠缺有效措施。 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是否有效影响着政府间合作效率 的高低。通过建立利益共享和利益补偿机制,对做出利益让 步的地方政府给予补偿,能做到利益调节的最大均衡。激励 和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也对规划的落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虽然目前建立了厦漳泉三市磋商机制和同城化工作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