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构建QSRR模型测定萘类及蒽醌类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构建QSRR模型测定萘类及蒽醌类

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摘要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是评价药物毒性、活性及跨膜转运等的重要参数,但直接测定法实验过程复杂。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以29种已知Kow的酸性和中性苯系物及萘类、醌类衍生物为模型化合物,以保留时间两点校正法(DPRTC)校正保留时间,并由SnyderSoczewinski方程得100%水相保留因子(kw),建立了表观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与kw的定量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retention relationship,QSR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内、外部验证。结果表明,不同pH

下的QSRR模型线性相关性R2=0.974~0.976,内部验证

(R2cv=0.970~0.973)和外部验证结果(6种验证化合物,1.4%≤相对误差(RE)≤7.9%)令人满意,与考虑了分子结构参数后建立的线性溶剂化能模型(LSER)相比无差异。将建立的QSRR模型应用于11种萘类和蒽醌类化合物的Kow测定,并与软件计算值、摇瓶法实验值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

准确性更高,且简单快捷,可用于快速准确预测复杂混合

物体系中组分的Kow。

关键词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表观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QSRR模型;摇瓶法;萘类和蒽醌类化

合物

1引言

药物的亲脂性与其生物活性紧密相关,是药物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关键参数之一,对其的准确评估对于设计合理的药物分子结构非常必要[1 ]。药物的亲脂性通常以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Kow)表示[2 ],测定方法主要有实验测定法

和理论计算法。实验测定有直接和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又分为摇瓶法(Shakeflask method,SFM)和慢搅法(Slowstirring method,SSM)。SFM测定数据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但对高疏水性物质(lgKow>4)的测定较为困难[3 ];而SSM测定时间长,平衡过程中易形成沉淀、胶束或乳液[4 ]。间接测定法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5 ]、薄层色谱法(TLC)[6 ]以及逆流色谱法(CCC)[7 ]等,其中,RPHPLC 法应用最广泛。理论计算Kow的各类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线性溶剂化能量方程(Linear solvation energy relation ship,LSER)法,该法基于分子描述符,建立化合物结构与其性质的定量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retention relationship,QSRR),构建该模型需挑选与Kow之间有良好线性关系且相对独立的分子描述符[8~12 ]。但是,无论哪种理论计算法,其预测准确度都低于实验测定法。

RPHPLC法间接测定Kow是通过测定一组与待测物结构

相似并有准确可靠Kow数据的模型化合物的保留因子(k),建立k与Kow之间的QSRR模型,以此求得类似结构化合物的Kow [13,14 ],其特点是测定速度快、适用于高通量和快速筛选、对样品纯度要求低、结果重现性好,测定对象范围广(0

现其临床上表现出不良反应,但作用机理尚不清晰[16~19 ],迄今尚未见有该类成分的可靠Kow数据的报道。

基于蒽醌类及萘类化合物的高疏水性的特点,本研究采用RPHPLC法,以中性和酸性苯系物及萘类、醌类衍生物为

模型化合物构建QSRR模型,开发快速、准确测定蒽醌类、

萘类化合物Kow的简便策略,以期为准确测定类似结构的化合物的Kow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实现快速预测复杂混合物体系中结构类似组分的Kow提供实验基础。

4结论

本实验以29种中性及酸性萘类和蒽醌类结构类似物作

为模型化合物,建立了以lgKow″lgkw 定量关系(QSRR模型)。采用内、外部验证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并考察了流动

相pH的影响,同时以LSER考察了化合物结构参数氢键给体和受体数目、双键数目以及可转动键数目对lgKow″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QSRR模型可以快速测定难以用SFM及SSM直接测定的高疏水性化合物的Kow,这为快速准确预测复杂体系,如中药中一系列结构相似的潜在毒(活)性组分的Kow提供了可能性,也为进一步阐明组分的毒性及活性机理提供了可靠Kow数据。

References

1Kaliszan R. TRACTrend Anal. Chem.,1999,18(6):400-410

2Hansch C,Fujita T. J. Am. Chem. Soc.,1964,86(8):1616-1626

3Finizio A,Vighi M,Sandroni D. Chemosphere,1997,34(31):131-161

4Brooke D N,Dobbs A J,Williams N. Ecotoxicol. Environ. Safe.,1986,11(3):25l-260

5Griffin S,Grant Wyllie S,Markham J. J. Chromatogr. A,1999,864(2):221-228

6Niestroj A,Pyka A,Klupsch J,Sliwiok J. J. Liq. Chromatogr. Relat. Technol.,2004,27(15):2449-2461 7Bhushan Mandava N,Ito Y,Ma Y. J. Liq. Chromatogr. Relat. Technol.,1998,21(12):217-2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