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合集下载

慢性胃炎需如何护理?

慢性胃炎需如何护理?

慢性胃炎需如何护理?在消化科门诊中,慢性胃炎发病率较高,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

病情常常反复发作、需要长时间的治疗,造成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又会加重慢性胃炎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倘若不及时予以干预,会发展为消化性溃疡,情况严重的直接导致胃癌。

为此,本文主要介绍慢性胃炎如何护理,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慢性胃炎以及其临床表现。

1.什么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指的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1]。

临床上,该病比较常见,在胃镜检查病人中大约占比85%[1]。

性别上,男性更多,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会增长。

当前,常见的慢性胃炎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

这些年来,小儿慢性胃炎、老年人慢性胃炎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2.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临床上,将慢性胃炎分为两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2.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绝大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以下消化不良症状:上腹痛、不适、上腹胀、嗳气、恶心等,具有非特异性。

2.2慢性萎缩性胃炎一些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闷胀,通常是在餐后比较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等情况。

倘若慢性胃炎伴有胃黏膜糜烂者,可观察到上消化道出血,伴有黑便或呕血。

胃体萎缩性胃炎患者,会有恶性贫血症状,全身表现为疲软、衰弱、隐形黄疸等,这时其消化道症状较少。

3.慢性胃炎的护理3.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交流、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慢性胃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分类、临床症状、诱发原因、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度和认知度。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认真仔细的回答和解释。

在口头宣传的同时,配合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组织健康知识讲座等,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进而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配合度。

胃炎患者的护理

胃炎患者的护理

胃炎患者的护理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胃粘膜炎症,可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

临床上按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一、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急性炎症病变,主要可以表现为上腹部症状。

主要病理改变是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

(一)护理评估1.发病因素(1)细菌感染:主要见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各种细菌真菌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胃炎。

(2)药物:最常见的药物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其次为抗肿瘤药、氯化钾、铁剂等,破坏黏膜屏障,可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

(3)急性应激:可由各种严重脏器疾病,大面积烧伤、大手术、严重创伤、颅脑病变、休克和精神因素等。

应激时的生理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胃粘膜微循环正常运行,而使胃黏膜缺血缺氧,黏液分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不足,黏膜屏障破坏。

(4)其他:长期大量饮酒、浓茶、浓咖啡;食用过冷、过热、过粗糙的食物;胆汁反流等。

2.身体状况(1)症状: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有上腹饱胀、疼痛、恶心和呕吐的表现。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病人,表现突发的呕血和黑便。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可伴有腹泻、稀水样便。

(2)体征:上腹部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3.心理、社会状况由于起病急,上腹部饱胀不适,呕血和黑粪,病人容易产生紧张焦虑。

反复呕血病人及家属容易出现焦虑、恐惧。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粪便检查:胃黏膜糜烂出血,粪便隐血试验为阳性。

(2)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依靠纤维胃镜检查。

一般应在大出血后 24~48 小时内进行,因病变可在短期内消失。

镜下可见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水肿和浅表溃疡,表面附有粘液和炎性渗出物。

(二)治疗要点针对病因和原发病采取防治措施。

药物引起的立即停止用药,并服用 H2 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同时服用硫糖铝等药物保护胃黏膜。

由于急性应激引起的胃炎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若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应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抢救。

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评价

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评价

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研究整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效果评价。

方法:把8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配为整体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

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措施。

结果:传统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整体护理组要低。

与传统护理组对比,整体护理组的SAS、SDS得分明显下降(P<0.05)。

结论:整体护理可以大幅度地使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使病人的心理方面得到改善。

【关键词】整体护理;慢性胃炎;疗效;心理;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49-02慢性胃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在临床上是常见的多发病,大多跟喜食辛辣刺激的不良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胃炎反复发作治疗不愈、长期药物刺激、免疫功能等原因相关。

长期的病痛让病人饱受折磨,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

慢性药物治疗虽然同样的重要。

但是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保养与调理。

针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病人开展慢性胃炎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集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88例,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腹胀痛、恶心、呕吐、泛酸、呃逆、食欲不振、暖气等等临床症状。

病人年龄28~73岁。

平均年龄为(44.87±12.13)岁;病程多在3~14年,平均病程为(6.46±2.75)年;当中女性40例,男性48例。

随机分配为整体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两组都实施抑制胃酸、对胃黏膜进行保护、促使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合理科学的营养支持等等同的治疗措施。

病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言语表达不清,文字理解力差、但无老年痴呆病的表现、心理有障碍,既往没有精神异常史。

1.2 护理方法传统护理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方案,把入科宣教与生活设施服务优化,详细引见管床医师、治疗注意事项等。

慢性胃炎的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

慢性胃炎的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

慢性胃炎的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慢性胃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胃痛、胃胀等均是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胆汁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刺激性食物均与慢性胃炎患者的发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近些年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为了降低慢性胃炎的危害性,临床上强调应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治疗与护理并行的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日常护理慢性胃炎患者呢?合理饮食。

临床上普遍认为,大部分疾病均需要治疗与护理相结合。

对于慢性胃炎等慢性疾病,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将饮食作为重要环节。

慢性胃炎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应当更加倾向于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且易消化的食物,并在进食过程中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

对于营养不良与贫血的慢性胃炎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应当增加肝脏、鸡肉、瘦肉等富含铁元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应当更多摄入颜色较深的蔬菜及水果,如红枣、胡萝卜等。

胃酸分泌过多会加重慢性胃炎患者的病情,所以在饮食过程中应当注重酸碱平衡。

患者可通过喝牛奶、吃面条等方式实现胃酸的中和,并在进食过程中避免食用酸性过高的食物。

但若患者胃酸的分泌量过少,则可通过食用酸味水果、酸奶等实现对胃酸分泌的刺激。

慢性胃炎患者在饮食过程中还应当存在一定的禁忌。

过量摄入酒精会严重损伤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且过量酒精还可能导致肝硬化等疾病。

所以慢性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避免酒精服用过量。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人体胃黏膜出现缺氧、缺血症状,同时还会导致人体胃幽门括约肌松弛,进而引发胃黏膜炎症。

与此同时,吸烟还会使得慢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使其胃黏膜损伤程度加重。

所以慢性胃炎患者在生活中应避免吸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

使用不干净的餐具或者是食用不干净的食物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

因而慢性胃炎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

当慢性胃炎患者过于饥饿时,患者的胃酸会因没有食物进行中和而增加浓度,患者的胃黏膜会进行自我消化。

慢性胃炎患者的综合护理要点

慢性胃炎患者的综合护理要点

慢性胃炎患者的综合护理要点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高糖、高油脂的方便食品成为主流,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对身体的损害,慢性胃炎的患病率不断上涨。

慢性胃炎是消化科的常见疾病,这种疾病的产生多数是与患者刺激性饮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是不良情绪有关,外界的刺激损伤了胃粘膜,进而导致了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多数没有显著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有些患者发生胃部胀痛,食欲不振,甚至有癌变的可能,慢性胃炎不仅对患者的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更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

慢性胃炎对患者及其家人是一种身心的折磨,其治疗过程长,需要患者在饮食和生活方式方面进行改变,以配合治疗。

因此,慢性胃炎的护理就成为治疗慢性胃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

一、慢性胃炎的饮食护理胃部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离不开饮食的调节与改善,患者日常的饮食方式、饮食习惯、饮食规律都会对慢性胃炎的发生和疾病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慢性胃炎的护理应当从饮食开始,也应当以饮食为重。

在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不规律和刺激性饮食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发病饮食。

不规律和刺激性的饮食会导致患者消化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异常,导致了胃粘膜受到刺激而受损,受损的胃粘膜难以起到保护消化系统的作用,进而导致消化系统的溃疡和其他问题的产生。

慢性胃炎患者应当避免的饮食。

首先,慢性胃炎患者忌刺激性饮食。

刺激性饮食不仅包括我们平时多认识到的辛辣食物、过酸的食物,还包括寒凉的食物、过烫的食物、咖啡、浓茶等具有神经兴奋作用的食物。

辛辣食物和非常酸的食物对消化系统有刺激性,而过冷、过烫的食物同样会刺激消化道黏膜,造成消化道黏膜的损伤,因而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上皮化生等。

咖啡喝浓茶具有神经兴奋的作用,在消化系统中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慢性胃炎患者应当避免食用;其次,慢性胃炎患者还应当避免高油、高糖、高盐分的食物,油、盐、糖是共同作用下会增加食物的美味,然而这种制作方式的食物会加速消化道黏膜的细胞凋亡,降低消化道黏膜的抵抗力,造成胃炎和胃溃疡;最后,慢性胃炎患者应当避免饮酒,酒精的摄入会极大地增加消化道负担,严重破坏患者脆弱的消化黏膜。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七.护理措施
胃酸低者可用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浓缩肉汤、肉汁等, 或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楂、食醋等。指导病人及家属 注意改进烹调技巧,粗粮细做,软硬适中,注意食物的色、 香、味的搭配,以增进病人食欲。 (3)进餐环境:提供舒适的环境进餐,保持环境清洁、空 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如噪声、不 良气味等,以利于病人进餐。鼓励病人晨起、睡前、进餐 前后或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舒适,促进食欲。 (4)营养状况评估:观察并记录病人每日进餐次数、量、 品种,定期测量体重,监测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等 营养指标的变化,将营养状况的改善转告病人,以增进病 人的信心。 (二)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呕吐物与大便的颜色、量、 性质,用药前后病人症状是否改善,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 化。病人无明显症状。部分病 人有上腹痛或不适、食欲不振、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和呕 吐等不良的表现,症状常与进食或食物种类有关,而与慢性胃 炎的内镜所见即组织病理学改变无肯定的相关性。少数病人可 有少量上消化道出血。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出现明显厌食、 贫血和体重减轻。体征多不明显,可有上腹轻压痛。
四.辅助检查
1.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 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通 过胃镜在直视下观察粘膜病损,在充分活组织检查基上以组 织病理学诊断明确病变类型,并可检测幽门螺杆菌。 2.幽门螺杆菌检测 3.血清学检查 自身免疫性胃炎时,抗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 体可呈阳性,血清促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多灶萎缩性胃炎 时,血清促胃泌素水平正常或偏低。 4.胃液分析 自身免疫性胃炎时,胃酸缺乏;多灶萎缩性胃炎 时,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
术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使其树立治疗信心,配合治疗, 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六)健康指导 1. 疾病知识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病因和预后,指 导病人避免诱发因素,定期门诊复查。 2. 生活指导 教育病人平时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过劳。向病人及家属说明饮食治疗的意义,切实遵循 饮食治疗的计划和原则。 3. 用药指导 指导病人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向病人介绍 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复诊。

医院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常规

医院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常规

医院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常规一、概述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位首。

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

二、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患者既往有无其他疾病,是否长期服用NSAID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有无烟酒嗜好及饮食、睡眠情况。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腹痛的评估评估腹痛发生的原因或诱因,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与进食、活动、体位等因素的关系,有无伴随症状。

慢性胃炎进展缓慢,多无明显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部隐痛与饱胀的表现。

腹痛无明显节律性,通常进食后较重,空腹时较轻。

2.恶心、呕吐的评估评估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与进食的关系;呕吐的特点及呕吐物的性质、量;有无伴随症状,是否与精神因素有关。

慢性胃炎的患者进食硬、冷、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时可引发恶心、反酸、嗳气、上腹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

3.贫血的评估慢性胃炎并发胃黏膜糜烂者可出现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以黑粪为主,持续3~4d停止。

长期少量出血可引发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及消瘦等症状。

(三)辅助检查的评估1.胃镜及黏膜活组织检查这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可直接观察黏膜病损。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

两种胃炎皆可见伴有糜烂、胆汁反流。

活组织检查可进行病理诊断,同时可检测幽门螺杆菌。

2.胃酸的测定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可正常或轻度降低,而萎缩性胃炎胃酸明显降低,其分泌胃酸功能随胃腺体的萎缩、肠腺化生程度的加重而降低。

3.血清学检查慢性胃体炎患者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呈阳性,血清胃泌素明显升高;慢性胃窦炎患者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多呈阴性,血清胃泌素下降或正常。

4.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的高低与胃炎活动与否有关,且不同部位的胃黏膜其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率亦不相同。

护理学基础知识: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在护理学中是一个重点内容,在这里中公教育为大家做一些相关知识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病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二、检查方法: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检查可靠方法为胃镜检查。

三、临床表现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区别:1.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为消化道一般症状,如上腹饱胀、反酸、恶心呕吐,可有呕血黑便。

2.消化性溃疡患者表现也有上述症状,但是消化性溃疡患者可出现腹痛呈慢性、节律性、周期性等特点。

胃溃疡疼痛常在进餐后0.5~1小时出现,典型节律为进食-疼痛-缓解。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为饥饿痛或空腹痛,其疼痛节律为疼痛-进食-缓解。

3.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四、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1.抑制胃酸药物常在餐后服用,如雷尼替丁、氢氧化铝等,但是奥美拉唑应餐前服用。

2.胃黏膜保护药常在餐前服用,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

五、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护理:应进食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少量多餐。

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刺激性食物或饮料,不宜大量饮牛奶六、消化性溃疡术前准备:1.急性穿孔者应禁饮食,并进行胃肠减压;2.出血者应开通静脉通道,输血补液;3.幽门梗阻者,术前3天,每晚用300~500ml温等渗盐水洗胃。

七、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血:出现胃管内有大量鲜血,呕血和黑便。

少量者可加强观察,量多者应做好术前准备。

八、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术后全腹腹膜刺激征等可考虑十二指肠残端瘘。

九、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1.早期倾倒综合征:餐后10~30分钟内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全身无力、晕厥、大汗淋漓、心悸等。

可通过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流质,宜进低糖、高蛋白饮食,进餐后平卧10~20分钟等措施缓解。

2.早期倾倒综合征和晚期倾倒综合征表现上差别不大,但是晚期倾倒综合征出现的时间较晚一般在餐后2~4小时出现。

慢性胃炎的护理常规

慢性胃炎的护理常规

慢性胃炎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过敏史及用药史。

2、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年龄、月经史,有无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

3、观察腹痛部位、性质及耐受程度。

4、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的次数、量、性质。

二、护理措施1、执行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与活动:指导患者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病情缓解时可正常参加活动,进行适当锻炼,以增强机体抗病力。

3、饮食护理:向患者说明摄取足够营养的重要性,与患者共同制定饮食计划,鼓励患者少食多餐,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摄入过咸、过辣的刺激性食物。

胃酸低者,食物应完全煮熟后食用,以利于消化,并可给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汤、鸡汤等;高胃酸者避免进酸性,多脂肪食物。

观察并记录患者每天进餐次数、量,以了解摄入的营养能否满足机体需要。

4、疼痛护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性质、量,指导患者避免过度紧张,采用转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也可用热水袋热敷胃部,以解除痉挛,减轻腹痛。

5、用药的护理: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时,首先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告知患者所用药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6、心理护理:向患者宣教本病相关知识,使其树立治疗信心,配合治疗,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病因,指导避免诱发因素。

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时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嗜酒者应戒酒,防止酒精损伤胃黏膜。

3、用药指导(1)根除HP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呈阳患者,常服用杀HP的三联用药:质子泵抑制剂PPI+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铋剂,杀HP治疗疗程一般为7天。

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或C13呼吸试验。

(2)抗酸分泌治疗:临床常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有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胃溃疡PPI的疗程一般为6-8周,十二指肠溃疡PPI的服药疗程约4-6周,PPI药物需饭前30分钟服。

胃炎病人的护理

胃炎病人的护理
胃炎病人的护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引言胃炎病人的日常护理胃炎病人的药物治疗与护理胃炎病人的病情监测与护理胃炎病人的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参考文献01Leabharlann CHAPTER引言
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炎多由饮食不当、药物或酒精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胃炎则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嗳气、反酸等症状。
质子泵抑制剂
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用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使用时需注意过敏反应和耐药性。
抗生素
观察疗效
药物治疗后需观察疗效,如疼痛是否缓解、症状是否改善等。
04
CHAPTER
胃炎病人的病情监测与护理
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了解是否出现异常。
观察生命体征
关注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出现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癌变
05
CHAPTER
胃炎病人的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胃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因素、饮食不当等。
胃炎的发病原因
胃炎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反酸、恶心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
胃炎的症状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胃镜检查来诊断胃炎,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
鼓励患者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等,以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镇痛药物,如非处方药或处方药,缓解疼痛症状。
1
2
3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及时就医。
出血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突发的剧烈腹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内科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

二、慢性胃炎
3)临床表现
(1)症状慢性胃炎病程迁延,进展缓慢,缺乏特异 性症状。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 症状,部分患者有餐后上腹部饱胀或不适、食欲不 振、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和无规律的上腹疼痛 等消化不良表现。
(2)体征:多不明显,患者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二、慢性胃炎
4)辅助检查
(3)辅助检查评估:护士应评估患者的胃镜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胃液分析、 血清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的结果,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4)社会心理评估: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常因病情反复发作而产生紧 张、焦虑情绪,而精神应激状况可引起和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状。
二、慢性胃炎
2)护理诊断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3)知识缺乏:患者缺 乏急性胃炎病因和预防的 相关保健知识。
(4)焦虑:与病 情反复发作及上消 化道出血有关。
(5)潜在并发症主要 为上消化道大出血等。
一、急性胃炎
3)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护士应观察患者有无食欲减退、、腹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 (2)饮食护理:护士应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少食多餐,定时、有规律地进餐。 (3)一般护理:护士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嘱其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4)对症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的对症护理详见本章第十节中有关“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的护理”的内容。 (5)用药护理:护士应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阿司匹林、等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 (6)心理护理:护士应向患者宣教急性胃炎的基本知识
(4)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一、急性胃炎
2)临床表现
(1)症状:大多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腹胀、疼痛及食欲减退等 消化不良表现,或症状被原发病症状掩盖。 (2)体征:体格检查示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轻压痛。

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止吸人性肺炎 。
如 偏瘫 、 失语 、 口眼歪斜 等后遗 症 , 造成生 活不 能 自理 , 感情不 能交 流 , 使病 人难 以接受 眼前的现实 。这样 的病 人思想压力很 大, 所以做好 这类 病人的家庭心理护理显得尤 为重要 。
参 考文献
【 1 ] 黄 永兰 , 孙 玉英 , 谢静 . 脑卒 中急性期抑郁 心理 障碍的探讨 [ J 】 . 中 国行为 医学科学 , 2 0 0 2 , 1 1 ( 5 ) : 5 8 9 . [ 2 】 程爱华 . 浅谈 中风病人恢 复期的护理 【 J ] . 井 冈山医专学报 , 2 0 0 1 , 8
李宏伟
(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哈尔滨 1 5 0 5 0 0)
摘要 : 目的 讨论慢 性 胃炎患者 的护理 。方法 配合 治疗进 行护理。结论 遵 医嘱给 药以根 除幽 门螺杆 菌感 染治疗时 , 注意 观察 药物的疗效和不 良反应 。
关键词 : . 5
理干预 的作用 。
3 . 1 . 3 注 重个体 化心理 护理
护理人员 应在床上 给患 者做肢体功 能训练 , 防止瘫痪 肢体 的挛 缩, 增强体 质 , 预 防并 发症 的发生 ; 并根 据患者 病情 、 年龄 制定 训练计 划 , 循序 渐进 , 不断 地鼓励 、 指导 与督促 患者 , 让他 们慢 慢 自我 功能训 练 的方法 , 逐步进 行简单 的 日 常 生活 活动 , 如洗
是 一种 常见病 、 多 发病 , 其发 病率在 各种 胃病 中居首位 。男性 稍 多于女性 。任何 年龄都可 以发病 , 但 随着年龄增长 发病 率逐
渐增高 。
( 1 ) : 8 3 .
【 3 ] 方彩 平 . 脑 中风 患者的 心理分析 及护理体 会 [ J 】 . 现代 中西 医结 合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护理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护理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护理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胃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时的护理情况。

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3%,其中治愈16例(26.7%),显效34例(56.7%),有效(10%),无效4例(6.7%)。

结论:加强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慢性胃炎;急性发作;临床护理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炎症反应,该病的病程较长,起病较为缓慢,极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

在疾病急性发作期,不仅应积极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同时还应注意临床护理工作,确保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措施[2]。

为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胃肠道不适反应,均经胃镜、X线钡餐、病理检查确诊。

本组60例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患者年龄最小28岁,最大70岁,平均(46.4±1.4)岁;病程介于0.6~10年。

1.2 方法所有患者首先应严格按照医嘱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胃黏膜药物治疗,同时应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在急性发作期,很多患者由于出现黑便、呕血、病情反复等情况,而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待患者入院就诊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多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指导患者学会有效的放松方法以及自我调节方法,比如可以指导患者深呼吸,多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

胃炎的护理常规

胃炎的护理常规

胃炎的护理常规胃炎的症状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前或在饮用橙汁、咖啡之后发生.严重者可有柏油便、黑便或血便。

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胃黏膜炎症。

临床按发病的缓急,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一)一般护理1、急性胃炎:嘱病人卧床休息,身心放松。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急性发作期中,应卧床休息(二)饮食护理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病人一般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

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

恢复期可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如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渣、食醋、浓肉汤、鸡汤。

(三)心理护理病人因出现呕血、黑便或症状反复发作而产生紧张、焦急、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向其耐心说明原因,给予解释和安慰,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应告知病人,通过有效的自我护理和保健,可减少本病的复发次数。

(四)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上腹部的穿痛,同时应安慰、陪伴病人以使其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性心理。

保持情绪稳定,从而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五)健康指导1、教育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心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紧张劳累,保持心情愉快.2、注意饮食卫生,进食要有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嗜酒者应戒酒.3、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避免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护士职业资格)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护士职业资格)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是胃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在胃疾病中为首位。

慢性浅表性胃炎炎性细胞浸润仅在表层,腺体没被损害慢性萎缩性胃炎累及到腺体,胃黏膜变薄不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度,到达中度以上被认为癌前病变(一)病因A型胃炎B型胃炎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壁细胞抗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刺激食物;药物;酗酒部位胃体、胃底胃窦贫血恶性贫血无胃酸明显减少正常(二)临床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

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有舌炎及贫血。

(三)辅助检查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四)治疗原则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1种PPI奥美拉唑(应在硫糖铝服前0.5h或服后1h给予)1种铋剂枸橼酸铋钾保护胃黏膜硫糖铝餐前1h与睡前服用效果最好促进胃动力多潘立酮应在饭前服用生活习惯戒烟酒恶性贫血者注射维生素B12(五)护理问题1.疼痛与胃黏膜炎症有关2.营养不良: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化吸收障碍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胃炎所致贫血有关4.焦虑与疼痛症状反复出现,病情迁延不愈有关(六)护理措施休息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恢复期:规律生活,避免劳累饮食护理急性期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如少量出血:牛奶、米汤——以中和胃酸,利于黏膜恢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静脉营养恢复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过咸、甜、辣、冷等刺激性食物。

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疼痛的护理局部热敷、按摩等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疼痛其他心理护理+定期复查七、健康教育1.定期门诊复查:约15%~20%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会发生消化性溃疡,需定期检查,防止病情进展。

2.饮食宜清淡,规律进食,避免高盐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忌烟酒及刺激性饮食。

4.保持心情愉快,减少胃酸分泌。

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理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黏膜浅表层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B.有疣状胃炎的表现C.炎症局限于黏膜层D.胃腺体部分消失E.胃黏膜充血、水肿或伴有渗出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慢性浅表性胃炎:炎性细胞浸润仅在表层,腺体没被损害。

慢性胃炎的日常护理常识

慢性胃炎的日常护理常识

慢性胃炎的日常护理常识胃炎实际上是胃黏膜的炎症,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它通常由日常生活中的大量致病因素不断累积而成,也可能是由急性胃炎演变产生,患者可能产生消化不良、反酸、烧心或腹痛,进食后感到不适,饭后恶心、呕吐。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加之其病程一般较长,不仅要开展有效的治疗,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强化护理。

一、慢性胃炎的一般表现在众多胃病中慢性胃炎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但不少人却容易忽视它,甚至觉得胃病是小毛病,在家自行服药就能解决了。

虽然慢性胃炎不会非常严重,但对其置之不理的话也极有可能产生病变,下面简单看一下胃炎的表现。

1、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都能感到隐约的疼痛感,或是没有食欲及肚子时常出现饱腹感,这种情况在吃饭以后会更加明显。

部分患者胃部还会不断反酸,甚至发生恶心呕吐。

2、极个别患者会引起消化道出血,还有的患者体重会在短期内急剧下降,伴有厌食反应。

患者存在炎症时检查血液会显示不同情况的贫血症状,一旦贫血问题加重,便引起舌萎缩、舌炎等。

患者病情严重时也会感到四肢附近神经的异常病变。

3、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都不会产生明显症状,基本上都会出现消化系统紊乱和一些消化不良的问题,所以患者出现这部分症状时应给予高度重视。

慢性胃炎是一个长期缓慢的发病过程,治疗也比较复杂,所以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至关重要。

二、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每个人每天吃进去的食物都由胃消化,胃消化后才能得到食物的能量。

因此,一个人健康的胃会影响他的身体能量,而慢性胃炎对人的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那么,慢性胃炎的原因是什么?1、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长时间以来服用强烈刺激胃黏膜的食物和药物,如浓茶、烈酒、辛辣或水杨酸盐类药物,或进食速度较快,咀嚼不充分,粗糙食物不断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或吸烟过度,烟草酸在胃黏膜上作用也会引起胃炎。

2、免疫因素。

人们在研究慢性胃炎发病机理方面已经开始逐步关注免疫功能的变化,萎缩性胃炎,尤其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黏膜上均发现了壁细胞抗体;胃萎缩伴恶性贫血患者血液内产生了内因子抗体,这些都表明部分慢性胃炎极有可能是患者本身免疫反应造成的。

慢性胃炎的护理

慢性胃炎的护理

慢性胃炎一、定义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

其病理特点为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粘膜浸润为主,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可存在, 但量少,结合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分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和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

二、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二)饮食和环境因素(三)自身免疫(四)其他因素三、资料收集及评估(-)一般资料:入院2小时完成“患者护理评估记录单(成人)”,评估饮食状况、家族史。

(二)主诉资料及评估1.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此次发病的原因、诱因及临床表现。

2.治疗情况,既往史及个人史。

(三)查体资料及评估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精神和意识状态、腹部体征等。

2. 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1)胃镜及活组织检查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2)HP检测:通过血清HP抗体测定,活检标本培养、涂片等方法进行检测。

(3)胃液分析。

(4)血清学检查。

3.心理反应。

四、治疗要点(-)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据2006年全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适用于:1.伴有胃粘膜糜烂、萎缩及肠化生、异型增生;2.有消化不良症状者;3.有胃癌家族史。

目前多采用的治疗方案为一种胶体例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两种抗菌药。

(二)对症处理:根据病因给予对症处理。

五、护理问题(一)疼痛腹痛与胃黏膜炎性病变有关。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畏食、消化吸收不良等有关。

六、护理措施(-)疼痛的护理1.休息与活动:指导病人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并可用转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来减轻焦虑,缓解疼痛。

病情缓解时,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热敷:用热水袋热敷胃部,以解除胃痉挛,减轻腹痛。

3.用药护理:遵医嘱给病人以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胶体秘剂:胶体次枸椽酸钿为常用制剂,因其在酸性环境中发挥作用,宜在饭前半小时服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慢性胃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男性稍多于女性。

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我国属于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达40%~70%。

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无例外地引起胃黏膜炎症,且感染后机体一般难以将其清除而变成慢性感染。

因此估计人群中成人慢性胃炎患病率超过50%。

1病因
慢性胃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病因有以下几方面:
(1)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认为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

其机制是:①幽门螺杆菌具有鞭毛结构,可在胃内黏液层中自由活动,并依靠其黏附素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紧密接触,直接侵袭胃黏膜。

②幽门螺杆菌分泌一种活性高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而中和胃酸,既形成了有利于幽门螺杆菌定居和繁殖的中性环境,又损伤了上皮细胞膜。

③其分泌的空泡毒素蛋白可使上皮细胞受损,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

④幽门螺杆菌菌体胞壁可作为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这些因素的长期存在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2)自身免疫:壁细胞损伤后能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而产生相应的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破坏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减少乃至缺失,还可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导致恶性贫血。

(3)物理及化学因素:长期饮浓茶、酒、咖啡,食用过热、过冷、
过于粗糙的食物,可损伤胃黏膜;服用大量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破坏黏膜屏障;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因其中的胆汁和胰液等会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其易受胃酸一胃蛋白酶的损害。

(4)其他因素:慢性胃炎与年龄关系很大,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老年性改变,这可能与胃黏膜退行性变,使黏膜营养不良、分泌功能下降和胃黏膜屏障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

此外,某些疾病如心力衰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尿毒症以及营养不良等也使胃黏膜易于受损。

2分类
慢性胃炎的分类方法很多,我国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中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的分类方法,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这类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发生了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再分为多灶性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前者表现为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分布,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该类型胃炎相当于以往命名的B型胃炎;后者表现为萎缩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由自身免疫引起,此类型胃炎相当于以往命名的A型胃炎。

特殊类型胃炎种类很多,由不同病因引起,临床上较少见。

3护理措施
3.1生活护理
(1)休息与活动:慢性胃炎的患者应注意平时生活规律,合理安排工作、学习与休息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护士应告诉患者避免吃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酒、浓咖啡、生蒜、芥末等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

同时应避免吃过硬、过酸、过辣、过冷和过分粗糙的食物,并注意少用油炸、油煎等烹调方法,食物宜清淡软烂。

饮食应注意选择营养价值高和含维生素丰富的软食,如牛奶、豆腐、胡萝卜和发酵的食品。

贫血者应食用含铁丰富的动物内脏、肉类、鸡蛋等。

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每餐勿过饱,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减轻胃的负担。

3.2用药护理护士要告诉患者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应餐后服用;解痉止痛药应餐前1h服用;胃动力药餐前0.5h 服用;制酸药宜餐后0.5~2h服用。

同时护士应告诉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干、心慌、头晕、大便变黑、药物过敏等,停药后上述症状可消失。

3.3心理护理护士应安慰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说明慢性胃炎经积极治疗预后是良好的,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对有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告诉他们要定期随访,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治疗和处理,如有恶变应及时进行手术及综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4体会
生活应有规律,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配合治疗。

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介绍本病的病因,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因素。

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热、过冷、辛辣饮食及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嗜酒者应戒酒,防止酒精损伤胃黏膜。

根据患者的病因、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指导,如尽量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必须使用时应同时服用制酸剂或胃黏膜保护剂;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

随访指导,定期门诊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姚景鹏.内科护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