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册 几何证明的总结与练习

合集下载

沪教版(五四制)上海市八年级第一学期19.1几何证明练习-文档资料

沪教版(五四制)上海市八年级第一学期19.1几何证明练习-文档资料

第 1 页几何证明(一)1.如图,已知AB ⊥AC ,AD ⊥AE ,AB=AC ,AD=AE , 求证:(1)BE=DC (2)BE ⊥DC 。

2.已知,如图,等腰△ABC 中,AB=AC ,∠A=108求证:BC=AB +DC 。

3.如图,D 为等边△ABC 内一点,且AD=BD ,BP=AB 4.已知:正方形ABCD , 45=∠EAF ,AH ⊥ 5.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求证:BE=AD 。

6.△ABC 中,AC=BC ,∠ACB=90°,D 是AC 上一点,AE 求证:BD 平分∠ABC 。

7.△ABC 中,AC=BC ,∠ACB=90°,CD=BD ,∠1=∠2 8.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AE=EF .求证:AC=BF 9.已知:△ABC ,△BDE 为等边三角形,C 、B 、D 求证:(1)AD=EC ;(2)BP=BQ ;(3)△BPQ 10.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BA=BC ,∠ABC 一点,ED=CD ,连结EC .求证:EA=EC . 1.如图,AB=CD ,E 为BC 的中点,∠BAC=∠BCA 2.如图,AB ∥CD ,AE 、DE 分别平分∠BAD 各∠ADE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CE ⊥AB 求证:∠ADC+∠B=180º4.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 ,︒=∠90BAC ,于E 点,求证:BD CE 21=. 5.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60A ,BD 、CE 分别平分ABC ∠和ACB ∠,BD 、CE 交于点O BE+CD=BC .6.已知:如图所示,AB=CD ,CDE ABE S S ∆∆=DOE BOE ∠=∠.12第 2 页 7.已知:如图所示,AD 平分BAC ∠,M 是BC 的中点,MF//AD ,分别交CA 延长线,AB 于F 、E .求证:BE=CF . 8.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BA=BC ,=∠45ABC 点,ED=CD ,连结EC .求证:EA=EC . 9.已知如图,△ABC 中,AB=AC ,D 、E 分别是AC 、AB M 、N 分别是CE 、BD 上的点,若MA ⊥CE ,AN ⊥BD ,10.如图,在ABC Rt ∆中,︒=∠90C ,M 是AB 中点,(1)在AE 、EF 、FB (2)AE 、EF 、FB 1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2,CD=1,︒=∠60A 的面积. 12.已知: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F 为DC 证:EF AF ⊥.B A BEC D。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含答案(满分必刷)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含答案(满分必刷)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九章几何证明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60°,那么∠BCD 度数为()A.30°B.60°C.90°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2、如图,Rt△ABC中,∠B=90°,∠ACB=60°,延长BC到D,使CD=AC。

则AC:BD=()A.1:1B.3:1C.4:1D.2:33、如图,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从小到大依次记为S1、S2、S 3,则S1、S2、S3之间的关系是()A.S1+S2>S3B.S1+S2<S3C.S1+S2=S3D.S12+S22>S324、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1)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交于点E,F;(2)作直线EF,且直线EF恰好经过点A,且与边CD交于点M;(3)连接BM.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ABC=60°B.如果AB=2,那么BM=4C. BC=2 CMD.5、如图,,为内部一条射线,点为射线上一点,为,点、分别为射线、上的动点,则周长的最小值是()A. B.2 C. D.46、在△ABC中,∠ACB为直角,∠A=30°,CD⊥AB于D,若BD=1,则AB的长度是()A.4B.3C.2D.17、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它们满足,则该三角形的形状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顶点在轴上,且,,则正方形的面积是()A. B. C. D.9、在⊙O中,弦AB的长为,圆心O到AB的距离为1cm,则⊙O的半径是()A.2B.3C.D.10、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2和6,要使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长为()A. B. C. 或 D.以上都不对11、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A.12,8,5B.3,4,5C.9,13,15D. ,,12、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B.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C.如果∠1与∠2是同位角,那么∠1=∠2D.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14、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 )A. B. C. D.15、如图所示,已知∠AOB=90°,∠BOC=30°,OM平分∠AOC,ON平分∠BOC,则∠MON的度数为()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现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重合,再绕着点转动三角板,并过点作于点,连接.在转动的过程中,的最小值为__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2,1),点B的坐标是(2,0) .作点B关于OA的对称点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18、如图,在中,,平分,,,那么的长是________.19、如图,在中,,,、为中线,且,则________.20、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于点、点,,则________°.21、如图,在△ABC中,∠C=90°,E,F分别是AC,BC上两点,AE=16,BF=12,点P,Q,D分别是AF,BE,AB的中点,则PQ的长为________.22、小河两岸边各有一棵树,分别高30尺和20尺,两树的距离是50尺,每棵树的树顶上都停着一只鸟.忽然,两只鸟同时看见水面上游出一条鱼,它们立刻飞去抓鱼,速度相同,并且同时到达目标.则这条鱼出现的地方离开比较高的树的距离为________尺.23、在RtΔABC中,∠B=90°,∠A=30°,DE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E,交AB 于点D,连接CD,若BD=2,则AD的长是________.24、如图,在矩形ABCD中,过点B作对角线AC的垂线,交AD于点E,若AB=2,BC=4,则AE=________.25、如图,在Rt△ABC中,∠ABC=90°,BC=4cm,AB=3cm,点D为AC的中点,则BD=________cm.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在Rt△ABC中,∠C=90°,BC=8,tanB= ,点D在BC上,且BD=AD,求AC的长和cos∠ADC的值.27、如图,AB是⊙O的直径,⊙O的半径为5cm,弦AC的长为6cm,求弦BC的长.28、如图,一木杆在离地B处断裂,木杆顶部落在离木杆底部8米处(即米),已知木杆原长16米,求木杆断裂处B离地面的高度.29、如图,,,,,若,求的长度.30、如图,在Rt 中,∠B = 30°,BD = AD,BD = 12,求DC的长.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B2、D3、C4、B5、B6、A7、B8、D9、A11、B12、D13、C14、B15、B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7、28、30、。

(汇总)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含答案

(汇总)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含答案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九章几何证明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折竹抵地”问题源自《九章算术》中,即: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四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4尺远(如图),则折断后的竹子高度为多少尺?(1丈=10尺)( )A.3B.5C.D.42、如图,在△ABC 中,∠ACB =90°,AD 平分∠BAC 交 BC 于D,DE 垂直平分AB交AB 于E。

若 DE=0.5AD=1.5cm,则 BC=( )A.3 cmB.7.5 cmC.6 cmD.4.5 cm3、在Rt△ABC中,∠C=90°,∠BAC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CD=2,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A.1B.2C.3D.44、如图,,,若,,则点D到的距离为()A.4B.6C.8D.105、如图,直径为10的⊙A经过点C(0,5)和点O(0,0),点B是y轴右侧⊙A上一点,则cos∠OBC的值为( )A. B. C. D.6、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BAC=12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线段DE=1cm,则BC的长度为()A.8cmB.4cmC.6cmD.10cm7、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3,4,5B.2,3,4C.1,2,3D.4,5,68、如图,在△ABC中,AQ=PQ,PR=PS,PR⊥AB于R,PS⊥AC于S,则三个结论①AS=AR;②QP∥AR;③△BPR≌△QSP中()A.全部正确B.仅①和②正确C.仅①正确D.仅①和③正确9、在直角中,,如果,,那么的长是( )A.2B.5C.D.5或1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B.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5°C.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1、如图,正方形小方格边长为1,则网格中的△ABC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12、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AC为边作等边△ADC,CD交斜边AB于E,若CE=2DE,则BC∶AC的值()A.1∶1B.3∶4C. ∶2D. ∶213、如图,在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ABC中,过点C垂直于BC的直线交∠ABC 的平分线于点P,则点P到边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A. B. C. D.114、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 的长为()A.5B.6C.8D.1015、如图,一架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6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2m,那么梯子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A.2mB.2.5mC.3mD.3.5m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四边形纸片ABCD中,AB=BC,AD=CD,∠A=∠C=90°,∠B=150°.将纸片先沿直线BD对折,再将对折后的图形沿从一个顶点出发的直线裁剪,剪开后的图形打开铺平.若铺平后的图形中有一个是面积为2的平行四边形,则CD=________ .17、已知直线AB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并且垂足为B,若AC=5cm,则AD=________cm.18、如图,在Rt△ABC中,∠C=90°,∠CAB的平分线BC交BC于D,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若BC=3,则DE的长为________。

沪教版(五四制)上海市八年级第一学期19.1几何证明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上海市八年级第一学期19.1几何证明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上海市八年级第一学期19.1几何证明练习5.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60A ,BD 、CE 分别平分ABC ∠和ACB ∠,BD 、CE 交于点O .求证:BE+CD=BC .6.已知:如图所示,AB=CD ,CDEABE S S ∆∆=.求证:DOE BOE ∠=∠.7.已知:如图所示,AD 平分BAC ∠,M 是BC 的中点,MF//AD ,分别交CA 延长线,AB 于F 、E .求证:BE=CF .8.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BA=BC ,︒=∠45ABC ,AD 是BC 边上的高,E 是AD 上一点,ED=CD ,连结EC .求证:EA=EC .9.已知如图,△ABC 中,AB=AC ,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M 、N 分别是CE 、BD 上的点,若MA ⊥CE ,AN ⊥BD ,AM=AN 。

求证:EM=DN 。

10.如图,在ABC Rt ∆中,︒=∠90C ,M 是AB 中点,︒=∠90EMF ,(1)在AE 、EF 、FB 中是否总有最大的线段?若AOEBCDAEC D BO A B M D C E FAB D F EA E D BC MB NBC有,是哪一条?(2)AE 、EF 、FB 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若能,请加以证明. 1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2,CD=1,︒=∠60A ,︒=∠=∠90D B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已知: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F 为DC 的中点,E 为BC 上一点,且BC EC 41=.求证:EF AF ⊥.AB CD ABCFD。

沪教版数学八年级上 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 19.2 证明举例练习一和参考答案

沪教版数学八年级上 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 19.2 证明举例练习一和参考答案

数学八年级上第十九章几何证明19.2证明举例(1)一、选择题1.如图,AC=AD,CE=E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3对 B.4对 C.5对 D.6对第1题第3题2.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的位置关系是()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互余3.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无法判断△ABE≌△ACD 的是()A.AD=AE B.∠AEB=∠ADC C.BE=CD D.AB=AC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是()A.80°、20° B.50°、50° C.80°、80° D.80°、20°或50°、50°5.下列图形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 边长为15cm的两个等边三角形B.含60°角的两个锐角三角形C. 腰长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 有一个钝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6. 在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A.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二、填空题7. 过一点有且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8.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底边上的、互相重合。

9. 在几何证明过程中,为了化繁为简,常常要利用来实现。

10. 在△ABC中,∠ACB=90°,CD⊥AB于D,∠B=38°,则∠ACD= 。

11. 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70°,则它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等于。

12. 如图,BC=AD,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则△ABC≌△CDA。

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13. 如图,已知AB=AD,∠ABC=∠ADC,要证CB=CD,需添置辅助线是。

沪教版初二上册《几何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

沪教版初二上册《几何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

沪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几何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命题、逆命题、定理、逆定理等的含义;2.掌握证明真命题正确性的方法步骤,会举反例说明假命题的错误;掌握证明线段相等角度相等的基本方法和思路;3.理解轨迹的定义,掌握三种基本轨迹;4.能判断直角三角形全等,能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几何证明1.命题和证明(1)命题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判断为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2)演绎证明(简称证明)从已知的概念、条件出发,依据已被确认的事实和公认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某结论为正确的过程. 要点诠释:命题通常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2.公理和定理(1)公理: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它们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2)定理: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推理方法证明为正确的,并能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3.逆命题与逆定理(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则这两个命题叫互逆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叫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它的逆命题.(2)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也是定理,则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另一个的逆定理.4.证明真命题的一般步骤(1)理解题意,分清命题的条件(已知)、结论(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在图中标出必要的字母或符号(3)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写出“已知”和“求证”(4)分析题意,探索证明思路(由“因”导“果”,执“果”索“因”)(5)依据思路,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条理清晰的写出证明过程(6)检查表达过程是否正确、完善要点诠释:(1)一个命题(定理)的逆命题(逆定理)并不是唯一的,这是因为一个命题的题设中可能有两个或多个条件,结论也可能不止一个;(2)逆命题的真假与原命题的真假没有关系.要点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如图:∵MN 垂直平分线段AB∴PA=PB(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要点诠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与逆定理往往与边相等、角相等的证明密切相关,它提供了证明边、角相等 的又一种重要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与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勾股定理等连在一起综合应用.2.角的平分线(1)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2)角的平分线有下面的性质定理: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如图:∵OP 平分∠AOB , PD ⊥OA ,PE ⊥OB ,∴PD=PE.3.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要点诠释:(1)当题目中的条件涉及到角平分线上的点与角的两边的垂直关系时,利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可直接得到垂线段相等,而不必用全等三角形来证,但是在书写过程中,不要漏掉垂直关系;A B O D E P(2)已知角的平分线,有两种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一是把角沿着角平分线翻折,在这个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线段,从而创设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二是过角平分线上的点向角两边做垂线段,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来解题.要点三、轨迹1.轨迹的定义把符合某些条件的所有点的集合叫做点的轨迹.要点诠释:轨迹定义包含以下两层含义:其一、轨迹图形是由符合条件的那些点组成的,就是说,图形上的任何一点都符合条件(也称图形的纯粹性);其二、轨迹图形包含了符合条件的所有的点,就是说,符合条件的任何一点都在图形上(也称图形的完备性);所谓轨迹问题的证明就是用论证的方法证明得到的轨迹符合上述两层含义.2.三条基本轨迹轨迹1: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轨迹2: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轨迹3: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以定长为半径的圆.3.交轨法作图利用轨迹相交进行作图的方法叫做交轨法.如果要求作的点(图形)同时要满足两个条件时,我们通常先作出满足条件A的轨迹,然后再作出满足条件B的轨迹,两轨迹的交点则同时满足条件A和条件B.交轨法是常用的作图方法,我们在利用尺规作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时,都运用了交轨法.要点诠释:“尺规作图”是指限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来作几何图形,基本的尺规作图有如下几种:(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要点四、直角三角形1.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直角三角形全等一般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也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即(SAS、ASA、SSS、AAS)(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判定定理: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综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SAS、ASA、SSS、AAS、HL.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3.勾股定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证明思路:面积分割法(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思路:三角形全等)勾股数组:如果正整数满足,那么叫做勾股数组,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5、12、13;7、24、25;8、15、17.4.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如果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两点,那么A、B两点的距离为:.两种特殊情况:(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轴或平行于轴的直线上的两点的距离为:(2)在直角坐标平面内,轴或平行于轴的直线上的两点的距离为:要点诠释:几何证明的分析思路:(1)从结论出发,即:根据所要证明的结论→去寻找条件.例如:要证线段相等,则需先证:①⊿全等,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到线段相等;②角相等,然后利用等角对等边(前提:在同一个三角形中)③寻找中间变量,然后利用等量代换得出结论;④观察图形,看是否可以直接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或角平分线定理来得出结论;要证角相等,则需先证:①⊿全等,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到角相等;②线段相等,然后利用等边对等角(前提:在同一个三角形中)③寻找中间变量,然后利用等量代换得出结论;④观察图形,看是否可以直接利用角平分线逆定理来得出结论;要证垂直,则需先证:①两条直线所夹的角为90°;②先证等腰三角形,然后利用“三线合一”来得出结论(前提:在同一个三角形中);要证三角形全等,则需先要从已知找条件,看要判定全等还却什么条件,然后再去寻找.(2)从已知出发,即:根据所给条件、利用相关定理→直接可得的结论.例如: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相等;已知角平分线→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或角相等;已知直线平行→角相等;已知边相等→角相等(前提:在同一三角形中).【典型例题】类型一、命题与证明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C、x与y的和等于0吗?D、对顶角不相等。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 几何证明的总结与练习资料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 几何证明的总结与练习资料

精品文档几何证明知识整理第十九章一、知识梳理:、有关概念:1命题、公理、定理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1) 结论)。

命题的形式:如果…(题设),那么…( 命题中,结论正确的是真命题,结论错误的是假命题。

(2)公理: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3)定理:用推理的方法证明为真命题,且可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4)逆命题和逆定理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就叫做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定理是互逆命题,那称它们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定理。

M2、重要定理:P★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B A AB垂直平分线段∵MN如图:NPA=PB∴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PA=PB∵如图:A 的垂直平分线上在线段AB ∴点P ★角平分线D 定理: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P OBPE⊥AOB PD⊥OA,如图:∵OP平分∠OPD=PE ∴B E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OB ⊥,⊥OAPE如图:∵PD=PE PDAOB平分∠∴OP ★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这SSSSAS、⊿,才能应用本判定定理;以前所学的ASA、AAS、RT(注意:必须先证明两个三角形都是)四条判定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仍然适用。

A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A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定理°A+∠B=90C=90如图:∵∠°∴∠定理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DB C(直角、中点→想一半) AB的中点DACB=90如图:∵∠°,且点是A1BABCD?C∴2°,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1推论于斜边的一半。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含答案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含答案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九章几何证明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在等腰△ABC中,∠ACB=90°,且AC=1.过点C作直线L∥AB,P为直线L上一点,且AP=AB.则点P到BC所在直线的距离是( )A.1B.1或C.1或D. 或2、设、、是三边,并且关于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判断的形状,正确的结论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正三角形3、如图,Rt△ABC中,∠C=90°,∠B=45°,AD是∠CAB的平分线,DE⊥AB于E,AB=a,CD=m,则AC的长为()A.2mB.a-mC.aD.a+m4、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A.1.5,2,2.5B.5,12,14C.30,40,50D.1,2,5、如图,在△ABC中,AB=5,AC=6,BC=4,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则△BDC 的周长是( )A.8B.9C.10D.116、如图,已知,,于点C,于点G,若,则长度是()A.3B.4C.5D.67、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B.1,2,C.5,12,13D.1,,8、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几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A.2B.4C.5D.109、有下列说法:①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是5和12,则第三边长是13;③近似数1.5万精确到十分位;④无理数是无限小数.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有()A.4个B.3个C.2个D.1个10、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 2 为小明同学根据弦图思路设计的.在正方形 ABCD 中,以点 B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 AC,再以CD 为直径作半圆交 AC 于点E,若边长AB=10,则△CDE 的面积为()A.20B.C.24D.11、如图,在中, , 于点,则的长是()A.6B.C.D.12、在Rt△ABC中,∠C=90°,周长为24,斜边与一直角边之比为5:4,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A.20B.24C.28D.3013、如图,△ABC中,已知∠B和∠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经过点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点E,若BD+CE=9,则线段DE的长为()A.9B.8C.7D.614、如图,在正方形中,点E,F分别在,上,,与相交于点G.下列结论:① 垂直平分;② ;③当时,为等边三角形;④当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如图,⊙O是以原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点是直线上的一点,过点作⊙O的一条切线PQ,Q为切点,则切线长PQ的最小值为()A.3B.4C.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矩形,,,为线段上的一动点,且和,不重合,连接,过点作交于,将沿翻折到平面内,使点恰好落在边上的点,则长为________.17、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为6 m,8 m.若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时只能延长6 m的直角边,则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为 ________ m2.18、如图,在中,,AB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BC、AB于点E、F,∠AEF=65°,那么∠CAE=________.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B=3,BC=4,CD=10,DA=,则BD的长为________.20、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点A(1,2),在y轴的正半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21、如图,中,,的平分线与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交的延长线于,于,现有下列结论:① ;② ;③ 平分;④.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写序号)2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AD=3,动点P满足S△PAB=S矩形ABCD,则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PA+PB的最小值为________.23、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D.过C点作CG⊥AB于G,交AD于E.过D点作DF⊥AB于F.下列结论:①∠CED=∠CDE;② ;③∠ADF=2∠ECD;④;⑤CE=DF.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24、如图,在△ABC中,AB=AC=4,∠A=30°,那么S=________.△ABC25、如图,已知A、B、C分别是⊙O上的点,∠B=120°,P是直径C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P=AC,PD=2,求AP的长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已知ABC中∠BAC=140°, 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AEF 的周长为10㎝,求BC的长度和∠EAF的度数.27、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AD上一点,∠BEC=90°,AB=2,DE=1,求BC 的长.28、有一块草坪如图所示,已知AB=6cm,BC=8cm,CD=24cm,DA=26cm,且AB⊥BC,求这块草坪的面积.29、如图,△ACB与△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的顶点A在△ECD的斜边DE上,求证:AE2+AD2=2AC2.(提示:连接BD)30、如图,四边形ABCD中∠A=60°,∠B=∠D=90°,AB=2,CD=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D2、B3、B4、B5、C6、D7、D8、B9、B10、A12、B13、A14、A15、B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7、。

沪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 课课练及单元测试卷一和参考答案

沪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 课课练及单元测试卷一和参考答案

数学八年级上 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19.1 命题与证明(1)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如果ab=0,则a=0C .若a 2=9,求a 的值D .花是红的2.下列语句中,为定义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吗?B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C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D .同角的余角相等3.已知下列句子:①延长线段AB 到C ;②垂线段最短;③过点A 画直线EF ;④将4•开平方.其中是命题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把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正确的是 ( )A .如果同角,那么相等;B .如果同角,那么补角相等;C .如果同角的补角,那么相等;D .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5.判断下列语句,是命题是 ( )A. 画两条相等的线段B.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C. 在△ABC 中,若AB>AC ,则∠C>∠B 吗?D. 解方程x 2-2x-3=0.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若b a >,则22b a >B. 若||||y x =,则y x =C.若||b a >,则22b a >D.若1<a ,则aa 1> 7.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互补的两个角必有一条公共边B. 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C. 同旁内角互补D.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8.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对顶角相等C.不是对顶角不相等D.连结A 、B 两点9.下列各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命题都是公理B.定理都是命题C. 推理过程叫证明D.公理都是命题10.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对顶角相等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且相交C.垂线段最短D.过直线外一点,有两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二、填空题11. 演绎证明是指:从已知的、出发,依据已被确认的和公认的,推导出某结论为的过程。

沪教版初二上册《几何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

沪教版初二上册《几何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

沪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几何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黄石校级模拟)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图,AC=AD,BC=BD,则有()A. AB垂直平分CDB. CD垂直平分ABC. 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D. CD平分∠ACB3.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为2,4,a,那么a的取值可以有()A.0个B.1个C.2个D.3个4.(2016秋·泰山区期中)按下列各组数据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1,15,13B.1,4,5C.8,15,17D.4,5,65.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60°,斜边长为1,那么此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A.B.3 C.D.6.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 BD,则BD的长为()A.B. C.D.第6题第7题7.如图所示,△ABC中,CD⊥AB于D,若AD=2BD,AC=5,BC=4,则BD的长为()A. B.C.1 D.8.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长为13,另外两条边长都是自然数,则周长为()A.182 B.183 C.184 D.185二、填空题9.到定点A的距离为4cm的点的轨迹是 . 10.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结果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11.如图,在△ABC中,∠B=30°,ED垂直平分BC,ED=3.则CE长为.12.(2016秋·大祥区校级期中)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边AC于E点,△ABC与△EBC 的周长分别是24和14,则AB= .13. 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3,为边上一点,.以点为中心,把△顺时针旋转,得△,连接,则的长等于___________.14.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1,BC=2,CD=2,AD=3,且∠ABC=90°,连结AC,则△ACD的面积为 .15.一个正方体物体沿斜坡向下滑动,其截面如图所示.正方形DEFH的边长为2米,坡角∠A=30°,∠B=90°,BC=6米. 当正方形DEFH运动到什么位置,即当AE等于米时,有DC=AE+BC.第15题第16题16.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为CD边上的点, =3.将纸片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处,点A的对应点为,折痕分别与AD,BC边交于点M,N.则BN的长为 .三、解答题17. 如图,△ABC中,AB=AC,∠A=36°,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D为垂足,连接EC.(1)求∠ECD的度数;(2)若CE=5,求BC长.18.如图,已知AB=AC,AD=AE,DB与CE相交于O(1) 若DB⊥AC,CE⊥AB,D,E为垂足,试判断点O的位置及OE与OD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9-第十九章-几何证明-八年级(上)-知识点汇总-沪教版

19-第十九章-几何证明-八年级(上)-知识点汇总-沪教版

沪教版数学八年级(上)第十九章几何证明知识点汇总第十九章几何证明19.1命题和证明1、我们现在学习的证明方式是演绎证明,简称证明2、能界定某个对象含义的句子叫做定义3、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其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其判断为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4、数学命题通常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5、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是题设,那么后市结论19.2证明举例平行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9.3逆命题和逆定理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2、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定理19.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逆定理: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19.5角的平分线1、角的平分线定理: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2、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9.6轨迹1、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在一个叫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3、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这个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9.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定理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简记为H.L)3、其他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仍然适用1/2沪教版数学八年级(上)第十九章几何证明知识点汇总19.8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定理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推论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推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般,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19.9勾股定理1、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2、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9.10两点间距离公式如果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两点A(x1,y1)、B(x2,y2),那么A、B两点的距离AB(x2x1)2(y2y1)22/2。

沪教版初二上册《几何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提高)

沪教版初二上册《几何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提高)

.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顶点的轨迹是 .三角形,其面积是三角形,其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1..(20162016·遵义)如图,△ABC ·遵义)如图,△ABC 中,中,AB=BC AB=BC AB=BC,∠,∠,∠ABC=11ABC=11ABC=110°,0°,0°,AB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点D ,连接BD BD,,则∠则∠ABD= ABD= 度.度. 1212.如图,△.如图,△.如图,△ABC ABC 中,∠中,∠C=90C=90C=90°,°,°,AD AD 平分∠平分∠BAC BAC BAC,点,点D 在BC 上,且BC=24BC=24,,CD:DB=3:5则D 到AB 的距离为的距离为 . .第第11题 第第12题13. 13. 已知:在△已知:在△已知:在△ABC ABC 中,∠A=60°,∠B=45°,中,∠A=60°,∠B=45°,AC=2AC=2AC=2,, 则AB 的长为的长为 .14. 14. 如图,如图,如图,AD AD 是ΔABC 的中线,∠的中线,∠ADC ADC =45°,把ΔADC 沿AD 对折,点C 落在点C ′的位置,则BC BC′与′与BC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 _______.第第14题 第第15题1515.如图,在由.如图,在由12个边长都为1且有一个锐角是6060°的小菱形组成的网格中,点°的小菱形组成的网格中,点P 是其中的一个顶点,以点P 为直角顶点作格点直角三角形(即顶点均在格点上的三角形),请你写出所有可能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斜边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6..(2015•建华区二模)△ABC 中,AB=AC AB=AC,,∠BAC=30°,△ABC 的面积为4949,,P 为直线BC 上一点,PE⊥AB,PF⊥AC,CH⊥AB,垂足分别为E ,F ,H .若PF=3PF=3,则,则PE= .三、解答题17.17.((2015春•成都校级月考)(1)如图1,在△ABC 中,中,AD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DE⊥AB 于E ,DF⊥AC 于F ,则有相等关系DE=DF DE=DF,,AE=AF AE=AF..(2)如图2,在(,在(11)的情况下,如果∠MDN=∠EDF,∠MDN 的两边分别与AB AB、、AC 相交于M 、N 两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又有相等关系AM+ =2AF =2AF,请加以证明.,请加以证明.,请加以证明.(3)如图3,在Rt△ABC 中,∠C=90°,∠BAC=60°,中,∠C=90°,∠BAC=60°,AC=6AC=6AC=6,,AD 平分∠BAC 交BC 于D ,∠MDN=120°,ND∥AB,求四边形AMDN 的周长.的周长.18.18.如图,如图,如图,P P 为△为△ABC ABC ABC的外角平分线上任一点的外角平分线上任一点的外角平分线上任一点..求证:求证:PB+PC PB+PC PB+PC≥≥AB+AC.1919.已知△.已知△.已知△ABC ABC 的三个顶点是,试判断△的三个顶点是,试判断△ABC ABC 的形状的形状. .20. 20. 已知凸四边形已知凸四边形ABCD 中,∠中,∠ABC=30ABC=30ABC=30°,∠°,∠°,∠ADC=60ADC=60ADC=60°,°,°,AD=DC AD=DC AD=DC,求证:,求证:,求证:【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答案】C C ;【解析】答案【解析】答案A 是假命题,因为互补的两角不一定有一条公共边;答案B 是假命题,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在两直线平行的前提下,同旁内角互补;答案C 是真命题;答案B 是假命题,一个角的补角不一定大于这个角,也可能小于或等于这个角的补角不一定大于这个角,也可能小于或等于这个角. .2.【答案】【答案】C C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MN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AD=BD AD=BD,,又由△ADC 的周长为1010,,求得AC+BC 的长,则可求得△ABC 的周长.的周长.3.【答案】【答案】B B ;【解析】过【解析】过D 点作DH DH⊥⊥AC 于H , ∵AD 是△是△ABC ABC 的角平分线,的角平分线,DF DF DF⊥⊥AB AB,,DH DH⊥⊥AC∴DF=DH在Rt Rt△△EDF 和Rt Rt△△GDH 中DE=DG DE=DG,,DF=DH∴Rt Rt△△EDF EDF≌≌Rt Rt△△GDH同理可证RtADF 和Rt Rt△△ADH∴∴=50-39=11=50-39=11,,∴△∴△EDF EDF 的面积为5.55.5,选,选B4.4.【答案】【答案】【答案】D D ;【解析】解:∵(【解析】解:∵(【解析】解:∵(a a ﹣6)2≥0,≥0,≥0,≥0,|c |c |c﹣10|≥0,﹣10|≥0,﹣10|≥0,又∵(又∵(a a ﹣b )2+=0+=0,,∴a﹣∴a﹣6=06=06=0,,b ﹣8=08=0,,c ﹣10=010=0,,解得:解得:a=6a=6a=6,,b=8b=8,,c=10c=10,,∵62+82=36+64=100=102,∴是直角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 .5.【答案】【答案】D D ;【解析】由a +b +c 十338338==10a 10a++24b 24b++26c 得(得(a a -5)+(b +(b--12) +(c 12) +(c--13) =0.6.【答案】【答案】B B ;【解析】设【解析】设CD=x CD=x,则,则DE=x,DE=x,在直角三角在直角三角BDE 中运用勾股定理,中运用勾股定理,DE=x DE=x DE=x,,BE=4BE=4,,BD=8BD=8--x.7.【答案】【答案】D D ;【解析】应分情况讨论。

沪教版(五四制)上海市初二第一学期几何证明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上海市初二第一学期几何证明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上海市初二第一学期191.如图,已知AB ⊥AC ,AD ⊥AE ,AB=AC ,AD=AE , 求证:(1)BE=DC (2)BE ⊥DC 。

2.已知,如图,等腰△ABC 中,AB=AC ,∠A=108°,BD 平分∠A BC 。

求证:BC=AB +DC 。

3.如图,D 为等边△ABC∠D BC 。

求∠BPD 的度数。

4.已知:正方形ABCD , 45=∠EAF AH .5.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1=∠3;BE ⊥AD 。

求证:BE=AD 。

6.△ABC 中,AC=BC ,∠ACB=90⊥BD 交BD 的延长线于E ,且AE=21BD 7.△ABC 中,AC=BC ,∠ACB=90C M ⊥AD 。

8.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9.已知:△ABC ,△BDE 求证:(1)AD=EC ;(2)BP=BQ ; 10.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E 是AD 上一点,ED=CD ,连结几何证明(二) 1.如图,AB=CD ,E 为BC AD=2AE 。

2.如图,AB ∥CD ,AE 、DE AD=AB+CD 。

12A DEPQCBA B E C D ABED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CE ⊥AB 于E ,AD+A B=2AE ,求证:∠ADC+∠B=180º4.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 ,︒=∠90BAC ,BE 平分ABC ∠,交AC于D ,BE CE ⊥于E 点,求证:BD CE 21=. 5.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60A ,BD 、CE 分别平分ABC ∠和ACB ∠,BD 、CE 交于点O .求证:BE+CD=BC .6.已知:如图所示,AB=CD ,CDE ABE S S ∆∆=.求证:DOE BOE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完整版)沪教版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的总结与练习,推荐文档

(完整版)沪教版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的总结与练习,推荐文档
G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FC D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12.如图, AOB= 60 ,OP 平分 AOB,PE OA 于 E, PF∥OA 交 OB 于 F,如果 PE=3,求 PF
的长。
A
E P
O
F
B
13.如果,四边形 ABCD 中,E、F 分别为对角线 AC、BD 的中点,如果 ABC= ADC= 90 。 求证:EF BD。
这四条判定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仍然适用。)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A
定理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A
如图: ∵∠C=90°
∴∠A+∠B=90°
定理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中点→想一半)
C
B
D
如图: ∵∠ACB=90°, 且点 D 是 AB 的中点
∴ CD 1 AB 2
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 A 坐标为 (1,3) ,点 B 坐标为 (2,2) ,点 C 坐标为 (0,4) ,
1)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 BC 边上中线的长。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2、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 P 坐标为 (m, m) ,且点 P 到点 A(2,3) 、 B(1,2) 的距离相等,求 m

∠BCD=
度。
A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角平分线
1、如图,在 RT⊿ABC 中,∠B=90°,AD 平分∠BAC,若
AC=8,
BD=3,则⊿ADC 的面积为

直角三角形有关内容
B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知识整理
一、知识梳理: 1、有关概念: 命题、公理、定理
(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命题的形式:如果…(题设),那么…(结论)。

命题中,结论正确的是真命题,结论错误的是假命题。

(2)公理: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3)定理:用推理的方法证明为真命题,且可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4)逆命题和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就叫做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定理是互逆命题,那称它们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定理。

2、重要定理: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如图: ∵MN 垂直平分线段AB
∴PA=PB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如图: ∵PA=PB
∴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 定理: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 ∵OP 平分∠AOB PD ⊥OA ,PE ⊥OB
∴PD=PE
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如图: ∵PD=PE PD ⊥OA ,PE ⊥OB
∴OP 平分∠AOB
★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 )
(注意:必须先证明两个三角形都是RT ⊿,才能应用本判定定理;以前所学的ASA 、AAS 、SAS 、SSS 这四条判定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仍然适用。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如图: ∵∠C=90° ∴∠A+∠B=90° 定理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中点→想一半)
如图: ∵∠ACB=90°, 且点D 是AB 的中点 ∴AB CD 2
1
推论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M N
B
A P
A B O
D E
P
B
如图: ∵∠C=90°,∠A=30° ∴AB BC 2
1
=
推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一,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如图: ∵∠C=90°,AB BC 2
1
=
∴∠A=30°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图: ∵∠C=90°,
∴2
2
2
AB BC AC =+
(2
2
2
c b a =+)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如图: ∵2
2
2
AB BC AC =+,
∴⊿ABC 是RT ⊿,且∠C=90° ★基本轨迹
轨迹1: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轨迹2: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轨迹3: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这个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二、基本方法:
1、几何证明的分析思路:
从结论出发,即:根据所要证明的结论,去寻找条件。

例如:要证线段相等,则必先证:①⊿全等,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到线段相等;②角相等,然后利用等角对等边(前提:在同一个三角形中)③寻找中间变量,然后利用等量代换得出结论;④观察图形,看是否可以直接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或角平分线定理来得出结论。

要证角相等,则必先证:①⊿全等,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到角相等;②线段相等,然后利用等边对等角(前提:在同一个三角形中)③寻找中间变量,然后利用等量代换得出结论;④观察图形,看是否可以直接利用角平分线逆定理来得出结论。

要证垂直,则必先证:①两条直线所夹的角为90°;②先证等腰三角形,然后利用“三线合一”来得出结论(前提: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要证三角形全等,则必先要从已知找条件,看要判定全等还却什么条件,然后再去寻找! 从已知出发,即:根据所给条件、利用相关定理→→直接可得的结论。

例如: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相等。

已知角平分线→→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或角相等。

已知直线平行→→角相等。

已知边相等→→角相等(前提:在同一三角形中)。

2、几何图形:
必须先观察图形,找出其明显的特征(一般来说:很多结论在图形中是完全能够看到的!) 三、基础训练
轨迹
1、到定点A 的距离为4cm 的点的轨迹是 。

2、经过点P 、Q 的圆的圆心轨迹是 。

(怎样画)
3、到∠AOB 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 。

(怎样画)
1、已知,在⊿ABC 中,AB=AC ,DE 是AC 边的垂直平分线,AB=8cn ,BC=6cm ,则⊿BCD 的周长是 。

2、已知,在⊿ABC 中,AB=AC ,DE 是AC 边的垂直平分线,AB=16cm ,且⊿BCD 的周长是30cm , BC= 。

3、已知,在⊿ABC 中,AB=AC ,DE 是AC 边的垂直平分线,∠A=30°,则

BCD= 度。

角平分线
1、如图,在RT ⊿ABC 中,∠B=90°,AD 平分∠BAC ,若AC=8,BD=3,则⊿
ADC 的面积为 。

直角三角形有关内容
1、在RT ⊿ABC 中,∠A=90°,∠B=35°,则∠C= 度。

2、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和高分别为8cm 、5cm ,则面积为 。

3、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斜边和斜边上的中线的和为24cm ,则斜边长为 。

4、在RT ⊿ABC 中,∠A=90°,BC=8,AC=4,则∠C= 度。

5、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那么斜边上的中线
为 。

6、在RT ⊿ABC 中,∠ACB=90°,CD ⊥AB ,∠ACD=30°,若AD=4cm ,则
AB= cm 。

7、如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度,底角为 度。

8、如果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度,底角为 度。

9、已知两点)1,1(,)3,2(--B A ,则AB= 。

10、已知,在RT ⊿ABC 中,∠C=90°,CD 是边AB 上的中线,CD=5cm ,∠A=30°,那么边BC= cm 。

四、解答题
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A 坐标为)3,1(,点B 坐标为)2,2(-,点C 坐标为)4,0(-, 1)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BC 边上中线的长。

2、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P 坐标为),(m m ,且点P 到点)3,2(-A 、)2,1(--B 的距离相等,求m C D
3、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4(,)2,1(,在x 轴上找一点C ,使得∠ACB=90°,求点C 的坐标。

4、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反比例函数x
y 8
图像上的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m 、)2,(n ,点C 在x 轴上,且⊿ABC 为等腰三角形,求点C 的坐标。

5、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B=90°AB=3,BC=4,AD=13,DC=12 ;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6、如图,已知⊿ABC 中,∠C=90°,D 是BC 上一点,AB=17,AD=10,BD=9,求AC 的长。

7、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且BD=CD ,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 求证:EB=FC
B
C
A
D
A C
8、已知:如图,CD 垂直平分线段AB ,AB 平分∠CAD , 求证:AD ∥BC
9、已知:如图,AD=BC ,BE ⊥AC 于点E ,DF ⊥AC 于点F ,且BE=DE 求证:AB ∥CD
10、如图,已知AD ⊥BD ,AC ⊥BC ,E 为AB 的中点,试判断DE 与CE 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11、如图,已知AG ⊥BD ,AC ⊥BG ,E 是AB 的中点,F 是CD 的中点,则EF ⊥CD ,请说明理由。

C A E
B C
D G
12.如图,∠AOB=︒
60,OP平分∠AOB,PE⊥OA于E, PF∥OA交OB于F,如果PE=3,求PF 的长。

F P
B
O
A E
13.如果,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对角线AC、BD的中点,如果∠ABC=∠ADC=︒
90。

求证:EF⊥BD。

E B C
D
A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