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五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新知预习·巧设计
第 五
第 26
单课

名师课堂 ·一点通
重点诠释 考点全解
课堂小结·建通史 创新演练·大冲关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发展进程 (1)随着 新航路 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 走向交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2)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 90年代 以来,经济 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推动因素 (1)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 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 本的 技术手段 。 (3) 两极格局 结束,消除了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实行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 品流通渠道。
3.主要表现 (1)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 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 贸易额不断增加,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2)生产的全球化: 国际分工 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数量 增加,规模巨大,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3)金融的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货币 的 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主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在 世界范围 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 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望 1.问题 (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贫富差距 进一步加大。 (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 风险性 。 (3)引发全球性的 生态危机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 价值观 的冲突。
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影响 (1)本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资本 扩张。 (2)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 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3)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积极参与, 抓住机遇,趋利避害,迎接挑战。 (4)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 界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地利 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 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26课 战后资义经济体的形成和全球化趋势复习课件

第26课  战后资义经济体的形成和全球化趋势复习课件

问题探究
材料 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与第三次 经济全球化潮流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转折点都完全吻合。在上 启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 个世纪70 年代中期,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 必须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 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 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 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第三 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恰恰都处在世界 的前沿。 ——《2007跨国公司中国报告》 依据材料指出,中国是如何“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你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如何融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和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加入APEC。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知识运用 “严格意义上的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 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间, 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 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 据材料概括全球化出现的原因(3分) 科技的发展; 通讯手段的进步; 市场经济体制。
知识回顾: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市场开始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扩展
商品输出
早期殖民扩张
两次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基本/最终形成 世界体系遭受重创
世界性经济危机和二战
二战后初期 50——80年代
重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K12学习】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K12学习】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课题: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基本进程①第一阶段:开始。

随着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的过程。

②第二阶段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加快。

③第三阶段: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

④第四阶段: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⑤第五阶段:的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⑥第六阶段: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原因①(根本原因)②③④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

⑤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⑥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成为其有力的推动者。

3、主要表现①贸易的全球化:②生产的全球化:③金融(资本)的全球化:4、积极影响二、问题与展望1、问题:经济全球化以为主导,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①②③④2、展望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以及,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

通过这个基本进程,你发现在这个进程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大家怎么看待这一观点?【重难点解析】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世贸组织成员之多,而且在发展水平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这时,一些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更应运而生了。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计划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

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合和融合。

新编文档-必修二高中历史 岳麓版第五单元26课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公开课教学课件-精品文档

新编文档-必修二高中历史 岳麓版第五单元26课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公开课教学课件-精品文档

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是靠全
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是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
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
场一体
2、进一步发展
化时期
(19c第初二-19次c中工)业革命以来,人第们一对次外工业殖革民命扩张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这、最一终变形化成因:为什么而受到了第阻二碍次?工业革命
(19c晚-20c初)
资本一
4(、一陷战入二后困战-境二以:战来中,)人们吸收前贸两段易大经保经验护济教主体训义制,的又对赋立予了经济全资体期球本化化、时以贸什么显著的特征?
纵观经济全球化——90年代发展的原因
新科技革命
跨国公司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推动力量)
经济全球化
(扫除障碍)
交通.通讯发展
两极格局瓦解,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
(1) 2000年4月,华盛顿两万多劳工和环保人士反对世界银行 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 2000年5月,泰国数千名群众抗议在清迈举行亚洲开发银 行33届年会。 (3) 2000年9月,墨尔本示威群众组成人链,试图阻止世界经 济论坛的召开。 (4) 特朗普声称当选后将废除跨太平洋协定(TPP),对北美贸 易协定重新进行谈判,禁止公司外包,以及将中国列入汇率操 纵国等主张 (5) 2017年G20峰会会议主题回顾:联合公报删除反贸易保护 措施和气候协议承诺。
• 目前,境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 孔子学院已成为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 牌,是中国“走出去”的窗口和缩影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课题: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基本进程①阶段:开始。

随着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的过程。

②第二阶段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加快。

③第三阶段: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

④第四阶段: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⑤第五阶段:的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⑥第六阶段: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原因①②③④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

⑤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⑥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成为其有力的推动者。

主要表现①贸易的全球化:②生产的全球化:③金融的全球化:4、积极影响二、问题与展望问题:经济全球化以为主导,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①②③④2、展望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以及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

通过这个基本进程,你发现在这个进程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大家怎么看待这一观点?【重难点解析】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世贸组织成员之多,而且在发展水平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这时,一些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更应运而生了。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计划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

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合和融合。

历史: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件(岳麓版必修二)

历史: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件(岳麓版必修二)

第27课 27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7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7课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 就是指商品 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 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 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 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 相互联系的趋势 相互依赖、 的趋势。 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1:全球化趋势无法改变。从长远看, :全球化趋势无法改变。从长远看,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2:只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 : 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能 达到共同繁荣。 达到共同繁荣。
历史回顾: 历史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1.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世纪, 世纪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世纪末20世纪初),通 世纪末 世纪初),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 世纪初),通 过资本输出和武力, 过资本输出和武力,列强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网 撒向全球,瓜分世界完毕, 撒向全球,瓜分世界完毕,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 二战后, 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 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 二战后, 发展。 发展。 世纪90年代 5. 20世纪 年代以来 世 入全球化的时代。 入全球化的时代。
表现了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表现了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 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
• 3.(2011 年广东广州一模文综)有学者指出:“在(20 世纪)50 •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 •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 •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C •)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C.两极格局的存在 •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
•2.评价: • (1)积极作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 •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追赶发达国家。 • (2)消极作用: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一方面,发 •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 •为最大的受益者;另一方面,由于发展资金缺乏,债务沉重, •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发展中国家在 •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 •前的压力和挑战。 • (3)对策: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 •脑,制定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①科技发展 •②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出现 •③市场经济 •体制的普遍建立 ④跨国公司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
• 3.(2012 届广东广州七区高一期末质检)北京时间 2009 年 •9 月 12 日白宫宣布,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 •的轮胎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 •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 35%关税,第二年加征 30%, •第三年加征 25%(见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 答案提示 乏竞争力。

(学案)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含解析

(学案)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含解析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进程: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原因:(1)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技术: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格局: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前提: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3.表现:(1)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生产的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3)资本的全球化:在金融领域,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意义:(1)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情境在线】下图是一部iPhone手机设计、生产完成情况。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提示:经济全球化。

二、问题与展望1.问题:(1)贫富差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经济风险: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3)资源环境:环境问题严重,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4)价值观念: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2.展望:(1)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情境在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二)列举西方的繁华对比欧洲贫困国家的生活境况,以及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引出经济全球化趋势引发的弊端。①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②发达国家凭借优势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③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富国与贫国差距拉大。
/i?ct=5033=%C0%AD%CB%B9%CE%AC%BC%D3%CB%B9%D2%B9%BE%B0&in=3519&cl=2&lm=-1&st=-1&pn=84&rn=1&di=135410831775&ln=1918&fr=&fm=result&fmq=1330008577015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84&-1&di135410831775&objURLhttp%3A%2F%%2Fupload%2F2008_08%2F08082917029583.jpg&fromURLhttp%3A%2F%%2Fshow.php%3Fid%3D147693%26cid%3D392&W1024&H768&T8572&S160&TPjpg
第二部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利与弊
给出深圳改革开放前后图片的对比,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的变化,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的有利地方及其原因。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②使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交往。③有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应用。④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同步课件 (1)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同步课件 (1)
(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 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从机遇看,它有 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 战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 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许多不发达国家在 政治上被边缘化的同时,最终完全有可能在经济上被边缘化。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 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自主预习
课堂导学
知能提升
课后提示
退出
历史 •岳麓版•必修2
解析: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经济全球化加 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 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 发展中国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 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本题选C项。
(2)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 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 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 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 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自主预习
课堂导学
知能提升
课后提示
退出
历史 •岳麓版•必修2
课后提示
退出
历史 •岳麓版•必修2
对点范例 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
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 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这反映了世界 经济发展中的( )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5-26《经济全球化的趋势》ppt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5-26《经济全球化的趋势》ppt课件

解析
在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是最大的受益
者。解决的办法是建立起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但不能因此否定全 球化。因此 D 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
6.美国首位华裔国会众议员赵美心访问中国,谈到中美贸 易不平衡时说:“一部售价 260 美元的 iPhone,在中国组装,中 国只能从中赚取 4 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这说明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
②经济区域化阻碍了 ④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A.①②③ C.②④
解析
答案
B.②③④ D.①③
本题考查分析鉴别、比较能力,②④不符合实际。
D
11.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认为: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 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近年来,美国金融 危机引发的经济龙卷风横扫世界,再次印证了该理论。对此,下 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手机企业的利润在下降 B.发展中国家并未受益 C.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 D.贫富分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解析
从材料可以了解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据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处于 劣势地位。本题选 C 项。
答案
C
7.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表明, 近 50 年全球财富增加了 6 倍。 1980~1990 年,发达国家的 GNP(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 GNP 总量的 67%,上升了 73.2%;发展中国家的 GNP 只占 19.3%, 下降了 17.7%。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
A.美国开始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B.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发达国家的综合实力 C.20 世纪 80 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扩大
解析
A 项错误,美国开始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apturing Value in Global Networks:Apple’s iPad and iPhone,p5
材料四 苹果在华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
曝光企业
代工产品
曝光内容
武汉名幸有限公 司
电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属污水, 污染南太子湖。
苏州可胜科技公 司
触摸屏
排放刺激性气体, 影响居民生活。
连一连
1、科学技术的发展
技术手段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
根本的推动力
3、两极格局的瓦解
体制保障
4、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
消除了障碍
5、跨公司的发展
载体(催化剂)
第一环节:感知经济全球化
四、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贸易范围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世贸组织的成立)
2、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日益成熟;跨国公司迅速 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交通通讯
第一环节:感知经济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世界知名跨国公司遍布浦东各大园区 分布图
跨国公司
目前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大约控制着
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 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
第一环节:感知经济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习近平:中国是亚洲和世界 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中国发展离 不开亚洲和世界,亚洲和世界繁 荣稳定也需要中国。
——2013年4月7日于博鳌
【巩固练习】
1、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是( ) A、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B、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C、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D、跨国公司的大量增加
苏州联建科技公 司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素材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素材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全球化陷入困境的阶段: 从一战至二战结束,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经济 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化陷入困境。 3.体系化、制度化阶段: ①时间:二战后之至20世纪90年代。 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D
8. 2012年1月15日,苹果公司公布了全球156家主要供应商 的名单,其中包含众多中国企业,中国已经成为苹果产业链 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制造基地。有经济学家测算如果苹果产 品全部在美国本土生产的话,成本将会是目前的3倍。以上 材料说明( ) A.苹果公司由于自身实力有限,产品生产离不开中国等众 多国家 B.经济全球化对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有利无害的 C.苹果产品的利润被众多供应商所瓜分,苹果公司自身利 润不断下降 D.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国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如国际贸易迅 速发展,国际分工加强,资本流动加速;人员 往来更加频繁。
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也是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 (时间:15世纪至20世纪初) 新航路开辟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A
3.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 稿,需要定一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 最准确的一组是( ) A.欧共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 B.欧共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C.欧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D.欧盟、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
C
4.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 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 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 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 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 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 A.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对美国霸主地位的严峻挑战 B.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多极化开始出现 C.美国应放弃建立单极秩序以换取重获战略自由 D.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26第26课经济全球化趋势Word版含答案

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26第26课经济全球化趋势Word版含答案

第26 全球化的学目:1.知道全球化迅速展的原因及其表。

2.全球化的。

3.理解全球化来的,正确理解全球化是一把双刃。

4.知道面全球化,展中国家如何。

一、全球化的迅速展[情景学]“⋯⋯好在世界已得越来越小。

已无新的大可以。

南极冰下的土地已量清楚,大西洋中的珊瑚也已在案。

已有‘地球村’的法,方人、西方人,不是‘地球村’中的‘犬相’的村民而已。

〞思考:材料反映了当前社会怎的展?提示:全球化。

[教材学]1.程(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全球化的程。

(2)入20世,特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原因(1)科学技起到了重要的推作用。

(2)新型交通和通方式全球化提供了根本的技手段,信息技的起把世界更密地接在一起。

(3)两极格局的束全球化的展消除了障碍。

3.表(1)国际贸易迅速开展,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活泼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意义(1)使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

(3)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开展时机。

(4)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易错易混] 经济全球化≠经济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技术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赖和联系、相互交往与合作日益密切,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经济多极化是指世界形成了多个力量中心,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二、问题与展望[情景导学]思考:结合上述漫画,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全球化趋势?提示:兴旺国家主导的,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教材导学]1.存在问题(1)在全球化的程中,达国家和展中国家之的富差距一步加大。

(2)在世界市上,达国家力占,往往是利者;而展中国家常于劣和被地位。

(3)加了世界的投机性和性,危机一旦爆,其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

(4)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境,并一步引全球性的生危机,威着人生存。

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综述

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综述
经济的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地资源在全球 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 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 日常生活。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 也逐渐暴露出来,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三、面对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弊、祸)
(1) 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 90%。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 40%。
思考: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哪些方面的表现?
材料一:反映生产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 材料二:反映资本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二。 材料三:反映贸易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三。 材料四:反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2)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加深,经济危 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3) 发达国家将一些危害生态的工业向发展中 国家转移,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从而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 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加剧了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尤其是美国等 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立一个公正、合理、公平的国际社会。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 代。
问题情境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思考导致90年 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高潮的原因有哪些?
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 原因
工业革命后世界
(2) 尽管全球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经济 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26经济全球化趋势

26经济全球化趋势

疏通渠道
4.市场经 济体制
2.新型交通 通讯方式
技术手段
消除障碍
3.两极格局 的结束
三、9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
材料一: 从1989年到2001年,国际贸易年均增长 6.1%,比世界经济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世界货物 贸易额增长1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增长2.8倍。 以上材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中的什么现象?
发展过程 原 因
经 济 全 表 球 现 化 载体 的 机遇 趋 影 势 响 挑战
科学技术的推动 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运用 两极格局的结束 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跨国公司的推动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贫富差距加大 经济危机全球化 环境问题 文明与价值观的冲突
展望 实质
挑战(消极)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过去20年间, 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 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 由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 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 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 之和„„
(3)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 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中国)
七、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①是什么?
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 新一轮扩张。
②为什么?
A.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 B.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 息技术 C.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
D.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国际贸易迅速销售)
材料二:
设计
美国

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5单元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选择题1.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的变化趋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③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D【解析】图中明显体现出战后世界关税不断下降,③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③选项即可。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解决温饱需要130亿美元,而欧美国家每年饲养宠物的支出为17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妇女正常生育需要120亿美元,相当于欧美国家妇女每年购买香水的费用;1975~1997年发明治疗热带传染病新药仅有13种,而同期却发明了1223种减肥新药。

”上述这些材料表明()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巨大②全球经济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③只要发达国家实行节约就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④加快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 A【解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消费方面存着明显的差距,但仅靠节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是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3.90年代以来()A.国际分工日趋成熟C.国际贸易不断发展D.国际市场不断扩大【答案】 B【解析】依据题干中的信息“资本”及其变化趋势即可推断出B项符合。

4.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态度不一。

有的国家积极推动,有的国家怀疑害怕,有的国家谨慎对待。

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B.起着共同的推动作用C.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D.都主张实行高度贸易自由化【答案】 C【解析】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5.美国雀巢公司创办于1905年,现在它在全球有500多家工厂,产品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据2003年有关资料统计,每一秒钟就有3900杯咖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享用。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雀巢公司经营有方B.交通便利运输快捷C.经济全球化的推动D.雀巢产品味道纯正【答案】 C【解析】“世界各地”“2003年”等信息体现出C项符合。

第26课___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___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宏观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一把双刃剑 积极影响:
认识
存在问题:
本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应对: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1、开始: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密切了
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发展:
【课后作业】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但是,由于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的存在,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面对这股 经济潮流,中国应如何面对? 结合本课所学,谈一谈你的感想。
原因: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 保护与发展好自己的民族经济。
四、【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3、存在问题: 材料二: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 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国际金融市 场随之剧烈动荡,并对全球实体经济 造成巨大冲击 ……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
福建省闽侯县将查获的“洋垃圾”焚 毁
四、【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3、存在问题: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尤其是美国力 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全球化与多样化可以并存)
四、【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4、本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
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原因:发达国 家拥有世界上四分 之三的生产力,在 技术、资金、管理 等方面具有竞争优 势,且少数国家推 行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所以发达国 家在如今能主导和 影响着国际经济 “游戏规则”的制 定。
4、某政治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 做大了,但是大蛋 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 得到面包屑。这一观点表明,经济全球化带来 了什么问题?( ) A.恐怖主义泛滥 B.贫富差距悬殊 C.环境污染严重 D.毒品走私猖獗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定稿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定稿

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 大,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 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 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由5年前的10 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世界上3个最富有 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 值之和……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 差距加大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材料解读
跨国公司的推动
材料: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控制着 国际直接投资的百分之九十,世界生产的百分 之四十,出口总额的三份之二和技术转让的三 分之一。据统计,至20世界80年代后期,跨国 公司每年榨取的垄断利润,几乎等于全部发展 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左右。
知识梳理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②技术手段: 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发展 ③消除障碍: 两极格局结束 ④体制保障: 市场经协调者: 国际组织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知识运用 “严格意义上的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 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间, 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 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 据材料概括全球化出现的原因(3分)
资本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提高世界资源配置 效率 推动了各国生产力 发展 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 了广阔空间 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 日常生活
市 场 扩 大
经济全球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有利于世界 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材料解读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课堂小结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欧洲:欧共同体----欧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学习目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问题。

2、重要概念:经济全球化
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二.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原因:
(1)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为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条件。

(5)跨国公司、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推动。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增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3)资本全球化: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区域集团化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影响: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促进了各国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彼此隔阂。

三、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和展望
1.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扩大。

(2)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使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3)发达国家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加剧环境污染,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4)加剧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2. 展望:
(1)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趋势无法改变,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展;
(2)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的绝对优势,成为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但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科技水平落后,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3)全球化要求要有全球意识,全球性问题只有共同协商才能解决,要把全球化与多样化协调统一。

(4)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第二部分自学检测
1、杨宁一《20世纪的文明演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
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关贸总协定,整体世界开始①……。

进入80年代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中①、②处可能出现的文字是
A.近代化全球化B.制度化近代化 C.一体化自由化D.制度化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市场经济的建立B.科技的发展 C.国际金融的发展 D.冷战的结束
3、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 B.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C.交通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4、“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蒂克牌汽车,300美元是给韩国配装工人的,1750美元给日本制造零件
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给广告商。

”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他发达国家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5、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
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这实际是强调
A.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D.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6、“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
洲人手里拿着《圣经》。

”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7、近年,巴西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咖啡、甘蔗、大豆、可可、铁矿石价格猛涨,给巴西的相关企业带来
了巨额利润,相关企业工人工资很高,带动了巴西全国工资上涨,但使巴西在国际工业制成品竞争中失去了低工资成本的优势。

这表明
A.巴西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巴西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8、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9、台湾作家龙应台《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
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

”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10、确保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
A.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B.消除世界的贫富差距
C.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
D.共同解决生态危机
11.图是费尔南德兹《世界:一部历史》
中的一幅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
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
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
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
作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
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

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

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

——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2009年7月19日《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

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首要口号是呼吁抵御西方文化和西方政治经济秩序的渗透,在他们看来,西方乃至整个不信伊斯兰教的外部世界,无不图谋以异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来征服和俘虏穆斯林,继而剥夺其所有的权利。

——刘金源《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国际贸易体系建立
全球公司诞生。

(2)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3)材料三是从什么角度反对全球化的?其目的是什么?
角度:宗教文化
目的:抵制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征服
(4)你认为中国对经济全球化应持何种态度?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态度: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合理对策,积极主动求发展。

措施:
继续改革
扩大开放
建设市场经济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加入世贸组织
第四部分:课后反思,构建本课知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