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仪及测振仪的原理及使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测温仪及测振仪的原理及使用

测温仪及测振仪的原理及使用
非接触 测量速度快 测量精度高
适合于测量
• 运动中需要快速测量的目标和高温目标 • 难以接触需要远距离测量的目标 • 所有采用接触测量时可能被损坏,有危
险或将导致温度改变的目标
二、测温仪的使用
1、现在我们使用的红外测温仪特点: 结构紧凑、防干扰并易于使用---只要进行瞄准、按键,在一秒钟的 时间内即可将当前的被测物体表面温度读出。对于高温、有毒或难 以到达的物体,使用本机即可安全地进行测量。具体如下:
1、红外
根据(速度=频率×波长)可知,不同振动频率的分子发出的辐 射波长是不一样的,可见光的辐射波长范围在0.36~0.72μm,紫 光波长最短0.36μm,红光波长最长0.72μm。
比紫光波长更短的辐射称为紫外线,如X光,У射线等;比红光波 长更长的辐射称为红外线,波长一般在0.70~1000μm之间。
2. 在一定温度下,物体在不同波长处的辐射能量不同, 存在一个辐射峰值波长,即在此波长处的物体辐射能 量最大。
3. 随着物体温度升高,其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移动规律遵守维恩位移定律。
6、黑体
7、黑体
发射率与波长无关且都等于1的物 体称为黑体。它是一个理想辐射体 ,表明它的自身能量可以全部向外 界辐射出来,但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这样的理想黑体。
黑体炉即为人工制造的性能接近理 想黑体的辐射标准源,用于定期对 红外测温仪进行检测标定。
9、绝对温度T
7、绝对温度T
T=273+ ℃ (开/K) 即绝对温度(热力学温度)量值等于摄氏温度量值加 273 ℃ ,单位为开,符号为K。 摄氏温度0 ℃ = 273K
8、结 论
结论
实际应用当中, 表面状况越光滑,看上去越明亮的不透 明物体,其反射率较高,同时其发射率肯定较低(向外 辐射能量较小),测量相对比较困难。反之,对那些表 面状况越粗糙,看上去越灰暗的不透明物体,其反射率 较低,同时其发射率肯定较高(向外辐射能量较大), 测量相对比较容易。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3)ppt课件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3)ppt课件
• 不平衡和超载
2007年热像仪培训
高热梯度
• 微小的温度变化可能预示着大问题
• 充油的设备 • 如果遮盖物不能除去
• 重型的设备
2007年热像仪培训
“冷却”可能也是不好的!
• 冷部件可能 预示有问题:
• 冷却管缺少润 滑油或者流动 受限
• 保险丝熔断
• 单相运行
2007年热像仪培训
公用设施变电站
• 安全地操作!
2007年热像仪培训
休息
到 10:50 下一课: 机械设备检测
2007年热像仪培训
机械设备检测
• 许多不同的设备型号 • 了解热流机械部分
• 知道该设备的功能和损
坏程度。
2007年热像仪培训
• 轴承 • 联轴器 • 电气连接 • 总体温度
• 弱冷
• 内部问题
电动机
2007年热像仪培训
2007年热像仪培训
线路绝缘
• 确定损失的或者丢失的 绝缘层
• 确定过程中的障碍物
• 在光滑的盖上进行检验
是不切实际的。
2007年热像仪培训
蒸气疏水阀
>248.0癋
240.0 220.0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建立检查路径
• 表中所有的设备都应被检查 • 优先考虑以下各项:
• 事故的成本 • 故障概率 • 检验的难易
• 潜在故障的早期检测
• 所有的决策人员应协同工作
• 创建以可用资源为基础路径
• 在三个周期的检验之后根据需 要进行适当修改
• 以后的检验可能要花费更长的 时间,但是会更有效
• 总的说来,“测定”的数量将随

测振仪原理及使用方法

测振仪原理及使用方法

测振仪原理及使用方法测振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机械设备振动的仪器。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评估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测并预防设备故障,以及提供参考依据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

测振仪的原理基于振动信号的测量和分析,通过将传感器与机械设备连接,测振仪可以采集到振动信号。

一般情况下,振动信号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分量:振动的幅值、频率和相位。

振动幅值是指振动信号的振动强度,它反映了机械设备的振动水平。

振动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信号的周期数,它与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况有关。

振动的相位是指振动信号在一个周期内的相对位置,它对于分析振动特征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测振仪通常由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组成。

传感器负责检测振动信号,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信号采集系统。

信号采集系统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进行进一步分析。

信号处理器负责对振动信号进行谱分析、滤波、轴心跳等处理,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

测振仪的使用方法如下:1.准备工作:将传感器安装在需要测量振动的位置上,确保安装牢固并与机械设备相连。

2.连接设备:将传感器的电缆连接到测振仪的信号采集系统上。

3.打开测振仪:按下开关打开测振仪,确保其正常工作。

4.设置参数:根据需要,设置测振仪的参数,例如采样频率、时间长度、滤波器等。

5.开始测量:按下开始按钮,测振仪将开始采集振动信号。

6.数据分析:测振仪会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例如计算振动频率、幅值和相位等。

7.结果显示:测振仪将分析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供用户参考和分析。

8.故障诊断: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机械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测振仪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总之,测振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仪器,它可以帮助人们实时监测和分析机械设备的振动特征,提供参考依据进行设备维护和修复。

《振动测试》课件

《振动测试》课件

振动测试的技术路线
振动测试前的准备
振动测试的常用方法
振动测试的数据分析
测试前需要确保测试设备正常、 测试环境合适、测试物体无损伤。
常用的振动测试方法包括冲击法、 振动法、响应谱法等。
通过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物 体的振动特性、模态分析、频率 响应等。
实验操作步骤
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实验目的,准备必要的测试设备和试验台。
振动测试的原理
1
振动的概念
振动是指物体在某个参考点或在某个参考系中偏离静止位置并产生周期性的运动。
2
振动测试的定义
振动测试是通过测量和分析物体在振动状态下的各项参数,评估物体振动特性的 一种测试方法。
3
振动测试的原理介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体在振动过程中会产生加速度,可以通过测量加速度和频率来描述物体的振动 特性。
2 实验所需设备及材料
常见的实验设备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振动台、信号分析仪等。
3 操作步骤的详细说明
实验操作包括控制测试环境、对测试物体施加振动、测量振动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等。
振动测试案例分析
1
振动测试案例介绍
对汽车引擎进行振动测试,分析其自然频率和振动响应。
2
案例分析过程
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信号分析仪对引擎进行振动测试,并采集振动频谱图。
3
分析结果与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引擎存在不均衡问题,需要调整曲轴平衡度以降低振动水平。
结论与展望
分析出的结论
振动测试是揭示物体振动特性、解决振动问题的有效手段。
未来的研究及展望
振动测试技术将在空间、医疗、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次课程学习心得
本课程详细介绍了振动测试的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对于我的研究工作有很大帮助。

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课件

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课件

优势
非接触、快速、准确、安 全,适用于远距离和高空 测量。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 科研等领域。
快速响应技术
快速响应技术的意义
应用效果
在体温检测中,快速响应技术能够缩 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提高检测效率,减少等待时间,适用 于大规模人群体温筛查。
技术实现
采用高灵敏度探测器和快速信号处理 电路,实现快速响应。
度。
避免干扰
避免强磁场、强电场和强辐 射源对仪器测量的干扰。
定期校准
为保证测量准确性,建议定 期进行仪器校准。
维护与保养
清洁镜头
定期清洁仪器镜头,保持镜头 表面干净无尘。
检查电源线
定期检查电源线是否破损或老 化,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存放环境
仪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 、无尘的环境中,避免高温、 高湿和阳光直射。
加强设备维护
定期对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进行检查 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提高检 测准确性。
加强宣传教育
向公众宣传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的使 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公众的配合 度和自我防护意识。
完善数据管理
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对采集到 的体温数据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数据 安全和隐私保护。
持续改进技术
积极关注红外快速体温检测技术的最 新发展动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 备,提高防控效果。
CHAPTER 05
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的未来发展与 趋势
技术创新与升级
1 2 3
红外探测器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和微电子技术的进步,红外探测器 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测温精度和响应 速度。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将融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的技术,实现更智能的数据处理、异常检测和预 警功能。

《温度测量仪》课件

《温度测量仪》课件

存储环境
软件更新与升级
将温度测量仪存放在干燥、无尘、无强烈 震动的环境中,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注生产厂家的软件更新和升级信息,及 时进行软件更新和升级,以提高温度测量 仪的性能和稳定性。
04
温度测量仪的发展趋势
高精度测温技术的发展
01
高精度测温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先 进的传感器和测量电路,实现温 度测量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光学式温度测量仪
利用光学原理,通过光束 的折射、反射等特性来测 量温度。
温度测量仪的应用领域
工业生产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种Leabharlann 设备和工艺进行温度监测和控制
,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01
科学研究
02 在科学研究中,温度是重要的物
理量之一,需要进行精确的温度
测量和记录。
医疗保健
在医疗保健领域,体温是常见的
《温度测量仪》PPT课件
CONTENTS
• 温度测量仪简介 • 温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 温度测量仪的选购与使用 • 温度测量仪的发展趋势 • 温度测量仪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温度测量仪简介
温度测量仪的定义
温度测量仪
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或环 境温度的仪器。它可以分 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类型。
接触式温度测量仪
详细描述
通过使用温度测量仪,农民可以监测 大棚内、土壤中、灌溉水的温度,合 理调节温度,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医疗领域中的温度测量
总结词
医疗领域中,体温是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温度测量仪用于监测患者体温,辅 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在临床护理中,体温的监测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温 度测量仪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体温测量,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PPT课件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PPT课件
端温度t0=20℃,测得热电势
为7.32 mv,求被测对象的实际温度t 。

由分度表查得 E (20,0 ) = 0.113 mv
则 E (t, 0) = E (t, t0)+E (t0, 0) = 7.32 + 0.113
= 7.434 mv
再查分度表得其对应的被测温度t = 808℃
➢应用热电效应测温
测量原理
热电极
两种不同的金属A和B构成闭合回路 当两个接触端 T﹥ T0时,回路中会产生热电势
热电势由两种材料的接触电势和单一材料的温差电势决定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闭和回路总电势
AB (t)
A (t, t0 )
A
B
B (t, t0 )
AB (t0 )
AB (t, t0 ) AB (t) B (t, t0 ) AB (t0 ) A (t, t0 )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使用补偿电桥注意问题
根据各类热电偶的型号选择配套的补偿电桥 注意补偿温度的起点 在20℃平衡,须把显示仪表的机械零点预先调整到20℃ 在0℃平衡,须把显示仪表的机械零点预先调整到0℃ 补偿是相对的,以此有一定误差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热电偶结构
为保证热电偶的正常工作,热电偶的两极之间以及与保护套管之 间都需要良好的电绝缘,而且耐高温、耐腐蚀和冲击的外保护套 管也是必不可少的。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冷端温度补偿 问题引出
解决方法
热电偶的分度表所表征的是冷端温度为0℃时的 热电势-温度关系,与热电偶配套使用的显示仪 表就是根据这一关系进行刻度的。
0℃恒温法 冷端温度修正法 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 补偿电桥法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0℃恒温法

测温仪及测振仪的原理及使用PPT课件

测温仪及测振仪的原理及使用PPT课件

6、普郎克定律
5、普郎克定律
普郎克通过量子理论推导 出的波长、温度与黑体辐 射能量的关系式,它定量 的确定了不同温度的黑体 在各个波段中的辐射能量 的大小,是红外测温仪的 理论基础。
6、普郎克定律
普郎克定律给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发出的辐射能量越大。这是单色 (波段)测温仪的设计依据。
• 关于测振点的采样,振动烈度应该在轴承或邻近主轴承的轴承罩壳上, 在旋转轴的径向和轴向,其中径向又分为水平径向和垂直径向。如图一 所示。振动幅度的测量应在邻近轴承的径向平面内进行。两个参考点一 般与水平方向成45度的倾斜角度,二者相差90度。具体图示见图二。
图一
图二
• 以前,我们都用振动幅度作为设备振动指标参考,由于未引入设备振 动基频概念,造成不同转速设备振幅标准不一样。振幅和振动烈度二 者之间的关系,可利用单频率正旋波转换得出:
振动烈度V(mm/s) 0.45 0.71 1.12 1.8 2.8 4.5 7.1 11.2 pm的设备
4.0 6.3 10 16 25 40 63 100 160 250 400
刚性支撑
A
B C D
柔性支撑
A
B C D
• 振动测量 方法 • 使用本仪器进行测量时,首先要将仪器传感器探头直接垂直置于
印尼PTBA项目培训课件系

测温仪及测振仪的原理及使用
目录
• Ⅰ、测温仪 • Ⅱ、测振仪 • Ⅲ、国际振动标准知识 • Ⅳ、我国振动标准知识(测量、 检测
等)
Ⅰ、红外测温仪
一、1、红红外外测温原理及相关知识
1、红外
红外:是红外线辐射的简称。 量子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
,自然界中任何物体每时每 刻都在通过分子振动向外辐 射能量,这种辐射能量是以 “波”的形式出现的。“波 ”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 即30万公里/秒,而分子振 动的频率却是各不相同的。

《红外测温仪原理》课件

《红外测温仪原理》课件

2023
PART 02
红外测温仪的原理
REPORTING
红外辐射的基础知识
01
02
03
红外辐射定义
红外辐射是波长在760纳 米至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 ,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
红外辐射特性
红外辐射具有与物体温度 密切相关、能够穿透云雾 、不受可见光影响等特性 。
红外辐射来源
一切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 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辐射 ,但只有一定波长的辐射 可以被测温仪接收。
反射镜的作用是将经过物镜和滤光片聚焦 的红外辐射反射到探测器上。
探测器
类型
红外测温仪的探测器通常采用热电堆或热释电探测器。
热电堆探测器
热电堆探测器由多个热电偶串联而成,每个热电偶由两个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当红外辐 射照射到热电偶上时,会产生电压差,通过测量这个电压差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温度。
热释电探测器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设备检测和维护
红外测温仪能够快速检测出设备异常 部位的温度变化,帮助预测和预防设 备故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质量控制
通过检测产品表面的温度分布,判断 产品质量,如塑料、玻璃等材料的冷 却过程控制。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人体温度检测
非接触式测量人体温度,尤其在疫情期间,红外测温仪成为快速筛查发热病人 的重要工具。
红外测温仪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红外测温仪经历了从模拟式到数字式、从单一测温到多功能测温的发展过程。
详细描述
最初的红外测温仪是模拟式的,精度和稳定性较差;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式红 外测温仪逐渐普及,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现在,多功能测温仪已经成为主 流,除了测量温度外,还可以测量物体的发射率、湿度等参数。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波长与温度成反比
102
101
辐射能量
1
10-1
1500°C
1000°C
10-2
542°C 260°C
20°C
10-3
10-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波长(精微选米pp)t
12
2.4 斯特潘-玻尔兹曼定理
式中, ❖
(2-2)
式(2-2)中黑体的热辐射定律正是红外测温技术 的理论基础。
❖ 红外照相法近距离但非接触测量,所以可以用 来测量薄壁圆筒回转件。
精选ppt
32
7 红外测温注意事项
❖ 发射率 发射率为物体的辐射度和与该物体具有相同 温度的黑体的辐射度之比
= 1.0 (黑体) = 0.9 (灰体)
随发射率变化 (非灰体)
相对能量
波长 (微米精) 选ppt
33
7 红外测温注意事项
精选ppt
35
7 红外测温注意事项
❖ 发射率的分类 定向全波发射率为物体在指定方向的辐射亮度与
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亮度之比。
半球光谱发射率为物体的光谱辐射出度与同温度 下黑体的光谱辐射出度之比。
精选ppt
36
7 红外测温注意事项
❖ 发射率的分类 定向光谱发射率为在指定方向的物体的光谱辐射
亮度与同温度下黑体的光谱辐射亮度之比。
精选ppt
29
6 红外照相法
❖ 采用红外照相法的车削温度测量装置,如图 6.1所示。
图6.1 红外照相精选法pp测t 温装置示意图
30
6 红外照相法
❖ 测温装置安装于车床横溜板的机座板上,使刀 具、照相机相对于工件排成一线;照相机配有 专门的红外辐射聚焦调节装置;刀夹可使照相 机镜头尽可能接近工件表面,为避免切屑溅射 的影响,照相机镜头用有机玻璃罩子罩住,镜 头与工件表面之间设计了挡屑板,透过板上的 小孔可对刀具和工件表面摄影(采用高温红外 胶卷)。

温度测量及仪表 ppt课件

温度测量及仪表 ppt课件
• (3) 冷端恒温 • (4) 补偿电桥法。
3.4 热电阻测温
• 原理:金属或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 变化(温度每升高1度,金属电阻添加 0.4~0.6%,半导体电阻减小2~6%)
• 优点: • 丈量精度高,温度性能稳定,复现性好 • 丈量范围大,尤其在低温丈量方面 • 信号可以远传、灵敏度高 • 无需参比温度
C=-4.183×10-12/℃4 •
铜电阻
• 温度范围:-50~150℃ • 线性温度系数:Rt=R0(1+at) • 温度系数比铂高: 4.25~ 4.28 ×10-3/℃ • 易得到纯态,加工性能好 • 价钱低 • 电阻率低、体积大,热呼应慢
铜电阻
• 有50Ω和100 Ω两种规格(Cu50、Cu100) • R(t)=R0(1+At+Bt2 +Ct3) • A=4.28899×10-3/℃ B=-2.133×10-7/℃2
• 铠装热电偶:将热电偶丝、绝缘资料、 维护管组合装配后,经拉伸加工而成。 热容小,反映快,挠性好,可弯曲,可 安装在担任构造的丈量场所。
冷端温度处置
• (1) 补偿导线法 选用与热电偶具有一样 热电势-温度特性的导线与热电偶配套运 用。
• (2) 参比端温度丈量计算法 用补偿导线 将冷端温度移到室外常温环境,丈量环 境温度进展补偿
运动猛烈程度的标志
测温原理
• 选择以适宜的物体作为敏感元件,其某 一物理性质随温度而变换的特性知。
• 敏感元件与被测物体发生热交换 • 当热交换到达平衡时,敏感元件反映出
被测物体的温度特征 • 根据热交换的方式,可以划分为接触温
度丈量与非接触温度丈量两大类。
接触测温
• 敏感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依托传 热和对流进展热交换,直观可靠。

《振动测量原理》PPT模板课件

《振动测量原理》PPT模板课件

(1)机械阻抗与机械导纳 机械阻抗与机械导纳的一般定义为:
机械阻抗 机械导纳
(Z)=
激励 响应
(F ) (R)
(5.23)
(M)= 响应 ( F ) = 1 (5.24)
激励 ( R )
Z
机械系统的激励一般是力,系统的响应
可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表达,故机械阻抗 和机械导纳又各有三种形式。位移阻抗又称为 动刚度,位移导纳称为动柔度,速度阻抗称 为机械阻抗,速度导纳简称导纳,加速度阻 抗又称为视在质量,加速度导纳又称为机械 惯性。
aarc1t2g( // nn)2
(5.10)
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分别如图5.7和
图5.5所示。
从图5.4~图5.7可以看出: ① 测振仪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其有效工作区域是不
相同的。 在位移计状态下,其工作条件为>>1,即工
作在过谐振区。 对于加速度计来说,其工作条件为<<1,即
工作在亚谐振区。 对于速度计来说,则要求其工作在=1,即谐
设载体的运作为谐振动,即:
则式(5.3)可写成:
z1(t)z1msint,
m dd 2z20t1 cdd0z1 tk0z1 m 2z1msin t(5.4)
考虑这样几种情形下的响应特性:
(1)z01相对于载体的振动位移z1 ,此时相当于
测振仪处于位移计工作状态下。此时幅频特性 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Adzz01m m 1[1(/(n)2/] 2n)2 (2/ n)2 (5.5)
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可分为平稳随机振动和非 平稳随机振动。平稳随机振动又包括各态历经 的平稳随机振动和非各态历经的平稳随机振动。
一般来说,仪器设备的振动信号中既包含 有确定性的振动,又包含有随机振动,但对于 一个线性振动系统来说,振动信号可用谱分析 技术化作许多谐振动的叠加。因此简谐振动是 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振动。

测温仪、测振仪使用

测温仪、测振仪使用

一、关于设备温度、振动检测方法、标准良好的设备巡点检质量对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采取措施避免设备事故有着重要作用,关于设备巡点检内容及要求如下。

1.设备巡点检即为了维持设备规定的机能,按照标准要求,对设备的某些指定部位,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目视、手触、问诊、听声、嗅诊)和检测仪器,进行有无异状的检查,使各部分的不正常现象能够及早发现。

2.设备巡检的主要内容:机械传动部分的稳定性、紧固件的松动情况、润滑油油质、油量、设备及管路密封泄露情况、温度噪声、电流仪表变化、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等。

3.温度、振动的测量方法1)测量设备振动,一般有三个方向:平行于轴的方向为轴向(纵向),所测的振动值为轴向位移;垂直于轴的方向为径向(垂直),所测的振动值为径向位移;水平垂直于轴的方向为水平方向,也叫横向,所测的振动值叫横向位移。

2)设备振动值,一般有三个,位移(mm)、速度(mm/s)、加速度(m/s2),现在我们一3)我们通常所说的测量设备振动,以测轴的振动为准,但因测轴振动有一定难度,我们一般都是测量轴承振动。

不管是测哪个方向的振动,都应靠近轴承部位进行测量,一般测点应选在接触良好、表面光滑、局部刚度较大的部位。

应该注意的是,因轴向和径向都有一定面积,在靠近中心位置每个方向上选取最大值进行记录及作为检测点。

如果测量有难度,可以测量电机端盖处振动值作参考。

测点一经确定后,就要经常在同一点进行测量,为此,确定测点后尽量做出记号,并且每次都要在固定位置测量。

4)机器振动的许用振幅如表15)测量电机温度,一般为2个温度,一是电机温度即测量电机外壳温度,另一个是测量电机轴承温度。

在测量电机外壳温度时,要用测温仪在电机外壳从风扇端到轴伸端进行扫描运动,确定温度最高点(一般情况下在电机接线盒处外壳温度较高)。

测量电机两端盖中心轴承温度尽量靠近转子轴部位。

在测温度时,测温仪要尽量靠近被测部位(被测目标尺寸超过视野范围50%),仪器瞄准被测部位,然后在被测部位作上下扫描运动,直至确定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磁波谱
2、电磁波谱 工业用红外测温仪的工作波长在0.65至14μm范围内
射线 X 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热量
微波 无线电
近 IR
短波 IR
长波 IR
.4 .7
2
6
8
15
波长,微米
2、电磁波谱
2、电磁波谱
威廉·赫谢尔爵士于1800年发现红外线 绝对零度(-273℃) 以上的物体都辐射红外能 量
黑体炉即为人工制造的性能接近理 想黑体的辐射标准源,用于定期对 红外测温仪进行检测标定。Βιβλιοθήκη 9、绝对温度T7、绝对温度T
T=273+ ℃ (开/K) 即绝对温度(热力学温度)量值等于摄氏温度量值加 273 ℃ ,单位为开,符号为K。 摄氏温度0 ℃ = 273K
8、结 论
结论
实际应用当中, 表面状况越光滑,看上去越明亮的不透 明物体,其反射率较高,同时其发射率肯定较低(向外 辐射能量较小),测量相对比较困难。反之,对那些表 面状况越粗糙,看上去越灰暗的不透明物体,其反射率 较低,同时其发射率肯定较高(向外辐射能量较大), 测量相对比较容易。
2. 在一定温度下,物体在不同波长处的辐射能量不同, 存在一个辐射峰值波长,即在此波长处的物体辐射能 量最大。
3. 随着物体温度升高,其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移动规律遵守维恩位移定律。
6、黑体
7、黑体
发射率与波长无关且都等于1的物 体称为黑体。它是一个理想辐射体, 表明它的自身能量可以全部向外界 辐射出来,但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这 样的理想黑体。
测温仪的基本构成
滤波片和镜头
目标
大气窗口
453¡C SP1 470¡C EMS ¯.85
探测器 信号处理和显示
4、大气窗口
5、大气窗口
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对某些红外辐射波段不吸收或极少 吸收,有利于能量进行传输从而能被红外测温仪探测到.这样的特殊 红外波段即为所谓“大气窗口”。
红外波段的选 取要考虑 “大 气窗口”的影 响
9、测温仪按应用方式分类
便携式测温仪 又称手持式测温仪,体积较小,重量较轻, 电池供电,使用方便。一般进行定性测量, 人工携带检测应用。
在线式测温仪
又称固定式测温仪,现场安装,固定使用, 电源供电,连续测量。一般进行定量测量, 输出信号可供计算机等外设应用。
21、红外测温仪的主要特点
10、红外测温仪的主要特点
非接触 测量速度快 测量精度高
适合于测量
• 运动中需要快速测量的目标和高温目标 • 难以接触需要远距离测量的目标 • 所有采用接触测量时可能被损坏,有危
险或将导致温度改变的目标
二、测温仪的使用
1、现在我们使用的红外测温仪特点: 结构紧凑、防干扰并易于使用---只要进行瞄准、按键,在一秒钟的 时间内即可将当前的被测物体表面温度读出。对于高温、有毒或难 以到达的物体,使用本机即可安全地进行测量。具体如下:
用; • C、不要将本机靠放在高温处; • (2)、警示: • 不要将本机直接对准眼 睛或通过反射性的表面间接 射向眼睛
(3)、建议不用在光亮或抛光金属表面(不锈钢、铝等)的测量。
(4)、仪器不能穿过透明表面进行测量,如玻璃和塑料,只能测量 这些材料的表面温度。
输能量,然后能量由探头进行收集、聚焦。再由其他的电路将信息转
化为读数显示在机上。测温仪的激光仅作瞄准之用。
激光瞄准
3、注 意 事 项
• (1)、注意避免下列场所的使用: • A、EMF场所(电磁场所)如弧焊机、感应加热器及静电场所等; • B、环境温度巨变造成的热冲击;如是这样需要等待30分钟后才可使
(4)准确度高:红外测温不会与接触式测温一样破坏物体本身温度 分布,因此测量精度高。
(5)灵敏度高:只要物体温度有微小变化,辐射能量就有较大改变 ,易于测出。可进行微小温度场的温度测量和
(6)温度分布测量,以及运动物体或转动物体的温度测量。使用安 全及使用寿命长。
2、工 作 原 理

红外测温仪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其光传感器辐射、反射并传
3、红外测温仪
3、红外测温仪
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零度(-273℃)的 物体都在随时随地的向外发出辐射能量,能够 探测并接收物体发出的辐射能量从而测量出物 体温度的仪器称之为红外测温仪。
4、测温仪的构成
(1)测温仪的构成
红外测温仪实际上是一种非接触式辐射能量探测器,世界上所有 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线辐射。而辐射的能量则与该物体的温度成 比例,非接触式温度测量即是测量物体辐射能量的强弱,并由此 得到一个与该物体温度成比例的信号。
1、红外
根据(速度=频率×波长)可知,不同振动频率的分子发出的辐 射波长是不一样的,可见光的辐射波长范围在0.36~0.72μm,紫 光波长最短0.36μm,红光波长最长0.72μm。
比紫光波长更短的辐射称为紫外线,如X光,У射线等;比红光波 长更长的辐射称为红外线,波长一般在0.70~1000μm之间。
6、普郎克定律
5、普郎克定律
普郎克通过量子理论推导 出的波长、温度与黑体辐 射能量的关系式,它定量 的确定了不同温度的黑体 在各个波段中的辐射能量 的大小,是红外测温仪的 理论基础。
6、普郎克定律
普郎克定律给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发出的辐射能量越大。这是单色 (波段)测温仪的设计依据。
印尼PTBA项目培训课件系列
测温仪及测振仪的原理及使用
目录
• Ⅰ、测温仪 • Ⅱ、测振仪 • Ⅲ、国际振动标准知识 • Ⅳ、我国振动标准知识(测量、 检测
等)
Ⅰ、红外测温仪
一、1、红红外外测温原理及相关知识
1、红外
红外:是红外线辐射的简称。 量子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
,自然界中任何物体每时每 刻都在通过分子振动向外辐 射能量,这种辐射能量是以 “波”的形式出现的。“波 ”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 即30万公里/秒,而分子振 动的频率却是各不相同的。
(1)非接触测量:它不需要接触到被测温度场的内部或表面,因此, 不会干扰被测温度场的状态,测温仪本身也不受温度场的损伤。
(2)测量范围广:因其是非接触测温,所以测温仪并不处在较高或较 低的温度场中,而是工作在正常的温度或测温仪允许的条件下。一 般情况下可测量负几十度到三千多度。
(3)测温速度快:即响应时问快。只要接收到目标的红外辐射即可 在短时间内定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