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高考生物真题(近五年)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高考生物真题(近五年)染色体变异与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32a43a4f87c24028915fc392.png)
考点一:染色体变异1(14江苏)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 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 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 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2(12山东)春华秋实,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加倍可使草莓的果实变大 B.玉米种子中的淀粉主要存于胚中C.不能产生可育配子是无籽西瓜无子的原因D.大豆种子在适宜环境中可依靠自身养料萌发成豆芽3(11海南)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4(2014安徽)(16分)香味性状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1)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其香味性状的表现是因为,导致香味物质的积累。
(2)水稻的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
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
为选育抗病水稻新品种,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
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
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3)用纯合无香味植株做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
请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释:①;②。
(4)单倍体雨中可以缩短育种年限。
离体培养的花粉经脱分化形成,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的。
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
5(13山东)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
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5d6f2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2.png)
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1.杂交育种是改良作物品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常用方法,它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A.染色体数目增加B.基因重组C.性状分离D.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B正确。
染色体数目增加是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故A错误。
性状分离不是原理,故C错误。
基因突变是诱变育种的原理,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与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科学家将甜椒种子送往太空接受辐射一段时间后,在地面种植和筛选,培育出大果实的“太空甜椒”,这种育种方法称为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杂交育种D.转基因育种【答案】A【解析】接受太空辐射后是利用基因突变的诱变育种,故A正确。
单倍体育种是染色体变异,故B错误。
杂交育种利用的是基因重组,故C错误。
转基因育种利用的是基因重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与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有两组纯种小麦品种,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一个是矮秆不抗锈病(DDtt)。
现将这两个品种进行下列三组实验:假如以上三组实验都是矮秆抗锈病出现,分析以下问题:(1)A组所得矮抗类型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B组所得矮抗类型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2)C组获得矮抗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
但一般说来,这种情况不容易发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组F中的矮抗类型不能直接用作大田栽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B组获得的矮抗类型也不能直接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通过________________处理,可以直接产生理想的矮抗品种,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集锦【专题15】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含答案)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集锦【专题15】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050c2deff9aef8941e0658.png)
专题15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1.(2018·高考安徽卷)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 B.①⑤C.③④ D.④⑤解析:选C。
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联会”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过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异常之处是含有两条Y染色体,与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Y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有关,故①不符合。
线粒体DNA属于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其突变也发生在细胞质中,与减数分裂中的联会无关,故②不符合。
三倍体西瓜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故③符合。
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自交后代之所以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含等位基因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分离,故④符合。
卵裂过程中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无联会现象,故⑤不符合。
2.(2018·高考福建卷) 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解析:选D。
根据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差异,分析题干所述变异的类型,结合减数分裂的特点进行解答。
由题意可知,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并丢失一个小片段,此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A项错误;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该时期是观察异常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项错误;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根据染色体分离的不同情况,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6种,即仅具有异常染色体、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14号染色体、仅具有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21号染色体、仅具有14号染色体,C项错误;因该男子可产生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的正常精子,故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D项正确。
高中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2020年高考题汇总附答案
![高中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2020年高考题汇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4bf0742f60ddccda38a077.png)
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2020年高考题1.(2020北京卷)已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
但偶然发现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 )A.发生180°颠倒B.重复出现C.移至非同源染色体上D.发生丢失2.(2020江苏卷)下列叙述中与染色体变异无关的是( )A.通过孕妇产前筛查,可降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B.通过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C.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获得白菜-甘蓝D.通过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了小黑麦3.(2020全国Ⅱ卷理综)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4.(2020天津卷)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
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染色体变异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5.(2020浙江卷)下列关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漂变在大种群中更易发生B.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C.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不都是进化的因素D.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打破遗传平衡6.(2020山东卷)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
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
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7.(2020山东卷,多选)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
2021-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2)变异与育种(含答案)
![2021-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2)变异与育种(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4ffd8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1.png)
(2)变异与育种——三年(2021-2023)高考生物创新真题精编1.【2023年山东卷】中外科学家经多年合作研究,发现circDNMT1(一种RNA分子)通过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蛋白结合诱发乳腺癌,为解决乳腺癌这一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53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B.p53蛋白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C.circDNMT1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变慢D.circDNMT1的基因编辑可用于乳腺癌的基础研究2.【2021年福建卷】水稻等作物在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穗上的种子就容易解除休眠而萌发。
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同等条件下,种子对脱落酸越敏感,越容易休眠。
研究发现,XM基因表达的蛋白发生变化会影响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
XM基因上不同位置的突变影响其蛋白表达的情况和产生的种子休眠效应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位点1突变会使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降低B.位点2突变可以是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C.可判断位点3突变使XM基因的转录过程提前终止D.位点4突变的植株较少发生雨后穗上发芽的现象3.【2022年辽宁卷】人卵细胞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在辅助生殖时对极体进行遗传筛查,可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
一对夫妻因妻子高龄且是血友病a基因携带者(X A X a),需进行遗传筛查。
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第二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2,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4B.若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3C.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二极体X染色体有1个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D.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一极体X染色体有2个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4.【2023年山东卷】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
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染色体变异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染色体变异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81f35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0.png)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染色体变异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A【解析】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
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
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
其中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详解】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故选A。
2. 如图是某二倍体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A、a、B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B.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C.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由于该植株为二倍体生物,所以图示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B、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而图示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说明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B正确;C、只根据图示细胞中的基因不能确定该生物的基因型,C错误;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不同,D错误;故选B。
3. 如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③过程能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该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基因突变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②过程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导致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③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④过程是染色体加倍,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20-24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二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考点2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及育种
![【20-24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二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考点2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及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a22aea3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d.png)
题十二生物的变异及育种考点2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及育种一、单选题1.(2022·福建·高考真题)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如下,图中A/a、B/b表示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精子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之一B.图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基因A和基因B发生了重组C.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D.该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产生AB、aB、Ab、ab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2.(2020·山东·高考真题)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
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
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3.(2024·广东·高考真题)雄性不育对遗传育种有重要价值。
为获得以茎的颜色或叶片形状为标记的雄性不育番茄材料,研究者用基因型为AaCcFf的番茄植株自交,所得子代的部分结果见图。
其中,控制紫茎(A)与绿茎(a)、缺刻叶(C)与马铃薯叶(c)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雄性可育(F)与雄性不育(f)为另一对相对性状,3对性状均为完全显隐性关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育种实践中缺刻叶可以作为雄性不育材料筛选的标记B.子代的雄性可育株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的比例约为1:1C.子代中紫茎雄性可育株与绿茎雄性不育株的比例约为3:1D.出现等量绿茎可育株与紫茎不育株是基因突变的结果4.(2020·北京·高考真题)为探究干旱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用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处理白刺花的根尖,制片(压片法)后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变异(畸变)的情况,细胞图像如图。
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d0028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0.png)
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A对。
同源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B错。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C对。
染色体上的一段发生颠倒,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染色体上的一段重复,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D对。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2.用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得到的子代是A.单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八倍体【答案】C【解析】六倍体含有6个染色体组产生的配子有3个染色体组,二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配子中有1个染色体组,它们杂交受精后含有4个染色体组,属于四倍体,故C正确。
单倍体是直接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故A错误。
二倍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故B 错误。
八倍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含有8个染色体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3.某农科所通过如图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育种方法I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B.a和c过程运用的遗传学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C.四倍体YYyyRRrr的花药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一定是二倍体D.通过b过程获得yyRR,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I为单倍体育种过程,其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故A正确;III过程是多倍体育种,a和c过程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运用的遗传学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故B正确;四倍体YYyyRRrr的花药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是单倍体,故C错误;杂合子自交可以提高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故D正确。
专题21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精练)(解析版)
![专题21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精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fcb74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7.png)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1、(2021·浙江省高三模拟)如图表示某对常染色体的结构对比,其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该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属于( )A.缺失 B.重复 C.倒位 D.易位【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应携带等位基因(相同基因),经分析得出染色体的g、h基因所在片段与同一条染色体a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了交换而导致的如图所示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倒位。
2、(2020·山东高考模拟)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影响果蝇的性别特征甚至使果蝇死亡,如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个体为雄性,XXX、OY的个体胚胎致死(O表示缺失染色体)。
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
某同学发现一只异常果蝇,该果蝇左半侧表现为白眼雄性,右半侧表现为红眼雌性。
若产生该果蝇的受精卵染色体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核中只有一个细胞核发生变异,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变异细胞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B.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C.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D.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果蝇一半为白眼雄性,可能的基因型为XrY或XrO;另一半为红眼雌性,基因型可能为XRXR或XRXr。
而该果蝇受精卵正常,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一个细胞异常。
若受精卵为XrY或XrO,则不会出现一半的红眼雌性;若受精卵为XRXR,则不会出现一半的白眼雄性;受精卵只有为XRXr且XR丢失后,才可能出现一半白眼雄性(XrO),一半红眼雌性(XRXr)。
故选A。
3、(2020·江苏省高三三模)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加或减少不改变基因的种类和数量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不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答案】A【解析】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为基因重组,B错误;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加或减少不改变基因的种类,但是改变基因的数量,C错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是突变的一种情况,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高考生物】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变异、育种与进化
![【高考生物】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变异、育种与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3df24d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e.png)
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变异、育种与进化一、单选题1.(2023·山东·高考真题)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
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1.D【分析】1. 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
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氨基酸,核苷酸,特例...2.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3.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能量。
【详解】A、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说明H+浓度为溶酶体内较高,因此H+进入溶酶体为逆浓度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若载体蛋白失活,溶酶体内pH改变导致溶酶体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B正确;C、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C正确;D、细胞质基质中的pH与溶酶体内不同,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可能失活,D错误。
故选D。
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
2019-2019全国高考考真题之--变异、育种及进化参考答案(教师版)word资料11页
![2019-2019全国高考考真题之--变异、育种及进化参考答案(教师版)word资料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9dd8a3a4d15abe23482f4dd1.png)
2019-2019全国高考考真题之--变异、育种及进化参考答案1、(2019江苏卷)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原染色体之间变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ACD【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所以选ACD。
2.(2019安徽卷)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 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答案】C【解析】考察生物变异。
131I作为放射性物质,可以诱导生物变异。
但不是碱基的类似物,不能插入或替换DNA的碱基,发生基因突变。
放射性物质产生射线,可以诱导基因突变,但发生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3.(2019山东卷)8.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染色体数目个别增添或缺失相关知识。
如果多的或少的是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如果多的是姐妹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由于没有性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而细胞中又多了一个相同基因,而正常体细胞中是等位基因,所以多了姐妹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所以A正确。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第20讲 染色体变异及生物育种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第20讲 染色体变异及生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8d288b4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7f.png)
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 ,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 的子细胞
C
[解析] 据题意,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此时为分裂后期,A正确;据题意,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然后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因此,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而染色体数目不变,B正确;“染色体桥”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且不考虑其他变异,因此,不会连接上非同源染色体片段,C错误;由于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桥”后,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 可以转接到另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该细胞基因型为 时,可能产生基因型为 的子细胞,D正确。
基因
基因的表达产物
亲本
育种目标
小偃6号
安农91168
强筋小麦
弱筋小麦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丁
+
-
+
-
+
戊
-
+
+
+
-
注:“+”表示有相应表达产物;“-”表示无相应表达产物据表回答:
(1) 三对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小麦面筋强度的影响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2019·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73ea2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b.png)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
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 )A.染色体易位B.基因重组C.染色体倒位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答案】B【解析】据图可看出,此现象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即交叉互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
2.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
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为N=10、n=10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答案】C【解析】甲和乙有性杂交产生的F1是不育的,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A项错误;F1含有2个染色体组,共10条染色体,其中5条来自甲,5条来自乙,B项错误;F1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C项正确;利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四倍体,D项错误。
3.下列有关秋水仙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时,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间期或前期B.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植物自交后代一定不发生性状分离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或种子只能获得二倍体纯合子D.秋水仙素能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染色体加倍【答案】D【解析】秋水仙素通过抑制植物细胞形成纺锤丝从而诱导多倍体形成,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前期,A错误;如果植物是杂合子,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仍是杂合子,植物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B错误;单倍体幼苗或种子染色体组数量不一定,且不一定是纯合子,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不一定获得二倍体纯合子,C错误;秋水仙素能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染色体加倍,D正确。
最新全国2016-高考生物真题汇编——变异与育种
![最新全国2016-高考生物真题汇编——变异与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cb7d95e679563c1ec4da71b7.png)
全国2016-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变异与育种全国2016-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变异与育种(2018年全国I卷,第6题,6分)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 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培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答案】C(2018海南卷. 14题,2分)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 B.染色体重复 C.染色体易位 D.染色体倒位【答案】A(2018天津卷2,6分)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
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B.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答案】C(2018年江苏卷12,2分)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
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答案】A(2018年江苏卷15, 2分))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C.黄瓜开花阶段用 2,4-D 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答案】C(2018年4月浙江卷,3)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染色体变异与育种1.(2019·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答案C解析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变化,当发生隐性突变时,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变异,B错误;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但产生的配子数不会加倍,D错误。
2.[2017·江苏高考]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答案B解析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在前期,A错误;由题干知,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完成受精,异常联会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不再均等分配,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与正常配子相比发生变化,因此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该玉米产生的雌、雄配子基因型有Aa、aa,自交后,单穗上籽粒的基因型有AAaa、aaaa、Aaaa,C错误;基因型为Aa的花药经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基因型为AAaa,为杂合子,D错误。
3.[2016·江苏高考]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个体甲的变异是缺失,个体乙的变异是倒位,均会导致表型异常,A、D错误;个体甲自交,后代可能出现缺失染色体纯合个体致死现象,所以后代性状分离比不一定是3∶1,C错误;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正确。
4.[2015·全国卷Ⅱ]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A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疾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
5.[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答案D解析染色体片段的增加、缺失和易位等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对个体性状产生影响,C错误;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A、B错误;远缘杂交得到的F1是不育的,通过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而可育,由此可以培育作物新类型,D正确。
6.[2014·四川高考]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答案B解析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甲、乙两个物种杂交,得到的幼苗丙是异源二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得到幼苗丁,幼苗丁中存在染色体数为18条的细胞,也存在染色体数为36条的细胞,所以幼苗丁在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其染色体数目可能是36条或72条,B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丁自交产生的戊是可育的异源四倍体,与物种甲和物种乙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属于新物种,D错误。
7.[2013·大纲卷]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育种方式所用到的技术。
A项为单倍体育种,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项为传统的杂交育种;C项抗病植株的培育用到基因工程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项为诱变育种。
8.[2013·安徽高考]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B.①⑤C.③④D.④⑤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XYY综合征个体是由正常卵细胞和含有YY的异常精子结合形成的,该异常精子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两条Y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有关,与同源染色体联会无关;线粒体的DNA突变与染色体行为无关;三倍体西瓜因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而高度不育;减Ⅰ后期一对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最终形成两种配子,因此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卵裂时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联会。
故只有③④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
9.[2013·福建高考]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变异及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图甲所示的变异为染色体变异,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Ⅰ四分体时期和减Ⅰ后期;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可产生含14号和21号,含14号+21号,只含14号,含21号和14号+21号,只含21号,含14号和14号+21号共6种精子;由于该男子可以产生含正常染色体的配子,所以其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故D项正确。
10.[2013·江苏高考]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
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
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多选)()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答案CD解析本题对不同的生物育种方法进行了综合考查。
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不能筛选出抗病品种;多倍体植株具有发育延迟的特点,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不能使其表现早熟特性;a、b、c品种的优良性状均可通过基因突变获得;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从而获得高产、抗旱品种。
11.[2013·四川高考]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有丝分裂、遗传定律、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因为其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其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40条染色体;因为植株X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抗病植株占50%,所以植株X是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以使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升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能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因此A项正确。
12.[2017·江苏高考](8分)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
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___,培育成新品种1。
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育种。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______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______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
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
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________,成本较高。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_______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答案(1)遗传(2)纯合花药单倍体(3)染色体分离配子组培苗(4)重组解析(1)育种的目的是获得人类所需的有价值的性状,只有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性状改变才能遗传下去,才具有育种价值。
(2)方法①是自交,连续自交过程中早熟基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1。
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3)若是由染色体组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则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联会紊乱,从而造成不规则的染色体分离,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异常配子,只有极少数配子正常,故只能得到少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