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第4章
色彩构成完整ppt课件
![色彩构成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bf6a90852458fb760b564f.png)
3.Lab色彩模式
由照度(L)和两个色度分量a、b组成。L表示照度(Luminosity),相当于亮度, a表示从绿色至红色的范围,b表示从蓝色至黄色的范围。L的值域由0到100
完整版PPT课件
13
1.2.4视觉色彩补偿
人的视觉对色彩永远需求一种生理的平衡,即人眼看 到任何一种颜色时,总要求它的相对补色,如果客观 上这种补色没有出现,眼睛就会自动调节,在视觉中 制造这种颜色补偿。颜色视觉的生理结构特征,引起 了一些特殊的色彩视觉现象。
光源发出的色光直接进入视觉,像霓虹灯、饰灯、烛灯等的光线都可以直
接进入视觉。
透射光 光源光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后再进入视觉的光线,称为透射光,透射
光的亮度和颜色取决于入射光穿过被透射物体之后所达到的光透射率及
波长特征。
反射光 反射光是光进入眼睛的最普遍的形式,在有光线照射的情况下,眼睛
能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该物体的反射光进入视觉所致。
完整版PPT课件
8
1.2知识点
1.2.1色彩的产生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 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物体色彩的显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类物体的色彩是由其本身 辐射的光波形成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发光体,如太阳、火焰、 电灯等,发光体的颜色决定于所发色光的光谱成分。另一类本身 不辐射光能量,但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反射和透射光能量而呈现 颜色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非发光体。对色彩成因起主要作用 的是物体的透射、吸收和反射光的功能。
完整版PPT课件
11
1.2.2物体色彩的辨识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 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 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 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色彩构成—第四讲(明度)
![色彩构成—第四讲(明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3c7d3edd88d0d232d46a84.png)
• 短调是相当于在9级明度色标中,三级以内的色组配合。 • 高短调——淡雅、温和、淡雅之美,象征女性
精品课件
高短调——淡雅、温和、淡雅之美,象征女性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中调是在9级明度色标中,间隔4级左右的色组配合。如黑与深 灰、黑与中灰、深灰与浅灰等,属于中凋的色组构成。中调组合具 有一定的层次感,也容易调和。如变化色相和纯度便可取得较为理 想的配色。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低中调
精品课件
• 低短调——沉闷、忧郁缺乏生气
精品课件
只运用明度对比的实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Hansol基金会(韩国)
天 创
精品课件
训练要点:选一色通过加白或加黑做明度九个明度调的色 标,以色标为基础做该色明度对比的九大调构成练习。 要 求: 准确表现色彩的明度对比关系 画面尺寸:20×20(CM),1张,手绘完成。
• (1) 高长调——积极、明快、强烈、醒目 • (2) 高短调——淡雅、温和、淡雅之美,象征女性 • (3) 中长调——明快、有利、阳刚之美象征男性 • (4) 中高短调——丰富、含蓄具有层次感 • (5) 中低短调——模糊、厚重具有神秘感 • (6) 中短调——沉着、含糊、暧昧 • (7) 低长调——强烈、明快、威严和沉重感 • (8) 低短调——沉闷、忧郁缺乏生气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如果运用以上低调、中调、 高调和短调、中调、长调6个因 素进行组合,可构成许多基于明度基调的配色。组合后的第 一字表示明度的基调,第二字表示明度对比的程度,如:高 长调是表示高明度基调、明度强对比的配色;低短调是表示 低明度基调、明度弱对比的配色。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bb47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4.png)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构成课件
![色彩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8c57eea76e58fafbb00361.png)
第一章 色彩的构成与学习
第三节 色彩构成与学习目标
一、学习方法与策略
中国古代,把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称之为“意匠”或“匠人”,将“意匠 ”两个字拆开解读,我们发现“意”字上面是“音”字,下面是“心”字, 即“心声”二字,这就表达出设计是由心而引发的劳动成果,我们可理解为 构思或创意;而“匠”字就不难理解了,“匠”字里面是一个“斤”字,是 指古代的敲凿工具,外面则是一个开放的木框,其含义是“表现”或“实现 ”的意识。
现存观念对学习的影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往往把新的知识和概念,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概念是 人类思维的基本构成,如果把概念只保留在记忆中,就如同把它们塞进了贴有标 签的抽屉里。
学习与理解的差异性
知识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大部分人一生都要靠具体实例来了解和掌握新的 概念,当具体的经验发生在相关概念的背景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
第四章 色彩与生理
第三节 视觉生理现象
一、色彩与年龄 二、视错觉 前进与后退视错觉 膨胀与收缩视错觉
三、视觉残像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一节 色彩心理表征 一、象征性色彩
红色是一种具有临近感和扩张感的色彩,极富刺激性。代表着强烈与外露、力量 与热情,给人以活泼、生动和不安的感觉,象征着希望、幸福等。
老年(女)
洁白、神秘 沉默、死灰 阴沉、冷淡 热烈、幼稚 喜欢、华美 光明、明朗 希望、公平 平静、悠久 高贵、消极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二节 色彩与联想 三、联想的作用
联想是连接人脑中的记忆符号和想象力的桥梁。
01
02 四、联想与能力
色彩联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 式,色彩联想的天地是广阔的,范围是广泛 的。掌握色彩联想能力,对色彩设计是十分 重要的,不但可以扩展色彩的表现视野,还 能有效地体现出设计思路。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af3efc3cde80d4d8d15a4fa9.png)
网页设计配色
主色调 辅色调 点睛色 背景色
对比与调和就是形式美的变化与统一规律
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冷暖对比 面积对比
同类色的调和 类似色的调和 对比色的调和 渐变色的调和
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和互补色相的对比关系
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和互补色
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和互补色
同类色相对比
类似色相对比
对比色相对比
互补色相对比
作业三:色相对比
运用色相对比中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对比 色对比和互补色对比分别在四张10cm*10cm的 纸上进行绘制。
视觉的惰性
2、视觉的惰性 A、大小恒常 B、明度恒常 C、色的恒常
3、视觉的阈值 阈值是指两种刺激必须有一定量的差别,差别未到达定量以 上,则无法区别异同,此定量即为阈值,未到达阈值为相 同,超过则不同。
物理补色与生理补色
1、物理补色 把两种颜色按一定比例相混合成为无彩色黑灰时, 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在美术中有三对分别为 “红和绿”、“蓝和橙”、“黄和紫”。
光源色
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性质的 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单色光:只含有某一波长的光就是单色光。 复色光:含有两种以上的波长的光。
物体色
凡是本身不会发光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物体的 色彩是受光源的色彩和该物体的选择吸收与反射 能力所决定的。
1、平行反射 2、扩散反射 3、光的干涉
构图和色彩无强制性要求。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将不同纯度的颜色并立在一起,由于 纯度的差别而形成的鲜的更鲜,浊的更浊的色彩 对比现象。
色彩构成第4章+色彩的构成形式
![色彩构成第4章+色彩的构成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a23afe5b33687e21af45a994.png)
色彩心理
色彩心理
4.5 统一
4.5 统一
色彩和形态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元素,色彩
不能离开形态而存在,又反作用于形态的表现,它们相 互补充、相互支持形成了形与色的统一体。色彩与形象
4.5.1 色彩与形的统 一
的统一包含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其特征与正方形的直角性格一致;橙色使人联想到 矩形,形体所代表的色彩性格没有红色那样富有刺激性, 气质较为高尚,给人以炙热的温度感;黄色使人联想到 三角形,黄色在光谱中明度最高是尖锐的色彩。由此看 来,在我们的设计活动中,没有色彩与形象的完美统一, 就没有完美的色彩表现。
空间色彩冷暖关系
空间色彩冷暖关系
空间色彩冷暖关系
4.2 空间
4.4.3 空间和面积的关系
色彩的面积对比是指两色或两色以上色面积的相互 关系,也是色面大小和多少的对比关系。面积对比是指 两个或更多色块的相对色域。这是一种多与少、大与小 之间的对比色彩面积的对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块 的多与少、大与小之间的对比。室内设计的空间色彩配 置与其展现的面积息息相关,天花与地面、天花与眉面、 家具与陈设,乃至绿化等多种要素都体现出色彩与面积
色彩节奏
4.3 强 调
4.3 强调
所谓强调,是为了弥补配色中的贫乏与单调,用某种 方法刺激视觉,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配色中的强 调往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能产生一种左右整体空间 的作用力。强调的关键是色彩的位置选择,因为重要的位 置本身就是一种强调。另外,伴随着运动和节奏感的配色, 视觉上也能得到一种强调的视觉意味。 强调的另一种含义还在于它的对比性。只有当强调部 分与整体部分形成对比时,强调才能真正存在,才有意义。
花瓣色彩重复
灯笼色彩重复组合
色彩构成色彩笔记
![色彩构成色彩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9bf0fa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c.png)
色彩构成三大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春:绿夏:红秋:黄冬:白一. 来历1919年包豪斯学院在德国魏玛成立,它由著名的建筑师格罗佩斯将魏玛工艺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改成组合并而成,西方画坛的艺术大师康定斯基和克利等人进入该校后倡导并创立了系统的学院框架。
二. 色彩构成定义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在互相作用下构成新的和美的色彩关系。
三. 色彩构成的研究方法色彩构成所涵概的知识领域及为广泛,重色彩基本要素色相、纯度、明度入手,对色彩的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是色彩构成的研究方法。
四. 学习色彩构成的目的学习色彩构成是为了提高对色彩的审美感觉引导研究色彩的美学范畴以及色彩的规律和法则,从而能理性的掌握色彩的美感实质和其组分原理能拓宽色彩视野,提高色彩艺术修养,形成科学的色彩设计思路第一章色彩的原理第一节色彩的物理理论色彩是一种由三个因素综合造成的现象1.光线2.反色光线3.有眼睛和大脑组成的能解读光线中的信息的感觉器官一. 光与色光在物理学上属于电磁波的一部分,她与宇宙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雷达电波、无线电波、交流电波等并存于宇宙中,由于辐射能是从起浮波的形成传递,所以他们都各有不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完成了用三棱镜分解日光的著名实验,牛顿将太阳的白光从小缝引进暗室使其通过三棱镜和在投射到白色屏幕上,结果光线被分解成一条美丽的彩带,有红开始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现在我们称紫之为光谱,七种色光混合在一起产生白光,每种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称“单色光”光的物理性质有广波的振幅和波长两个因素决定。
第二节色彩的理论一. 人眼的构造及功能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1.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和巩膜组成,中层分为由红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红膜有两种肌肉控制瞳孔的大小,缩孔膜,收缩时瞳孔小,放孔肌收缩时则瞳孔放大。
三大构成 教案设计
![三大构成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e37f4f4693daef5ff73d00.png)
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应用概述第一章实用标准文档教案课程概述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平面设计色彩及立体构成。
三大构成包括平面、如何按美的法则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中如何创造形象,构成,设计出所需的图形。
色彩构成主要讲授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作用与三要素,色彩的配制及色彩与心理,情感。
立体构成是并提高学生对立体设计中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设计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的的视觉形象创造,能力,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与了解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形式法则。
1.掌握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对孟塞尔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3理解与运用。
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4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色色彩的联想、.通过学习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5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嗅觉的联想、彩的味觉、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能理解与把握对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的调和构成、色彩的调性6以及在实际的设计中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的每一种构成理论特点,的运用。
懂得立体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7.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及不同材质的使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视觉艺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术的专业眼光去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
培养学生有构成的视角看待事物难点在于学生摆脱常规的视觉束缚,的习惯。
【主要容】第一章概论.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第二章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第三节形式美的法则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三章重复构成第一节近似构成第二节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渐变构成第三节发射构成第四节特异构成第五节分割构成第六节密集构成第七节对比构成第八节肌理构成第九节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第四章色彩的产生第一节色彩的基本属性第二节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五章色彩混合第一节色彩对比第二节色彩调和第三节色彩情感第四节色彩创意构成第五节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第六章立体构成的常用材质第七章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八章第一节半立体构成第二节单元立体构成第三节多元立体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特殊肌理第四节【授课方法】讲授法,各种相关资料图片,幻灯片等。
色彩构成四PPT课件
![色彩构成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f4b2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8.png)
面积对比
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程 度,形成明与暗的对比,
增强视觉冲击力。
利用不同色彩的差异, 形成色相环上的对比, 如红与绿、蓝与橙等。
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 形成鲜艳与柔和的对比,
丰富视觉层次。
通过调整不同色彩在画 面中的面积比例,形成 主次关系和视觉焦点。
色彩的对比
明度对比
色相对比
纯度对比
面积对比
概念
色彩构成是设计学中的基础学科 ,通过对色彩的属性、关系和变 化进行研究,探索色彩在视觉传 达中的运用。
定义与概念
定义
色彩构成是将色彩按照一定的规 则和逻辑进行组合和搭配,以创 造出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视觉效 果。
概念
色彩构成是设计学中的基础学科 ,通过对色彩的属性、关系和变 化进行研究,探索色彩在视觉传 达中的运用。
色彩的联想与暗示
红色
火焰、玫瑰、苹果(热情、 爱情)
黄色
柠檬、向日葵(阳光、希 望)
蓝色
天空、海洋(广阔、平静)
色彩的联想与暗示
绿色
草地、树叶(自然、生命)
紫色
葡萄、薰衣草(优雅、奢华)
橙色
橙子、香蕉(活力、阳光)
色彩的联想与暗示
绿色
草地、树叶(自然、生命)
紫色
葡萄、薰衣草(优雅、奢华)
橙色
橙子、香蕉(活力、阳光)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设计理念的不断更 新,色彩构成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色彩构成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色彩构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 着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发展,色彩构 成的理论和实践也不断完善。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设计理念的不断更 新,色彩构成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色彩的对比构成同时对比连续对比三要ppt课件
![色彩的对比构成同时对比连续对比三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58e00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4.png)
三、三要素对比
1.色相对比
色彩并置时因色相的差别 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之 为色相对比。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同类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距离最近的色彩关 系,色相差别很弱,夹角在 15°左右,对比中色彩的形 状认知感模糊,色彩统一的 因素超过了对比的因素,是 调和的色彩对比关系。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二、连续对比
连续对比是指先后看到的对 比现象,也称视觉残象,可 分为正残象和负残象两种。 正残象指当强烈的刺激消失 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还会停 留于眼中的现象,它是与刺 激色相同的一种色的持续。 负残象产生在正残象之后, 当强烈刺激引起视觉疲劳时, 眼中则会出现一处与原色相 反的色光。连续对比在观察 时间的先后顺序上是前者影 像后者,而后者不会影响前 者,是单向的。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高长调:此调明暗反差大, 对比强,形象清晰度高。有 积极、活泼、刺激、明快之 感。
高中调:以高调色为主的中 强度对比,效果明亮、愉快。
高短调:高调的弱对比效果, 形象分辨力差。其特点淡雅、 柔和、高贵、软弱,设计中 常被用来作为女性色彩。
低长调:低调的强对比效果。 具有强烈的、暴发性的、深 沉的、压抑的、苦 闷的感觉。
低中调:低调的中对比效果。 朴素、厚重、有力度,设计 中常被认为是男性色调。
低短调:低调的弱对比效果。 阴暗、低沉、有分量,画面 常常显得迟钝、忧郁,使人 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3.纯度对比
色彩之间因鲜浊程度差别 而形成的对比叫纯度对比。
色彩构成课件
![色彩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180d4a852458fb770b56d4.png)
物体色
•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 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 反射、透射色光的特 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 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 对的黑色或白色。 •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 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 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 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 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 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 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 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
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 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 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 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 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 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 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 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 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 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 与物体色相同。
• 第一节 视觉的生理特征 • 第二节 视觉的生理现象
第一节 视觉的生理特征
角膜
虹膜(又称彩帘)
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
水晶体
玻璃体
黄斑
视网膜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巩膜 组成,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 这年头,“实际年龄” 根本说了不算,说话 算数的是你的“视觉 年龄”,你看上去几 岁就是几岁!如果保 养够巧妙,够精准, 让你“看上去很年 轻”,当真比苦苦寻 求唐僧肉要靠谱多了! (笑话)
第四章色彩构成-色立体公开课
![第四章色彩构成-色立体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8e1d4dd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2.png)
4.4 色立体的学派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该色系的色彩记号表述方法是色相号/含白量/含黑量。每一等色相为等边三角形(色 三角),即以明暗系列中心轴的纵轴线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各边8等分连接后构成28 个菱形色区,每一色区按含白量、含黑量记号,可计算出该色区的纯度量,计算方式为: 100-(含白量+含黑量)=纯色量。色三角外端Pa色区放置纯色相,由于其计算方式, 所谓纯色相的纯色量仅占85.8%,因此奥斯特瓦德称之为全色,以F(FULL)标示。
10
色彩构成-常用学派
4第 章
4.4 学派
11
4.4 色立体的学派
目前比较通用的色立体有三种:孟赛 尔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立体、日本研究所 的色立体,它们中应用的最广泛的是蒙塞 尔色立体,现在所用的图象编辑软件颜色 处理部分大多源自孟赛尔色立体的标准。 下面简单的介绍孟塞尔色立体的表色系,奥 斯特瓦德色立体、日本研究所的色立体。
12
4.4 色立体的学派
孟塞尔色立体
孟塞尔色立体是由美国教育家、色彩学家、 美术家孟塞尔创立的色彩表示法。他的表示法是 以色彩的三要素为基础。色相称为Hue,简写为 H,明度叫作Value,简写为v,纯度为Chroma, 简称为C。色相环是以红(R)、黄(Y)、绿(G)、蓝 (B)、紫(P)心理五原色为基础,再加上它们的 中间色相:橙(YR)、黄绿(Y)、绿(G)、蓝(B)、紫 (P)心理五原色为基础,再加上它们的中间色 相:橙(YR)、黄绿(GY)、蓝绿(DG)、蓝紫(PB)、 红紫(RP)成为10色相,排列顺序为顺时针。再把 每一个色相详细分为10等分,以各色相中央第5 号为各色相代表,色相总数为一百。如:5R为 红,5YB为橙,5Y为黄等。每种摹本色取2.5, 5,7.5,10等4个色相,共计40个色相,在色 相环上相对的两色相为互补关系。
色彩构成教案
![色彩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8fa498a5e9856a57126075.png)
《色彩构成》教案1.本课程的渊源色彩构成在视觉艺术中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一门学科的应用得追溯到20世纪包豪斯学校。
包豪斯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强调形式和色彩关系的研究,例如研究色彩的温度与形式变化关系;色彩的纯度.明度.色彩的调和关系: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等。
通过严格的教学方式进行逐步的引导,是学生完全掌握色彩与形式的理论,并能够得心应手应用在设计上。
2.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了解色彩构成在整个设计领域的地位与作用,能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
利用色彩在空间上的量与质的可变性,按一定的色彩规律去调和和构成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空间,理想的色彩效果。
3.主要教学内容1.色彩理论2.色彩的属性与表达方式3.色彩的混合4.色彩的设计方案5.流行色与设计色彩的应用。
第一章色彩的理论第1节色彩的物理原理1 光与色光:就物理属性而言是一种电池波,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不是所有的光都是色彩,只有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才有色彩,成为可见光。
其余波长的电磁波是人眼见不到的,长于780纳米的叫红外线,短于380纳米的叫紫外线。
七色光普通过三棱镜是不能再分解的,固称为单色光。
注:纳米是长度单位,就是10v-9米(10亿分之一米),即10v-6毫米(100万分之一毫米)。
光源碰到物体的时候,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剩下的被反射到人的眼睛里,这才使我们看到颜色。
光的物理性质有广博的振幅和波长两个因素决定。
波长的长度决定色相的差别,波长相同,而振幅不同,则色相就有明暗的差别。
2光源色.物体色.固有色光源色:所有物体的色彩总是在某种光源下产生的,同时随着光源色以及环境色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其中以光源色的影响最大,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
物体色:每一种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都具有选择性吸收.反射或透视的特性。
以物体对光的作用而言,大体可分为不透光和透光两种,即透明体和不透明体。
色彩构成教案
![色彩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f9251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7.png)
色彩构成教案色彩构成基础!希望能对大家有用!色彩构成基础n of Colour目录第1章色彩原理与色彩构成6第1.1节色彩构成的定义及物理属性6 1.1.1色彩构成的定义61.1.2色彩的物理性质61.1.2.1光与色61.1.2.2物体色、环境色、光源色与固有色第1.2节色的特性与分类71.2.1色的分类81.2.1.1无彩色系:81.2.1.2有彩色系:81.2.2色彩的基本特征81.2.2.1色相(Hue)81.2.2.2纯度(彩度、饱和度)(Chroma)1.2.2.3明度(Value)8第1.3节色的混合91.3.1原色理论91.3.2混色理论101.3.2.1加色法混合101.3.2.2减色法混合101.3.2.3色彩中性混合的规律:11第2章色立体与视觉的生理理论12第2.1节色立体12第2.2节色彩的生理理论122.2.1色彩的视觉适应122.2.1.1距离适应122.2.1.2明暗适应122.2.1.3颜色适应122.2.1.4色的恒常性132.2.2错觉与幻觉132.2.2.1形的错觉与幻觉132.2.2.2色的错觉与幻觉13第3章以色相变化(对比)为主的色构知识第3.1节三原色对比15第3.2节邻近色相对比15第3.3节类似色相对比15第3.4节中差色相对比15第3.5节对比色相对比16第3.6节互补色相对比16第3.7节作业:167815第4章以明度对比为主的色构知识18第4.1节明度184.1.1高长调——积极、明快、强烈、醒目194.1.2高短调——淡雅、温和、淡雅之美,意味女性19 4.1.3中长调——明快、有利、阳刚之美象征男性19 4.1.4中高短调——丰富、含蓄具有层次感194.1.5中低短调——模糊、厚重具有神秘感194.1.6中短调——沉着、含糊、暧昧194.1.7低长调——激烈、明快、威严和沉重感194.1.8低短调——沉闷、忧郁缺乏生气19第4.2节作业:19第5章以纯度对比为主的色构知识20第5.1节同一纯度构成20第5.2节邻近纯度构成20第5.3节类似纯度构成20第5.4节对比纯度构成20第5.5节综合构成21第5.6节作业:21第6章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法则23第6.1节色彩的均衡23第6.2节色彩的呼应236.2.1局部呼应236.2.2色彩的全面呼应24第6.3节色彩的主从24第6.4节色彩的层次24第6.5节点缀色25第6.6节色彩的陪衬256.6.1明暗陪衬256.6.2冷暖衬托256.6.3灰艳陪衬256.6.4繁简陪衬26第7章以冷暖干系为主的色构知识及其它色彩的对比干系第7.1节冷暖感觉277.1.1色彩的冷暖感277.1.2在同一色相中,明度的变化也会引发冷暖倾向的变化7.1.3我们能够从冷暖区域彩色示意图小总结出以下几点:第7.2节亮调与暗调28第7.3节纯调与浊调的调性表达28第7.4节其他对比287.4.1面积与色彩对比297.4.2形状与色彩对比29第7.5节距离与色彩对比31第7.6节数量与色彩对比31第7.7节虚实对比31272727第7.8节作业:32第8章色彩的意味性与联想性及色彩情感的生理构成锻炼33第8.1节中国的色彩观分类:33第8.2节悠久的色彩文化33第8.3节中国古代的五色体系和美学头脑33 8.3.1儒家色彩观348.3.2道家色彩观34第8.4节西方近现代画派的思想观368.4.1印象派画家的色彩观368.4.2新印象主义368.4.3星散派画家的色彩观378.4.4现代派画家的色彩观378.4.4.1蒙德里安388.4.4.2康定斯基388.4.4.3XXX388.4.4.4毕加索39第8.5节共同的色彩心理反应398.5.1色彩的冷暖感398.5.2色彩的轻重感398.5.3色彩的强弱感408.5.4色彩的软硬感408.5.5色彩的明快与郁闷感。
第四章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
![第四章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4b1cc7b31b765ce050814a7.png)
明度调子阶划分图
明度对比
高调(7~9)
中调(4~6)
低调(1~3)
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
高短调 高调的弱对 比效果,色彩效 果极其明亮.形 象分辨力差。其 特点是优雅、轻 柔。高贵、软 弱.设计中常被 用来作为女性色 彩。
8-9-7
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
高中调 以高调色为 主的中强度对 比.色彩效果明 亮、欢快明朗而 又安稳。
色彩对比
第
4
章
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 起时,相互影响后产生出不同的差别。 在我们的视觉中,任何物体和颜色都不可能 孤立地存在,它们都是从整体中显现出来的,而 我们的感官也不可能单独地去感受某一种色,总 是在大的整体中去感觉各个部分。我们只有通过 对比才能认识色彩的特征及相互关系,故任何色 此都是在对比的状态下存在的,或者是在相对条 件下存在的。
互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
补色对比的对立性会促使对比双方的色相都更加鲜明。如红色与绿色搭 配,红色显得更红.而绿色显得更绿,它们的性质虽然是截然相反的互补色, 但在视觉上却相辅相成。所与其把补色看做是对立之色.不如看做是姻缘之 色。补色对比是最具美感价值的配色方式。
色相对比
正如黑白是明度对比的两个极端那样。红、黄、蓝是色相对比 的极端。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绿、紫组成的互补关 系.构成了补色对比的三个极端.也可以说是有彩色对比的三个终 极.黄、紫是明度对比的极端,红、绿是纯度对比的极端,橙.蓝 是冷暖对比的极端。
色彩对比——大纲
第
4
章
一、明度对比 二、色相对比 三、彩度对比 四、冷暖对比 五、面积对比
一、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 以是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 度对比对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 地感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 彩.当其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 给人不同的感觉。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 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怪物公司 怪物公司》/《达菲鸭》
纯度强对比
《小姐与流氓》
纯度中对比
《美丽城三重奏》/《 《熊兄弟》
纯度弱对比
配色训练
• 色彩的对比练习
1. 2. 3. 结合第二章“色彩的明度基调 色彩的明度基调”理解色彩的明度对比; 与明度九调相对照,理解色彩的纯度九调及纯度对比 理解色彩的纯度九调及纯度对比; 对照色相环,手绘完成一组 手绘完成一组4幅色相的对比练习 ① ② ③ ④ 同类色相对比 类似色相对比 对比色相对比 互补色相对比。
《熊的传说》
同类色相/类似色相对比 类似色相对比
《魔法阿妈》/《 《千与千寻》
对比色相对比
《小美人鱼》/《 《白雪公主》
补色色相对比
3. 纯度对比
• 色彩在比较中所呈现的纯度差别 色彩在比较中所呈现的纯度差别,构成了以纯度为 主的对比,称为纯度对比 称为纯度对比。纯度对比可以体现在单 一色相不同纯度的对比中,也可以体现在不同色相 一色相不同纯度的对比中 、不同纯度的对比中。 。 • 由于色彩自身纯度不同 由于色彩自身纯度不同,很难规定统一的纯度划分 标准。
三.色彩的对比调和手法练习 色彩的对比调和手法练习
• 从单色连贯调和、面积调和 面积调和、分割调和中 选其一,完成一幅色彩的对比调和构成 完成一幅色彩的对比调和构成。 • 要求:
① 手绘,纸张规格30*30cm 30*30cm; ② 注明所选用的对比调和手法 注明所选用的对比调和手法。
明度秩序/色相秩序调和 色相秩序调和
秩序调和
3. 对比调和
• 对比调和,是建立在色彩变化基础上的一种调和 是建立在色彩变化基础上的一种调和, 色彩效果强烈、活泼、 、富于变化,是适用范围较大 的配色方法。
① 单色连贯调和:在强烈刺激的对比双方 在强烈刺激的对比双方(或色彩含混不清 时)用无彩色的黑、白、 、灰或光泽色金、银等同一色线加 以勾勒,使之既相互连贯又互相隔离从而达到和谐统一 使之既相互连贯又互相隔离从而达到和谐统一。 ② 面积调和:主面积达到75% 75%以上,画面会构成以主面积为 基础的主色调,形成主次关系 形成主次关系,从而达到调和效果。 ③ 分割调和:面积相等,相互分割 相互分割、穿插,亦可形成画面的 和谐关系。
9
4
2
5
8
6
8
0
6
9
4
2
明度九调
《僵尸新娘》
《X战记》 》 同色相以明度对比为主构成的长调
《小马王》/ /《马达加斯加》
不同色相以明度对比为主构成的长调
《最终幻想》/《 《彼氏彼女的故事》 同色相以明度对比为主构成的中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埃及王子》
《哈尔的移动城堡》
不同色相以明度对比为主构成的中调
Ø色彩同时对比的特征: :
a. 补色关系:纯度增高,显得更为鲜艳 显得更为鲜艳。 b. 纯度关系:高纯度的颜色显的更鲜艳 高纯度的颜色显的更鲜艳,低纯度的颜色显 的更灰。 c. 明度关系:明度高的颜色显的更明亮 明度高的颜色显的更明亮,明度低的颜色显 的更灰暗。 d. 不同色相:分别把自己的补色残像加给对方 分别把自己的补色残像加给对方。 e. 面积、纯度相差悬殊:面积小 面积小、纯度低的色彩处于被诱 导地位,而面积大、纯度高的颜色只在邻接边缘受到影 纯度高的颜色只在邻接边缘受到影 响。 f. 无彩色/有彩色:有彩色不受影响 有彩色不受影响,无彩色向有彩色的补 色变化。
鲜 中 调
8 4 10
中 中 调
5 0 7
灰 中 调
2 5 0
鲜 弱 调
8
9
10
中 弱 调
5 6 7
灰 弱 调
2 3 0
纯度九调的划分
同色相纯度九调
Ø 纯度对比的应用 • 纯度对比越强,高纯度的色相感越鲜明 高纯度的色相感越鲜明,从而增强 色彩间的艳丽、生动、 、活泼;纯度对比越低,画面 越含混不清。 • 色彩应用中,单纯的纯度对比很少出现 单纯的纯度对比很少出现,其主要表 现为包括明度、色相对比在内的以纯度为主的对比 色相对比在内的以纯度为主的对比 关系。
单色连贯调和
面积调和
分割调和
配色训练
一.色彩的同一调和手法练习 色彩的同一调和手法练习
• 一组4幅,图案自选 图案自选,纸张规格为30*30cm
① ② ③ ④ 第一幅为色彩的强对比,作为对照图; 第一幅为色彩的强对比 第二幅用无彩色调和手法进行调和; 第二幅用无彩色调和手法进行调和 第三幅用互混调和手法进行调和; 第三幅用互混调和手法进行调和 第四幅用点缀调和手法进行调和。 第四幅用点缀调和手法进行调和
• 色彩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 色彩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 序、和谐的组织在一起 和谐的组织在一起,满足人们对色彩 审美要求的色彩搭配。 审美要求的色彩搭配
• 在配色构成的色相、 、明度、纯度三个要素 中,凡是有两个要素类似或接近 凡是有两个要素类似或接近,就可以 达到调和的效果;凡是一个要素类似或接 凡是一个要素类似或接 近,而其他两个要素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而其他两个要素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则可以得到有一定变化的调和;若三个要 则可以得到有一定变化的调和 素都缺少共性,则配色很难取得调和 则配色很难取得调和,应 利用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强弱变化关系或秩 序、分割等手法来取得色彩的和谐 分割等手法来取得色彩的和谐。
补色关系
补色关系
明度关系
有彩色/ /无彩色
Ø色彩连续对比的特征: :
a. 最显著的特征是对比的双方色彩具有色彩的不稳定性 最显著的特征是对比的双方色彩具有色彩的不稳定性。 b. 先看到的色彩与后看到的色彩恰为补色关系时 先看到的色彩与后看到的色彩恰为补色关系时,会增加 后看到的色彩的纯度,使之更加鲜艳 使之更加鲜艳。其影响力以红和 绿为最大。 c. 在连续对比中,把先看到的色彩的残像加到后看到的色 把先看到的色彩的残像加到后看到的色 彩上面,纯度高的色比纯度低的色影响力强 纯度高的色比纯度低的色影响力强。
比对相色似类
45° 15°
比对相色比对
比对相色补互
100° 180°
比对相色类同
相色比对
相色类同
色相对比
相色补互
相色似类
Ø 色相对比的应用
• 色相对比在色彩的表现中会形成丰富的色彩关系 色相对比在色彩的表现中会形成丰富的色彩关系,不同的对 比形式有不同的特点。 ① 类似色相对比:效果和谐 效果和谐、统一、雅致、优美。 ② 对比色相对比:对比鲜明 对比鲜明、饱满、丰富、强烈。 ③ 互补色相对比:效果更强烈 效果更强烈、更丰富、更有刺激性。
色彩的连续对比
色彩的连续对比
1. 明度对比
• 色彩在比较中所呈现的 明度差别构成了以明度 为主的对比,称为明度 称为明度 对比。明度对比的优劣 明度对比的优劣 决定着设计作品黑白对 比的视觉效果。 • 明度九调
(结合第二章“明度基调”部分) )
7 8 6 5 0 1 9 4 2 0 8 6 1 0 9
《色彩构成》 《
COLOR CONSTITUTION
主讲:高凤燕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色彩构成要素 色调构成 色彩心理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形与色彩 色彩的质感构成与多维变化 印刷与数码设计的色彩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Ø 教学目标与内容提要
•色彩运用的核心规律在于色彩的对比与调 色彩运用的核心规律在于色彩的对比与调 和,本章从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基本概念入 本章从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基本概念入 手,探讨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形式与表现方 探讨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形式与表现方 式,并通过一系列的配色练习巩固色彩理 并通过一系列的配色练习巩固色彩理 论与配色方法。
无彩色调和
点缀调和/ /互混调和
2. 秩序调和
• 秩序调和是指色彩按一定秩序等差排列 秩序调和是指色彩按一定秩序等差排列,通过渐变 构成的具有节奏、韵律感的调和关系 韵律感的调和关系。
① 色相秩序的调和:按照色相环秩序排列 按照色相环秩序排列,无论纯度高低, 均能获得以色相为主的调和。 均能获得以色相为主的调和 ② 纯度秩序的调和:同一色相或不同色相的纯度秩序调和 同一色相或不同色相的纯度秩序调和, 即混入与某一纯色同明度或不同明度的灰色,形成纯度间 即混入与某一纯色同明度或不同明度的灰色 的秩序排列,即可达到调和 即可达到调和。 ③ 明度秩序的调和:将纯色加入不同的白色或同时加入白 将纯色加入不同的白色或同时加入白、 黑二色,形成明度间的秩序排列 形成明度间的秩序排列,等级越多调和感越强。
一.色彩的对比
1. 明度对比 2. 色相对比 3. 纯度对比
二.色彩的调和
1. 同一调和 2. 秩序调和 3. 对比调和
一.色彩的对比
• 色彩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 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就 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就 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 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
A. 色彩的同时对比:是指在同一空间 是指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 所看到的色彩对比现象。 所看到的色彩对比现象 B. 色彩的连续对比:是指在不同空间 是指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 所看到的色彩对比现象(眼睛把先看到的色彩 所看到的色彩对比现象 的补色残像叠加到了后看到的色彩上面)。 的补色残像叠加到了后看到的色彩上面
二.色彩的秩序调和手法练习 色彩的秩序调和手法练习
• 从色相秩序、明度秩序 明度秩序、纯度秩序中选其 一,完成一幅色彩的秩序调和构成 完成一幅色彩的秩序调和构成。 • 要求:
① 电脑绘制,1200*1200dpi 1200*1200dpi; ② 文件名标明所选用的秩序调和的类型 文件名标明所选用的秩序调和的类型。
1. 同一调和
• 两个或两个以上色彩间的差别 两个或两个以上色彩间的差别,造成不和谐的刺激 感时,增加色彩的同一因素 增加色彩的同一因素,缓和各色间的刺激因 素,即为同一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