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制剂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缓控释制剂》课件
药物释放速率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释放速率决定了体内药物浓度的变化 趋势。
药物浓度是指药物在体内某一时刻的 含量。
药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又会影响药物的 疗效和安全性,因此,合理控制药物 的释放速率是缓控释制剂设计的重要 环节。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
01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 。
通过缓控释制剂,实现药物的稳定释 放,提高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
05 缓控释制剂的研 发与展望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进展
1 2 3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历程
从早期的药物缓释技术到现代的智能药物传递系 统,缓控释制剂的研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关键技术突破
在制备工艺、材料科学、药物释放机制等方面取 得了一系列突破,为缓控释制剂的进一步发展奠 定了基础。
包衣技术简单易行,适用于不同形状的药物颗粒,但包衣层厚度和均匀性对药物释 放性能影响较大。
骨架技术
骨架技术是通过将药物与高分 子材料混合,制成骨架片剂, 以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
骨架片剂中药物均匀分散在骨 架材料中,药物释放速度受骨 架材料的性质和片剂的物理性 能影响。
常用的骨架材料包括蜡类、脂 肪类、纤维素衍生物等,可根 据药物性质和释药要求选择合 适的骨架材料。
01
02
03
高血压治疗
缓控释制剂能够平稳控制 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对心 血管的损害。
心绞痛治疗
通过持续释放药物,改善 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 状。
心力衰竭治疗
优化药物释放,改善心功 能,延缓心力衰竭进展。
肿瘤治疗
化疗药物缓释
缓控释制剂能够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肿瘤局部药 物浓度。
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缓释
药物浓度是指药物在体内某一时刻的 含量。
药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又会影响药物的 疗效和安全性,因此,合理控制药物 的释放速率是缓控释制剂设计的重要 环节。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
01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 。
通过缓控释制剂,实现药物的稳定释 放,提高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
05 缓控释制剂的研 发与展望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进展
1 2 3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历程
从早期的药物缓释技术到现代的智能药物传递系 统,缓控释制剂的研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关键技术突破
在制备工艺、材料科学、药物释放机制等方面取 得了一系列突破,为缓控释制剂的进一步发展奠 定了基础。
包衣技术简单易行,适用于不同形状的药物颗粒,但包衣层厚度和均匀性对药物释 放性能影响较大。
骨架技术
骨架技术是通过将药物与高分 子材料混合,制成骨架片剂, 以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
骨架片剂中药物均匀分散在骨 架材料中,药物释放速度受骨 架材料的性质和片剂的物理性 能影响。
常用的骨架材料包括蜡类、脂 肪类、纤维素衍生物等,可根 据药物性质和释药要求选择合 适的骨架材料。
01
02
03
高血压治疗
缓控释制剂能够平稳控制 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对心 血管的损害。
心绞痛治疗
通过持续释放药物,改善 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 状。
心力衰竭治疗
优化药物释放,改善心功 能,延缓心力衰竭进展。
肿瘤治疗
化疗药物缓释
缓控释制剂能够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肿瘤局部药 物浓度。
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缓释
药剂学课件17第十七章缓控释制剂
12
三、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
6.溶解度极差的药物; 7.首过作用较强的药物; 8.药效剧烈或药物剂量需精密调节
的药物; 9.抗生素类药物。·
13
第二节 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与处方设计
一、释药原理和方法
缓(控)释制剂主要有骨架型和贮库型两 种。
释药原理主要有溶出、扩散、溶蚀、渗 透压及离子交换。
安全性低。
安全性高。
适用范围
多用于短暂治疗
普通应用于长期预防及治疗
研究制造
简单、粗糙
复杂、精密
10
二、特点:
6.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 7.药物体内的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时,
不能灵活调整给药方案; 8.产品成本高,价格较贵。
11
※三、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
1.剂量很大的药物; 2.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 3.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 4.具有特定吸收部位的药物; 5.吸收速度常数极低的药物;
式中,K’-常数,Cs-膜内药物饱和溶液浓度。
只要膜内药物维持饱和溶液状态,释放 速率恒定,即以零级速率释放药物。
28
(五)离子交换作用 ·
药物游离释放: 树脂+-药物-+X-=树脂+_X-+药物树脂- -药物++Y+=树脂- _Y++药物+
X-和Y+为消化道中的离子,交换后游离的 药物从树脂中扩散出来。··
42
(一) 骨架片
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骨架材料:HPMC-K4M (4000 cPa∙s)、
HPMC-K15M (15000 cPa∙s)、MC (400 cPa∙s,4000 cPa∙s)、HEC、CMC-Na、 海藻酸钠等。 制备:直接压片、湿法制粒
三、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
6.溶解度极差的药物; 7.首过作用较强的药物; 8.药效剧烈或药物剂量需精密调节
的药物; 9.抗生素类药物。·
13
第二节 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与处方设计
一、释药原理和方法
缓(控)释制剂主要有骨架型和贮库型两 种。
释药原理主要有溶出、扩散、溶蚀、渗 透压及离子交换。
安全性低。
安全性高。
适用范围
多用于短暂治疗
普通应用于长期预防及治疗
研究制造
简单、粗糙
复杂、精密
10
二、特点:
6.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 7.药物体内的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时,
不能灵活调整给药方案; 8.产品成本高,价格较贵。
11
※三、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
1.剂量很大的药物; 2.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 3.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 4.具有特定吸收部位的药物; 5.吸收速度常数极低的药物;
式中,K’-常数,Cs-膜内药物饱和溶液浓度。
只要膜内药物维持饱和溶液状态,释放 速率恒定,即以零级速率释放药物。
28
(五)离子交换作用 ·
药物游离释放: 树脂+-药物-+X-=树脂+_X-+药物树脂- -药物++Y+=树脂- _Y++药物+
X-和Y+为消化道中的离子,交换后游离的 药物从树脂中扩散出来。··
42
(一) 骨架片
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骨架材料:HPMC-K4M (4000 cPa∙s)、
HPMC-K15M (15000 cPa∙s)、MC (400 cPa∙s,4000 cPa∙s)、HEC、CMC-Na、 海藻酸钠等。 制备:直接压片、湿法制粒
缓释和控释PPT课件
常用的脉冲释放技术包括时控脉冲控释和pH脉冲控释。时控脉冲控释是根据生理周期或疾病发作时间,在特定时间点快速释 放药物。pH脉冲控释则是通过药物在不同pH值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溶解度和扩散速率,实现在特定pH值环境下药物的快速 释放。
智能释放技术
智能释放技术是指通过外部刺激或体内环境 变化来控制药物的释放,以达到更好的治疗 效果。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根据患者的个 体差异和病情变化,实现药物的个性评价
评估药物对靶点的作用效果,包括体 外实验和体内实验。
药代动力学评价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 和排泄过程,以评估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和药效持续时间。
毒理学评价
对药物进行安全性和毒性的评估,包 括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致畸性和致 突变性等。
生产质量控制
确保药物的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 标准,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4 缓释和控释药物的设计与 制备
药物选择与配方优化
药物选择
根据治疗需求选择具有适宜药效 的药物,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 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
配方优化
通过调整药物与辅料的比例、选 择适宜的载体材料等手段,提高 药物的稳定性、降低不良反应,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药物释放机制与模型
药物释放机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过程,包括扩 散、溶蚀、渗透等机制,以实现药物 的缓慢释放。
缓释和控释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缓释和控释药物概述 • 缓释技术 • 控释技术 • 缓释和控释药物的设计与制备 • 缓释和控释药物的评价与审批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缓释和控释药物概述
定义与特点
降低服药后副作用和不良影响。
定义:缓释和控释药物是指药物在体内 以缓慢、恒定的速度释放,以达到长时 间的治疗效果。
智能释放技术
智能释放技术是指通过外部刺激或体内环境 变化来控制药物的释放,以达到更好的治疗 效果。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根据患者的个 体差异和病情变化,实现药物的个性评价
评估药物对靶点的作用效果,包括体 外实验和体内实验。
药代动力学评价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 和排泄过程,以评估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和药效持续时间。
毒理学评价
对药物进行安全性和毒性的评估,包 括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致畸性和致 突变性等。
生产质量控制
确保药物的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 标准,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4 缓释和控释药物的设计与 制备
药物选择与配方优化
药物选择
根据治疗需求选择具有适宜药效 的药物,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 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
配方优化
通过调整药物与辅料的比例、选 择适宜的载体材料等手段,提高 药物的稳定性、降低不良反应,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药物释放机制与模型
药物释放机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过程,包括扩 散、溶蚀、渗透等机制,以实现药物 的缓慢释放。
缓释和控释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缓释和控释药物概述 • 缓释技术 • 控释技术 • 缓释和控释药物的设计与制备 • 缓释和控释药物的评价与审批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缓释和控释药物概述
定义与特点
降低服药后副作用和不良影响。
定义:缓释和控释药物是指药物在体内 以缓慢、恒定的速度释放,以达到长时 间的治疗效果。
缓释和控释制剂ppt课件
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 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 浓度范围的制剂. 药物释放过程: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
.
3
17.1.2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l)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 减少服药次数。
(2)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
(3)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 大药效。
(2)体内吸收
(3)组织分布
(4)药物代谢
.
19
4.生理学特征
胃肠排空 肠蠕动 粘膜表面积 有效吸收部位 特殊吸收部位 食物的性质和量等生理因素
.
20
17.3.2 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1,药物的选择:
最适半衰期:2-8小时. 半衰期小于1h或大于12h的药物,剧毒药,
抗生素类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包衣膜阻滞材料:不溶性高分子,肠溶性 高分子材料.如EC,CAP等.
增稠剂:明胶,PVP,CMC等.
.
22
17.4 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17.4.1 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
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一种为将高分子骨架材料加入适量的稀释剂
如乳糖,再加入药物混匀,制颗粒压片;
另一种是将高分子骨架材料加入适量的稀释 剂如乳糖,制颗粒,再加入药物压片。
4、骨架型微丸
.
25
5、胃内漂浮型滞留片
不崩解的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该制剂口服接触胃液后,表面水化形
成凝胶,体积膨胀,比重减小而能漂 浮于胃液上。 胃内滞留片(胃内漂浮片)系指一类能滞 留于胃液中,延长药物在消化道内的释 放时间,改善药物吸收的片剂.
.
26
17.4.2 膜控型缓释、控释制剂
.
3
17.1.2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l)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 减少服药次数。
(2)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
(3)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 大药效。
(2)体内吸收
(3)组织分布
(4)药物代谢
.
19
4.生理学特征
胃肠排空 肠蠕动 粘膜表面积 有效吸收部位 特殊吸收部位 食物的性质和量等生理因素
.
20
17.3.2 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1,药物的选择:
最适半衰期:2-8小时. 半衰期小于1h或大于12h的药物,剧毒药,
抗生素类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包衣膜阻滞材料:不溶性高分子,肠溶性 高分子材料.如EC,CAP等.
增稠剂:明胶,PVP,CMC等.
.
22
17.4 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17.4.1 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
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一种为将高分子骨架材料加入适量的稀释剂
如乳糖,再加入药物混匀,制颗粒压片;
另一种是将高分子骨架材料加入适量的稀释 剂如乳糖,制颗粒,再加入药物压片。
4、骨架型微丸
.
25
5、胃内漂浮型滞留片
不崩解的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该制剂口服接触胃液后,表面水化形
成凝胶,体积膨胀,比重减小而能漂 浮于胃液上。 胃内滞留片(胃内漂浮片)系指一类能滞 留于胃液中,延长药物在消化道内的释 放时间,改善药物吸收的片剂.
.
26
17.4.2 膜控型缓释、控释制剂
药剂学教学崔福德药物缓释及控释制剂课件
• 胶囊则是缓控释制剂型的第二位选择,填充物 一般是缓释骨架颗粒或缓释微丸。
• 其它选择: 渗透泵片, 液体缓释制剂, 微囊,
• 近5年中,FDA共批准29 个缓控释产品, 其中:
• 11 个胶囊产品 (37.9%)
18 个片剂 (62.1%)
• 29个产品中:
– 3 迟释制剂 (2 个片剂和 1 个胶囊) (10.3%) – 12 骨架缓释片 (41.4%) – 1 个骨架-小丸片 (3.4%) – 2 个渗透泵片 (6.9%) – 10 个包衣小丸胶囊 (34.5%)
• 复方制剂减少了漏药率,提高用药顺应性,减少花费, 提高效果,减低副作用.如复方左旋多巴和复方卡比 多巴缓释片(含苄丝肼), 复方伪麻黄碱缓释片(含扑热息 痛), 复方硝苯地平缓释胶囊(含氨酰洛尔或美多洛尔), 复方尼索地平缓释片和复方双嘧哒莫(含阿司匹林) 缓释胶囊,复方沙丁胺醇渗透泵片(含特布它林),复方 普萘洛尔(含氢氯噻嗪), 复方非洛地平缓释胶囊(含氨酰 洛尔、美多洛尔或伊那普利)、复方氯雷他定(含伪麻 黄碱)、复方维拉帕米(含特拉多普利)、复方茶碱(含沙 丁胺醇)等缓释品种。
Q(%)
100 80 60 40 20 0 0
5
in pH7.4
in Water
10
t(hr) 15
in HCl
其它已上市的脉冲给药制剂
• 盐酸维拉帕米渗透泵片( Covera-HS , Searle/Alza)
• 盐酸地尔硫唑双层片(Cardizem XL, Biovail)
• 盐酸普萘洛尔控释胶囊(InnoPran XL, Reliant
0
2
6
8 t (hr)
中国药典对缓控释制剂释放度研究的要求
• 其它选择: 渗透泵片, 液体缓释制剂, 微囊,
• 近5年中,FDA共批准29 个缓控释产品, 其中:
• 11 个胶囊产品 (37.9%)
18 个片剂 (62.1%)
• 29个产品中:
– 3 迟释制剂 (2 个片剂和 1 个胶囊) (10.3%) – 12 骨架缓释片 (41.4%) – 1 个骨架-小丸片 (3.4%) – 2 个渗透泵片 (6.9%) – 10 个包衣小丸胶囊 (34.5%)
• 复方制剂减少了漏药率,提高用药顺应性,减少花费, 提高效果,减低副作用.如复方左旋多巴和复方卡比 多巴缓释片(含苄丝肼), 复方伪麻黄碱缓释片(含扑热息 痛), 复方硝苯地平缓释胶囊(含氨酰洛尔或美多洛尔), 复方尼索地平缓释片和复方双嘧哒莫(含阿司匹林) 缓释胶囊,复方沙丁胺醇渗透泵片(含特布它林),复方 普萘洛尔(含氢氯噻嗪), 复方非洛地平缓释胶囊(含氨酰 洛尔、美多洛尔或伊那普利)、复方氯雷他定(含伪麻 黄碱)、复方维拉帕米(含特拉多普利)、复方茶碱(含沙 丁胺醇)等缓释品种。
Q(%)
100 80 60 40 20 0 0
5
in pH7.4
in Water
10
t(hr) 15
in HCl
其它已上市的脉冲给药制剂
• 盐酸维拉帕米渗透泵片( Covera-HS , Searle/Alza)
• 盐酸地尔硫唑双层片(Cardizem XL, Biovail)
• 盐酸普萘洛尔控释胶囊(InnoPran XL, Reliant
0
2
6
8 t (hr)
中国药典对缓控释制剂释放度研究的要求
缓控释制剂介绍PPT
控释制剂是指在规定 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 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 放药物的制剂。血药浓 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 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 应性。 控释制剂用药后能在 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 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 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 效浓度范围。
英文名称:
• 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 • 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 • Extended –release preparations • Modified–release preparations
制备胃内滞留片应选择直接粉末压片或干法制粒压 片法者为宜。因此,压片用辅料应具有良好的流动 性和可压性,使片剂有合适的硬度,并使压得的片 剂内部保持有适当的空隙利于水化,如微晶纤维素 或微粉硅胶等。
一般缓、控释的剂量是普通剂型的2-4倍,故普通 制剂剂量大于1g时不适合制成缓控释制剂。
2.制剂的设计: (1)设计要求 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 般应在普通制剂80%~120%的范围;稳态时峰浓度 与谷浓度之比应小于普通制剂。 (2)缓控释制剂的剂量 缓、控释制剂的剂量一 般可根据经验,参考该药物普通制剂的用法和剂 量换算。例如某药的普通制剂,每日3次,每次 20mg,若改为缓、控释制剂,可以每日1次,每次 60mg。也可采用药物动力学的方法进行计算。 (3)缓控释制剂的辅料 辅料是调节缓控释制剂 中药物释放速度的重要物质。辅料选择适当能保 证缓控释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达到设 计要求,达到预期的缓控释目的。
2.制备方法 将缓释材料粉末与药物混合,直接压片。 如用乙基纤维素则可用乙醇溶解,然后按 湿法制粒。此类片子有时释药不完全,大 量药物包含在骨架中,大剂量的药物也不 宜制成此类骨架片。
缓控释制剂3-精品医学课件
优点
缺点
使用方便,减少服药次数 释药徐缓,血浓平稳 减小峰谷现象,毒副作用小 疗效好 可定时、定位释药
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 给药方案无法灵活调节 价格较贵,一般为普通
制剂的2-3倍。
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血药浓度比较
第二节 口服缓控释制剂
一、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
❖ 缓、控释制剂有骨架型、贮库型和渗透泵型三种。 ❖ 释药原理主要有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
使已微囊化的膜层加厚 沉降囊
5~10℃ 37%甲醛溶液,7ml
20%NaOH溶液 调PH8左右
固化囊
水洗至中性 无甲醛味
微囊
(3)溶剂-非溶剂法
囊材 溶于溶剂 加入非溶剂
凝聚囊
除溶剂
微囊
(药物不溶于溶剂和非溶剂)
(4)改变温度法
囊材高温溶解 降温 凝聚囊 处理 微囊
(2)半合成高分子囊材:毒性小,黏度大,成盐后Cs CMC-Na、CAP、EC、MC、HPMC
(3)合成高分子囊材:(非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 聚乳酸(PL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 聚酰胺(动脉栓塞给药), 聚酸酐
用于示踪的各种壳聚糖微球
(三)微囊的制备
物理化学法 化学法 物理机械法
(三)体内外相关性
★点对点相关 ★平均释放时间与平均滞留时间相关 ★一个释放点(t50% ,t100%等)与一个药代动力学
(AUC、tmax或Cmax)参数相关
过程:
1.体内-体外相关性的建立
体外累积释放率-时间的释放曲线 体内吸收率-时间的吸收曲线
2.体内-体外相关性检验
第三节 口服定时和定位释药
一、口服定时释药系统
或称择时释药系统,就是根据人体的生物 节律变化特点,按照生理和治疗的需要而定 时定量释药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制得的控释微丸灌装胶囊,每粒胶囊 含微丸量相当于IM75mg.
Diagram
含量测定
体内外试验相关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外溶出度测定
人体生物利用度
血药浓度测定
含量测定:
❖取胶囊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置50ml 量瓶中,加甲醇35ml,微温使IM溶解,冷却, 加甲醇至刻度,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pH7.2磷酸盐缓 冲液(1:1)稀释定容,在320±2nm波 长处测定吸光度,按IM的吸光系数为193计 算,即得。
缓、控释胶囊
剂型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代:普通制剂 第二代:缓释制剂 第三代:控释制剂 第四代:基于体内反馈情报靶向与细
胞水平的给药系统
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系指 用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 放药物,使药物在较长时 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 制剂。
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系指 药物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缓
血清中提取的IM及内标物的色谱图如下
❖2、标准曲线:取空白人血清1ml,共6份, 分别加入相当于IM0.1,0.5,1,2,3,5μg的 标准液,各加入内标液1μg,加pH柠檬酸缓 冲液1ml,混匀后,加乙醚8ml,漩涡混匀 提取5min。离心,分取乙醚层,置45℃水 浴将乙醚挥干,残渣用无水乙醇200μl测定。
慢地恒速活接近恒速释放的 制剂。
优点:
1:对于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减少服药 次数,大大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2:是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 物的毒副作用;
3:可发挥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减少用药的总剂量 ,故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4:按要求定时、定位释放,更加适合疾病的治疗。
❖3、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人体内生物利用度:
❖12名健康志愿受试者(男10女2),平均年 龄23.8±1.9岁,体重58.5±5.0kg,随 机均分为2组,于清晨抽取空白血后,单剂量 交叉服用IM控释胶囊1粒(75mg)和普通 胶囊3粒(由IM加稀释剂填充胶囊制成,每 粒含IM25mg,所用原辅料、空胶囊与控释 胶囊为同批号),两次服药间隔14d。控释 胶囊于服药后 0.5,1,1.5,2,2.5,3,4,6,8,12,16,24,32 h,普通胶囊于服药后 0.5,1,1.5,2,3,4,6,8,12,16h分别抽取静 脉血3ml。分离血清,HPLC法测定血药浓 度,结果见下图: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原则:
1:理化因素: (1)剂量 (2)药物的理化因素:PKa、解离度
、水解性 (3)分配系数 (4)稳定性 2:生物因素: (1)生物半衰期 (2)药物的吸收 (3)代谢
缓控释制剂的释药机制:
1:溶出机制 2:扩散机制 3:溶蚀与扩散相结合 4:渗透压机制 5:离子交换作用
吲哚美辛控释胶囊的制备
1
材料
2
制备
3
验证
材料
仪器: 无级调速糖衣机、 Mini-沸腾包衣机、 UV-120及UV-260分 光光度计、RC-3B 型药物溶出仪、 Waters高效液相色 谱仪系统、IBM PC/XT型电子计算 机
药品: IM\糖粉、淀 粉、丙烯酸树 脂、乙腈、
制备
取IM与适量淀粉、糖粉等稀释剂混匀, 以水为润湿剂 ,在糖衣锅内按常规方 法制备素丸,然后用渗透型丙烯酸树脂 乙醇溶液在沸腾包衣机上进行薄膜包衣, 即得控释微丸。
体外溶出度测定:
❖根据IM控释胶囊主要是在肠道释放、吸收的 特点,选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 IM在此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19nm, 辅料在此波长附近无吸收。
❖(1)标准曲线 ❖(2)回收率与精密度实验 ❖(3)体外溶出速率
血药浓度测定:
❖1、色谱条件:色谱柱YWG-C18; 流动相:甲醇-水-乙腈-冰醋酸; 灵敏度:0.02AUFS; 检测波长254nm; 流速:1.3ml/min; 内标:炔诺酮。 炔诺酮和IM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0和 11.7min。
由图可见,IM控释胶囊血药水平明显比 普通胶囊稳定,持续时间长,达到了良 好的控释效果。
Diagram
含量测定
体内外试验相关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外溶出度测定
人体生物利用度
血药浓度测定
含量测定:
❖取胶囊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置50ml 量瓶中,加甲醇35ml,微温使IM溶解,冷却, 加甲醇至刻度,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pH7.2磷酸盐缓 冲液(1:1)稀释定容,在320±2nm波 长处测定吸光度,按IM的吸光系数为193计 算,即得。
缓、控释胶囊
剂型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代:普通制剂 第二代:缓释制剂 第三代:控释制剂 第四代:基于体内反馈情报靶向与细
胞水平的给药系统
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系指 用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 放药物,使药物在较长时 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 制剂。
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系指 药物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缓
血清中提取的IM及内标物的色谱图如下
❖2、标准曲线:取空白人血清1ml,共6份, 分别加入相当于IM0.1,0.5,1,2,3,5μg的 标准液,各加入内标液1μg,加pH柠檬酸缓 冲液1ml,混匀后,加乙醚8ml,漩涡混匀 提取5min。离心,分取乙醚层,置45℃水 浴将乙醚挥干,残渣用无水乙醇200μl测定。
慢地恒速活接近恒速释放的 制剂。
优点:
1:对于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减少服药 次数,大大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2:是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 物的毒副作用;
3:可发挥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减少用药的总剂量 ,故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4:按要求定时、定位释放,更加适合疾病的治疗。
❖3、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人体内生物利用度:
❖12名健康志愿受试者(男10女2),平均年 龄23.8±1.9岁,体重58.5±5.0kg,随 机均分为2组,于清晨抽取空白血后,单剂量 交叉服用IM控释胶囊1粒(75mg)和普通 胶囊3粒(由IM加稀释剂填充胶囊制成,每 粒含IM25mg,所用原辅料、空胶囊与控释 胶囊为同批号),两次服药间隔14d。控释 胶囊于服药后 0.5,1,1.5,2,2.5,3,4,6,8,12,16,24,32 h,普通胶囊于服药后 0.5,1,1.5,2,3,4,6,8,12,16h分别抽取静 脉血3ml。分离血清,HPLC法测定血药浓 度,结果见下图: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原则:
1:理化因素: (1)剂量 (2)药物的理化因素:PKa、解离度
、水解性 (3)分配系数 (4)稳定性 2:生物因素: (1)生物半衰期 (2)药物的吸收 (3)代谢
缓控释制剂的释药机制:
1:溶出机制 2:扩散机制 3:溶蚀与扩散相结合 4:渗透压机制 5:离子交换作用
吲哚美辛控释胶囊的制备
1
材料
2
制备
3
验证
材料
仪器: 无级调速糖衣机、 Mini-沸腾包衣机、 UV-120及UV-260分 光光度计、RC-3B 型药物溶出仪、 Waters高效液相色 谱仪系统、IBM PC/XT型电子计算 机
药品: IM\糖粉、淀 粉、丙烯酸树 脂、乙腈、
制备
取IM与适量淀粉、糖粉等稀释剂混匀, 以水为润湿剂 ,在糖衣锅内按常规方 法制备素丸,然后用渗透型丙烯酸树脂 乙醇溶液在沸腾包衣机上进行薄膜包衣, 即得控释微丸。
体外溶出度测定:
❖根据IM控释胶囊主要是在肠道释放、吸收的 特点,选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 IM在此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19nm, 辅料在此波长附近无吸收。
❖(1)标准曲线 ❖(2)回收率与精密度实验 ❖(3)体外溶出速率
血药浓度测定:
❖1、色谱条件:色谱柱YWG-C18; 流动相:甲醇-水-乙腈-冰醋酸; 灵敏度:0.02AUFS; 检测波长254nm; 流速:1.3ml/min; 内标:炔诺酮。 炔诺酮和IM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0和 11.7min。
由图可见,IM控释胶囊血药水平明显比 普通胶囊稳定,持续时间长,达到了良 好的控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