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
大学生毕业后,是先就业再择业 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大学生毕业后,是先就业再择业 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38530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8.png)
大学生毕业后,是先就业再择业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作为正方的一辩,我认为大学生毕业后是应该先就业再择业。
首先,就业是大学生毕业后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大学生毕业后需要赚钱养活自己,而就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直接途径。
选择就业还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就业也是大学生毕业后获得更好职业机会的关键。
通过就业,大学生可以在职场上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
而如果先选择自由职业或者创业,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难以获得稳定的收入和职业发展机会。
最后,就业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
通过就业,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位,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而如果先选择自由职业或者创业,可能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难以实现职业规划。
综上所述,我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先就业再择业。
谢谢!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作为正方的二辩,我认为大学生毕业后是应该先就业再择业。
首先,就业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他们需要适应社会的各种规则和文化。
通过就业,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逐渐适应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
其次,就业也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位。
通过就业,大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职业领域和行业,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位,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而如果先选择自由职业或者创业,可能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难以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位。
最后,就业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积累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
通过就业,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和事,从而积累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而如果先选择自由职业或者创业,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孤立和隔离,难以积累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
辩论正方应届毕业生应该先择业再就业
![辩论正方应届毕业生应该先择业再就业](https://img.taocdn.com/s3/m/577cb54a767f5acfa1c7cd6a.png)
题目:应届毕业生应该先择业再就业还是应该先就业再择业正方:应届毕业生应该先择业再就业∙兴趣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如果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是很难成功的。
而且,从很多例子可以看出,先就业后,人们往往安定下来,不改(或难改)职业。
因为没有喜欢的工作,就没有足够的热情,没有热情就不会全情投入.而且"骑驴找马"是对企业不负责任和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中,真正具有择业机会的人并不多.但具有择业机会的人跳槽的难度也更大(公司方面的阻力).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是在大学中就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不要临阵抱佛脚.∙我认为应该先有择业,后再就业。
现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虽然是供大于求,且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存在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但无论如何,大学生就业仍然是一种求职者与招聘者的双向互选,所以不应该有先就业、后择业之说。
另外,我认为此种说法存在激励在职人员跳槽的嫌疑,无疑是在扰乱中国就业力市场的公共秩序,虽然职员跳槽并未在法律上构成侵犯,但是这无疑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企业文化,造成恶性竞争。
∙我认为应该先有择业,后再就业。
现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虽然是供大于求,且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存在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但无论如何,大学生就业仍然是一种求职者与招聘者的双向互选,所以不应该有先就业、后择业之说。
另外,我认为此种说法存在激励在职人员跳槽的嫌疑,无疑是在扰乱中国就业力市场的公共秩序,虽然职员跳槽并未在法律上构成侵犯,但是这无疑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企业文化,造成恶性竞争。
∙对于刚毕业出校门找工作的毕业生来说,择业比就业更重要一些,因为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和工作环境,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工作的才更有干劲,每天的新鲜感才会更多,收获也会更多。
才不会为了工作而去工作,而是为了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而工作,虽然要做到择业这一步很难,我想自己真正用心去找,总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的!∙正如前面的人所说,如果做的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就没有激情也没有愿望去做好,长期这样下去,自己也会产生惰性,甚至失去斗志!如果说再换一份工作的话还要回到起点从头来,一个是不容易,一个是机会不多啊。
先择业后就业辩论资料
![先择业后就业辩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98cdff7f90f76c661371a58.png)
一辩立论:谢谢主持人,各位同学,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大学生应该先择业再就业。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择业的定义。
所谓择业,应当是综合考虑了自己的理想,自身知识构成和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对于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进行的一种理性思考和规划;而就业则是指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择业"是一个过程和结果的总和,"就业"是一个状态。
而"发展"则是协调"就业"与"择业"的重要砝码。
如果缺乏长远、合理的"发展"观进行调控,每一次的"择业"与最终的"就业"之间就永远难以达到平衡。
因而,合理的个人定位是实现"满意"就业,终生发展的关键。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首先,正视就业竞争、切合实际,有的放矢地择业是必须的,先择业使社会发展有高效性,稳定性。
当然,我方承认,在竞争加剧、整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提出"先就业再择业"的出发点是积极的,但现在看,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这种导向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假如学生带着盲目性和短期打算走上社会,在临时"婆家"难以安心工作,第一,不利于专业素养的培养;第二,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正确定位,不利于社会心理的成熟;第三,频繁的跳槽带来了严重的信誉危机;第四,盲目就业带来的专业不对口是对人才的一种极大的浪费。
在由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与华师大心理应用研究所共同进行的"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发现,近六成国有单位不赞同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做法。
其次,古人云:“未雨绸缪”,就是在告诉我们凡事必须提前做好计划,而对于就业这个问题,我们的计划是什么?就是择业呀。
大学生应该先择业后就业__辩论材料
![大学生应该先择业后就业__辩论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491aaddce2f0066f533229d.png)
大学生应该先择业后就业辩论材料我方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应先选择择业。
1:择业是为了更好的去就业。
2:通过择业,可以培养自己对自己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3:既然伯乐难遇,我们就应该自己主动创造机会去寻找伯乐,择业是前提、基础,通过正确的择业,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
通过择业能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4:试问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那所有工作岗位不都饱和?而且并没有择之以才,那么整个社会会怎样呢?举例:1:近年来,学生、家长和学校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先就业后择业"就是高校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采取的一项措施。
然而,它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效,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商榷。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中午好!现在由我来做我方的立论陈词。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大学生应先择业后就业!让我们大家先来了解下辩题中的概念吧。
大学生是一个群体,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潜在范围。
“业”指的是行业,“择”是两者以上供选择。
择业的含义是:在现今社会拥有的众多行业中,通过分析思考自身的专业和未来前进的理想道路,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行业。
就业的含义是:找到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有协议的工作行业。
然后我们一起看看辩题的关系吧,这是一个相对合理性的对立选择关系,是在比较这两条路哪个更合理,而不是在比较择业和就业哪个更重要,也不是在比较择业或就业本身好不好。
择业和就业本身并不矛盾,只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步骤。
既然比较的是时间先后顺序问题,就应该选取合理的比较标准。
而这个合理的比较标准就是:何种选择更加的有利于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
而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确定了目标和标准之后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三个因素:个人、社会、时间效率。
一.个人因素指的是:个人有主观能动性,有自主的选择权利,可以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擅长和不擅长。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最高的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https://img.taocdn.com/s3/m/973bde18ba0d4a7303763ac6.png)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我们经常谴责一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过于苛刻的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签订不平等劳动合同。
确实用人单位存在滥用优势地位的因素,但一些求职者的不诚信行为也使用人单位吃一堑长一智,为防止再次受骗上当,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过于谨慎,矫枉过正。
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一些不公正待遇与求职者的不良行为不无关係。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企业对一名员工进行一定时期的技术培养,并帮其办好落户等一切手续时,这名员工突然提出辞职,企业会怎幺想?常言道:人往高处走。
大学生髮现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发展而离开原单位,另谋高就,这是可以理解的。
用人单位也不会小肚鸡肠,迁怒于求职者。
但问题的关键是,大多数毕业生并非因为这个原因背叛单位,而是进入时就没有长期工作和服务的诚意。
这已不再是能否施展才华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诚信问题,这正是用人单位最不能容忍的。
找工作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就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
202X 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声称要达到去年大学生就业率73%以上的目标。
儘管如此,还会有27%左右的学生无法及时找到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就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思想。
一方面,如果大学生毕业时能够找得到工作,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上级部门规定的就业率就完成了,至于大学生找得工作是否合适就不是大学老师们看重的了。
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可以使他们从纯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开始自食其力。
毕业后仍然花着父母的钱自己不挣钱,毕竟让许多大学生良心上过不去。
先就业后择业?郭召良博士说,把目光紧紧盯在“就业”和“就业率”上面,这对学生本人没有一点好处。
首先,有的学生迫于生计压力,不管是否喜欢或者是否合适,可能会选择了一个“好工作”,但这个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他,但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在现在工作上干下去。
比如,有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参加了县的公****,最终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最后进入了县某机关部门工作。
先就业再择业正方三辩攻辩问题
![先就业再择业正方三辩攻辩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56870676eeaeaad0f33085.png)
正方三辩攻辩问题1、请问对方辩友:就业与择业哪个更容易?对方回答:当然就业比择业容易。
所以,我们才要提倡先择业,青年人就是要迎难而上。
2、现在社会上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已经十分严峻,你们不是为他们想一个容易解决问题办法,反而要给他们添难,于心何忍啊?!我再请问: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各方面的素质能力都有所欠缺,没有选择职业的资本,你让他们如何先择业后就业呢?对方回答:难道先就业随便找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的工作就能做好工作吗?先择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什么不好呢?3、兴趣爱好是可以培养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先就业,然后在就业过程中爱上自己的工作呢?对方回答: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让人爱上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是对青年人最大的关爱。
4、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岗位没人愿意去做,如果按对方辩友所说的那样青年人都先择业,那些苦累脏差的工作谁来做?留给老弱病残的人去做吗?他们能做好吗?你们难道只考虑个人兴趣而不考虑社会的需要吗?对方回答:如果青年人树立了报国志向,也可以志愿选择苦累脏差的工作,凭什么说先择业就不会考虑社会的需要呢?只有先择业才是有着明确的工作目标,而不是为了生存而盲目就业。
5、对方今天为什么总是把先就业粗浅地理解为盲目就业呢?难道一个没有任何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先择业就没有盲目性吗?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和从业方向时,大都是以一种盲从的心态,扎堆于各种热门专业和热门行业,这是他们的选择,到头来结果又是怎么样?对方回答:我们提倡青年人先择业再就业就是要大家认真思考,慎重选择职业,尽量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6、没有工作经验的择业盲目性更大。
现在很多公司招聘都会打出“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请问对方辩友对这一现象作何解释?对方回答:这是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问题,如果从青年人的角度来看,工作经验可以在择业后的工作中积累。
7、这是青年人在就业、择业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呀!先就业有了工作经验后再择业不是既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又符合青年人自身的成长吗?再请问:2004年以来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难道教育部的这项决定是有意要加害于我们年轻一代吗?对方回答:那是过去的提法,现在的提法是鼓励青年自主创业,这正符合我方提倡的先择业啊!8、自主创业就等于择业吗?我方不否认有一部分青年的自主创业是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但还有更多的自主创业者是想为自己先得到一份创造财富的机会,在获取了人生第一桶金之后,再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先择业还是先就业一辩
![先择业还是先就业一辩](https://img.taocdn.com/s3/m/7afdc11ac281e53a5802ffb1.png)
一辩稿谢谢主席大家好,每个应届毕业生都渴望在事业上“鹰击长空”,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发展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
今天我们判断应届毕业生应该先择业再就业还是先就业再择业,就是看两者谁更有利于大学生发展事业,发挥价值。
所谓择业是在综合自身能力,社会资源以及职业理想的前提下选择一种行业进行较为长期的发展,就业就是指寻找并展开工作。
先择业后就业就是提倡应届毕业生先确立个人的职业方向,规划事业发展步骤,再有目的的就业。
先就业再择业就是倡导应届毕业生先工作,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再进行职业规划。
我方提倡先择业再就业理由有二:第一先择业再就业为大学生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确立方向。
先择业是应届毕业生在事业发展初期进行的自我认知,初级规划,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就业机会进行理性选择。
经过择业后的就业会让我们对得来不易的工作更投入,更热爱,更加充满激情。
经过择业后的就业会让我们更懂得珍惜与奋斗,经过择业后的就业让我们的事业起步更稳定更扎实。
先择业为毕业生的发展指明方向,奠定深入发展行业的基础。
无论我们做出的选择是否正确,有规划有方向的人生是毕业生实现价值的必备条件,也是刻不容缓的先行者。
第二先择业后就业为大学生的事业发展整合资源,提高效益。
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至始不变的话题,国家企业在人才招聘,培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10届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却显示应届毕业生的跳槽率高达34%,是现有企业对应届毕业生最不满意的要素之一,也大大降低了毕业生的成才效率。
心想面对一个长期跳槽的大学生,面对一个希望通过就业来择业的大学生,那个企业伤得起?反之,先择业后就业可以让毕业生对行业多一份责任与坚持,从而有效的整合资源,积累经验,加快自身的成才效率。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应届毕业生应该先择业再就业。
结辩稿首先,今天对方辩友将先就业再择业的概念扩大化,说先就业再择业就是应届毕业生在综合了自身兴趣、专业等因素后做出的选择。
就不知您这到底叫先择业还是先就业?您方对先择业与先就业有明确的区分吗?今天不管我方综合考量,理性选择,只要我们就了业就叫先就业。
先就业后择业辩论实录
![先就业后择业辩论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61b4eba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9.png)
先就业后择业辩论实录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今晚我们的话题是“先就业后择业”。
我们知道,许多年轻人毕业后迫于生计或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会选择先就业;但也有一些人则认为先择业、找到自己真正向往的职业更为重要。
两种选择各有优劣点,这也成为了我们今晚要讨论的话题。
接下来,我们请双方代表进行发言。
先就业派代表: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们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题不是闹着玩的,就业是第一需求,是我们可能最紧迫的需求。
我们必须有经济来源去负担我们的生活费用。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先就业的原因。
先择业派代表:我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工作对于我们未来的影响。
先工作也许能解决眼前的经济困难,但是长期来看,选择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职业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们的时间、精力和实践经验在一个与自己的内心需求不相符的领域里投入,这对我们的人生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先就业派代表:但是,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很难保证我们从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
如果我们能在第一份工作中积累足够的经验并建立联系,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为将来寻找更好的工作做好准备。
先择业派代表:我同意我们需要经验和联系,但是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我们未来的职业规划。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个工作机会而放弃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职业发展计划,并在每一步中都考虑我们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代表的发言,我以为这场辩论真正强调的是需要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方向。
先就业可以解决眼前的经济问题,但是在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方面需要更加思考。
先择业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真正向往的职业,但是在实践和经验方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谢谢大家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 一辩稿
![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 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20794ac6d5bbfd0a795673c0.png)
一辩稿谢谢主席,各位老师、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在阐述我方立论之前请先允许我纠正对方辩友观点中的几点错误。
首先,对方辩友提到先就业具有盲目性,我方认为先就业并非毫无选择的从事职业,而是选择时考虑了更多的客观因素。
其次,对方辩友认为先择业是自身兴趣的体现,更利于挖掘潜能、提高工作热情。
但是面对当今社会人力资源供过于求,岗位竞争日趋激烈这样一个“僧多粥少”的现实,有多少人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理想职业呢?再者,对方辩友认为我方的先就业会导致频繁跳槽,破坏了就业秩序,我方不能完全认同。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跳槽能促进人才的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最后,对方辩友说到先择业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我方认为在就业中才能正确定位自己,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就如卡耐斯基曾说过的:任何人的成功轨迹绝不是直线。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下面,让我们来明晰辩题的关键。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愿望的人参加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而“择业”相对而言就是人们根据自身情况及社会现实选择毕业后所要从事的理想职业;这里的“先”和“再”是指“就业”和“择业”何者作为第一选择更为合理的顺序前后问题。
无论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我们的重点都是就业。
纵观当前社会形势,“就业荒”这个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要理智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现在,我方将从以下五点来论证。
先就业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开阔社会见识,为以后的择业奠定基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在社会经验方面比较匮乏。
而现今公司企业都倾向青睐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
先就业就给了大学生这样一个平台,有利于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拓展人脉,发展自己。
先就业能扭转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心态,帮助他们正确自我定位,更利于融入社会。
先就业可以让我们逐步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认知自己的职场能力,摆正姿态,从而渐渐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重新定位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大学生先择业后就业的四辩总结陈词3篇(先就业再择业的利和弊四辩稿)
![大学生先择业后就业的四辩总结陈词3篇(先就业再择业的利和弊四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049c43f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3.png)
大学生先择业后就业的四辩总结陈词3篇(先就业再择业的利和弊四辩稿)高校生先择业后就业的四辩总结陈词1正方一辩立论陈词感谢主席,大家晚上好:在今日的这个辩题里,择业指人们以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为基准来选择并猎取合乎自身理想的职业和用人单位;就业是指获得工作,以此谋生。
先择业后就业首要考虑的是自我理想的实现,看轻独立谋生的需要;而先就业后择业则是先考虑在社会上谋求生存,再去追求自我的理想。
我方推断的标准是哪种选择更加稳妥、有效和迅速而灵敏。
我方认为,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青年应先就业再择业。
理由有三:第一,从社会的现状来看,如今就业形势严峻,重要缘由之一就是为数众多的青年只着眼于少数热门行业,例如今年有一百四十一万人争夺一万六千个公务员职位。
在这种状况下,对于大多数青年来说,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而众多青年长时间没有工作,也必定会造成社会上的种种的负面影响。
先就业后择业由于找工作的时间相对较短,故能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稳定。
其次,从家庭的角度来讲,百善孝为先。
作为一个早已年满十八岁的成人,应当有这份挑起家庭责任的担当,至少不能再增加家庭过多的压力。
由于现实状况的严峻,先择业比先就业必定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的成本,加重家庭的负担。
当今社会消逝广为垢病的“啃老一族”,其借口就是“先择业后就业”。
第三,从青年本身的角度来讲,没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的年轻人如何能对社会和职场有真正的熟识?俞敏洪就曾经埋怨过高校生普遍有眼高手低的毛病。
先择业必定会由于对社会和职业不成熟的熟识而付出大量时间、金钱、人力和心理成本。
所以我们应当脚踏实地,首先寻求一份能使自身独立谋生的职业,在实践中重新探究和规划人生的理想,在经济有保证和对社会熟识成熟的前提下,再进行择业,追求符合自身条件的理想职业。
这才是更稳妥更有效的路子。
否则,始终徘徊于择业的迷惘中蹉跎岁月,将是对宝贵青春的极大铺张!综上所述,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家庭经济压力和对社会的熟识不成熟,假如青年先择业后就业,必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和社会成本,以及择业挫折造成的心理成本。
先就业再择业正方三辩攻辩问题
![先就业再择业正方三辩攻辩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d94c8db5022aaea998f0f2e.png)
正方三辩攻辩问题1、请问对方辩友:就业与择业哪个更容易?对方回答:当然就业比择业容易。
所以,我们才要提倡先择业,青年人就是要迎难而上。
2、现在社会上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已经十分严峻,你们不是为他们想一个容易解决问题办法,反而要给他们添难,于心何忍啊?!我再请问: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各方面的素质能力都有所欠缺,没有选择职业的资本,你让他们如何先择业后就业呢?对方回答:难道先就业随便找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的工作就能做好工作吗?先择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什么不好呢?3、兴趣爱好是可以培养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先就业,然后在就业过程中爱上自己的工作呢?对方回答: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让人爱上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是对青年人最大的关爱。
4、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岗位没人愿意去做,如果按对方辩友所说的那样青年人都先择业,那些苦累脏差的工作谁来做?留给老弱病残的人去做吗?他们能做好吗?你们难道只考虑个人兴趣而不考虑社会的需要吗?对方回答:如果青年人树立了报国志向,也可以志愿选择苦累脏差的工作,凭什么说先择业就不会考虑社会的需要呢?只有先择业才是有着明确的工作目标,而不是为了生存而盲目就业。
5、对方今天为什么总是把先就业粗浅地理解为盲目就业呢?难道一个没有任何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先择业就没有盲目性吗?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和从业方向时,大都是以一种盲从的心态,扎堆于各种热门专业和热门行业,这是他们的选择,到头来结果又是怎么样?对方回答:我们提倡青年人先择业再就业就是要大家认真思考,慎重选择职业,尽量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6、没有工作经验的择业盲目性更大。
现在很多公司招聘都会打出“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请问对方辩友对这一现象作何解释?对方回答:这是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问题,如果从青年人的角度来看,工作经验可以在择业后的工作中积累。
7、这是青年人在就业、择业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呀!先就业有了工作经验后再择业不是既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又符合青年人自身的成长吗?再请问:2004年以来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难道教育部的这项决定是有意要加害于我们年轻一代吗?对方回答:那是过去的提法,现在的提法是鼓励青年自主创业,这正符合我方提倡的先择业啊!8、自主创业就等于择业吗?我方不否认有一部分青年的自主创业是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但还有更多的自主创业者是想为自己先得到一份创造财富的机会,在获取了人生第一桶金之后,再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应届毕业生应先就业再择业(四辩稿)
![应届毕业生应先就业再择业(四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23ffa7242f60ddccda38a0b3.png)
谢谢主席,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与对方辩友一起讨论就业,择业谁先谁后的问题。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今天罗列先择业的种种好处,但是我还是要拿起现实的尖针,刺破对方那一个个太过天真的泡影。
1.对方辩友说,第一份工作意义非凡,影响人生。
是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尚未重要到决定终生。
一个人一生换上四五份工作是正常的,很多时候,职业理想需要一个曲折实现的过程。
正如卡耐基所说,任何人的成功轨迹,都绝不是直线。
而先就业为以后的择业及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基础,这不更能说明应该先就业再择业吗?2.对方辩友说,择业可以避免盲目,有目标的引领可以避免迷失。
想来对方辩友是没有理解“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实质。
先就业,是要求大学生摈弃陈旧择业观念,即盲目定位、期望值偏高的心态。
通过先就业,在涉世之初积累社会和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在社会竞争中发现机会,为以后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如斯,怎会盲目,怎会迷失自己?3.对方辩友说,先就业提高了跳槽率。
可将用人单位当跳板有什么可耻?当现在的单位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寻求一个能继续提高的平台。
这样在一次次的跳槽中不正一次次的提高了自己了吗?而现在的一些大的公司也非常欢迎从别的企业跳槽过来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拥有了别人所不能拥有的经历和能力.4.对方辩友说,选择的工作能使之迸发热情。
可是不真正进入职场,不真正了解职场,那么你择业的依据是什么呢?是自己的喜好,是自己的理想?坐在象牙塔里空想出的理想,在实际中一触即破.被一次次打击后,你的热情还在吗?先就业再择业,当你有了经验,了解了社会,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热情一点点点燃,不是能更好地发展吗?5.对方辩友说,就业带来的专业不对口是对人才的一种极大的浪费。
可是先就业再择业,并非不择业啊,就业是为了更好的择业,在就业中接受学校没有的知识技能培训、人际关系锻炼、业务水平提升。
然后比应届毕业生更容易的进入适合你的单位,这样又怎么会浪费人才呢?对方辩友以上种种缺漏,不更加说明应届毕业生应先就业再择业吗?那听听我方观点吧。
大学生毕业后,是先就业再择业 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大学生毕业后,是先就业再择业 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63a91c1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7.png)
大学生毕业后,是先就业再择业辩论赛正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今天我们的辩题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先就业再择业”,作为反方,我们认为先择业再就业才是更好的选择。
首先,就业市场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
如果我们先就业再择业,就可能会错失更好的机会。
而如果我们先择业再就业,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寻找更好的机会,并且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其次,对于那些有着明确职业规划的人来说,先择业再就业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他们可以先寻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位,然后在这个职位上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最终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最后,我们认为先择业再就业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职业权益。
如果我们先就业再择业,我们可能会面临低薪、高压力、低福利等问题。
而如果我们先择业再就业,我们可以在职位薪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进行更加充分的考虑,保护自己的职业权益。
总之,我们认为先择业再就业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谢谢!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认为先就业再择业是更好的选择。
首先,就业是我们毕业后的首要任务。
只有先就业,我们才能获得实际经验,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能力,这对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就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职业市场和职业发展。
通过就业,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职业发展前景,了解到不同公司的文化和管理方式,为我们未来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选择。
最后,我们认为先就业再择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
在就业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避免盲目择业,导致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先就业再择业是更好的选择。
谢谢!三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认为先择业再就业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首先,择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
通过择业,我们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不同行业和公司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
先择业再就业辩论稿范文(必备3篇)
![先择业再就业辩论稿范文(必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f9161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c.png)
先择业再就业辩论稿范文(必备3篇)先择业再就业辩论稿范文第1篇反方:应届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1.我认为,作为刚刚毕业的普通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因为,无论是从知识和社会经验上来看,都是很不足的.第一点应该是清楚自己要什么,也就是对自己有个短中长期的规划,切记要脚踏实地,诚实对待自己,了解自己要比去了解别人会是更重要的事情.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自己对自己做的工作和自己有兴趣的工作有客观的认识,这时不防可以择业.2.因为我们现在并不太清楚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那方面可能有很多都感兴趣,也有可能觉的自己一无所长那么,就要靠我们的实践经验来告诉我们答案实践来源工作,就业或许等你自己工作以后,发现你的爱好并不在你所学的在有所改变也未尝不晚没试过谁都不知道结果如何不是吗.......3.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该先就业,首先,就业意味着你有更多机会掌握工作技巧,一个人只有切实做件事了才能有更多了解,其次,我认为,工作以后一个人会变得成熟,懂得如何处理职场中各种人际关系,这对以后跟别人共事是很有好处的,并且,我想,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很迷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这样就只能通过先就业来了解自己适合做某方面的事。
这是我的一些观点,希望能跟大家多多交流沟通4.我认为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我们应该先就业后择业,社会是复杂多变的,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要做的是要先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我们。
在说,现在对我们来说竞争激烈,一职难求,即使我们多才多艺但是在领导眼里我们毕竟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学生,要谦虚要有一颗放到最低处的心。
只有这样才能首先立足企业立足社会。
之后在寻求自己适合的工作,发挥自己的潜力。
5.人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我们的温饱问题是首要问题,我认为,我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有资本去追求更高的成就.何况,初涉职场,你哪有资格去选择,只有先为自己增值,你才有资格去追逐.或许有些人认为就那些有名的学府出来的应该有资格吧!而实际上,在今天的职场上,经验是起决定的作用,因为企业的追求是利润.所以我们应该先就业.6.大学扩招了,上大学的和毕业生都多了。
先择业还是先就业三辩
![先择业还是先就业三辩](https://img.taocdn.com/s3/m/ca82743110661ed9ad51f3b1.png)
1.先就业后择业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骑驴找马”的心理。
即先找一个工作“保底”,解决正方提出的所谓生存问题,有了更好的单位再撕毁协议重新选择。
这对大学生本人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提高了成本:大学生得为单方毁约付出代价,必须交纳一定的违约金;用人单位则无法正常开展预设的工作项目,重新招人又要再费周折。
用人单位为降低此成本,提出的苛刻条件将会不断增多,无形中又给大学生就业增设许多不必要的复杂环节,由此导致就业渠道更加不畅通的恶性循环。
2.先就业后择业将使大学生相对于用人单位的信用度降低。
用人单位希望得到的是愿意长期服务于该单位的的有用人才,为此,他们愿意花大价钱开讲座搞培训将一个生手培养成熟手。
他们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员工学成之后屁股一拍辞职书一递便转身走人,因此他们怎么相信一个不是因为爱好兴趣专长仅为解决生存问题而来应聘的大学生呢?除非那些隔两天就换名字换地点的皮包公司。
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只会增加用人单位的不信任感,甚至还会浪费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体现。
3.先就业后择业会导致大学生自身能力的退化。
很多人认为,先随意选择一份工作,再在工作中调整方向,但是,如果满足于一份不合适自己的工作,不但没有了挑战性和锻炼学习的机会,即便有了一、二年的工作经验,对于今后再择业也没有多大的实际帮助,浪费了青年打基础的宝贵时间。
目前行业的细分化决定了人才的专业性,浪费了时间就等于淡化了自己未来的专业度,同样不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
4.就业压力不是长久的事,它只是非常时期的一种非常现象。
如果对方辩友一直强调我国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我只能说对方辩友是对国家失去了希望。
因为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不可能老是困扰在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升高的问题里面。
这些问题可能出现,甚至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它毕竟不是主流。
对方辩友通过非主流的现象论证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问题显然是不可取的。
我相信对方辩友的拳拳爱国之心是不会认为咱们国家没希望了15.社会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先择业再就业。
大学生先择业后就业的四辩总结陈词
![大学生先择业后就业的四辩总结陈词](https://img.taocdn.com/s3/m/a7b0c46b9b6648d7c1c7466a.png)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真的是巧舌如簧,在下佩服至极,言归正传,聆听了对方辩友的观点后,顿时让我觉得前途黯淡。
求职过程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招聘会上,何处话凄凉。
同为大学生,对方辩友的观点,着实让我万万不敢苟同。
第一,我不得不指出但对方辩友一直在向大家灌输一种错误的是思想,择业难,难于上青天。
择业是那水中月,镜中花呀,那是可望而不可即。
我方一辩陈词已明确指出了,就业压力大只是这样一个非常时期的非常问题。
先就业再择业或许从短期上看可以解决就业压力问题,但是我们的国家是在进步的,社会结构是在变化的,随着我国老龄话社会的到来以及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必将成为历史。
第二,对方辩友何必一直纠结于工作经验的问题呢?您可知道,这招聘公司要求的工作经验前面可是有一个大大定于“相关”啊。
您说卖菜的经验怎么就能转移到HR上了??!再者,对方辩友说,先就业是为了先让自己有更加充实的工作经验,为了以后的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可是正如我们所提到的婚姻问题,然道大家会愿意与一个有诸多婚史的人结婚吗?这个问题相信在坐的各位都会有明确的答案吧,第三,我方不得不纠正对方辩友一个错误的认识,大学生先择业再就业并非对方辩友所说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我方立论陈词已明确指出择业需要考虑个人兴趣、能力,更需要考虑社会需求,这恰是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体现。
而先就业再择业,则对这些因素不给予考虑,抱着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在自己的岗位上磨灭激情,对于大学生来说,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激发自身潜能;对于招聘公司来说,则面临着因跳槽带来的经济损失,使整个人才市场更加不稳定。
第四,对方辩友在陈词理论阶段提到,先就业后择业是为了更好地回报亲人,但试问哪个人的父母或亲人会把孩子当做赚钱的工具呢?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不是急于要我们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开始赚钱。
他们希望我们拥有一份让自己开心的好工作,而不是让我们大把大把地往家里运钱。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 doc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 doc](https://img.taocdn.com/s3/m/37b812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3.png)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 doc
先就业:
1. 经济压力: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大,迫切需要就业来解决生活费用和债务问题。
2. 社会经验:先就业可以让大学生更早获得社会经验,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培养职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3. 增加竞争力:就业后,大学生可以积累职业经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为未来的择业奠定基础。
4. 社会责任:就业可以让大学生为社会作出贡献,早日成为社会的一员,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5. 家庭期待:家庭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较高的期待,他们希望大学生能够早日独立,减轻经济负担。
先择业:
1. 职业规划:大学生应该先进行职业规划,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发展潜力的岗位,而不是盲目就业。
2. 增加心理预期:大学生在择业前先进行实习或暂时就业,可以为自己增加心理预期,了解自己真正喜欢和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3. 提升就业质量:先择业可以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准备,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提升就业质量。
4. 个人发展:先进行择业可以让大学生有时间去进一步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实践经验:大学生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来了解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兴趣,通过择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更好地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大学生先择业后就业的四辩总结陈词
![大学生先择业后就业的四辩总结陈词](https://img.taocdn.com/s3/m/98d4b77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7d.png)
大学生先择业后就业的四辩总结陈词第一,对方辩友反复提到我国就业形式的严峻,的确,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正是因为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才要慎重择业,明确日后的就业方向,不能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寻找就业的途径,这样岂不是得不偿失吗?第二,我想告诉对方辩友,就业有一定的盲目性,而择业相对理智,盲目就业不但会给国家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使大学生难尽其才,因此我们要弘扬风险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明确我们正确的择业观念。
第三,对方辩友在陈词理论阶段提到,先就业后择业是为了更好地回报亲人,但试问哪个人的父母或亲人会把孩子当做赚钱的工具呢?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不是急于要我们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开始赚钱。
他们希望我们拥有一份让自己开心的好工作,而不是让我们大把大把地往家里运钱。
下面对我方观点进行再次陈述总结:首先,大学生毕业先择业有利于以后的就业。
大学生先择业可以更好地明确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好和掌握掌握知识和技能,能为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了明确的就业方向和良好的工作必备知识技能,还怕没有就业机会吗?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就业是大学生的毕业目标,而择业是大学生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前提,不能为了就业而就业,更不能盲目的就业。
大学生毕业先择业后就业是种明智的选择,一个人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他自身的潜力,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
第三,不错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就业、择业就好比磨刀,在对方辩友的观点中,磨刀就是先就业后择业,而我方的磨刀就是先择业后就业,按照对方辩友的理论,如果磨的不是砍柴的刀,二师一把杀猪的刀,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择业都不能够明确,就业又从何说起呢?纵然就业形势严峻,可我们仍要大展拳脚谱写胜利篇章;纵然择业道路难寻,可我们仍然披荆斩棘走向成功彼岸。
第一是大学生。
大学生毕业后,并没有对自身才智形成一个完整而详细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论赛:先择业后就业部分观点如下:近年来,学生、家长和学校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先就业后择业"就是高校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采取的一项措施。
然而,它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效,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商榷。
近日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
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老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
为此,用人单位呼吁,高校不应该为提高自身就业率,一味地把毕业生推向并不适合的企业;为学生做好就业定位才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源头所在。
(10月10日《信息时报》)"先就业后择业"有一定的合理性。
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择业难度,加之毕业生社会经验欠缺,对社会了解甚少,很难一次性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而在求学期间已经付出巨大经济代价的大学毕业生们,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再拖累家庭和父母,需要尽快落实工作单位。
应该说,客观因素让他们无暇考虑岗位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自己能在某个岗位上服务多久。
同时,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这块"金字招牌",也为学生的"饥不择食"推波助澜。
学校逼"嫁",使很多学生在并不清楚单位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时,只能无可奈何地"先进去再说","我们可不想因为个人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形象"。
据说学校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教育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能让他们放下"心高气傲"的心态,扎实地走向社会,对缓解就业压力有益。
果真如此,教育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也可谓用心良苦。
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
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不良现象,它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甚至会逼迫他们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
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
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
到头来,形成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和大学应届毕业生之间"麻秆打狼---两头怕",不仅影响大学生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人才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我们经常谴责一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过于苛刻的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签订不平等劳动合同。
确实用人单位存在滥用优势地位的因素,但一些求职者的不诚信行为也使用人单位吃一堑长一智,为防止再次受骗上当,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过于谨慎,矫枉过正。
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一些不公正待遇与求职者的不良行为不无关系。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企业对一名员工进行一定时期的技术培养,并帮其办好落户等一切手续时,这名员工突然提出辞职,企业会怎么想?常言道:人往高处走。
大学生发现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发展而离开原单位,另谋高就,这是可以理解的。
用人单位也不会小肚鸡肠,迁怒于求职者。
但问题的关键是,大多数毕业生并非因为这个原因背叛单位,而是进入时就没有长期工作和服务的诚意。
这已不再是能否施展才华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诚信问题,这正是用人单位最不能容忍的。
找工作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就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
2005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声称要达到去年大学生就业率73%以上的目标。
尽管如此,还会有27%左右的学生无法及时找到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就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思想。
一方面,如果大学生毕业时能够找得到工作,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上级部门规定的就业率就完成了,至于大学生找得工作是否合适就不是大学老师们看重的了。
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可以使他们从纯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开始自食其力。
毕业后仍然花着父母的钱自己不挣钱,毕竟让许多大学生良心上过不去。
先就业后择业?郭召良博士说,把目光紧紧盯在“就业”和“就业率”上面,这对学生本人没有一点好处。
首先,有的学生迫于生计压力,不管是否喜欢或者是否合适,可能会选择了一个“好工作”,但这个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他,但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在现在工作上干下去。
比如,有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参加了县的公务员考试,最终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最后进入了县某机关部门工作。
但是到机关以后,由于自己性格并不喜欢应酬,也不喜欢喝酒,但工作又要求她不得不应酬和喝酒。
她感到工作就像受罪一样,但她又不能舍弃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收入。
先就业后择业的结果就可能是“干一辈子自己并不合适的工作”。
其次,有的学生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在工作过程中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跳槽。
在单位里边稍微遇到一点问题和困难,就跳槽。
有的大学生在毕业不到一年就换了好几个工作。
有一个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年内没有跳槽的毕业大约只有20%左右。
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到了一个超市作销售工作,还来觉得超市工作时间长,就跳到某企业作市场运销工作,后来又发现作市场营销工作成天在外面奔波太辛苦,就跳到某公司做办公室文员,在办公室里边有发现同事关系不太处理得好,她又想换工作,但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换什么样的工作了。
可以,先就业后择业却变成了一个不断逃避现有工作的借口。
不断跳槽的结果是工作始终没法稳定下来,始终处于“找工作”的状态之中。
超越“找工作”郭召良博士说,没有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先就业后择业”结果只能是“瞎就业”。
我们就业要“超越找工作”,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要有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的概念。
首先,我国即将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你只要找到工作,你的生活就不成问题。
所以,大学生不要把眼睛紧紧盯在“谋生”“糊口”上面。
要知道,没有多少学历的民工都能找到工作,为什么大学生还找不到工作呢?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大学生不愿意。
其次,一个人一辈子只在一个单位做一个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多次面临职业转换的情况。
因此,大学毕业不能指望一步到位地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有步骤地过程。
我们可以先从小处着眼,慢慢累计自己,然后就有可能达到自己的职业理想。
郭博士说,“先就业后择业”和“先择业后就业”形式上看来没有太差的差别,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
“先就业后择业”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们是在现有可供选择的情形中进行选择,他们会随波逐流,他们没有什么目标。
“先择业后就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是事前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然后选择一个合适地地方开始自己的职业,他们主动为下一次职业变动做准备,总是在自己准备好以后,变动自己的职业。
郭博士建议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理想、工作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根据这些方面情况再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就业情况,制定一个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线路图。
郭博士说,只要心中有了理想,那些你过去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他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帮助你就愿意去做,而那些资待遇好职业过去可能会选择的工作你也可能会因为它对你的职业生涯没有帮助而放弃。
郭召良博士鼓励大学生说,“只要你的职业理想够高,你就不会怕起点够低。
”正方辨友观点:凡事应该有的放矢,没有目标就像无头苍蝇,找不到出路的!何况事业是一辈子的事情,怎能随便就从了呢?为此我认为应该先择业后就业,我有以下理由:1. 先择业后就业有的放矢,能够保证不走回头路,为自己的事业做长远打算,提早对自己今后的人生进行规划,尽早发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 准确择业才能保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
择业不慎,盲目就业,进入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领域,很难做出成就来的。
3. 先择业后就业,选准职业,进入自己喜欢的行业工作才能得心应手,获取自信心,取得成就感,体会到幸福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感受自我生命价值。
4. 先择业,并非择业之时不就业,而是避免盲目就业,是把握机会进入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脚踏实地地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个人事业理想。
5. 先就业再择业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就错了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成百年人!工作了很长时间,花费了很多精力,干着自己并不喜欢或擅长的工作,再想干自己想干的事业,代价过大,很难回头。
另外,时过境迁,自己钟情的含行业也许发生了很大变化,再想重头干起,也不是易事。
还有,自己重新开始必然面临两难境地——想辞去已经干过多年的职业吧,自己多年的艰辛好像就要取得收效了,工资待遇也逐步提高了,舍不得放弃;不辞吧,自己的精神上总有缺陷,总感觉自己没有为自己活着,做的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走的不是自己适合走的道路,于心不甘!就业后,再择业,要面临社会多方面的压力。
在用人单位看来,这就是半路出家,用人单位不一定接受。
也许还有来自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自己周围的人的压力,工作单位的压力……可谓阻力重重。
反方辨友观点事业比金钱重要,机会比安稳重要,未来比今天重要。
——李开复开始先来理解什么叫就业?什么叫折业!就业简而言之,指的是寻找到一份工作,获得物质上的报酬,从而解决自己的生活经济来源问题。
择业而所谓择业,不光是找到工作,而是要在众多的就业机会里选择某个适合自己的、长远来看能够获得更好的成功的职业,总而言之,它意在选择,是主动的、自主的就业,而非被动的就业。
它应该是有"远见"的。
有句话叫叫学无止境!不是说我们选择一份工作就是一辈子,当然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在经济危机之下,用人岗位短缺!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选择别人的,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太多的人都放弃了坚持,因为他们先要解决的是温饱!有人有实力的家庭成了最有力的后盾,而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多数是穷人,他们只有在自己不被饿死的只前给自己一条活路即就业!正方精彩发言:大学生,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新思维新技术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择业,是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资源条件后的选择职业,不是简单的只考虑薪金福利和工作条件。
从某种角度讲,大学生勇敢迈出自我选择,自我定位的一步,是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是对自我权力的肯定,所以,我方观点:大学生应该先择业再就业。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论证这一观点:第一,先择业是对大学生素质的完整体现。
大学生的竞争力是什么?是他在大学学习中内化的学养素质,获取的专业知识,培养出的思想方法。
只有恰当的选择自己将从事的职业,才能在求职中体现他大学文凭背后“人才”这一价值。
第二,先择业能提高效率。
我们不能好罐子破摔,这不仅是浪费了资源,更是对用人单位的不负责任,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诚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