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双重预防体系制度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模板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模板#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模板##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构建安全生产的双重预防机制,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所有生产、经营活动。
## 三、定义双重预防机制是指通过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相互补充的环节,形成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长效机制。
##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 4.1 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双重预防机制的总体部署和监督。
### 4.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 4.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执行。
## 五、风险辨识评估### 5.1 风险辨识定期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
### 5.2 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分类、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 5.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六、隐患排查治理### 6.1 隐患排查定期对生产、经营现场进行隐患排查。
### 6.2 隐患记录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记录,并建立隐患档案。
### 6.3 隐患治理对排查出的隐患制定治理计划,并实施治理。
## 七、教育培训### 7.1 定期培训对员工进行双重预防机制的教育培训。
### 7.2 培训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情况。
## 八、信息管理### 8.1 信息收集收集和整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 8.2 信息分析定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效果。
## 九、监督检查### 9.1 定期检查定期对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9.2 检查记录建立监督检查记录,记录检查结果。
## 十、事故应急与处理### 10.1 应急预案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和事故处理。
### 10.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 十一、持续改进### 11.1 持续改进根据监督检查和事故应急处理的结果,不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在生产、生活、科研等活动中,通过风险识别、评价、控制、监测和应急处置等手段,建立起预防事故的两大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第三条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参与、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领导,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所需经费。
第五条市、区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监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第二章风险管理体系第六条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环节。
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制定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八条单位应当开展风险识别,查找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类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失误、恶意破坏等。
第九条单位应当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风险的危害程度和可能性, prioritize 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条单位应当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消除或减轻风险,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
第三章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第十二条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培训、演练、修订等环节。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应急资源等。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五条单位应当发布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及时更新事故应急措施。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实施方案(word版)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实施方案(完整正式规范)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市住建委关于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 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我公司发展现状, 建立完善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深入研究水泥厂事故的特点, 认真分析安全风险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从根本上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实施内容各单位部门要建立健全并保持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程序, 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和梳理, 并制订员工岗位规范和控制措施, 以实现人员准入、培训、监督全过程的流程管理。
1、人员准入管理2、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 对识别出的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 总结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 为不安全行为控制提供依据。
3、员工岗位规范在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的基础上, 应制订员工岗位规范, 岗位规范应:4、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制定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以确保员工岗位规范的有效执行。
5、员工培训教育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机制, 以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意识和技能。
6、员工行为监督(1) 建立完善的员工行为监督制度, 及时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
7、员工档案建立健全员工档案, 全面掌握员工信息, 以实现分类管理。
三、责任分工公司负责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要积极开展风险源的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制定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隐患、信息技术应用等。
双重预防体系制度
双重预防体系制度一、事前预防事前预防是在事故发生之前,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预先识别和排除安全隐患,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1.安全制度建设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应急救援制度等,明确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规定作业流程和安全措施,并定期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制度和规程。
2.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操作人员的作业行为、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等。
3.职工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包括对职工的安全常识和事故案例的宣传教育、岗位技能和操作规程的培训等,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安全意识。
4.安全设施的建设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建立和完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安全通道、防护设备等,提供合理的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
二、事中预防事中预防是在事故发生后,通过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等手段,减少人员伤害和避免事故扩大化。
1.应急预案的建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组织架构、应急流程、人员配备和协调机制等。
预案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和风险等级,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应急处置措施。
2.培训和演练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
演练应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和风险等级,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并及时总结演练效果,找出问题并进行改进。
3.事故调查和分析企业应及时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不足之处,以及发现类似问题的潜在隐患,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技术手段的应用企业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使用传感器、视频监控等设备,实时监测工作区域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总而言之,双重预防体系制度通过事前预防和事中预防两个环节,全面管理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害。
只有在严格执行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制度模板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制度模板一、总则1.1 为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等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活动。
1.3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单位应设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
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
2.2 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开展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
2.3 单位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班组长和职工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风险辨识与评估3.1 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实际情况,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
风险辨识应包括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评估应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3.2 单位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明确责任人和管控要求。
对高风险环节应实行重点管控,确保安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3.3 单位应定期更新风险辨识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确保双重预防体系的有效性。
四、隐患排查治理4.1 单位应开展定期、不定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各类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整改。
隐患排查应覆盖所有生产环节、设备设施和人员行为。
4.2 单位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的频次、方法、整改措施和期限等要求。
对重大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2023年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范本
2023年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范本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范本第一部分:概述1.1 目的本运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充分预防和应对潜在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潜在的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层、员工、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
第二部分: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2.1 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等。
对已发生的风险事故,应进行事故调查并总结经验教训。
2.2 预防措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设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企业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防范的认识;-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确保合作方的合规性和可靠性;-建立紧急应对机制,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加强法律合规意识,制定企业的合规制度和操作规范;-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生产设备和场所的安全。
第三部分:责任与监督3.1 责任分工企业应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责任和职责,确保各项预防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3.2 监督与检查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的及时识别和评估;-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执行;-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外部审计,评估运行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建立投诉举报通道,及时接受员工和外部的投诉和举报。
第四部分:违规处理与纠正4.1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运行管理制度的行为,企业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降职、辞退等。
4.2 纠正措施对于发现的风险隐患和问题,企业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防止再次发生。
纠正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制定改进计划、整改措施,以及加强培训等。
第五部分:落实与改进5.1 落实企业应确保运行管理制度的全员落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建立健全的监督与检查机制,确保运行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全套经典可编辑)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全套经典可编辑)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全面且可编辑的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
以帮助组织有效预防和管理问题的发生。
此管理制度可以应用于各
种组织,包括商业企业和非盈利组织。
目标
- 建立一套完善的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确保组织在管理层
面具备应对问题的能力。
- 系统性地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
- 提高组织内部沟通和合作,以增强问题预防和解决能力。
内容
1. 制度概述
- 制度名称
- 制度目的
- 制度适用范围
2. 双重预防机制的原则- 主动预防原则
- 纠正预防原则
3. 组织责任
- 顶层领导责任
- 部门责任划分
- 相关人员责任
4. 风险识别和评估
- 风险识别方法
- 风险评估流程
- 风险等级划分
5. 预防措施
- 构建预防机制
- 建立风险管理控制手段- 落实预防措施责任
6. 问题管理和纠正措施- 问题管理流程
- 纠正措施制定和执行- 审核和改进
7. 绩效评估和监控
- 绩效评估指标制定
- 监控方法和频率
- 绩效评估结果分析与改进
8. 培训与意识提升
- 培训计划设计
- 意识提升活动开展
- 培训效果评估
9. 相关记录和文件管理
- 相关记录的保存
- 文件管理要求
- 文档变更和控制
结论
本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将为组织提供一套全面、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帮助组织有效预防和管理问题。
组织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并确保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双重预防相关制度文件模板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制度文件模板一、总则1.1 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风险辨识和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1.3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
二、风险辨识与评估2.1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
2.2 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识别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各种风险,并评估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
2.3 企业应根据风险辨识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时间。
三、隐患排查治理3.1 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的责任人、频次、内容和要求。
3.2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或控制。
3.3 对不能立即消除的隐患,企业应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3.4 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信息档案,对隐患的发现、整改情况进行记录。
四、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4.1 企业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4.2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对象、时间和方式。
4.3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
五、安全生产责任制5.1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5.2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安全生产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5.3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对未履行职责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处罚。
六、安全生产投入保障6.1 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确保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满足。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有效实施,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明确各级人员的工作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使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各级职责与分工第三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山东省关于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标准,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
(二)审议通过公司双重预防体系文件,并监督执行。
(三)审议公司级双重预防体系实施目标及实施方案。
(四)每季度组织召开双重预防体系工作会议,对各部门在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部署、通报,并屏蔽存在的问题。
(五)研究解决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重大事项,对各项双重预防体系费用情况进行监督落实。
(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建立,并监督各部门有效落实。
(七)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条: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办公室职责一、在公司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双重预防体系推进的各类体系文件,经过组长审定、签发后,按照文件要求,定期监督并确保各部门执行到位。
二、根据各部门培训需求,制定公司及双重预防体系的培训计划,经过组长审定、签发后,组织并实施相关培训工作。
三、按照双重预防体系推进要求,建立双重预防体系责任制及绩效考核奖罚制度,同时监督责任落实情况,确保考核奖惩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四、全面组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做好体系文件汇总、审定、确认工作,最终形成双重预防体系文件。
同时,组织做好风险点分级管控、风险告知、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五、按照双重预防体系推进要求,负责公司级安全检查的组织、实施、验证工作,并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监督各部门上报风险分级及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做好汇总、整理归档等工作。
第五条:双重预防体系组长职责一、全面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到位。
二、组织建立、健全公司双重预防体系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任务。
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考核制度范本
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考核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考核制度。
第二条本考核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以下简称“单位”)的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考核。
第三条考核工作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注重实际效果,突出预防为主,强化责任追究。
第四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对单位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考核内容第五条考核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与管理:包括领导重视、组织机构、责任分工、制度建设等;(二)风险识别与评估:包括风险源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等;(三)风险控制与化解:包括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化解措施、应急预案等;(四)隐患排查与治理:包括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隐患整改等;(五)教育培训与宣传:包括员工教育培训、安全宣传、安全意识等;(六)安全生产绩效: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成果、安全生产改进等。
三、考核程序第六条考核程序分为年度考核和专项考核。
第七条年度考核应当在每年年底或者次年初进行,对单位全年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第八条专项考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单位双重预防体系中的某一环节或者某一方面进行针对性评估。
第九条考核工作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制定考核方案:明确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法等;(二)开展自评:单位对照考核标准进行自评,形成自评报告;(三)现场评审:考核组对单位进行现场评审,查阅相关资料,核实自评情况;(四)综合评价:考核组根据现场评审情况,对单位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五)形成考核报告:考核组向单位反馈考核结果,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六)单位整改:单位根据考核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进行跟踪落实。
四、考核结果与奖惩第十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范本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防范和减少各类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部门、岗位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质量、安全、环保、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等方面。
第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进行。
第二章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第四条企业应当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质量管理制度;3.环境保护管理制度;4.设备维护管理制度;5.岗位责任制度;6.培训管理制度;7.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常识。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质量和环境保护的监管机制,定期进行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第三章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的执行第七条企业应当成立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工作组,负责制定和修订相关制度,组织实施工作,并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八条部门、岗位和人员应当按照企业安排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按照规定报告和追溯相关工作。
第九条违反本制度的,企业将按照相应的纪律和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对造成的损失和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三年,到期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订和延期。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工作组负责解释和修订,相关部门和岗位应当加以配合和执行。
第十二条本制度的解释和执行遇到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人员通报。
以上是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的一个范本,具体制定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双重预防体系规章制度模板
双重预防体系规章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管理,保障员工权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特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员工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包括内部预防和外部预防,全面预防各类违规行为。
第四条内部预防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建设、培训教育、内部监督等内容;外部预防主要包括与监管部门合作、规范业务合作等内容。
第二章管理制度建设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审批流程、内部监督制度等。
第六条岗位责任制度应明确各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实现责任到人。
第七条审批流程应规范管理决策流程,避免不合规的行为发生。
第八条内部监督制度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实现全员参与监督。
第三章培训教育第九条企业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加强员工法律法规及企业规章制度的学习。
第十条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安全生产、防范违规行为等内容。
第十一条企业可以邀请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第四章内部监督第十二条企业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行监督。
第十三条内部监督部门应独立于业务部门,实现独立监督。
第十四条对违规行为应及时发现、处理,实行奖惩并举。
第五章外部预防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与监管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监督。
第十六条企业应规范业务合作,建立合作伙伴信任机制,避免不合规行为。
第十七条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律,防范各类风险。
第六章违规行为处理第十八条对于发现的各类违规行为,企业应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处理方法包括:口头警告、书面检查、停职调查、解聘等。
第二十条对于侵犯员工权益等情况,企业要及时处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本规章制度,提高预防效果。
第二十三条对于发现的新情况,企业要及时进行调整,提高预防效果。
第二十四条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企业所有。
双重预防体系制度范本
双重预防体系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规范本公司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过程,以便正确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达到公司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的。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活动、产品以及服务,包括从规划、建设、生产到产品销售全过程。
3.风险点确定:按照车间的主要设备、设施、区域、场所进行划分。
4.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程序: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类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对设备设施类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
5.风险评价方法和管控措施:公司选用风险矩阵评价法对公司的风险点进行判断分级。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识别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
三、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目的: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健康安全。
2.隐患排查治理:公司应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3.隐患治理:对排查出的隐患,应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等,并进行整改效果评估。
四、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制度1.目的:提高员工对双重预防体系的认知和操作能力,确保双重预防体系的有效运行。
2.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双重预防体系的基本概念、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3.教育培训方式:结合本单位实际,与日常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年度安全继续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等相结合。
五、奖惩制度1.奖励:对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双重预防机制制度模板
双重预防机制制度模板一、总则。
咱们搞这个双重预防机制啊,就像是给咱的工作和生活加了个双保险。
这是为了提前发现那些可能搞出大麻烦的危险(风险),然后把这些危险管得死死的,让不好的事儿都别发生(隐患排查治理)。
不管是谁,在咱这儿都得遵守这个制度,大家齐心协力,把安全保障得妥妥当当的。
二、风险分级管控。
# (一)风险识别。
1. 全员参与。
咱这儿每个人都是风险识别的小能手。
从老板到刚入职的小年轻,大家都得瞪大眼睛,看看工作过程中有啥东西可能会让咱摔跟头、受损失。
不管是机器设备突然耍小脾气(故障),还是那些奇奇怪怪的工作环境(比如光线不好、空间狭窄),又或者是咱自己有时候脑子一抽可能犯的错误(人为失误),只要感觉有点不对劲,就赶紧报告。
2. 识别方法。
咱有好几种办法来找风险呢。
可以坐下来开个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头脑风暴法);也可以找以前发生过的那些倒霉事儿(事故案例分析),看看能不能从里面挖出点潜在风险;还有啊,对着那些安全检查表一项一项核对,就像给工作做个体检一样(安全检查表法)。
# (二)风险评估。
1. 评估标准。
风险就像怪兽,有大有小。
咱们得定个标准,看看这些怪兽到底有多厉害。
从它发生的可能性(比如说经常发生、偶尔发生、几乎不可能发生),还有一旦发生会造成多大的破坏(轻微损失、重大损失、毁灭性损失)这两个方面来给风险打分。
然后根据分数把风险分成红、橙、黄、蓝四个等级,红色的就是超级危险的大怪兽,蓝色的就是比较弱小的小怪。
2. 评估频率。
这个评估不能只做一次就不管了,得定期来一次。
那些经常变来变去的工作(比如说新工艺、新设备投入使用的时候),就得马上评估。
像那些比较稳定的工作,一年或者半年评估一次也就差不多了。
# (三)风险管控措施。
1. 工程技术措施。
对于那些风险怪兽,咱得用厉害的武器来对付它们。
要是有个机器老是漏电,那就给它好好修理一下,加上漏电保护装置(这就是工程技术措施)。
就像给危险的地方装上坚固的盾牌,让风险没办法靠近咱们。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全套经典可编辑)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全套经典可编辑)汉东XXXXX有限公司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编制:XXX 审核:XXX 批准:XXX汉东XXXXX有限公司20XX年目录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14)三、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35)四、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9)五、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42)六、持续更新管理制度 (44)七、双重预防体系考核制度 (46)八、双重预防体系沟通管理制度 (49)九、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51)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59)十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作业指导书 (74)十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96)十三、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作业指导书 (127)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1 目的为规范本公司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过程,以便正确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达到公司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活动、产品以及服务,包括:从规划、建设、生产到产品销售全过程。
3 术语3.1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2 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 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3.4 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不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注1 :事故是一种发生了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注2: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未遂事件”,在英文中可称为“near-miss”、“near-hit”、“close call”或“dangerous occurrence”。
注3:紧急情况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
3.4 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双重预防机制制度范本
双重预防机制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在生产、经营、科研、试验等活动中,采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事故风险,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条单位应当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加强培训,确保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运行。
第二章风险分级管控第四条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科研、试验等活动特点,开展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
第五条风险辨识应当全面、准确地识别出单位存在的所有风险点,包括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
第六条风险评价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辨识出的风险点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第七条风险管控应当按照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风险消除、风险降低、风险隔离、风险监控等。
第八条单位应当建立风险管控制度,明确风险管控的责任、程序、方法、周期等,确保风险管控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第九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第十条隐患排查应当覆盖单位所有生产、经营、科研、试验等活动,包括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
第十一条隐患排查治理应当按照“发现、报告、整改、验收、销号”的程序进行。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隐患排查治理的情况,包括隐患描述、隐患等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等。
第四章双重预防机制的运行与监督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的运行与监督制度,明确双重预防机制运行的责任、程序、方法、周期等。
第十五条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对双重预防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纳入安全生产考核,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运行环境的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根据国家规定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全体员工和设备,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等运行场所和设备。
第三条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追溯为辅。
即在运行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对事故进行深入追溯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二章运行环境管理第四条公司负责对运行环境进行管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确保运行场所的安全设施齐全,如防护设备、消防设备等;(二)定期进行安全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员工必须经过安全培训,了解运行场所的安全规定及操作要求;(四)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和操作流程。
第五条运行环境管理责任制是公司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
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责任到人,有效履行职责。
第三章设备安全管理第六条公司负责对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设备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二)设备操作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和稳定;(三)设备必须具备必要的防护装置和安全设备,如停机保护器、断电保护器等;(四)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报告,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是公司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
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责任到人,有效履行职责。
第四章事故追溯管理第八条事故发生后,必须进行深入的追溯分析,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成立事故调查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进行调查分析;(二)对事故原因进行梳理和总结,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改进措施;(三)追溯分析的结果必须及时通报全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第九条事故追溯管理责任制是公司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范本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运行安全稳定、遵守法律法规,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风险,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机构设置第二条公司设立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双重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章双重预防工作职责第三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落实双重预防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双重预防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进度;2. 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的制定,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3. 负责制定相关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4. 监督检查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5. 开展风险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6. 积极参与应急演练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第四章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第四条为了准确识别和评估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风险管理部门需要:1.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市场环境、供应链情况、经营情况等;2. 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确定风险的等级和可能带来的影响;3. 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预警机制、应急预案等;4. 定期评估和更新防控措施,确保与应对新风险的能力。
第五章内部控制第五条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双重预防工作的有效实施,具体要求如下:1. 分清职责,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2. 建立规范的流程和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按照程序进行;3. 设立内部审核和监督机制,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4. 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章培训与教育第六条公司需要定期开展风险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 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2. 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演练;3. 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情况和效果;4. 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模拟演练,检验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第七章应急处置第七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具体要求如下:1.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处置责任和流程;2.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组织应急处置工作的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完整word版)双重预防机制领导机构及职责
机械配套有限公司文件字[2017]10 号对于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各部门、车间、班组: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适应安全生产新局势要求,增强基础工作,改良看管方式,加速推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设工作,公司决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设工作。
详细构成人员以下: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附:两系统建设领导小构成员职责机械配套有限公司2017 年 3月 5日两系统建设领导小构成员职责一、组长职责一致安排公司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二、副组长职责辅助组长管理公司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研究审查各部门上报的部家风险剖析与管控举措,评审查核部门上报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对两系统工作做的较好的部门赐予表扬和奖赏;对于表现较差,两系统工作做的不到位的部门或许个人赐予责备和查核,详细考核标准由安环部拟订特意的查核标准。
三、各部门负责人职责做好本部门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一致协调部门工作的进展,组织部门内部职工进行两个系统建设的培训。
率领班长、操作人员到现场逐个查察、剖析风险点,就剖析出来的个风险点用适合的评论方法进行风险等级评论评估,拟订相应的预防举措。
并最终拟订详尽的评估报告上报公司领导,由领导小组组长、副组进步行审查。
四、重要岗位负责人职责公司全面展开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联合自己岗位,仔细查找,仔细剖析,认真拟订预防举措,仔细履行管控方案,真实做到事故隐患提早发现,提早预防,提早办理,最大程度保证职工的人身和公司财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规范生产过程中各种危险源辨识并进行风险评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促使企业安全基础得到明显改善,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防范各类事故。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点确定、危险源的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
3.风险点确定:按照车间的主要设备、设施、区域、场所进行划分。
4.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程序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类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 法)对设备设施类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
5.风险评价方法和管控措施制定和实施5.1风险评价方法公司选用风险矩阵评价法对公司的风险点进行判断分级。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识别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
(1)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对照表1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
1表1 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法律法规符财产损失、设备人员伤害情声誉影响环境破坏等级合性设施损坏况一次事故直接本岗位或一完全符5001无损业元以一次事故直接设备、设不符合公没有造成济损5002人规章制度2万众影及以上以一次事故直接引起省级造不符合公济损失体报道,人重万3人定范围内及以上1程序要万成公众影以人一次事故直接潜在不符引起国家济损失1法律法规4人流媒体报10境破伤或严重万元以业人及以一次事故直接引起国际死5济损失违10流媒体报环境破人及以元及以重伤))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L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2对照表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L值。
分值作为其最终的表2 L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控制措施(监控、(意差发员工胜任程度偏赋联锁、报警、应急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值识、技能、经验)生频率措施)(作无检查无操作规无任何监控措施或(无上岗资不胜任业)作次每标准或程或从不有措施从未投用;按不或业5 每准格证、无任何培标执行操作检月发生无应急措施。
训、无操作技能)作(查规程业)23R的值,依据表R=L×S计算出风险度3()确定了S和L值后,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五级:的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价分级。
根据:关键风险(Ⅰ级),需要立即停止作业;S=20~25R=L ×:重要风险(Ⅱ级),需要消减的风险;~16R=L×S=15 12:中度风险(Ⅲ级),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R=L×S=9~:低度风险(Ⅳ级),需要关注的风险;S=4~8×R=L 3:轻微风险(Ⅴ级),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
S=1R=L×~管控措施确定5.2典型控制措施的制定由工作小组制定后,《风险点识别、评价、管控措施表》中按照系统或子系统汇总,逐级上报,各级工作组应针对典型控制措施是否适宜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完善,最终由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领导机构批准,作为一个时期内完善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信息。
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领导机构应结合隐患排查,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计划,3通过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给予资金保障,系统开展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进行隐患治理。
6.风险分级管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
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以下控制措施:安全屏护、报警、联锁、限位、安全泄放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从以下方面考虑: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
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是否产生新的风险;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7.文件管理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点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较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8.持续改进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企业应定期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评审。
企业基于下述各方面的影响来考虑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评审时间安排和频次: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4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9.公告警示企业将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予以公布,让每一名员工都了解各自岗位或系统对应的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在安全风险岗位设置告知卡,职业危害岗位设置职业危害告知书。
5隐患排查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建设公司双重预防体系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单位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管理。
三、事故隐患分级和分类1、事故隐患分级: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既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即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2、事故隐患分类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及应急设施;供配电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动力系统;现场其他方面。
基础管理类隐患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其他方面。
四、编制排查项目清单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查范围(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以各类基础管理项目为基本单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五、制定排查计划1、安全生产检查按责任分工分为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检查)、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专业性(项)安全生产检查;2、按检查周期分为年检、季检、月检、日检。
63、安全检查频次:六、隐患排查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负责人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对工艺、设备、电气、建筑结构、消防与公辅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排查;在连续运行装置开停车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进行的专项隐患排查。
季节性排查是指根据各行业季节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春季以防雷、防火、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等为重点;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超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等为重点;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等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防中毒等为重点。
节假日隐患排查主要是指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排查,特别对节日期间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及物资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7点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是指技术力量不足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委托安全生产专家排查隐患;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或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排查七、隐患治理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
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
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
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2、事故隐患治理流程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
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
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
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
3、一般隐患治理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4、重大隐患治理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
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