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及研究课题

教学设计及研究课题

教学设计及研究课题一、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学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

教学设计不仅涉及课程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评估等方面。

同时,教学设计既需要遵循教育教学原则,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本文将探讨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

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1. 教学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有组织的规划,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设计评价措施,从而使学生在教学中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2. 教学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设计能够让学习活动更加有趣、有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学设计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

通过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改进课程和教学方法,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和学习成果。

三、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1. 教学设计与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调整,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研究如何有效地将个性化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设计,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

2. 教学设计与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学设计如何与技术应用相结合,发挥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在线教育平台、虚拟实验等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方向。

3. 教学设计与跨学科教育跨学科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跨学科元素,帮助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建立联系和应用所学知识,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要探究制取二氧化碳原理,从而了解制取物质的原理的选择2、掌握制取气体装置选择的条件,从而掌握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氧气制取、实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来探究气体的制取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三、教学目标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4.运用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

四、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

五、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

六、教学用品:多媒体;实验仪器:试管;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药品:大理石;稀盐酸;碳酸钠;澄清的石灰水等。

七、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打开雪碧、可乐、啤酒等饮料的封口,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的气泡?(二氧化碳的气泡)怎样验证呢?(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怎样制取的呢?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

2.知识回顾。

在第二单元,我们曾研究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回忆相关知识。

(1)学生回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分别是……)表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回顾药品KMnO4H2O2溶液和MnO2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反应物状态固体固体、液体反应条件加热不需加热发生装置 A B收集装置C或D验证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

△MnO2图1:供选择的实验装置(2)教师总结:由刚才的知识回顾,我们可以得出,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验满方法,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研究思路是,确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也就是确定反应物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气体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发生装置确定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收集装置确定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等)→确定气体验证、验满方法,一般而言,气体验证、验满利用的是气体的——(化学性质)。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圆的教学课题研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圆的教学课题研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策略选
动画演示,分步讲解
择与设计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气的国王酷爱打猎,有一 教学过程
天打猎时遇到了危险,一个部落的勇士救了他,国王心
怀感激,决定奖赏勇士,但国王又很小气,国王对勇士
说:“我决定赏你牛皮大的地”,至于牛皮,你自己挑
选吧!
各位同学猜勇士是怎么做的呢?
合.这么点奖赏,不要也罢;
作.一定要找一张特别特别大的牛皮;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圆的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 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圆的教学课题研究》

经历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圆、弦、弧等与圆

有关的概念,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 教材分析
经历形成圆的概念的过程,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
理解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圆的集合定义.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
称和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
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目标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
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
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学习能
学生的自学学习能力弱,抽象能力不足
力分析
愉.找头牛,然后开始吹牛,把牛吹大;
快.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
这就是著名的《牛皮圈地》传说,在这个传说里最
终围成的土地是圆形,说到圆大家都不陌生,圆是一种
很常见的平面图形,煎饼、烧饼、自行车轮胎、中秋节
的月亮、硬币……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与圆相
关的基本概念
课例研究综
学生感兴趣,学生喜欢就好!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案例》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案例》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案例》教学设计课题中学生阅读名著情况的调查。

问题的提出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中外名著,引导学生发现阅读量少的问题,激发学生了解其他同学阅读名著情况的兴趣。

准备阶段1. 采用自由报名的形式,组织有兴趣的同学组成课题研究组。

2. 由学生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及研究目标。

确定课题的原则:①学生感兴趣的研究课题;②对学习语文有促进作用的;③对其他同学的学习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课题研究的目标:①了解目前中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②分析阅读中外名著对学生学习语文以及个人成长的作用;③推荐部分名著供中学生阅读。

3. 收集背景资料。

①组织课题组成员分头阅读(浏览)古今中外优秀名著。

②教师提供有关资料。

A. 中国古代诗歌简介B. 中国小说简介C. 外国文学简介D. 读书方法介绍E. 中国文学首选书推荐,世界文学首选书推荐4.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拟定调查提纲、编制调查问卷。

中学生阅读名著情况调查问卷性别:A. 男 B. 女年级:A. 初一 B. 初二 C. 初三1. 你最主要的读物是:A. 图书B. 杂志C. 报纸D. 其他2. 你通常比较感兴趣的题材主要是:A. 历史B. 革命C. 社会生活D. 军事E. 其他3. 你通常比较感兴趣的体裁主要是: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4. 你通常比较感兴趣的名著的类别主要是:A. 中国古代文学B. 中国现代文学C. 中国当代文学D. 外国文学5. 对你的阅读兴趣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人是:A. 老师B. 家长C. 媒体D. 同学E. 其他6. 你阅读书刊的主要来源是:A. 学校图书馆B. 从同学处借C. 从书店购买D. 家庭订阅7. 你认为阅读名著对自己的成长作用是:A. 很大B. 一般C. 没有D. 不知道8. 你认为阅读名著对学习语文的作用是:A. 很大B. 一般C. 没有D. 不知道9. 对你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名著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你曾经阅读过印象较深刻的名著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你最喜欢的作家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阶段1. 选择社会调查和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本校初中学生;本校语文教师;本校图书馆工作人员。

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研究

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研究

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研究一、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知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挑选结构。

(2)能用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

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所含挑选结构的流程图则表示算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则表示算法,用图则表示算法,体会至用流程图则表示算法,简约、准确、直观、易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抒发解决问题的过程。

进而自学顺序结构和挑选结构则表示直观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思路(一)、问题引入揭示题基准1尺规作图,确认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回答:用字语言写下算法有何体会?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表明:为了并使算法的定义简约、准确、直观、易于检查,我们今天自学用一些通用型图型符号形成一张图即为流程图则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则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理解题1、投影了解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表明。

符号符号名称功能说明终端侧边算法已经开始与完结处理框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推论侧边算法的各种迁移输入输出框输入输出操作指向线指向另一操作方式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1)顺序结构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流程图:(2)选择结构对条展开推论同意后面的步骤的结构流程图:3.用自然语言则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则表示算法的比较(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求解:算法(自然语言)①把10诗赋与r②用公式求s③输入s流程图(2)未知函数对于每输出一个x值都获得适当的函数值,写下算法并画流程图。

课题研究课程设计

课题研究课程设计

课题研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以及保护措施。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以及掌握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评估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并提出保护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

首先,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其次,讲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然后,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如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并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

最后,通过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评估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并提出保护建议。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在讲授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时,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在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时,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以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生物学》(高中版)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相关内容。

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应用》等书籍。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制作PPT、视频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将根据需要准备显微镜、样本等,以便进行生物学实验,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本(5篇)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本(5篇)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本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地组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习工作能力。

从我校教学情况来看,可以说只重视了课堂体育教学,而忽视了课外体育活动,这就造成很多学生身体素质差,健康水平低的现象。

然而课外活动作为体育课教学的继续与补充,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校中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不明确,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目的也不强,而且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及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都不够,中学生可利用的课外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也不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实用价值1、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时间短,练习时间少,动作难以成型。

如果没有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反复练习巩固,那么体育课学习的运动技能掌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相反,则会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深层掌握。

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多,没有练习要求,学生在活动时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没有一定的运动技能深度。

达不到较好的运动效果,仅仅是低水平的简单重复,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练习兴趣势必减弱,造成学生活动量难以控制,练习的效果不高。

如果课外体育活动适当与体育课的教学相结合,那么这种状况就会有所改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社会学依据:学业紧张、考试、升学压力大,加之,学校、家长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中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在形式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多数学生是以自发性组织和分散性组织为主,对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相当不利,很容易形成体育锻炼的“疲惫症”。

(二)教育学依据:符合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

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消费比重占学生日常消费额偏低,而且,学生获取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技能的渠道狭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通过制定课外活动计划,探讨如何在课外活动管理和活动内容方面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研究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针对初中数学课程,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课题研究。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指将相关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教学单元,以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课题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提高其数学素养。

此外,考虑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大单元内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及公式,如代数、几何、概率等领域的核心知识;(2)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方法,解决复杂数学问题;(4)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提高学习效率;(5)提高数学运算速度和准确性,熟练运用各种数学工具,如计算器、几何画板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其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5)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数学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和价值,提高数学素养;(3)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形成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4)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挑战时的坚持和毅力,使其具备克服困难的信心;(5)借助数学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团结协作等。

单元的教学设计课题研究

单元的教学设计课题研究

单元的教学设计课题研究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及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和组织的过程。

而在教学设计中,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更加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本文将就单元的教学设计课题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分析、选择和组织的过程,它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对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合理的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1. 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单元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实际应用的能力和技能。

2. 适应学生的学习差异:学生的学习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3. 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单元教学设计要兼顾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单元教学设计的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2. 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要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出主要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先修知识和经验,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依据。

3. 设计教学活动: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包括导入活动、基础知识讲解、示范演示、实践操作等,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4. 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要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如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 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中,要合理设置教学评价,通过知识测试、实践操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为后续教学提供反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题是本单元乃至整册书的重点课题之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形成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即如何选择药品、如何设计装置等,这对于今后学生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启示或发现?
培养归纳能力
五、导学测评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 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七、板书设计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 + H2O+CO2↑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
2、实验装置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
3、操作
检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验满:燃着木条伸到瓶口(熄灭)
(4)试一试:知识迁移和拓展
问题1:如果提供碳酸钠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你打算选取哪套装置?为什么?
问题2: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最好选取哪一套型装置?
(4)能否利用生活中的废弃品设计制取CO2的装置?
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
1.; 2.;
3.;4.;
5.
检验CO2的方法:通入,若证明是CO2
通过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制法,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对比归纳的能力。
通过合作设计并展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归纳出实验室制气、讨论、交流、合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教学设计1:抛物线几何性质探究(说课)

教学设计1:抛物线几何性质探究(说课)

课题:抛物线几何性质探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抛物线四种形式中方程与图形的对应,并对抛物线的几何量的性质作进一步探究。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并强化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验、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深刻体会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新知与旧知的转化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与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抛物线四种形式中方程与图形的对应2.抛物线的几何量的性质的进一步探究【教学难点】对过焦点弦最值问题的探究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课堂以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为主,教师活动侧重组织、协调、引导课堂,实时跟踪各小组学习情况,引导“数学小帮手”帮助解疑。

2.教师设计好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所谓开放式,即数学问题是动态的、网络结构的,会根据课堂的进展与学生的个性延伸出许多新的问题。

3.重视学生的观察,体验,尝试,使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得到充分地训练。

4.提供学生个性化学习环境,基础不等的所有学生都能自信地展开学习,不同程度地发现新的问题,并有与同学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把学习数学发展为内在的需求,并获得成就感。

【学习方法】 1.学生可以根据问题动手画图、演算,进行自主探究。

2.学生可以提出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充分尝试与体验。

3.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交流讨论,除资源整合外还可逐渐培养学生表达意见使思路清晰等全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手段】 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环境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选自选修2-1《抛物线》中《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两节,属于《抛物线》章节的第二节课。

在教材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本人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较深入大胆地挖掘,并重新整合分四小部分。

每部分内容的主要任务与设计意图为:(一)画y 2=4x 示意图 本环节以学生活动为主,同时引出第二环节。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的研究(第2课时)(人教版)教学设计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的研究(第2课时)(人教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根据教材和教师讲解的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a.二氧化碳制取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制取效果?
b.如何进行气密性检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c.二氧化碳收集和验满的技巧有哪些?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二氧化碳制取知识的掌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养成遵守实验规程、珍惜实验资源的良好习惯。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4.通过二氧化碳制取实验,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价值观。
b.结合实验操作演示,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安全操作规范。
c.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2.针对教学难点,我计划采取以下策略:
a.在气密性检验环节,设计互动教学,让学生相互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提高实验成功率。
b.对于二氧化碳的收集和验满技巧,通过示范、练习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b.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二氧化碳制取实验的拓展研究,鼓励他们创新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c.开展化学知识竞赛和科普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二氧化碳制品,如汽水、灭火器等,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制取的吗?”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入的设计研究”课题研究——一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入的设计研究”课题研究——一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其他 老师也 针 对课 堂 的 问题 给 了笔者 很 好 的指 导 ,使 得
笔 者 在 大 学 师 范 教 育 时 没 有 完 成 的 “ 格 教 学 ” 在 这 里 微 得 到 了实 践 。下 面 就 是 笔 者 的 教 学 设 计 以 及 教 学 反 思 :
的 五 分 钟 内 ,教 师 的 安 排 设 计 还 没 让 学 生 动 起 来 ,那 么
整 节 学 生很 难 再 动起 来 ,学 习 的 主动 性 与 积 极 性 很 低 。
什 么 ,怎 么讲 。教 师滔 滔 不 绝 的 系统 的灌 输 ,即耗费 了
时 间 ,学 生 的 能 力 又 得 不 到 提 高 。 复 习 课 应 基 于 “ 近 最
只 有 让 学 生 充 分 动 起 来 ,老 师 才 能 发 现 学 生 已 会 的 与 不
笔者讲 授 了一 堂公开课 。首 先 , 自己阅读课 本 、教 参 ,提 高对课 本 的理 解 .然后 进 行 大的框 架 的备课 ,再 精心 准备课
件 ,但发 现其 中有好 几个难 点有待 于处理 。于是 与其他 老师 一起 交流 ,再备课 ,解 决难 点 ,再进 行课 件 的修改 。 同时, 课 题组就课 堂引入一起进 行 了设 计 .使得 课 堂引入 的 目的性非 常 突出 ,课 堂效 果也非 常好 。课后 ,笔 者再 次进 行反 思 、
发 展 区 ” 理 论 进 行 设 计 。 只 有 充 分 了 解 学 生 的 现 有 水 平 与 能 力 ,才 能 合 理 选 择 内 容 与 方 法 来 挖 掘 学 生 的 潜 力 。 这 就 避 免 了 机 械 重 复 ,加 大 负 担 ,扼 杀 积 极 性 与兴 趣 。
会 的 ,进而把 握学生 的 “ 近发展 区” 最 ,确定所讲 内容 。 3注重学生 间的交 流。复 习课应该 注重 学生 间的学 习 . 方 法与 学 习技 巧等 方 面 的交 流 ,一 则 学 生之 问相 互 交 流

教师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计划

教师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计划

教师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计划一、了解课程研究的重要性在教育领域,课程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学科的本质和学生的需求,进而设计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二、明确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在进行课程研究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

这旨在确保教学的目标明确、有目的性,并能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三、收集相关教学资源进行课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教科书、参考书籍、教学文章、教学案例等。

通过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四、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确保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学生需求分析。

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小组讨论、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

在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

五、确定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

这可以包括教学方法选择、课堂组织方式、学习资源利用等。

通过选择适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六、编写教学大纲在进行课程研究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编写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内容、目标、评价方式等。

教学大纲可以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教师系统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

七、制定评价方案在进行课程研究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应包括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标准等。

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案,教师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八、实施教学设计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教师可以开始实施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九、评估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实施完成后,教师应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交流:你还知道我们周围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做的吗?
4.讨论:人们为什么要用金属制作它们?你是怎么想的?
5.小结并过渡:早在6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用铜制作物品了。那么金属到底具有哪些特殊的本领使得它的用途如此广泛并深受人们的喜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性质。
二、探究金属的性质
(一)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初步学会设计对比实验。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点感悟:
在具体授课时,要让学生全面动起来,在不同的环节动脑、动手、动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很注重让学生在书本上、笔记本上做记录,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圈点点,就像画画一样丰富多彩。课堂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偷懒”的智慧,该学生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该小组讨论的,学生讨论不出结果的绝不草草收兵;该学生质疑补充的,教师绝不早做定论,以“兵帮兵”、“兵教兵”的形式主宰课堂。比如在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环节出现意见不一致时,我从不先发表看法,都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出他们的见解,最后让学生总结,学生实在无法统一的问题才予以适当引导点拨。
(2)出示课文开头的图片,说一说这些物品利用的是金属的什么性质?
4.总结: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同它的性质和价格紧密联系的。性质决定应用。
分组实验
师生共同归纳金属的共同性质
理解金属的性质
讨论理解金属的不同性质的运用
班内集体交流实验现象和发现。
个别发言,通过交流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四、拓展延伸,知道正确选用金属的重要性
五、课后探究
1.回家调查一下,你家中的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做成的,它利用了金属的哪个性质?是否合理?
2.做一个小小收购员(可回收金属废品),争做环保小卫士。
阅读材料,认识金属的其他性质。
课后拓展,进一步认识金属。
交流对材料的阅读感受。
板书
设计
金属
共同的性质:有光泽,易导热、易导电、有延展性
研究课反思
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孩子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满足孩子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条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大量的亲历活动中,让学生能够认识金属的多种特征,并在过程中体会并学会科学观察、研究的一般方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没有及时抓住课堂的闪光点
课堂上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汇报实验结果时,有的同学说得似乎不合实际或不着边际,我怕影响其他同学思路,没有给他们太多陈述时间,就断然否定,后来想想他们有的还是有点道理,有进步意义,我没有及时抓住这些课堂闪光点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形被我打击了。这也反映了我对课堂评价的驾驭能力不够好。
三、了解金属的区别与不同用途,学以致用
1.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探究发现了金属有很多共同之处,其实不同金属之间各方面的性能也是有差别的。你知道哪种金属强度最大?哪种金属最贵?哪种导热最好?哪种延展性最好吗?
2.出示不同金属的性质与价格比较图表,说一说获得了什么信息。
3.讨论:(1)根据上面的资料想一想,制作下面的这些物品你会选择哪种金属?为什么?(锅、易拉罐、项链)
(2)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接入导电实验盒,发现哪些材料能让小电珠亮起来?
(3)把金属和非金属同时放在热水里,几分钟后摸一摸上端有什么感觉;(注意什么?)
认一认所出示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讨论金属在生活中的运用。
认识实验材料
讨论实验探究方法完善实验方案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学生个别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探讨探究金属性质的方案。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以致用,让化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化学世界,只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基础理论的高度,教学中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让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熟悉的实际问题,如家庭厨房中常用到的食盐、纯碱、食醋、鸡蛋等物质,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环保问题,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化学就在生活中,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结合如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产能过剩等等相关热门话题上网查阅资料,增加知识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情感。




(二)实验探究,归纳出金属的共同性质
1.学生分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2.师巡视指导,特别提醒注意安全。
3.汇报交流,师生归纳金属的共同性质:金属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容易导热。
4.除了这些以外,金属还有其它一些性质,师演示实验:用小刀割,发现:一般比较坚硬;用榔头敲打铜、铁、铝丝,发现它们变宽、变长。补充:像这样经敲打后容易变形的特点我们就说具有延展性,金属还具有延展性。(出示打铁的图片)
5.回顾:谁来说说金属的共同性质有哪些?
6.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塑料、木头、玻璃为什么不是金属了吗?你还知道哪些金属?
7.补充:金属是一个大家庭,成员可多啦!有87种。常温下,除水银是液体外,其它金属均为固体。一般经轧压、锤击、拉拔等处理,可制成各种器材。虽然它们长得不一样,但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生齐说)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
在我第一个班级讲这节课的时候,我选用了一些图片,包括了前面学过的木头、陶瓷材料的物体和金属材料物体,希望学生在辨认的过程中,与前面所学相联系,并知道金属制品在生活中也是广泛应用的。不过大家兴致好象并不太高。第二次,我采用逛商场的情景导入的方式,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更加密切联系起来,效果有所改善。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金属的特征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金属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认识了金属,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研究课评议记录
教学内容
金属
执 教 者
章丽红
听课人员
课题组成员
充分利用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体验从已知到未知再回到已知的过程,这就需要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来完成。金属材料在其他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及应用的广泛性,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
研究主题
幸福课堂的构建策略
课题
金 属
教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能够进行探究金属性质的研究。
2.知道金属有光泽、易传热、具有延展性的特点。
3.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知道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金属的共同特征。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探究金属的特性。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借鉴前面掌握的一些研究方法来研究金属,并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找到其他的研究办法。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工具材料,大量的时间进行认识金属的特征,并随时作好记录。
难点:探究金属具有延展性,即能变形。
教 学 过 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
性积

复习常见材料及分类
复习巩固
集体交流




一、认识常见的金属制品,激发探究兴趣。
1.出示金属制品(铜钥匙、铝勺、锤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常见物品,认一认,说一说分别是什么材料做的?
2.揭题:像铜、铝、铁等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金属”。(板书)
1.老师出示研究材料:铜棒、铁棒、铝棒、木棒、塑料棒、玻璃棒,你认为这些材料是不是都是金属?怎么才能正确判断是否是金属呢?认识实验器材:砂纸、导电实验盒、热水
2.你准备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做实验?小组讨论一下。
3.交流,并帮助学生完善实验方案:
(1)可以用砂纸摩擦金属表面,看一看金属表面有什么特点;(补充为什么要用砂纸磨去金属表面来观察?许多金属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锈,用砂纸磨去锈后,才能露出金属的本来面目。)
1.过渡:合理使用金属可以为生活带来方便,当然,如果选择不正确则有可能带来灾难。
2.出示资料: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后来发现,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的,而锡却莫名奇妙地化为了灰尘。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的气温降到了—38摄氏度,这时海关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只留下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沙俄军队的锡制大衣扣也不翼而飞。这些都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锡在—33摄氏度,会变成灰色粉末状的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