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混合与混炼
塑料成型机械习题与思考题

塑料成型机械习题第二章混合搅拌设备1、塑料加工前要做哪些预处理?为什么?2、预热和干燥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方式?如何实现?3、尼龙、聚酯等吸水性强的塑料,在成型加工前为什么必须干燥?干燥过程进行的条件是什么?4、叙述高速混合机的工作原理,其加热温度应在什么范围内?5、简述塑料加工中混合及混炼的原因。
6、简述塑料成型中,初混(预混)的目的。
7、Z形捏合机和高速混合机在结构上有何不同?各适用于哪种工艺用途?8、液体物料混合搅拌设备有哪几种?在结构和用途上有何区别?9、高速混合机和高速分散机结构和用途有何不同?10、高速混合机中的折流板起什么作用?11、试述硬聚氯乙烯料高速混合的步骤。
12、简述塑料加工中混合与塑化的目的和方法。
现欲生产聚氯乙烯硬管塑化料,请选择合适的混合设备和工艺方法,画出生产工艺流程,简述选择这些设备的理由。
第三章开炼机和密炼机1、简述二辊开炼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试述物料在开炼机辊距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其分布情况如何?3、试分析二辊开炼机的混炼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4、试述开炼机除混炼外还有何功用。
5、开炼机能完成塑炼和混炼的原理是什么?6、开炼机辊温调节装置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各有何特点?7、试述椭圆形转子密炼机的工作原理。
8、密炼机是如何加料与卸料的?各种结构各有什么特点?9、试述上顶栓的大致构造及其作用。
上顶栓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10、密炼机的混炼室结构及加热冷却方式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何特点?11、椭圆形转子密炼机主要由哪些零部件和系统所组成?各起什么作用?12、密炼机和开炼机在结构上主要有哪些不同的地方?13、密炼机比开炼机混炼快速和均匀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提高转子转速可提高生产效率?14、现欲生产聚氯乙烯硬管塑化料,请选择合适的混合设备和工艺方法,画出生产工艺流程。
15、开炼机和密炼机各有什么优缺点?第四章螺杆挤出机1、螺杆挤出机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2、挤管和挤板生产线由哪几个基本部分所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3、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双螺杆挤出机

第1 章绪论1.1 塑料挤出概述当今世界四大材料体系(木材、硅酸盐、金属和聚合物)中,聚合物和金属是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两种材料。
据统计,在塑料制品成型加工中,挤出成型制品的产量大约占整个塑料制品产量的50以上。
其中不仅包括板、管、膜、丝、和型材等制品的直接成型,还包括热成型、中空吹塑等坯料的挤出加工。
除此之外,在填充、共混、改性等复合材料和聚合物合金生产过程中,螺杆挤出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密炼、开炼等常规工艺。
挤出机几乎成为任何一个塑料有关公司或研究所最基本的装备之一。
挤出成型有如此发展趋势主要原因为:螺杆挤出机能将一系列化工基本单元过程,如固体输送、增压、熔融、排气、脱湿、熔体输送和泵出等物理过程集中在挤出机内的螺杆上来进行。
近年来,挤出工程的创新表现,更多的过程,如发泡、胶联、接枝、嵌段、调节相对分子质量甚至聚合反应等化学加工过程都愈来愈多地在螺杆挤出机上进行。
螺杆挤出工艺装备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低的能耗,减少生产面积和操作人员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也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创造好的劳动条件和减少少的环境污染。
螺杆挤出这种工艺不仅广泛地用于聚合物加工,而且在建材、食品、纺织、军工、和造纸等工业部门中都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应用。
双螺杆挤出机与单螺杆挤出机相比,能使熔体得到更加充分的混合,应用更广。
1.2 塑料挤出成型设备的组成一套完整的挤出设备由主机、辅机及控制系统组成。
挤出机是塑料挤出成型的主要设备,即主机。
由挤压系统、传动系统及加热冷却系统和主机控制系统组成。
(1)挤压系统由机筒、螺杆和料斗组成,是挤出机的核心工作部分。
(2)传动系统由电机、调速装置和传动装置组成。
作用是给螺杆提供所需转速和扭矩。
(3)加热冷却系统由温控设备组成。
作用是通过对机筒进行加热和冷却,以保证挤出系统成型在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4)控制系统主要由仪表、电器及执行机构组成。
作用是调节控制机筒温度、机头压力和螺杆转速。
挤出机需配置相应的辅助机械设备才能实现挤出成型。
★★★第四章 混合与混炼4-2

4.2 混合与混炼设备
2、螺带混合机 型式:卧式双螺带和立式螺带混合机 :
组成:螺带、混合室、驱动装置、机架。
4.2 混合与混炼设备
卧式双螺带混合机
特点:两根螺带旋转方 向是相反的。 混合形式:径向和轴向 的分布混合。除此,搅 拌作用较为强烈,尚有 部分分散混合。
分布混合过程:两根螺带同时搅动物料上、下翻转,由 于两根螺带外缘回转半径不同,对物料搅动也不同,有 利于径向分布混合。同时,外螺带将物料从右端推向左 端,而内螺带又将物料从左端推向右端,使物料形成往 复运动,产生了轴向分布混合。
4.2 混合与混炼设备
Z型捏合机
4.2 混合与混炼设备
4、高速混合机
组成:
搅拌装置:
混合原理:
转速:最大约 860r/min 主要适用于: 润湿和非润湿
4.2 混合与混炼设备
4.2 混合与混炼设备
高混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GH-200
总容积 有效容积:70% 混合时间:6~15分 搅拌转速:520r/min 加热方式:电阻
工作原理:混合室的转动 ;粘结、摩擦。(离心力 和重力) 适用物料:非润湿物料( 固体的粉料、粒料) 混合室的转速:3~30r/min 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混合室的形状、转速、 填充率(粉料为0.3~0.4,粒料为0.7~0.85)。
4.2 混合与混炼设备
双筒式转鼓混合机
4.2 混合与混炼设备
双锥式转鼓混合机
橡胶:一般常温 开炼(需冷却), 混炼低于70℃。 塑料:需要加热 (100 ℃ 以上)
4.2 混合与混炼设备
用途: 橡胶:塑炼 混炼 压片 破碎 塑料:塑化 压片
4.2 混合与混炼设备
安全装置 辊筒 调距装置
第二章 原料预处理及初混设备

❖配制软质PVC料时,先参与树脂和动摇剂, 然后在70~80℃下渐渐参与增塑剂,当增塑 剂完全被吸收后参与色浆料,最后参与填充 剂。
❖5、高速混合机特点: 具有转速高、时间短、效率高和容易自
动控制的特点。是运用极为普遍的塑料混合 设备,主要适用于配制粉料。搅拌速度快, 高速可达800rpm,混合时间短,普通为
——适宜于中,小批量混合
——塑料的混合,枯燥,着色 等,是塑料加工行业不可少 的。
图2-9 热 / 冷混机
❖硬聚氯乙烯料高速混合的步骤:
①在低速搅拌下向混合机中参与树脂;
②加完树脂,立刻参与液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摇剂,降低混 合机的搅拌速度;
③在60℃下,参与加工助剂、冲击改性剂和 着色剂;
④在75℃下参与润滑剂; ⑤在85℃下参与填充剂和二氧化钛; ⑥在90~110℃下,将物料放进冷却混合机,
❖混合及混炼机械是完成共混工艺、完成聚合 物物理化学改性的重要设备。
❖二、混合设备 ❖间歇式 混合进程是不延续的。主要有三个
步骤:投料、混炼、卸料。上述进程完毕后, 再重新投料、混炼、卸料,循环往复。
❖适于小批量、多种类的消费
❖延续式 混合进程是延续的,故可提高消费 才干,易完成自动控制,增加能量消耗,混 合质量动摇,降低操作人员的休息强度。
1、沸腾枯燥与设备
塑料枯燥的方法:沸腾枯燥、对流热风枯燥、传导 枯燥、远红外辐射加热枯燥及回转真空枯燥。
2 减湿料斗式枯燥机组
❖对大批量物料可采 用抽湿枯燥机或采 用负压沸腾枯燥法。
三种枯燥技术经济目的对比
三、研磨设备
❖填料、颜料的聚团体依托研磨剪切力和撞击力来 分散。
❖典型的撞击力研磨机是高冲击研磨机。 ❖典型的剪切力研磨机是三辊机。 ❖大局部研磨设备兼有撞击力和剪切力。研磨设备
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

1、什么叫混合、混炼?并指出各自的特点。
混合是一种趋向于减少混合物非均匀性的操作。
混炼是指用炼胶机将生胶或塑炼生胶与配合剂练成混炼胶的工艺。
混合:温度低(一般低于聚合物熔点),剪切速率小;混炼:温度高(一般高于聚合物熔点),剪切速率大。
2、试述捏合机、高速混合机、开炼机、密炼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机器的规格型号。
(1) Z形捏合机基本结构:带有加热(冷却)夹套的鞍形混合室、一对Z形搅拌器、电气传动装置等。
捏合机除了通过夹套加热和冷却外,还可在搅拌器中心开设通道,通加热或冷却载体,以便准确及时地控制捏合时物料的温度。
工作原理:混合时,物料借助于相向转动的一对搅拌器沿着混合室的侧壁上翻,而后在混合室的中间下落,再次为搅拌器所作用。
这样重复循环,物料得到多次折叠和撕捏作用,从而得到均匀混合。
(2)高速混合机基本结构:附有加热或冷却夹套的圆筒形混合室、一个装在混合室底部的高速转动的搅拌叶轮、排料装置、折流板(挡板)以及电气传动装置等。
工作原理:高速混合机工作时,高速旋转的叶轮借助表面与物料的摩擦力和侧面对物料的推力使物料沿叶轮切向运动。
同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物料被抛向混合室内壁,并且沿内壁面爬升,当升到一定高度后,由于重力的作用,物料又落回到叶轮中心,接着又被抛起。
物料的表面不断得到更新,由于叶轮的转速很高,物料运动速度很快,快速运动的物料粒子之间相互碰撞、摩擦,使得团块破碎,物料因摩擦升温,同时迅速地进行着交叉混合,这些作用促进了各组分的均匀分布和对液态添加剂的吸收。
规格型号:GH200,GH表示高速混合机,200表示工作容量200升。
实际加料量为工作容量的50~75%。
(3)开炼机基本结构:两只辊筒、辊距调节装置、安全装置、加热冷却系统和传动系统等。
辊筒为中空结构,内部可通加热或冷却载体,也可直接放置电加热棒加热。
工作原理:开炼机工作时,两个辊筒相向旋转,且速度不等。
放在辊筒上的物料由于与辊筒的摩擦和粘附作用以及物料之间的粘结力而被拉入辊隙之间,在辊隙内物料受到强烈的挤压和剪切,这种剪切使物料产生大的形变,从而增加了各组分之间的界面,产生了分布混合。
混合与混炼设备

三、连续混炼设备
4、多螺杆挤出机(Multi Screw Extruder)
三、连续混炼设备
4、多螺杆挤出机(Multi Screw Extruder) 特点
二、混炼设备
1、开炼机(Mill) 工作原理
O1
P Py
Fx Px
F α
Fy
O2
Fy ≥ Py
P·tgβ·cosα≥ P·sin α tgβ≥ tg α
β≥ α 或 α ≤ β
Y
Z
X
二、混炼设备
1、开炼机(Mill) (1)剪切作用
(2)拖曳作用
_
V1
V2
e
f V1 1 V2
_
V2
(
f
1)
粉料干混、塑料着色、PVC配料 填充混合物的初混合 适于密度接近的物料混合
立式螺带混合机:不仅适用于干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 混合,而且适用于湿物料的混合
一、初混合设备
3、Z 型捏合机(Z-Tape Blender) 基本结构 组 成:转子、混合室、驱动装置 混合室:底部呈鞍形,上、下有加料口 钢槽有夹套(加热或冷却)
机
密炼 转 机的 子 工作 转 容积 速
XM-270/40 X(S)M — 75 / 30 / 20
二、混炼设备
2、密炼机(Mixer) 工作原理
Fx
Px
Py P
F
Fy
长棱: 30 短棱: 45
Fx Px Fx Px
Y
Z
X
二、混炼设备
(1)剪切作用 突棱间距:2~4mm 突棱与室壁间距:~2mm 转子表面有螺旋状突棱,其表面各点到转子 轴中心距离不同→线速度不同→剪切速率
混合与混炼

第一章 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混炼 06:27
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 06:27
密闭式炼塑(胶)机
简称密炼机。 在开炼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的间歇 混炼设备。 与开炼机相比的优点和不足:
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
密闭式炼塑(胶)机-结构
14:气缸 13:活塞 12:填料箱 11:翻板门 10:加料装置 09:压料装置 08:转子 07:上密炼室 06:上机体 05:下密炼室 04:下机体 03:卸料装置 02:卸料门锁紧装置 01:底座
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 06:27
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混合和混炼的设备 第三节:混合和混炼工艺 第四节:配方设计
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 06:27
第一节:概述
混合和混炼是高 分子材料成型比较重 要的工序,对于许多 加工是不可缺少的
它包括高分子化合物和助剂(固体或液体)、高分子 和高分子(共混)的混合;也包括在常温下的混合和高 温下的混炼(塑炼或塑化);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 等等。
开 放 式 炼 塑 机 类 型
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 06:27
开
放
开炼机规格是采用辊筒直径来表示。
式
是在辊筒直径数字前冠以汉语拼音符号。表示机台
炼 的用途。
塑 机 规
如XK-450,其中“X表示橡胶用,“K”表示开炼 机,450表示辊筒工作部分直径为450mm;
SK-450表示辊筒直径为450mm的开放式炼塑机(“S” 表示塑料用)。
在混炼过程中,物料在被压缩状态下进行分散混合是 混炼区别于混合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混炼往往不可控制的伴随着物料全部或绝大部分发生 相变。
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 06:27
混合与混炼的基本理论

Volume fraction(%)
2、混合混炼目的
加工性能
使用性能 的改善
成本控制
混合混炼的目的
分子水平 纳米水平
尺度
分散
均匀性 可控分散
微米水平 大尺寸
简单复合
2、混合混炼目的
关于分散尺度的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聚合物改性用的混合,分散均匀
性越好和分散度越高(但不是分子水平分散),对共混物性能的 贡献越大。
份 数 法 举 例
4、共混的几个基本概念
(2) 共混物组成及配比的表示方法 配比 • 质量分数 • 体积分数 • 摩尔分数
含 量 法 举 例
w1
m1
mi
ii
n
1
V1
Vi
i 1
n
x1
n1
n
i 1
m
i
w2
m2
mi
ii
n
2
V2
Vi
i 1
n
x2
n2
4、共混的几个基本概念
(2) 共混物组成及配比的表示方法 配比 PVC配方例: PVC DOP 三碱式硫酸铅 二碱式硫酸铅 BaSt PbSt HSt 100 40 3 2 1.5 0.5 1
份 数 法 举 例
4、共混的几个基本概念
(2) 共混物组成及配比的表示方法 配比 NR/SBR二元共混物配方: NR+SBR 100 NR/SBR 70/30 炭黑 50 S 1.5 TT 0.2 硫磺促进剂 CZ 1.0 硫磺促进剂
白炭黑 水
机械分散
白炭黑水浆
改性白炭黑水浆
偶联剂
滴加
液相混合与絮凝 脱水 干燥 Silica/NR(SBR) 母胶
北京化工大学聚合物加工工程课件

三、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3、填充聚合物的形态结构
1μ
1μ
a
b
SSBR/SiO2共混胶料。a-unmodified silica-S-SBR; b- modified silica-S-SBR composites by KH-792
二、聚合物共混的几个基本概念
分散
二、聚合物共混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聚合物共混的几个基本概念
4.分布混合与分散混合 分布混合:共混物均匀度提高的混合 分散混合:共混物分散度提高的混合
二、聚合物共混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聚合物共混的几个基本概念
注意
➢共混体系的均匀性和分散性与混炼设备、工 艺以及分散相与基体的亲和性有关。
➢ 反应共混法
共混过程中伴随有化学反应
➢ 共聚共混法
接枝共混法(HIPS、ABS) 嵌段共混法(SBS、SIS)
➢ 互穿网络共聚共混法(IPN)
二、聚合物共混的几个基本概念
1、共混物组成及配比的表示方法
组成
共混物中含有几种聚合物—几元共混物
PP/PE
二元共混物
PP/PE/CaCO3 NR/SBR/BR
第二章:混合与混炼
第二篇 聚合物加工工程 第一章:混合与混炼
(Mixing and Blending )
第一:混合与混炼
第一节:混合与混炼的基本理论 (Theory of Mixing and Blending )
第一章:混合与混炼
聚合物共混是聚合物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其混 合物料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制品性能的优劣。学 习这章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二、聚合物共混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聚合物共混的几个基本概念
3. 均匀性和分散性 ➢均匀性:分散相在基体中分布的均一 性。
聚合物加工工程 习题讲解2019年

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
10. 何谓橡胶的混炼? 用开炼机和密炼机塑炼时应控制的工艺条件有哪些? 有何影响?
密炼机混炼
1.设备结构:混炼室结构、转子结构; 2.装胶量:适当,调整好添胶量,不可过多或过少;一般 f=0.48~0.75 ; 3.上顶栓压力:压力提高可提高混炼效果; 4.转子转速:转速提高可提高混炼效率;未加入硫化剂,可快速混炼;加入硫化体系,则需慢速; 5.胶料温度:未加入硫化剂体系,T=150~160oC;加入硫化剂体系,T<120oC ;
聚合物加工工程 习题讲解
(混合与混炼、挤出成型、压延成型)
主讲人:毛立新 研究员 整理者:李凡珠 博士生
2015.06.08
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
3.试判断下述共混体系是否相容?解释原因?
1. NR/BR:相容;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NR(16.2)/BR(16.6-17.6)
2. NBR/PVC:相容; 表面张力相近原则;溶度参数相近原则,NBR(19.2)/PVC(19.2-22.1)
高温塑炼以氧化断链为主,由于氧化作用对具有不同分子量的橡胶分子链作用相同, 因此在氧的作用下,橡胶分子链均匀的发生断链反应,即降解。这一般不会影响橡胶 分子量分布,只会使分子量整体下降,即分子量分布曲线向低分子量方向移动,但其 分子量分布曲线峰的宽度基本保持不变。
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
10. 何谓橡胶的混炼? 用开炼机和密炼机塑炼时应控制的工艺条件有哪些? 有何影响?
排气挤出机工作时,第一阶螺杆的作用与普通单螺杆一样,它将固体 物料向前输送、熔融、混合,达到基本塑化状态。
塑化的物料从第一计量段进入排气段时,由于排气段螺槽的突然变深 ,以及排气口放空或设置真空泵的作用,到达这一段的物料压力骤降 至零或负压,因而使高聚物中原来受压缩的气体和已汽化的挥发物在 此得到释放,并使已基本塑化的熔融塑料膨胀发泡。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复习提纲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复习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复习提纲绪论及第一章:混合与混炼1、聚合物加工:高聚物的成型加工,通常是在一定的温度下使弹性固体、固体粉状或粒状、糊状或溶液状态的高分子化合物变性或熔融,经过模具或口型流道的压塑,形成所需的形状,在形状形成的过程中有的材料会发生化学变化(如交联,最终得到能保持所取得形状的制品的工艺过程。
P52、聚合物的加工工艺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混炼、成型、后加工等三大部分。
P53、混合混炼的目的: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除继续研制合成新型聚合物外,通过混合、混炼方法对聚合物的共混改性已成为发展聚合物材料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途径。
P74、共混的方法:a 机械共混法 b 液体共混法 c 共聚—共混法 d 互穿网络聚合物IPN 制备技术P75、共聚物的均匀性是指被分散的物在共混体中浓度分布的均一性,或者说分散相浓度分布的变化大小。
6、共聚物的分散程度是指被分散的物质(如橡胶中掺混部分塑料)破碎程度如何,或者说分散相在共混体中的破碎程度。
P117、常见的共混体系有:a固体 / 固体混合、b液体 / 液体混合、c固体 / 液体混合。
P208、混炼三要素及其作用:a压缩;物料在承受剪切前先经受压缩,使物料的密度增加,这样剪切时,剪切力作用大,可提高剪切效率,同时当物料被压缩时,物料内部会发生流动,产生由于压缩引起的流动剪切 b剪切剪切的作用是把高粘度分散相的粒子或凝聚体分散于其它的分散介质中 c分配置换分布由置换来完成。
P229、混合与混炼设备根据操作方式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大类。
P2510、常见初混合设备概念及类型:初混合设备是指物料在非熔融状态下(粉料、粒料、液体添加剂)进行混合所用的设备。
常用的典型初混合设备有 a 转鼓式混合机 b 螺带混合机 c Z 型捏合机 d 高速混合机p25-2811、混炼和塑化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将各种配合剂混入并均匀分散在橡胶中的过程叫混炼;将各种配合剂混入并均匀分散在塑料熔体中的过程叫塑化。
第二章(混炼机械)

二, 工作原理 与开炼机不同,它有 一个密闭的塑炼室,前后 左右挡板,上下顶栓组成, 有一对锥形或椭圆形的转 子,在密炼室内在一定的 压力下转动进行塑炼.因 为是闭合室,所以无粉料 飞扬,而且炼塑时间短, 仅需5—10分钟即可,提 高效率3—5倍以上.
三,重要技术参数 1,生产能力G=60Wρα/t(Kg/h) 2,上顶栓压力;压力能增大物料填充率,加剧挤 压混炼作用,改善密炼效果及缩短混炼周期 3,转子速度:转子转速提高可大大提高生产效 率 4,密炼功率
a-Z形转子
g-导向双螺棱转 子
b-单螺棱转 子
h-X形转子
c-爪形转子
i-刀片形转子
d-双棱转子
j-三棱转子
e-齿形转子 k-中空双棱转子
f-类螺带转 子
l-同向双棱转子
三,高速混合机 flash演示
主要由回转盖,混合锅,折流板,搅拌装置,排料装置, 驱动电动机,机座等组成.
图2-6 叶轮结构形式
四,主要零部件 1,转子: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和良 好的传热性 2,混炼室:承受摩擦和挤压,一般用铸钢或钢 板焊接而成 3,密封装置 4,转子轴向调整装置 5,加料及卸料装置 6,密炼机的传动
思考题
1,混炼机械的作用是什么?(混合机,开炼机, 密炼机) 2,熟悉高速混合机的结构,原理. 3,什么叫接触角?使物料进入开炼机辊隙的条 件是什么? 4,开炼机的前辊,后辊线速度,温度的设定原 则及作用. 5,开炼机设备和人身安全措施有哪些? 6,代表开炼机,密炼机的主特征参数是什么? 7,密炼机有哪些优越性?
密炼机是在开炼机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一种高强度间隙混合设备.密炼机的 封闭塑炼使物料受剪切,撕拉,捏炼的 区域多,次数多,程度高,所以塑炼效 果更好且时间短.
混合与混炼设备培训课件PPT(共 37张)

(2)立式双螺带混合机
(1)结构:混合室由两个有锥度的圆筒相交组成,螺带在混合室 内竖直安放
(2)立式双螺带混合机
(2)工作原理
螺带旋转,物料沿壁面向上提起,当物料到达中心位置 时,一部分物料落回底部
一部分物料在混合锥筒相交处进入另一个混合锥筒,在 两个锥筒内交错混合
2.螺带混合机
特点
填充率=0.4~0.7 混合强度低
应用
粉料干混、塑料着色、PVC配料、填充混合物的初混合等 适用于密度相近的物料的初混合
3. Z型捏合机
(1)结构:Z型捏合机 主要由转子、混合室及 驱动装置组成。转子形 状如“Z”形,故称为Z 型捏合机
3. Z型捏合机
4. 高速混合机
4. 高速混合机
特点
混合效率高
应用
主要适用于配制粉料,如高分子材料的混色、配料、填料表面 处理及共混材料的预混等
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
二、混炼设备
混炼:将各种配合剂混入并均匀分散在橡胶中的过程, 其产物称为混炼胶。
塑炼:为增加橡胶的塑性的加工过程,其产物称为塑炼 胶。
塑化:将各种配合剂混入并均匀分散在塑料熔体中的过 程,其产物常称塑化料。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二、混炼

混炼的内涵
混炼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绝不仅仅是 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复杂的物理 简单的混合。
炭黑被生胶和软化剂浸润和分散 炭黑与生胶之间产生强的相互作用(物理吸附为主) 表面活性剂、偶联剂等与填料发生物化作用,促进其 在基体中的分散和界面结合、稳定分散状态 软化剂、增塑剂等溶胀橡胶,降低橡胶分子缠结和相 互作用 机械剪切力导致橡胶大分子断裂、分子量降低,可塑 度提高 。。。。。。
两种逆混炼的方法: (1)先投入所有的油和炭黑、配合剂;然后投入50-70% 生胶混炼1.5min后再投入剩余生胶——适合含有较多粗粒 子炭黑和油的配方。 (1)先投入1/2的油和所有配合剂;投入生胶,混炼;然 后在2min内分2-3次将剩余的油加入——时间比(1)要长, 适合补强性炭黑配方。
压片、冷却、停放
开炼机混炼的影响因素
装料容量 辊距 辊温(50~60oC) 速比(1:1.1~1.2) 加料顺序 塑炼胶、母炼胶、 (1)塑炼胶、母炼胶、再生胶
(2)氧化锌、硬质酸 氧化锌、 促进剂、 (3)促进剂、防老剂 (4)补强填充剂 (5)软化剂 (6)硫黄
密闭式炼胶机混炼
优点:安全性好、环境污染大大减少、自 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减少混炼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5-10t/小时)。 缺点:密炼室内温度高(控制温度是关 键);需要与其他机械(挤出机、开炼机) 一起实现连续化生产、投资大。
出片、冷却、停放
高炭黑含量母胶片 +剩余20%生胶 (100:100)
混入硫黄和促进 剂得到终炼胶
出片、冷却、 出片、冷却、停放
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双网络模型
二段长时间
网络结构:填料网络结构 和化学交联网络结构。
二段短时间
高密度网络——提高 —— 应力传递效率,提高 橡胶大分子取向 低密度网络——分子 松弛特性好,缓解应 力集中,提高伸长率
第二章 三种混合设备的混合能力对比

第二章三种混合设备的混合能力对比混合过程是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和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它是一种趋向于减少混合物非均匀性的过程[1,2]。
现今对于混合机理的研究中,对混合机理的认识没有统一的说法。
在Brodkey混合理论中,混合涉及三种基本运动形式,分子扩散,涡旋扩散和体积扩散。
在聚合物物理改性的混合过程中,混合要素包括“剪切”、“分流”、“合并和置换”、“挤压”、“拉伸”和“聚集”等作用。
这些作用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在混合过程中不是同等程度的出现,只是某一、两个作用其起主导作用[1],例如在聚合物共混物改性中,塑料与橡胶间均匀混合主要靠挤出机的剪切作用来实现的。
理论上,共混物混合分为分散混合与分布(广泛)混合两大类。
分散混合是将分散相颗粒粒径减小,固体块或聚集体破碎成微粒;分布混合是将各组分的空间分布达到均匀[3]。
在“海-岛”两相结构体系中,如PP/EPDM体系,分散混合既减小分散相颗粒粒径,又改变分散相粒径分布情况,而分布混合仅改变分散相空间分布状况。
共混物在挤出机中进行共混,两种混合方式往往是同时发生,而且两种的驱动力均来自外界设备(挤出机)施加的作用力。
图2-1 分布混合和分散混合的关键特性[2]C为毛细管数,τ为剪应力,σ为表面张力,a为特性尺寸)(其中a前人对这两种混合方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对分散混合和分布混合建立了一些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其中分散混合机理的理论模型有“液滴分裂模型”、“双小球模型”和“毛细管不稳定模型”[4],而分布混合的数学模型中以平行板模型和同心圆筒模型为代表[2]。
而在分散混合中,共混过程实际上是分散相粒径自动均化的过程,即“分散过程”和“聚集过程”的过程,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粒径”。
Tokita [5]提出一个平衡粒径与剪切速率、界面张力、组分配比等有关的关系,如下所示:d d dk12P R P E ρφπηγφπ=- ………………………………(1) 其中 R ——分散相平衡粒径; ρ——两相间的界面张力; P ——有效碰撞几率;d φ——分散相的体积分数;η——共混物的熔体黏度;γ ——剪切速率;dk E ——分散相的宏观破碎能由上可以看出,影响分散混合中分散相颗粒粒径因素主要有:熔体黏度、组分配比、两相之间界面张力和挤出机所提供的流动场形式(剪切流动、拉伸流动)及其强度等,同时共混物在挤出机中的共混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分散混合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碎程度高,粒径小,分散程度高;相反分散得不 好。破碎程度与共混物的性能密切相关。
b.粒径分布曲线
直接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是分散相粒了的表面积,因 此要求粒径分布要均匀。 一般粒径分布曲线不希望有较大的右侧拖尾,因为这 说明有较多的大粒子存在。
2)影响分散度的因素 剪切力大,易破 碎,分散度高;粘度大,局部剪切力大, 粒子易破碎;剪切速率高,分散度高。 3)分散度与混合物性能的关系 分散度 高,粒子小,分散相表面积大材料性能好。
绝大多数聚合物混合达不到分子级水平,但 被强制分散混合后,各相又难以自动析出或凝 聚,仍可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两种不相溶的聚 合物仍可共混,得到性能良好的共混物。这称 为工艺相容性。 相容性包括两方面含义 一是混合的均匀 程度,颗粒越小,分散越均匀,相容性越好; 二是相混合的聚合物间的作用力大小,分子间 作用力越接近,越容易分散,相容性越好。
物料名称 聚氯乙烯 冲击强度(kJ/m2) ≥6
增韧聚氯乙烯 ≥59~88
b.聚合物加入不同功能助剂共混,以增 加、改善和提高聚合物的综合性能。如 抗老化剂、补强剂。
2)改善聚合物的加工性能 PVC混入增塑剂可 降低熔融温度和粘度,丁基橡胶加入氧化聚乙 烯,共混熔体的表观粘度可降低20%,挤出速度 可提高15%。 3)降低生产成本 a.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混入一些比主体聚合 物价廉的材料。乙丙橡胶混PP,丁苯橡胶混入 PE等。 b.混入填充剂,如碳黑,碳酸钙、玻璃纤维。
2)各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a.质量分数
W1=m1/(m1+m2) W2=m2/(m1+m2) (1-1) 式中 W1、W2——分别为第一组分和第二 组分的质量分数 m1、m2——分别为第一组分和第二 组分的质量 实际应用方便,广泛。
b.体积分数
Φ1=V1/(v1+v2) Φ2=V2/(v1+v2) (1-2) 式中 Φ 1、 Φ 2——分别为第一组分和第二 组分的体积分数 V1、V2——分别为第一组分和第二组 分的体积 科学研究中常用于组分的表征。
2.共混的目的
1)提高聚合物的使用性 能 这是共混的主要目 的。 a.多种聚合物共混能综 合均衡各组分的性能, 取长补短,获得综合性 能较好的材料。如PP-PE 共混,PS和PVC掺入 10%~20%橡胶,大大提 高抗冲击强度。
物料名称 聚苯乙烯
冲击强度(kJ/m2) ≥12~16
增韧聚苯乙烯 ≥24.5
2.1.3 聚合物共混的基本概念
1.聚合物共混组分含量 指在配方中各种聚合物所占的比例。 1)计算基准 a.以多种聚合物的总量用100质量份, 各不同组分相应占多少质量份。如NR/CR (氯丁橡胶)/PVC=70/10/20。 b.将量多的聚合物的量定为100质量 份。如N球形),颗粒 内部不包含或只包含少 量连续相成分。用羧基 丁腈橡胶增韧双酚A环 氧树脂即(如右图) 。 这种形态多通过熔体共 混或嵌段共聚形成;
第三种分散相为胞状结构, 其特点是分散相颗粒 (PB)内部包含连续相 (SAN)成分构成的更 小颗粒(图1-4 c)如乳 液接枝共聚法生产ABS共 混物;
2.1.4 聚合物共混的形态结构
具有良好性能的聚合物共混物,要求各组 分之间物性差异较大,又有一定的相互混溶性, 通过共混,形成较佳的形态结构,其性能仍可 保留各组分原有的大部分特性,实现性能互补, 获得优异的协同效应。 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
一种聚合物组分(作为分散相)分散于另一聚合物 组分(分散介质或基体)中; 两组分构成的两相以相互贯穿的连续相形式存在。
图1-10 混炼三要素
2.1.2 共混的方法和目的
1.共混方法
共混是指聚合物之间或聚合物与添加剂之间混合,使之 形成表观均匀的混合物的混合过程。共混的主要方法: 1)机械共混法 是借助机械力作用制备出分散度高, 均匀性好的聚合物共混物的过程。 2)液体共混法 将聚合物溶液或乳液混合后,再干燥 或沉析得到聚合物共混物的过程。 3)共聚-共混法 分为接枝共聚-共混和嵌段共聚-共混 法。过程:聚合物→溶于另一种单体→聚合物溶液→引 发接枝共聚→聚合物共混物。 4)互穿网络聚合物(IPN)制备技术 过程:交联聚合 物→在第二聚合物单体中溶胀→引发→聚合→交联→互 穿网络聚合物。
第四种分散相呈微 片状分散于连续相 中,如阻隔性良好 的PA成微片状分 散于PE中,形成 这种形态的条件是, 分散相的熔体粘度 要大于连续相聚合 物的熔体粘度。 (图1-5) 。
2.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
例如SBS三嵌段共聚 物,当丁二烯含量在 60%左右时常形成 如(图1-6)所示的 两相交错的层状结构。 聚合物的共混物可在 一定的组成范围内发 生相逆转。
4.分子链段渗透相近原则
当两种聚合物相互接触时,若两种聚合 物大分子具有相近的活动性时,两大分 子的链段就以相近的速度相互扩散,形 成模糊的界面层,其厚度越大,共混物 性能越好。
2.1.5.2 聚合物与填充增强剂的共混原则
1.聚合物-填充增强剂体系的相态结构 增强剂和填充剂主要作用分别为改性和 增量。 聚合物-填充增强剂体系的相态结构, 其微观相态为聚合物为连续相,填料为分 散相。
第二章 混合与混炼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聚合物的混合与混炼基本 概念、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了解 混合、混炼的主要设备。
2.1 混合与混炼原理
2.1.1 混合与分散理论
混合 是一种操作过程,是一种趋向于减少混 合物非均匀性的操作,是在整个系统的全部体 积内各组分在没有本质变化的情况下的细化和 分布过程。 混合的目的是就是使两种或两种以上各自分散 的物料从一种物料分布到另一种物料中去,以 便得到组成均匀的混合物。 混合中组分的非均匀性减少和组分的细化是通 过各组分的物理运动来完成的。混合涉及三种 扩散的基本运动形式,即分子扩散、涡流扩散 和体积扩散。
黑色部分为聚丁二烯嵌段相 白色部分为聚苯乙烯嵌段相
3.两相连续结构
这是聚合物网络相互 贯穿,使整个共混物 成为一个交织网络, 两相都是连续的。如 顺式-聚丁二烯/聚苯 乙烯互穿网络聚合物 (IPNS),具有胞 状结构,PB为胞壁, PS为胞体 (图17) 。
2.1.4.2 含结晶聚合物的形态结构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化合物等温混合时,
△Gm=△Hm - T△Sm
式中 △Gm——混合前后体系自由能变化 △Hm——混合前后体系热焓的变化
△Sm——混合前后体系熵的变化
T——热力学温度,K
通常△Hm> T△Sm,故△Gm>0,共混过程不能 自发进行。
由经验得知,当两种聚合物混合时,一般都是 吸热反应,即△Hm>0,而
△Hm=Vm(δ1- δ2)2φ1 φ2
式中 Vm——混合物的摩尔体积 δ1、δ2 ——组分1、2的溶解度参数 φ1 、 φ2 ——组分1、2的体积分数 △Hm - T△Sm小有利于聚合物相溶,要 求△Hm 小,由上式可见, δ1、δ2越接近, △Hm 才越小,越有利于聚合物间的相溶。
当两种聚合物相混合时,溶解度参数相 同或相近时,才能获得相容的共混物。 即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如 (表1-3) 。 溶解度参数相同或相近这是聚合物共 混时相容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其相容性还受其它因素(结晶、极性、 氢键等)影响。
均匀性主要取决于混炼效率和混炼时间。
3.共混物的分散程度
共混物的分散程度是指被分散相在共混体中的破碎 程度。 1)表示方法 a.算术平均直径和平均表面直径
d n (ni .d i ) /(ni )
d A (ni .d i3 ) /(ni .d i2 )
(1-4) (1-5)
1.共混物中某一组分为结晶聚合物 1)结晶分散在非结晶相介质中(图1-8a)非 晶聚合物分子与结晶聚合物分子之间强烈排斥, 结晶聚合物可按单独存在时的结晶特性进行结 晶; 2)球晶分散在非结晶相介质中(图1-8b) ; 3)非结晶相分散在球晶中图( 1-8c) ; 4)非结晶相形成较大的相畴分布于球晶中 ( 1-8d) 。
大量研究表明:
用机械共混法时,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单 相连续(海-岛)结构,一般连续相体现 共混物的基本性能,分散相对某些特殊 性能有明显贡献。 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与其形态结构密切 相关,最好的形态结构是多相体系,即 既分相,界面又结合好的体系。
作业
1、共混物的均匀性与分散程度有何区别? 请举例说明。 2、P59,1
c.摩尔分数
x1=n1/(n1+n2) x2=n2/(n1+n2) (1-2) 式中 x1、x2——分别为第一组分和第二组 分的摩尔分 数 n1、n2——分别为第一组分和第二组 分的摩尔数 用于化学改性更方便。
2. 共混物的均匀性
均匀性是指被分散物在共混体中浓度分布 的均一性,反映在共混物不同部位取样,分散 物含量的差异程度。
2. 共混物中两相均为结晶聚合物
1)原来两结晶聚合物的结构被破坏,形成非 结晶态共混体系,例如PBT/PET熔融共混 (图1-9中a、b),其中相溶性好时为(a)形 态; 2)较普遍的是两聚合物分别结晶,分散在非 晶态中的形态结构,如PP/UHMWPE(图1-9 中c、d); 3)两聚合物分别形成球晶,但球晶中含非晶 区的形态(图1-9中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