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学基础-第一章-总论PPT课件
![药物学基础-第一章-总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96c7c3dd88d0d233d46ad0.png)
药物半衰期(t1/2)意义:
1
2
3
药物分类 依据
确定给药 间隔时间
预测 药物基本 消除时间
4
预测 达到稳态
时间
28
四 药动学基本参数及意义
2 生物利用度 定义: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利用的速度和程度。
影响因素:制剂结构、类型、质量;给药途径、机体状况。
生物利用度公式表达: A (入血药量) × D(服药剂量)
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
吸入给药
经皮给药
19
(二)分布 药物被吸收入血,经血液循环到达各 组织器官的过程。
影 药物性质:溶解度、解离度、脂溶性、分子大小等
响 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血眼屏障等
分 布 体液pH值:酸性药物易分布在碱性体液中,碱性酸
的
性药物易分布在酸性体液中。
因 素
血浆蛋白结合:结合能力强,药理活性弱。
♣♣ 药酶诱导剂:促进药酶生成或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
♣♣ 如:苯妥英钠、利福平、灰黄霉素等
♣♣ 药酶抑制剂:减少药酶生成或降低药酶活性的药物
♣♣ 如:西咪替丁、异烟肼、环丙沙星等
22
(四)排泄 1. 定 义 : 药 物 的 原 形 或 代 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 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2.肾是主要排泄器官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分泌
危害的药物反应。
毒性反应 “三致反应”
副作用
变态反应
不良反应
依赖性
耐受性 耐药性
后遗效应
继发反应
特异质反应 停药反应
11
三 药物的作用机制
1.非特异性作用 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和核酸代谢 3.影响酶的活性 4.影响生理物质转运 5.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6.影响免疫功能 7.受体学说 ※
《药学基础知识》课件
![《药学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09c7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d.png)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的关系: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效,药效学反过来影响药物代 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的研究方法: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
药物安全性评价与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等)、化学性质(如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等)
药物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
药物化学活性:生物活性、药理活性、毒性等
药物合成与制备
药物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将原料转化为药物的过程 药物制备:将合成得到的药物进行纯化、干燥等处理,得到符合质 量标准的药物 药物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生物合成、酶催化合成等
药学基础知识PPT 课件大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药物化学基础 药理学基础 药品管理与法规基础
药学基础知识概述 药物分析基础 药物治疗学基础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药学基研究药物的性质、作用、制备、应用及管理规律的科学
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来源、性质、作用等不同,可以分为天然药物、合 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等
鉴别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 电泳法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查项目:包括外观、性状、含 量、杂质等
检查标准:根据国家药典或行业 标准进行检验
药物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标准:如USP、 EP、JP等
质量控制流程:如原料药、 中间体、成品药的质量控制
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如 HPLC、GC、UV等
未来药学:注重个性化医疗和精 准医疗,以及人工智能和生物技 术的应用
中职《药物学基础》PPT课件
![中职《药物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0a22886bd97f192279e992.png)
常见,副作用与治疗作用可随用药目的的不同而
相互转化。药物的基本作用有兴奋作用和抑制作
用。
•
药物-受体作用机制:根据其有无内在活性
及内在活性的大小,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受
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阻滞剂)等。
.
15
19:46
第3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动学
• 学习目标 • 1、说明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2、蓄积 当反复给药时,若药物进入体内的 速度大于消除速度,血药浓度不断升高, 称为药物的蓄积。
• 3、血浆半衰期(t1/2) 指血浆药物浓度下 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
27
19:46
.
28
第4节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19:46
• 学习目标
• 1、说出小儿体重及药量的计算方法
• 2、说明生理、心理和病理因素对药物效应
一般指肝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又称肝 药酶或药酶,能转化体内数百种药物。药 酶不仅参与许多药物的生物转化,且某些 药物也可明显地影响药酶的活性。
.
22
19:46
• 药酶诱导剂: • 凡能增加药酶活性的药物称药酶诱导剂。 • 药酶抑制剂: • 凡能使肝药酶活性降低的药物,称药酶
抑制剂,
.
23
19:46
.
31
19:46
• 3、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 • 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LD50) • 治疗指数(TI) • 安全范围(MS,又称安全指数): • 4、效价强度与效能 • 效价强度(效价) • 效能
.
32
19:46
.
33
19:46
.
34
三、用药方法方面的因素 (一)给药途径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认识药物与药物学(课件)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认识药物与药物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2d7a5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c.png)
4 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了解有关配伍禁忌, 熟记混合配置静脉用药的规范和要点;
5 做好护患沟通和心理护理等配合措施
用药中
“三查、七对、一注意、六准确”
1 未经医生许可,不得随意变更给药方案,如剂量、滴速、 间隔、时间和次数等,尤其是新生儿、婴儿、儿童的剂 量换算要确保无误;
2 认真观察和评估疗效、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 告给医生;
护 理
提高护理质量
2.用药护理流程
执行处方或医嘱 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指导合理用药 开展母婴保健和健康教育
用药前
1 仔细阅读医嘱、处方,掌握病人用药史等基本信息;
2 熟悉药物应用知识,如选择药物的依据和类别,相关适 应症和不良反应等,尤其要熟悉具有“三致”作用的药 物;
3 熟悉选用药物的剂型、规格、剂量、用法疗程及注意事 ,也特别注意婴幼儿适宜剂型的选择;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认识药 物与药物学(课件) 认识药物与用药护理
目录
一 药物学的概念和任务 二 用药护理在职业岗位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三 药物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
掌握
药物、药物学、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等重要概念
熟悉
在未来岗位工作中,药物学的目的、性质、任务和用药护理程序
了解
药物的其他知识
4 开展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尤其对出院病人和病儿家属 加强用药后指导,提高药物远期疗效或社区用药水平
三、药物学的学习方法
1.掌握本门课程的内容特点。
主要介绍: 药物作用
利用好: 工作情景与任务
药物用途 不良反应
工作任务解析 知识窗 知识拓展
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
护理学而思
2.掌握本门课程基本框架和由共性到个性的学习规律。
5 做好护患沟通和心理护理等配合措施
用药中
“三查、七对、一注意、六准确”
1 未经医生许可,不得随意变更给药方案,如剂量、滴速、 间隔、时间和次数等,尤其是新生儿、婴儿、儿童的剂 量换算要确保无误;
2 认真观察和评估疗效、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 告给医生;
护 理
提高护理质量
2.用药护理流程
执行处方或医嘱 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指导合理用药 开展母婴保健和健康教育
用药前
1 仔细阅读医嘱、处方,掌握病人用药史等基本信息;
2 熟悉药物应用知识,如选择药物的依据和类别,相关适 应症和不良反应等,尤其要熟悉具有“三致”作用的药 物;
3 熟悉选用药物的剂型、规格、剂量、用法疗程及注意事 ,也特别注意婴幼儿适宜剂型的选择;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认识药 物与药物学(课件) 认识药物与用药护理
目录
一 药物学的概念和任务 二 用药护理在职业岗位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三 药物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
掌握
药物、药物学、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等重要概念
熟悉
在未来岗位工作中,药物学的目的、性质、任务和用药护理程序
了解
药物的其他知识
4 开展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尤其对出院病人和病儿家属 加强用药后指导,提高药物远期疗效或社区用药水平
三、药物学的学习方法
1.掌握本门课程的内容特点。
主要介绍: 药物作用
利用好: 工作情景与任务
药物用途 不良反应
工作任务解析 知识窗 知识拓展
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
护理学而思
2.掌握本门课程基本框架和由共性到个性的学习规律。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抗寄生虫药与用药护理(课件)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抗寄生虫药与用药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7e95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d.png)
一、抗疟药 (一)控制症状药
氯喹
体内过程: ①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 ②分布广泛,1~2小时即可达到血药浓度的高峰; ③在受感染红细胞内浓度较正常红细胞高25倍。
一、抗疟药 (一)控制症状药
氯喹
作用
1.抗疟作用 2.抗阿米巴病作用
3.抗免疫作用
应用
控制疟疾症状(首选) 治疗甲硝唑无效或禁忌的阿米巴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肝脓肿。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噻嘧啶
+++
少数患者转氨酶升高。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禁用
哌嗪
++
大剂量可引起神经症状如嗜睡、眩晕、眼球 震颤、共济失调、肌肉痉挛等。孕妇、肝肾 功能不全和神经系统疾病者禁用
氯硝柳胺
+ 不良反应少,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三、抗肠虫药和其他抗寄生虫药
(二)抗血吸虫病药
吡喹酮
(1)广谱抗吸虫和绦虫,对成虫作用强,对幼虫作用弱; (2)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具有毒性低、疗效高、疗程短。
1)用于治疗急、慢性血吸虫病,是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 (2)对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也有效。
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头痛、眩晕、嗜睡等。
三、抗肠虫药和其他抗寄生虫药
(三)抗丝虫病药
乙胺嗪
➢ 用于丝虫病的治疗,对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均有效,对微丝蚴作 用强于成虫。
➢ 其疗效高、毒性低,是治疗丝虫病的首选药。 ➢ 该药本身无明显毒性,主要为一般胃肠道症状。
对肠内阿米巴病无效,仅用于甲硝唑无 效或禁忌的阿米巴肝脓肿
主要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与甲硝唑相似毒性略低 毒性大,主要引起心脏毒性、神 经肌肉阻断作用、局部刺激;孕 妇、儿童和患有心、肝、肾疾病 者禁用 不良反应较轻,偶见胃肠道反应 如恶心、呕吐等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利尿药、脱水药与用药护理(课件)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利尿药、脱水药与用药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a16eb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2.png)
氢氯噻嗪
临床应用 1.各型水肿 对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疗效较好。 2.高血压 治疗高血压病的基础药物之一,多与其它降压药合用,增 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及用加压素无效的垂体性尿崩症
氢氯噻嗪
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低血镁,低血钠; 2.高尿酸血症:原因同高效利尿药 3.代谢障碍 :可导致高血糖症、高血脂症 4.其它:光敏性皮炎。
螺内酯
---低效利尿药
作用与用途
✓拮抗醛固酮受体,产生保钾、排钠的利尿作用; ✓用于醛固酮增高的顽固性水肿;与中、强效利尿药合用,防止低血钾 (久用可致高钾血症)
螺内酯
不良反应及防治
✓久用可致高钾血症 ✓有性激素样副作用 防治措施:临床上常与噻嗪类或高效利尿剂合用,既能增强利尿效果,
又可防止低钾血症。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利尿 药、脱水药与用药护理(课件)
学习目标
掌握
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的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熟悉
甘露醇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了解
其他利尿药及脱水药的作用特点
一、利尿药概述
1.定义 利尿药(diuretics)是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水的排出,减少细胞外液, 使尿量增多的药物。 2.机制 目前常用的利尿药大多数是通过抑制肾小管重吸收,而产生利尿作用
肾小管各段功能
乙酰唑胺
利尿药作用部位
噻嗪类
螺内酯、氨苯蝶啶
H+
皮质 Cl- Na+ 髓质
降 支
Na+
2Cl-
K+
Na+ 2Cl- K+
H2O
Na+
药物化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药物化学基本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5638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a.png)
配体是一种能够与受体结合的分子,它们可以是内源性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或 外源性物质(如药物)。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可以发挥生理或药理作用,从而影响细胞功
能。
06
药物的发现与开发
药物发现的途径与方法
随机筛选
通过大规模筛选实验,从大量化合物 中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候选药物。
合理药物设计
基于已知的生物靶点结构和功能信息, 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预测和优 化候选药物的活性。
药物的代谢调控
药物的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基因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其中,基因遗传因素对药物的代 谢影响最大,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代谢能力存在差异。此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
05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靶点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发 挥药理或治疗作用的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于新药 研发和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药物化学基本知识
目录
• 药物化学概述 • 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 • 药物分子的合成与制备 • 药物的代谢与生物转化 •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靶点 • 药物的发现与开发
01
药物化学概述
药物化学的定义和任务
定义
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 和性质、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以 及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等过程的科学。
分或合成新的药物,发现了许多具有重要治疗作用的化合物。
03
现代药物化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计算机辅助
药物设计、高通量筛选、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为新药
研发提供了更多手段和工具。
02
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
药物分子的结构特征
能。
06
药物的发现与开发
药物发现的途径与方法
随机筛选
通过大规模筛选实验,从大量化合物 中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候选药物。
合理药物设计
基于已知的生物靶点结构和功能信息, 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预测和优 化候选药物的活性。
药物的代谢调控
药物的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基因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其中,基因遗传因素对药物的代 谢影响最大,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代谢能力存在差异。此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
05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靶点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发 挥药理或治疗作用的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于新药 研发和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药物化学基本知识
目录
• 药物化学概述 • 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 • 药物分子的合成与制备 • 药物的代谢与生物转化 •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靶点 • 药物的发现与开发
01
药物化学概述
药物化学的定义和任务
定义
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 和性质、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以 及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等过程的科学。
分或合成新的药物,发现了许多具有重要治疗作用的化合物。
03
现代药物化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计算机辅助
药物设计、高通量筛选、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为新药
研发提供了更多手段和工具。
02
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
药物分子的结构特征
美容药物学基础PPT课件
![美容药物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56f3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2.png)
现代美容药物学
现代美容药物学更加注重科学研究 和创新,不断推出新的美容药物和 技术,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美容药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医学
生物学
美容药物学与医学密切相关,需要了 解皮肤、毛发和口腔等部位的生理特 点和疾病治疗原则,以确保药物使用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美容药物学与生物学密切相关,需要 了解皮肤、毛发和口腔等部位的生物 学特性,以及各种美容药物的生物学 作用机制。
物。
通过注射方式,将药物 直接注入皮肤或肌肉层,
以达到美容效果。
包括基因治疗、细胞治 疗等新兴技术手段,具 有更高效的美容效果。
常见的美容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01
02
03
04
美白药物
抑制黑色素生成,加速旧皮肤 代谢,使新皮肤显现。
抗衰老药物
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修复受损 皮肤,减少皱纹形成。
减肥药物
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吸收、加 速新陈代谢等机制,达到减肥
常见的美容药物应用场景与效果
皮肤美白
用于改善肤色不均、色斑等问 题,通过抑制黑色素生成或加
速旧皮肤代谢实现。
瘦身
通过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吸收 等方式帮助减肥,常见药物包 括减肥药、瘦身霜等。
抗衰老
针对皮肤松弛、皱纹等老化现 象,通过补充胶原蛋白、抗氧 化等方式实现。
生发
针对脱发问题,通过刺激毛囊 生长、减缓脱发速度等方式实
效果。
祛斑药物
抑制黑色素生成,加速斑点淡 化。
美容药物的作用原理
01
02
03
调节生理功能
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生理功 能,改善皮肤状况。
促进细胞再生
促进细胞分裂和再生,修 复受损皮肤组织。
现代美容药物学更加注重科学研究 和创新,不断推出新的美容药物和 技术,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美容药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医学
生物学
美容药物学与医学密切相关,需要了 解皮肤、毛发和口腔等部位的生理特 点和疾病治疗原则,以确保药物使用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美容药物学与生物学密切相关,需要 了解皮肤、毛发和口腔等部位的生物 学特性,以及各种美容药物的生物学 作用机制。
物。
通过注射方式,将药物 直接注入皮肤或肌肉层,
以达到美容效果。
包括基因治疗、细胞治 疗等新兴技术手段,具 有更高效的美容效果。
常见的美容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01
02
03
04
美白药物
抑制黑色素生成,加速旧皮肤 代谢,使新皮肤显现。
抗衰老药物
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修复受损 皮肤,减少皱纹形成。
减肥药物
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吸收、加 速新陈代谢等机制,达到减肥
常见的美容药物应用场景与效果
皮肤美白
用于改善肤色不均、色斑等问 题,通过抑制黑色素生成或加
速旧皮肤代谢实现。
瘦身
通过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吸收 等方式帮助减肥,常见药物包 括减肥药、瘦身霜等。
抗衰老
针对皮肤松弛、皱纹等老化现 象,通过补充胶原蛋白、抗氧 化等方式实现。
生发
针对脱发问题,通过刺激毛囊 生长、减缓脱发速度等方式实
效果。
祛斑药物
抑制黑色素生成,加速斑点淡 化。
美容药物的作用原理
01
02
03
调节生理功能
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生理功 能,改善皮肤状况。
促进细胞再生
促进细胞分裂和再生,修 复受损皮肤组织。
天然药物学基础PPT课件
![天然药物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69042d79563c1ec5da71ff.png)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和任务
一、含义 药物:
含义: 来源:天然、人工、生物制品
天然药物:包括中药、草药和民族药。
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药物。 草药:民间用药。 民族药:少数民族习惯用药。
二、任务 2.1鉴定中药的品种质量
辨真即鉴定品种;辨优即鉴别质量 2.2 继承遗产,整理品种
⑵对性状有较精细的观察,校正历代本草的一些错 误,“以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此寇氏衍义 之舛谬,谓黄精即钩吻,旋花即山姜,乃陶氏别 录之差伪。
⑶总结历代用药经验和知识,并加入自己的试验。 ⑷新增药物为三七、曼陀罗、大风子、烧酒、葡萄
酒、樟脑等,仍是医学上很有价值的药物。
清乾隆年间(1765)赵学敏(清 钱塘人)《本 草纲目拾遗》,拾遗补正《纲目》载药921种, 新增药物716,为冬虫夏草、鸦胆子、银柴胡、 浙贝母。多为纲目未收之江浙民间药及进口药。
皮类:
多数春末夏初, 如黄柏、厚朴、秦皮, 此时形成层分裂快,伤口易愈合; 少数秋冬, 如肉桂,此时成分含量多。 叶类: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春夏光合作用旺盛期采如艾叶、臭梧桐叶。桑叶:冬
季 花类:花蕾—金银花、槐花、辛夷、丁香、款冬花 初花—洋金花、花粉(蒲黄、松花粉) 盛花—菊花、西红花
果实、种子类: 幼果—枳实、青皮 近成熟—瓜蒌、栀子、山楂 成熟经霜—山茱萸(变红) 川楝子(变黄) 种子—成熟果实的种子 全草: 幼苗—绵、淡竹叶 开花—益母草、荆芥、香薷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唐慎微(1082年) 编写,载药1746种,新增628。
重大贡献的《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编写, 载药1892种,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编写 。
⑴完全按药物属性进行分类,如植物药草类分为: 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 莓草、杂草等,将高良姜、豆蔻、缩砂密、益智 等排列属芳香类,这是自然分类的先驱;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和任务
一、含义 药物:
含义: 来源:天然、人工、生物制品
天然药物:包括中药、草药和民族药。
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药物。 草药:民间用药。 民族药:少数民族习惯用药。
二、任务 2.1鉴定中药的品种质量
辨真即鉴定品种;辨优即鉴别质量 2.2 继承遗产,整理品种
⑵对性状有较精细的观察,校正历代本草的一些错 误,“以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此寇氏衍义 之舛谬,谓黄精即钩吻,旋花即山姜,乃陶氏别 录之差伪。
⑶总结历代用药经验和知识,并加入自己的试验。 ⑷新增药物为三七、曼陀罗、大风子、烧酒、葡萄
酒、樟脑等,仍是医学上很有价值的药物。
清乾隆年间(1765)赵学敏(清 钱塘人)《本 草纲目拾遗》,拾遗补正《纲目》载药921种, 新增药物716,为冬虫夏草、鸦胆子、银柴胡、 浙贝母。多为纲目未收之江浙民间药及进口药。
皮类:
多数春末夏初, 如黄柏、厚朴、秦皮, 此时形成层分裂快,伤口易愈合; 少数秋冬, 如肉桂,此时成分含量多。 叶类: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春夏光合作用旺盛期采如艾叶、臭梧桐叶。桑叶:冬
季 花类:花蕾—金银花、槐花、辛夷、丁香、款冬花 初花—洋金花、花粉(蒲黄、松花粉) 盛花—菊花、西红花
果实、种子类: 幼果—枳实、青皮 近成熟—瓜蒌、栀子、山楂 成熟经霜—山茱萸(变红) 川楝子(变黄) 种子—成熟果实的种子 全草: 幼苗—绵、淡竹叶 开花—益母草、荆芥、香薷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唐慎微(1082年) 编写,载药1746种,新增628。
重大贡献的《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编写, 载药1892种,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编写 。
⑴完全按药物属性进行分类,如植物药草类分为: 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 莓草、杂草等,将高良姜、豆蔻、缩砂密、益智 等排列属芳香类,这是自然分类的先驱;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与用药护理(课件)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与用药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8c28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5.png)
《药物学基础》(人卫版+第4版)肾上 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与用药护理(课件)
学习目标
掌握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和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熟悉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主要给药方案
了解
促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醛固酮
盐皮质激素
肾
上
1.可的松 2.氢化可的松
临床用途 4.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5.治疗休克 ✓ 用于各种休克,有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注意对因治疗 6.血液病 ✓ 尤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 7.皮肤病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及防治 一亢进一减退五诱发一反跳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水肿、高血压、高血糖、满月脸、水牛
4抗作用
抗炎作用 对抗各种原因所致的炎症反应的各个阶段
抗免疫作用 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
抗毒作用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抗休克作用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休克
糖皮质激素
药理作用
其他
➢ 血液和造血系统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4多3少
➢ 提高中枢兴奋性 诱发癫痫和精神失常
➢ 消化系统 胃酸↑、胃蛋白酶↑,促进消化;胃粘液↓
皮质激素抑制药
主要包括米托坦、美替拉酮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肿瘤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可有眩晕、消化道反应等
本章小结
1.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抗免疫、抗内毒素、抗休克作用, 以及影响血液、影响代谢、影响骨骼、影响消化作用和兴奋中枢作用。 2.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炎症、休 克、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主要由长期用药后引起的皮质功能亢进和停药反 应。
学习目标
掌握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和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熟悉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主要给药方案
了解
促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醛固酮
盐皮质激素
肾
上
1.可的松 2.氢化可的松
临床用途 4.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5.治疗休克 ✓ 用于各种休克,有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注意对因治疗 6.血液病 ✓ 尤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 7.皮肤病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及防治 一亢进一减退五诱发一反跳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水肿、高血压、高血糖、满月脸、水牛
4抗作用
抗炎作用 对抗各种原因所致的炎症反应的各个阶段
抗免疫作用 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
抗毒作用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抗休克作用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休克
糖皮质激素
药理作用
其他
➢ 血液和造血系统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4多3少
➢ 提高中枢兴奋性 诱发癫痫和精神失常
➢ 消化系统 胃酸↑、胃蛋白酶↑,促进消化;胃粘液↓
皮质激素抑制药
主要包括米托坦、美替拉酮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肿瘤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可有眩晕、消化道反应等
本章小结
1.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抗免疫、抗内毒素、抗休克作用, 以及影响血液、影响代谢、影响骨骼、影响消化作用和兴奋中枢作用。 2.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炎症、休 克、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主要由长期用药后引起的皮质功能亢进和停药反 应。
《天然药物学基础》第一章绪论 ppt课件
![《天然药物学基础》第一章绪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a80759844769eae009edd4.png)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采用生态学分类,载药 1892种,是本草史上的巨著。
《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清代吴 其睿)是研究和鉴定药用植物的重要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创办中医药大学,科研工作者 开发了许多新药,出版了《全国中草药汇编》、《新华本 草纲要》、《中华本草》、《中国植物志》、《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典》以及大量的学术期刊,如《中国中药杂志》、 《中草药》等。
变质、污染
2、合理利用及开发药物
东北:人参、五味子、细辛等。
内蒙古:防风、黄芪、甘草等。 河南:地黄、山药、牛膝、菊花(称“四大怀药”)。
四川:黄连、川贝母、川芎等。 云南:三七、木香、云南马钱等(有植物王国之称)。
广东:广陈皮、广藿香、阳春砂、槟榔等。 浙江:浙贝母等。
优质药材
安徽:芍药等。
福建:泽泻等。 甘肃:当归等。
广义是指用于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 所有中药。
狭义是指根据药材性质和医疗的需要,把药材切成 薄片、厚片、斜片、丝状、段状、块状等一定规格的药材。
中成药
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 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如各种丸剂、散剂、 膏剂、颗粒剂等。
草药 指民间医生根据经验用于治病,具有地域性特征的
作业 P4~5: 第一、二、三题。
山西:党参等。
宁夏:枸杞等。 青海:大黄等。 西藏:冬虫夏草等。 山东:珊瑚菜等 江西:酸橙等。
贵州:杜仲等。
世界各地都在利用植物资 源加速开发研制新药、保健品 和食品。要有计划地合理开采, 才能永续利用。
江苏:薄荷等。
三、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3000多年前《诗经》和《尔雅》中就有天然药物的 记载。
中职《药物学基础》PPT课件
![中职《药物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246652aef8941ea76e05c8.png)
第2节 药物的作用——药效学 19:46
学习目标
1、解释药物的基本作用、防治作用、副作
用、超敏反应、毒性反应、停药反
应
2、比较受体激动剂、拮抗剂的异同点
19:46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1、兴奋作用 药物使机体原有功能增强者称为兴奋作
用。过度的兴奋往往呈现痉挛或惊厥。 2、抑制作用 药物使机体原有功能减弱者称为抑制作
19:46
药酶诱导剂:
凡能增加药酶活性的药物称药酶诱导
剂。
药酶抑制剂:
凡能使肝药酶活性降低的药物,称药
酶抑制剂,
19:46
表1-2 药物诱导剂与抑制剂对药物转化的影响
药酶 药物被 药物在 血药 药 效 药物
活性 转化 速 体内停 浓度 度 留时间
毒性
药酶诱 ↑
↑
导剂
↓ ↓↓ ↓
药酶抑 ↓
↓
↑ ↑↑ ↑
19:46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基本掌握药物的 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 项,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适 应职业变化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 基础。
19:46
三、学习方法
1、联系基础医学知识 2、掌握药物的特点 3、重视实验课程
四、用药注意事项
19:46
1、给药前 要明确治疗目的,包括患者的疾病诊断, 当前的病情,服药史,病史,有无禁忌证;向患者和 家属介绍有关防病及药疗知识。
浆半衰期、坪值的概念;初步评价半衰期、坪
值的临床意义
19:46
一、吸收
1、药物的跨膜转运 (1)被动转运 (2)载体转运 2、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等 (2)给药途径 (3)首关消除
19: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学基础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 第四节 药物残留与水产无公害养殖
2021/3/14
1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一、定义 1. 药物: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和协调机体恢复正
常功能的物质。
2. 药物学:研究药物全部知识的科学。
2021/3/14
2
药物学 (Pharmaceutical chmistry ) (关于全部药物知识的科学)
与分子水平
(药物对机体 的作用)
生化药理学 Biochmical Pharmacology 遗传药理学 Pharmacogenetics 免疫药理学 Immunopharmacology 临床药理学 Clinical pharmacology 分子药理学 Molecular pharmacology 时间药理学 Time pharmacology
生物药剂学 (Biologic
Pharmacopedics
3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二、药理学概要
(一)药效学
1.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作用规律和作用
方式,以及所引起的生物效应的科学。简称药效动力学或药效学。
2. 药物的作用方式: (1)按作用范围:
局部作用 全身作用 (2)按作用顺序:
2021/3/14
11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一、渔药的定义和种类 渔药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
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 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2021/3/14
12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按使用目的:
1、环境改良剂:如生石灰、光合细菌等。 2、消毒剂:如漂白粉、高锰酸钾等。 3、抗微生物药 :包括抗病毒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等。 4、杀虫驱虫药:如硫酸酮、敌百虫等。 5、代谢改善和强壮药:如维C、蛋氨酸等。 6、中草药:如大蒜、穿心莲等。 7、生物制品:包括疫苗、激素、生物水质净化剂等。 8、其它:包括抗氧化剂、麻醉剂、增效剂等。
2021/3/14
14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三、药物的选择
1. 有效性 3. 方便性
2. 安全性 4. 廉价性
四、渔药的合理使用
1、对症用药 2、安全用药 3、适宜用药 4、有效用药 5、控制用药
2021/3/14
15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五、渔药的使用方法
1. 药物悬挂法:
优点:操作简单、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缺点:只能局部消毒灭菌
2021/3/14
16
17
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
一、抗病毒药
作用机理:阻断或抑制病毒复制的某个环节。 1、PVP-I:为含碘消毒剂,10-15ppm溶液浸泡鱼卵5-10min 2、病毒灵:盐酸吗啉胍 3、病毒疫苗
直接作用(原发性作用) 间接作用(继发性作用)
2021/3/14
4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3.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消除疾病的原发性致病因子 —— 治本
对症治疗:改善疾病的症状
—— 治标
(2)不良反应:
A. 副作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 B. 毒性反应: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2021/3/14
5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C. 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
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又称过敏反应。
D. 继发性反应:药物治疗后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E. 后遗反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达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
存的药物效应。
F. 停药反应: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又称回跃反应
的过程。也称生物转化。
(4)排泄:药物的原形或代谢产物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2021/3/14
8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2021/3/14
9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1)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2)药物的剂量
(3)药物的剂型
(4)药物的储藏与保管
(5)药物的相互作用
本草
生药学 Pharmacognosy
药物化学 Materia medica
药理学 Pharmacology
药剂学 Pharmacopedics
毒理学 Toxicology
药动学 harmacokinetics
(药物与毒物间的关系; 中毒与解毒)
(机体对药物 的处置)
药效学
系统与器官 细胞、亚细胞
Pharmacdynamics 水平
2. 浸洗法:
优点: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缺点:对水体病原无作用、操作稍繁
3. 全池泼洒法:
优点:对病原杀灭彻底;缺点:用药大、危害水生生物、污染环境
4. 口服法:
优点:操作方便、可杀体内病原;缺点:重病者无效、水体病原无效
5. 涂抹法:优点:药效好;缺点:操作难 6. 注射法: 优点:药效好;缺点:操作难、易伤鱼、幼苗无法使用
2. 给药方法方面的因素:
(1)给药途径
(2)给药时间
(230)21/3用/14 药次数与反复用药
10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3. 动物方面的因素:
(1)种属差异 (2)生理差异 (3)个体差异 (4)机体的机能和病理状况
4. 环境方面的因素:
(1)水温和湿度 (2)有机物 (3)酸碱度 (4)其他:如溶解氧等。
2021/3/14
13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二、渔药的剂型
1. 定义:大多数原料药不能直接用于水产养殖动植物疾病的预防和
治疗,必须经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剂型。
2. 剂型的分类: (1)气体剂型:如:喷雾剂 (2)液体剂型:如:注射剂(针剂)、乳剂、煎剂、浸剂 (3)半固体剂型:如:软膏、糊剂 (4)固体剂型:如:粉剂、片剂、胶囊剂
2021/3/14
6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4. 量效关系:指定量分析与阐明药剂量和药物效应之间的
变化规律。
二)药动学
1.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吸收、分布、代谢的规律,尤其
是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规律的学科。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 动学。
2. 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 (1)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分布: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 (3)代谢:药物在体内经氧化、还原、分解或结合等方式进行转化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 第四节 药物残留与水产无公害养殖
2021/3/14
1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一、定义 1. 药物: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和协调机体恢复正
常功能的物质。
2. 药物学:研究药物全部知识的科学。
2021/3/14
2
药物学 (Pharmaceutical chmistry ) (关于全部药物知识的科学)
与分子水平
(药物对机体 的作用)
生化药理学 Biochmical Pharmacology 遗传药理学 Pharmacogenetics 免疫药理学 Immunopharmacology 临床药理学 Clinical pharmacology 分子药理学 Molecular pharmacology 时间药理学 Time pharmacology
生物药剂学 (Biologic
Pharmacopedics
3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二、药理学概要
(一)药效学
1.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作用规律和作用
方式,以及所引起的生物效应的科学。简称药效动力学或药效学。
2. 药物的作用方式: (1)按作用范围:
局部作用 全身作用 (2)按作用顺序:
2021/3/14
11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一、渔药的定义和种类 渔药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
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 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2021/3/14
12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按使用目的:
1、环境改良剂:如生石灰、光合细菌等。 2、消毒剂:如漂白粉、高锰酸钾等。 3、抗微生物药 :包括抗病毒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等。 4、杀虫驱虫药:如硫酸酮、敌百虫等。 5、代谢改善和强壮药:如维C、蛋氨酸等。 6、中草药:如大蒜、穿心莲等。 7、生物制品:包括疫苗、激素、生物水质净化剂等。 8、其它:包括抗氧化剂、麻醉剂、增效剂等。
2021/3/14
14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三、药物的选择
1. 有效性 3. 方便性
2. 安全性 4. 廉价性
四、渔药的合理使用
1、对症用药 2、安全用药 3、适宜用药 4、有效用药 5、控制用药
2021/3/14
15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五、渔药的使用方法
1. 药物悬挂法:
优点:操作简单、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缺点:只能局部消毒灭菌
2021/3/14
16
17
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
一、抗病毒药
作用机理:阻断或抑制病毒复制的某个环节。 1、PVP-I:为含碘消毒剂,10-15ppm溶液浸泡鱼卵5-10min 2、病毒灵:盐酸吗啉胍 3、病毒疫苗
直接作用(原发性作用) 间接作用(继发性作用)
2021/3/14
4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3.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消除疾病的原发性致病因子 —— 治本
对症治疗:改善疾病的症状
—— 治标
(2)不良反应:
A. 副作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 B. 毒性反应: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2021/3/14
5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C. 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
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又称过敏反应。
D. 继发性反应:药物治疗后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E. 后遗反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达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
存的药物效应。
F. 停药反应: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又称回跃反应
的过程。也称生物转化。
(4)排泄:药物的原形或代谢产物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2021/3/14
8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2021/3/14
9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1)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2)药物的剂量
(3)药物的剂型
(4)药物的储藏与保管
(5)药物的相互作用
本草
生药学 Pharmacognosy
药物化学 Materia medica
药理学 Pharmacology
药剂学 Pharmacopedics
毒理学 Toxicology
药动学 harmacokinetics
(药物与毒物间的关系; 中毒与解毒)
(机体对药物 的处置)
药效学
系统与器官 细胞、亚细胞
Pharmacdynamics 水平
2. 浸洗法:
优点: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缺点:对水体病原无作用、操作稍繁
3. 全池泼洒法:
优点:对病原杀灭彻底;缺点:用药大、危害水生生物、污染环境
4. 口服法:
优点:操作方便、可杀体内病原;缺点:重病者无效、水体病原无效
5. 涂抹法:优点:药效好;缺点:操作难 6. 注射法: 优点:药效好;缺点:操作难、易伤鱼、幼苗无法使用
2. 给药方法方面的因素:
(1)给药途径
(2)给药时间
(230)21/3用/14 药次数与反复用药
10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3. 动物方面的因素:
(1)种属差异 (2)生理差异 (3)个体差异 (4)机体的机能和病理状况
4. 环境方面的因素:
(1)水温和湿度 (2)有机物 (3)酸碱度 (4)其他:如溶解氧等。
2021/3/14
13
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二、渔药的剂型
1. 定义:大多数原料药不能直接用于水产养殖动植物疾病的预防和
治疗,必须经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剂型。
2. 剂型的分类: (1)气体剂型:如:喷雾剂 (2)液体剂型:如:注射剂(针剂)、乳剂、煎剂、浸剂 (3)半固体剂型:如:软膏、糊剂 (4)固体剂型:如:粉剂、片剂、胶囊剂
2021/3/14
6
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
4. 量效关系:指定量分析与阐明药剂量和药物效应之间的
变化规律。
二)药动学
1.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吸收、分布、代谢的规律,尤其
是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规律的学科。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 动学。
2. 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 (1)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分布: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 (3)代谢:药物在体内经氧化、还原、分解或结合等方式进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