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技术经济学2003【试题+部分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课程技术经济学
(共2页,共11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资金时间价值的涵义是什么?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尺度有哪些?
2.什么是经济效益?有哪些表达式?
3.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4.什么是设备的经济寿命?其求解的思路如何?
5.如何用收入分配效益指标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
二、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6.某企业现生产和销售A产品,每公斤单价为12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7元,每月固定成本为40000元。
试求:(1)企业盈亏平衡点的月产销量。
(2)企业的每月固定成
本不能另作它用,若市场销价下降20%,企业月产销量只能达到9000公斤,问企
业是否应停止生产该产品?
7.某投资项目的初始投资为100万元,各年的净收益如下表。
试计算其静态投资回收期。
假定标准投资回收期为5年,标准折现率为10%。
(基准折现率)为10%,试用适当的方法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
单位:万元
10%。
建成后分3年等额偿还投资贷款本息(第4~6年末),问每年应偿还的金额为多少?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0.试论述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的关系。
11.试论述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
普通复利系数表。
武汉理工大学-历年真题清单

武汉理工大学研招办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含微观、宏观经济学)2007——2009经济学(含微观、宏观经济学)1997——2000,2002——2006(2002——2004,2006有答案)宏观经济学2004——2006(2004有答案)货币银行学2004——2007(2004有答案)国际贸易概论1998——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国际金融学2002,2004——2009(2002,2004有答案)国际市场营销2002财政学2007产业经济学2002,2006——2009(2002有答案)电子商务概论2008——2009运输经济学2002——2009区域经济学2007人力资源管理2007管理学概论2004——2007(2004有答案)管理学原理1997——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1——2009复试科目:国际贸易学2003加试科目:国际金融学2003;国际市场营销学2003复试科目:产业经济学2003复试科目:数量经济学专业复试2003文法学院伦理学基础综合2007——2009伦理学原理2007——2009伦理学2002——2005民法学2007民商法学2008——2009民商法学综合2007——2009经济法学2002,2004——2009经济法综合2007——2009法学综合2002——2006知识产权2007知识产权法2002——2005法理学与知识产权法2004——2005社会心理学2002心理学200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2002——2009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007——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发展2007——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2——2009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考试(含广告学、编辑出版学)2004——2005出版发行综合2006——2009广告学综合2006——2009传播学原理2004——2009专业综合(教育学、运动训练学)2007体育教育综合(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2008——2009运动生理学2007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复试(科技法方向)2003加试科目:专业加试2003;加试(科技法方向)2003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2002——2006,2008——2009教育管理学2002——2006,2008——2009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教育学2003;教育心理学2003外国语学院二外日语2002——2009二外法语2002——2009二外德语2002——2009二外俄语2003——2009基础英语2001——2009(注:其中2002,2003,2005年的试卷名称为“综合英语”)英语语言学2001——2003,2006——2009(2001有答案)语言学及英美文学2004——2005英美文学2007——2009英语写作2002复试科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复试2003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综合(含设计艺术史论、工业设计及其理论、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视觉传播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及其理论、数字艺术设计及其理论)2008——2009美术学专业综合2008——2009艺术学专业综合2008——2009设计艺术学专业史论2003——2006,2008——2009 美术学专业史论2008——2009艺术学专业史论2008——2009音乐艺术研究专业综合(报考艺术管理方向)2009 视觉传播艺术设计基础2007速写与焦墨山水画2005速写与花卉白描2005——2006速写与人物写生画2005——2006速写与色彩人物写生2005,2007速写与泥塑人物写生2007速写与素描人物写生2005速写与水彩或水粉画创作2005速写与装饰画创作2005——2006中外美术史2002,2005,2007中国美术史专题2006中国画创作基础2007艺术美术专业基础2007美术史论2005——2007美术理论2004艺术学概论2007艺术设计史基础2004——2005,2007艺术史论基础2007艺术设计史论基础2003,2006艺术设计理论2002艺术设计史2002专业史论2007艺术设计学“专业设计基础”2002专业设计2002信息设计基础2004——2005动画创作基础2004——2006艺术管理专业基础2004——2005,2007艺术教育专业基础2007民艺专业基础2004 ——2005民间美术2007民间艺术设计及其原理2006设计基础理论与设计基础表达2002环境艺术设计基础2006——2007环境艺术设计与公共艺术创作专业基础2002动画与数字化设计艺术基础2007动画设计与数码设计基础2002系统设计及传播艺术基础2002系统设计及传播艺术理论2002工业设计理论2002工业设计基础2004——2007数码设计理论2002数码艺术设计基础2003中外建筑史2002动画创作理论2002动画创作基础2003环境艺术设计2002环境艺术设计基础2004——2005公共艺术创作与设计2002公共艺术设计基础2006卡通画创作2002专业设计(计算机艺术设计)2002专业设计(系统设计及传播艺术设计)200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基础)2003设计艺术学专业工业设计方向设计基础2003平面设计基础2003——2005平面艺术设计基础2006现代美术与公共艺术设计基础2003设计管理2006设计基础(展示设计及理论方向)2006信息设计基础2006影视艺术设计基础2006音乐艺术研究2007复试科目:艺术与设计学院复试2003加试科目:艺术与设计学院加试2003理工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弹性力学2002——2004,2007理论力学2002——2009工程力学2004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微机原理(即:微型计算机原理)1997——2000,2002——2004 岩石力学1997——2000,2002岩体力学2003——2007(注:2003年有两种)结构力学2002——2009量子力学2004——2009物理光学2002,2004——2009电磁场与电磁波2004电磁场理论2005——200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1——2009数值分析2002,2004——2007高等代数2001——2009数学分析2002——2009常微分方程2002——2007线性代数2002普通物理2002——2009运筹学2002——2008(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物理化学2002——2009有机化学2002——2007无机化学2002——2009化学原理2008——2009基础无机化学2007物理化学原理2007高等数学2007,2009高等数学(工)2002——2006,2008高等数学(二)2004高等数学(文)2003——2005复试科目:应用化学专业复试2003复试科目:应用数学专业复试2003复试科目:固体力学专业复试200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物理化学2002——2009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岩石力学1997——2000,2002岩体力学2003——2007(注:2003年有两种)岩石力学与工程2004——2009矿山岩石力学2002无机化学2002——2009浮选2002固体废物处理工程2002水污染控制工程200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2002化工基础2002——2007化工原理2002——2009(注:2002年称“环境化工原理”)采矿学2002安全工程学2007——2009爆破工程2002——2009(注:2003年称“凿岩爆破”)流体力学2002——2004胶体化学2003——2009结晶矿物学2003——2006环境学概论2004——2009环境化学2004——2007环境流体力学2002,2005——2007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05——2006环境生物学2005——2007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采矿工程专业复试科目:专业复试2003环境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环境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环境工程专业加试2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基础2002——2009普通物理2002——2009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医学综合一(含生物化学、无机化学)2008——2009医学综合二(含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2008医学综合三(含生物化学、组织学)2008——2009医学综合2002,2004细胞生物学2002——2007组织学2002——2007物理光学2002,2004——2009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007计算机在材料中的应用2004——2005工程材料2002——2007生物化学2002——2007物理化学2002——2009有机化学2002——2007无机化学2002——2009陶瓷工艺原理2002玻璃工艺原理2002复合材料工艺2002铸造合金及其熔炼2002塑性成型原理2002材料成型原理2003——2009焊接冶金2002金属热处理2002金属材料学2007固体物理2002——2009聚合物加工原理与工艺2002胶凝材料学200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2002,2004——2009金属学及热处理2002硅酸盐物理化学2002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002高分子化学2003——2009金属学原理2002——2007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物理化学2003;材料学院同等学历加试2003材料学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物理化学2003;材料学院同等学历加试2003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物理化学2003;材料学院同等学历加试200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生物化学2003;组织学2003机电工程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机械原理1997——2000,2002——2009机械设计1997——2000,2002——2009控制工程基础2002——2009统计质量管理2005——2009传感器原理2003——2009传感检测技术2002——2003传感技术1997——2000传感与检测技术2002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9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人机工程学2002——2006机电工程学院2003年同等学历考研加试题(测试技术)机电工程学院2003年同等学历考研加试题(机械原理)机电工程学院2003年同等学力考研加试题(机械设计)机电工程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汽车工程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理论力学2002——2009汽车理论基础2002——2009发动机原理2002——2009摩托车理论与结构设计2002汽车运用工程2002——2009汽车运输工程2002——2003工程热力学2002——2008汽车运输学2003——2005,2007交通运输学2006汽车营销与策划2009汽车市场学2004——2008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复试科目:动力机械及工程复试2003;加试科目:发动机构造2003;发动机原理2003车辆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汽车构造2003;汽车理论200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自动化学院电路1997——2000,2002——2009电工技术基础2002电工原理2003——2006控制理论基础2002自动控制原理1997——2000,2002——2009信号处理技术2002——2005(注:2002——2003年称“信号分析与处理”)传感技术1997——2000传感与检测技术2002传感检测技术2002——2003传感器原理2003——2009电机及拖动基础2001电力电子技术(一)2007电力电子技术2002——2006,2008——2009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2002——2009数字电路2003——2009逻辑设计2004——2006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复试科目: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复试200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复试科目: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复试2003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复试科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2003;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20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结构1997——2000,2002——2008操作系统1998——2000,2002——2008计算机组成原理2002——2007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C语言2007微机原理(即:微型计算机原理)1997——2000,2002——2004离散数学2002——2006计算机网络1999——2000,2002软件工程2002——2006数据库原理2002编译原理2002计算机原理2002计算方法2003——2005复试科目: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2003加试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2003;数据库应用2003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结构1997——2000,2002——2008信号与系统1999——2000,2002——2009信号与线性系统2002——2006物理光学2002,2004——2008光纤光学2007现代光学2006高频电路2002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微机原理(即:微型计算机原理)1997——2000,2002——2004 脉冲与数字电路1999——2000,2002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9高频电子线路1999——2000,2002微机原理及其通信接口2003——2009信号分析与处理2002——2008传感技术1997——2000电路1997——2000,2002——2009数字信号处理1999——2000,2002,2009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传热学2002——2007中外建筑史2002——2009建筑历史2004——2007建筑设计2002——2004,2008——2009建筑设计(1)2005——2007建筑设计(2)2005——2007规划设计2007——2008城市规划原理2003——2009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007抗震结构设计2004结构力学2002——2009工程项目管理2008——2009建筑施工与工程项目管理2003——2007建筑施工技术2002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2002工程热力学2002——2009土质学与土力学2002——2007水分析化学2002——2005水分析与物理化学2006——2007水力学与水泵2002——2007水力学与水分析化学2008——2009土力学2002——2009建筑构造2002岩石力学1997——2000,2002岩体力学2003——2007(注:其中2003年有两种)钢筋混凝土结构2002,2006——2009混凝土结构原理2003钢筋砼结构2005土力学与基础工程2002结构动力学2002结构设计原理2002(第1种),2002(第2种),2005——2007桥梁工程2002给水工程2002排水工程2002路基路面工程2002,2005——2007工程地质学2004——2006美学2004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复试科目:建筑设计2003;建筑设计知识2003;加试科目:中外建筑史2003结构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结构工程2003;综合复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向)2003;加试科目:施工组织学2003;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2003;结构力学2003;混凝土结构2003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复试科目: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加试Ⅰ2003;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加试Ⅱ2003岩土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市政工程专业复试科目:专业复试2003交通学院高等数学2007,2009高等数学(工)2002——2006,2008高等数学(二)2004交通运输装备2005——2007桥梁设计与施工2005,2007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践2007现代物流与运输2005——2006物流学2006现代物流学2002,2007——2009运输经济学2002——2009路基路面工程2002,2005——2007工程热力学2002——2009结构分析2008——2009理论力学2002——2009土质学与土力学2002——2006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施工组织及概预算2004土工原理与计算2008——2009公路工程施工组织及概预算2003信号与系统1999——2000,2002——2009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运筹学2002——2009(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船舶结构力学2002,2004——2009船舶原理2002——2009船舶设计原理2002——2009流体力学2002——2004,2006——2008环境学导论2002国际航运经济与政策2002——2004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2002船舶技术经济学2002传热学2002——2007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2002——2004港口管理(运输企业管理学)2002——2005港口企业管理学2007运输企业管理学2006道路勘测设计2002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2002——2007环境质量评价2002交通环境工程地质与应用2002声学基础2002,2006航运管理2002——2006(注:2002年有两种)结构设计原理2002(第1种),2002(第2种),2005——2007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2002船舶营运管理2007船舶建造工艺学2003——2007船机制造工艺学2002结构力学计算2008——2009结构力学与结构电算2003——2007运动生物力学2004划船运动概论2004船体振动学2006液压原理与控制2002机械制造工艺学2002流体力学专业复试科目:流体力学2003;加试科目:流体力学2003,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水力学2003工程力学专业复试科目:理论力学2003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复试科目:道路与铁道工程2003,桥梁工程2003;加试科目:土力学20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交通运输设备概论2003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船舶与海洋工程学2003结构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结构综合2003;加试科目:钢结构2003航运学院船舶管理2002——2009航运管理2002——2006(注:2002年有两种)航海学2002船舶操纵与避碰2002——2006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2004,2006——2007(注:2007年试卷共3页,缺第2页)物理海洋数字计算2008信号与系统1999——2000,2002——2009能源与动力学院电力电子技术2008——2009电力电子技术(二)2006——2007测试技术2007A卷,2007B卷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2006——2009机械振动学2006热能与动力机械制造工艺学2006——2007轮机自动化2007——2009智能运输系统概论2006——2009专业综合(含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内燃机原理)2005专业综合(含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机械设计)2005专业综合(含自动控制理论、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2005专业综合(含自动控制理论、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2005专业综合(含机械设计、测试技术、自动控制理论)2005工程热力学2002——2009机械设计1997——2000,2002——2009船舶柴油机2009内燃机原理2007A卷,2007B卷内燃机原理2002——2004,2006传热学2002——2007自动控制理论2003——2004,2006——2007自动控制原理1997——2000,2002——2009动力机械制造与维修2009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2002船舶建造工艺学2003——2007船机制造工艺学2002船舶机械制造与修理2003——2004船舶管理2002——2009机械制造工艺学2002轮机工程专业复试科目:轮机工程2003;加试科目:内燃机学2003;轮机概论2003;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200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复试科目: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003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1997——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管理经济学基础2005——2007管理信息系统2002——2007(2002——2004部分有答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1——2009线性代数2002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2003——2009会计学原理1997——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注:1998年共3页,缺P3)技术经济学2002——2009(2002——2004部分有答案)运筹学2002——2009(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现代工业管理2003——2004(2003——2004部分有答案)公司理财原理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注:2002年称“财务管理学”,2003——2004称“公司财务管理”)项目管理2005——2007企业管理学2002(2002有答案)生产管理学2002(2002部分有答案)市场营销学2001(2001有答案)技术创新管理2003(2003部分有答案)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复试科目:MBA专业综合课2003;加试科目:市场学2003;投资学2003会计学专业复试科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2003;加试科目:财务管理2003;会计学200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复试科目:企业管理概论2003;加试科目:管理经济学2003;企业管理学2003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复试科目:投资分析2003;加试科目:产业经济学2003;投资学2003企业管理专业复试科目:市场营销与生产管理2003;加试科目:市场学2003;管理学原理2003系统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系统工程概论与线性规划2003;加试科目:概率统计2003;线性代数2003政治与行政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7——2009邓小平理论2002——200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2——2009政治学原理2007——2009西方哲学史2007——2009西方政治思想史2008——2009中外政治思想2007高等数学(文)2003——200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2002——2005,2007科学技术史2002——2007中共党史2002——2009自然辩证法2002——2009中国近代史2002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3;现代科技导论2003中共党史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政治学原理2003;中国近代史2003物流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基础2005——2009机械工程基础2004机械CAD基础2006起重运输机械2005——2009起重机械2002物流信息技术2005——2009物流学2006现代物流学2002,2007管理学基础2005——2009画法几何2002——2003,2005——2007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理论力学2002——2009机械原理1997——2000,2002——2009机械设计1997——2000,2002——2009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9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工程材料2002——2007工程力学2004运筹学2002——2009(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运筹学与系统工程2004计算机应用基础与计算机技术基础2004仓储技术与设备2006——2007自动识别技术2007CAD/CAM技术2002液压原理与控制2002机械制造工艺学2002机电一体化技术2002液压技术2002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复试科目: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复试2003;面试科目:机械制造专业200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复试科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复试2003;面试科目:机械一体化技术(机电专业)200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复试科目: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复试2003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化学2005——2009化工原理2005——2009药物分析2005——2007物理化学2006——2007。
2003年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代码418)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03年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代码418)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管理学原理科目代码:418(共2页,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1.人际关系技能答: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和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地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
首先,人际技能要求管理者了解别人的信念、思考方式、感情、个性以及每个人对自己、对工作、对集体的态度,并且承认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与别人更好地交换意见。
其次,人际技能要求管理者能够敏锐地察觉别人的需要和动机,并判断组织成员的可能行为及其可能后果,以便设法最大程度地统一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
再次,要求管理者掌握评价和激励员工的一些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许多研究表明,人际技能是一种重要技能,对各层管理者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在同等条件下,人际技能可以极为有效地帮助管理者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2.目标管理答:又称成果管理,或标的管理。
指组织内部各部门乃至每个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自上而下地制定各自的目标并自主地确定行动方针、安排工作进度、有效地组织实现和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
它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首先提出,被认为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3.战略决策答:指确定与企业发展方向和远景有关的大政方针政策。
一般都是一些时间较长、范围比较广泛和性质比较重大的全局性问题。
如的长、中期经营方向和目标的制定、新产品的开发、技术革新方案、企业的联合和改组、新市场的开拓等。
因其在于谋求内部与外界变化着的环境达成一种动态均衡。
战略决策主要重视企业的外部环境,如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国家的长期规划、物质资源条件、销售条件和环境等。
总的来说,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经济活动系统的发展方向和成败。
武汉大学考研真题国民经济学2003【试题+答案】

武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国民经济学科目代码:457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国民生产总值2.投资乘数3.资本边际效率4.挤出效应5.自动稳定器6.经济社会发展战略7.扩张性财政政策8.再贴现率9.国际直接投资10.宏观经济监测二、简答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1.国民收入的概念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系中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有什么不同?2.在现实生活中乘数的作用受到哪些条件的限制?3.评述库兹涅茨倒U字假说。
4.简述市场经济中形成的“外部不经济”和“不利外溢效应”的涵义。
5.为什么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需要国家的宏观干预?6.财政分配是怎样影响流通的?7.简述影响财政、信贷收支的共同因素。
8.简述决定市场供给结构变化的因素。
三、论述题(共3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西方宏观经济学各派的共同错误和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试述引起市场需求量变动的决定因素。
四、辨析题(16分)“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国民经济学科目代码:457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或地区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具有以下几个内涵:第一,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第二,国民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第三,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出手的最终产品价值;第四,国民生产总值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第五,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后者是一个地域概念;第五,国民生产总值。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技术创新管理2003

这四种类型有着不同的特点或性质,企业在进行新事业领域选择的决策时,必须首先分析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不同产品的特点,采取不同方式来进入新事业领域,还需从生产动作的角度分析新产品的工艺可行性和经济性。R&D在制定基本研究策略和选择研究方式时,也就必须相应地视情况而定。
(2) R&D方式的选择
选定R&D领域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方式进行R&D?这需要根据所选定的开发内容、企业自身的开发能力以及周转可利用资源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 R&D的过程
(1) R&D领域的选择
武汉大学2003现代经济理论(含宏微观经济学461)(英文)

武汉大学200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现代经济理论(含宏、微观经济学) 科目代码:4611. (25’) Consider an economic model in which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can be written as 10 1≤+=−ββa g L K Y a a p , here g is the government spending per capita, K, L, Y are aggregate capital, population and output respectively. The government spending is financed by an income tax, i.e., Y Lg G τ==. Capital accumulation equation is K sY K δ−=. Suppose the saving rate s ,income tax rate τ,depreciation rate δand population growth rate n are given exogenously, S+τ<1.(1)Show that if 1p βα+, then the capital stock per capita will convergesto a steady-state value k * which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come tax rate τ.(2)Show that if 1=+βα, then the capital stock per capital will increase with a constant growth rate if δτ+n s f .2. (25’) Consider an economy with identical long-lived individuals whose utility functions can be written as 10 0, ,]lnk lnc [t t 0p p f βγγβdt e t +∫−∞, her c t ,k t are consumption and capital stock per capita in time t. Suppose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s zero.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equation is 1a 0 ,p p k c Ak k a δ−−=.Solve the steady state values of consumption, capital stock and output per capita.3. (25’) Consider an OLG model in which each individual can live two period. Individuals’ utility function can be written as 12t 1t lnc lnc ++=βt U , here c 1t and c 2t+1 are the consumptions in period t of young and old individuals respectively. Individual’s wealth constraints are,1t t t w s c =+ )1(112+++=t t t r s cHere w t , s t and r t+1 are wage, saving and interest rate respectively. Production function can be written as at t Ak y =. Suppose that the depreciation rate δ=1 and population growth rate are zero. Assumption the government levies an output tax with a constant tax rate τ.(1) Solve the steady state values of capital stock and output per capita.(2)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x incom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ax rate can be described as a Laffer Curve, i.e., as the tax rate increase, the tax income increases when the tax rate is small and decreases when it is large enough. Solve the tax rate with the maximum tax income.4. (25’) If preferences are locally nonsatiated, and if (x *,y *,p )is anequilibrium with transfers, then the allocation(x *,y *)is Pareto optimal.5. (25’) If preference i ≥ is homothetic, assume that x i (p,w i ) is differentiable, then x i (p,w i ) satisfies the uncompensated law of demand property.6. (25’) Suppose that production set Y is convex. Then every efficient production Y y ∈is a profit-maximizing production for some nonzero price vector 0≥p .答案部分武汉大学200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现代经济理论(含宏、微观经济学) 科目代码:4611. Consider an economic model in which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can be written as 10 1≤+=−ββa g L K Y a a p , here g is the government spending per capita, K, L, Y are aggregate capital, population and output respectively. The government spending is financed by an income tax, i.e., Y Lg G τ==. Capital accumulation equation is K sY K δ−=. Suppose the saving rate s ,income tax rate τ,depreciation rate δand population growth rate n are given exogenously, S+τ<1.(1) Show that if 1p βα+, then the capital stock per capita will convergesto a steady-state value k * which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come tax rate τ.(2)Show that if 1=+βα,then the capital stock per capital will increase with a constant growth rate if δτ+n s f .2. Consider an economy with identical long-lived individuals whose utility functions can be written as 10 0, ,]lnk lnc [t t 0p p f βγγβdt e t +∫−∞, her c t , k t areconsumption and capital stock per capita in time t. Suppose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s zero.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equation is 1a 0 ,p p k c Ak k a δ−−=.Solve the steady state values of consumption, capital stock and output per capita.3. Consider an OLG model in which each individual can live two period. Individuals’ utility function can be written as 12t 1t lnc lnc ++=βt U , here c 1t and c 2t+1 are the consumptions in period t of young and old individuals respectively. Individual’s wealth constraints are,1t t t w s c =+ )1(112+++=t t t r s cHere w t , s t and r t+1 are wage, saving and interest rate respectively. Production function can be written as a t t Ak y =. Suppose that the depreciation rate δ=1 and population growth rate are zero. Assumption the government levies an output tax with a constant tax rate τ.(1) Solve the steady state values of capital stock and output per capita.(2)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x incom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ax rate can be described as a Laffer Curve, i.e., as the tax rate increase, the tax income increases when the tax rate is small and decreases when it is large enough. Solve the tax rate with the maximum tax income.4. If preferences are locally nonsatiated, and if (x *,y *,p )isan equilibrium with transfers, then the allocation(x *,y *)is Pareto optimal.5. If preference i ≥ is homothetic, assume that x i (p,w i ) is differentiable, then x i (p,w i ) satisfies the uncompensated law of demand property.6. Suppose that production set Y is convex. Then every efficient production Y y ∈is a profit-maximizing production for some nonzero price vector 0≥p .。
武汉理工大学历真题清单

武汉理工大学研招办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含微观、宏观经济学)2007——2009经济学(含微观、宏观经济学)1997——2000,2002——2006(2002——2004,2006有答案)宏观经济学2004——2006(2004有答案)货币银行学2004——2007(2004有答案)国际贸易概论1998——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国际金融学2002,2004——2009(2002,2004有答案)国际市场营销2002财政学2007产业经济学2002,2006——2009(2002有答案)电子商务概论2008——2009运输经济学2002——2009区域经济学2007人力资源管理2007管理学概论2004——2007(2004有答案)管理学原理1997——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1——2009复试科目:国际贸易学2003加试科目:国际金融学2003;国际市场营销学2003复试科目:产业经济学2003复试科目:数量经济学专业复试2003文法学院伦理学基础综合2007——2009伦理学原理2007——2009伦理学2002——2005民法学2007民商法学2008——2009民商法学综合2007——2009经济法学2002,2004——2009经济法综合2007——2009法学综合2002——2006知识产权2007知识产权法2002——2005法理学与知识产权法2004——2005社会心理学2002心理学200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2002——2009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007——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发展2007——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2——2009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考试(含广告学、编辑出版学)2004——2005出版发行综合2006——2009广告学综合2006——2009传播学原理2004——2009专业综合(教育学、运动训练学)2007体育教育综合(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2008——2009运动生理学2007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复试(科技法方向)2003加试科目:专业加试2003;加试(科技法方向)2003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2002——2006,2008——2009教育管理学2002——2006,2008——2009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教育学2003;教育心理学2003外国语学院二外日语2002——2009二外法语2002——2009二外德语2002——2009二外俄语2003——2009基础英语2001——2009(注:其中2002,2003,2005年的试卷名称为“综合英语”)英语语言学2001——2003,2006——2009(2001有答案)语言学及英美文学2004——2005英美文学2007——2009英语写作2002复试科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复试2003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综合(含设计艺术史论、工业设计及其理论、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视觉传播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及其理论、数字艺术设计及其理论)2008——2009美术学专业综合2008——2009艺术学专业综合2008——2009设计艺术学专业史论2003——2006,2008——2009 美术学专业史论2008——2009艺术学专业史论2008——2009音乐艺术研究专业综合(报考艺术管理方向)2009 视觉传播艺术设计基础2007速写与焦墨山水画2005速写与花卉白描2005——2006速写与人物写生画2005——2006速写与色彩人物写生2005,2007速写与泥塑人物写生2007速写与素描人物写生2005速写与水彩或水粉画创作2005速写与装饰画创作2005——2006中外美术史2002,2005,2007中国美术史专题2006中国画创作基础2007艺术美术专业基础2007美术史论2005——2007美术理论2004艺术学概论2007艺术设计史基础2004——2005,2007艺术史论基础2007艺术设计史论基础2003,2006艺术设计理论2002艺术设计史2002专业史论2007艺术设计学“专业设计基础”2002专业设计2002信息设计基础2004——2005动画创作基础2004——2006艺术管理专业基础2004——2005,2007艺术教育专业基础2007民艺专业基础2004 ——2005民间美术2007民间艺术设计及其原理2006设计基础理论与设计基础表达2002环境艺术设计基础2006——2007环境艺术设计与公共艺术创作专业基础2002动画与数字化设计艺术基础2007动画设计与数码设计基础2002系统设计及传播艺术基础2002系统设计及传播艺术理论2002工业设计理论2002工业设计基础2004——2007数码设计理论2002数码艺术设计基础2003中外建筑史2002动画创作理论2002动画创作基础2003环境艺术设计2002环境艺术设计基础2004——2005公共艺术创作与设计2002公共艺术设计基础2006卡通画创作2002专业设计(计算机艺术设计)2002专业设计(系统设计及传播艺术设计)200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基础)2003设计艺术学专业工业设计方向设计基础2003平面设计基础2003——2005平面艺术设计基础2006现代美术与公共艺术设计基础2003设计管理2006设计基础(展示设计及理论方向)2006信息设计基础2006影视艺术设计基础2006音乐艺术研究2007复试科目:艺术与设计学院复试2003加试科目:艺术与设计学院加试2003理工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弹性力学2002——2004,2007理论力学2002——2009工程力学2004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微机原理(即:微型计算机原理)1997——2000,2002——2004 岩石力学1997——2000,2002岩体力学2003——2007(注:2003年有两种)结构力学2002——2009量子力学2004——2009物理光学2002,2004——2009电磁场与电磁波2004电磁场理论2005——200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1——2009数值分析2002,2004——2007高等代数2001——2009数学分析2002——2009常微分方程2002——2007线性代数2002普通物理2002——2009运筹学2002——2008(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物理化学2002——2009有机化学2002——2007无机化学2002——2009化学原理2008——2009基础无机化学2007物理化学原理2007高等数学2007,2009高等数学(工)2002——2006,2008高等数学(二)2004高等数学(文)2003——2005复试科目:应用化学专业复试2003复试科目:应用数学专业复试2003复试科目:固体力学专业复试200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物理化学2002——2009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岩石力学1997——2000,2002岩体力学2003——2007(注:2003年有两种)岩石力学与工程2004——2009矿山岩石力学2002无机化学2002——2009浮选2002固体废物处理工程2002水污染控制工程200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2002化工基础2002——2007化工原理2002——2009(注:2002年称“环境化工原理”)采矿学2002安全工程学2007——2009爆破工程2002——2009(注:2003年称“凿岩爆破”)流体力学2002——2004胶体化学2003——2009结晶矿物学2003——2006环境学概论2004——2009环境化学2004——2007环境流体力学2002,2005——2007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05——2006环境生物学2005——2007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采矿工程专业复试科目:专业复试2003环境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环境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环境工程专业加试2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基础2002——2009普通物理2002——2009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医学综合一(含生物化学、无机化学)2008——2009医学综合二(含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2008医学综合三(含生物化学、组织学)2008——2009医学综合2002,2004细胞生物学2002——2007组织学2002——2007物理光学2002,2004——2009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007计算机在材料中的应用2004——2005工程材料2002——2007生物化学2002——2007物理化学2002——2009有机化学2002——2007无机化学2002——2009陶瓷工艺原理2002玻璃工艺原理2002复合材料工艺2002铸造合金及其熔炼2002塑性成型原理2002材料成型原理2003——2009焊接冶金2002金属热处理2002金属材料学2007固体物理2002——2009聚合物加工原理与工艺2002胶凝材料学200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2002,2004——2009金属学及热处理2002硅酸盐物理化学2002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002高分子化学2003——2009金属学原理2002——2007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物理化学2003;材料学院同等学历加试2003材料学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物理化学2003;材料学院同等学历加试2003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物理化学2003;材料学院同等学历加试200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生物化学2003;组织学2003机电工程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机械原理1997——2000,2002——2009机械设计1997——2000,2002——2009控制工程基础2002——2009统计质量管理2005——2009传感器原理2003——2009传感检测技术2002——2003传感技术1997——2000传感与检测技术2002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9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人机工程学2002——2006机电工程学院2003年同等学历考研加试题(测试技术)机电工程学院2003年同等学历考研加试题(机械原理)机电工程学院2003年同等学力考研加试题(机械设计)机电工程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汽车工程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理论力学2002——2009汽车理论基础2002——2009发动机原理2002——2009摩托车理论与结构设计2002汽车运用工程2002——2009汽车运输工程2002——2003工程热力学2002——2008汽车运输学2003——2005,2007交通运输学2006汽车营销与策划2009汽车市场学2004——2008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复试科目:动力机械及工程复试2003;加试科目:发动机构造2003;发动机原理2003车辆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汽车构造2003;汽车理论200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自动化学院电路1997——2000,2002——2009电工技术基础2002电工原理2003——2006控制理论基础2002自动控制原理1997——2000,2002——2009信号处理技术2002——2005(注:2002——2003年称“信号分析与处理”)传感技术1997——2000传感与检测技术2002传感检测技术2002——2003传感器原理2003——2009电机及拖动基础2001电力电子技术(一)2007电力电子技术2002——2006,2008——2009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2002——2009数字电路2003——2009逻辑设计2004——2006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复试科目: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复试200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复试科目: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复试2003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复试科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2003;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20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结构1997——2000,2002——2008操作系统1998——2000,2002——2008计算机组成原理2002——2007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C语言2007微机原理(即:微型计算机原理)1997——2000,2002——2004离散数学2002——2006计算机网络1999——2000,2002软件工程2002——2006数据库原理2002编译原理2002计算机原理2002计算方法2003——2005复试科目: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2003加试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2003;数据库应用2003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结构1997——2000,2002——2008信号与系统1999——2000,2002——2009信号与线性系统2002——2006物理光学2002,2004——2008光纤光学2007现代光学2006高频电路2002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微机原理(即:微型计算机原理)1997——2000,2002——2004 脉冲与数字电路1999——2000,2002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9高频电子线路1999——2000,2002微机原理及其通信接口2003——2009信号分析与处理2002——2008传感技术1997——2000电路1997——2000,2002——2009数字信号处理1999——2000,2002,2009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传热学2002——2007中外建筑史2002——2009建筑历史2004——2007建筑设计2002——2004,2008——2009建筑设计(1)2005——2007建筑设计(2)2005——2007规划设计2007——2008城市规划原理2003——2009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007抗震结构设计2004结构力学2002——2009工程项目管理2008——2009建筑施工与工程项目管理2003——2007建筑施工技术2002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2002工程热力学2002——2009土质学与土力学2002——2007水分析化学2002——2005水分析与物理化学2006——2007水力学与水泵2002——2007水力学与水分析化学2008——2009土力学2002——2009建筑构造2002岩石力学1997——2000,2002岩体力学2003——2007(注:其中2003年有两种)钢筋混凝土结构2002,2006——2009混凝土结构原理2003钢筋砼结构2005土力学与基础工程2002结构动力学2002结构设计原理2002(第1种),2002(第2种),2005——2007桥梁工程2002给水工程2002排水工程2002路基路面工程2002,2005——2007工程地质学2004——2006美学2004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复试科目:建筑设计2003;建筑设计知识2003;加试科目:中外建筑史2003结构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结构工程2003;综合复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向)2003;加试科目:施工组织学2003;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2003;结构力学2003;混凝土结构2003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复试科目: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加试Ⅰ2003;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加试Ⅱ2003岩土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市政工程专业复试科目:专业复试2003交通学院高等数学2007,2009高等数学(工)2002——2006,2008高等数学(二)2004交通运输装备2005——2007桥梁设计与施工2005,2007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践2007现代物流与运输2005——2006物流学2006现代物流学2002,2007——2009运输经济学2002——2009路基路面工程2002,2005——2007工程热力学2002——2009结构分析2008——2009理论力学2002——2009土质学与土力学2002——2006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施工组织及概预算2004土工原理与计算2008——2009公路工程施工组织及概预算2003信号与系统1999——2000,2002——2009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运筹学2002——2009(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船舶结构力学2002,2004——2009船舶原理2002——2009船舶设计原理2002——2009流体力学2002——2004,2006——2008环境学导论2002国际航运经济与政策2002——2004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2002船舶技术经济学2002传热学2002——2007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2002——2004港口管理(运输企业管理学)2002——2005港口企业管理学2007运输企业管理学2006道路勘测设计2002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2002——2007环境质量评价2002交通环境工程地质与应用2002声学基础2002,2006航运管理2002——2006(注:2002年有两种)结构设计原理2002(第1种),2002(第2种),2005——2007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2002船舶营运管理2007船舶建造工艺学2003——2007船机制造工艺学2002结构力学计算2008——2009结构力学与结构电算2003——2007运动生物力学2004划船运动概论2004船体振动学2006液压原理与控制2002机械制造工艺学2002流体力学专业复试科目:流体力学2003;加试科目:流体力学2003,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水力学2003工程力学专业复试科目:理论力学2003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复试科目:道路与铁道工程2003,桥梁工程2003;加试科目:土力学20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交通运输设备概论2003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船舶与海洋工程学2003结构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结构综合2003;加试科目:钢结构2003航运学院船舶管理2002——2009航运管理2002——2006(注:2002年有两种)航海学2002船舶操纵与避碰2002——2006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2004,2006——2007(注:2007年试卷共3页,缺第2页)物理海洋数字计算2008信号与系统1999——2000,2002——2009能源与动力学院电力电子技术2008——2009电力电子技术(二)2006——2007测试技术2007A卷,2007B卷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2006——2009机械振动学2006热能与动力机械制造工艺学2006——2007轮机自动化2007——2009智能运输系统概论2006——2009专业综合(含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内燃机原理)2005专业综合(含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机械设计)2005专业综合(含自动控制理论、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2005专业综合(含自动控制理论、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2005专业综合(含机械设计、测试技术、自动控制理论)2005工程热力学2002——2009机械设计1997——2000,2002——2009船舶柴油机2009内燃机原理2007A卷,2007B卷内燃机原理2002——2004,2006传热学2002——2007自动控制理论2003——2004,2006——2007自动控制原理1997——2000,2002——2009动力机械制造与维修2009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2002船舶建造工艺学2003——2007船机制造工艺学2002船舶机械制造与修理2003——2004船舶管理2002——2009机械制造工艺学2002轮机工程专业复试科目:轮机工程2003;加试科目:内燃机学2003;轮机概论2003;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200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复试科目: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003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1997——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管理经济学基础2005——2007管理信息系统2002——2007(2002——2004部分有答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1——2009线性代数2002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2003——2009会计学原理1997——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注:1998年共3页,缺P3)技术经济学2002——2009(2002——2004部分有答案)运筹学2002——2009(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现代工业管理2003——2004(2003——2004部分有答案)公司理财原理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注:2002年称“财务管理学”,2003——2004称“公司财务管理”)项目管理2005——2007企业管理学2002(2002有答案)生产管理学2002(2002部分有答案)市场营销学2001(2001有答案)技术创新管理2003(2003部分有答案)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复试科目:MBA专业综合课2003;加试科目:市场学2003;投资学2003会计学专业复试科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2003;加试科目:财务管理2003;会计学200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复试科目:企业管理概论2003;加试科目:管理经济学2003;企业管理学2003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复试科目:投资分析2003;加试科目:产业经济学2003;投资学2003企业管理专业复试科目:市场营销与生产管理2003;加试科目:市场学2003;管理学原理2003系统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系统工程概论与线性规划2003;加试科目:概率统计2003;线性代数2003政治与行政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7——2009邓小平理论2002——200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2——2009政治学原理2007——2009西方哲学史2007——2009西方政治思想史2008——2009中外政治思想2007高等数学(文)2003——200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2002——2005,2007科学技术史2002——2007中共党史2002——2009自然辩证法2002——2009中国近代史2002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3;现代科技导论2003中共党史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政治学原理2003;中国近代史2003物流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基础2005——2009机械工程基础2004机械CAD基础2006起重运输机械2005——2009起重机械2002物流信息技术2005——2009物流学2006现代物流学2002,2007管理学基础2005——2009画法几何2002——2003,2005——2007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理论力学2002——2009机械原理1997——2000,2002——2009机械设计1997——2000,2002——2009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9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工程材料2002——2007工程力学2004运筹学2002——2009(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运筹学与系统工程2004计算机应用基础与计算机技术基础2004仓储技术与设备2006——2007自动识别技术2007CAD/CAM技术2002液压原理与控制2002机械制造工艺学2002机电一体化技术2002液压技术2002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复试科目: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复试2003;面试科目:机械制造专业200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复试科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复试2003;面试科目:机械一体化技术(机电专业)200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复试科目: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复试2003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化学2005——2009化工原理2005——2009药物分析2005——2007物理化学2006——2007。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真题现代工业管理2003

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现代工业管理》试题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80分)
1.现代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如何?
2.为什么是工业增长和工业发展?简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什么是工业发展战略,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企业技术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什么是规模经济,简述规模经济的来源?
6.简述科技人才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7.试述工业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手段?
8.什么是专业化,什么是协作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分析说明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地区的简单投入产出表如下:
试根据上表,说明投入产出表所存在的主要平衡关系?
2.试根据下表,分析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GDP)变动状况单位:%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运用区域增长及原理说明城市(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试述知识经济与中国工业进化的关系?。
武汉大学考研真题现代经济学2003【试题+答案】

武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现代经济学科目代码:456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比较优势2.纳什均衡3.需求收入弹性4.资源配置效率5.自然垄断6.购买力平价7.乘数效应8.菲利普斯曲线二、问答题(共9小题,1~4题每小题15分,5~9题每小题10分,共110分)1.什么是外部性?其解决的基本办法是什么?2.简述垄断竞争的三个特点。
它如何像垄断?如何像竞争?3.什么是GDP平减指数?什么是消费物价指数?这二者有何差别?4.请结合供求曲线图说明税收引起的福利的无谓损失。
5.市场中存在垄断的原因主要有哪些?6.简述效率工资理论。
7.共有资源和公共物品有何异同?8.在环境保护方面,经济学家的主张与积极的环保主义者的主张有何不同?9.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暂时停止营业?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退出市场?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现代经济学科目代码:456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比较优势:指一国在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比如甲国在一年内可以生产A产品1000,生产B产品500,乙国在一年内可以生产A 产品800,生产B产品200,虽然甲国生产A产品和B产品的效率都高于乙国,但甲国在生产A产品的边际成本高于乙国,所以乙国在A产品上有比较优势,甲国在B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2.纳什均衡: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
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这个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
3.需求收入弹性:指在收入水平变化时,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反应的敏感程度,是∆表示收入购买者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百分比的比值。
若以Y表示购买者收入,Y∆表示需求增量,Ey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
2003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国际贸易概论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3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国际贸易概论考研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国际贸易:泛指国家(地区)与国家(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
各国的对外贸易组成了整个国际贸易,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分工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进行交换,从而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整个世界的福利。
2.价格术语:指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简短的外文缩写的字母来表明货物的单价构成和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与风险的划分界限。
例如,装运港船上交货,成本加运费,货交承运人。
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贸易术语对明确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与风险划分界限,简化买卖双方洽商的内容,缩短交易洽商的进程与促进成交,节省业务费用和时间都有积极的作用。
3.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进行长期斗争,在1968年通过建立普惠制决议之后取得的。
该决议规定,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待遇。
这种税称为普惠税。
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所谓普遍的,是指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所谓非歧视的,是指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不受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的待遇。
所谓非互惠的,是指发达中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关税待遇,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
4.倾销:指出口厂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其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
倾销这种行为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往往会面对被倾销国的反倾销报复。
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请在括号内打“√”,错的打“X”,并指出错误处,加以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1.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的进口额小于其出口额。
(√)2.如果某国给予另一个国特惠税,则其他国家可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享有这种特惠税待遇。
武汉理工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试题概率论试题

武汉理工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试题武汉理工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 应用数学 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 2 页,共 7 大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武汉理工大学数学与物理系。
)一、(15分)求下列问题的概率:1.(生日问题)设有r个人,r≤365,并设每个人的生日在一年365天中的每一天的可能性是均等的。
问这r个人有不同生日的概率是多少?(5分)2.(配对问题)某营房有n个战士,每个战士有1枝枪。
一次夜间紧急集合,每个战士随意抄起1枝枪就冲出营房。
天亮以后战士们回到营房,发现没有一个战士拿对自己的枪的可能性是多少?(5分)3.(巴拿赫问题)某人的口袋里经常装有两盒火柴,每盒n枝。
使用时,在这两盒中等可能地任取一盒,然后从中抽取1枝。
如果有1盒火柴刚好用完,问此时另1盒中恰有r枝火柴的概率是多少?(5分)二、(15分)求下列问题的密度函数:1.设随机变量(随机变数)X, Y相互独立,且都服从[0,1]区间上的均匀分布,求随机变量Z=X+Y的密度函数fZ (z)。
(7分)2.将火炮射击目标作为坐标原点,设火炮射击时弹着点的坐标(X, 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密度函数为:试求弹着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所服从的分布密度函数f R ( r )。
(8分)三、(15分)求下列问题的数字特征:1.(χ2分布)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其中n为正整数,试求E(X)与的D(X)。
(7分)2.(圆上的均匀分布)设二维随机变量(X,Y)服从以原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的均匀分布,证明X,Y的相关系数为0,但X,Y不独立。
(8分)四、(10分)求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的随机变量X的特征函数φ(t)。
五、(12分)讨论标准化变换问题:1.设X服从一般正态分布N (μ, σ2),作标准化变换 Y =(X -μ)/ σ。
说明Y的分布,并予以证明。
(4分)2.设X服从一般分布,有E(X)=μ<∞,D(X)=σ2<∞,作标准化变换 Y =(X-μ)/ σ。
考研_2003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会计学考研真题

2003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会计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会计要素2.借贷记账法3.权责发生制(应计根底)4.固定资产折旧5.盘存账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账薄按用图分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类。
2.错账更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会计的根本假设有:____________假设、持续经营假设、___________假设和_________假设。
4.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
5.利润表(收益表)的格式有_________式和__________式。
6.原始凭证按其反映业务的方法和填制手续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7.持续绎营假设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会计问题。
8.会计分录分为________会计分录和_________会计分录两大类。
三、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4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可以用来登记现金日记账的记账凭证是_________。
①现金收款凭证②现金付款凭证③银行存款收款凭证④银行存款付款凭证2.所有者权益账户有_________。
①实收资本②本年利润③盈余公积④投资收益3.“待摊费用〞账户是_________。
①资产账产②费用账户③跨期摊配账户④投资收益⑤集合分配账产4.登记总账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__。
①原始凭证②汇总原始凭证⑧记账凭证④汇总记账凭证5.“累计折旧〞。
工程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位置是_________。
①列入资产类工程②作为固定资产的抵减工程③列在流动负债类④列在长期负债类四、业务题(每题10分,共20分)1.某企业本期发生如下有关的经济业务:①收到上期货款9000元;②本期售出产品假设干,售价8500元,其中4000元货款已收存银行余款尚未收到:③本期发生固定资产折旧2000元;④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广告费1300元:⑤本期发生短期借款利息270元,利息尚未支付。
2003武汉理工大学会计学复试题目

武汉理工大学2003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课程公司理财原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资产2、利润最大化企业3、纯粹利率4、市场价格5、有效资本市场6、投资收益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1992年)提出了资产负债表的三个基本要素:______ 、______、______。
2、财务资产的价值通常有五个定义:_______、_______、3、传统资本结构理论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4、在风险分析中,道常将风险与——作为同义语。
5、一般情况下,债券性证券(如公司债)的名义利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资产负债表具备哪些主要功用?2、为了谋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理财人员主要应做好哪些工作?3、有效资本市场学说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假设基础之上的?4、MM理论创建之初,提出了哪五个假设?.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意义及基本假设。
2、根据我国理财学发展的现状及客观环境的需求,论述理财学的前沿课题及其内容。
参考答案:武汉理工大学2003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课程公司理财原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进行计量且能够带来未来现金流量的各项经济资源。
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各项权利。
资产本质上是特定会计主体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需要符合如下条件: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导致;由于签订了权利和义务不可更改的合约,其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能够选择某一特定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市场价格、按照现值技术搜寻的公允价值等)进行可靠地计量。
资产的分类,存在着不同的标准,既可以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又可以按照是否能够以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金额收回、或者是否具有实物形态进行分类。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含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课程西方经济学(微宏观部分) 代号(共1页,共11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一、解释下列概念 (每小题5分,共30分)1.消费者剩余 2.生产函数 3.一般均衡4.交易方程 5.凯恩斯陷阱 6.通货膨胀二、问答题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如何调节供给和需求并使两者相等的? (10分)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10分)3.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在生产时应如何确定最优的要素组合? (10分)4.用宏观经济学中的原理说明,在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政府应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其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20分)5.试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效率并说明这一理论的意义。
(20分)参考答案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课程 西方经济学(微宏观部分) 代号(共1页,共11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一、解释下列概念 (每小题5分,共30分)1.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由于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会递减,消费者对购买不同数量的同一类商品,往往愿意支付不同的价格,但市场上的商品一般只有一个价格,便产生了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西方经济学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在他们看来,价值或价格决定于边际效用,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愈少,其边际效用就愈大,因而愿意支付的价格愈高。
但市场价格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统一价格,若市场价格低于购买数量较少的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这个消费者便能获得消费者剩余。
由于劳动者收入较少,一般购买的商品较少,因而比起能购买较多商品的富人来说,劳动者相对地能获得较多的消费者剩余。
可见,消费者剩余概念实际是宽慰劳动者消费较少,而掩饰富人消费过多的一种理论。
还可以用图1更具体地衡量消费者剩余。
图1 消费者剩余在图中,0DD 为需求曲线。
当消费者以单位价格0OP 购买0OQ 单位的物品时,他实际支付的总额为00MP OQ 。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研究生考试2002真题及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课程西方经济学(微宏观部分) 代号(共1页,共11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一、解释下列概念 (每小题5分,共30分)1.消费者剩余 2.生产函数 3.一般均衡4.交易方程 5.凯恩斯陷阱 6.通货膨胀二、问答题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如何调节供给和需求并使两者相等的? (10分)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10分)3.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在生产时应如何确定最优的要素组合? (10分)4.用宏观经济学中的原理说明,在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政府应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其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20分)5.试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效率并说明这一理论的意义。
(20分)参考答案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共1页,共11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一、解释下列概念 (每小题5分,共30分)1.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由于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会递减,消费者对购买不同数量的同一类商品,往往愿意支付不同的价格,但市场上的商品一般只有一个价格,便产生了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西方经济学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在他们看来,价值或价格决定于边际效用,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愈少,其边际效用就愈大,因而愿意支付的价格愈高。
但市场价格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统一价格,若市场价格低于购买数量较少的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这个消费者便能获得消费者剩余。
由于劳动者收入较少,一般购买的商品较少,因而比起能购买较多商品的富人来说,劳动者相对地能获得较多的消费者剩余。
可见,消费者剩余概念实际是宽慰劳动者消费较少,而掩饰富人消费过多的一种理论。
还可以用图1更具体地衡量消费者剩余。
图1 消费者剩余在图中,0DD 为需求曲线。
当消费者以单位价格0OP 购买0OQ 单位的物品时,他实际支付的总额为00MP OQ 。
武汉理工考研往年试题

2006年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方向复试题目1)英语笔试(100分)1. 选择题15道,每道2分,共30分2. 完型填空20道,每道3分,共60分3. 作文10分,给出了几句中文,按照它的意思写,比较简单,相当于翻译几句话吧.2)专业笔试(100分)画出三个不同用户,不同地域使用的饮水具的草图,然后评价他们.3)面试,主要包括口语,询问一些专业方面和专业外的东西,另外再填一张表.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史论一、填空题(10分,每空一分)1.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彩陶,他经常采用()等色釉。
2.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3.现代主义大师米斯的代表作品有()4.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是意大利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集团的成员之一,代表作品是()5.里特维特的家具设计作品有()等。
6.雅格布森设计的代表作品有()。
7.贝聿铭设计的作品有()8.设计巴黎蓬皮杜中心的设计师是()9.设计第三国际纪念塔的设计师是()10.设计朗香教堂的设计师是()二、名词解释(40分、每小题4分)1.饕餮纹2.艺术装饰风格3.PH灯4.明式家具5.哥特式6.包豪斯7.水晶宫8.流线型设计9.巴洛克和洛可可10.格式塔理论三、简答题(50分、每小题10分)1.什么是设计文化,简答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文化的特征。
2.简答20世纪60年代设计走向多元化的三种典型风格的特征(高技术风格、波普风格、后现代主义)3.简答各个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
4.简答19世纪-20世纪初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欧洲新艺术运动的特征。
5.什么是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列举中国各个朝代典型的设计纹样的名称。
四、论文题(请按报考方向选择以下中的一题写一篇论文,不超过800字。
50分)1.结合你的学习与设计,谈谈学习艺术设计史的意义。
(艺术设计史论方向)2.简论产品设计与环境意识的关系。
(工业设计方向)3.简述酒店“大堂”的主要功能,他还能细分出哪些不同的功能区域?(环境艺术设计方向)4.在城市环境创新中现代美术与公共艺术在城市形象体系中的作用。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3

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 应用数学、数量经济学 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共 2 页,共 7 大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一、(事件与概率)(25分)1.某工厂有4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15%,20%,30%和35%,又这4个车间的不合格品率依次为0.05、0.04、0.03及0.02。
(1)若从出厂产品中任取一件,问恰好抽到不合格品的概率为多少?(2)若从出厂产品中任取一件恰为不合格品,问它属于第一个车间的概率是多少?2.已知一个母鸡生k 个蛋的概率为λλ-e k k!(0>λ),而每一个蛋能孵化成小鸡的概率为p ,求一个母鸡恰有r 个下一代(即小鸡)的概率。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25分)1.从数字n ,, 1,0中任选两个不同的数字,以ξ表示这两个数字之差的绝对值,(1)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2)求)(ξE 。
2.设Y X 、是两个独立的随机变量,它们分别服从参数为1λ和2λ的普哇松分布。
(1) 求Y X Z +=的分布;(2) 求条件分布)|(n Y X k X P =+=。
三、(连续型随机变量)(25分)1.确定下列函数的常数A ,使得该函数是一元分布的密度函数:(1)()x Ae x f -=;(2)()⎪⎩⎪⎨⎧≤≤-=otherwise x x A x f 022cos ππ。
2.设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密度函数是()⎩⎨⎧<<<<=otherwise y x xy y x f ,,010,104,, (1) 求 )141,210(<<<<Y X P ; (2) 求 )(),(y f x f Y X ,)|(y x f ;并验证X 、Y 是否独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西方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本等几种,把地租、工资、利息等相应地看作是使用这些要素的报酬。
2.微观经济学按竞争程度等的不同,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等四种类型。
3.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之所以下足,是由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等三个心理因素导致的。
4.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5.现代增长理论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假定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以下形式:,该生产函数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组合在每一时期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2.一般均衡: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根据一般均衡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而且还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
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当买卖双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时,经济中出现一组价格(包括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能使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接受。
这种状况需满足以下条件:①完全竞争的市场;②资源具有稀缺性;③每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达到效用最大化;④每个厂家在其生产函数决定的投入—产出组合下达到利润最大化;⑤所有市场出清,即各自供求相等;⑥每个厂家的经济利润为零。
3.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于1948年分别提出的关于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的统称。
该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其假设前提包括: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②储蓄S是国民收入和Y的函数,即S =sY(s代表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
③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
④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⑤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任何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⑦不存在货币部门,且价格水平不变。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式中G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Y/Y(即经济增长率),s表示储蓄率S/Y,v表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K/△Y(假定边际资本-产量比率等于资本-产量比率K/Y),且v=I/△Y。
它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
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为:G=△I/I=S·δ,式中△I/I为投资增长率,实际即为哈罗德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率;δ表示资本生产率△Y/I,即哈罗德模型中v的倒数。
多马模型与哈罗德模型的区别在于多马是用资本生产率表示资本-产量的比率,且G表示投资增长率。
二者的公式尽管其表达内容各异,但实际上是一回事,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公式表达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以凯恩斯理论中关于储蓄一投资分析的理论为基础,即经济增长的均衡能否实现,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系数的高低,并且要求社会上每一时期的储蓄额必须等于和全部转化为投资。
这样,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例如,既可以提高或降低资本-产量比率,也可以提高储蓄率与增加投资等等。
哈罗德—多马模型在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是新古典学派、新剑桥学派分析经济增长模型的出发点。
但这一模型忽视了投资预期这一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不能解决经济中因投资预期未实现而导致的问题。
4.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其基本原理是:凯恩斯认为,对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当利率极高时,这一需求量等于零,因为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
反之,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有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三、简答题(每小题巧分,共的分)1.试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答:微观经济学认为,厂商行为是利己的,他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进行生产。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厂商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这一条件不仅适用于厂商的短期均衡,也适用于长期均衡;不仅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市场。
所以MR=MC是市场均衡的一般条件。
证明如下:收益是厂商出售产品的收人,收益函数R=R(q)表示收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成本是用于生产的生产要素价格,其中包括所谓的正常利润,成本函数C=C(q)表示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以代表利润,则按照定义有:即边际收益MR,即边际成本MC。
所以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
如果MR>MC,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厂商增加生产是有利的。
所以,厂商必然增加生产,其结果是供给增加,价格下降,边际收益减少,边际成本增加,直到MR和MC二者相等时,厂商才不再增加生产。
如果MR<MC,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有亏损。
厂商减少生产,直到MR=MC。
只有在MR=MC时,厂商把该赚到的利润都赚到了,这对厂商最有利。
此时厂商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即不增加生产也不减少生产。
2.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最有效的市场?答:完全竞争市场在纯理论形式上是一切可能的市场中最完美的,是一种最有效的市场。
从长期来看,厂商给社会提供的是尽可能低的价格和尽可能高的产量。
商品价格等于生产商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因而消费者只需支付最低价格;在长期中不存在经济利润,所有厂商都运营于平均成本最低点,资源得到最充分配置。
具体来说,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而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①资源配置最优化。
均衡点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对产品价值的评价等于该产品的机会成本。
如果出现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情形,则意味着对产品价值的评价大于该产品的机会成本,产品生产资源配置不足,反之,如果出现价格低于边际成本的情形,意味着对产品价值的评价小于该产品的机会成本,产品生产资源配置过度。
所以,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资源配置最优。
②净社会福利最大化。
简单来说,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只要扩大产量就可以增加总收益,就会增加社会福利;反之,减少产量会增加总收益。
在均衡点上,价格、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实现净社会福利最大化。
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均衡点达到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净社会福利最大化。
3.古典宏观经济模式的要旨是什么?其分析思路是怎样的?答:传统凯恩斯主义不能够解释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于是促进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发展,形成以卢卡斯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
其四个假设条件如下:(1)个体利益最大化。
(2)理性预期。
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包含3个含义:①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
②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
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时候不会犯系统错误。
(3)市场出清。
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给情况迅速进行调整。
所以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4)自然率。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1)宏观政策无效论。
其原因在于理性预期。
货币主义仅仅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更进一步。
(2)适应性预期错误论。
其原因是人们进行预期时候不但要根据过去的事实,还要考虑将来的变化。
(3)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
这个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卢卡斯批判”。
4.简述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意义。
答:(1)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收入指与计划总支出相等的收入。
计划支出由消费和投资构成,即。
在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中,总是先假定计划净投资是一个固定的量,不随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而变化,即投资()是一个常数。
根据这一假定,只要把收入恒等式和消费函数结合就可求得均衡收入:图1消费加投资曲线和线相交决定收入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消费加投资,在消费曲线()上加投资曲线()得到消费投资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总支出曲线。
由于投资被假定为始终等于600美元的自发投资,因此,消费曲线加投资曲线所形成的总支出曲线与消费曲线相平行,其间垂直距离即600亿美元投资,总支出线和线相交于E点,正点决定的收入水平是均衡收入8000亿美元,这时,家庭部门想要有的消费支出与企业部门想要有的投资支出的总和,正好等于收入即产出,如果经济离开了这个均衡点,企业部门销售额就会大于或小于它们的产出,从而被迫进行存货负投资或存货投资,即出现意外的存货减少或增加,这就会引起生产的扩大或收缩,直到回到均衡点为止。
(2)意义与萨伊定律相反,凯恩斯持有生产和收入决定于总需求的理论。
按照凯恩斯定律,只要存在着需求,社会便可以生产出任何数量的产品与之相适应,y=c+i的意义即在于此。
这是因为,凯恩斯写作(通论)的时代背景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西方社会存在着大量闲置不用的资源,失业问题严重,而工厂则具有很多的多余的生产能力,那时候,如果需求增加,生产确实会增加,因而,对于一个处于经济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凯恩斯定律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
然而,就正常状态和经济高涨状态中的资本主义世界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强调增加需求,其主要结果可能不是生产增加,而是物价上涨。
西方世界在1970年以后就呈现出大体相似的情况。
因此,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切不可乱用,尤其对我们中国这样的经济来说,更是如此。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较贫乏,而目前又处于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此可见,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能仅仅简单地归结为需求不足,而是供需结构失调。
在此情况下,如单纯强调刺激需求,供求矛盾将更尖锐,因此,把凯恩斯主义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