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沉淀池设计体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 7 m / ( m・1 ) 。 !" # 排泥形式确定
3
水厂原有两座老式沉淀池采用排泥斗排泥,由 于不能完全排除沉泥, 平均两个半月需清池一次, 不 仅工人劳动强度大, 而且影响生产, 造成浪费。 本设计采用泵 / 虹吸式机械排泥和穿孔管排泥 相结合的形式。 在沉淀区和集水区后部各设 !"250 的 UPVC 穿孔排泥管 3 根, 开孔 !8 mm。为防止开 孔堵塞, 穿孔管内敷设压力管, 定时冲洗。泵 / 虹吸 两用吸泥机兼有两种吸泥方式的优点 [ 3 ] 。只需潜水 泵和进气断流电磁阀两种关键器件,免除了真空泵 及其附件, 控制简单; 可根据源水水质进行切换。枯 水季用水量小、 浊度低, 以虹吸方式运行, 反之, 则以 泵吸方式运行; 既节能又省水。工艺上, 该排泥机根 据 悬 浮 颗 粒 在 沉 淀 池 中 的 沉 降 规 律 采 用 #1 = 1. 0 双速运行。桁车行进时, 在 m / min, # 2 = 1. 5 m / min, 沉淀池前半段采用第一档速度,后半段和回程采用
4 3
应池与回转往复式反应池相结合的组成形式,并在 穿孔旋流反应池中安置折板,以提高絮凝效果。反 应池长 L = 16 m, 宽 B = 14 m, 有效水深 h = 3. 9 m, 属长流程反应。 水流总停留时间为 25 min, ! !" ! 平流沉淀池设计体会 表现负荷率的确定 表面负荷率是单位沉淀池表面积的产水量,代
12 月投入运行。1 年多生产运行证明,其各项指标 均达到设计要求。 设计采用平流沉淀池池型。为了与厂区总图布 置相协调, 把 1#、 2#池建成一体, 3#单独布置。单池 处理水量 5 > 10 m / d, 长 L = 76 m, 宽 B = 14 m, 有 效水深 h = 3. 3 m,总停留时间 t = 1. 7 1,表面负荷 反应池采用了穿孔旋流反 率 gi = 46. 1 m3 / ( m2 ・d ) 。
技 术 与 经 验
此法系与 Proudo 公司联合开发成功的, 首先, 用一 5 000 ~ 3 0000 gauss 的磁场使废水中的有机分子排 成一直线,从而使有机物在随后的电和超声波处理 中易于处理。 在磁场处理工序之后,废水用 10 ~ 20 kV 交流 电脉冲处理,以使有机物分解成较低的分子链段。 然后,废水送往 3 个顺序相连的反应器的电解反应
技 术 与 经 验
表沉淀池的产水能力。截留沉速 ( u 0 ) 是指沉淀池中 可以全部去除的, 粒径最小的颗粒沉速, 代表沉淀池 的沉淀效率。 理想平流式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在数值上恰 好等于截留沉速 [ 1 ] , 即: (1) gi = O / A = u0 对于截留沉速为 u 0 的理想沉淀池, 其产水量为 u 0 > A。悬浮颗粒去除率 ( E ) 为: E = (1 - P 0) + j u i / u d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范小燕.陈文杰 平流沉淀池尾端积泥改造及效果分析[会议论文]-2008 2. 李佐斌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新方法探讨[期刊论文]-工程设计与建设2003,35(4) 3. 杨巍.荀琪.张忠平 平流沉淀池的改进[期刊论文]-黑龙江水专学报2000,27(1) 4. 蔡金傍.朱亮.段祥宝.CAI Jin-bang.ZHU Liang.DUAN Xiang-bao 平流式沉淀池优化设计研究[期刊论文]-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27(6) 5. 常颖.陈慧仪.张绍辉.谢小东.何秀贞 平流沉淀池集水槽工艺改造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06,32(5) 6. 许龙.郑志民.陈畅.周建平 关于平流式沉淀池进水和排泥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06,32(12) 7. 王旭宁.孙学东.姜红安.赵红志.李实.WANG Xu-ning.SUN Xue-dong.JIANG Hong-an.ZHAO Hong-zhi.LI Shi 平流沉淀池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 措施[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0) 8. 刘旭冉.沈宏涛.姚扬森 平流沉淀池排泥周期的合理选择[期刊论文]-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2) 9. 常颖.陈慧仪.张绍辉.谢小东.何秀贞 平流沉淀池集水槽工艺改造研究[会议论文]-2005 10. 李健光.Li Jianguang 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和控制[期刊论文]-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6,29(3)
3
第二档速度。采用这种排泥方式, 出水水质稳定, 不 需要定期放空清池。 $ 结语 " 表面负荷率是沉淀池设计中重要的技术参 数, 其值的取定要考虑水质、 水温、 流态等多种因素 影响, 并将试验数据与经验参数结合起来。 ! 沉淀池排泥采用双速泵 / 虹吸式机械排泥, 在沉淀区和集水区设置穿孔排泥管,提高了排泥灵 活性, 穿孔排泥管内增设冲洗管, 解决了排泥管易堵 塞的问题。 # 出水口采用三角堰式指形集水槽,使集水槽 加长延伸至沉淀后区。事实证明这一措施大大提高 了沉淀池的产水率。
收稿日期: 2001 - 06 - 15
i
专 技 论 术 与 与 综 经 述 验
(2)
・38・
丁超: 平流沉淀池设计体会
效沉淀区的体积。!由于指形槽在一定的沉淀距离 后即开始集水, 此时一方面取得了池面已澄清的水, 同时又使其后池内水体水平流速降低,相应延长了 部分水体的停留时间。就本设计而言,若采用一般 由于布 堰流出水, 堰负荷率将为 148. 5m / ( m・1 ) 。 置了 7 条 7. 5 m 长指形槽,使堰的负荷率降低为
4 3
式中: u i—小于 u 0 的颗粒沉速, m / S; P i —沉速小于 u i 的颗粒重量占原水中全部颗 粒重量的百分率 ( W ) % ; P 0 —沉速小于 u 0 的颗粒重量占原水中全部颗 粒重量的百分率 ( W ) % 。 从公式 ( 1 ) ( 2 ) 分析, 要使平流沉淀池的出水浊 度降至最低, 就必须减小截留沉速。u 0 太小, 沉淀池 产水量低, 不经济; 增大 u 0 , 提高平流池产水量, 但 悬浮颗粒去除率降低,相应出水浊度增大。我国幅 员辽阔, 各地区水质情况差异很大, 在进行给水构筑 物设计时, 单纯利用经验参数往往是不可靠的, 因此 我们做了絮凝状态下沉淀柱试验,以确定沉淀池的 产水量。 试验用水为淮河原水, 浊度 500 mg / L, 搅拌 均匀后注入沉淀柱中。取样位置为 h1 = 600 mm, 经过 h2 = 1 200 mm,h3 = 1 800 mm,h4 = 3 200 mm, 试验并计算而得 u 0 = 0. 8 mm / S。如何将沉淀柱试 验的数据扩大到实际工程中去,必须考虑诸如沉淀 池中水流流态、 水温变化、 风力吹动、 池的进出口水 流波动等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沉淀池表面负 荷率下降和停留时间增长。根据经验,我们将试验 数据乘上一个系数,故最终确定本工程平流池表面 负荷率 g i = g 0 > ( 1 / 1. 5 ) = 46. 1 m3 / ( m2 ・ d ) 。 !" # 出水堰形式确定 为了改进因出水堰负荷率过高而使出水挟带较 多细小絮粒的情况, 本设计采用了指形槽布置方式; 并将集水槽延长至沉淀区后部,从而进一步增加了 出水堰的长度。 这一措施有两个优点 [ 2 ] : !指形槽增 加了出水堰的长度, 降低了堰负荷率, 从而减小了无
引证文献(1条) 1.王佃友 新型沉淀除油装置原理与性能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yysyfs200105014.aspx
作者简介: 丁超 ( 1970 - ) , 男, 安徽淮南市人, 工程师, 学士, 从事给
( 0554 ) 6414556 - 5518 。 排水设计工作, 联系电话:
磁、 电和超声联合处理销毁废水中的有机废物
日本东京的三菱化工机械公司正在对外转让一 种销毁食品加工厂和其他工厂排出有机废物的技 术, 据称其操作费用仅为活性污泥处理法的约 1 / 4。 区。每一反应器装配有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电极,在 使有机分子的氧化或 50 ~ 500 V 范围调节直流电压, 还原最佳化。然后,用一 20 ~ 30 k~z 的超声波处理 使用有机物进一步分解、气化。废水最后流经最后 处理槽, 在槽中用高频 ( 200 ~ 300 M~z ) 微波和更高 频率 ( 10 ~ 20 G~z ) 的微波与 950 k~z 频率的超声波 使有机物进一步分解, 使水消毒和使无机固体聚结。 黄汉生译自 C1emicaI ( 2 ) : 23 Engineering, 2001, 108
INDUSTRIAL WATER & WASTEWATER
工业用水与废水
Vol. 32
No. 5
2001
平流沉淀池设计体会
丁 超 淮南 232038 ) ( 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安徽
摘要: 对平流沉淀池设计中一些关键参数的选取及关键部位结构形式的确定加以论述, 说明在实际工程 中不能生搬硬套, 应结合实际情况, 才能使设计合理, 处理设施运行稳定。 关键词: 平流沉淀池; 表面负荷率; 截流沉速; 泵 / 虹吸式排泥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U991. 23 B 1009 - 2455 ( 2001 ) 05 - 0038 - 02 概述 淮化集团公司现有净水厂 1 座, 水源取自淮河, 净水能力 20 > 10 4 m3 / d。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 扩大, 需新建 5 > 10 m / d 平流沉淀池 3 座。 1998 年 8 月设计完成,经过近 1 年的施工安装,于 1999 年
技 术 与 经 验
・39・
平流沉淀池设计体会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丁超 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工业用水与废水 INDUSTRIAL WATER & WASTEWATER 2001,32(5) 1次
参考文献(3条) 1.杨钦;严熙世 给水工程 1986 2.钟淳昌 净水厂设计 1986 3.陈文根 给水沉淀池吸泥机吸泥方式的演进Hale Waihona Puke Baidu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1997(11)
参考文献:
[ 1 ] 杨钦, 严熙世 . 给水工程 ( 上册 ) [ M ]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1986. [ 2 ] 钟淳昌 . 净水厂设计 [ M ]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 3 ] 陈文根 . 给水沉淀池吸泥机吸泥方式的演进 [ J ] . 给水排水, ( 11 ) : 1997 , 52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