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胜利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本科专业介绍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本科专业介绍法学(专业代码030101)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有关法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本专业及相关专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与法律有关的立法、司法、执法、法律咨询、法学研究、法学教学与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大学英语、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
学前教育(专业代码040102)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大中专院校、幼儿教育培训机构从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也能到学前教育科研机构、妇联、少年宫、幼儿读物出版社等部门从事科研、管理等相应的工作,还能到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概论、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幼儿游戏理论、幼儿教育教学方法、音乐理论与技能、美工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050101)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包括三个方向:(1)高级涉外文秘方向:主要培养既有较高的汉语、英语水平以及中外文化素养,又具过硬的涉外文秘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高级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大型外资、合资等工商企事业单位担任公关文秘工作。
主干课程: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实用英文写作、商务英语、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秘书学、公共关系学、秘书实用写作、档案学、行政管理学、国际商务、涉外法律实务、办公自动化等。
(2)教育方向:主要培养具有系统、宽厚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独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以中国石油大学胜
二 、独 立学 院油气储 运工 程 专业 人 才培 养方 案
存在 的 问题
胜利 学 院是 国家 教育 部批 准设立 的全 日制本科 普通 高 等学校 , 是 由教 育 部 直属 高 校 中 国石 油 大 学 ( 华东 ) 和 国家 特大 型 企业 胜 利 石 油 管理 局 , 在 优化
面素质 教 育为 目标 , 不 断 优化 专业人 才培 养方 案 , 对
2 0 1 4年 3月
中 国石 油 大 学 胜利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g l i Co l l e g e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Ma r . 2 01 4
至今 约有 二 十多家 高校开设 储运 专业 。学校 层次不 同, 培养 目标 不 同 , 人 才培 养方案 也有所 区别 。 重点 院校 储运专业 旨在培养 具有 一定科 学研究
运专 业 自 2 0 0 5年组 建 以来 , 人 才培 养计 划在 教学 工 作 中不 断改进 。如 何 从 本校 实 际 出发 , 充 分 发 挥 本 校 的资源 优势 , 充 分利 用 中国 石 油 大学 和 胜 利 油 田 的有 利资 源 , 不 断 优化 胜 利 学 院 油气 储 运 专 业 人 才 培养 方案 , 是 当前亟 需加 强研究 的重要课 题 。
人才 培养 方案是 高等 学校 人才 培养 工作 的总 体 设 计 和实 施方案 , 是 教 学 活 动 及 落 实人 才 培 养 过 程
等环 节 的基本依 据 。 合 理 的人 才 培 养方 案 既要 体 现 出“ 教 育 面 向现 代化 、 面 向世界 、 面 向未来 ” 的时代 精
油气储层地质学ppt-于兴河
9
第二节 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
三、H.H.Haldorsen分类(1983)
根据储层地质建模的需要及储集
体的孔隙特征,按照与孔隙均值有关
的体积分布,将储层非均质性划分为
四种类型:
z 微 观 非 均 质 性 (Microscopic Heterogeneities) , 即 孔 隙 和 砂颗粒规模。
z 储层非均质性分类的目的:
将储层各种属性的定性描述转化为油田开发的定量指标, 更好地为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服务。
z 非均质性研究与储层建模的关系:
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分类、描述和分析,本身就是储层模 型化的过程。
March 5, 2009
7
第二节 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
Bill Yu
一、Pettijohn的分类
March 5, 2009
3
第一节 概念与主要影响因素 Bill Yu
广义上讲:是指油气储层在空间上的分布(各向异性—— Anisotropies)和各种内部属性的不均匀性。
影响作用:前者控制着油气的总储量、分布规律与布井位置; 后者控制着油气的可采储量、注采方式(如波及系 数)以及剩余油的分布。
均质韵律或无韵律:颗粒粒度 在垂向上无变化或无规律。
复正间反间合反细正粗反正复。复。合合韵韵韵律律律:::反正上上韵、、律下下的粗细叠,,置中中。
March 5, 2009
14
第三节 宏观非均质性的研究
Bill Yu
(二)沉积构造
z 层理是一种主要的原生沉积构造。可以通过研究各种层理的纹层产 状、组合关系及分布规律,来分析由此而引起的渗透率的方向性。
Ⅱ级—— 层间规模 层规模100m×100m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习题
大庆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网上习题(全部)绪论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2 、地质学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殊性?3 、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哪典?4 、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什么关系?5 、何谓历史比较法,其具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意义?第一章地球1 .名词解释:软流圈、岩石圈、重力、地温梯度、地温深度、磁偏角、重力异常2 .地球的层圈构造是如何划分的?3 .地壳可划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二者的差异有哪些?4 .试述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差异。
5 .试述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6 .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可以分为哪几个层,他们的特征是什么?第二章地质作用1 、名词解释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震级、地震烈度、风化作帮、风化壳、残积物、基岩、露头、剥蚀作用、河谷、水系、分水岭、河流纵剖面、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平衡剖面、潜水、层间水、落水洞、溶洞、冰川、风蚀城、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横向搬运、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掺和作用、成岩作用、重结品作用2 、论述地质作用的分类及内外地质作用的关系。
3 、简述火山的类型及火山机构。
4 、论述基性熔浆与酸性熔浆的差异。
5 、论述岩浆侵入体的类型及特征。
6 、论述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7 、论述风化作用(类型、方式、产物)8 、论述风化壳的研究意义。
9 、论述河流侵蚀作用。
10 、论述单向环流的成因及地质作用。
11 、论述地下水的水源、存在形式及其类型。
12 、论述岩溶地貌的类型13 、论述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区别。
14 、论述常见冰蚀地貌和风蚀地貌的类型。
15 、论述基岩海岸的侵蚀地貌。
16 、论述海洋的环境分区。
17 、论述湖泊的沉积作用。
18 、论述滨海的沉积地貌。
19 、论述浅海的沉积作用。
20 、简述风积的原因。
21 、论述风成砂和风成黄土的特征。
地质学基础教学基本要点
【了解】
1、沉积岩的化学成分;沉积岩的结构;
2、砾岩;火山碎屑岩;
3、白云岩的生成机理;
4、煤、油页岩;蒸发岩、硅质岩;
【掌握】
1、沉积岩的分类;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沉积岩的颜色;
2、粉砂岩与粘土岩;
3、碳酸盐岩的结构成因分类;常见碳酸盐岩;
【重点掌握】
1、沉积岩的概念,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成岩作用;沉积岩的构造;层理构造;2、碎屑岩的一般特征;碎屑岩的分类;砂岩的成分分类;
学时要求
总共21学时,面授6学时,自学15学时
主要内容
一、核心知识点
1、地质构造的概念,岩层产状三要素,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2、褶皱构造:褶曲及褶曲要素,褶曲的基本类型及特征,褶皱的组合,褶皱的形成机制,同沉积褶皱的概念与特征,褶皱的形成时代;
3、断裂构造:节理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断层及断层要素,断层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常见的断层组合;露头区断层的识别标志及特征、断层面产状的确定,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确定,断层的形成时期,生长断层的概念、特征及形成。
【重点掌握】
1、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一岩石圈,研究的内容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分布特征、形成过程及演化规律;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所谓的“历史比较法”(或称“将今论古”、“现实主义原则”)的原理就是指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学习建议
学习本门课程应注意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相结合,注意在实验过程中以及工作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的应用,注意建立初步的地质概念与模型、培养矿物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等。
独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为例
独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以中国石油
大学胜利学院为例
辛艳萍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胜利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依据培养目标,既要适应社会需求,又要体现胜利学院的特色,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目标。
结合胜利学院的自身特点和实践中的不足,独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德育为先,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推进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健全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辛艳萍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油气工程系,山东东营 2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7
【相关文献】
1.转型中独立学院科研管理机制的思考及对策——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为例[J], 胥宇鲲
2.法治教育视野下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为
例 [J], 刘青山
3.独立学院实施品牌战略探索r——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为例 [J], 梁敬升
4.独立学院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探讨--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为例 [J], 刘庆
5.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为例 [J], 刘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稠油油藏地质建模的方法应用
2017年6月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Jun.2017第 31 卷第 2 期 Journal of Shengli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Vol.31 No.2 |doi:10.3969/j.issn.1673-5935.2017.02.0061稠油油藏地质建模的方法应用安洁\徐庆\刘西雷%梁金萍\牛丽娟%王玉环2(1.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综合办公室,北京100012; 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摘要]针对现阶段稍油油藏地质建模中水平井井区顶底面构造难于求取、地层接触关系复杂,水平井测井曲线与直斜井差异较大及河流相储层隔夹层建模困难四个难点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采用地震与砂厚相互约束的方法确定砂体层面构造;结合“先挖后建”和“先建后挖”两种方法,准确建立地层和潜山的接触关系;通过将水平井测井曲线与直斜井或均值进行比对的方法,建立适合水平井井区的属性解释模型;以确定性建模和随机模拟的方法分别对隔层和夹层建立模型,能够较好的满足三维地质建模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稠油油藏;地质建模;整体水平井;披覆不整合;隔层;夹层[中图分类号]TE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5935(2017)02-0021-04三维地质模型为开发设计提供符合实际的储 层参数,也是油藏地质特征的综合反映,其精细程 度直接决定或影响开发井设计[1]。
三维地质建模 技术作为储层精细刻画的关键技术[2],在剩余油 老区挖潜,和新区油藏精细描述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层面微构造的求取针对水平井轨迹的特殊性,对储层的构造层面 难于求取,采用顶面与厚度相互约束的方法解决这 一难题。
通过地震解释确定砂体顶面构造趋势,结 合地层分层及单井解释,确定砂体顶面构造。
由于 受地震纵向分辨率的影响,单砂体底面不易在地震 中识别,因此主要采取砂体顶面构造与砂体厚度相 互约束的方法求取构造底面。
下古生界潜山储层发育特征与控藏作用研究——以东营凹陷平南潜山为例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engli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2021年3月第35卷第1期Mar. 2021Vol. 35 No. 1doi : 10* 3969/j ・ issn. 1673-5935.2021.01而可下古生界潜山储层发育特征与控藏作用研究——以东营凹陷平南潜山为例刘海宁(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22)[摘要]储层对下古生界潜山成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以东营凹陷平南油田为研究对象,利用大量岩心、镜下薄片、分析化验等资料,剖析潜山风化壳和内幕储层基本特征,明确储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建 立油气成藏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形成风化壳和内幕两套储集系统,风化壳储层厚度大约100m,其控制下形成块状油藏,内幕储层主要发育在薄层的白云岩及灰岩中,内幕成层性的储层决定了易形成内幕单斜层状油气藏,油藏间具有独立的油气水界面;研究区内幕储层储集空间以裂缝-孔隙为主,其控制下油气富集程 度相对较高,具有生产周期长、稳产周期长。
最终建立“油源-储层-输导”三要素控制下3种油气成藏模式:近源断 层-构造裂缝输导内幕层状油气成藏模式、近源断层-构造裂缝输导风化壳块状油气成藏模式、近源断层-不整合复合输导风化壳块状油气成藏模式。
[关键词]东营凹陷;平南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控藏作用[中图分类号JTE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35(2021)01-0006-05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作为渤海湾盆地早期 勘探重要的油气藏类型之一,已发现了多个高产的 “潜山头”,如冀中坳陷的任丘潜山、黄骅坳陷的千米桥潜山、济阳坳陷的广饶潜山、桩西潜山、孤岛潜 山等3〕。
随着潜山“山头”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该类油气藏的勘探空间大幅缩小,但华北油田自2006年以来,提出了潜山内幕储层不受深度限制,均能形成有效储层,且内幕发育多套储盖组合有利 于内幕油藏的形成,另外储层物性与输导体系耦合 控制潜山内幕成藏,先后发现了长3、宁古8、牛东1等10个日产油226 ~ 1 036 m 3高产、高效的隐蔽性深 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藏,从而为整个渤海湾盆地寻找潜山内幕油气藏掀开了序幕卩句,理论研究与勘探实 践均证实了储层对于潜山油气成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同。
非常规油气储层特征及分类研究
135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对于能源的需求一直都是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而且非常规油气新需求近年来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以各国的实际使用数据来看,美国在使用天然气上的比例已经超过我国国内总产量的50%以上。
虽然我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比较丰富,可是由于勘探难度不断地提高,所以也不占优势。
但是,就当前的情况而言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对于一些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让实际作用发挥到最大的效果。
在研究的过程中,非常规油气储层与常规的油气储层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为此,为了能够让作用发挥出效果,研究油气储层的非常规性,以及对其特征与分类的研究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1 非常规油气及其相关概念1.1 经济概念在初期油气资源没有变成现在这种需求量变大的程度时,美国就给油气定义了经济概念,从此就将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进行了区分。
在早期的时候,国外的研究学者将油气与经济和经济边缘搭钩,而属于经济边缘的主要能源有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这些气体美国的学者还赋予了一定的经济概念。
但是后面由于一些缘故,美国联邦政府对于这类的油气添加了一些投资的理念进去,有些勘探公司就将他们不再定义成非常规的天然气看待。
1.2 开发概念在开发界内,对于非常规的定义还是比较笼统的概念,明确的提出了在比较大的压裂以及水平井和分支井方面,在适用储层时,可以直接运用井筒的技术,否则不能够非常明确的获得经济产量或经济数量的天然气”。
[1]1.3 地质概念研究界有很多学者认为常规性的天然气与被人们所定义的天然气之间还是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的,常规的天然气一般都是由浮力驱动而形成的一种能源,主要是存在的形式是圈闭控制,并且是以不连续分布的形式存在的。
天然气的存在形式是经过时间的积累所形成的气体,并不会受到任何的圈闭控制的影响。
在相关的工业界,对于非常规储层一般都是指那种需要通过加工才能有非常大的效果的才能算的上成功的。
而且在非常规的储层中是没有包括致密切和碳酸盐岩,在油气储层所产生的油气源地生产不一定需要圈闭,但是一般都是要求带有盖层的;才能够让油气在储层中受到保护。
5-3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的横向变化方式接触,油气以侧向同层运移为主。
•(3)顶生式生储盖组合:烃源岩层与盖层同属一层,
而储集层位于其下的组合类型。
•(4)自生、自储、自盖式生储盖组合:烃源岩层、
储集层和盖层同属一层。石灰岩中局部裂缝发育段储
12个盆地都大于10×104km2 ,沉积岩体积多在50×104km3以 上,生油岩系总厚度一般在500m以上。
有些盆地面积虽然较小,但沉积岩厚度大,圈闭的有效容 积大,生油层总厚度大,油源丰富,也可形成丰富的油气聚集。
美国西部的洛杉矶盆地,面积仅3900km2。沉积厚度达6000m, 泥质生油岩系厚达2000-3000m,油源极为丰富。储集层、圈闭 条件好,油气十分丰富。该盆地石油可采储量近20×108m3,储 量丰度居世界各含油气盆地之首,俗称“小而肥”盆地。
渤海湾盆地的东营凹陷面积只有5700km2,生、储油条件极好, 目前已发现石油地质储量超过20×108吨,丰富程度可与洛杉矶 盆地相媲美。
(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能及时运移到良好储集层
中,同时盖层的质量好,能保证运移至储层中的油
气不会逸散。
根据生储盖组合之间的沉积连续性可将其分为 两大类。即连续沉积的生、储、盖组合和被断层或 不整合面所分隔的不连续生、储、盖组合。
油 40 亿;气 7790 亿 4个 油 9.9 亿;气 29940 亿 3个 油 34 亿;气 184080 亿 4个 油 27 亿;气 11200 亿 大油气田 6 个 1 个(气) 1个 1个
41 万 62 万 6万 60.2 万 22.6 万 25 万
• 大盆地形成大油气田,具有体积巨大的生油岩体
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
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
油气储层地质学的基础包括:构造地质学、岩石地质学、流体动力地质学、含油气地质学和探井地质学等。
其中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断裂构造的形成机制及作用,探明油气运移及储集的控制因素;岩石地质学则是研究油气储集层的类型、物性及其变化规律;流体动力地质学主要研究储层内部流体运移原理,分析油气的运移规律;含油气地质学研究油气侵位、改造、生成等油气地质过程;探井地质学则是衡量地质定量研究的重要手段,为油气地质勘探评价提供重要信息。
《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储集岩:具有孔隙空间并能储渗流体的岩石。
2、储层:凡是能够储存油气并能在其中参与渗流的岩岩层即为储层。
3、储层地质学:是研究储层成因类型、特征、形成、演化、几何形态、分布规律,还涉及储层的研究方法和描述技术以及储层评价和预测的综合性地质学科。
4、孔隙度:岩样孔隙空间体积与岩样体积之比5、有效孔隙度:指相互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6、流动孔隙度:指在一定压差下,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7、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为某单一流体所饱和时,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能力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8、相渗透率:又称之为有效渗透率,指岩石孔隙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流体共同渗流时,岩石对每一种流体的渗透能力的量度,称之为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9、相对渗透率:岩石孔隙为多相流体饱和时,岩石对各流体的相对渗透率指的是岩石对各种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的比值10、原始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前,所测出的油层岩石孔隙空间中原有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称为原始含油饱和度11、残余油饱和度:残余油是在油层内处于不可流动状态的那一部分油,其所占总孔隙体积百分数称为残余油饱和度.12、达西定律:位时间内通过岩石截面积的液体流量与压力差和截面积的大小成正比,与液体通过岩石的长度以及液体的粘度成反比.13、成岩作用:沉积物沉积之后转变为沉积岩直至变质作用之前,或因构造运动重新抬升到地表遭受风化以前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所引起的沉积物或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和成分的变化。
14、同生成岩阶段: 沉积物沉积后至埋藏前所发生的变化与作用时期。
15、表生成岩阶段: 处于某一成岩阶段的弱固结或固结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因构造作用抬升至地表或近地表,受大气淡水的溶滤等作用所发生的变化与作用时期。
烃源岩特征
28
1、干酪根的显微组成
组分
亚组分
腐泥组
无定形—絮状,团粒状,薄膜状有机质 藻质体
孢粉体—孢子、花粉、菌孢
树脂体
壳质组
角质体
木栓质体
表皮体
镜质组
结构镜质体 无结构镜质体
惰质组
丝质体
以透射光为基础的干酪根显微组分分类
2、干酪根的分类
(1)根据原始生物和成矿方向的不同,有机质分:
有机质类型
原始生物
主要成矿方向
腐泥型有机质 腐殖型有机质
富含类脂的孢子和 石油、油页岩、
水生浮游生物
腐泥煤
富含木质素、纤维 素的陆生高等植物
甲烷气、 腐殖煤
(2)根据各显微组分相对含量对干酪根分类
指标
相对含量法
T 值法
类型
腐泥组+壳质组(%)
镜质组(%)
有机碳≠有机质 剩余有机质含量=转换系数×剩余有机碳含量
从有机碳计算有机质丰度的转换系数(K)
演化阶段
成岩阶段 深成阶段末期
干酪根类型
Ⅰ
Ⅱ
Ⅲ
1.25 1.34 1.48
1.20 1.19 1.18
煤
1.57 1.12
16
Toc必须达到一定数值,才可能成为烃源岩;但含量 太高,可能无潜力碳多,不利于生油
由于有机质成熟转化是一个加氢裂解的过程,随着 热演化作用的加强,有机质成熟度↑,生成烃类的分 子量↓,正烷烃的低碳数组分含量↑。
——正烷烃分布曲线: 由锯齿形→光滑,主峰碳碳数降低
nc17
轻烃
石油全烃气相色谱图
54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怎么样是正规大学吗?学校是几本学费贵吗?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怎么样是正规大学吗?学校是几本学费贵吗?中国石油大学作为我国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可见该校的专业特色和实力有多强!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该大学的独立学院————胜利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怎么样是正规大学吗?学校是几本一年学费贵不贵?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一一揭秘。
首先我们先来大致的了解下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还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
实力强劲!接下来再来了解下它的独立学院————胜利学院。
该学院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国家特大型企业胜利石油管理局在优化整合原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优良办学资源的基础上,合作创办的规范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山东省首家由国家重点大学申办的全日制规范化学院,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力,被中石化集团授予“庭院式花园”称号。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招生办最新公布的信息可知,该学院在山东省属于本科普通批次招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是本科大学。
如果你不是山东考生,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三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是三本大学。
若没有具体录取批次,考生可根据自己所在省份的一本、二本、三本批次分数线来对比确定。
以下是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最新录取批次。
胜利学院作为中国石油大学的独立学院,始建于2003年,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现共有本、专科生10695人。
学院现设有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音乐学、艺术设计、法学、财务管理学等23个本科专业,以及油气开采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会计学等在内的15个专科专业,专业涵盖理、工、文、法、教育、管理、艺术、医学等8大学科门类。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石油工程”《地质学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石油工程”《地质学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同沉积断层一般为走向正断层,剖面上呈上陡下缓凹面朝上的勺状,而且下降盘地层明显增厚。
()A.错误B.正确2.障壁海岸潮坪亚相中砂坪属于()A.高潮坪B.中潮坪C.低潮坪D.潮上坪3.地球的形状为()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4.相同气候条件下,非晶质、细粒、等粒结构或孔隙度大的岩石比成分相同的结晶质、非等粒和粗粒的岩石更不易于化学风化。
()A.错误B.正确5.6.下列地区中几乎没有沉积物发现的是()A.海沟B.深海平原C.陆隆D.洋中脊裂谷7.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8.寒武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A.笔石B.珊瑚C.半淡水鱼D.三叶虫9.根据沉积物颗粒在块体流中的支撑机理,把重力流划分为()类型A.浊流B.颗粒流C.液化沉积物流D.碎屑流10.被子植物到新生代开始占统治地位。
()A.错误B.正确11.向斜在地表的出露特征为:从中心到两侧,岩层由新到老,呈对称性的重复出现。
()A.错误B.正确12.威尔逊按照地理位置分布划分碳酸盐沉积相带,其中台地沉积区应该属于欧文按海水能量划分的Z带,也就是近岸低能带。
()A.错误B.正确13.按照李克定律,在地壳深处,矿物在最大应力方向沉淀,最小应力方向溶解。
()A.错误B.正确14.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A.地质营力的大小B.岩石的结构和构造C.岩石的矿物成分D.自然地理条件15.在下列地层中发现煤最多的有()A.石炭纪B.侏罗纪C.二叠纪D.三叠纪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分布于洋中脊的地震特点是()A.震源浅而震级大B.震源深而震级大C.震源浅而震级小D.震源深而震级小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A.压实作用B.胶结作用C.重结晶作用D.胶体沉积作用3.正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沉积学试卷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沉积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6分)1.雷诺数2.福劳德数3.重力流4.牵引流5.浪基面6.碳酸盐的补偿深度(CCD界面)7.原生沉积构造8.陆源碎屑9.内碎屑10.沉积摸式11.层理构造12.泻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有些岩石呈红色、紫红色,一般是由于沉淀了________(A.含铁氧化物或氢氧化物;B.含铁硅酸盐矿物;C.大量有机质;D.大量红藻)。
它们指标_______(A.强烈的火山喷发;B.强烈的蒸发;C.氧化;D.温暖潮湿)环境。
2._______和_______(A.碟状构造;B.重荷模;C.槽模;D.潜穴;E.缝合线;F.雨痕;G.泥裂;H.包卷层理)属于较典型的沉积暴露标志。
3.水平层理是在________(A.低能或静水条件下;B.底栖生物强烈扰动;C.冲刷;D.沉积物供应不足)条件下形成的,它常出现在_______(A.蒸发岩;B.泥岩或粉砂岩;C.砂砾岩;D.砂屑灰岩)中。
4.碎屑岩结构成熟度的衡量标志是_______和________(A.孔隙度;B.岩屑的含量;C.磨圆度;D.石英的含量;E.重矿物的含量;F.分选性)。
5.碎屑岩成分成熟度的衡量标志是_______(A.重矿物的含量;B.石英的含量;C.自生矿物的含量)。
6.已沉积的沉积物(层),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坡发生运动和位移而产生的变形构造,称之为________(A.滑塌构造;B.包卷层理;C.碟状构造;D.帐篷构造)。
7.陆相碎屑岩中的粘土矿物以__________为主;海相碎屑岩中的粘土矿物以________为主(A.海绿石;B.高岭石;C.方解石;D.水云母和蒙脱石)。
8.抱球虫(有孔虫)软泥和放射虫软泥是__________环境的沉积特征,而青泥和黄泥是__________环境的沉积特征。
9.随着福劳德数的增大,沉积底形(床沙)的形态变化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于方位各向异性地震响应差异性的有利储层预测
集,基于该三维方位角和偏移距的分布特点,针对 角 CMP 道集数据,进行叠加和偏移处理,然后提取
T2 以上目的层,采用等分方位划分方法对 CMP 道 沙一段不同方位地震振幅属性,如图 4 所示。
基于方位各向异性地震响应差异性的有利储层预测
刘海宁
(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物探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22)
[摘 要] 利用储层方位各向异性地震响应差异性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但是影响储层各向异性的因素
较多,实际应用中存在多解性。 首先通过方位地震正演模拟,对比裂缝、地层倾角以及岩性引起的不同方位地震波 形相似系数变化,分析不同因素对方位地震波形影响的差异性,然后利用罗家高密度地震资料,通过分析不同方位 地震属性的差异性,分别预测罗家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裂缝发育情况和馆陶组河道砂岩储层展布形态及物性特 征,取得较好预测效果。
观测系统设计为 ΔX = ΔY = ΔZ = 5 m,接收 Xmax = 1 800 m(361 网格) ,Ymax = 1 500 m(301 网格) ,横纵 比为 0. 833,为宽方位接收。 在 X 方向共有 73 个炮
距 100 m。 接收线距 5 m,道间隔 5 m,最大炮检距 2 480 m,单边接收。 1. 2 正演模拟数据分析
图 4 罗家高密度三维区沙一段分方位地震振幅属性
9
第 35 卷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1 年 第 2 期
从图 4 中看出不同方位上地震振幅属性存在明 显差异,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位上地震振幅属性差 异最大。 利用不同方位的地震振幅属性差异,可以 预测储层裂缝发育情况。 因此利用不同方位地震属 性,求取其差值,并进行融合,开展沙一段生物灰岩 储层物性预测。 差异性较大区域代表储层裂缝较发 育,即储层物性较好( 图 5)。 结合区内钻遇沙一段 的井位 ( L10、L902、L37、L901、LG1、L38、L66) 分析 (表 1)可知,位于预测物性较好区域的井多解释为 油层或油水同层,预测结果与钻探情况基本吻合。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选课指南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选课指南1·石油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石油工程毕业生主要到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2·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
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从事生物产品的研制、生产,同时可到高等院校、设计和研究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以上是部分王牌专业法学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有关法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本专业及相关专业能力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从事与法律有关的立法、司法、执法、法律咨询、法学研究、法学教学与管理工作。
学制四年主要课程:大学英语、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
2-1油气成因概述
类。
31
三、两种成因学说的主要证据
(一)无机说主要证据
③许多天体上存有烃类(甚至植烷、 姥鲛烷、卟啉、旋光性)。
④石油的旋光性可由非旋光物质合成 ,卟啉也可无机合成,况且,这些成 分还可以是石油运移中从外界攫取的 。
32
三、两种成因学说的主要证据
(一)无机说主要证据
③同其它天体一样,地球上形成的碳氢化 合物后来为岩浆所吸收;④当岩浆进一步 冷却和体积收缩时,包含在其中的碳氢化 合物就沿断裂或裂隙分离出来。
12
1949年,前苏联,库德梁采夫——岩浆说
基性岩浆中存在C.H.O等元素,随其冷却时可 化合为碳氢化合物。
证据——岩浆岩、变质岩中相继发现油气藏, 基性岩浆中发现天然气。
22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
油气成因概述 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 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与物理化学条件 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 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烃源岩特征与油源对比
第一节 油气成因概述
油气成因、油气藏形成、油气分布规律, 是石油地质学的三大研究课题,而油气生成 是其中的根本性问题。要进行油气勘探工作, 需要选择有利的勘探区和有利层位,首先必 须解决盆地的油气生成问题。
为凝析气田、气田、干气田,低于温度则为生物成因气。
——提出了“地温窗”和“液态窗”的概念。
液T
态 窗
液
T
态 窗
Gt 大时:
石油分布浅,
深度段短。
液
T
态
窗 GT小时:
石油分布深,
深度段深。
D
D
D
地壳中液态烃(石油)存在的温度范围:液态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储层地质学:是一门从地质学角度对油气储层的成因类型、特性、形成、溶化、几何形态及分布规律进行描述,评价及预测的综合性学科。
2.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差下(大于常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总体积(即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3.绝对渗透率:如果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测的的渗透率。
4.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孔喉半径小、渗透率低、毛细血管压力大、束缚水饱和度高。
5.低渗透储层的成因:沉积作用控制、成岩作用控制6.有效渗透率:又称相渗透率,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存在于岩石中时,对其中一种流体所测的的渗透率。
7.剩余油饱和度:即剩余在油层中石油体积战油层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8.残余油饱和度:地层岩石孔隙中残余油(被工作剂驱洗过的地层中滞留或闭锁在岩石孔隙中的油)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9.储层:由能够储存油气并在其中渗滤流体的岩石所构成的地层。
10.储层发育、影响非均质性的因素:沉积因素、成岩作用、构造改造作用。
11.储层的划分和对比:(1)依据:岩性特征、沉积旋回、地球物理特征;(2)根据陆相碎屑岩油层特性的一致性与垂向上的连通性,一般可将油层单元从大到小划分为四级: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划分:1)一级旋回,受区域性构造运动所控制,包含整个含油层系在内的旋回性沉积,在全区稳定分布。
它相当于区域性生储组合或储盖组合。
2)二级旋回,为一级旋回中不同岩相段组成的旋回性沉积,在二级构造范围内可以对比。
二级旋回代表湖盆水域的扩张与收缩,不同二级旋回之间地层是连续的,常有湖侵层分隔。
3)三级旋回,根据二级旋回中同一岩相段内几种不同类型岩石组成的旋回性沉积,在三级构造范围内稳定分布。
对于三角洲沉积来说,是一次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的旋回沉积。
4)四级旋回,是同一沉积条件下的微相单元在三级构造内部某些局部地段稳定分布。
(3)程序:点(典型井段的选择)线(骨架对比剖面建立)面(面积控制)12.碎屑岩单个成因单元(砂体)形成时的沉积作用:垂、前、侧、漫、筛、选、填、浊。
13.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层相比,具有哪些特征(1)岩石为生物、化学、机械综合成因,其中化学成因起主导作用。
岩石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但结构构造复杂。
岩石性质活泼、脆性大。
(2)以海相沉积为主,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发育。
(3)成岩作用和成岩后生作用严格控制储集空间发育和储集类型形成。
14.扇三角洲储层特征(1)扇根:它既可有孔隙性差的泥石流沉积,又有储集性可变的漫流沉积,又有储集性相对较好的河道冲填沉积,甚至可发育孔渗性很好的筛状沉积。
(2)扇中:主要为辫状河河道、泥石流及漫流沉积互层组成。
扇中的储集性能则相对较好,辫状冲填沉积相对发育,因而储层可能较好。
(3)扇端:漫流沉积为主,悬浮泥质相对较多,储集性相对较差。
15.排驱压力:非润湿相流体开始进入岩样驱替孔隙中润湿相流体的压力,一般表示孔隙系统中最大连通孔喉所对应的毛细管压力。
16.孔隙:被骨架颗粒包围着并对流体储存起较大作用的相对膨大部分,称为孔隙.17.喉道:另一些在扩大孔隙容积中所起作用不大,但在沟通孔隙形成通道中却起着关键作用的相对狭窄部分,则称为喉道.18.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9.孔隙类型(按储集空间的成因):原生孔隙、次生孔隙、混合孔隙。
20.喉道类型:孔隙缩小型、缩颈型、片状、弯片状、管束状。
21.成岩作用:沉积岩沉积埋藏后直到变质作用以前,这一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所经历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统称成岩作用。
22.同生成岩作用:沉积物沉积后尚未完全脱离上覆水体时发生的变化与作用的时期称同生成岩阶段。
23.表成成岩作用:指处于某一成岩阶段弱固结或固结的碎屑岩,因构造抬升而暴露或接近地表,受到大气淡水的溶蚀,发生变化与作用的阶段。
24.成岩作用的影响因素:岩石、流体、温度和压力。
25.孔隙流体一般包括孔隙水、油和气,分压实驱动流、重力驱动流和滞流(无水流)三种水动力类型。
26.碎屑岩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哪些?分别对孔隙有什么影响?(1)一是降低砂体孔、渗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其次为压溶作用和重结晶作用;机械压实作用的最终结果就是减小粒间体积,使原始孔隙度降低。
胶结作用的成岩效应是堵塞孔隙,但不减小粒间体积,这与压实作用的成岩效应有所差别。
(2)二是增加砂体孔渗性的成岩作用:主要为溶解和交代作用。
交代作用对孔隙的影响不大,但可为后期溶解作用提供更多的易溶物质从而有利于溶解作用的进行。
27.碳酸盐岩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哪些?分别对孔隙有什么影响?(1)破坏孔隙的成岩作用:包括胶结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沉积物充填作用等;(2)有利于孔隙形成和演化的成岩作用:包括溶解作用、白云化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学成岩作用、破裂作用等。
28.次生孔隙的成因类型?(1)沉积物溶解产生的孔隙,它是很常见也很重要的一种类型,由可溶性颗粒和可溶性基质的选择性溶解而形成。
这些可溶性物质的溶解可以产生大量的孔隙。
(2)自生胶结物溶解产生的孔隙,是最常见的一种次生孔隙类型。
溶解的胶结物大多是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和菱铁矿,也有绿泥石、蒙脱石、沸石、硬石膏等。
这些胶结物在溶解前可能存在于任何原生和次生孔隙中,而胶结物的溶解则可使孔隙重新开启和连通。
(3)自生交代矿物溶解产生的孔隙,是由交代沉积组分的可溶性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等,经选择性溶解而形成;在砂岩次生孔隙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29.次生孔隙的影响因素?(1)充足的水体能量和良好的渗透性对次生孔隙的形成非常有利。
无论是碳酸还是有机酸对矿物的溶解都需要足够的水,这只能通过水的不断流动来弥补原生水的不足和水的酸溶性;(2)富有机质的生油岩和潜在的储层尽量靠近,只有这样才可使泥岩中产生的酸性溶液顺利地进入砂岩中,并且途中损失少;(3)砂泥比是保证有足够酸来源的一重要指标,泥岩过少,则产酸量不够。
反之,如果过多,则是低能环境、砂岩的渗透性不好;(4)干酪根的热演化史决定了酸的生产深度,这是预测次生孔隙垂向分布规律的一个关键。
30.成岩阶段的划分依据?(1)自生矿物的特征,主要是指自生矿物的分布、形成规律及自生矿物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2)粘土矿物组合、伊利石/蒙皂石(I/S)混层粘土矿物的转化(3)岩石的结构、构造特点及孔隙类型,主要通过岩石内的构造特征,尤其是胶结方式、世代现象、胶结类型进行判断。
孔隙演化的本身就是成岩演化的结果。
(4)有机质成熟度指标,有机质成熟度是时间和温度的函数。
是成岩阶段划分的重要的地化指标。
(5)古温度,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31.试分析各矿物的转化阶段,判断其成岩阶段及储层的好坏?埋藏成岩过程中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有机质成熟→有机酸+烃类长石+有机酸→高岭石+SiO2+K+、Na+、Ca++蒙脱石+K+→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32.试分析某气田为何在地下3500米左右依然能够作为优良的储层(深层优质储层形成原因)(1)溶解作用改善储层孔渗物性(2)超高压作用(3)异常压力1)异常压力形成后,阻止了高压系统内的流体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成岩作用减缓或者受到抑制,结果使储层保留了比较高的原生孔隙孔隙。
2)异常压力支撑了部分上覆岩体的负荷压力,减缓了压实作用。
3)异常压力形成的微孔隙不仅增加了储集空间,而且改善了高压系统内储层的连通性,使储层物性大大提高。
形成异常压力的原因:(1)沉积作用①形成构成封隔层的沉积物质。
②高速率的沉积引起沉积物的不均衡压实。
(2)成岩作用,包括黏土矿物的转化、砂岩孔隙堵塞和致密封隔层的形成。
(3)烃类物质的生成,有机质生成烃类,其体积增大,可大幅度提高已压实的岩层中的压力。
(4)深部热流作用,地温梯度增加,温度升高。
流体膨胀,引起异常压力。
33.储层非均质性:是指油气储层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上都存在的不均匀的变化。
这种不均匀变化具体地表现在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等内部属性特征和储层空间分布等方面的不均一性。
34.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构造、沉积、成岩35.裘亦楠为代表的分类方法:宏观-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微观非均质性。
36.储层非均质性对储层开发的影响(曲流河河道砂岩体的开发特征)(1)平面上注入水优先沿河床凹槽主流线快速突进(2)同一注水井排的注入水向下游方向快于向上游方向(3)注入水沿砂层底部高渗透段快速突进,层内水淹厚度小(4)时间单元间可分性较差(5)高产、含水上升快37.层内(间)非均质程度常用的指标(1)渗透率的差异程度----影响流体的波及程度与水窜;(2)高渗透率的位置----决定注采方式与射孔部位;(3)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比值(KV /KH)----控制着水洗效果;(4)层内不连续薄泥质夹层的分布频率、密度与范围----影响着开采方式与油气水界面的分布。
38.储层损害:是指储集层钻开后,到石油开采完整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油气产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产能的现象。
39.酸敏矿物:指储集层中与酸液作用产生化学沉淀或酸蚀后释放出的颗粒引起渗透率下降的矿物。
40.储层的敏感性包括哪些内容:速敏性、水敏性、酸敏性、盐敏性、碱敏性41.何为储集层损害的机理?储集层损害是由储集层内部潜在损害因素及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部潜在损害因素主要指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敏感性及流体性质等储集层固有的特性。
外部条件主要指施工作业过程中引起储集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的变化,使储集层受到损害的各个外界因素。
42.勘探阶段储层评价的亚阶段:初探阶段、预探阶段、详探阶段43.开发阶段储层评价的亚阶段:方案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