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合导线测量

合集下载

导线测量—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课件)

导线测量—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课件)
603644
CD 603644 603801 1 17
f CD
60 6 147
f 容 60 n
12560627
坐标方位角
5
2364428
2110753
1002711
二、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点号
1
A
B
1
2
3
4
C
D
坐标
方位角
5
距离
m
6
2110753
1002711
125.36
107.31
64.81
107.27
64.83
98.76
144.63
17.92
30.88
97.12
97.10
141.29
17.89
30.92

= 4 + 180° −


= +6 × 180°
− ෍ 测
二、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写成一般公式为:
式中


= 始 + × 180° − ෍ 测
始 ——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


——终边的推算坐标方位角
若观测左角,则


= 始 + × 180° + ෍ 测
坐标值

m ∆x/m ∆y/m ∆x/m ∆y/m x/m y/m 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25.36
98.76
144.63
116.44
156.25
603801
A
1536.86 837.54 B

附合导线测量方法

附合导线测量方法

附合导线测量方法
附合导线测量方法是测量地形地貌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等复杂地形的测量。

附合导线测量方法主要采用了导线法,即通过测量导线长度和导线两端的高差,来确定地面高程。

附合导线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路附合导线测量法,另一种是双路附合导线测量法。

单路附合导线测量法适用于地形较为平缓的区域。

该方法的测量过程比较简单,只需要在测区内选择一个参考点,然后沿着参考点到待测点的路径上,设置一条导线,通过测量导线的长度和导线两端的高差,来确定地面高程。

在实际测量中,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对导线长度和高差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双路附合导线测量法适用于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

该方法比单路附合导线测量法更为精确,但测量过程也更为复杂。

在双路附合导线测量法中,需要设置两条导线,分别沿着测区内两个参考点到待测点的路径上,通过测量两条导线的长度和高差,来确定地面高程。

在实际测量中,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对两条导线的长度和高差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附合导线测量方法的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测量仪器的精度、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测量环境的影响等。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进行多次测量并
取平均值、在测量过程中注意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等。

附合导线测量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形地貌测量方法,它适用于复杂地形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导线长度和高差,来确定地面高程。

在实际测量中,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附合导线控制测量在施工中的应用及误差分析

附合导线控制测量在施工中的应用及误差分析

附合导线控制测量在施工中的应用及误差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论述了线路平面控制测量中附合导线的布点、外业测量、坐标计算及精度评定,并对导线测量中经常遇到的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附合导线应用导线测量误差分析0、引言施工放样准确是一切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平面控制网的选择和精度又直接影响着施工放样的准确程度。

以下结合西康二线XKS-1标段(K56+200-D1K65+600段)工程详细介绍附合控制导线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及误差分析。

1、工程概况西康二线XKS-1标段四分部施工长度6.4 Km,其中桥梁7座,跨线桥2座以及3.3Km路基,由于本段施工范围地处秦岭山前地带,地形高差起伏较大,根据现场实际地形条件我们采用附合导线作为控制网测量。

2、导线控制测量的方法及步骤2.1选点及标石埋设根据设计院提供的GPS控制点ZD31-5,ZD31-6及ZD36-2,ZD36-3的坐标,导线网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尽可能保证相差不大,相邻点之间布设在通视条件良好且远离施工现场的地方。

加密控制点的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

2.2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一级导线测量测角中误差mβ=±5",测距中误差ms=15mm, 方位角闭合差10√n秒(n为测站数),相对闭合差1/15000。

2.3水平角及边长测量本工程由于地形情况,附合导线分两条进行联测,一条由ZD31-5,ZD31-6开始,经XK1、-XK22附合至ZD36-2,ZD36-3,另一条由ZD36-2,ZD36-3开始,经XK22-XK1附合至ZD31-5,ZD31-6。

控制测量前所采用的仪器经专业检测合格,导线水平角采用拓普康GTS-722全站仪, 仪器精度:2〃/2〃。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一级导线的要求:一测回内2c互差≤18〃,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12〃。

在外业测量的过程中,如果一测回2C互差或者同方向各测回互差超限,则需对该测回或该测站重测,直到满足规范要求,再进行下个测回或测站的测量,依次类推直到把所有导线点测完。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1.数据整理:将所有野外测量得到的数据整理并记录在测量数据表中,包括所有测角、测距的观测值和对应的仪器误差。

2.角度计算:按照附合导线中的角度连接关系,计算方位角、前方差以及前后角差等。

首先,计算第一站的初始方位角,即参考方位角。

其次,计算后续各站的方位角,可以使用闭合导线平差法或者条件方程平差法。

最后,计算前后角差,验证闭合条件是否满足。

3.距离计算:根据实地测距所得的观测值,考虑仪器误差等因素,计算出各测线的长度。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计算法、估计法和逐差法。

4.坐标计算:根据已知的控制点坐标和测量所得的距离和角度,计算出各测站点的坐标。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方位角距离平差法和三角测量法等。

5.平差计算:根据所得的测角、测距和坐标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得到更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常用的平差方法有角度平差、距离平差和坐标平差等。

6.误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包括观测误差和计算误差。

观测误差一般通过残差分析来评估,计算误差可以通过方差分析和误差传递公式来分析。

7.结果检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验证闭合导线是否满足精度要求,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

若检查发现有误,需要重新检查数据,重新计算。

8.输出成果:将最终的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和输出,包括测线图、测量报告和计算表格等。

以上是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方法步骤。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要求,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的计算和处理,如高程计算、误差传递分析等。

因此,在进行内业计算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和适当调整。

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附合导线测量是导线测量的一种,它是由两个或更多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一系列观测站,最终附合到另一个已知控制点上的导线测量。

下面是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一般步骤:
1. 准备工作:检查外业观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包括观测角度、边长和高差等数据。

2.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根据附合导线的转角观测值,计算出角度闭合差。

如果角度闭合差超过允许的限值,需要进行调整。

3.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转角观测值,依次推算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4. 坐标增量的计算:根据各导线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出各点之间的坐标增量。

5. 坐标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出各个点的坐标闭合差,检查是否符合限差要求。

如果超过限差,需要进行调整。

6. 坐标计算:根据经过调整后的坐标增量,计算出各点的坐标。

7. 精度评定:计算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等精度指标,评定导线测量的精度。

8. 成果整理:整理计算结果,编写附合导线测量的技术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可能会因使用的测量仪器、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时,应参考相应的规范和技术手册,并确保使用正确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附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附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附合导线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我们的测量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1. 学习并掌握附合导线的布设方法、观测和记录方法。

2. 了解并实践全站仪和水准仪的操作技巧。

3. 完成指定区域的附合导线测量工作,包括高程测量。

4. 提交测量成果表、原始记录数据的电子表格、导线测量的布点图、点之记表、原始测量数据的记录表格和导线测量成果的精度报告。

二、实习过程在实习开始前,我们首先接受了安全教育,了解了实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随后,指导老师详细讲解了附合导线测量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全站仪和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讲解进行操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附合导线的布设,确定了测站的位置,并对测站进行了整平。

然后,我们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了观测,并详细记录了观测数据。

在观测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仪器操作不当、数据记录错误等,但在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们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完成观测后,我们进行了数据处理,包括计算高程差和平差。

通过处理数据,我们得出了准确的测量成果,并完成了实习报告的撰写。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附合导线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全站仪和水准仪的操作技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在团队协作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但通过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使我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

最后,我要感谢指导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感谢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使我能够在实习中收获满满。

四、实习反思在本次实习中,我发现自己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仪器操作不熟练、数据记录不规范等。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测量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互相帮助、沟通解决问题,使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附合导线测量

附合导线测量

附 合
点号
观测左角 ( °′ ″ ) 改正数 ( ″) 方位角 ( °′ ″ )
导 线 计 算 表
坐标增量(m) △X △Y 改正数(mm) 改正后坐标增量(m) X Y △X △Y 平差后坐标(m) X Y
平距(m)
XY63 XY62 SY01 SY02 SY03 XCE1 XY66 XY65 fβ=Σfβ测-Σfβ理 fβ=11″ fβ允 = ±10√n = ±24″ fβ<fβ允,符合一级导线要求 fx=715.373 -(3531924.0823531208.677) fx=-0.032 176°22′45″ 96°57′20″ 172°23′31″ 1.833 1.833 1.833 86°07′37.95″ 82°30′21.17″ 183.864 23.98 182.293 6 6 7 10 3 -1 -1 -1 -2 -2 23.986 182.292 180.29 -1.697
87°25′07.28″
3531924.082 518616.09

3531938.854 518943.753 fy=0.852 -(518616.09-518615.245) fy=0.00 7 f=√(fx*fx+fy*fy)=0.033 K=f/ΣD=1/28978<1/20000 符合精度要求
江苏科兴第四期测量业务培训 —附合导线控制网
编制 :张伟 日期:2014年12月26日
内容
一、附合导线测量定义 二、相关知识点
三、外业测量 四、内业数据处理
一、附合导线测量的定义
附合导线是由一个已知边出发开始测量,经过若干未 知点,到达另一个已知边,通过外业测量得出各控制点之 间的距离以及观测边之间的夹角,内业计算出各加密点得 坐标值。

四等附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四等附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四等附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 掌握四等附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与使用;3. 学会进行数据观测、记录和处理;4. 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5. 了解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

二、实习内容1. 水准测量: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瞄准、精平、读数等基本操作;2. 经纬仪测量:包括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等基本操作;3. 四等附合导线测量:包括导线布设、角度测量、边长测量、内业计算等;4. 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

三、实习过程1. 准备工作:了解实习场地情况,明确测量任务和精度要求,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2. 水准测量:按照实习计划,分组进行水准测量,记录数据,计算高程差;3. 经纬仪测量:根据实习要求,进行经纬仪测量,记录数据,计算角度值;4. 四等附合导线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布设导线,进行角度和边长测量,记录数据;5. 内业计算:整理观测数据,计算导线全长、角度闭合差等指标;6. 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对测量成果进行分析,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数据,采取措施进行处理;7. 提交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习成果1. 完成四等附合导线测量任务,得到准确的测量成果;2. 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提高动手能力;3. 学会数据观测、记录和处理,提高数据处理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5. 了解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四等附合导线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是顺利完成测量任务的关键。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观测数据不够精确、处理数据不够熟练等,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六、实习总结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掌握四等附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附合导线测量

附合导线测量

附合导线测量----cfe80c9a-7165-11ec-9ecc-7cb59b590d7d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工程测量→ 第六章→ 第二节导线测量第二节导线测量一、导线测量概述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根据一定要求在地面上选择一系列点,按相邻顺序连接成虚线,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附接导线、闭合导线、分支导线和导线网。

自由导线网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表6j-1测图根电磁波测距技术要求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导线边长测量光电测距(测距仪、全仪)、钢尺量距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他障碍物时,可采用连接距离作为辅助点的方法。

(α+β+γ)-180o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边长:FG=bsinα/sinγ3。

横向转角测量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体的转角可分为左角和右角。

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接时,需要进行连接测量。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思路:① 水平角β的观测值,计算方位角α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计算坐标增量δx、δy;③由坐标增量δx、δy,计算x、y。

(计算前仔细核对现场工作记录,满足规范公差要求后方可进行现场工作计算)坐标正算(由α、d,求x、y)已知a(XA,ya),DAB,αAB,求点bxb,Yb的坐标。

坐标增量:待求点的坐标:(一)闭合导线计算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

12边坐标方位:12=125°30′00〃;点1的坐标:X1=500.00,Y1=500.00。

结合本例,闭合导线的计算步骤如下: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中填入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n带边缘形状的闭合导线的内角和理论值:(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示例:Fβ=σβ测量-(n-2)×180o=359o59'10(2)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可查规范)角度测量符合要求,否则角度测量不合格,则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2)对角度进行重测本例:根据表6-5,Fβ=-50〃,=±120″则fβ(根导线)如果:F≤ fβ如果不是,则:3)角度闭合差fβ的调整:假定调整前提是:假定所有角的观测误差是相等的,(n——角度测量的数量)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余数分给短边构成的角。

附合导线测量详解

附合导线测量详解

β 理(右) α 始 α 终 n 180
怎么计算
测角个数 当观测角为左角时: o ' '' o ' '' 43 17 12 4 16 00 6 180o
α AB α CD n 180 0


0
β 理(左) α 终 α 始 n 1800 =1119 °01′12″
48 f
返回表格
f -48 v 6 n
+8
2018/12/6
(7)
3)改正后的转折角:
改 = 测 v
βB改= βB+vβ β1改= β1+vβ
=180°13′36″+8″ =178°22′30″+8″ =193°44′00″+8″ =181°13′00″+8″ =204°54′30″+8″ =180°32′48″+8″
4°16′00″
D
外业观测数据
C
43°17′12″

CD
C
XC=1845.69 YC=1039.98
180°32′48″
4
3 1
B
4
204°54′30″
2
1
178°22′30″
3
193°44′00″
2
181°13′00″

A
B
AB
180°13′36″
XB=1230.88 YB= 673.45 返回表格
<
1 2000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角度闭合差( f):实测角值之和

附合或闭合导线测量的要点与数据检验数据标准有哪些?附测量数据与计算成果

附合或闭合导线测量的要点与数据检验数据标准有哪些?附测量数据与计算成果

附合或闭合导线测量的要点与数据检验数据
标准
附合或闭合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上的点的坐标或测量基线长度。

下面是关于该测量方法的要点和数据检验数据标准:
测量要点:
•选择适当的仪器设备,如全站仪、测量杆等。

•设置测量控制点,通过测量与已知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来确定控制点的坐标。

•根据测量任务确定导线的布设方式,可以选择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地形、植被等。

•严格按照测量方法进行操作,保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

•记录测量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检验和校正。

数据检验数据标准:
在附合或闭合导线测量中,数据的准确性对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数据检验数据标准:
•闭合差:通过计算闭合导线测量中最后一个控制点与第一个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差,判断测量的准确性。

•角度闭合差:通过计算闭合导线测量中各个角度的代数和,判断角度测量的准确性。

•导线长度闭合差:通过计算闭合导线测量中测得的导线长度与理论值的差异,判断导线长度测量的准确性。

•垂直高差闭合差:通过计算闭合导线测量中垂直高差的代数和,判断垂直高差测量的准确性。

附测量数据与计算成果:
在完成附合或闭合导线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最终的测量成果。

这些成果包括:
•控制点坐标: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出各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导线长度: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出各个导线段的长度。

•角度: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出各个角度的大小。

•闭合差、角度闭合差、导线长度闭合差和垂直高差闭合差等数据。

控制测量—导线测量闭合导线(工程测量)

控制测量—导线测量闭合导线(工程测量)

261.87 50.04 166.47 129.26
655.21 419.53 307.99 500.00
154.23 204.27 370.74 500.00
3
4 5 1
2
3352400
2
∑ 5400050 50 5400000
1137.80 0.30 0.09 0
0
辅 f (n 2)180
辅 助 计 算
点 号
观测角 改正 (左角) 数
改正角
坐标 方位角
距离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m ∆x/m ∆y/m ∆x/m ∆y/m
坐标值 x/m y/m
点 号
12
3 4=2+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500.00 500.00 1
2 1082718 1010827083352400 201.60183.30 83.92 183.35 83.90 683.35 416.10 2
前提:fβ≤fβ允 角度观测符合要求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 分配原则:相反符号,平均分配。 角度闭合差改正数:vi=-fβ/n 改正后的角值应为(n-2)180º
(3)根据改正后的角值和已知方位角推算导线边的 坐标方位角值
β为左角取正号, β为右角取负号。
(4)坐标增量计算
x S cos y S sin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分配
坐标增量闭合差:
fx x测
fy y测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限差:
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fD fx2 fy2 k fs 1
S S fS
图根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k允=1/2000。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是现场进行的一种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上的各个点的位置。

在进行详细的现场测量之前,必须进行内业计算来分析数据和计算结果。

内业计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反算、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1.坐标正反算:坐标正算是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出其他点的坐标。

坐标反算是根据已知的控制点和测量数据,计算出测量点及其相对坐标。

在进行坐标正反算时,需要完成以下步骤:-确定基准点:选择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作为基准点。

-数据处理:整理测量数据,包括观测角、观测距离等。

-计算坐标:根据测量数据和已知基准点的坐标,利用三角法或其他测量方法计算出其他点的坐标。

-检查和改正:对计算出的坐标进行检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改正。

-生成报告:将计算出的坐标整理成报告,包括测量点的坐标和相对坐标。

2.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附合导线测量是一种用来确定地面上各个点的位置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测量工作。

内业计算包括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计算结果的分析。

在进行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时,需要完成以下步骤:-数据处理:整理测量数据,包括观测角、观测距离、校正数据等。

-计算导线起始点坐标: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测量数据,计算出导线的起始点坐标。

-计算导线上各个点的坐标:根据导线的起始点坐标和测量数据,利用三角法或其他测量方法,计算出导线上各个点的坐标。

-检查和改正:对计算出的坐标进行检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改正。

-分析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导线的形状,评估测量误差并进行合理解释。

-生成报告:将计算出的坐标整理成报告,包括测量点的坐标和相对坐标,并附上测量误差和分析结果。

在进行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计算过程的合理性,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和计算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附合导线测量

附合导线测量

4°16′00″
D
外业观测数据
43°17′12″
CD
C
XC=1845.69
C YC=1039.98
180°32′48″
4
4
3
204°54′30″
AB
A
1
2
2
3
181°13′00″
B
1
193°44′00″
178°22′30″
B
180°13′36″
XB=1230.88 YB= 673.45
返回表格
2020/4/8
+3
+107.23
o+178.'83
+'1' 07.26
1438.18
+2
+46.70
o+81.'78
1617.01 +''46.72 1698.79
+2
+12.38
o+146.'90
+12.40
''
1845.69
o ' ''
+366.41 +614.81 +366.53 +614.81
873.60 980.86 1027.58 1039.98
(2)
二、方法与步骤
1、填写外业观测数据与已知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坐标增量的计算与闭合差调整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2020/4/8
(3)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步骤)
点 转折角

(右)
°′″

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第三节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

⼀、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位⾓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所⽰,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位⾓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Δx AB 、Δy AB 表⽰。

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所在象限⽽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

坐标增量y图6-10坐标增量计算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

+=?+=+=?+=AB AB A AB A B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位⾓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根据式(6-2)得m 62.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m68.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位⾓,称为坐标反算。

附和导线测量方案

附和导线测量方案

附和导线测量方案东太湖路道路改造工程编制:复核:批准:编制日期: 年月日第1页,共7页东太湖路(吴中片区)道路改造工程导线控制点闭合导线测量方案一、工程简介:东太湖路道路建设工程(吴中片区)东太湖路(苏旺路,苏震桃快速路)位于吴中区,东起苏震桃快速路,西至苏旺路。

道路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96公里。

本工程主要由排水和道路、桥梁三个单位工程组成。

二、复测依据:1、东太湖路工程设计图纸。

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三、导线复测1、导线复测方案设计说明1.1 起算基点、基线边选定起始点:1B1、终算点1B3。

起始方向边:1B1、1B2、1.2 导线点布设原交桩点:1B1、1B2、1B3、2B3计4个点,由于1B2、1B3不通视,增加 JM1、JM2、JM3、JM4,共计8个点。

第2页,共7页1.3 导线形式布置:闭合合导线:路线1B1、1B2、JM1、JM2、JM3、JM4、1B3、2B3(见图)1.4 复测方法(1)水平角观测:按照《规范》采用一级导线标准测设两个测回,各测回互差小于12〞。

(2)距离观测:每条边往返各观测2个测回,取平均值作为观测边长。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测回数导线平均平均中测距测距相方位角导线全长相1〞级2〞级6〞级等级长度边长误差中误对中误闭合差对闭合差仪器仪器仪器(Km) (Km) (″) 差差一级 4 0.5 5 15 1/30000 - 2 4 ?1/15000 L20二级 2.4 0.25 8 15 1/14000 - 13 ?1/10000 L20水平角方向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仪器精度一测回内2C互同一方向值各测半测回归零差等级(″) 等级差(″) 回较差(″)2〞级仪器 12 18 12 一级及以6〞级仪器下 18 - 24第3页,共7页1.5 观测人员、仪器配置、(1)人员:由具有多年丰富工程测量经验的工程师负责组织进行,另配多名辅助人员。

《附合导线测量》课件

《附合导线测量》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土地勘测
在土地勘测中,附合导线测量可用于测定地界、地标等关 键要素的位置,为土地调查、地籍管理和土地规划提供基 础数据。
附合导线测量的重要性
提高测量精度
附合导线测量能够有效地控制测 量误差的积累,提高整体测量的 精度和可靠性。
提供定位基准
附合导线测量所建立的控制网能 够为各类工程提供准确的定位基 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特点
附合导线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 性,适用于地形复杂、地物遮挡较多 的区域,能够有效地控制测量误差的 积累。
附合导线测量的应用场景
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附合导线测量可用于建立高精度的城市控 制网,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准确的定位基准。
道路建设
在道路建设中,附合导线测量可用于测定道路中线、边线 以及桥梁、隧道等关键构造物的位置,确保道路建设的精 度和质量。
案例二:高速公路勘测定界项目
总结词
长距离、高效率的测量
详细描述
在高速公路勘测定界项目中,需要进行长距离的附合导线测量,以确定道路的边界和走向。通过合理 规划导线网,选用适合长距离测量的设备和技术,提高测量效率,确保勘测定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保障。
案例三:矿山测量项目ຫໍສະໝຸດ 总结词艰苦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
附合导线测量
CONTENTS
目录
• 附合导线测量概述 • 附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 • 附合导线测量的实施步骤 • 附合导线测量的质量保障措施 • 附合导线测量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附合导线测量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附合导线测量是指从两个已知控制点 出发,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将导线 的起始边和终止边附合到已知点上的 一种导线测量方法。

测量中附合导线的操作方法

测量中附合导线的操作方法

测量中附合导线的操作方法
测量中附合导线的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
- 确保测量仪器正常工作并已校准;
- 确保测试仪器和附合导线与电源断开连接,以避免电击。

2. 连接导线:
- 将附合导线的一端连接至测量仪器的导线接口;
- 将附合导线的另一端连接至测试点或被测设备的相应接口。

3. 设置测量仪器:
- 确定测量仪器的测试模式和参数,如电流、电压、阻抗等;
- 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测量范围。

4. 进行测量:
- 打开测量仪器的电源,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 读取测量仪器显示屏上的数值或记录测量仪器的输出数据。

5. 关闭测量:
- 关闭测量仪器的电源;
- 断开附合导线的连接。

注意事项:
- 在进行测量前,确保导线接头清洁,无腐蚀或松动;
- 根据需要使用导线夹或绝缘套进行安全连接;
- 遵守测量仪器和被测设备的安全和操作指南;
- 当在高压环境下进行测量时,必须有专业人员参与,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附合或闭合导线测量的要点与数据检验数据标准有哪些?附测量数据与计算成果

附合或闭合导线测量的要点与数据检验数据标准有哪些?附测量数据与计算成果

附合或闭合导线测量的要点:1.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附合导线测量通常使用反向测量法,需要使用型号齐全的测距仪、测角仪等仪器,并确保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

2.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并在现场进行标志。

3.确定导线上的控制点:根据测量的需要,在导线上确定一些控制点,可以是明显的地物点、导线辅助点等,以便于后续的测量操作。

4.进行导线测距:使用测距仪等仪器,按照测量的要求逐点测距,记录下每个测点的距离数据。

5.进行导线测角:使用测角仪等仪器,按照测量的要求逐点测角,记录下每个测点的角度数据。

6.计算导线的长度和坐标:根据测距和测角数据,采用三角测量法或其他计算方法,计算导线的实际长度和坐标。

数据检验数据标准:1.比较和分析每个控制点的测量数据,检查其之间的一致性。

如果控制点之间的测量数据出现较大的差异,需要进行重新测量或校正。

2.检查导线的总长度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与设计长度进行比较。

如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需要重新测量或调整。

3.检查导线的坐标数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可以通过与已知点的坐标进行比较,或与其他测量方式得到的坐标进行比较。

4.检查测角数据是否符合导线的实际情况。

可以通过绘制导线图或与其他测量方式得到的角度进行比较。

相关参考内容(以附合导线测量为例):测距数据:测点距离(m)A 100.5B 180.2C 250.7D 320.3E 400.9测角数据:测点角度(°)A 45.2B 93.7C 135.9D 180.0E 225.1计算结果:根据测距数据和测角数据,可以使用三角测量法计算出每个测点的坐标和导线的长度。

假设起点坐标为(0, 0),计算结果如下:测点X坐标Y坐标长度(m)A 100 71.3 100.5B 156 180 80.0C 209 250 70.5D 263 314 69.6E 330 387 80.6通过与实际情况比较,确定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附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附合导线测量,加深对控制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附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数据处理,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2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市XX区XX街道三、实习内容1. 附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附合导线测量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地面标志点的水平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控制网。

附合导线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是通过测量导线各边的长度和角度,计算出导线点的坐标;高程控制测量是通过水准测量,测定导线点的高程。

2. 附合导线测量的操作方法(1)踏勘选点:根据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导线点,并建立标志。

(2)测角:使用经纬仪,对导线点进行观测,记录各角度值。

(3)量边:使用钢尺,测量导线各边的长度。

(4)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导线点的高程。

3. 附合导线测量的数据处理(1)角度计算:根据观测角度值,计算出导线各边的夹角。

(2)边长计算:根据观测边长和夹角,计算出导线各边的长度。

(3)坐标计算:根据已知控制点坐标和计算出的边长、角度,计算出导线点的坐标。

(4)高程计算:根据已知控制点高程和计算出的高差,计算出导线点的高程。

四、实习过程1. 踏勘选点:在实习地点,按照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导线点,并建立标志。

2. 测角:使用经纬仪,对导线点进行观测,记录各角度值。

3. 量边:使用钢尺,测量导线各边的长度。

4. 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导线点的高程。

5. 数据处理: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出导线各边的夹角、长度,导线点的坐标和高程。

五、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完成了附合导线测量任务,获得了以下成果:1. 导线点坐标: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各导线点的坐标。

2. 导线点高程: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各导线点的高程。

3. 导线网图:根据导线点坐标和高程,绘制导线网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默认分类2010-05-27 10:39:52 阅读3241 评论7 字号:大中小订阅
你当前的位置】:工程测量→第六章→ 第二节导线测量
第二节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
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
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导线边长测量
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
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
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
3.导线转折角测量
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

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量。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思路:
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ΔY;
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
坐标正算(由α、D,求X、Y)
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x B,y B。

坐标增量:
待求点的坐标:
(一)闭合导线计算
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

已知数据:
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 =125°30′00″;1点的坐标:x1=500.00,y1=500.00
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 中填入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例: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 -50";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6-5)
(2) 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可查规范)(图根导线)若:f测≤ fβ容,则:角度测量符合要求,否则角度测量不合格,则
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
2)对角度进行重测
本例:fβ= -50″根据表6-5可知,=±120″则fβ<fβ容,角度测量符合要求
3) 角度闭合差fβ的调整:假定调整前提是:假定所有角的观测误差是相等的,
角度改正数:(n—测角个数)
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余数分给短边构成的角。

检核:
改正后的角度值:
检核:
2、推算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推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公式:根据已知边坐标方位角
和改正后的角值推算,
式中,α前、α后表示导线前进方向的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和与之相连的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

β左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左角,β右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右角,据此,由第一式求得:
填入表6-5中相应的列中。

3、计算导线各边的坐标增量ΔX、ΔY:
ΔX i=D i cosαiΔY i==D i sinαi
如图:ΔX12=D12cosα12ΔY12==D12sinα12坐标增量的符号取决于12边的坐标方位角的大小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见表6-5根据闭合导线本身的特点:
理论上:
坐标增量闭合差
实际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是由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
5、导线边长精度的评定(见表6-5)
由于f x f 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产生了导线全长闭合差11' ,即f D: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限差:用K容表示,当K≤K容时,导线边长丈量符合要求。

K容的大小见表6-2 表6J-1
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见表6-5
调整: 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反号按边长成正比例进行调整。

坐标增量改正数:检核条件:
【例】
1-2边增量改正数填入表6-5中相应的位置。

7、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见表6-5
检核条件:
8、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见表6-5
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1的坐标,应和1点已知坐标相同。

(二)、附合导线的计算
附合导线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计算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已知条件的不同,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如图A.B.C.D是已知点,起始边的方位角αAB(α始)和终止边的方
位角αAB(α终) 为已知。

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

(1)计算角度闭合差:fβ=α'终- α终其中: α'终为终边用观测的水平
角推算的方位角;α终为终边已知的方位角
终边α推算的一般公式:
如图:为以右转折角为例
用观测的水平角推算的终边方位角。

(2)测角精度的评定:
即:检核:(各级导线的限差见规范)
(3)闭合差分配(计算角度改正数):
式中:n —包括连接角在内的导线转折角数
(4)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其中:如图始点是B点; 终点是C点.
由于f x,f 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和CD连接,存在导线全长闭合差f D: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的检核条件:
检核条件:
(6)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
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C的坐标,应和C点已知坐标相同。

如图,A、B、C、D是已知点,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见图中标注。

(2)坐标反算(由X、Y,求α、D,)
已知A(x A,y A)、B(x B,y B)求D AB,αAB。

注:计算出的αAB,应根据ΔX 、ΔY的正负,判断其所在的象限。

计算器的使用
a.角度加减计算
例: 求26°45'36"+125°30'18"的值。

①输入26.4536后按→DEG ,接着按+ , 再输入125.3018后按→DEG;
②按= 得152.265, 再按2ndF 和→DEG 。

此时该键功能是“→D.MSD”),得结果152.1554(152°15'54")。

b.坐标正算
例:已知αAB=60°36'48",d AB=1523m,求Δx AB、Δy AB。

①输入边长125.36后按a,接着输入方位角60.3648,再按→DEG 和b;
②按2ndF ,再按b,显示数值61.52(约数,Δx AB),再按b,显示数值109.23(约数,Δy AB)。

c.坐标反算
例:已知Δx AB=45.68,Δy AB=69.35 求D AB、αAB。

①输入Δx AB的值45.68后按a,接着输入Δy AB的值69.35,再按b;
②按2ndF ,再按a ,显示数值83.04(约数,D AB);
③再按b显示数值56.6275906,接着按2ndF 和→DEG (此时该键功能“→D.MSD”),屏幕显示56.373932(即56°37′39")对所得角值的处理原则是:
若显示值>0,则该值即为所求的αAB。

若显示值<0,则该值加上360°后,才是所求的α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