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瓜州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8《苏轼咏月诗文》第一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苏轼咏月诗文两首
学习
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培养学生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健全的人格以及笑对人生的积极心态。
教法
选择
诵读、自主合作探究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
媒体
是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学一学苏东坡,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东坡这里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指导学生先学
四、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1.了解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苏轼是著名的诗人,他同宋代的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轼又是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他同杰出的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苏轼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2.背景介绍。《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当时,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强调
学习的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
导,明确学习内容。
组织学生活动,教师
巡视指导,发现问
题,及时点评。
教师做以介绍并强
调重点
学生倾听
思考
看幻灯片,明确学习
任务。
看幻灯片,掌握先学
习的方法和要求。
学生依据练习册中
对作者的介绍以及
收集到的资料掌握
作者知识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
材料,明确苏轼写作
此文时的背景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首先,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文章读一遍。要求: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领悟感情再读一遍。
(2).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无
法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在堂上共同解决。(方式:质疑
——解疑)(3).教师明确: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
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
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
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
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
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
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4.再读课文,揣摩文意,精读把握。
(1).你觉得作者笔下的月色具有什么特点?请用“这句话
真妙,妙在——”简要谈谈你的理解。(提问点评后然后有感
情地朗读。)(2).教师明确:“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作者正欲入睡,忽见月色清凉,窥入窗户。这
样,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更重要的是,点出了
“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风高。作者就抓住这个
特点,铺展文墨。“月色入户”,如此良夜,如此月光,激活
了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
5.探究与感悟,理解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1).哪一句流露出作者思想感情?苏轼是“闲人”么?
(2).教师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
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
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
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
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
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明确:贬谪的落寞(自嘲),自遣的达观(自慰),赏月的欣
喜(自得)
教师提问字音
并明确
本文仅84字,在注
释的帮助下,学生基
本能理解文章的大
意。在学生讨论的基
础上,教师再进行统
一指导。
经过以上的学习,学
生对作者写作时的
背景及其心境有一
定的了解。但学生多
只能从字面层次理
解“闲人”,即清闲
或有闲情逸致的人,
而对作者内心的难
言的情感体会不足。
教师可在此基础上,
结合文本进一步深
入引导。
学生探究问题时,教
师要及时的给予帮
助、点拨
教师提问、评价
并小结
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背诵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
具书,了解文章的意
思
学生自主、合作探
究,质疑问难,互相
交流,完成目标任
务。
仔细研读课文,揣摩
作者在字里行间所
表达的深意。
针对多媒体布置的
作业,学生自主思
考,质疑问难,互相
交流,开展讨论,共
同解决。
小组代表汇报学习
成果
独立完成练习
作业设
置
1.背诵本文。2.反复诵读《水调歌头中秋》,了解其大意。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价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