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获奖学生简要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获奖学生简要事迹材料。

孙亚松,男,热能工程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

2007年孙亚松同学以优异成绩取得提前攻博资格,博士期间积极参与国家973课题(超轻多孔材料和结构创新构型的多功能化基础研究。

编号:2006CB601203),认真完成老师所交给的科研课题任务,完成SCI英文论文4篇(3篇已发表、1篇已接收)。

2008年6月—7月,孙亚松同学作为东北大学研究生代表参加“2008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 (全国100名),并获得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授予的暑期学校结业证书。

为了将自己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他积极了解目前我国热工行业的发展状况,曾多次和导师一起深入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唐山钢铁公司、江苏常熟烧嘴厂进行调查研究,对于目前我国热工行业的发展和设备运行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与此同时,作为博士生,他积极参与并组织学生学术活动,参与了首届东北大学学生会博士生分会的筹备与组建工作。

2008年,孙亚松同学获“东北大学优秀团员”称号、“东北大学-天津LOI教育基金奖学金”。

由于他出色的科研创新能力,在2008年12月,获得东北大学2008年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全校10名)。

金丹,女,钢铁冶金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

曾担任材料与冶金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东北大学研究生会秘书处成员;策划并组织了材料与冶金学院首届研究生元旦晚会、东北大学研究生中秋晚会以及元旦晚会等;并多次在研究生学术科技交流活动中担任主持人;2008年7月参与“包钢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08年12月参加“古城寻根-辽城之旅”实践活动,与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一同接待香港专业进修学校的考察团,主持有关东北老重工业基地环境变化的座谈会,并带领香港的同学参观本溪钢铁公司,在参观期间为他们进行讲解钢铁方便相关知识。

她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是跨学校、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专业知识的缺乏造成课程学习很吃力,但是她没有因此而气馁,她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学习资源,以求实的态度注重专业知识的锻炼,努力培养自主学习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每学期的研究生专业课成绩均名列前茅,综合测评成绩全学院第二名,发表论文两篇,在审论文两篇,参与《高品质钢制备理论与技术》一书的撰写工作。

2008年,获“苏州工业园”奖学金和“东北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2009年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刘军祥,男,热能工程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

该生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申请专利1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一级期刊2篇,核心期刊2篇,国内会议论文2篇。


撰写的《高炉渣转杯式粒化的实验研究》在2008年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

该生曾任学院研究生会团总支副书记,工作认真负责,积极组织并参与学校、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

该生策划、参与了材料与冶金学院“材艺研情”文艺晚会,并在晚会上表演相声,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组织策划了学院品牌活动“博材·人生”之陶文铨院士讲学,增强了学院的学术氛围。

作为副班长,他十分注重和班级同学的交流,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并组织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增强了班级同学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该班被评为“东北大学优秀研究生班集体”。

在班级的团日活动中,该生积极配合团支书工作,做好团日活动及总结工作,该生所在的团支部被评为“东北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

2008年,该生获“东北大学-天津LOI教育基金奖学金”和“东北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

潘璐,女,汉族,中共党员,材料与冶金学院冶金工程专业2005级本科生。

曾任院学生会副主席兼05级年级会主席,现任材冶学院毕委会副主席。

学业成绩是衡量大学生的基本要素。

但大一大二时,该同学的成绩并不理想,两年的平均成绩在专业排名70名左右。

进入大三后,她意识到了学习才是学生的天职,并利用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连续三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其中大三学年度总成绩位居专业第一名,并被保送东北大学研究生。

进入大四,她丝毫没有懈怠,而是作为毕业生委员会副主席为全院毕业生继续服务。

她于大四上学期负责就业部分的工作,其中负责出版的《就业每周报》由于其指导内容全面,版式新颖,深受广泛好评。

下学期,她作为主创之一负责毕业生晚会的整体编排。

虽然学生干部工作占据了该生的很多课余时间,但更多的是让该生明白了“服务为本、坚持高效”的工作精神。

她成功组织举办了迎奥运趣味接力赛、团队之星挑战赛、考研说明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为同学们服务的同时也享受了忙碌的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她坚持用一份自立的精神努力进取。

她一直深信,唯有勤奋、认真和踏实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她曾是东北大学“感受成长,优秀大学生成长成才报告团”成员。

她报告的主题是《用勤奋进取兑现青春诺言》,内容涉及自立、学习、工作等多个方面。

至今,她已为东北大学材冶、机械、外语、软件等多个学院做报告近20场,其报告内容被全文刊登在东北大学校报上。

邓志银,男,汉族,中共党员,材料与冶金学院冶金工程专业2005级本科生,曾任年级会副部长、团支部书记等职,现任院毕业生委员会副主席。

在校期间曾获得1次二等奖学金、6次一等奖学金、1次奇瑞21世纪东方之子奖学金、1次罕王特钢奖学金和1次国家奖学金,获得“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宣传员”、“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沈阳市大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现已保送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研究生。

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1项,撰写学术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录用2篇,核心期刊和一级期刊(EI收录)审稿中各1篇。

相关论文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现已晋级至省级评审。

曾多次组织参与各类活动,其组织的主题团日活动有8次被评为优秀,在学院排名第一、学校第四;其执笔完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报告获得辽宁省优秀成果奖(东北大学仅2个);该同学于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期间策划参与的四川籍学生立志宣誓活动,被新华社、《沈阳日报》、《辽宁青年》杂志等媒体报道。

曾承担班级主要集体荣誉申报任务,所在班级两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两次被评为红旗团支部,一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标兵(排名全校第三)。

杜德顺,男,汉族,中共党员,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05级本科生,现任材冶学院毕委会主席。

在校期间曾获4次校一等奖学金、3次校二等奖学金、2次国家奖学金、1次建龙钢铁命名奖学金,并获得了东北大学优秀学生标兵荣誉称号。

在学生干部工作方面,他从最底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从年级会的副部长到毕委会主席,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和大家一起实施了很多创建性的想法,开创了学院相关学生活动的很多先河。

他认为工作是一种享受,也非常珍惜这难得的锻炼自己、服务大家的机会。

该同学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获得了两次东北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一次沈阳市模范大学生等荣誉称号;在社会实践活动上,他积极参与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优秀报告团、暑期实践等活动,使他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升华自己,还坚持做兼职减轻家里的负担。

获得了“暑期实践先进个人”、“东北大学十佳本科生”和“辽宁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该同学时刻铭记学无止境的道理,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奋斗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赵立佳,男,汉族,中共党员,材料与冶金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5级本科生。

曾任团支部书记、班长、热能专业负责人,现任材冶毕委会副主席,任班长期间,其所在班级被评为东北大学先进班集体。

该同学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四级562,六级537)和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TOEIC成绩810分,获得国际英语交流中级水平证书。

因成绩优秀,已被保送为东北大学研究生。

大学期间曾获校一等奖学金2次,校二等奖学金3次,校三等奖学金2次;获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STX命名奖学金1次。

曾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毕业生”、“沈阳市优秀大学生”、“东北大学优秀学生”、“东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在东北大学第46、47届运动会上分别获得男子铁饼第七、第八名,在首届东北大学建龙钢铁英语技能擂台赛中获第二名,获2008年度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在科技创新方面:该同学现任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重点项目负责人,在项目中期验收时,其所在团队位列全校第二名(材冶学院第一名)。

该同学作为主要发明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申请号:200810228790.3);作为主要发明人,已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申请号:200820219184.0);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被SCI检索的国家科学类权威核心期刊《中国科学》上投稿一篇(已被受理,收文号:132009-176);近期正在对新的专利申请书做最后修改,计划于2009年5月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省级评审中)。

尤岳,男,汉族,共青团员,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06级本科生。

现任06年级会副部长。

尤岳学习成绩优异,在2006—2007学年上、下学期两次获得校二等奖学金,在2007—2008学年上、下学期分别获得校二等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七七炉”命名奖学金。

在2008—2009学年上学期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该生爱好科研,善于创新。

曾参加2007年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为国家重点课题项目组核心成员,中期检查全校第二名,材冶学院第一名。

获国家发明专利一个,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一个,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一篇,在东北大学《社团报》发表文章一篇。

曾参加2008年“东软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材冶学院“工艺流程创新设计大赛”,2009年度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2009年度第三批“国家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与外国语学院两名同学一起制作东北大学第一个全英文网站“东大无敌英语网站”。

该生担任2008年辽宁省首届特运会志愿者。

国家二级运动员,在东北大学第47界运动会,获100m短跑第6名,4*100第7名,4*400第7名,4*200 第8名。

曾获“东北大学自立自强之星”演讲比赛第三名,“科普立项活动之创新式体验比赛”团体第一名。

杨义平,女,汉族,中共党员,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6级本科生。

现任材冶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曾任院学生会副主席,文艺部部长,06年级会外联部部长,副班长等职务。

她曾获得沈阳市大学生标兵,沈阳市优秀共青团员,东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东北大学优秀团员标兵,基础学院优秀学生干部,东北大学军训团优秀学兵等荣誉称号,获东北大学校园主持人大赛三等奖,东北大学奥运小品短剧大赛三等奖,东北大学啦啦操大赛最具风采奖,“东软杯”科普知识竞赛冠军,东北大学最美丽女大学生评选“青春活力女大学生”称号,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等多项荣誉。

曾获东北大学二等奖学金三次,三等奖学金一次,STX命名奖学金一次。

她积极组织并参与了校、院各项活动,曾主持过基础学院十佳歌手大赛,东北大学首届男生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雪碧我型我秀校园歌手选拔赛,NEU STAR英语风采大赛,东北大学“立得诚毅,自强做人”报告会,材冶学院寝室文化节闭幕式等多项活动。

她参加了由校团委主办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这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干部培训班第一期”,并以优异成绩结业;在2008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奔赴钢厂一线,进行社会考察。

08—09年度,她荣获了东北大学十佳本科生,现任材冶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期间团委学生会荣获东北大学先进团学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