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课件(《夜雨寄北》《论诗》p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夜雨寄北》《论诗》课件(共18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夜雨寄北》《论诗》课件(共18张PPT)

这首诗的构思极富特色,先写妻子思 念远游巴山的丈夫,丈夫思念留在北方的 妻子;后写想像中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 巴山夜雨时的情景。虚实相映,丰富地展 示了彼此的相思之意。
以相同的方法学《论诗》
读——读出节奏 品——品出诗意 悟——悟出诗理 诵——诵出诗韵
出节奏 论 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所谓的“不新鲜”,是从读者 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尽管 李、杜的诗篇万口传送,人们 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不是 在故意贬损李、杜。
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 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
出诗韵 进入意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领悟诗理
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背诵这两首诗; 《伴你学》。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1.作者简介: 李商隐(参见P208注释1) 赵翼: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清代诗人、 史学家,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二十六年 (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 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 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 合称“乾隆三大家”。 著有《瓯北诗钞》等。
出诗情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提示: 1.结合作者介绍和写作背 景思考。 2.从诗中寻找信息(字、 词、句)。 3.书下注解不要漏掉。相 关简析文字不可忽视。
出诗韵 进入意境,体会感情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夜雨寄北》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夜雨寄北》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这首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是李商隐 留滞巴蜀(今四川)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 题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 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 年)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
诗人有意重复使用“期”“巴山夜雨”等词语, 使音韵回环往复,同时也恰切地表现了时间、空间的 转换,表现出妻子盼归、诗人思归的情感,达到形式 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 之境的凄寒和想象之境的 温暖,表达了对妻子的深 切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
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他的诗 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 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 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 诗也常有所寄寓。一些爱情诗和无题 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 诵。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 庭筠合称为“温李”。有《李义山诗 集》传世。
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的,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 妻子的死讯。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是北方的人, 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
整体感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 归期/ 未有期, zhǎng 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 却话/ 巴山/ 夜雨时。
精读细研
夜雨寄北
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
李商隐
安,所以说“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泛指,是写妻子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 的回答。这一问一答中,把自己怀念妻子,同时妻子也想念自己的深情真 挚地表达出来。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夜雨寄北》课件(24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夜雨寄北》课件(24张PPT)

(六)情味——意象对比
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中国人在诗歌创作中, 主要不是去发挥他们的 叙事才能,而是去尽力 捕捉和心灵相同的自然 物象。唐代的羁旅游子 正是通过这一封封家书, 淋漓尽致的表达内心的
发挥想象,选词扩写,体会情感的 微妙变化。
示例:问归期:一位目含愁思,无心梳洗, 面容憔悴的思妇,侧倚高楼,极力远眺南 方,看到北归的马车忽而双手合拢,面带
喜色,忽而嘘声长叹,泪眼模糊。
小结
深沉曲折 一问一答,无奈愧疚; 夜雨秋池,愁情乍起, 西窗剪烛,共话良宵, 联想相聚,憧憬美好 。
(四)情味——背诵吟咏
夜雨寄北
造字本义:套住马头,绑住马腿, 使马不能自由活动
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曲折变化的情味
(一)情味——背景渲染
李商隐一背生景不:得志,潦倒终身,做
此诗时诗人赴巴蜀川东节度使柳仲 郢yǐng梓zǐ州幕府。这是一封写给
远在长安妻子的回信。
内心独白式读,读出羁旅之苦。
(二)情味——节奏揣摩
巴山、巴蜀:
——戴叔伦《代书寄京洛旧游》
“家书”承载了羁旅游子太多的情愫, 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家书与 我们渐行渐远,但它像暖水袋给予我 们的温暖,绿皮车承载我们的乡愁, 录音机永存我们的时代记忆,都在岁
月的流逝沉淀中越发弥香。
谢谢
背景四 李商隐与妻子王氏伉俪情深,不料 妻王氏就病故于李商隐羁旅巴蜀这 一年的夏秋之交。诗人数月后闻讯,
作此诗时妻已故。
自由背读,读出阴阳相隔的悲恸、悔恨。
Hale Waihona Puke 小结背景铺垫,渲染情调 想象扩写,入情入境

《夜雨寄北》和《论诗》精品课件

《夜雨寄北》和《论诗》精品课件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
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在 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 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十九岁以文才得到牛 党令狐楚的赏识,被引为幕府巡官, 二十四岁中进士。次年,李党的泾 原节度使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自 己的女儿嫁给他。牛党的人因此骂 他“背恩”。此后牛党执政,他一直遭到排挤, 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 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 . 名
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或哲理。
诵 读 要 求
1、把握节奏、语 速及重音。
2、把握感情基调。
李商隐Βιβλιοθήκη 一比,看谁读得• 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你是怎 么体会出来的?
友情提示:
1、读文题 2、读作者 3、读懂文意 4、品味情感
诗题中的“寄北”,有的选本作 “寄内”。内即内人,妻子。从诗的内 容看,按“寄内”解释很合适,解为寄 给住在北方的友人也可以。李商隐曾宦 游梓州(今四川三台一带),其妻王氏 留在长安。这首诗大约是其收到妻子的 来信后所作。
理解性默写:
《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
_________________ _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 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 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 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夜雨寄北》ppt课件

《夜雨寄北》ppt课件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原文呈现及注释
01
原文呈现
《夜雨寄北》- 李商隐
02
注释
此诗为唐代李商隐所作,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 佳作。
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尚未确定归期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之情,同时暗示了诗人身在他乡,归
期未定的无奈。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时能与你一起剪烛西窗,共话今宵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亲人团聚的渴
舒婷《致橡树》
舒婷在诗中运用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对《夜雨寄北》进行了再创 作,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06
课堂互动与小结
学生朗诵、背诵环节
学生朗诵
选取几名学生分别朗诵《夜雨寄北》 ,要求读音准确,有感情地表达诗歌 内容。
背诵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看谁能在最 短时间内准确背诵全诗,激发学生的 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
03 时代背景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 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主题与情感基调
主题
诗歌以夜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
情感基调
诗中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以及对远方亲友 的深深思念。同时,通过描绘巴山夜雨的景象,营造出 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
白居易《问刘十九》
两首诗都以邀请友人饮酒为主题,但 白居易的诗更加朴实自然,语言浅显 易懂。
当代诗人对《夜雨寄北》的解读和再创作
余光中《夜读李商隐》
余光中在诗中表达了对李商隐诗歌的热爱和敬意,同时也对《夜 雨寄北》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再创作。
北岛《无题》
北岛的诗歌风格与李商隐截然不同,但他在《无题》一诗中借用了 李商隐的诗歌元素,表达了对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扬。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课件 (共20张PPT)
16
• 诗歌的前两句对李杜的诗歌 的态度:肯定、赞美。
• 前两句为提出下面的见解作 铺垫。
17
[注释]:
江山:大地,引申为社会。 才人:有才能的人,这里指杰出的诗 人。
领:占领,这里是有影响的意思。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 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 的事叫“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 成就的“才北
李商隐
1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 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 沁阳县)人,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 为 “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传世。
2
题解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
北”。
3
品读 夜雨寄北 (七言绝句)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
• 前两句借景抒情,主要写出 了作者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 情。
8
品读欣赏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 烛长谈。 翻译:什么时候能与你同坐西窗下面 一起剪烛长谈。
9
却话巴山夜雨时。
翻译:那时候我还要告诉 你巴山夜雨时我思念你的心情。
最后两句写作者畅想未来 两人欢聚的场景。(虚写)
10
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 所描绘的两幅图景。
1、巴山夜雨图 2、剪烛夜谈图
11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 “今夜”的心情。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 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 相见共语的期盼。
12
小结: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 发诗人羁旅他乡时的孤寂和对妻子的无 限思念之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 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 曲折的意思。

《夜雨寄北》 (共18张PPT)

《夜雨寄北》 (共18张PPT)
巴山夜雨涨秋池。
译: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 水。
评: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 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之景中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 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品词赏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
译: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 长谈。 评: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品词赏句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评:向“君”追话今夜“我” 思 “君”而 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 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合作探究
1、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是谁在问 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是妻子在问丈夫。这样一问一答,足 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但这问 答,并非一处,是彼此相隔一方;不仅 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透露出羁 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合作探究
• 2、“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点明了时间、 地点和环境,其中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 答:夜雨池涨,烘托了秋思。景中透情, 委婉清新。 • 请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 “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既写出 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 之思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 绵绵的愁思。
合作探究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何当” 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答: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 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答: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想象到什么时候才 能 还 乡,同友人对坐灯下促膝长谈,共剪烛花,那时再 回想如今的寂寞难耐和孤苦心境,定是苦中有乐, 忆苦思甜。 如何理解? 答:这两句写未来的欢聚。用未来的欢乐衬托出今夜 的孤苦,曲折委婉,含蓄隽永,构思巧妙,余味无 穷。

古诗二首《夜雨寄北》《论诗》精选教学PPT课件

古诗二首《夜雨寄北》《论诗》精选教学PPT课件

一件往事,一段伤感,最美的年华,最 爱的人 ,伤感 一个人 的疲惫 ,撕心 裂肺的 错,错 过无缘 的等, 等来一 世的牵 绊,温 柔的画 面,思 念人生 的感染 ,只是 错过最 懂的人 。柔情 的句子 ,一个 人的思 念,无 奈的心 思,只 是一种 流浪, 生命那 么简单 ,人生 那么彷 徨,只 是孤独 的心房 ,藏着 人海的 思念。
岁月无情,只是人生彷徨,荡漾的心情 ,思念 最后的 风筝, 一个人 想起, 一个人 错过, 最真的 年华, 最冷的 心,无 缘人生 的读懂 ,无缘 人生的 彷徨, 只是人 生的错 ,错过 年华的 爱。无 情的风 ,错过 人生的 梦,人 生的缘 ,失落 最真的 风景, 爱情只 是一句 话,人 生只是 一段往 事,错 过。
老公,无论你选择妻子还是情人,我都是你 唯一的 选择,对么?对 于我来 讲,你就 是唯一 。情人 节快乐 ,宝贝! 你看着我微笑,任由我胡闹,提供专属怀抱 ,总是 喊我宝 宝。我 知道,我 要的幸 福已经 得到。 老公,谢 谢你让 我遇见 你,谢谢 你让我 爱上你 ,谢谢 你让我 拥有你 。我们 一定会 永远幸 福下去!情人节 快乐!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 夜雨的情景。
品读欣赏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 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 扬一抑,思念妻子、欲归不得 的愁苦跃然纸上。
品读欣赏

《夜雨寄北》课件PPT

《夜雨寄北》课件PPT
2.赵括初学兵法之时,便认为自己非 常聪慧 ,性格 自大狂 妄,认 为天下 没有敌 手,兵 家之事 是需要 慎重考 虑而代 价惨重 的,但 赵括并 不在意 ,随口 就谈兵 。 3.态度不端正,赵括只会纸上谈兵, 不知道 在战场 上如何 应用, 如何变 通。赵 括不尊 重士兵 ,军中 士兵一 不信服 他,赵 括心中 只有赏 赐的金 钱,只 懂得独 享,而 不懂得 与士兵 分享, 贪图一 己私利 ,没有 大将风 范。
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山:泛指四川东部一带的山。 何当:什么时候能够。 却:还,再。
译文: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 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去, 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答案: 渲染气氛,融情于景。
6.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 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的 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的志向。 答案: 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
1.根据近十年的高考全国卷真题,总 结出文 言文阅 读中文 本概括 分析题 这一题 型的特 点,每 一个选 项都由 论点和 论据的 形式组 成陈述 的。 1、涉及的问题一般都是现实政治的反 映。一 个王朝 成功的 经验和 失败的 教训往 往成为 后来的 政治家 和思想 家的素 材。他 们思考 和论证 往事的 得失, 以史为 鉴,为 当朝和 后代的 统治者 提供新 的治国 方针。
诗人难以排解的痛苦。 这首诗的第三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 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写出诗人的遐想,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 “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烛”而来,为顺 流之舟。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 眼前环境的抒写,抒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 怀念。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 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李商隐《夜雨寄北》PPTPPT课件

李商隐《夜雨寄北》PPTPPT课件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释义: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 的诗篇,万人传诵,经久不衰。 可现在读来,已觉得不新鲜了。
CHENLI
18
译: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释义:各个历史时代都会涌现出自己本时 代的杰出诗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 品。
CHENLI
19
自主学习二:赏析诗句 自主学习4分钟
《登乐游原》、《无题》、
《夜雨寄北》等。
CHENLI
3
题解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 “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 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 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 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 读,似乎更确切。
CHENLI
4
自主学习一:朗读并翻译诗句 (自学5分钟)
(方法指导:可从炼字、修辞、哲理、用典、 表达感情等方面进行赏析)
哲理: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就是这 样在一代代人才辈出、推陈出新中不 断发展、前进的。年轻人应该有自己 的抱负,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未来。惟 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CHENLI
20
堂清检测:自主学习5分钟
1、根据提示默写诗歌中的句子:
夜雨时”
赏析:诗人从眼前遥想异日重逢,两人剪烛西窗,
重话巴山夜雨的情景。使诗歌融凄清与温馨、黯
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从构思角度赏
析)
CHENLI
10
回首页
自主学习三:总结诗歌感情
小组合作3分钟
读完诗歌你认为作者在诗中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 思乡之情。
CHENLI
15
各 领 风
江 山 代

夜雨寄北和论诗ppt课件

夜雨寄北和论诗ppt课件
秋天的晚上,巴山夜雨绵绵,池塘的水快涨满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什么时候可以一起秉烛长谈,
却话巴山夜雨时。
再次聊起今晚巴山夜雨的情景。
6
品读归评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 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11
论 诗 评论、议论。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这里指祖国山河。
有才华的诗人、文学家。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经》中的“国风”和屈 原的《离骚》。后来泛指文 12 学。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 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 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1
2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
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 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 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 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 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 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 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 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 (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据 《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 《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3》 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

夜雨寄北 课件(完美版)ppt

夜雨寄北  课件(完美版)ppt

课堂达标:背诵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他日与友人相逢时西窗剪烛的 动人画面的诗句 是: , 。 2、诗中写归家无期,雨夜愁思的句子 是: , 。 3、表达作者对友人(妻子)深切怀念之情的句子 是: , 。 4、把现在的时间推到未来,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中的境界, 让友人(妻子)在不确定的氛围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诗句 是: , 。 5、品读《夜雨寄北》,回答问题。 有人评价本诗“秋”字用得妙,请你说说它妙在何处:
交代了下雨的时间,渲染了离别解说的矛盾,即 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欲归不得之苦 跃然纸上。第二句描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 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更为浓重的渲染 了愁思与离情。
2.三、四句是本诗的名句,作者由实转虚, 他想象了什么的情景?
设想了相聚后,秉烛夜谈,叙说今日离情的情景。 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用未来团聚 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委婉的表达 相思之情,构思奇妙。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却话巴山夜雨时?
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悦”说
深层探究,积极思考
1.说一说诗歌一、二句的内容,以及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古人最讲究炼字,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 你最喜欢哪个字?
答:“涨”赋予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注入秋池 的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4.想一想,说一说:
成语“剪烛西窗”源自 本诗,结合诗歌内容, 说一说“剪烛西窗”表 达什么情感?

李商隐《夜雨寄北》PPT课件

李商隐《夜雨寄北》PPT课件

诗中增添了欢欣感。然而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预料的期待 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回首页
回首页
• •
《夜雨寄北》赏析练习题 “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涨”字有何妙处? 一个“涨”字既是写秋池,又写出了秋思深重,“涨秋池”岂止是滂沱的秋雨 和上涨的池水? 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友人(或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 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的妙处。 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像。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 一个是语态“却话”。 “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 字极写亲昵之情态。 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 • “秋”字作用: 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 “何当”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体现了诗人急切的回家见妻子(或友人)的心情,突出今夜心境的郁闷、孤寂 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 “巴山夜雨”两次出现的作用。 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 第一个“巴山夜雨”表现的是眼前对现实愁苦的感受;第二个“巴山夜雨” 表现的是他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亲念旧,寂寞凄凉 的感情, 将现在和将来自己和亲友巴蜀和北方(长安)联结起来。
“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 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写出诗人的遐想。 “何当” 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
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运用了重复句 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前一 雨”是以景写情,后句写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 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问/ 归期/ 未有期,
• 1、“君问归期未有期”这句诗看似平淡,实 则内含丰富,请简要分析。 • 开首点题,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 作者采用看似一问一答的方式,表现了夫妻 之间的关怀惦念及宦游人的乡愁及歉意,道 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 2、“巴山夜雨涨秋池”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 境?句中“涨”有什么表达效果? • 是秋天,又是深夜,还有夜雨。在这个秋雨 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在他乡 异域的巴山,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那已经 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 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 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 2、你如何理解诗歌的三、四句? • 释义:赵翼认为,各个历史时代都会涌现出现自 己本时代的杰出诗人,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 品。 • 哲理: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就是这样在一代一 代人才辈出、推陈出新中不断发展、前进的。年 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未来。 • 3、你能举出李杜之后以其富有创造性的诗篇, 开一代诗风的巨匠吗? • 唐代: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 • 宋代:王安石、苏轼、陆游等。 • ……
诗歌鉴赏
• 1、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这两句已成对这两位诗人的 千古定评。也曾有人企图贬抑李、杜的成就, 但韩愈认为这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 自量”。可如今却说李、杜的诗“不新鲜” 了,这是石破天惊之论。他是不是在故意贬 损李、杜? • 不是,这里所谓的“不新鲜”,是从读者的 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尽管李、杜的诗篇万 口传送,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
• “涨”既写出了秋雨满池子,又暗喻了心中 的愁思。
• 3、“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 情。 • 4、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 心境。 •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 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 5、请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相映的写作手法。
• 诗歌一、二两句由叙述转为写景,这是实写,后两 句想像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这是虚写。虚实相映,丰富地展示了彼此的相思之 意。
• 6、文中两次写“巴山夜雨”,其中它们的内含有什 么不同? • 第一次写“巴山夜雨”是以景衬情,表现其孤寂凄 凉。第二次写“巴山夜雨”,想像异日重逢两人同 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丰富地展示了彼此 的相思之意。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 歌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和哲理。 2、背诵并默写这 两首诗。
作品背景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 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牛僧孺、李德 裕)的朋党之争中。852年随柳仲郢入蜀, 实属迫不得已。 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 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 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 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 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 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 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 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 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 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 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 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 僚也没有什么交谊。
• 7、如果把“君问归期未有期”与“巴山夜雨 涨秋池”对调好不好? • 先写作者的乡愁,再用凄凉的秋夜雨景来加 深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也更见作者之寂 寞,能进一步把作者的思归之情推向高潮, 由此产生想象,也就水到渠成。
• 8、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 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 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时空去写未来,盼 望在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李商隐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 剪烛,古代 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 巴山/ 夜雨/ 涨秋池。 点油灯,为 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 使灯明亮, 什么时候才能够 需要剪去灯 首,共剪西窗烛花彻夜长谈; 何当/ 共剪/ 西窗烛, 芯上的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 这里形容深 从头谈起 夜秉烛长谈。 情思。 却话/ 巴山/ 夜雨时。
• 延伸阅读: • 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 ——王 建 • 邯郸驿上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 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 • 2、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 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 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 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 时空变换。
• 这股思潮十分强盛,可说是构成了中国古代诗论的主流, 而赵翼却一反传统,以文学进化的目光,观照中国诗史 的进展,唱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的佳句。给古老、传统的诗国,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 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 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 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 隽永,余味无穷!
• 9、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 有意重复使用了“期”字和“巴山夜雨”这个短语,是不是犯了 诗歌写作的大忌? • 重复“期”字,意在强调诗人滞留在外、前途未卜、归期无定的 愁苦。 • 第一次写“巴山夜雨”,在于渲染环境与相思,第二次写“巴山 夜雨”是作者想像夫妻相见后秉烛长谈的画面,夫妻追述往事, 回味无穷。 • 这种重复,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上的回环往复之妙,恰恰表现 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回环往复之美。是作者有意打破常规的成功尝 试。 • 从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往复; • 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往复对 照。 • 从意境上看: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 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深婉、隽永,余味无穷。
中国古代文化传统
• 中国古代,是一个崇拜传统、崇拜古人的时代,比如刘 勰就认为作为中国诗歌滥觞时期的《诗经》已经达到了 最高的顶点,后人只需“仰山而铸铜”,“原道”、 “征圣”、“宗经”即可,从《诗经》到楚辞到六朝文 学是一代不如一代。
• 这一倒退论的观点在中国古代影响极为深刻,如唐人白 居易就在《与元九书》中进一步阐发这一观点,说唐人 是进一步倒退;而唐宋人以后的评论家如严羽、谢榛等 又进一步说宋人是对唐人的倒退。
评论、议论。
论 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这里指祖国山河。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有才华的诗人、文学家。
《诗经》中的“国风”和屈 原的《离骚》。后来泛指文 学。
【作者介绍】
• 赵翼(1727~1814) 清代诗人、史学家,阳 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 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 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 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诗与袁枚、 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 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他说: “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闲居读 书作六首》之五)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 比较全面、允当。 • 赵翼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 其诗或嘲讽理学,或隐寓对社会的批评,或 阐述一些生活哲理,颇有新颖思想,并在造 句、对仗方面见出功力。另外,造语浅近流 畅,也是一大优点。其诗的缺点,是有时议 论过多,过于散文化,形象性较差。 • 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 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