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态类型区域划分

合集下载

玉米种植区域的划分以及种植制度完整版

玉米种植区域的划分以及种植制度完整版

玉米种植区域的划分以及种植制度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我国玉米种植区域的划分以及种植制度核心提示:玉米种植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技术的变迁有密切关系。

我国玉米带纵跨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态区,分布在低地平原、丘陵和高原山区等不同自然条件下。

2013年2月21日讯? 玉米种植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技术的变迁有密切关系。

我国玉米带纵跨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态区,分布在低地平原、丘陵和高原山区等不同自然条件下。

划分玉米种植区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历史的延续性; 2.根据不同地区光温水和无霜期等自然资源特点,及玉米生长发育对资源条件的要求划分种植区;3.在分区命名时要体现种植制度的基本特征;4.考虑到玉米在各生态区内农业生产中所占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根据上述原则,将中国的主要玉米种植区划分为五个明显各具特色的生态区:一.北方春播玉米区1.分区范围该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中国的玉米主产区之一。

1995年玉米播种面积约893万公顷,占全国玉米面积的%,总产量占全国的%(吴景锋)。

北方春播玉米区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带,冬季低温干燥,无霜期130-170天。

全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7-9月份。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大部份地区温度适宜,日照充足,适于种植玉米,是中国玉米的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玉米主要种植在旱地,有灌溉条件的玉米面积不足五分之一。

该地区玉米产量很高,平均达到每公顷6吨左右。

最高产量达到每公顷15吨。

2.种植制度北方春播玉米区基本上为一年一熟制。

种植方式有三种类型:(1)玉米清种。

约占玉米面积的50%以上,分布在东北三省平原和内蒙古、陕西、甘肃、山西、河北的北部高寒地区。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在我国,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许多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玉米生产和科学种植,国家审定了一些适宜生态区划分的玉米品种,以确保其在不同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背景、意义和相关内容,以及对这一主题的个人理解和观点。

1. 背景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背景与我国的地理、气候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不同地区的土壤、降水和温度等自然条件都存在较大差异。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开始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旨在为不同地区提供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玉米品种,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意义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意义在于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解决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玉米的适应性,确保玉米品种能够在不同生态区域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和产量特性。

通过区分适宜生态区,可以更好地引导农户选择适合自家种植的玉米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避免不合适的品种种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

3. 相关内容在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中,通常会标明适宜的生态区划分范围、生长季节、栽培管理要点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选择和种植玉米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国家还会对各个生态区划分范围的玉米品种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以适应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的需要。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举措对玉米生产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区划分和定期的评估更新,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需求,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这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不合理的品种种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我对这一举措持积极的态度,认为国家对玉米品种的审定和区划分应该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以更好地促进玉米生产和农业的发展。

中国玉米生态区划分

中国玉米生态区划分

W4区(南方优质玉米区)



包括贵州(册亨、望谟)、 广西(百色、南宁、崇左、 钦州、防城港、北海、玉 林、贵港、梧州、河池 (凤山、东南、巴马、都 安)、云南文山、红河、 思茅、临沧、德宏、版纳。 该区域积温5500-7500℃, 玉米种植面积850万亩, 需种量1700万公斤,习惯 密度3200-4500株/亩,生 育期115-130天,该区是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壤 比较瘠薄, 品种需求中大穗、硬粒型, 要求抗倒、抗锈病、大小 斑病、穗腐病、抗旱耐脊、 耐密。

区域特点:


需求品种特点:


目前主栽品种:

M3区

区域范围:
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 \山东西北部\山西运 城\陕西关中平原. 包括197个县市


区域玉米面积:


5816万亩
为夏播玉米区,该区光热资源 丰富,灌溉条件好,玉米产 量水平高,机播为主,多数 区域密度偏大,病害发生总 体发生较轻,倒伏等自然灾 害也比较轻。 陕西\山西矮花叶病发生偏 重. 高产\耐密性好\对光照不敏 感,品质较好的品种. 山西\陕西夏播区需要品种 抗矮花叶病。 郑单958
G1区




本区以春播玉米为主, 南疆有部分夏播玉米。 属温带干旱气候。4—9 月平均气温多在12~ 25℃,唯吐鲁番盆地8月 平均气温高达30℃左右。 其它地区≥10℃的积温多 在2500℃以上,且昼夜 温差大,无高温危害、 光照充足,年总日照时 数2600~3200h,对玉 米生长发育及高产具备 十分有利的条件。灌溉 条件好。 全区玉米面积约680万亩 丝黑穗和叶蝉危害 主要品种SC704、郑单 958、登海3622

玉米生态区划分

玉米生态区划分

玉米生态区划分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玉米资源,我国将其分为不同的生态区,以便于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本文将就玉米生态区划分进行探讨。

首先,根据气候特点,我国将玉米生态区划分为南方、北方和西北三个区域。

南方玉米生态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气候湿润多雨,适宜种植早熟、矮秆、强抗逆性能的品种。

北方玉米生态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黄淮平原地区,气候寒冷干旱,适宜种植中、晚熟品种。

西北玉米生态区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气候干燥少雨,适宜种植抗逆性强的品种。

其次,根据土壤类型,我国将玉米生态区划分为黑土带、黄土高原和盐碱地三个区域。

黑土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土壤肥沃,适合种植高产优质品种;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土壤贫瘠,适合种植早熟抗旱品种;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土壤盐碱化严重,适合种植耐盐碱品种。

最后,根据海拔高度,我国将玉米生态区划分为低、中、高三个海拔区。

低海拔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带,适合种植早熟品种;中海拔区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带,适合种植中熟品种;高海拔区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适合种植晚熟品种。

总之,玉米生态区划分是我国对玉米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的重要举措。

不同区域的玉米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适应性,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植方式,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品质和抗性,为我国的粮
食生产和丰富人民的餐桌做出贡献。

承德市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选用及播种技术指导意见

承德市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选用及播种技术指导意见

承德市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选用及播种技术指导意见承德属冀北山区,生态类型复杂,玉米种植区按照不同生态类型可划分为极早熟区、早熟区、中熟区、晚熟区。

为抓好今年全市玉米生产,实现提质节本高效目标,河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承德冷凉区春玉米综合试验站团队与承德市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推广站专家,在考察调研基础上,形成承德市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选用及播种技术指导意见,供农民购种时参考。

一、品种选用原则根据各地光热资源条件和生产条件合理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审定(备案)的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稳产性好、熟期适宜且适应本地气候和生产条件的优良春玉米品种。

二、普通型玉米品种1.极早熟品种:佳禾2、佳禾7、佳禾18、佳禾518、农丰2、元华116、先达101、先达102、先达203、先达205、浩玉8号、先达210、承单22、屯玉188。

2.早熟品种:龙源3号、真金202、先正达408、先达304、宏育417、佳禾68、佳禾11、佳禾10、佳禾14、富尔116、禾源18、承禾6号、祥玉19、裕丰315、宽诚1号、大民707、大民3301、红旗688、先达201。

3.中熟品种:先玉696、裕丰307、裕丰623、宽诚10号、宽诚22号、利禾1、辰诺501、佳昌309、晋单73、大名309、京科728、三北61、三北63。

4.晚熟品种:先玉335、农华887、裕丰310、裕丰288、玉丰506、承玉6、承玉33、承玉358、宽诚60、宽诚188、宽诚58、农华101、农华106、农华178、方玉36、承单50、承单813、京科968、中地88、中地9988、中地159、中元999、沃玉3,先玉1141、先玉698、裕丰303、博诚6、荣玉8、地圣5、恩喜爱1号、联达988、辽吉939、必祥199、必祥809、必祥101、先玉1483、先玉1611、裕丰303、MC670、联创839、正成018、德丰6、大民309、大民8862、蒙发8803、粟科352、雷单1号、先达602、先达618、三北2、三北89。

玉米生态类型区域划分

玉米生态类型区域划分

玉米类型区划分玉米生态类型区划分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南北纬度相差约50,经度相差约60,境内具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全省各地在降水、温度、光照等气象条件和土壤、生物、经济诸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深刻地影响着玉米产量的高低及其稳产性。

为了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对玉米生产的分类指导,进一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河南省玉米高稳优低研究与推广协作组1981—1983年开展了“河南省玉米生态类型区的划分及栽培技术规范化研究”。

根据全省各地光、温、水等生态条件的差异以及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生态区的生育性状表现,通过自下而上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定点观察和试验研究,以缓变因子(光、温、水、土)为依据,可变因子(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社会经济状况)为条件,运用相关、回归、方差、聚类分析等生物统计方法,将全省划分成6个玉米生态类型区。

豫北平原积温较少区本区位于北纬34016’至36015’,东经112015’至116030’,包括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焦作、商丘7地(市)的39个县(市),498个乡镇,耕地面积2215.6万亩。

本区80年代末玉米面积约800万亩,本区由黄河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前平原组成,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多在30米至90米之间,西部边缘有少量丘陵分布。

生态条件1.光照本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总日照时数为809—867小时,开花、灌浆、成熟期间的日照时数为282—321小时。

2.热量本区6月11日至日均温≥20℃80%保证率终止日的活动积温为2459—2500℃,刚刚满足中熟玉米杂交种对热量的需求。

而北部的安阳、濮阳热量紧张,农耗时间极短,在秋寒年份,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难以保证正常成熟。

3.降水该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总降水量为350—496毫米,可基本满足玉米需水。

但6月上旬少雨,初夏旱机率高达45—60%,影响玉米适时播种。

在玉米需水高峰的7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集中,伏旱发生率仅为10—25%,是河省伏旱最轻的地区之一。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图1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辽宁、云南、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82%。

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况如图2所示:图2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1 吉林省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大部分农田地势平坦,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8.47%,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79%。

1.1.1 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

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

越年生杂草不到13%。

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吉林地区旱田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2008.2)1.2 黑龙江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农田地势平坦,人少地多,非常适宜大机械作业。

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2007的5年数据平均得到的,单位是万亩,个位数后面的小数部分采取了4舍5入。

单位:万亩哈尔滨910齐齐哈尔764鸡西88鹤岗36双鸭山102大庆337伊春27田间优势杂草种类暂未找到,1.3 辽宁省一年一作制,旱地垄作。

基于GIS的山西省玉米生态区划与品种布局-郝建平

基于GIS的山西省玉米生态区划与品种布局-郝建平
LOGO
基于GIS的山西省玉米 生态区划与品种布局
山西农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郝建平 杨锦忠

LOGO
前人研究
LOGO
对山西省玉米种植分区的研究,自1959年 以来,先后有山西省农业科学院(1959),山 西省农牧厅(1984),徐桂玲、郝建平 (1990),张亨禄(1992),郝建平 (2000),杨志跃(2006)六种区域划分方案。

LOGO
2.玉米品种更新换代,需要有更详尽的区划方案。
我省已审(认)定玉米品种237个,加之从省外 引进品种50个,目前在我省生产上推广使用的玉 米品种近300个,由于品种在审定和销售时只标 明生育期而没有积温,而且多数品种的生育期未 标明是何年何地的试验结果,致使品种跨区和越 区种植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品种过早或过晚不 能成熟而减产的纠纷屡屡发生。近年来,玉米品 种多、乱、杂,以积温为指标对玉米品种进行分 类与布局,可以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LOGO
第三阶段——玉米区划 根据各种农业气候指标分析山西玉米气候资 源,充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 农业气候相似理论和地域分布规律,实现由点 到面的空间合并,根据气候因子与玉米关键发 育阶段的数量关系,最终生成玉米生态区划图 集。


LOGO

LOGO

LOGO

LOGO
张亨禄全省玉米生态区域划分(1992)
根据山西省自然资源、生产条件、种植制度以 及社会经济状况,将全省玉米生态区域划分为 四个生态区和十个亚区

LOGO
第三,以热量资源为主,兼顾降水与光照。以 安全播种期、安全成熟期、安全生育期、安全 生育期间积温等热量指标为主,兼顾生长季节 自然降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等降水与 光照指标。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摘要:。

I.玉米品种生态区划分的重要性II.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A.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B.东北早熟春玉米类型区C.华北早熟夏玉米类型区D.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E.西南春玉米类型区F.南方春玉米类型区III.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意义接下来,我们按照,详细具体地写一篇文章。

正文: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

为了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国家对玉米品种进行了审定,并划定了同一适宜生态区。

这对于指导农民种植玉米,提高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主要依据我国玉米种植区划和各种植区域的气候类型、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品种特性及生产实际等因素。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区域: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包括黑龙江省北部及东南部山区第四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部分地区、兴安盟部分地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乌兰察布盟部分地区、通辽市部分地区、赤峰市部分地区、包头市北部等地。

东北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

华北早熟夏玉米类型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

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包括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

西南春玉米类型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份。

南方春玉米类型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农民科学种植玉米。

通过划定适宜生态区,可以引导农民在适宜的地区种植适宜的玉米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有利于玉米品种的优化。

通过审定同一适宜生态区的玉米品种,可以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我国玉米产业的整体水平。

3.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根据生态区划分,可以避免在生态脆弱地区种植玉米,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玉米生态区划分

玉米生态区划分

玉米生态区划分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因此将玉米种植区域进行生态区划可以更好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粮食生产。

一、华北玉米生态区: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其中大多数地区生态环境比较干旱,光热条件适宜,土地肥沃程度较高,是中国主要的玉米生产区之一。

二、东北玉米生态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这一地区天气寒冷、降雨时段较短,但由于蒸发量小、土地肥沃,故这里的玉米产量和品质也比较高。

三、黄淮海玉米生态区:以安徽、江苏、河南、山东为主,这里的水稻和玉米双季生产比较有优势,夏季降雨充足,适宜玉米生长。

四、长江中下游玉米生态区: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降水充足,是玉米种植的理想区域之一。

通过生态区划分,不仅可以促进玉米生产的合理布局和调整,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

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35(3):0001~000,2016Journal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Biology㊃专家特稿㊃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陈泽辉(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摘要:西南玉米生态区包括四川㊁重庆㊁云南㊁贵州全部,广西大部,陕西南部,湖南和湖北西部的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省南部的部分地区,2013年播种面积为9083.8万亩,为全国玉米主产区之一㊂按玉米种植地区的热㊁水㊁土等农业自然状况,适当考虑行政区划和国家玉米区试点的布局,西南玉米生态区划分为5个大区,22个亚区㊂本文根据各个亚区的地形地貌㊁生态特点及种植情况等特点,确定各自对玉米品种类型的不同需求㊂关键词: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品种需求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16)03-0001-00 国际DOI编码:10.15958/ki.sdnyswxb.2016.03.001Ecological regions and variety requirements of the southwest cornCHENZe-hui(InstituteofDryCrop,GuizhouAcademyofAgricultural Sciences,Guiyang,Guizhou550006,China)Abstract:Ecological regions of the southwest corn include all of Sichuan,Chongqing,Yunnan andGuizhou,most parts of Guangxi,south of Shanxi,hilly regions of the west of both Hunan andHubei,andpart of south Gansu province.Plant-ing area in2013was90,838million acres,which was one of the main corn producing areas of the country.According to the heat,water,soil,andother agricultural natural conditions of corn planting areas,givingdue consideration to the ad-ministrativedivisions andthe layout of the national maize pilotdistricts,ecological regions of the southwest corn aredivid-edinto five regions and22subregions.In this article,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on the types of maze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each subregion,basedon the topography,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cultivation practice andso on.Key words:Southwest corn;Ecological region;Classification;Mazevarieties1 西南玉米生态区概况西南玉米生态区包括四川㊁重庆㊁云南㊁贵州全部,广西大部,陕西南部,湖南和湖北西部的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省南部的部分,为全国玉米主产区之一㊂玉米播种面积为8816.2万亩(2012年)和9083.8万亩(2013年)㊂平均亩产约为325公斤(2012年)和330公斤(2013年),2013年平均产F约为全国的82.2%㊂收稿日期:2016-02-01;修回日期:2016-03-16基金项目:贵州省黔农科院自主创新专项 贵州玉米育种核心种质的改良与创制 (字[2006]006号)㊂表1 2013年西南生态区玉米面积和亩产Tab.1 The area and yield per mu of the corn in southwest ecological regions in2013省(市区)面积(万亩)亩产(公斤)全国54477.0401.7云南2257.7325.2四川2067.0368.8贵州1167.6255.2广西881.4301.8重庆700.1368.7湖北鄂西山地774.0湖南湘西山地434.0陕南㊁陇南山地丘陵802.0西南生态区9083.8约330.0注: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站㊂西南玉米生态区有近90%的土地位丘陵山地和高原,河谷平原和山间平地仅占5%,海拔从200m~5000m,立体气候明显㊂属温带和亚热带湿润㊁半湿润气候,雨F丰富,水热条件较好,但大部分地区光照条件较差㊂各地主要因海拔不同而变化较大,除部分高山外,无霜期240到330d,玉米有效生长期在150-180d,从4月到9月平均气温在15ħ以上,全年降水F800-1200mm,多集中在4-10月㊂但大部分区域全年云雾阴雨天气在200d以上,日照时间少,春旱㊁伏旱和秋旱在不同地区发生㊂山地土壤较贫瘠,耕作粗放,玉米产F 较低㊂表2 西南生态区主要气候条件Tab.2 The mail climate conditions of the southwest ecological regions代表点纬度海拔(m)无霜期(d)日照(h)辐射(kj/cm2)积温(ħ)月均温(ħ)降水F(mm)≧0ħ≧10ħ4月7月9月全年4-6月7-9月汉中33ʎ045082481772430.852********.525.919.8890265447重庆29ʎ352613351256350.96716594718.928.623.91075393426恩施30ʎ164372871300376.85944516016.327.322.61425489570南充30ʎ482973231358381.46420573718.127.922.71055332498贵阳26ʎ3510712741401385.25511454916.323.920.91163513404昆明25ʎ0118912452470522.153********.019.817.4992279535景洪21ʎ525533352189549.37949794923.925.224.31221382620南宁22ʎ28723401833476.7786074211281衡阳26ʎ561012941667435.96485565813466272992 玉米种植区划及品种需求西南玉米生态区划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重视玉米种植地区形成的历史原因,参考前人所作的玉米种植区划,以及当前玉米生产发展状况作适当的补充㊂2.在保持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按玉米种植地区的热㊁水㊁土等农业自然状况,以及玉米生长发育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划分玉米生态区㊂3.适当考虑国家玉米区试西南组区试点的布局㊂根据以上原则,将西南玉米生态区划分为5个大区,22个亚区,现将各区情况及品种需求分述如下:2.1 四川盆地玉米区该区包括四川省和重庆市,玉米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播种统计面积为2759.3万亩(2012年)㊂根据该区的地形地貌㊁生态特点及种植情况,又划分为5个亚区㊂2.1.1 盆东深丘春雨伏旱春玉米亚区该区地貌复杂,地形起伏较大,沿江平丘㊁平行岭㊁深丘海拔200-800m㊂土壤以钙质紫色土为主,平行岭多黄泥土,沿江多冲积土,地力中等或中下等㊂突出的生态特点是春早,春雨早,后期有规律性伏旱㊂稳定通过ȡ10ħ的时期在惊蛰至春分,旬降雨Fȡ8mm的时期出现在春分前后㊂沿江芒种前后有阴雨,小暑前后出现高温干旱㊂2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6年本亚区玉米面积1038万亩左右,占全区玉米面积的38%㊂种植方式以麦㊁玉㊁薯旱三熟为主,玉米套种早,共生期长,个体发育不充分,加之常年发生大斑病和纹枯病为害,产F不高㊂新杂交种选育和推广应注意抗逆性和适应性,选育适宜早播,早发性好,前期耐阴湿,后期抗旱,中秆㊁中熟㊁耐瘠薄㊁抗病的大穗型品种㊂2.1.2 盆中浅丘夏伏旱交错玉米亚区本亚区属海拔400m的浅丘㊂土壤为紫色土,上下台土地力悬殊,保水保肥能力差㊂气温稳定通过ȡ10ħ的时期在惊蛰至春分,旬降雨Fȡ8mm的时期出现在清明前后㊂年际间夏旱㊁伏旱交错出现,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夏旱,7月中旬后伏旱㊂玉米受水分胁迫大,有105~110d的安全生长期㊂本亚区玉米面积497万亩左右,占全区玉米面积的18%㊂主要种植方式为麦㊁玉㊁薯旱三熟或玉米与其它经济作物间套作㊂玉米预留行较规范,前后作共生矛盾较小,易实现一次全苗㊂但玉米从播种出苗到灌浆成熟,一直受不良环境因2影响,常有小斑病㊁矮花叶病发生,植株发育不良,穗小粒少,千粒重低㊂在新杂交种选育和应用上,应着重抗逆性,特别是抗旱耐瘠性鉴定,选育播种期弹性较大,出苗整齐迅速,株型紧凑,中杆㊁中熟㊁抗病㊁耐旱㊁耐瘠的中穗型品种㊂2.1.3 盆西平丘春旱夏雨玉米亚区本亚区位于冲积连缀平原,两侧为丘陵台地,平原冲积土较肥沃,丘陵台地以黄泥土为主,地力中下等㊂气温稳定通过ȡ10ħ的时期春分前后,旬降雨Fȡ8mm 的时期出现在谷雨前后㊂春旱重,盛夏多暴雨㊁连阴雨,伏旱不明显㊂本区水肥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属玉米高产区㊂玉米面积221万亩左右,占全区玉米面积的8%㊂玉米多采用间套种方式㊂适播期弹性大,玉米出苗快,根茎叶生长旺盛,个体发育充分,植株高大,穗长,穗粗,产F较高㊂但昼夜温差小,玉米灌浆会受影响,并易发生纹枯病等病害,不利于充分发挥产F潜力㊂应重视时发㊁中后期耐阴湿㊁干物质积累能力强㊁抗病的高产型中熟或中早熟杂交种的选育和利用㊂上面介绍的3个亚区的品种需求:这些地区的玉米是作饲料为主,种植密度小,需要果穗大,脱粒性好的杂交种,如潞玉13㊁东单80㊁中单808㊁成单30等,在重庆市范围还有金穗36㊁邦豪58㊁渝单30㊁禾玉966等,但这类杂交种籽粒容重较低,近几年有逐渐向品质型(籽粒硬度)方向发展的趋势㊂2.1.4 盆周边缘山地玉米亚区域本亚区地形复杂,玉米面积751万亩左右,占全区玉米面积的27.2%㊂又分为3种类型㊂第1类:海拔800m以下山麓及沿河地带,土壤为黄壤间有冲积土㊁紫色土,地力较高㊂气温稳定通过ȡ10ħ的时期清明前后,旬降雨Fȡ8mm 的时期出现在清明至谷雨期间,低于16ħ灌浆终日在寒露前后,全生长期活动积温4000ħ㊂夏末秋初有连阴雨,西部有夏洪㊂多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复种指数较高㊂第2类:海拔800-1200m或1500m山腰陡坡,土壤为黄壤棕㊁黄壤㊂土壤侵蚀,呈酸性㊂气温稳定通过ȡ10ħ和旬降雨Fȡ8mm的时期出现在谷雨前后,全生育期活动积温3200-4000ħ㊂云雾多,日照少,常发生连阴雨伴低温和洪水冲刷等自然灾害㊂多为多为一年两熟或玉米间作豆类㊂第3类:海拔1200m以上台地,土壤为黄棕壤和棕壤,肥力差㊂气温稳定通过ȡ10ħ的时期谷雨后,基本无干旱,低于16ħ灌浆终日在寒露前后,全生育期活动积温2200-3200ħ㊂气候特点是寡照㊁多雨㊁冷凉㊂品种需求:依据地形地势,海拔800m以下种植中熟品种,800-1200m种植中熟或中熟偏早品种,1200m以上种植早中熟品种㊂海拔高,湿度大,玉米易感大斑病㊁丝黑穗病㊂玉米杂交种表现个体发育不良,穗小,粒少,千粒重低,产F不高㊂应分不同地带,选育和应用生育期适宜,耐阴湿,耐瘠薄,营养生长旺盛,抗倒伏㊁抗病的硬粒或中间型杂交种㊂主推品种有:川单14㊁资玉2号等㊂2.1.5 西部高原干冷玉米亚区本亚区为峡谷地带,玉米种植面积243万亩左右,占全区玉米面积的8.8%又可分为两种类型㊂第1类:中㊁北部海拔1500-3000m的高原㊁深切谷㊂土壤垂直带组合为红褐土ң红壤ң红棕壤,多呈酸性㊂春雨迟,夏秋温度低㊂第2类:南部高山深谷,高程差异大㊂土壤垂直带组合为褐土ң棕褐土ң棕壤,多呈碱性㊂春夏旱重,气温随高度变化大,昼夜温差大㊂品种需求:峡谷地带种植中熟种,高原种植中早熟种,以早夏播㊁夏播为主,一年一熟或接茬两熟㊂生态因2中突出的特点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多,植株高大,穗大粒多,千粒重㊁出籽率高,玉米的高产潜力能充分发挥㊂玉米育种方向是选育株型3第3期陈泽辉: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好,耐密植,中熟或中早熟,抗病高产杂交种㊂主推品种主要有凉单4号等[2]㊂2.2 云贵高原玉米区该区包括云南和贵州全省,玉米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地,2013年种植面积为3425万亩,平均亩产301公斤㊂因生态条件复杂,两省又各划分为以下不同的亚区㊂2.2.1 云南省的4个亚区2.2.1.1 滇东北温凉玉米区包括昭通地区㊁东川市及曲靖地区的宣威㊁会泽共14个县(市)㊂耕地面积为43.9万hm2,是该省玉米㊁马铃薯主产区㊂玉米种植面积346万亩,单产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7%,但发展不平衡㊂按高㊁中㊁低产分级,高产区站28.1%,中产区占65.3%,低产区占6.6%㊂该亚区地处滇东高原的东北边沿,山高谷深,河流强烈切割,年降雨F700-1000mm,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凉,年均温度11.3-21.1ħ,玉米生长期间(5-9月)平均温度为17.6-26.0ħ,ȡ10ħ的年积温在3000ħ以上㊂品种需求:由于本区气候温凉,土壤多为山地红壤或者黄壤,需要生长后期籽粒灌浆脱水快,耐寒性强,耐瘠性强的品种,主推品种有扎单202㊁川单15㊁川单14㊁安单3号㊁资玉2号㊁盛玉2号等,地方品种以二季早为主㊂2.2.1.2 滇西北冷凉玉米亚区包括丽江地区㊁迪庆州和怒江州共12个县㊂玉米种植面积108万亩,玉米总产占该省玉米总产的5.9%,单产比全省的平均水平低20%,没有高产县,中产县有7个,占59.8%,低产县有5个,占40.2%㊂该亚区位于横断山脉中北部,纬度和地势为该省最高,山川相间,山势陡峭,除中甸附近有面积宽广平坦的坝子(海拔在3000m以上)和一些狭窄的河岸阶地外,绝大多数耕地分布在坡地上,陡坡耕地比重大㊂除华坪㊁六库㊁福贡等地的热F条件好外,多数地区霜期长,热F条件差,全区年平均温度在5-20ħ,5-9月份平均气温8-26ħ,ȡ10ħ的年积温为1300-5000ħ,年降水F在600-1170mm㊂品种需求:坝区土壤肥力较高,栽培水平也高,光能充足,光质好,短波辐射强,有利于夺取玉米高产,但也有相当的比例的山区,灌溉条件差,山高谷深,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2是地块小和土壤肥力差,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而瘠薄㊂主推品种主要有北玉系列(如北玉21㊁北玉16)㊁海禾系列(海禾1号㊁海禾30)等㊂2.2.1.3 滇中温暖玉米亚区包括北纬24-26ħ之间的昆明㊁楚雄㊁大理㊁保山等地州全部,曲靖㊁玉溪地区的大部分和泸西㊁永德㊁凤庆等共55个县,玉米种植面积700万亩左右㊂玉米总产占该省的玉米产F的40.0%,单产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9%㊂按照高㊁中㊁低级分级,高产区占23.6%,中产区占56.2%,低产区占20.2%㊂该亚区地貌多为高原湖盆或中山河谷盆地,湖盆坝子较多,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以种植水稻为主,只有在水利条件较差及溶蚀盆地㊁渗漏严重的坝子如罗雄坝㊁沾益坝㊁金马坝㊁姚关坝㊁祥云坝等玉米种植面积稍多,且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000 m的坝子边沿㊁丘陵山区或半山区㊂本区属于中㊁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均气温13-18ħ,ȡ10ħ的年积温为4000-5000ħ,年降水F800-1000mm,日照2000-2500h㊂品种需求:在最适宜区的富民㊁嵩明㊁曲靖㊁陆良㊁罗平㊁泸西㊁易门㊁通海㊁楚雄㊁姚安㊁大理㊁弥渡㊁凤庆㊁保山㊁施甸等44个县的海拔2200m以下地区,旱地土壤中,鸡粪土㊁油红土占由相当大比重,其中是红土㊁土壤肥力中等偏上㊂在次适宜区的元谋㊁宾川㊁鹤庆㊁永平等11个县,进入雨季时间晚,年降水F少,而且玉米花期多干热风,土壤瘠薄,对玉米生长极为不利㊂主推品种有北玉系列(如北玉21㊁北玉16)㊁五谷系列(3861㊁1790)㊁路单8号[3]等㊂2.2.1.4 滇南暖热玉米亚区包括文山㊁西双版纳㊁德宏州和思茅地区的全部,红河㊁临沧两地的大部分及元江共46个县,总耕地109万hm2,其中玉米670万亩㊂玉米总产占该省的玉米产F的24.9%㊂单产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8%,是单产最低的一个区㊂按单产水平分级,没有高产县,中产面积占40.9%,低产面积占59.1%㊂本亚区低热层比重大,热F条件好,年均温16 -24ħ,ȡ10ħ的年积温4800-8200ħ,霜期较短,有的甚至终年无霜㊂以哀牢山为界,东西部降水F 差异较大,西部降水丰富,年降水F1000-1700 mm,但年蒸发F大于降水F㊂东部降水F少于800 -1000mm,而且蒸发F远远大于降水F,加上又是岩溶地段,渗漏严重,形成地表干旱缺水㊂本区民族众多,多数地方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有的地方还采用刀耕火种原始农业耕作方式㊂品种需求:在适宜区的文山㊁邱北㊁弥勒㊁蒙自㊁思茅㊁景东㊁云县㊁镇康等33个县,蒙自㊁开远㊁建水以及元江㊁红河永系河谷地区降雨较少,4-9月降4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6年水仅600mm左右,气温高㊁雨日少,蒸发旺盛,相对湿度低,旱情较重㊂在次适宜区的德宏㊁西双版纳两个州以及思茅地区的西盟㊁澜沧㊁盂连㊁江城等13个县,地处边疆,地广人稀㊂玉米在本区仅为零星分布,多种植在低山区和中山丘陵地带的坡地上,刀耕火种,单产很低㊂本区域的主推品种有耐瘠性好,抗病性好的北玉系列㊁雅玉系列㊁五谷系列㊁海禾系列㊁路单8号㊁正大615㊁大天1号㊁罗单9号㊁红单6号等㊂2.2.2 贵州省的5个亚区[4]: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雨F充沛,无霜期较长,位于我国西南高原山地玉米区中心地带,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具有特色的地方种质[5-6]㊂2.2.2.1 黔中及黔北间套作春夏播玉米亚区包括安顺市的紫云县㊁镇宁县㊁普定县㊁西秀区㊁平坝县;黔南州的瓮安县㊁福泉县㊁贵定县㊁龙里县㊁都匀县㊁惠水县㊁长顺县㊁平塘县㊁独山县;黔东南州的黄平县㊁麻江县㊁丹寨县㊁凯里市㊁雷山县㊁台江县㊁三穗县;贵阳市的乌当区㊁花溪区㊁白云区㊁云岩区㊁息烽县㊁修文县㊁开阳县㊁清镇市;遵义市的红花岗区㊁汇川区㊁遵义县㊁湄潭县㊁余庆县㊁凤岗县㊁绥阳县㊁仁怀市㊁正安县㊁务川县㊁道真县㊁习水县等县市区,覆盖本省大部分地区㊂本区玉米播种面积400万亩左右,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36.7%,总产150.2万吨,占全省总产的38.4%,平均亩产308.6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4.7%㊂本区北部属黔北山原中山峡谷区,海拔一般在800-1200m;中部属黔中丘原区,海拔一般在900-1500m之间,地势较平坦,耕地比较集中,土层较厚,肥力较好,耕作水平较高;南部位于苗岭以南,属黔南山原中低山峡谷区,海拔一般在600-1400m之间㊂本区的气候特点是春暖迟,秋寒较早,夏季温暖无酷暑㊂雨季开始较旱,有利于玉米播种出苗㊂品种需求:本区中早熟,中熟,中晚熟玉米品种均有种植㊂中早熟品种生育期90-100d,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20-130d㊂当前生产上玉米以杂交种为主,约占种植面积的90%㊂地方种仍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主要是品质好,耐瘠,耐旱的品种,种植在山区或半山区㊂目前的主推品种有贵单8号㊁金单999㊁遵玉3号㊁黔玉3号㊁黔单16号㊁毕玉6号㊁西山99㊁黔单18㊁正红311㊁中单808㊁金单999㊁正大999等㊂其中,属于遵义市的县市区主要分布稀植大穗型品种,而在本区的其它地区主要种植包叶封闭性好,抗叶斑病㊁穗腐病㊁丝黑穗病㊁纹枯病等病害的抗病性品种㊂2.2.2.2 黔西南间套作玉米亚区黔西南间套作玉米区包括盘县㊁普安㊁晴隆㊁兴义㊁兴仁㊁安龙㊁贞丰㊁关岭八个县市,有耕地274万亩,旱地占本区耕地70.2%㊂玉米播种面积140万亩左右,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2.6%,总产60万吨,占全省总产的15.5%㊂平均亩产358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21.7%㊂本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由贵州高原向云南高原及广西丘陵过度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较复杂,玉米主要分布在800-1500m的高山及丘陵旱地㊂本区气候特点是春暖早,秋寒亦较早,夏季温凉㊂年降水F1200-1500mm,玉米生育期内的4-9月降水F为1102.5mm,占全年降雨F 的80%,但分布不均匀,春干夏湿,一般要到5月上旬至5月下旬,春雨才开始,春旱较严重㊂本区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1300-1600h,年太阳辐射总F 98-105KCal/cm2㊂本区热F充足,气候温凉,雨F 充沛,日照充足,十分有利于玉米生育,唯春旱严重,常推迟春播时期㊂品种需求:玉米品种以杂交种为主,约占种植面积的80%,以兴黄单系列㊁兴单系列㊁西山系列品种㊁黔玉3号㊁黔单16号和安单3号[5]等品种为主栽品种㊂本区玉米地方品种较为丰富,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贞丰黄㊁晴隆大白包谷等地方良种仍有一定面积[6]㊂2.2.2.3 黔西部间套作春播玉米亚区黔西部间套作春播玉米区位于贵州西部,包括金沙县,黔西县,织金县,大方县,毕节市,纳雍县,水城特区,六枝特区,钟山区和赫章县的东部和中部㊂本区播种面积300万亩,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27.9%,总产106.8万吨,占全省总产的27.3%㊂平均亩产略低于全省平均亩产㊂本区属地势较高的地区,海拔在1400-1800m 左右,属高原山区,相对高度达500-600m以上,高差悬殊㊂气温变化较大,春暖迟,秋寒早,年均温13.5ħ,低于全省年平均温㊂无霜期223-273d,≧10ħ活动积温3373-4403ħ,夏季7月温度20-23ħ,8月份为19-22ħ,夏季冷凉㊂年降雨F 1205.2mm,玉米生长期间的4-9月降雨F为959.8mm,占全年降雨F79.6%,但雨季开始期较5第3期陈泽辉: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迟,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进入雨季,春旱较严重,常影响玉米春播㊂本区日照充足,年日照时为1081.3-1549小时,年太阳辐射总热F80-99 KCal/cm2㊂就气候因2来看,本区夏季温度虽然较低,但仍属于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故属玉米生态适宜区㊂在适宜生长温度下,而相对较低的温度时期较长,使玉米幼穗分化的前期持续时间延长,有利于形成穗大粒多,获得高产㊂由于温度较低,玉米生育期延迟㊂品种需求:由于长期栽培,已形成许多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地方品种㊂对玉米食味品质要求较高,尤以白粒型品种较为普遍,如:毕节大白包谷,纳雍大白包谷,大方二道早等地方品种㊂在上世纪90年代后,杂交种的应用面积逐渐扩大,近几年来,杂交玉米的面积约占播种面积的70%以上㊂生产上需要耐寒性好,耐瘠性好,籽粒灌浆脱水快的品种,主要推广品种有:西山系列㊁盘玉系列㊁毕单系列㊁毕玉系列杂交种,以及黔西4号㊁赫单4号等杂交种㊂2.2.2.4 威宁高寒春播玉米亚区威宁高寒春播玉米区包括威宁县全境及赫章县的西部,有耕地141.8万亩,旱地占耕地97.6%㊂2008年本区播种面积68万亩,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6.2%,总产16.2万吨,占全省总产的4.1%㊂平均亩产236公斤,是全省平均亩产最低的区域㊂本区是贵州省地势最高的地区,海拔1500-2200m,属高原山区,相对高度600m以上,高差悬殊,气候变化大㊂春暖迟,秋寒早,年均温12.1ħ,无霜期206-243d,是全省温度最低的地区,≧10ħ活动积温2588-3983ħ,夏季7月温度17.8-22.1ħ,8月份温度17.1-21.2ħ㊂年降雨F971-815mm,玉米生育期间的4-9月降雨F为827mm,占全年降雨F85%,雨季开始较迟,常在5月下旬才进入雨季,春旱较严重㊂年太阳辐射总热F108 KCal/cm2㊂本区由于气候冷凉,特别是夏季气温偏低,不利于玉米生育,故属于玉米低温次适宜区㊂由于气温低,玉米生育期延迟,中早熟品种需130d左右,中熟品种需150d左右才能成熟收获㊂生产上仍以耐低温的玉米地方品种为主,主要是威宁紫杆玉米㊂杂交种也有一定的推广面积,主要是来自云南省的宣黄单系列等品种㊂2.2.2.5 黔东及南部边缘间套作玉米区黔东及南部边缘间套作玉米区包括铜仁地区的沿河县,印江县,德江县,思南县,石阡县,铜仁市,玉屏县,江口县,松桃县,万山特区;黔东南州的施秉县,岑巩县,镇远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黎平县,丛江县,榕江县;黔南州的三都县,荔波县,罗甸县;黔西南州的望谟县,册亨县;及赤水河谷的赤水县,共24个县㊂有耕地面积576.2万亩,旱地占耕地面积37.6%㊂本区玉米播种面积180万亩,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6.6%,总产60.0万吨,占全省总产的14.8%㊂平均亩产低于全省平均亩产10.9%㊂本区气象特点夏季炎热,是贵州省热F条件最好的地区,本区年降雨F1100-1300mm,春雨较早,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即开始了春雨,雨水分布不均匀,春雨多,夏季雨少,尤以本区北部伏旱较严重,4-9月降雨F920mm,占全年降雨F74%㊂由于夏季炎热,7月中旬至8月上旬常出现35ħ以上的高温危害,不利于玉米生长发育,属玉米生态高温次适宜区㊂由于高温炎热,不利于玉米生长,加之病虫害容易发生,玉米单产低㊂本区域推广的玉米品种以杂交种为主,其中,在东部及东北部的县市区,主要推广来自我国北方及四川选育的玉米杂交种,如临奥1号㊁成单系列㊁川单系列㊁渝单系列㊁中单系列等杂交种;而在南部河谷地区的县适宜种植温带种质育成的杂交种,也是宜种植含有热带种质或贵州地方种质与温带种质育成的部分抗病杂交种㊂主要推广抗病㊁耐热㊁耐旱㊁耐瘠的硬粒型热带玉米杂交种,如:正大619㊁迪卡007㊁迪卡008㊁金玉819等㊂2.3 湘西、鄂西山地玉米区该区包括湖南的湘西武陵㊁雪峰山地玉米亚区和湖北的鄂西山地玉米亚区,种植面积约1208万亩㊂2.3.1 湘西山地玉米亚区该亚区位于湖南省西部,西北屹立武陵山,西南为雪峰盘绕,是湖南玉米主要产区㊂包括石门㊁慈利㊁桑植㊁龙山㊁大庸㊁永顺㊁花垣㊁沅陵㊁吉首㊁淑浦㊁怀化㊁绥宁等33个县㊁市㊂玉米种植面积434万亩,占湖南玉米种植面积的84.5%,产F占该省的8l%㊂该亚区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有三个特点:(1)冬暖夏凉,秋寒偏早㊂年均温16.0-17.3ħ,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ħ以上的时间在4月上旬,7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8ħ以上,比该省其他地区偏低㊂8月以后由于太阳辐射减弱,湘西地势较高,秋季降温迅速㊂6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6年(2)气温垂直变化显著,季节随高度的变化而异㊂无霜期比同纬度以东地区长,海拔500m以下无霜期261-307d,海拔500-800m无霜期250-260d,海拔800m以上无霜期230d左右㊂(3)光照时数少,日温差较大㊂湘西山多,云F 大,光照比其他地区少,日照1273-1642h,大部分地区在1500h以下,年日照率30%-37%,光照偏少,热F相应不足,太阳年总辐射F3830.4-4368.0MJ/m2㊂ȡ10ħ年积温4900-5150ħ,4-10月平均昼夜温差8.2ħ以㊂年均降水F1200-1700 mm,其中70%集中在3-8月㊂品种需求:湘西主要包括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两个地区,该地区土地贫瘠,春涝夏旱,所以,生产上需要耐瘠耐旱(伏旱),生长后期灌浆快㊁脱水快的玉米杂交种㊂湘玉10号是该区域的当家杂交种,母本7164来源于73单交,父本毛白11来源于含墨白血缘的农家种毛白,杂交种是黄白粒相间,品质和食口性好;植株耐旱耐瘠,耐粗放的耕作栽培条件[7]㊂近几年该区域推广的玉米品种逐步往品质型方向发展,在怀化㊁邵阳㊁娄底等低山丘陵地区,曾经风靡的潞玉13和临奥1号慢慢被正大999等品种取代㊂此外,环洞庭湖的岳阳㊁常德㊁益阳等地逐步向密植型品种发展㊂2.3.2 鄂西山地玉米亚区该区包括湖北的恩施㊁建始㊁巴东㊁利川㊁宣恩㊁咸丰㊁来凤㊁鹤峰㊁宜昌㊁枝城㊁远安㊁秭归㊁长阳㊁五峰㊁兴山㊁丹江口㊁郧县㊁郧西㊁竹溪㊁竹山㊁房县㊁南漳㊁保康㊁谷城㊁十堰等25个县㊁市以及神农架林区㊂该亚区地形地貌复杂,海拔垂直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㊂海拔500m以下低山河谷丘陵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10%,500-1000m的中山占50%, 1000m以上的高山占30%㊂南部太阳年总辐射F 3780.0-4200.0MJ/m2,是该省太阳光能资源的低值区;年降水F980-1600mm㊂该亚区玉米种植面积774万亩,占湖北玉米种植面积的87%,玉米产F占该省玉米总产F的83.7%,单产低于该省平均水平㊂由于垂直气候的变化特点,玉米种植方式复杂多样,又可分为高山㊁中山㊁低山三种玉米种植类型区㊂低山玉米: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地区㊂年均温16-18ħ,ȡ10ħ的年积温在5000ħ左右,其中以三峡河谷最高达5500ħ㊂10ħ初日至20ħ终日为180d以上,年降水F980-1200mm㊂品种需求:低山区主推品种有宜单629㊁蠡玉16㊁登海9号,其中宜单629是区试对照种,这些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㊁稳产,不秃尖㊁矮秆㊁抗倒性好㊁中密度㊁商品性好㊂中山玉米:分布在海拔500-1000m地区㊂年均温13-15ħ,ȡ10ħ的年积温4000ħ左右㊂10ħ初日至20ħ终日为140d,年降水F1100-1500mm㊂品种需求:中山区主推品种有腾龙1号(黄白粒)㊁康农玉108㊁鄂玉25等,这些品种的主要特点为稀植大穗㊁高产㊁品质好,抗灰斑,苞叶紧㊂高山玉米:分布在海拔1000-1800m地区,具有冬长无夏和春秋相连的气候特点㊂年均温8-12ħ,ȡ10ħ的年积温3000ħ左右,年积温最低的巴东县4葱坡,海拔达1819m,ȡ10ħ的年积温只有2065ħ㊂年降水F1200-1700mm,雨日多达190-210d,10ħ初日至20ħ终日为130d左右㊂品种需求:该地区由于气候冷凉,是湖北覆膜玉米的集中栽培区㊂高山区主推品种有湘玉10号㊁雅玉889等,这些品种的主要特点为抗纹枯病㊁灰斑病,抗穗粒腐㊁穗萌,熟期相对较早,苗期耐低温能力好㊂地方品种白马牙㊁小籽黄等仍有一定的面积㊂2.4 陕西㊁陇南山地丘陵玉米区该区包括陕西的陕南川道浅中山丘陵春夏玉米亚区㊁秦巴山区春玉米亚区和甘肃的岭南嘉陵江上游河谷山地春㊁夏玉米亚区,种植面积约802万亩㊂2.4.1 陕南川道浅中山丘陵春、夏玉米亚区该区位于巴山和秦岭之间,汉江和丹江上游,包括陕西的商南㊁商周㊁丹凤㊁洛阳㊁山阳㊁勉县㊁汉中㊁南郑㊁城固㊁洋县㊁西乡㊁石泉㊁汉阴㊁安康㊁紫阳㊁旬阳㊁白河㊁平利等县的全部或部分㊂玉米主要分布在浅山㊁中山和丘陵区㊂种植面积为300万亩左右,面积和总产分别占陕西玉米面积和总产的16.8%和12.2%,亩产低于该省平均水平的27%,仅为236公斤,是该省玉米的低产区㊂该亚区地形复杂,山岭纵横交错,川道㊁丘陵㊁山坡并存,气候差异较大,春夏玉米交错分布㊂夏玉米分布在汉江㊁月河川道和海拔800m以下的浅山丘陵区,春玉米分布在海拔800m以上的中山地带㊂该亚区海拔450-1000m,年日照1600-2100 h,年降水F700-900mm,年平均气温13-15ħ,ȡ10ħ年积温4000-4900ħ,无霜期210-230d,太阳年总辐射F4200.0-4620.0MJ/m2㊂土壤以黄棕壤㊁黄褐土为主㊂在汉江㊁月河冲积平原,地势平7第3期陈泽辉: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

玉米在中国的分布范围

玉米在中国的分布范围

玉米在中国的分布范围
玉米在中国可是种植得相当广泛哦!差不多全国各地都有它的身影。

主要的玉米产区有这么几个:
1. 东北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还有内蒙古这些地方,气候特别适合玉米生长,种植面积也大,产量高,是中国玉米的“大户”呢!
2. 黄淮海产区: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和陕西这几个地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也正合适,玉米种得特别好,是中国玉米的“重要力量”。

3. 西南产区: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这些地方,虽然山地和丘陵比较多,但气候很适合玉米生长,这里也是玉米的“老家”之一哦!
4. 南方丘陵产区:广东、海南、福建、浙江和江西这些地方,气候温暖潮湿,玉米也能长得很好,不过这里的种植面积相对小一些。

除了这些主要产区,新疆、甘肃、安徽等地也有一些玉米种植。

总的来说,玉米在中国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是我们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呢!。

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

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

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陈泽辉【摘要】Ecological regions of the southwest corn include all of Sichuan, Chongqing, Yunnan and Guizhou, most parts of Guangxi, south of Shanxi, hilly regions of the west of both Hunan and Hubei, and part of south Gansu province. Plant-ing area in 2013 was 90,838 million acres, which was one of the main corn producing areas of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heat, water, soil, and other agricultural natural conditions of corn planting areas, giving due consideration to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nd the layout of the national maize pilot districts, ecological regions of the southwest corn are divid-ed into five regions and 22 subregions. In this article,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on the types of maze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each subregion, based on the topography,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practice and so on.%西南玉米生态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全部,广西大部,陕西南部,湖南和湖北西部的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省南部的部分地区,2013年播种面积为9083.8万亩,为全国玉米主产区之一。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一、国家审定玉米品种1.1 玉米种植的重要性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具有关键作用。

国家对玉米品种的审定和区划十分重视。

1.2 国家审定的程序和标准国家对玉米品种的审定是经过严格的程序和标准来进行的。

审定过程中包括对玉米种质、产量、抗逆性等指标的考察和评价,确保审定的品种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

国家还会依据不同的生态区域,对玉米品种进行区划,以便农民们能够根据本地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1.3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的意义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能够确保种植的玉米品种在不同的地区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稳产性。

这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也能有效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2.1 生态区划分的背景和意义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多样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民进行种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对适宜种植的作物进行了生态区划分。

这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2.2 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农作物可能在同一生态区域内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生长条件。

这时,国家对这一生态区域内的不同农作物进行适宜性评价和划分。

对于同一适宜生态区中的玉米品种,国家将进行细致的区分和评估,以保证种植的玉米品种能够在该生态区域内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

2.3 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意义将同一适宜生态区内的玉米品种进行划分和评估,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选择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这也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发展,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民的收益。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3.1 对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的认识我认为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国家审定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玉米)

国家审定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玉米)

附件2国家审定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玉米)(征求意见稿)依据我国农业生态区划、玉米种植区划和生产实际情况,并考虑玉米各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品种熟性、栽培措施及生产发展趋势等因素,将我国玉米审定品种同一适宜生态类型区划分如下:一、普通玉米、青贮玉米(一)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该区属北方春播玉米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北部及东南部山区第四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部分地区、兴安盟部分地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乌兰察布盟部分地区、通辽市部分地区、赤峰市部分地区、包头市北部、呼和浩特市北部,吉林省延边州和白山市的极早熟区,河北省北部坝上及接坝的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的部分地区,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海拔1200米以上地区,宁夏南部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甘肃临夏市和张掖市的极早熟玉米区。

该区种植的玉米为极早熟品种,代表性品种有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冀承单3号等。

发生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穗腐病、灰斑病、北方炭疽病等。

(二)北方早熟春玉米类型区该区属北方春播玉米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中北部及东南部山区第三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部分地区、兴安盟部分地区、乌兰察布盟部分地区、赤峰市部分地区、通辽市部分地区、包头市部分地区、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区,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通化市山区和半山区的早熟区,河北省北部接坝地区,宁夏南部山区海拔1800-2000米地区,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太原市、阳泉市海拔1000-1200米丘陵山区,甘肃定西市、临夏市、酒泉市高寒冷凉的早熟春玉米区。

该区种植的玉米为早熟品种,代表品种有丰垦008、德美亚3号等。

发生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穗腐病、灰斑病等。

(三)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该区属北方春播玉米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第二积极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通化市、吉林市东北部中早熟区,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山西省中北部大同市、- 2 -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太原市、阳泉市海拔900-1100米的丘陵地区,宁夏南部山区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是我国玉米品种管理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玉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为了提高玉米品种的适应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我国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对玉米品种进行了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有助于提高玉米品种的适应性。

通过划分不同生态区,使玉米品种更加符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利于品种的推广和种植。

其次,此举有助于促进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

划分适宜生态区可以引导农民种植适宜的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进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最后,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通过科学合理的品种布局,可以在自然灾害等情况下确保粮食产量稳定。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

在划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温度、湿度、降水等,以及土壤性质和生态环境,确保品种在适宜区域内具有良好的生长表现。

为了确保划分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国家采用了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审定程序相结合的方法。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不同生态区进行,通过对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进行观测和评价,为审定程序提供依据。

审定程序则是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品种是否符合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要求。

在实施和监管方面,政府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同时,种子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承担品种试验和推广工作。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执法,确保种子市场的规范有序。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对我国玉米品种选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划分引导了育种方向,使育种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其次,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促进了创新资源的整合,提高了品种研发水平。

最后,生态区划分有助于提高品种质量,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种子生产水平。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一、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导致玉米品种的适应性不强,往往一个品种在某个地区表现优良,在另一个地区却可能表现不佳。

为了提高玉米品种的适应性,促进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对玉米品种进行了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

二、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重要性1.提高玉米品种的适应性通过对玉米品种进行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可以使品种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得到推广应用,提高品种的适应性。

这对于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2.促进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有助于整合品种资源,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我国玉米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玉米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商机。

3.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通过审定适宜生态区的玉米品种,可以在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下,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三、划分原则及方法1.生态区划分原则(1)充分考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一致性;(2)兼顾生态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如交通运输、市场需求等;(3)以现有玉米种植区为基础,保持生态区的相对稳定性。

2.生态区划分方法采用聚类分析法,根据玉米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产量、品质、抗性等指标,对品种进行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

四、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结果1.各生态区玉米品种目录根据划分结果,明确了各生态区适种的玉米品种目录,为农民选用品种提供了依据。

2.各生态区玉米品种栽培技术要点针对各生态区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保证品种在相应区域内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五、对未来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的建议1.加强玉米品种资源收集和利用加大对野生玉米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力度,挖掘具有较高生态适应性的基因资源,为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山西省玉米种植生态条件与区域划分

山西省玉米种植生态条件与区域划分
问题 和发 展潜 力 。
到真正的发挥 ; 从而造成 了科研资源 、 农业生产资源的 大量浪费。面对新 品种 的推广 、 使用等诸多 困惑 , 有必
要好 好重 视 、 认真 研究 生产 与生 态环 境 的关 系 。
1 玉 米 在 山西 的 种 植 生态 变 化
玉米是山西省最重要 的农作物之一 , 全年播种面
呻 固 舯业
地 方 种 业
山西省 玉米种植 生态条件 与 区域划分
张彦 良
( 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 , 太原 0 3 0 0 0 6 )
加人世贸组织以来 , 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前所未
有 的巨大 变 化 , 市 场 经济 的大潮 推 动 着农 村 、 农 业 的变 革, 山西 的粮 食 生产 尤其是 玉 米生 产也 经历 了一 场新 的
洗礼。经济效益的拉动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 玉米生产
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 , 传统的耕作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
改变 ; 与此 同 时 , 诸 多 的不 适 应也 产生 了一 连 串的 问题 。 新 品种 在 一 些 地方 盲 目推广 , 不 仅 没 有 给 农 民带 来 收 益, 反 而 造 成 了减 产 减 收 ; 一 些 优 良玉米 品种 由 于没 有 与之相 适应 的气 候 、 土壤 、 配套 技术 结合 , 其优 势 没能得
2 . 1 春 播 中晚 熟 玉 米 区 这 是 一个 涉 及 面 积 最 广 、 产
据 各 地 的积 温 和 无 霜期 , 从 南 到北 划 分 为特 早 熟 区 、 早
熟 区、 中晚熟区 、 复播 区等 4 大类型。由于区划比较大 ,
在 同一 生态 区 内 , 存 在 着许 多 不 同类 型 的区域 , 这 给 指 导 和服 务 玉米 生产 带 来诸 多不 利 与不便 。 经 过 多 年 的调 查 研 究 , 根 据 山 西 省 不 同 地 域 的热

玉米生态类型区域划分

玉米生态类型区域划分

玉M类型区划分玉M生态类型区划分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南北纬度相差约50,经度相差约60,境内具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全省各地在降水、温度、光照等气象条件和土壤、生物、经济诸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深刻地影响着玉M产量的高低及其稳产性。

为了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对玉M生产的分类指导,进一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河南省玉M高稳优低研究与推广协作组1981—1983年开展了“河南省玉M生态类型区的划分及栽培技术规范化研究”。

根据全省各地光、温、水等生态条件的差异以及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生态区的生育性状表现,通过自下而上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定点观察和实验研究,以缓变因子(光、温、水、土)为依据,可变因子(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社会经济状况)为条件,运用相关、回归、方差、聚类分析等生物统计方法,将全省划分成6个玉M生态类型区。

豫北平原积温较少区本区位于北纬34016’至36015’,东经112015’至116030’,包括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焦作、商丘7地(市)的39个县(市),498个乡镇,耕地面积2215.6万亩。

本区80年代末玉M面积约800万亩,本区由黄河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前平原组成,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多在30M至90M之间,西部边缘有少量丘陵分布。

生态条件1.光照本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总日照时数为809—867小时,开花、灌浆、成熟期间的日照时数为282—321小时。

2.热量本区6月11日至日均温≥20℃80%保证率终止日的活动积温为2459—2500℃,刚刚满足中熟玉M杂交种对热量的需求。

而北部的安阳、濮阳热量紧张,农耗时间极短,在秋寒年份,中晚熟玉M杂交种难以保证正常成熟。

3.降水该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总降水量为350—496毫M,可基本满足玉M需水。

但6月上旬少雨,初夏旱机率高达45—60%,影响玉M适时播种。

在玉M需水高峰的7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集中,伏旱发生率仅为10—25%,是河省伏旱最轻的地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类型区划分
玉米生态类型区划分
ﻭ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南北纬度相差约50,经度相差约60,境内具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全省各地在降水、温度、光照等气象条件和土壤、生物、经济诸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深刻地影响着玉米产量的高低及其稳产性。

为了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对玉米生产的分类指导,进一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河南省玉米高稳优低研究与推广协作组1981—1983年开展了“河南省玉米生态类型区的划分及栽培技术规范化研究”。

根据全省各地光、温、水等生态条件的差异以及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生态区的生育性状表现,通过自下而上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定点观察和试验研究,以缓变因子(光、温、水、土)为依据,可变因子(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社会经济状况)为条件,运用相关、回归、方差、聚类分析等生物统计方法,将全省划分成6个玉米生态类型区。

豫北平原积温较少区ﻭ
本区位于北纬34016’至36015’,东经112015’至116030’,包括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焦作、商丘7地(市)的39个县(市),498个乡镇,耕地面积2215.6万亩。

本区80年代末玉米面积约800万亩,本区由黄河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前平原组成,地势西高东
低,海拔高度多在30米至90米之间,西部边缘有少量丘陵分布。

ﻭ生态条件ﻭ
1.光照本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总日照时数为809—867小时,开花、灌浆、成熟期间的日照时数为282—321小时。

ﻭ 2.热量本区6月11日至日均温≥20℃80%保证率终止日的活动积温为2459—2500℃,刚刚满足中熟玉米杂交种对热量的需求。

而北部的安阳、濮阳热量紧张,农耗时间极短,在秋寒年份,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难以保证正常成熟。


3.降水该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总降水量为350—496毫米,可基本满足玉米需水。

但6月上旬少雨,初夏旱机率高达45—60%,影响玉米适时播种。

在玉米需水高峰的7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集中,伏旱发生率仅为10—25%,是河省伏旱最轻的地区之一。

本区东部部分乡镇,
4.土壤本区主要土壤类型有两合是低洼盐碱区,夏季内涝严重。

ﻭﻭ
土、沙土和盐碱土。

两合土分布在西部,有机质含量为0.6—1.0%,全氮为0.06—0.1%,速效磷为3—15ppm,速效钾为70—100ppm,属中上等肥力,适宜玉米生长。

沙土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有机质含量为0.43—0.8%,全氮为0.02—0.06%,速效磷2—9ppm,速效钾80—150ppm,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差。

盐碱土约占本区面积的10%,表层含盐量高达0.3—0.6%,不宜种植玉米。

ﻭﻭ从以上生态条件看,本区光照充足,积温较少,雨量适中,地势平坦,土层浓厚,是玉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