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公开课一等奖自创详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品读夕照图(10分钟)
1、你觉得夕照图美,哪句诗写夕照图?
师画简笔图:长江、残阳
故意将太阳画成圆的,请学生在诗中找理由反驳
2、那这两行诗中哪个词写得好?
平日我们描写阳光用什么动词?(照、射、洒)换上这些词好不好?换词读一读。换好不好?(铺字表现出了阳光的柔和,斜射的方位,还有面积的广大而均匀)
5.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
简介白居易(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其中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家喻户晓。)
6、过渡:《暮江吟》这首诗,是他在1083年去杭州做官上任的路上,看到江边日落的美景,陶醉其中而写下的。
二、读诗,领略诗境(6分钟)
1、教师范读。师:一位特级老师曾说:“学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读,读,就像练武功,简单的招数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请大家打开课本,先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画出节奏。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3.个别汇报读.师生评。
8.小结诗意: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的这幅美丽的画?
过渡:多美的画面啊!那斜阳再往下落,再往下落,时间从傍晚推移到了----夜晚,你从哪里知道天黑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夜、月)
(二)品读月夜图:(5分钟)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诗人沉浸在这夕照图中,久久不愿归去,天色伴随着一丝遗憾拉下帷幕。
3.除了月亮,诗人还描绘了露珠,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即是珍珠。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3、新月如弓,露水如珠,多么令人惊喜啊,带着一份惊喜读——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大家读得很专心,很投入,读书就要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词?(评价: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味道,这种味道就叫韵味,而体现韵味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当的夸张,夸张的方式就是拖一点音,你真是个小诗人……)
4.过渡:看来大多数同学都会了。那老师得把难度加大,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不错,来个有点难度的吧!再来个难度更高的好吗?还能挑战吗?(出示多个课件)
3、明确背景,体会情感
(同学们的学习力真强!短短几分钟就能读得通顺、流畅、有节奏了,还有韵味,可我们似乎还缺少了点东西,缺少什么呢?对了,缺少点情感。俗话说:诗言志。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由)
PPT示背景(指名读):当时朝廷政治昏暗,斗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己请求外调,调到杭州,这首诗就是作者在赴任途中的长江边写下的。。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诗人那种轻松畅快的心情,随同诗人一起赏景抒情——齐读
三、赏诗,感悟诗情
1、导入:人们常说,诗词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词表达了诗人的志向。还有一些时候,诗词就是一幅画!这首《暮江吟》就是这样的——请找出词中的景物。
斜阳、江水、露水、月亮
你看得出这是什么季节吗?(秋天)你在这首诗里看到了秋天里的哪些画面?一个是夕照图,一个是月夜图。你认为最美的画面是哪一个?
仰望天空,他看见了——(一弯新月),俯首草地,他看见了——露珠。(诗人感叹:齐读—露似真珠月似弓)
2.师相机画----新月。
(1)故意画成圆月,问:画得对吗?(不对)
(2)请学生上台画新月。(画得对吗?预设—对,你有些天文知识。--不对。老师解释)
(弯月分新月和残月,农历初几天的月亮是新月,月末几天的月亮是残月。残月的残拼音音序是C,就像残月,弯月向右。而诗中的是九月初三,是新月,应该向左)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白居易,引导积累。
2、有感情诵读,熟读成诵。
3、根据所描绘的景色,想象画面。
4、感悟诗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所描绘的景色,想象画面。
2、有感情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知诗人。(4分钟)
“铺”字多用在何处?(引导“铺”字组词:铺床、铺路)
“铺”——(夜晚妈妈帮你铺床,盖被子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得出:温暖,柔和,舒服,亲切)(学术说法: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有人拿了一块红绸子从天边慢慢地铺了过来,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大家跟着来,用他的方法读读。齐读
2、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傍晚)
3.区分“墓、幕、慕”字,分别组词快读。
4.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吟:吟诗)《暮江吟》写的是什么?(傍晚江边的景色。)
3、指名读。你能读出它的柔美吗?请你轻柔地读——一道残阳铺水中。谁能读得更柔和一些?——一道残阳铺水中。
4、就这两行诗你还认为哪里写得好?(瑟、红)
5、用“仿佛、好像”说说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像绿宝石、无瑕的翡翠、碧玉;像小孩子的脸,像红玛瑙、像火)
6、红如小孩的脸,绿如无瑕的翡翠,这是多么纯净的美啊!请你读——半江瑟瑟半江红。红如玛瑙,绿如宝石,那是多么绚丽的美啊!请你读——半江瑟瑟半江红。
导言:同学们,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诗如画。自古以来,曾有无数的文人墨客歌咏她们,留下了许多不朽名句。如,我们读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读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还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著名的山水风景诗——《暮江吟》。
1、板题,齐读后强调“吟”的读音。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7、夕照下的江水半绿半红,这是多么美丽的奇观啊,看我拿的这两根粉笔,一根红色的,一根绿色的,江水应该怎么画。谁来画画?
预设:
生:靠近斜阳的应该是红的,靠近岸边的应该是青绿色的,因为岸边有水草倒映的颜色。(生边说边画)。
师边演示课件边小结——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1、你觉得夕照图美,哪句诗写夕照图?
师画简笔图:长江、残阳
故意将太阳画成圆的,请学生在诗中找理由反驳
2、那这两行诗中哪个词写得好?
平日我们描写阳光用什么动词?(照、射、洒)换上这些词好不好?换词读一读。换好不好?(铺字表现出了阳光的柔和,斜射的方位,还有面积的广大而均匀)
5.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
简介白居易(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其中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家喻户晓。)
6、过渡:《暮江吟》这首诗,是他在1083年去杭州做官上任的路上,看到江边日落的美景,陶醉其中而写下的。
二、读诗,领略诗境(6分钟)
1、教师范读。师:一位特级老师曾说:“学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读,读,就像练武功,简单的招数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请大家打开课本,先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画出节奏。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3.个别汇报读.师生评。
8.小结诗意: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的这幅美丽的画?
过渡:多美的画面啊!那斜阳再往下落,再往下落,时间从傍晚推移到了----夜晚,你从哪里知道天黑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夜、月)
(二)品读月夜图:(5分钟)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诗人沉浸在这夕照图中,久久不愿归去,天色伴随着一丝遗憾拉下帷幕。
3.除了月亮,诗人还描绘了露珠,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即是珍珠。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3、新月如弓,露水如珠,多么令人惊喜啊,带着一份惊喜读——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大家读得很专心,很投入,读书就要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词?(评价: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味道,这种味道就叫韵味,而体现韵味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当的夸张,夸张的方式就是拖一点音,你真是个小诗人……)
4.过渡:看来大多数同学都会了。那老师得把难度加大,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不错,来个有点难度的吧!再来个难度更高的好吗?还能挑战吗?(出示多个课件)
3、明确背景,体会情感
(同学们的学习力真强!短短几分钟就能读得通顺、流畅、有节奏了,还有韵味,可我们似乎还缺少了点东西,缺少什么呢?对了,缺少点情感。俗话说:诗言志。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由)
PPT示背景(指名读):当时朝廷政治昏暗,斗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己请求外调,调到杭州,这首诗就是作者在赴任途中的长江边写下的。。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诗人那种轻松畅快的心情,随同诗人一起赏景抒情——齐读
三、赏诗,感悟诗情
1、导入:人们常说,诗词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词表达了诗人的志向。还有一些时候,诗词就是一幅画!这首《暮江吟》就是这样的——请找出词中的景物。
斜阳、江水、露水、月亮
你看得出这是什么季节吗?(秋天)你在这首诗里看到了秋天里的哪些画面?一个是夕照图,一个是月夜图。你认为最美的画面是哪一个?
仰望天空,他看见了——(一弯新月),俯首草地,他看见了——露珠。(诗人感叹:齐读—露似真珠月似弓)
2.师相机画----新月。
(1)故意画成圆月,问:画得对吗?(不对)
(2)请学生上台画新月。(画得对吗?预设—对,你有些天文知识。--不对。老师解释)
(弯月分新月和残月,农历初几天的月亮是新月,月末几天的月亮是残月。残月的残拼音音序是C,就像残月,弯月向右。而诗中的是九月初三,是新月,应该向左)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白居易,引导积累。
2、有感情诵读,熟读成诵。
3、根据所描绘的景色,想象画面。
4、感悟诗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所描绘的景色,想象画面。
2、有感情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知诗人。(4分钟)
“铺”字多用在何处?(引导“铺”字组词:铺床、铺路)
“铺”——(夜晚妈妈帮你铺床,盖被子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得出:温暖,柔和,舒服,亲切)(学术说法: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有人拿了一块红绸子从天边慢慢地铺了过来,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大家跟着来,用他的方法读读。齐读
2、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傍晚)
3.区分“墓、幕、慕”字,分别组词快读。
4.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吟:吟诗)《暮江吟》写的是什么?(傍晚江边的景色。)
3、指名读。你能读出它的柔美吗?请你轻柔地读——一道残阳铺水中。谁能读得更柔和一些?——一道残阳铺水中。
4、就这两行诗你还认为哪里写得好?(瑟、红)
5、用“仿佛、好像”说说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像绿宝石、无瑕的翡翠、碧玉;像小孩子的脸,像红玛瑙、像火)
6、红如小孩的脸,绿如无瑕的翡翠,这是多么纯净的美啊!请你读——半江瑟瑟半江红。红如玛瑙,绿如宝石,那是多么绚丽的美啊!请你读——半江瑟瑟半江红。
导言:同学们,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诗如画。自古以来,曾有无数的文人墨客歌咏她们,留下了许多不朽名句。如,我们读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读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还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著名的山水风景诗——《暮江吟》。
1、板题,齐读后强调“吟”的读音。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7、夕照下的江水半绿半红,这是多么美丽的奇观啊,看我拿的这两根粉笔,一根红色的,一根绿色的,江水应该怎么画。谁来画画?
预设:
生:靠近斜阳的应该是红的,靠近岸边的应该是青绿色的,因为岸边有水草倒映的颜色。(生边说边画)。
师边演示课件边小结——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