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PPT
以学为主的IBL教学系统设计
以学为主的IBL教学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行业的学习(IBL)教学法的基本思路,探讨了IBL 教学法与建构主义学习的共同特点,介绍了IBL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并以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接本)”专业学生为对象,说明IBL教学法的实施与效果。
关键词基于行业的学习建构主义教学设计1 研究背景近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而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劳动力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社会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的矛盾在加剧;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长期脱离市场和社会需要,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应用需求。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用从小学到中学十几年养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继续进行大学的学习,即使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
学生对企业所需的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完全没有概念。
大学学习阶段的教学方法、手段等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
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使毕业生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学校积极引进和借鉴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模式,探索与实践符合中国国情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基于行业的学习(IBL,Industry Based Learning)是由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教学法。
为探索培养软件开发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在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两年制“专接本”学生中开展IBL教学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2 IBL教学方法的探讨“基于行业的学习(IBL)”是澳大利亚斯威伯尔尼科技大学在工程类学士学位的教学过程中施行的一种新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在企业工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工程项目的学习,了解、熟悉职场环境,培养具有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
这种学习有利于学生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计划。
2.1基于IBL的教学设计思路IBL教育方法不是简单的将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交给企业,而是校企双方协商,把企业直接引进到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制定教学方案,建立实习基地,把企业的管理、运作、工作模式直接引进到实习基地的实习活动中,以企业的项目开发驱动学生的实习活动,使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可以直接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比较分析“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
比较分析“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异同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几十年众多专家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强,在新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还不太完善,而且也还没有被广大教学系统设计者掌握的情况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主流。
在众多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中,以肯普模式和迪克-柯瑞模式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
其包括1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而问题的鉴别则成为教学设计过程的起点。
问题鉴别过程也称学习需要分析。
所谓学习需要分析是指找出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然后分析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是否可行。
学习需要分析的结果是提供“差距”有效资料和数据,从而形成教学设计项目的总的目标。
2 确定教学步骤与方法。
3 达标反馈。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被人们所理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
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
教学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学生是学习环境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辅导者。
目前这类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分析、构造和自主学习策略方面。
因此,被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虽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远不象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那样成熟,但也发展起来了一些相关的模式,多为描述性的或非线性的。
义学习环境这个教学设计的程序分为:(1)一般方法论;(2)需求评估;(3)目标、任务分析;(4)教学策略开发;(5)媒体选择;(6)评估学生。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步骤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步骤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为核心,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略”、“管理和帮助”而展开。
问题的提出基于对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控制环节。
步骤如下:1.教学目标分析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及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分析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即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师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其次,还要尊重学习主题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
2.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和问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恰当的指导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与以“教”为主教学设计中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相同。
3.学习内容分析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但真实的任务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体现,就需要对学习内容深入分析,明确学习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以及知识内容的结构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4.设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提出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中的核心和重点,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使得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可能。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是观点分歧,他们都代表某种连续性的复杂问题,能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均要求采用真实的情景通过自主建构的方式来学习。
构建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原则:(1)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分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子问题的解决是主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
同理下层子问题的解决是上层子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这样就形成一树状谱系图。
(2)学习任务耍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只能更加复杂,不能更简单。
《教学系统设计》.ppt
1. 学习者的学习态度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常用的方法
问卷量表 观察 访谈
2.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模型——ARCS
Attention(注意力) Relevance(关联性) Confidence(自信心) Satisfaction(满足感)
学习技巧 自我导向 追求稳妥
学习要求 看重现实利益
学习时间 部分 分散 离散
师生关系 平等 把教师看作促进者
传统学生
以完成某项教育阶段为目的 学科取向 素质取向 他人导向 追求新奇 看重未来发展
全时 集中 连续 视教师为长辈 视教师为权威
四、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谢 谢!
《教学系统设计》(3)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
第三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事实上,尊重每一个人的多样性和特权是 一个根本原则,这一原则应导致摒弃任何 标准化的教学形式。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学习——内在的财富》
第三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学习者起点能力分析 二、学习动机和风格分析 三、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四、网络环境下的分析
【行动型】: •乐于受直接经验的支配。 •能成功地挑战新经验, •乐群,愿与他人交往。 •理念是“任何事情我都要尝试一次”。
【反省型】: •喜欢深思熟虑。 •喜欢缜密地收集和分析经历及活动的相关资料,他们这类人, •喜欢观察他人行事。 •理念是谨慎。
【理论型】: •喜欢基本假设、原则、理论模式及系统思维。直到所有的事情都整齐有序,纳入理性 的框架之内才会停止。 •完美主义者, •理念强调理性和逻辑,
一、学习者起点能力分析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核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学生的需求: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风格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2. 学习环境: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创造积极、合作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场景,提供有趣的学习材料和资源,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3. 学习策略: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使学生能够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4. 评价方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教师还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项目作业、小组讨论、展示演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5. 教师的角色: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 “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围绕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是数学学习理论和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教师提出创意和决策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结构教师是教学系统的中心,教师是主动,教师利用讲解,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灌输对象。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
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结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学生是知识意义建构主动建构者。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
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主动认知工具。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由于“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不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从实际的设计方法上看,都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要想理解和掌握“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困难,只需了解以教为主ID和以学为主ID的理论基础,再把前面所介绍的有关以教为主ID和以学为主ID的具体设计方法与步骤结合起来,并加以适当的补充就可以了。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2)在“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同时也可采用其他的“传递—接受”策略(甚至是自主学习策略)作为补充,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3)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也可充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如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和促进知识的迁移等);(4)便于考虑情感因素(即动机)的影响:在“情境创设”框(左分支)或“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框(右分支)中,可通过适当创设的情境或呈现的媒体来激发学习者的动机;而在“学习效果评价”环节(左分支)或根据形成性评价结果所作的“教学修改”环节(右分支)中,则可通过讲评、小结、鼓励和表扬等手段促进学习者三种内驱力的形成与发展(视学习者的年龄与个性特征决定内驱力的种类)。
教学系统设计
(2)它是理论性的,代表着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内容
(3)它是简约的形式,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简约体现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四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
1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肯普模式的特点: (1)在十个教学环节中有九个环节皆由教师自己完成,另有一个环节是在 教师主讲或起主导作用前提下由师生共同完成。 (2)四个要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3)三个主要问题:学生必须学到什么;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 学;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价)
C
HAPTER
2
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 设计,也称传统教学系统
通过对学设计的前段分析
以及教学结果和目标分析,
我们已经明确了为什么要 教学?教学从哪里开始?
设计,主要是基于行为主
义学习理论或认知学习理 论,设计的焦点在教学上, 强调教师要起主导作用。
教学目标是什么?接着我
们就是要解决如何教的问 题。
D
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对象的表述、行为的表述、条件的表 述、标准的表述、基本部分与选择部分、内外结合的表述
2
在分析和表达教学目标时,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应阐述学习行为主体; —要用行动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述教学目标;
—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
—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
在阐述和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注意: —正确定位目标对象;
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
策略的设计
2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编排 分析教学内容类别及性质
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有机组合 教学媒体与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系统设计 1.8 学教并重”教学系统设计 图文
1.6 “学教并重”的教学系统设计主讲:安素平1.6.1 “学教并重”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与教理论基础1. “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与教的理论基础2. “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与教的理论基础3. 两种理论的互补性——“学教并重”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与教的理论基础上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高于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下位观念。
新学习内容类属于组织者,两者存在类属关系。
下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上位观念。
组织者类属于新学习内容,两者存在总括关系。
并列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于当前所学的新学习内容,但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这时在组织者与新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不是类属或总括关系而是并列组合关系。
动机可以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发生由于动机并不参与新旧知识之同的联系,所以从表面看,似乎并不能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但是动机却能通过使学习者在集中注意、加强努力学习持久性和挫折忍受力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潜能,来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起催化剂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动机可以影响习得意义的保持由于动机并不参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所以从表面看,似乎也不能影响习得意义的保持,但是保持总是要通过复习环节来实现,而在复习过程中动机仍可通过使学习者在集中注意、加强努力和学习持久性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潜能,来提高新获得意义的清晰性和牢固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习得意义保持。
动机可以影响对知识的提取(回忆)动机过强可能产生抑制作用,使本来可以提取的知识提取不出来(回忆不起来)。
学习者考试时由于心理紧张(动机过强),影响正常水平发挥就是一个例子。
反之,有时动机过弱,不能调动起学习者神经系统的全部潜力,也会减弱其对已有知识的提取。
——“学教并重”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与教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缺点则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因而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
教学系统设计-课件
认 知
皮亚杰
学心
习理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认知结构——人的认知活动是按照一定阶段的顺序形成 和发展的心理结构来进行的,这种心理结构就是认知结构。
知识结构论和学科结构论——应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 构,并按学习者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学习。
(3)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①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预 学 习期 目 标定
向
执
认 知
行
1.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 理论和传播理论。
2. 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是系统科学理论。
3. 教学设计的依据是对学习需求(包括教学系 统内部和外部的需求)的分析。
4.教学设计的任务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设计 方案。
5.教学设计的内涵共有五个方面:调查、分析 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 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 其结果。
①直接的观察学习;②抽象性观察学习; ③创造性观察学习。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动作再现过程
动机过程
榜样作用的刺激
榜 样
独特性
的
情感诱发力
事 件
复杂性
流行性
功能性价值
观察者的特性
感觉能力
唤起水平
知觉定势
以往的强化
符号编码 认知组织 符号预习 动作预习
观察者的特性 认知技能 认知框架
体能 部分反应的可行性 对再现的自我观察 精确的反馈
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学派
早
期
行
行为
为主
主义
义 学 习 理 论
新 行 为 主 义
新 的 新 行 为 主 义
代表人物 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
三类主要的教学设计及特点
三类主要的教学设计及特点三类主要的教学设计即为: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学教并重”式教学系统设计(一)、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也称传统教学设计,设计的焦点在“教学”上,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因而这种理论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领域中有很大的影响;不足之处是,按这种理论设计的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教师是教学系统的中心,教师是主动,教师利用讲解,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灌输对象。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
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结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学生是知识意义建构主动建构者。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
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主动认知工具。
(二)“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是围绕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是教师提出创意和决策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具有以下特点:(三)“学教并重”教学系统设计:由于“学教并重”教学系统设计不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从实际的设计方法上看,都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要想理解和掌握“学教并重”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困难,只需了解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理论基础,再把前面所介绍的有关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具体设计方法与步骤结合起来,并加以适当的补充就可以了。
我比较喜欢“学教并重”教学系统设计。
以学为主的IBL教学系统设计
以学为主的IBL教学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行业的学习(IBL)教学法的基本思路,探讨了IBL 教学法与建构主义学习的共同特点,介绍了IBL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并以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接本)”专业学生为对象,说明IBL教学法的实施与效果。
关键词基于行业的学习建构主义教学设计1 研究背景近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而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劳动力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社会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的矛盾在加剧;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长期脱离市场和社会需要,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应用需求。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用从小学到中学十几年养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继续进行大学的学习,即使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
学生对企业所需的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完全没有概念。
大学学习阶段的教学方法、手段等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
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使毕业生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学校积极引进和借鉴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模式,探索与实践符合中国国情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基于行业的学习(IBL,Industry Based Learning)是由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教学法。
为探索培养软件开发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在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两年制“专接本”学生中开展IBL教学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2 IBL教学方法的探讨“基于行业的学习(IBL)”是澳大利亚斯威伯尔尼科技大学在工程类学士学位的教学过程中施行的一种新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在企业工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工程项目的学习,了解、熟悉职场环境,培养具有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
这种学习有利于学生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计划。
2.1基于IBL的教学设计思路IBL教育方法不是简单的将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交给企业,而是校企双方协商,把企业直接引进到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制定教学方案,建立实习基地,把企业的管理、运作、工作模式直接引进到实习基地的实习活动中,以企业的项目开发驱动学生的实习活动,使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可以直接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学习教案
⑥教学方法单调,只局限在新课标列明的宏观的理念 ,没有从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的教 学手段。
⑦对于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科的教学规律缺乏了解, 打糊涂仗。除了一本课标,有的连新课标也没看见。 对目前的教学理论发展几乎很少了解。
(2)学科性问题
①没有从课文出发,片面地强调感悟、探究。
第二教时,这位老师这样提问:上一节课印象最深 刻的是什么?
学生答:故事的印象最深刻。而教师的意图是 希望学生回答 “我”得到的人生的经验。 C、问题无价值
有一位教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行道树。这有什 么意义?他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树,你 会选择什么树?难道你让学生非得选行道树?
第8页/共140页
1、揣摩理解朴素真挚的语言之美。
2、通过朗读来体味并理解文章所蕴涵的父爱深情 。
3、联系生活,体味自己的亲情。 根据设定教学的目标,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设 计了如下教学任务:
1、说人物(熟悉课文,了解爸爸 ,是一个怎样的 爸爸。 a、这是一个严厉的爸爸; b、这是一个 慈爱的爸爸;c、这是一个爱花的爸爸; d、这是 一个重感情的爸爸;e、这是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 爸爸。
第1页/共140页
第一章 走向语文教学设计:站在传统和现 实的交叉口 学习目标: 1、 理解:学习语文教学设计的意义。 2、 了解:语文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的作 用。 3、 掌握: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 重 点:掌握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
第2页/共140页
第一节 背景和意义
1、理论和实践的脱接现象是新课程改革表现出来 的突出问题。
我们要具体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
朗读:准、实、情、节奏;
默读:视、扫、猜、重读;
细读:圈、点、吟诵,研究读; 第19页/共140页
第四讲 教学系统设计PPT课件
第四讲 教学系统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来自行为主义心理学。其基本 观点是教学目标用于指导教学和测量结果。
教学目标不能陈述学生“知道什么、理 解什么”,而应陈述通过教学之后,学生 “会说什么”和“会做什么”。会说什么 和会做什么是行为,可以观察和测量。
2020/7/27
14
第四讲 教学系统设计
陈述得好的行为目标应符合三条标准(R.E.Mager马杰 ) (1)说明教学后出现的行为表现,即学生能
12
第四讲 教学系统设计
(二)目标的陈述技术
传统教学目标是用含糊的术语如“知道、了 解、理解、热爱、欣赏”等词语陈述的。
为了增加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在教学目标陈 述时需要克服目标的含糊性,目前一致公认可以 采用行为目标、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和表现 性目标来克服目标陈述的含糊性。
2020/7/27
13
2020/7/27
9
第四讲 教学系统设计
一、目标的设置与陈述
(一)教学目标设置的理论
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导教学目标设置的理论 主要是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 习结果分类理论。
2020/7/27
10
第四讲 教学系统设计
布 卢 姆 教 学 目 标 分 类 理 论
2020/7/27
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1)知识(2)领会(3)运用 (4)分析(5)综合(6)评价
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1)接受(注意)(2)反应(3)价值化 (4)组织(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
(1)知觉(2)定向(3)有指导的反应 (4)机械动作(5)复杂的外显反应 (6)适应(7)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情景设计
单击添加说明文本单击添加说明文
本问题单、击案例添、加说明文本单击添加说明
项目、分歧
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系
任务表征工具 知识建模工具
文本
主动性策略
统 设
信息搜索工具 协同工作工具 绩效支持工具 管理与评价工具
单击添加说明社情文会景性性本策策单略略 击添加说明文 本单击添加说协明作性文策本略 单击添加说明
常见自主学习策略:
反思策略、支架策略、启1 发式策略、随机进入策略、学
徒策略、抛锚策略、自我反馈策略、探索性策略、讨论策略、
竞争策略、协同策略、伙伴策略、角色扮演策略、教练策略、
建模策略 ;
添加
标题
知识的内容特征及学3习者主体特征是2决定自主学习策略选择
的关键因素;
12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设计原则:不同学科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同、围绕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学习情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 条件、学习任务必须与真实学习情境相融合;
9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资源设计
了解问题的背景与含义,建构自己的智力和提出解决问题的
建 构 主 义 的 学 习 观
3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知识建构(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
4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 基本要素
组合资源形态:
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动画
丰富的资源集合:
尽可能的收集与教学主题相关资源
10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提供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引扩充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 与设备;
问题/任务表征工具 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 绩效(performance)支持工具
计 模
管文理与本帮助添设计加说明文本
式
总结与强化练习
修订
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
7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总结性评价
学习任务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是基于问题驱动的学习; 提出问题,是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 学习问题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分歧,它们都代表 连续性的复杂问题; 提出问题的原则:问题要有意义,真实情景下的问题;问题 要隐含所要传授的知识;问题要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歧义性; 问题要有开放性;
6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学任务
分析教学目标 (确定学习主题及学习目标要求)
基 于
分析学习者特征 (确定学习者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
建
构 主
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义
的 教 学
学习资源设计 认知工具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 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 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 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 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2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添加
标题
3
2
14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学评价
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如何度量与评价?素质如何体现?
自我建构需要统一的评价目标1吗?
如何确定评价指标?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添加 标题
3
2
15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Thanks
信息搜索工具 协同工作工具 管理与评价工具
11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
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的作用;
假设,学习者需要知道有关问题的详细信息,并需要学习必
要的预备知识;
组织形式:
学习活动中心、或学习资源中心(关键是良好的目录索
引、便捷的检索方法、多种形态的资源共存,非单一的资源
中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题网站的方式,通过超媒体链接而成的虚拟资源中心
(良好的组织结构、便捷的检索功能、开放的资源空间,资
源的利用者也是资源的建设者)
管理与帮助设计
教师职责: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
关键是教师能否适应职责1与角色的转变;
添加
标题
3
2
13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总结与强化练习
简明扼要的串讲,将学生知识系统化;
检测与练习可巩固所学知1识,保证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情境 协作 会话 资源
5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 设计原则
※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情境创设; ※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 ※要求提供能保证学习任务展开的 学习环境; ※要重视运用自主学习策略;
8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情境设计
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 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学习情境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 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
学习情境的三个要素:学习情境的上下文背景、学习情境的 表述及模拟、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