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知识对应图示[6]

合集下载

史上最全! 中外历史对照表(收藏打印版), 无数高中生都在转!

史上最全! 中外历史对照表(收藏打印版), 无数高中生都在转!

当金字塔遇见炎黄,当摩西遇见武丁,当大卫、所罗门遇见文武王,当苏格拉底遇见墨子,当柏拉图遇见孟子,当汉尼拔遇见韩信,当四帝共治遇到三国鼎立,当穆罕默德遇见李世民,当理查十字军东征遇到岳飞北伐,当伊丽莎白一世遇到努尔哈赤,当彼得大帝遇见康熙,乾隆遇见华盛顿、当俾斯麦遇见李鸿章,这些遇见,恰恰是中国与世界的同一个世纪的并行。

1517果阿总督到广州请求通商未果,炮轰广州。

1553年中葡停息干戈,1553-1557年葡人开始在澳居留。

1555-1558年胡宗宪、戚继光(1528-1588)、俞大猷等接连重创倭寇;1559年倭寇之王王直被推上断头台1565年西班牙征服菲律宾群岛。

1566年为害已解放后东南倭患终于最后平息。

1567年有限度的开放海禁,史称“隆庆开海”。

1571年鞑靼部俺答汗受封顺义王;1572年神宗继位,张居正十年辅政,史称“万历中兴”。

1578年李时珍(1518-1593)经二十七年著成《本草纲目》。

1581年推行新税制「一条鞭法」;1590年织田信长的继承者丰臣秀吉完成统一1592、1597年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中朝赢得最后胜利。

1598年西班牙闯入广东。

1601年荷兰炮舰首次开到广州。

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1500年葡萄牙到达巴西1510年攻占果阿,建立东方殖民地总部;1511年夺取马六甲1517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动宗教改革1519-1522年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

1521西班牙征服阿兹特克;1532征服印加帝国1528年苏里曼一世攻陷布达佩斯1534《至尊法案》,英王成英教会最高领袖,正式与教廷决裂。

1543哥白尼(1469-1492)《天体运行论》出版1562-1594法国胡诺(加尔文派)战争,破坏性超百年战争1566年“破坏圣像运动”,尼德兰革命爆发。

1580年西班牙吞并葡萄牙1581年(荷兰)联省共和国成立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开创德川幕府(1603-1867)。

世界古代史复习-思维导图集

世界古代史复习-思维导图集

第四单元 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罗马帝国
封建等级制度
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
精品课件
补充: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灭 波斯,建立横跨三洲的大帝国。“希腊化”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世界古代史复习
思维导图集
精品课件
世界古代史ຫໍສະໝຸດ 上古文明中古文明非洲
亚洲
欧洲
欧洲
亚洲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希腊
古罗马 法兰克王国与西欧封建制度 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拜占庭帝国
日本
阿拉伯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佛教 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共和国 查理马特改革 基督教 工商业城市 巴黎、牛津大学 查士丁尼法典 大化改新 伊斯兰教

详细的中国史世界史知识结构图

详细的中国史世界史知识结构图

初三历史复习知识结构图
主题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网络
主题二?近代化的起步知识网络
主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知识网络
主题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网络
主题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知识网络
主题六: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知识网络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主题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知识网络
主题八:?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网络
主题九:?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知识网络。

世界史知识点专题图表理解版

世界史知识点专题图表理解版

专题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1、宪章运动为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英国工人爆发宪章运动,政治纲领是《人民宪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最终失败。

2、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失败后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创作了《国际歌》。

中外历史知识对应图示1938-1945

中外历史知识对应图示1938-1945
1119393
百团大战
豫湘桂战役
国民党
反“扫荡”
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
皖南事变
重建
军部
局 部 反 攻 开 始
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I
I
整风运动
9194067811121941 156
相持与反攻
10121942161012 19432
1119446
中共“七大”

面 反 攻
194525789
北 非 战 场
斯大林格勒 保卫战
苏美英德黑兰会议
扫荡“敌后根据地”
*南京伪国民政府
德 国
-投



八、、
诺曼底战役开辟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会38
掀起反共高潮
积极反共
消极抗日
丨: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i
B■'■一rBI
1938111939389194067811121941 15681012 194261012 19432791119446194525789
绥靖政策
占领捷克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莫斯科会战
构建“东方战线”
;对日本扩张的制裁
|=

1弓
侵华策略改变



政治诱降

4

珍珠港事件
太平洋战争爆发

转 折 占 八、、

世界历史知识结构与线索概览(图表)

世界历史知识结构与线索概览(图表)
相关史实: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传统科技停滞;西学东渐;受倭寇、荷兰、葡萄牙等侵略影响,渐行闭关政策。
阶段二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蒸汽时代)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
总特征
工业革命逐渐完成,资本主义最终战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是当时的历史主流。
民族解放运动
主要特点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即反帝反封建。如“亚洲的觉醒”;日本改革和独立;非洲反帝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国际工运和社会主义运动
主要特点
组织性增强,以合法斗争和经济斗争为主。
主要任务
利用民主权利建政党、组织,团结积聚力量,做思想组织准备。
革命理论发展
列宁主义
国际工运组织
第二国际
民族解放运动
主要特点是联合反帝、反殖、反霸,争取建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并最终崩溃。
国际工运和社会主义运动
主要特点
经历了迅速发展、动荡、挫折,探索中曲折前进。
主要任务
稳定与发展
革命理论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中国历史概况
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前进;改革开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主要矛盾变化
英德矛盾上升为一战前的主要矛盾。(之前主要是英法矛盾)
美国外交政策
泛美主义(“美洲人民利益一致”)
英国外交史实
利用法、俄与德国的矛盾,组成协约国,并在一战争中击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加紧对拉美的渗透,参与瓜分非洲和中国等。
殖民扩张特点
资本输出为主要的经济侵略方式。政治上直接征服,与地方封建势力勾结,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2.下表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目录及课文内容摘编,阅读下表,回答相关问题章节标题课时标题正文子目第五专题晚清时期的内忧外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回应①②患与救亡图存③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七专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④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⑥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1)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备选项中选出合适的子目序号,填入材料一中①②③④⑥处。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C.两次鸦片战争 D.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E.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请结合所学知识,編写⑤子目下的课文内容。

(编写要求:注意包含历史叙述的基本要素,如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影响等等。

逻辑通顺,史实正确,内容完整,字数200字左右)【答案】(1)BCAED(2)示例: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列席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说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蒸蒸日上,中国则处在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扩大市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开始正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①②③分别是BCA;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和思想基础,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展了国民大革命,故④⑥应该是ED。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图表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图表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图表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发展1.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以法老为中心的政治制度和象形文字为其显著特征。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和宗教信仰。

1.2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苏美尔人建立了城邦国家,发明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为后世法律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代表,约公元前2500年出现。

该文明的城市规划先进,有复杂的排水系统,但后来因不明原因衰落。

1.4 古代中国文明中国古代文明以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中心,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时期。

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形式,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古典时期的各大文明2.1 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以其哲学、文学、艺术和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雅典的民主制度和斯巴达的军事制度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种城邦政体。

2.2 罗马文明罗马文明继承并发展了希腊文明,其法律体系、建筑艺术和军事组织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马法是古代最完善的法律体系之一,罗马帝国的扩张也奠定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2.3 中国的秦汉时期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文字、法律等。

汉朝继承并发展了秦朝的制度,同时开放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2.4 印度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是印度古典时期的一个强盛王朝,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

三、中世纪的文明发展3.1 欧洲的封建社会中世纪欧洲社会以封建制度为特征,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教会在这一时期具有极大的权力和影响,是文化和教育的中心。

3.2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7世纪,伊斯兰教的兴起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迅速扩张到中东、北非、伊比利亚半岛等地。

2020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15课思维导图

2020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15课思维导图


中央体制 三公九卿 御史大夫 九卿


太尉
民族
地方体制 推行郡县制 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封 建 国
巩固统一措施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法律、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布法律, 编制户籍,迁豪强贵族,整顿社会风气

疆域


确立的政治体制被以后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统一意义
孙武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
转型前
政治制度 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地方分权
转型后
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到破坏,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雏形出现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分析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原始人群
原始社会
母系社会 父系社会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水平地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新时期时代晚期出现
父权取代母权 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
出现较大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权贵阶层
三皇神话色彩浓厚,五帝事迹具体
制作
历史老师任俊
西汉末年,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不安

4
西方的灭亡
公元9年,王莽夺权,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王莽改制,激活社会矛盾,导致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西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外历史纲要(下)精美思维导图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外历史纲要(下)精美思维导图

13 世纪初,入侵的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
德里苏丹国家
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苏丹是最高统治者,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 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646 年日本大化革新,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14 世纪末, 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16世纪末,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

亚 与
日本
背景
10 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庄园形成并推动武士集团的 形成发展。

12 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
亚 的
建立
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

掌握实权,可以镇压叛乱、征收赋税

特点


帝国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

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

经济


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 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文化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 的数字先后经过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的文化发展

政治


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思维导图

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思维导图

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思维导图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思维导图【附件】:- 附件1: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原文PDF- 附件2: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教学辅导PPT - 附件3: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练习题集【法律名词及注释】:- 法律名词1:宪法- 宪法是一国或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最高法律,规定国家政权组织和运行的基本制度,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利益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

宪法具有牢固、稳定、长期的特点。

- 法律名词2:刑法- 刑法是规范社会成员间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法律分支。

刑法规定了犯罪以及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种类和刑罚适用等内容。

- 法律名词3:民法- 民法是调整个人和民事关系的法律分支。

民法规定了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内容、取得和终止、保护等方面的规范。

【正文】: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历史轨迹1.1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1.1.1 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和文化成果1.1.2 旧石器时代的生产与生活方式1.2 文明的发祥与社会进步1.2.1 农业的兴起与定居生活的形成1.2.2 文明的特征与表现形式第二章:古代软硬科技的进步与传播2.1 灌溉农业的发展与传播2.1.1 灌溉农业的概念和特点2.1.2 灌溉农业在各地的发展状况和产生的影响2.2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2.2.1 造纸术的起源和发明过程2.2.2 造纸术在古代的传播和影响第三章:中外历史文化比较与交流3.1 中外历史文化的相互影响与借鉴3.1.1 中外历史文化交流的背景和意义3.1.2 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2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3.2.1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途径和时期3.2.2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学习效果第四章:丝绸之路的建立与繁荣4.1 丝绸之路的起点与线路4.1.1 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和发展历程4.1.2 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和重要节点4.2 丝绸之路的经济与文化交流4.2.1 丝绸之路的商品贸易情况和特点4.2.2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与思想传播第五章:近代史的开端与全球化进展5.1 近代国际关系的格局与变化5.1.1 近代国际关系的体系和特点5.1.2 近代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影响因素5.2 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影响5.2.1 近代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和条件 5.2.2 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和社会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