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取得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双丰收
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有效探索
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有效探索一、引言语文教育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内容,既涉及到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又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
然而,目前很多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独立分隔,缺少有效地结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所写的作文有较大的脱节,因此需要探索高中语文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二、理论基础1.从教育学角度的教学理论教育学家研究表明,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而学习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有效地吸收知识。
2.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表明,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思想性、文学性和实践性,即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实践。
三、实践探索1.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作文教学需要依托于课文教学,通过分析课文,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同时,作文教学也需要依赖于课文的积累,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因此,将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相关技能,提高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
2.结合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以课文为基础,利用情境教学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结合课文的内容,开展写作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分析,整理课文,写下评论和感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优秀范文,启发学生用类似的结构和语言,创作新的作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与他人的讨论和互动中,理清思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结合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总结能力。
试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融合的新思路
试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融合的新思路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教育界不断探索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融合模式,试图通过融合两者来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习效果。
本文将试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融合的新思路,探讨如何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融合意义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融合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融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和文章,学生可以模仿和学习到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加强语言输入,提高语言输出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还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的写作风格和结构,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发。
融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阅读是思维的输入,写作是思维的输出,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面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融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新思路为了实现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我们需要探索新思路,拓展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有益的学习资源。
1. 以阅读引领写作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是从命题开始,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展开写作。
而融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新思路是以阅读为引领,通过教师选取和布置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阅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所阅读的作品展开写作。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散文或小说,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然后要求学生针对其中的某一个主题或情节展开写作,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运用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融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需要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不仅有文学作品,还可以包括一些实用的文章、资讯和课外读物。
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摘要〕高中语文教改涉及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这就是如何提高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这里面牵涉到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教材,一是教法。
其实,如果能很好地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互相沟通互相补充,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其实,教材无非就是一例子”。
这句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
当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说,课文例子教学是作文教学结合得好互补性教学的效果就好,因此这两者应该巧妙有机结合。
〔关键词〕课文作文互补互利1 教学工具互通语文是工具课。
工具课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教材,亦即一篇篇的课文。
就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讲,这一“工具”是很不尽人意的。
那些基本篇目大多属于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时期的作家的作品,其所反映的生活已远离现今时代,远离学生,极不适合作今天学生的教材。
这一点,近一时期已有不少论者提出质疑。
尽管国家在教材编写上采取了一纲多本的措施,但基本篇目却大致相同。
此其一:教材作为范文,水平过高,与学生实有水平相去甚远,学生学起来有高不可攀之感。
此其二:有人曾提出过改革教材的一种设想,即编入一定量的学生的作文(可以是优点缺点并存的),但一直未能实现。
既要使用现有教材,又要克服教材带给教学的不利,就要将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结合起来———课文是教材,作文也是教材。
通过课文的示范,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写”;通过评析作文(主要是那些有缺点的作文)、让学生知道“不应该那样写”。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写的是学生自己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体现的是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见解,反映的是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学生极贴近。
以作文为教材,现身说法,学生学起来觉得亲切、实惠,收益当然会快,同时也弥补了教材远离现实生活的缺陷。
2 目标定位互联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任务主要的要靠课文教学去完成。
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目标具有交互性,二者是紧密相联的。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课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接近以至赶超课文水平。
试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融合的新思路
试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融合的新思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革,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融合教学的新思路。
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其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其阅读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将试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融合的新思路,旨在探索一种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模式。
一、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阅读是作文的源泉。
只有广泛地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才能够提供学生充分的素材和灵感,激发其写作的热情。
作文反过来又可以促进阅读。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对所读的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
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融合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综合阅读素材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入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包括课外读物、文学名著、报刊杂志等,这些素材既可以用于阅读教学,也可以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选择相应的阅读素材,如古诗词、经典散文、科幻小说等,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阅读点拨与写作指导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文章进行点拨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内涵,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教师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让学生以阅读文本为依托,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表达,将所读的文章转化为自己的文学创作。
3. 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融合,可以通过相互促进的方式来实现。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通过模仿和借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在写作过程中,又可以结合阅读的经验和感悟,为自己的写作注入新的灵感和能量。
这样,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就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1. 设计多样化的写作任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写作任务,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文等不同类型的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立足经典阅读,促作文教学双丰收
立足经典阅读,促作文教学双丰收【摘要】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在新形势下的中考命题改革趋势中,阅读和写作是最高形式的体现。
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找到有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综合能力、让教师作文教学事半功倍,最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
在课标和中考命题指导下,在本校经典阅读的活动中。
立足经典阅读,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学习、感悟和积累,是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经典作品经典阅读语文综合能力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在新形势下的中考命题改革趋势中,考查内容更侧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写作是最高形式的体现。
如何让学生有素材写呢?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技巧写成初中生级别的优秀作文呢?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取得师生双丰收呢?笔者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老生重谈的一个关键——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提供积累广阔的写作题材的平台、引导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让他们有的写,愿意写,写得好。
经过了探索和实践,调查和分析,对如何“立足经典阅读,促作文教学双丰收”进行了积极不懈的探索,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实施的具体策略如下:一、开展经典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有的放矢针对学生进行表格调查、分析:笔者通过“经典文学阅读”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吸收相当薄弱。
于是,走近经典文学,立足经典文学,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方面的兴趣,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促作文教学双丰收的突破口之一。
二、多方寻求提高阅读经典兴趣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此,我想尽各种办法来调动学生阅读经典的积极性。
(1)以读导读。
在教学中,我会不失时机地将经典名著引入课堂之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例如讲授《智取生辰纲》时,学生了解杨志极力保护和押送生辰纲,但最后还是被吴用等人智取了情节后,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他为什么会去押送生辰纲?”“他被劫后又如何?”“吴用等英雄好汉劫去生辰纲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对杨志这些英雄好汉的命运的关切,学生掀起阅读《水浒》的热潮,由此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如何做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得益彰
如何做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得益彰摘要:本文以怎样做好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联系教学为主题,探讨了在课文讲读中渗透写作教学的科学策略,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课文作文教学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涉及到很多文学技巧和作品创作、构思方面的内容,如果教师在这些内容的讲解上,注意把课文教学跟作文教学进行融合,联系怎样写作来讲解一些课文中重要的文学手法、创作思想,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而有效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作出有力推动。
而教师应怎样做好课文教学跟作文教学的联系教学,在教学工作开展上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以下本文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实际工作,对这一课题展开详细论述。
一、在课文教(教材/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材里面,很多课文都属于我国文学史和西方文学史上著名的经典文章,此类文章属于某些文体的典范,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到很多文体的标准写法和成功的技巧运用模式,因而对于学生阅读同类文体的作品、进行同类文体的写作训练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在课文讲解上结合文章的文体特征讲解作品中成功的创作手法,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经典的文章,掌握很多文体最成功的写作模式和方法,从而积累素材,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奠定基础。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很多之所以写不好作文,在于缺乏阅历,对很多文体应当怎样写作没有概念,缺乏对主题进行思考演绎的经验,因而很多学生一遇到规定主题的写作训练,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不知道应该怎么写。
导致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阅读和创作特定文体的经验,知识过于贫乏,因而不懂得怎样演绎和解析主题,无法展开文章。
而要在阅读基础量短期内无法迅速积累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会怎样写作,最佳的方式是让学生通过模仿同类的范文,观察理解经典的成功文章在处理同类题材上使用怎样的写作方法,怎样展开情节,解析主题,学习其成功的手法,从而积累写作经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刍议
二 、写作 时 ,要化 整 为 零
3 及 时 讲 评 .
作文讲评 要趁热打铁 ,要把握 多鼓励 ,多表 扬 ,少批 评的
通过 以上 的批改方法 ,既减轻 了教师批改作 文的负担 ,学
生 的作 文水 平 又得 到 了提 高 ,两 全 其 美 双 丰 收 。
l
课外阅读l言 学 瑚 语文探
农 村 初 中 作 文 教 学 刍 议
刘 凤玲
( 吉林省扶余县 陶赖 昭二 中语文组 ,吉林 扶余 1 10 ) 9 52
作文教学是 初 中语文 教学 的一项重要 任务 ,但 在实 际操 作 半 ,让 学 生 对 作 文 有 准 确 的 定 位 是 非常 必 要 的 , 明确 自 己 中,往往在这一 领域所花的 时间少之又少 。尤其 是农村初 中学 想 写些 什 么 。其 次 ,利 用 一 课 时进 行 中 间部 分 的描 写 ,在 生 阅读 量 小 ,知 识 储 备 不 丰 足 , 作 文 几 乎 成 了学 生 不 敢 碰 教 师 开 头 定 下 感 情 基 调 的 基 础 上 ,考 虑 选 取 那 些 材 料 来 组 织 不愿 碰 的 “ 区 ”。近 几年 ,为 了应 对 中考 ,很 多学校 采取 文 字 。要 将 所 要 用 的 事 例 很 好 的 串联 起 来 ,要 考 虑 如 何 过 雷 “ 打快拳” 的方 式来提高作文分 数。 即:选择不 同题材 的类型 渡 ,如 何 议 论 ,如 何 抒情 。 再 次 , 利用 一 课 时 进 行 作 文结 作文 ,教给学生 针对 不 同题 目灵 活套 用的方法 ,让学 生将作文 尾 ,正 确 引导 学 生 发 挥 自 己的主 观 能动 性 ,表 达 自 己的真 背熟 。要承认 ,这样的作文在一 定程 度上确实 可以拿到高分 。
浅谈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相结合
浅谈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相结合目前,语文教学往往把作文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割开来,讲读课文就单纯讲析,教写作就单纯教写作,认为作文教学纯粹是写的问题,与讲读无关,其实并非如此。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其中“写”更重要。
从高考方面来说,作文要“写”,占的分数多;从将来方面来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写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论文等等,“写”也是基本的工作能力。
鉴于这种情况,课文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读,要在讲读的同时,还必须紧密结合作文教学,使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怎样才能结合起来呢?课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才能提高,才能写出好文章。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文本解读来促进写作。
否则,是写不好文章的。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作者分析问题和写文章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具体方法如下。
一、课文教学渗透作文教学。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习写作技巧,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过去我在教学中,单讲作文,作文和课文分开讲,这样往往事倍功半。
一讲作文就是什么写景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给学生谈了许多理论。
可是这些理论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示例,学生学起来觉得很枯燥,也很难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出并强调学习课文中的有关写法,这对学生的作文有着很大的影响。
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单单分析理解课文,而没有指出或没有强调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学生就不一定能灵活地运用这些好的写法。
比如,《故乡的榕树》一文,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抒情技巧,抒发了思乡的深情。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点出文章运用的抒情技巧。
首先是触景生情。
作者住所附近的两颗榕树,引起作者回忆故乡的两颗老榕树,反映了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
其次是绘景传情。
作者进入回忆的第一段,用概括列举的方法描绘了家乡榕树的四周景色,不仅写出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同情,也表达了对老榕树的感激之情。
试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融合的新思路
试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融合的新思路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升级,教育界也呼吁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课程设置。
其中,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一直是两个重要的方向。
而将两者进行融合,则是当前教学的新思路。
作文教学强化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阅读教学则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两者的融合,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考能力。
同时,在阅读故事或文章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自悟,从而提高作文的水平。
因此,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融合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 打破屏障,注重课堂互动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互动,设置一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小组活动和课堂互动,例如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入故事情节,并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交往。
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技巧。
2. 确立“阅读理解+写作”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两者的融合,通过“阅读理解+写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题和写作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巧。
例如,在阅读文章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于文章中素材,同时通过组织交流、集体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度分析文章,并针对文章的段落结构和语言表达,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3.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互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互动,将图书馆、阅读教室等资源充分利用,为学生提供有益的阅读材料和写作培训,增加作文和阅读的质量。
同样,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来发掘文章中的精神和理念,达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语在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工作中,教学方法和模式也需要进行升级。
而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融合,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两者的融合,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优秀课文引领小学作文教学
利用优秀课文引领小学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利用优秀的课文引领作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优秀课文来引领小学作文教学。
利用课文进行阅读理解,为作文内容提供素材。
优秀的课文是经过精心选材和编排的,具有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课文,让学生认真阅读,理解和品味其中的文字,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然后,通过讨论和引导,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素材,写作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可以选择《茶花女》中的情节或者人物形象作为作文的素材,让学生续写故事情节或者创作自己的人物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利用课文进行写作技巧的引导和示范。
优秀的课文不仅在内容上有着丰富的内涵,还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上有着很高的水平。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通过解析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句子结构、篇章结构等。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优秀的课文进行写作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其中的语言表达,锻炼他们的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小王子》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解析,然后让学生仿写这些句子,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课文进行作文题材的拓展和延伸。
优秀的课文往往涵盖了丰富多彩的题材和素材,可以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灵感和启示。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多样化的课文,如散文、诗歌、小说等,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开阔思维和想象。
教师可以通过课文进行作文题材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
可以选择《诗经》中的诗歌作为素材,让学生续写故事情节或者写一篇记叙文,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利用课文进行批改和指导。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可以利用优秀的课文进行批改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浅谈作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浅谈作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总是习惯性地把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分而教之,二者各成一体。
但事实上,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利用教材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也可以挖掘教材内涵,将教材中的课文当作作文教学的范文,在课文教学中找到作文教学的契入点,引导学生学习、模仿、创作,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将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勿庸置疑,是一个重点,有时候,作文水平的高低甚至还是决定语文成绩的关键。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作文教学。
但在思想意识中,总是习惯性地把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分而教之,课文侧重于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作文则侧重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二者之间泾渭分明,各成一体。
但事实上,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亮在语文课本中。
很多文章独特的构思、深刻的立意、典型的材料和多样的手法,都能成为作文教学的范文,教师应在课文教学中找到作文教学的契入点,引导学生学习、模仿、创作,使教材最终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源头活水。
那么,如何将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呢?一、拓展教学思路,寻找作文教学契入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①打开苏教版语文课本,一篇篇美文呈现眼前,我们固然可以感悟到每篇文章深刻的主题、蕴含的道理甚至富含的人性美,但也可以转换一下教学思路,挖掘到其中所蕴藏的的作文教学信息,如:巴金《繁星》中紧扣繁星所作的三个场景的描写;沈从文《端午日》赛龙舟的场面描写;魏巍《我的老师》中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选材;谢大光《鼎湖山听泉》中移步换景的写法;高尔基《海燕》、茅盾《白杨礼赞》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这样的作文契入点比比皆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适时地举一反三,用教材来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假以时日,学生必能在教材的运用中获益匪浅。
如何实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双赢
如何实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双赢摘要: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的领地,课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的主阵地,如何将二者有效地结起来,实现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双赢局面是我们应该认真探究一个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仿生学;语文教学;改革作的熟练技巧。
”所以教师要在对课文这一个个例子的深入剖析中渗透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等写作技巧,从而实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双赢。
一、结合课文,延伸拓展,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大量阅读文本知识,可以借鉴他人的智慧为己用,取百家之长,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启迪。
要写好作文,平时一定要注意“博采”,广泛地搜集材料,积累材料。
议论性的文章运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宜选用名人名家的言论和事例,因为凡人琐事体现不出典型性,不具备普遍性。
记叙性的文章要选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事和物,充分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突出主题。
材料在精不在多,在于以一当十,关键看材料是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课内,教师结合课文,延伸拓展,也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的巧妙方法。
一位老师在讲解毛泽东的词时,便让学生回忆作者其他的诗词名句。
比如:“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宜将盛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等,共有十多句。
在《致橡树》的讲解中,她让学生积累古代诗歌咏爱情的名句,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诗歌《错误》的学习中,教师补充了《闺怨》、《梦江南》、《八声甘州》几首诗词,让学生积累了许多关于闺怨题材的诗词。
对于学生熟悉的诗句,常常教师说上句时,学生便抢着说下句。
答对了,学生便得意得露出了笑容。
在轻松活泼的语言课堂上,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学习中,她联系另一位自杀的艺术家——梵高,让学生深刻体会海子和梵高的精神追求,令学生极为震撼。
这样结合课文延伸拓展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二、积累,课文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写作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一定的积累是无法写出好文章的。
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有效探索
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有效探索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语文教学不再单纯地追求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与作文的写作中获得更好的提升与体验,是当前语文教育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关于高中语文课文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是内容丰富的,包括文言文、古诗文、现代文等各种文体,每一部分的教学目的不同,而且同一部分内不同的篇章也有不同的教学意义和重点。
例如,古人的文化、历史、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大多围绕在文言文中,而现代文则追求作者情感表达和文字艺术的效果。
课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也多种多样,如增进学生眼界,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读书修养和鉴赏水平等。
因此,高中语文课文教学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1.正确引导语文课文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是正确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同时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对所教授的课文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领悟。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应该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主动思维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和美妙之处,以此达到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目的。
2.加强文化渊源的挖掘。
高中语文课文的教学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很多独特的文化渊源。
通过对这些渊源的挖掘和深入学习,能够让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传承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着重强调对课文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介绍和阐述,起到扩充学生知识面和拓宽阅读视野的作用。
3.加强语言品味的涵养。
高中语文课文的语言都是经典名篇中的精华,它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学艺术效果,给学生带来的启发和思考是不可替代的。
教师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深入发掘课文中的语言魅力,这正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实现双丰收效果
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实现双丰收效果摘要:语言文字有着天然的美丽,内容包括听说读写等内容,关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在不同的学段有着不同的着重点。
比如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关注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并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表达。
不论怎样都需要教师在教育上花费功夫,利用现有的教材,将两者融汇贯通,真正的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积极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最终实现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双轨并行,两者交相辉映,让习作指导不再成为阅读教学的附属。
在学段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五个融合”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字:阅读教学;习作指导;教学效果;小学语文一、大力的融合“感悟内容”与“习作选材”,发挥优势作用大部门学生看到作文题就不知道该如何入手,也不知道怎么样去选取相关材料,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去写,这让他们感到非常的困惑,所以我们在进行文本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感受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我们看到课文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其实这篇文章主要是描写了北京热闹的过年场面,只有合理的融入文章的知识脉络,积极地了解文章意图以及对素材的选择技巧和感悟。
再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切入点去进行写作,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素材,这样一来写作的难度就逐渐降低了,写作的思路也会大大拓宽。
二、积极地把“学习语言”与“积累表达”这两者进行巧妙融合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语言的积累是从日常的常用句式所开始。
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立足于课本的知识,把握写作的出发点,有意识的把练笔内容转移到课本的内容上来。
(一)文本阅读后进行技巧性的仿。
对于文本的详细阅读,我们会发现文章的表达与结构都有着巧妙的组合,这样的文章技巧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不断地去学习和模仿,日积月累。
不断的提高习作水平。
(二)文本阅读后进行读后续写。
续写是一种很强的思维活动,也是激发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依据相关内容的需要,加入一些风趣幽默的内容,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感受,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指引学生进行续写。
浅谈读写结合,实现语文教学的双丰收
练 习册 中课 外 阅读 中 的好句 好段 和小 故事 当成 作文 材料 积 累 , 不 仅 能节 省 时间 ,又可 以加 深对课 文 的理解 ,真 是一举 两得 。例如 《 从百 草 园到 三味 书屋 》中的第 二段 和 《 社戏 》中的 l、1 1 2段 的景物 描 写 , 以称 得 上景 物描 写 的经典 , 可 词语 丰 富 , 表达 多样 , 语 言优 美 。把 它们 背下 来并 运用 到写 作 中去 ,也 能为 自己的文章 添 姿增 彩 。而 第三 单元 都是 介绍 名人 事迹 的 , 五单元 都是 有关 第 探 险故 事 的 ,他们 既属 于 课文 内容 ,又可 当作 文材料 ,又何 必为 积 累材料 到处 买书 , 时 间背诵 而 费脑筋 呢 ? 当然这是 针对 学生 花 作 业 多课外 时 间少 而言 的 。 要从 根本 上解 决学 生写 作 时缺少 材料 的 问题 ,仅靠 课本 的积 累是 远远 不 够的 , 还需 要 我们进 行大 量 的 课 外 阅读 ,补 充知识 。但 在有 限 的时 间内 ,读 “ 破万 卷 书”是不 太 现 实 的 ,因此把 课本 学 习与作 文积 累结 合起 来 , 这未 尝不 是一 个 既 省 时又省 力 的好办 法 。
一
短 时 间 内 积 累大 量 有用 的作 文 材料 呢 ?如 解 与作 文教学 相结 合 “ 以致用 ”学 习范 文 的 目的之一就 是学 会 怎样作 文 , 何 学 如
、
能写 出好文 章来 ,所 以不 要把 课文讲 读 的教 学与作 文 教学 分开 。 这节课 我们 讲课 文 , 个 单元 上完 了 ,我们再 去 专 门上一 节作 文 一 课 ,其实 二者 是相辅 相成 的 , 能分 开 。在 平时 的教 学 中就应 该 不 注重对 写作 能力 的培 养 与引导 ,才 能培 养学 生们 对写作 的兴趣 , 才能提 高写 作技 巧与 能力 。 我们用 七年 级 ( 教版 ) 人 的第六 单元 举例 。这个 单元 的 5 篇 课 文都 是写 动物 的佳作 ,而 这个单 元 的 “ 综合 性学 习 - 写作 ・ 口 语 交 际 ” 动也 与 动物有 关 , 就是 学 习完这 个 单元 我们要 学会 活 也 写一篇 关 于动物 的文 章 ,那 如何去 写 呢? 《 》这篇 文章 对 自己 猫 家养过 的三 只猫 进 行对 比描 写 ( 历 、外形 、性 情 、地 位 ) 来 ,通 过三次 养猫 的经 历 ,曲折 地表 达 了作者 同情 弱小 者 的思想 感情 , 并从 中悟 出 :凡事 不可 主观臆 测 , 则就 会犯 错误 。我们 很多 学 否 生 都养 过猫 或狗 之类 的小 动物 , 么我们 在讲 这篇 文 章时 , 可 那 就 以让 同学们 说说 自己养过 的这 些小 动物 的外 貌 、 情 , 它与 文 性 把 章的描写进行对 比, 看谁说得细致 、 贴切 、 有趣 。 老师边讲课文 , 边 给 同学们 说说 如何对 动 物进 行细致 的 观察 与描 写 。 这样 上 比另 花 一节 课专 门进 行写 动物 的作 文课 效果 好得 多 。 次 , 主题 表 其 在 达 上 , 多学生还 停 留在 小学水 平— — 只会表 达 对动 物 的喜爱 之 很 情 , 无其 他 , 再 而这 篇文 章 的主题却 有很 多方 面 , 立意 也 很深 刻 , 我 们若 能学 会其 方法 ,同学 们 的文 章层 次定有 所提 高 。 《 》是一 篇写 动物 的记 叙文 , 斑 羚 飞渡 》是小 说 ,《 》 猫 《 马 是 散 文 ,《 华南 虎 》却 是一 首诗 ,同样 是写 动 物 的文章 ,却 可 以 写成不同体裁,运用不 同手法 , 孩子们又能从 中学到什么呢?老 虎我们 大多 是在 动物 园里 见过 , 们看 到 的和牛 汉看 到华 南虎 的 我 情况差不多 , 我们能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呢?本文运用了象征 手 法 ,歌颂 了正直 的 中国人 摆脱禁 锢 ,向往 自由,追 求光 明 的斗 争 精神 , 以这 不是一 篇 单纯 写动 物 的文章 , 们把 这种 托物 言 所 我 志的手 法教 会学 生运用 到作 文 中去 ,学 生一 定会 受益 匪浅 。 如果每—篇课文 我们都能在讲解的过程中加入作文讲解成分 , 并 进 行加强指导 , 那么我们学完—个单元 学生怎么可能还不会写呢?
刍议如何取得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双丰收
刍议如何取得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双丰收花开必须雌雄共存才能结果,茂密的森林离不开低矮的灌木丛林,有经验的老农会把大豆和玉米在一起套种以达到丰产的效果……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会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它们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可喜的是,在教学时,我无意中发现这种共生现象也适用于语文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
例如:《背影》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至真至纯,可学生那浮躁的心能沉淀下来细细品味这似琼浆如仙露的浓浓真情吗?教学《背影》一文时,我踌躇了好久。
之所以有这种顾虑,有两个原因:自己学生时代的体验和对现在学生情感的不信任。
记得我再学这篇课文时,并没有从内心深处掀起我情感上的涟漪。
尽管老师费尽心思抠字眼品句子,我还是作为一个局外人游离于课文之外,答题技巧倒学了一点,可弄不明白这篇文章怎么就成了歌颂父爱的经典之作了呢?如今,已为人母的我再读这篇文章时,才有了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感悟。
如今的孩子生活太优越了,自小就被祖辈父辈捧在手心里,已经被照顾得太具体太细致了,以至于他们的情感已经麻木,不会感激,不知回报。
基于这两点想法,我认为能不能教好《背影》这篇文章,关键在于是否能叩开学生的情感。
那么,怎样叩开学生的情感之门呢?在教课文前,我设计了一个小环节――用写作促真情。
我说:“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沐浴在父母的光辉之中,你们感受到了吗?古话说‘养儿会怕儿一辈子’,是的,怕儿不健康,怕儿不成器,怕儿不立业。
儿女的脚步走多远,父母的目光就有多长。
请同学们仔细回顾这些年你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写出父亲最让你感动的一个镜头。
”本次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关注这些小宠儿对父亲究竟储蓄了多少情感,因此,我让每一位同学当堂朗读自己写的片段。
这个过程花了一节多课。
这个前奏是不是有些长了呢?的确不短。
但最终的结果表明,这样做是值得的。
我认为这是我上过的所有课中最成功的一次。
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帮父亲收庄稼,不久天下起雨来,我们只带了一件雨衣。
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双赢作用
浅谈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双赢作用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课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读,要在讲读的同时紧密结合作文教学,写作才能提高。
阅读教学注重对写作的拓展延伸,通过阅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借助这个视野,来拓展学生现实的生活空间。
通过阅读,还能扩展学生的写作空间,写作空间打开了,学生也就不为“写什么”而发愁,为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只有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一、在课文阅读中渗透作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这篇课文,也就是通过阅读课文的内容找出文章写了什么?如何分的层次等?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
有时,学生对教师的课文讲解不大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把讲解课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生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课文的阅读中吸取写作经验,逐步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
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把文章中一些好的词语、句子记忆在脑中,学习课文中语言的运用,以便丰富自己的词汇,教师要进行有意识的点拨和提示,为学生以后的练笔打下基础。
一般来说,阅读的文章越多、越熟,那他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思维也就越通畅、越活跃,也就能将阅读来的信息与自己的写作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习别人语言运用的过程,也是贮存写作模式的过程,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体会,由此可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同样电能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二、在作文教学中带动课文教学作文教学一个根本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写文章,而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选择写作素材,考虑文章的思想观点如何表达,怎样组织语言等。
作文教学,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的纳入课文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相结合。
如何实现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双赢
如何实现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双赢发表时间:2019-11-05T17:17:51.11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8期作者:陈志清[导读] 使课文教学的作用充分彰显,在教好课文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以及写作技巧。
广东省兴宁市齐昌中学514500摘要:在新课改的全面推行之下,教育人员不断地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引领之下,初中语文教师逐渐探索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融合路径,以期利用课文教学推动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利用作文教学使课文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文教学双赢七年级的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诸多的共同之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着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融合的途径,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有效实现了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双赢。
一、通过拓展课文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语文课文中蕴含着诸多知识,这些知识中终蕴含着他人的智慧,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这些知识,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启发。
只有当学生的素材积累到一定量时,才能保证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文思泉涌。
于议论性文章而言,需要运用事实论据以及理论论据,此时可以应用名人名家的事例或者是言论。
于记叙性文章而言,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平中见奇、小中见大的物或者事,这样可以将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充分突出。
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需要把控好积累的精度,积累一些具有感染力、说服力的材料,这些材料应用在文章中远比一些普通材料的效果要好。
上课时,教师需要将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拓展,这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我在讲解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课程的同时,也让学生积极搜集其它的寓言故事,如《黔驴技穷》、《狐狸和小猫》、《长颈鹿和狐狸》等寓言故事,通过将寓言故事扩展,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与寓言故事有关的题材,并了解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此外,教师在讲解诗歌题材的课文时,也可以将这类课程进行扩展,诗歌类的题材内容丰富,情感充沛,并且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通过扩展诗歌类的体裁,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诗歌方面的素材,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的了解,并从诗歌中感受到诗歌传递的情感,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浅议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效益的策略
浅议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效益的策略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的效益十分低下。
在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到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怕改作文,改作文费时费力,效果却并不明显的现象,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多,写作次数少和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效益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一、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探索、猎奇心理命题。
探索、猎奇心理是学生写作愿望的内在引发因素,命题时善于运用,会产生很好的引发效果。
如写《谈谈王熙凤的“笑”》,“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怎么单写她的笑呢?由于命题新颖奇特,引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普遍喜欢写。
我们也可以运用质疑、是非心理命题。
命题时,可以出一些学生希望解决而又有探讨价值的疑难、是非问题,供学生讨论。
如《走在最前面的人也是最痛苦的人》,这个命题是题目本身使学生质疑。
“走在前面的人怎么会最痛苦?”这似乎有悖常理,于是学生产生了解决疑难的愿望。
这个策略可以使作文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从而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2.批改作文时,多点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
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点值得肯定的,我们也应该给予赞美,从而激发其写作的兴趣。
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也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他们会认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以至不敢写,不愿写。
3. 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门功课,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作的一种内在动力,而鼓励创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推荐发表学生文章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探讨作文教学该如何取得成效
探讨作文教学该如何取得成效◆姜海静(吉林省大安市太山小学)作文教学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要以多样性以及综合性的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从何说起,不知道怎样表达等现象。
观察阅读提高大部分的学生害怕甚至讨厌写作文,认为根本无话可写,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由此可见,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学生们没有认真观察,没有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所以,学生们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大自然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不仅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而且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善于观察,就能够有话可写,写好作文。
例如,春天来临的时候,学生们要注意观察身边植物的变化,感受春风拂面的温暖,享受阳光和煦的明媚春光;夏天的时候,学生们可以观察炎热的现象;秋天的时候,学生们可以观察秋天的田野,感悟秋天丰收的景象。
冬天的时候,学生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变化以及寒冷的现象;下雨的时候,学生们不仅可以观察天气的骤变,而且可以趴在窗口观察雨景以及路上行人的反应。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发动学生养蚕,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并每天做好记录;还可以发动学生养兔子,观察兔子的分娩以及喂养小兔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
经过精心饲养和仔细观察,学生们的观察日记一定会写得绘声绘色。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留心生活,写学生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这就是作文。
二、指导学生扩大阅读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作文就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老师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名著以及自然科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如何取得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双丰收
花开必须雌雄共存才能结果,茂密的森林离不开低矮的灌木丛林,有经验的老农会把大豆和玉米在一起套种以达到丰产的效果……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会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它们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可喜的是,在教学时,我无意中发现这种共生现象也适用于语文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
例如:《背影》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至真至纯,可学生那浮躁的心能沉淀下来细细品味这似琼浆如仙露的浓浓真情吗?教学《背影》一文时,我踌躇了好久。
之所以有这种顾虑,有两个原因:自己学生时代的体验和对现在学生情感的不信任。
记得我再学这篇课文时,并没有从内心深处掀起我情感上的涟漪。
尽管老师费尽心思抠字眼品句子,我还是作为一个局外人游离于课文之外,答题技巧倒学了一点,可弄不明白这篇文章怎么就成了歌颂父爱的经典之作了呢?如今,已为人母的我再读这篇文章时,才有了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感悟。
如今的孩子生活太优越了,自小就被祖辈父辈捧在手心里,已经被照顾得太具体太细致了,以至于他们的情感已经麻木,不会感激,不知回报。
基于这两点想法,我认为能不能教好《背影》这篇文章,关键在于是否能叩开学生的情感。
那么,怎样叩开学生的情感之门呢?在教课文前,我设计了一个小环节——用写作促真情。
我说:“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沐浴在父母的光辉之中,你们感受到了吗?古话说‘养儿会怕儿一辈子’,是的,怕儿不健康,怕儿不成器,怕儿不立业。
儿女的脚步走多远,父母的目光就有多长。
请同学们仔细回顾这些年你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写出父亲最让你感动的一个镜头。
”本次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关注这些小宠儿对父亲究竟储蓄了多少情感,因此,我让每一位同学当堂朗读自己写的片段。
这个过程花了一节多课。
这个前奏是不是有些长了呢?的确不短。
但最终的结果表明,这样做是值得的。
我认为这是我上过的所有课中最成功的一次。
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帮父亲收庄稼,不久天下起雨来,我们只带了一件雨衣。
父亲让我穿上,我让父亲穿上。
我俩僵持了好一阵,突然父亲吼道:“听不听话,穿上。
”这是我听到的最美的一句话。
还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如此写道:父亲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那件已经泛白的灰色上装,一年四季不变,已经有好几年了,与他女儿那些鲜艳时髦的衣服形成鲜明的对照。
……
在朗读过程中,有的同学多次泣不成声,沉浸在父爱的感动中,被自己的父爱感动,也被别人的父爱感动。
在这样的氛围中,那些曾漠视亲情的同学,内心也被激
起了亲情的涟漪,一向爱感动的我,也多次被学生的真情润湿了眼睛。
至此,我意识到自己先前的那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们并不乏情感,只是先前我们不善于引导罢了。
在这种良好的情感调动下,《背影》这课的教学效果很好。
同学们纷纷交流自己阅读的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着父子深情。
当学生有了良好的感性认识后,教师又渐渐渗透到理性的分析。
这堂课教师少费了很多口舌,学生收获的却比老师讲授的至多不少。
由此,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教师应多动脑筋使自己成为一个好导演,而不应与学生抢着当好演员。
接下来是运用本文学习的写作技巧加工原先的片断练习,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这次作文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学生基本上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不仅有了真实的感情,而且有了较生动细致的刻画。
更喜的是很多学生模仿了作者的语言,长短句兼用,语言或质朴或典雅或警醒,文章显得有味道了。
当朗读了这些范文后,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一定要重视课文阅读,课文其实就是最好的作文选。
但是,是不是每篇课文都要用这种教学模式呢?其实未必,因为,授课也需要抓住时机,相时而动,模式要根据需要不断变换,并且不同教师由于个体差异,教学模式也是千差万别的。
但我认为规律只有一个——只有搞好作文教学与课文阅读的相辅相成,语文教学才能获得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