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大全
诚信的小故事

诚信的小故事精选有关诚信的小故事10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诚信的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诚信的小故事1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
)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诚信的小故事2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
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
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
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
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
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
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
不但要象先人李离那样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诚信的小故事3 诚信是一种人们在言行和行为中始终恪守道德规范、遵循准则的品质。
诚信小故事让我们通过真实的故事来展示诚信的重要性,并引发深思。
先说一个小故事:李明是一个聪明又刻苦的学生。
某天,他听到他最喜欢的老师告诉同学们中国有一个叫做"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时段,但课本上却没有涉及。
关于诚信的故事典故

关于诚信的故事典故1. 《曾子杀猪立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哭着闹着也要去。
妻子哄儿子说:“你别去了,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傍晚,妻子回来了,曾子真的要杀猪。
妻子急忙说:“我是骗骗孩子的呀。
”曾子认真地说:“那怎么行,小孩子是不能骗的!”就好像有一次我答应了小伙伴要给他带一本漫画书,就算后来自己有点舍不得,我还是遵守了承诺带去给了他,因为我知道诚信很重要呀!2. 《商鞅立木为信》商鞅要变法,担心百姓不相信。
于是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北门,就赏十两金子。
百姓们都觉得奇怪,没人敢动。
商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两金子!”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真的赏给他五十两金子。
商鞅说:“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说的话一定算数!”这就像老师说只要我们按时完成作业就有小奖励,后来真的给了我们奖励,我们就更相信老师啦!3. 《季札挂剑》季札出使晋国,途中拜访徐国国君。
徐国国君很喜欢季札的佩剑,但没好意思开口。
季札看出了他的心思,但因为还要出使别国,就没把剑送给他。
等季札回来时,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
季札来到国君墓前,把剑挂在了树上,说:“当初我心里已经答应把剑给你了,不能因为你不在了就违背我的承诺。
”这就像我和朋友约定好下次给他带块巧克力,就算他后来忘了,我也还是会做到,因为答应了就要做到呀!4. 《韩信报恩》韩信小时候很穷,有个老婆婆经常给他饭吃。
韩信很感激,说等他发达了一定要报答她。
后来韩信当了大将,真的找到了老婆婆,给了她很多钱。
韩信说:“我不能忘记你的恩情!”哎呀,就好像我摔倒了有个哥哥扶我起来,我说了谢谢,后来再见到他我也会很热情地打招呼呀!5. 《晏殊诚实》晏殊参加考试,发现试题是自己做过的,他如实向皇上报告。
皇上很欣赏他的诚实,给了他更大的官职。
晏殊说:“我不能欺骗皇上!”这跟我们考试的时候一样呀,如果看到了做过的题也不能作弊,要靠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样才心安理得嘛!6. 《华盛顿砍樱桃树》华盛顿小时候砍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他诚实地向父亲承认了错误。
诚信小故事(精选24个)

诚信小故事(精选24个)24个诚信小故事一、诚信是什么意思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统称。
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一诺千金等等。
但一般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指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诺。
二、诚信小故事(精选24个)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诚,真实,诚恳;信,信任,证据。
所以说,诚信,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诚信小故事(精选24个),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代诚信的故事1吴县有一个叫蔡璘的人。
他重视诺言和职责,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
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
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
蔡璘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
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貌,不肯理解,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并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
”蔡璘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
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
”最终蔡璘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现代诚信的故事2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
后离别数年,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
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
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其女双目失明,家道中落。
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
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
现代诚信的故事3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名叫尾生,一天这个小伙子遇到了一位姑娘并且喜欢尚了她,于是和这位姑娘约定第二天在长桥相会。
第二天尾生如约到了长桥,但姑娘没来,于是尾生便在长桥尚徘徊着等待姑娘的出现,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很多个时辰过去了,姑娘都还没来,这是天上下起了暴雨,不一会桥底的水久漫过了桥墩,渐渐的淹没了尾生的身体,但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约,不能失信于人,最终没有跑走,最终他抱着桥柱被淹死了。
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10个

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10个一、商鞅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这个故事表明,诚信是政令得以推行的重要保障,只有执政者讲诚信,民众才会信任并积极响应政府的举措。
二、季布一诺千金季布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项羽的部下,他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因此在当时名声很好。
当时楚地有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季布的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个人宝贵的财富,它所带来的信任和声誉会在关键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
妻子哄骗儿子说:“你在家好好呆着,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妻子赶集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
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
”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
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
”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德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中培养诚信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四、华盛顿与樱桃树乔治·华盛顿小时候,他的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
华盛顿为了试试斧头的锋利程度,就把父亲最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
父亲发现后非常生气,质问是谁干的。
十个诚信的故事

十个诚信的故事一、一袋子苹果种子在南京某小学,有一位老师给了每个学生一袋子苹果种子,要求他们回家种植并照顾好,最后取得收获的同学将得到奖励。
大部分学生都非常认真地进行了种植,并且每天都细心地照料着自己的苹果种子。
然而,有一位同学却没有种植,而是将自己的袋子藏了起来。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学生们的苹果种子终于生根发芽,而藏着袋子的那位同学却没有任何成果。
最终,老师公布了最终结果,只有一位学生种植的苹果种子结出了果实,他也因此获得了奖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成功的基石,只有真正努力付出,才能取得成功。
二、诚实的邮差有一位邮差,他每天准时将信件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一天,他遇到了一个重要的信件,但不小心将其掉在了路上。
虽然他知道这封信件非常重要,但他决定还是将其交给正确的收件人,而不是将其私自保留或者随意丢弃。
经过一番寻找,他终于找到了这封信件的主人,并将其交到了对方手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是一种美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坚持诚实,不撒谎,不欺骗。
三、诚信的商人在某个小镇上,有一位商人以诚信而闻名。
他经营着一家杂货店,与顾客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他不会欺骗顾客,不会故意提高价格,而是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出售商品。
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口碑也越来越好。
虽然有时候他可能会少赚一些钱,但是他相信诚信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回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经营智慧,诚信的商人能够赢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四、诚实的学生在一所中学里,有一位学生在考试中不小心作弊了,但是他没有被老师发现。
然而,他的良心不安,他决定将作弊行为告诉老师并承担后果。
他向老师坦白了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接受老师的惩罚。
老师对他的勇敢和诚实非常欣赏,决定给予他一个机会,让他重新参加考试,并改正错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不仅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勇气,诚实的人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五、诚信的律师在一起法庭案件中,一位律师代表被告进行辩护。
关于诚信的经典小故事10篇_关于讲诚信的经典小故事

关于诚信的经典小故事10篇_关于讲诚信的经典小故事诚实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是每个人都应当坚守的伟大情操。
那么关于诚信的经典小故事10篇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诚信的经典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更多的诚信的经典小故事请点击下方↓↓↓诚信的经典故事1诚信一个顾客走进了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个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
“在我的账单上多写几个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
”他对店主说。
但店方拒绝了这样的要求。
顾客纠缠地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
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
”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去谈这种生意去。
这时,顾客露出了微笑并满怀敬意地握住店主的手说:“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诚信的经典故事2接班人有一位出名的老锁匠,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
老锁匠为人正直,每修一把锁他都告诉别人:“如果你家发生了盗窃,只要是用钥匙打开的家门,你就来找我!”老锁匠挑了两个年轻人,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但两个人中只能有一个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
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
”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有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
”老锁匠宣布二徒弟为接班人。
大徒弟不服,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
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
否则,心有私念,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有关诚信的20个故事

有关诚信的20个故事诚信1:曾子杀猪曾子原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
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
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
”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
”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
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
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诚信2:韩信报恩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
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
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
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
”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 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
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诚信3:皇甫绩守信求责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
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
诚实守信的故事

诚实守信的故事(精选20篇)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家庭中,学校里,乃至社会,诚信往往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违背诚信的事,更是不可原谅的。
下面为您推荐有关诚信的小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
诚信的小故事篇1一次,曹操统领大军去打仗,途中要经过一片麦田,曹操下令说:“所有将士都必须小心,凡有践踏麦子者,不论是谁,立即斩首示众。
”老百姓开始并不相信,都躲在暗处暗自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
只见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走过麦田,没有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纷纷称颂。
突然,从麦田里飞起一只小鸟,将曹操的坐骑惊得一下子蹿入麦田。
受惊的马儿嘶鸣着,践踏了一小块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过。
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如果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
众将领赶忙拦住。
这时,有一位叫郭嘉的大臣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
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刎呢?”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现在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
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他挥剑割断了自己的一绺头发,扔在地上说:“我就以割发代替砍头吧。
”古时候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头发和皮肤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随便割掉头发被视为大逆不道,是不孝的表现。
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断头发和砍头是一样重的刑罚。
从此以后,军中将士对曹操更加信服了。
诚信的小故事篇2据《玉泉子》一书记载,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位处士常陪他下棋。
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到公案前去批阅公文,那位棋友趁机偷偷挪动了一个棋子,最后胜了吕元膺。
其实吕元膺已经看出他挪动棋子了,只是没有说破。
第二天,吕元膺就请那位棋友到别处去谋生。
别人都不知道辞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被辞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大全篇一:诚信小故事诚信故事 1、诚信的花朵有一个国王因为没有孩子,就想找一位诚实的孩子做王子。
他对前来应招的孩子们说:“今天给你们一粒种子,三个月后,看谁能给我种出最美丽的花,谁就是王子了。
”三个月过去了,聪明的或伶俐的孩子们捧着一盆盆五彩的花儿,前来参加最后的竞争。
只有一位小孩盆中空空、泪眼涟涟:“尊敬的国王,我每天辛勤的浇水,细心的施肥,即使睡觉,也把花盆搂在怀里,但是,我却什么也没种出来??”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诚实的王子呀,你不会种出任何的花草,因为我给你们的,都是炒熟的种子呀!” 故事中,孩子靠诚实做了王子。
...... 2、卖火柴的小男孩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
“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
“我不买”。
绅士回答说。
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
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
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
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
“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
“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
“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
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
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3、《郁离子》中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致。
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4、“一诺千金”的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5、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庄园主的家里。
一天中午,庄园主从外面回来,带回一把锋利的小斧子,随手放在门边,就去做活去了。
正巧,庄园主的儿子看到了这把斧子。
他看着闪闪发光的斧子,十分喜爱,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
于是,他带着斧子跑到了樱桃园里。
他选中了一颗细小的樱桃树,学着大人的砍树的样子,举起斧子用力砍下去。
只听得“咔嚓” 一声,小树被拦腰砍断了。
男孩一看不好,知道自己闯下了祸,就赶紧跑回家,把斧子放到了原处,躲到他的小屋里,忐忑不安地捧起一本书,装作专心的样子读起来。
几个小时后,庄园主回来了。
当他经过樱桃园时,发现他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被砍断了,顿时大发雷霆。
回到家里,他把果农叫来训斥了一顿,并要他把砍树的人追查出来。
一直躲在屋里的小男孩看到这种情景,心想,如果我不承认,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但转念又一想,如果去承认了,爸爸要责备我,也许还会打我的。
该怎么办呢?他坐地床边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大胆地走到了爸爸面前,低着头,红着脸说:“爸爸,别再追查了,树是我砍的。
”父亲问明了情况,不但没有责备他,还把他搂在怀里,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为你的诚实而高兴。
要知道,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
” 小男孩点点头,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心上。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华盛顿。
6、岔路口的诚信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
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
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
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
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
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
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7、诚信合作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
“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
”他对店主说。
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
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
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
”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
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
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8、信守承诺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非常穷的老人,他有一个儿子,名叫诚实,在他即将去世的时候,他对他的儿子说:“你们千万不能违背做人的准则,一定要做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诚实看着父亲,点头答应了。
父亲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父亲去世后诚实在小河边拾了许多的鹅卵石,拾了许多的小石块盖起了房子来到小山坡上盖起了小房子。
诚实一直勤勤恳恳的劳动,没有忘记父亲临终的话。
这一天,小山坡上来了一位老爷爷,他拄着拐杖哈着腰,老爷爷来到诚实的门前摔了一跤,痛了直咧嘴。
诚实看见了连忙扶起了老人,将他扶到床上躺了下来,老爷爷见只有诚实一个人就开始刁难他,说自己现在受伤了,回不了家,诚实必须照顾他,直到他完全康复,诚实只好点头同意,诚实在旁边搭了一张小床,以便于照顾老人。
每天诚实都会在山上去摘一些新鲜的果子到集市上去卖,由于诚实老实,诚信,所以每次诚实的果子都会被抢购一空,而诚实每次都会在篮子里留下一个给路边的瞎眼老奶奶,并且用卖果子的钱买了鱼肉回家给老爷爷补身子,他一直尽心的照顾着老人,可老人的身体一直不见好,总也下不了地。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诚实每天都做着相同的事,摘果子卖果子送果子买食物照顾老爷爷。
有一天,瞎眼老奶奶要求诚实带她去小山坡感受一下新鲜的空气,诚实答应了,他扶着老奶奶带到了自己的家,并把自己的小床让给了老奶奶。
如今的诚实有了两位老人,更加忙了,一会儿老爷爷喊饿了,一会儿老奶奶喊闷了要出去,诚实一会儿照顾老爷爷一会儿照顾老奶奶,累得满头大汗,可诚实一点儿也不喊累,把老人照顾得非常好。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这一天,诚实在外面干完了活,回到小屋里,一下子傻了眼,老爷爷和老奶奶身边围了好多士兵,诚实连忙跑过去跪下说:“老爷爷老奶奶不知犯了什么错,他们年纪大了,你们抓了也没什么用,也不经打,我还年轻,你们抓我吧,我去替他们受刑,求求你们了。
”一边说着还一边嗑头,头上都被弄出了血,这时,士兵没说话,老爷爷倒说出了话,“诚实,你起来吧,你看看我们全是谁?”诚实战战兢兢地抬起了头,只见一位士兵拿出了一件华丽的衣服给老人换上了,而此时老奶奶也挣开了眼睛,换上了华丽的衣服。
诚实吓得目噔口呆,老人说:“我是这个国家的宰相,和你父亲从小就是好友,可你父亲不愿做官,也不愿接受我的照顾,如今你父亲已经去世,你就和我们回家吧。
”诚实刚从惊讶中醒过来,就对老人说:“谢谢您的好意,既然我父亲不愿做官,我也不愿做官,我觉得在这里挺好的。
”不管老人如何的劝说,诚实都不愿离开他的小山坡,老人无奈带着他的一队人马离开了。
几天后,老人亲自坐轿来到了小山坡,他给诚实带来了两个好消息:第一:皇帝听说有诚实这样一个人,决定从现在起皇宫的一切水果均由诚实种植并上贡;第二:老人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了诚实,和诚实一起过日子。
诚实干活越来越勤奋了,他每天在外面干活,家里面由妻子照顾,一家子过得可开心了,不久他就有了一个儿子,他给儿子取名叫“诚信”,希望他永远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
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
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
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
”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道理:一定要言而有信。
宋濂的故事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
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
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