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柴油十六烷值预测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柴油的十六烷值和柴油指数 柴油 添加剂 A001

柴油的十六烷值和柴油指数 柴油 添加剂 A001

柴油的十六烷值系列改进剂柴油添加剂A001一、十六烷值和辛烷值的关系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机燃料在压缩着火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重要品质指标。

正像辛烷值高表示燃烧的点燃发动机中的抗爆性好一样,十六烷值高说明该燃料在柴油机中发火性能好,延迟期短,发动机工作平稳柔和。

反之,十六烷值低说明该燃料发火困难,延长期长,因而在发火燃烧时气缸内积累的燃油多,大量燃料同时燃烧引起压力突升,使发动机工作粗暴。

和辛烷值一样,燃烧的十六烷值也是在规定的单杠柴油机(十六烷值机)中测定的。

不过,测定十六烷值时使用的标准燃料一种是正十六烷,另一种是α-甲萘。

正十六烷C16H34是一种和柴油理化性质相近的化合物,具有很短的发火延迟期,自燃性能很好,因而规定其十六烷值为100. α-甲萘的理化性质也和柴油相近似,但发火延迟期很长,自燃性能很差,因而规定其十六烷值为0.将这两种化合物按不同体积百分数掺合,即可配成各种十六烷值的标准燃料,其中正十六烷值的体积百分数含量即表示该标准燃料的十六烷值。

将所测燃料与标准燃料进行比较,与其发火性能相同的标准燃料的十六烷值即作为所测燃料的十六烷值。

例如,乙醚的发火性能与含53%体积的正十六烷(α-甲萘含量为47%)的标准燃料相同,因此,乙醚的十六烷值为53.尽管柴油机工作粗暴时发生的敲缸现象与汽油机出现爆震时的敲缸现象表面上很相似,给发动机带来的危害也大体相同,但是二者在本质上有很大区别,产生的原因也根本不同。

柴油机中的敲缸产生于燃烧的初期,而汽油机中的敲缸则产生于燃烧的末期。

柴油机中由于燃料的发火性能低,诱导期τ1过长而引起粗暴,汽油机中则由于燃料发火性能高,诱导期τ1+τ2过短而出现暴露。

可见,柴油机和汽油机对燃料发火性质的要求是正好相反的。

所以,十六烷值愈高的燃料,其辛烷值也愈低,反之亦然。

有人用66种汽油试样,分别测定了它们的辛烷值和十六烷值,二者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下述公式表示:十六烷值=60.96-0.56(马达法辛烷值)所得结果的标准误差为±1.71单位。

柴油十六烷指数与十六烷值关系探究

柴油十六烷指数与十六烷值关系探究

柴油十六烷指数与十六烷值关系探究摘要:本文比较了GB/T 11139《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和SH/T 0694《中间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两种计算十六烷指数方法的差异,并分析了十六烷指数与实测十六烷值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与GB/T 11139相比,采用SH/T 0694计算出的十六烷指数普遍较高。

实测十六烷值与十六烷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在数值上能够保持一致,因此在生产工艺不变的条件下,可根据十六烷指数估算柴油的十六烷值。

关键词:十六烷指数;十六烷值;相关性;1.前言评价柴油燃烧性能的方法要以实测十六烷值为准,但是十六烷值试验机设备昂贵,且对操作人员有较高要求,耗时较长。

在实际生产中,当柴油的十六烷值不能直接测定或试验样品不够时,可用十六烷指数进行估算。

十六烷指数计算虽不如实测值准确,但简捷、方便,适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由于十六烷指数不仅与柴油的来源和组成有关[1],也与所采用的计算公式有关[2-3],所以导致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十六烷指数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本文详细比较了两种计算十六烷指数方法的差异,并分析了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十六烷指数与实测十六烷值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指导生产。

2.十六烷指数计算公式2.1 GB/T 11139《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GB/T 11139——1989 分别用GB/T 1884、GB/T 1885和GB/T 6536测定馏分燃料在20℃下的密度和中沸点,然后按照公式直接计算或用计算图查找十六烷指数。

计算公式为CI=431.29-1586.88ρ20+730.97(ρ20)2+12.392(ρ20)3+0.0515(ρ20)4-0.554B+97.803(lgB)2式中:ρ20——用GB/T 1884和GB/T 1885测定试样在20℃时的密度,g/cm3;B——用GB/T 6536测定试样的中沸点,℃。

从公式可以看出,十六烷指数只与试样的20℃密度和中沸点有关,且受试样密度变化影响较大。

十六烷值 十六烷指数

十六烷值 十六烷指数

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
十六烷值是衡量柴油在压燃式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指与柴油自然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

十六烷值越高,表明柴油的发火性能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发动机发动平稳;十六烷值越低,则表明燃烧发火困难,滞燃期长。

但十六烷值过高,也将会由于局部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少量黑色排烟。

十六烷指数是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一个计算值,该值从柴油的标准密度和50$\%$馏出温度计算而得,通常在没有十六烷值机或试样少到不能进行标准发动机试验时采用。

总的来说,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都是评估柴油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帮助确定柴油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

不同方法计算调和柴油十六烷指数的研究

不同方法计算调和柴油十六烷指数的研究

柴油的 自然 发火性好 坏是用 十六烷值 来表示 的… 柴 油十六烷值 是代表 柴油在发 动机 中发火性 . 能 的一个 约定值[ 柴油的十六烷 值虽可 以用十六 2 1 烷值机测得 , 其装置及 测定方法均较 复杂 。 但 在不 可能用发动 机试验测定 十六烷 值 的情 况下 ,计 算 十六 烷指数是估 计十六 烷值 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
G / l3 - 18 BT l 19 9 9法 的 局 限性 :不 适 用 于加
有十六烷值 改进剂 的燃 料 ; 不适用 于纯烃 、 合成燃
料 、 基 化 物 、 化 产 品 以及 页 岩 油 和 油 砂 中 衍 生 烷 焦 出 的 馏 分 燃 料 : 果 用 于 原 油 、 渣 油 以及 终 馏 点 如 残

该 法是 等效 采用 国际标 准 IO 4 6 : 9 ( S 241 5 石 9 油产 品—— 中间馏分 燃料 十六烷指 数计算 法一 四 变量公 式法》 适用 于石油 中间馏分燃 料及含 有来 ,
收 稿 日期 :2 o 一 3 l 。 0 6 O 一 6
也 可 以用诺谟 计算 图计算 而得 。

要 : 以柴 油 和 煤 油 作 为 调 和组 分 , 用 两种 不 同 的 计算 方 法 和 图 表 方 法 得 到 了 调 和 油 品 的 十 六 烷 指 数 . 采
并 对 调 和 柴油 十六 烷 指 数 应 用 范 嗣 的 局 限性 及 计 算 结 果 的差 异 进 行 了 分析 和研 究 。 果 表 明 , 种 计算 方 法 中 . B 结 两 G / T l l9 18 ( 分 燃 料 十六 烷 指 数 计 算 法 》 St 6 4 20 ( 间馏 分 燃 料 十六 烷 指 数 计 算 法 ( 变 量 公 式 l3 — 9 9 馏 比 IT 0 9 - 00 中 / 四 法 ) 的适 用 范 嗣 广 , 算 方 法 简便 , 算 结 果 的 一 致 性 好 。 》 计 计 关 键 词 : 十六 烷 值 计算 煤油 柴油 调 和 十六 烷 指 数

柴油组成对其十六烷值的影响

柴油组成对其十六烷值的影响

柴油组成对其十六烷值的影响摘要:十六烷值是衡量燃料在压燃式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指标。

十六烷值高,表明该燃料在柴油机中发火性能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且完全,发动机工作平稳。

十六烷值低则表明燃料发火困难,滞燃期长,发动机工作状态粗暴。

柴油的十六烷值大小与柴油化学组成有密切关系。

本文讲述了不同性质柴油以及烷烃、芳烃、烯烃含量对柴油十六烷值的影响。

关键词:柴油、组成、十六烷值、影响柴油十六烷值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的指标。

其大小与柴油组分的性质有关。

一般说来,烷烃的十六烷值最大,芳香烃的最小,环烷烃和烯烃则介于两者之间。

柴油的十六烷值与汽油的辛烷值相似,也是在规定操作条件下,在标准的试验用单缸柴油机中测定的(GB/T 386-1991)。

所用的标准燃料是正十六烷和七甲基壬烷。

正十六烷具有很短的发火延迟期,自然性能很好,因而规定其十六烷值为100.而七甲基壬烷发火延迟期较长,自燃性能较差,规定其十六烷值为15。

1、十六烷值与柴油使用的关系柴油机的额定转速越高,就要求柴油的发火性好,以确保在短时问内燃烧完全,对柴油十六烷值的要求就高。

一般情况下,额定转速在1000r/min以下的柴油机,可使用十六烷值为35-40的柴油;转速在1000~1 500r/min的柴油机,可使用十六烷值为40-45的柴油;转速在1 500r/min以上的柴油机,可使用十六烷值为45-60的柴油。

柴油的十六烷值对柴油机在不同气温下的启动性能也有影响,十六烷值高的柴油,即使在较低气温条件也易于启动。

但柴油的蒸发性对发动机启动性的影响比十六烷值重要,而十六烷值高的柴油蒸发性就差些。

所以,评定柴油的启动性应将十六烷值与柴油的蒸发性结合起来综合评定。

柴油的十六烷值高,其燃烧性能就好,但柴油的十六烷值过高了也不适宜。

因为当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50后再继续提高,对着火延迟期的缩短作用不大。

另外,十六烷值过高的柴油其分子量均较大,使柴油的低温流动性、雾化与蒸发均受影响,会使燃烧不完全,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升高及排气冒黑烟。

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

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

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柴油十六烷值的测定需要仪器。

在网上看到“通过柴油密度和50%镏程温度可以计算出十六烷值指数”。

请教您: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十六烷指数CI=(ρ20)^2+(ρ20)^3+(ρ20)^+(lgB)^2B为50%馏出温度,ρ20为20度密度。

柴油的燃烧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l)柴油机的工作粗暴与柴油的发火性为使大家对柴油的发火性能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在此先介绍一下柴油在柴油机气缸内燃烧的情况。

柴油机在压缩终了时,缸内温度可达500℃一600℃,压力达3~4MPa。

这时柴油以高压呈细雾状喷入燃烧室内,由于燃烧室的温度巳超过柴油和自燃点,故从理论上而言,柴油--喷入燃烧室,便具备了着火燃烧的基本条件。

但从柴油喷入至自燃,往往还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是因为在这一时间间隔内,柴油需完成与空气的充分混合、先期氧化及形成局部着火点等物理化学的进一步准备,我们将从喷油开始到柴油开始燃烧的时间问隔称之为着火延迟期。

如果着火延迟期长,则喷入燃烧室的柴油量增多,着火前形成的混合气数量就多,一旦着火,就有过量的柴油着火燃烧,这会造成缸内压力剧增,气缸内便将产生强烈的震击作用,通常把这种震击作用称为柴油机工作粗暴。

柴油机工作粗暴的后果与汽油机爆震一样,会使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承受过大的冲击力作用,产生强烈的金属敲击声,加速零件的磨损并且使柴油机起动困难,造成柴油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大。

影响着火延迟期的因素较多,其中柴油的发火性是主要因素之一。

柴油的发火性是指柴油自燃的能力,发火性好的柴油,着火延迟期短,着火燃烧后缸内压力上升平缓,柴油机工作柔和。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柴油机的工作粗暴与汽油机的爆震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柴油十六烷值定方法简介

柴油十六烷值定方法简介

目录一、柴油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二、ASTM-CFR试验机的组成三、试验机的维护和保养四、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方法简介五、CFR(F5)型柴油十六烷值机作业指导书六、影响十六烷值测定结果的因素及处理方法附件1:GB/T386-2010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一、柴油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1、柴油机中燃料的燃烧过程柴油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过程和点燃式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过程是不一样的,主要区别在柴油发动机中的燃料是直接喷射到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空气中而自行发火燃烧的,而点燃式发动机则需要外界的能源进行点火燃烧。

柴油发动机的供油方式以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点燃式发动机也有显著的不同。

柴油机是通过高压油泵往气缸中喷油,喷入到气缸的柴油在气缸中与高温高压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而自行着火燃烧。

而汽油机是燃料与空气在气缸外汽化器中混合而吸入气缸中,压缩后用火花塞点火燃烧的。

在柴油机的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加过温的纯净的空气,在压缩行程将要终了时,也就是在活塞运行到离上止点13°(飞轮转角)时,才将燃料喷入到气缸内,这时气缸内的空气压力一般不低于30㎏/㎝2,温度不低于500~700℃。

由于这个温度超过了燃料的发火温度,最初喷入气缸内的部分雾化燃料很快受热蒸发与空气混合后即着火燃烧,继续喷入的燃料在高温下也随即蒸发燃烧,放出热量,膨胀做功。

燃料在柴油机中的燃烧过程,从喷油开始到全部燃烧终结,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火延迟期(滞燃期)、急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1)发火延迟期(滞燃期)发火延迟期通常是指从开始喷油到燃料开始燃烧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很短,只有1~3毫秒。

在这一时期的前部,燃油喷入气缸后进行雾化、受热、蒸发、扩散以及与空气混合组成可燃混合气等一系列燃烧前的物理准备,所以这部分时间又称物理延迟。

同时,燃油受热后开始焰前氧化进行一系列的链反应,直至在对发火具有最有力的条件的那些能量中形成最初的发火原点,这就是化学延迟。

由于柴油的发火温度远低于气缸内压缩后空气的温度,因此柴油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在经过物理延迟与化学延迟后便开始着火燃烧。

柴油十六烷指数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柴油十六烷指数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8十六烷值是柴油在压燃发动机中着火性能的量度,用于表示柴油的抗暴性,通常,当柴油的十六烷值低于标准要求时,会造成燃烧延迟或者不完全燃烧的现象,容易引起爆震,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柴油消耗量相对增加,柴油的十六烷值越高,其燃烧越均匀,发动机的发动越平稳,所以十六烷值是衡量柴油性能的重要指标。

然而,十六烷值的测定需要专门的试验发动机(符合GB/T 386《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该仪器较为昂贵,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因此在不可能用发动机试验测定十六烷值的情况下,计算十六烷指数是预测十六烷值的有效方法。

一、十六烷指数的应用范围十六烷指数不能随意替代用标准发动机测定的十六烷值,柴油类型不同,十六烷指数与十六烷之间的相关度也不同,因此,由计算得到的十六烷指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GB 19147-2016《车用柴油》中规定十六烷指数的计算方法有SH/T 0694-2000《中间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四变量公式法)》和GB 11139-1989《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有异议时,以SH/ T 0694-2000为仲裁方法。

SH/T 0694-2000适用于石油中间馏分燃料及含有来源于油砂和油页岩的非石油馏分燃料,不适用于含有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燃料,也不适用于纯烃类以及由煤生产的馏分燃料。

而且标准中根据燃料性质列举了推进适用范围,十六烷值在32.5~56.5之间,15℃密度在505.0kg/m3~895.0 kg/m3之间,10%回收温度在171℃~259℃之间,50%回收温度在212℃~308℃之间,10%回收温度在251℃~363℃之间,在此推荐范围内的燃料十六烷指数误差可以达到不大于±2个十六烷值,而对于超出此范围的燃料,其十六烷指数与十六烷值之间的误差会较大。

GB 11139-1989适用于直馏馏分、催化裂化馏分以及这两者混合燃料,明确强调标准的计算公式和计算图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加有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燃料,不适用于纯烃类、合成燃料、烷基化物、焦化产品以及从油砂和页岩油众衍生出的馏分燃料,当用于原油和残渣油以及终馏点在260℃一下的挥发性产品时,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的相关性基本上不准确。

十六烷值关联方法综述

十六烷值关联方法综述

十六烷值关联方法综述李虎【摘要】十六烷值是柴油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其标准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不适于工业上广泛应用。

因此出现了许多简单、有效的十六烷值的关联计算方法。

文中对十六烷值的关联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关联的准确性进行了考察。

【期刊名称】《炼油与化工》【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4页(P4-6,7)【关键词】十六烷值;关联方法;标准偏差【作者】李虎【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4.81十六烷值是柴油重要的质量指标[1]。

目前十六烷值测定的标准方法是ASTM D613,我国与之等效的标准是GB/T386-92。

该方法需要专用测试仪器,仪器费用高,操作难度大,而且耗时长,重复性和再现性较差,同时测试样品用量大,影响到该分析方法的普及。

所以出现了许多评定十六烷值的替代方法。

为与实测的十六烷值区别,所得到的结果通常称为“十六烷指数”或“计算十六烷值”或“关联十六烷值”。

1 十六烷值的传统关联方法—物性关联物性关联十六烷值的研究中,采用较多的物性是密度、馏程、苯胺点、运动粘度。

Gulder等研究表明,密度和苯胺点能大致表明油品中烷烃和芳香烃的含量关系。

不论烃的碳原子数多少,大多数烷烃的密度比芳香烃的密度小0.1 g/cm3以上,而芳香烃的苯胺点明显低于环烷烃和饱和烃的苯胺点。

沸点和粘度能反映油品中分子相对大小。

粘度越高,表明油品中含有越多的分子量大的芳烃、环烷烃和长链烷烃等大分子。

但研究中没能进一步分析正、异构烃及环烷烃对十六烷值的影响。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十六烷值与苯胺点有很大关系,并开发了很多以苯胺点为主的关联公式。

多个关联[2]公式只有苯胺点1个关联变量,关联形式简单。

预测的R2最高达到0.88。

要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必须引入其它的物性变量。

柴油的馏程是常用的关联变量,其中10%点,50%点,90%点,终馏点,中平均沸点(算术)或作为单独关联变量,或组合成特定形式的关联变量。

十六烷值指数计算法

十六烷值指数计算法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适用于馏分燃料1. 适用范围1.1 这个试验标准涵盖了十六烷指数计算法的公式,代表直接估计来自API比重和中沸点的ASTM 馏分燃料的十六烷值。

指数值,如来自公式的计算,被称为十六烷指数计算法2。

1.2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不是一个表示ASTM十六烷值的可选择的方法。

它是一个使用时应当注意其极限的预示十六烷值的辅助工具。

1.3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公式是特别适用于直馏燃料、催化裂化原料和两者的混合物。

注 1—这个试验方法的临时保留是因为来自美国EPA的一个建议,即一个通过根据实验方法D976和香料含量试验方法的相互关系的最小40十六烷指数计算法来控制柴油香料含量的建议。

D 4737 试验方法是十六烷值评估者的优选方法。

1.4 本标准无意针对所有与其使用相关的安全问题(如果有的话)。

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本标准的用户须自行负责制定合适的安全和健康操作方法,并且须自行负责确定各项法规限制的适用性。

2. 参考文件2.1 ASTM 标准: 3用于大气压力下的石油产品蒸馏的D 86试验方法用于粗石油和石油产品(比重计法)的API比重的D 287 试验方法用于柴油的十六烷值的D 613 试验方法用于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采用比重计法的粗石油和液化石油产品的D 1298 试验方法用数字式密度计的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的D4052试验方法用四变量等式的十六烷指数计算法的D4737 试验方法2.2 ASTM 附件: 4ADJ0976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的列线图表3. 意义和用途3.1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是在测试引擎无法确定这个特性时的一个估计ASTM十六烷值的有用工具。

它在样品数量达不到功率测定法要求时,可以方便地用于约估十六烷值。

如果燃料的十六烷值已经在最初建立,指数对于那种燃料的后来样品的十六烷值检查就是有用的,提供它的来源和保持不变的生产方式。

4.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的等式4.1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是由以下等式确定:十六烷指数计算法=-420.34+0.016 G2+ 0.192GlogM + 65.01(log M)2 - 0.0001809 M2 (1) 或十六烷指数计算法=454.74 -1641.416 D +774.74 D2-0.554B + 97.803(log B)2 (2)*变动概要章节出现在标准的最后。

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

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

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柴油十六烷值的测定需要仪器。

在网上看到“通过柴油密度和50%镏程温度可以计算出十六烷值指数”。

请教您: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十六烷指数CI=431.29-1586.88ρ20+730.97(ρ20)^2+12.392(ρ20)^3+0.0515(ρ20)^4-0.554B+97.803(lgB)^2B为50%馏出温度,ρ20为20度密度。

柴油的燃烧性能及其评价指标(l)柴油机的工作粗暴与柴油的发火性为使大家对柴油的发火性能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在此先介绍一下柴油在柴油机气缸内燃烧的情况。

柴油机在压缩终了时,缸内温度可达500℃一600℃,压力达3~4MPa。

这时柴油以高压呈细雾状喷入燃烧室内,由于燃烧室的温度巳超过柴油和自燃点,故从理论上而言,柴油--喷入燃烧室,便具备了着火燃烧的基本条件。

但从柴油喷入至自燃,往往还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是因为在这一时间间隔内,柴油需完成与空气的充分混合、先期氧化及形成局部着火点等物理化学的进一步准备,我们将从喷油开始到柴油开始燃烧的时间问隔称之为着火延迟期。

如果着火延迟期长,则喷入燃烧室的柴油量增多,着火前形成的混合气数量就多,一旦着火,就有过量的柴油着火燃烧,这会造成缸内压力剧增,气缸内便将产生强烈的震击作用,通常把这种震击作用称为柴油机工作粗暴。

柴油机工作粗暴的后果与汽油机爆震一样,会使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承受过大的冲击力作用,产生强烈的金属敲击声,加速零件的磨损并且使柴油机起动困难,造成柴油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大。

影响着火延迟期的因素较多,其中柴油的发火性是主要因素之一。

柴油的发火性是指柴油自燃的能力,发火性好的柴油,着火延迟期短,着火燃烧后缸内压力上升平缓,柴油机工作柔和。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柴油机的工作粗暴与汽油机的爆震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汽油机的爆震是由于点火燃着的火焰前沿还没传播到的那部分混合气生成过氧化物,自行燃烧而致,一般发生在燃烧末期;而柴油机工作粗暴却是由于柴油的发火性差使得着火延迟期过长而致、一般发生在燃烧的初期。

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方法简介

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方法简介

目录一、柴油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二、ASTM-CFR试验机的组成三、试验机的维护和保养四、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方法简介五、CFR(F5)型柴油十六烷值机作业指导书六、影响十六烷值测定结果的因素及处理方法附件1:GB/T386-2010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一、柴油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1、柴油机中燃料的燃烧过程柴油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过程和点燃式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过程是不一样的,主要区别在柴油发动机中的燃料是直接喷射到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空气中而自行发火燃烧的,而点燃式发动机则需要外界的能源进行点火燃烧。

柴油发动机的供油方式以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点燃式发动机也有显著的不同。

柴油机是通过高压油泵往气缸中喷油,喷入到气缸的柴油在气缸中与高温高压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而自行着火燃烧。

而汽油机是燃料与空气在气缸外汽化器中混合而吸入气缸中,压缩后用火花塞点火燃烧的。

在柴油机的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加过温的纯净的空气,在压缩行程将要终了时,也就是在活塞运行到离上止点13°(飞轮转角)时,才将燃料喷入到气缸内,这时气缸内的空气压力一般不低于30㎏/㎝2,温度不低于500~700℃。

由于这个温度超过了燃料的发火温度,最初喷入气缸内的部分雾化燃料很快受热蒸发与空气混合后即着火燃烧,继续喷入的燃料在高温下也随即蒸发燃烧,放出热量,膨胀做功。

燃料在柴油机中的燃烧过程,从喷油开始到全部燃烧终结,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火延迟期(滞燃期)、急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1)发火延迟期(滞燃期)发火延迟期通常是指从开始喷油到燃料开始燃烧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很短,只有1~3毫秒。

在这一时期的前部,燃油喷入气缸后进行雾化、受热、蒸发、扩散以及与空气混合组成可燃混合气等一系列燃烧前的物理准备,所以这部分时间又称物理延迟。

同时,燃油受热后开始焰前氧化进行一系列的链反应,直至在对发火具有最有力的条件的那些能量中形成最初的发火原点,这就是化学延迟。

由于柴油的发火温度远低于气缸内压缩后空气的温度,因此柴油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在经过物理延迟与化学延迟后便开始着火燃烧。

柴油调合指标计算

柴油调合指标计算
研究表明,用Newton-Raphson相互关系修正 的冷凝点方程比Hu-Burms方程精确。用方程式 (4-15)计算相应于夏季、常温、冬季的三组调 合物的冷凝点,平均误差分别为1.35℃、1.36℃、 1.43℃,低于相应的由Hu-Burms方程和用其他方 法所测得的数值的误差。
1. 凝点换算因子法
XB—B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VB—混合油中B种油的体积含量,%; VB=100-VA
【例4-1】有一批车用汽油A,其中胶质为 6mg/100ml,超过标准规定5 mg/100ml, 现在用一批胶质为3 mg/100ml的汽油B来 调整,现在要求调合后胶质为4 mg/100ml, 求调合比。
解:调合后油品的胶质应为4 mg/100ml。
0.42B)T90N+0.00049(T210N- T290N)+107B+60B2,
式中:
T10N=T10-215;T10—试样的10%回收温度, ℃
T50N=T50-260;T50—试样的50%回收温度, ℃
T90N=T90-310;T90—试样的90%回收温度, ℃
B=【exp(-0.0035DN)】-1; DN=D-850;D—试样的15℃密度,kg/m3。
根据式(4-1)得 VA= 4 3 ×100% = 33.3%
6-3
第三篇 柴油指标计算
第一节 凝点调合的计算
一、凝点指数模型
以体积混合的混合物对调合柴油的性质冷凝 点的影响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柴油组分 混调后凝点呈非线性,因为低凝混合性质 偏离了相加性规律,有关冷凝点的论文中 应用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Hu-Burns提出 了如下的冷凝点关系式(4-14):
A、B-----混合油中的a、b两组分的体积 分数;

十六烷指数的计算及相关性分析

十六烷指数的计算及相关性分析

十六烷指数的计算及相关性分析摘要十六烷指数是表示车用柴油抗爆性的重要指标,是预测十六烷值的一种辅助手段。

十六烷指数会随着车用柴油组成变化而发生变化,其计算方法也有多种,十六烷指数的大小与密度、馏程、车用柴油烃类组成等密切相关,本文就十六烷指数的计算及相关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十六烷指数;计算方法;相关性;车用柴油十六烷指数是车用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用于表示车用柴油的抗暴性,GB 19147-2016《车用柴油》对十六烷指数指标有明确的要求。

十六烷指数的大小不仅与密度、馏程、车用柴油烃类组成等密切相关,计算公式的选择也会使十六烷指数的数值产生差异。

本文综合分析十六烷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

1十六烷指数的计算十六烷指数的计算方法有ASTM D4737、ASTM D976、SH/T 0694-2000和GB 11139-1989,其中ASTM D4737与SH/T 0694-2000的计算方法一致,ASTM D976与GB 11139-1989的计算方法一致,而且GB 19147-2016《车用柴油》中规定十六烷指数的计算方法有SH/T 0694-2000和GB 11139-1989,有异议时,以SH/T 0694-2000为仲裁方法。

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国内的两个标准SH/T 0694-2000和GB 11139-1989,两个标准中均包含公式计算法和图解计算法,通过分析十六烷指数的相关因素,选取合适的方法,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数值。

SH/T 0694-2000[1]《中间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四变量公式法)》,其方法概要为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定试样15℃的密度以及10%、50%和90%的回收温度,利用所测得的试验数据,依据给出的公式,计算试样的十六烷指数。

适用于石油中间馏分燃料及含有来源于油砂和油页岩的非石油馏分燃料,不适用于含有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燃料,同时也不适用于纯烃类以及由煤生产的馏分燃料。

油品调合质量指标计算

油品调合质量指标计算

油品调合质量指标计算在油品调合过程中,需要根据油品的性质指标进行调和计算,由需要进行调合的各组分油性质指标值混合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混合油或成品油。

这时,要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组分油的体积比或质量比,以达到混合后的油品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指标符合要求。

一、可加性指标的调和计算:1.两种油品的可加性指标的调合计算:油品的酸度、碘值、残炭、灰分、馏程、含硫量、胶质、相对密度等均为可加性的质量指标。

在计算此类性质的调合比时,可按下式计算G A=X−XbXa−Xb×100%G B=100%−G AG A——混合油中A种油的体积(质量)含量,%X——混合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Xb——B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Xa——A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例题1:有一批车用汽油B,其10%流出温度为78℃,超过标准规定的70℃,现在用一批10%的溜出温度为65℃的汽油A来调整。

经测定汽油B在70℃的流出量为7%,而汽油A在70℃的流出量为16%,求调合比。

解:调合后油品在70℃的馏出量应为10%G A=10−716−7×100%=33.3%即调合汽油A的用量应大于33.3%,以保证调合后汽油的10%馏出温度略低于70℃。

1.三种以上油品密度的调合计算:生产中常遇到三种或三种以上油品的调合计算。

我们可以认为,属性差别不大的几种液体油品在混合前后其体积不变,即混合前各组分油的分体积之和应等于混合后的总体积。

以1kg液体油品为例,其混合后的体积应等于混合前各组分油的质量分率与其密度之比。

可用下式表示:1ρ混=x1ρ1+x2ρ2+∙∙∙+xnρn=∑xiρi式中ρ混、ρ1、ρ2、ρn、ρi——为混合油及1、2、n、i组分油的密度,kg/cm3XI、X2、Xn、Xi——为1、2、n、i组分油的质量分率。

二、不可加指标的调合计算:辛烷值、闪点、凝固点、粘度等为油品不可加性的质量指标。

在调合时无固定的通用公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