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教学设计
电路教学设计(优秀5篇)
电路教学设计(优秀5篇)电路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学生们认识了电、电流、电路之后,渐渐地他们就不满足于只点亮一个小灯泡,于是在"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中,由于用几根电线连接好几个灯泡和灯座,一个地方的连接或一个器材出了问题,灯泡就不会亮了。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1.什么地方出故障: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些电路出故障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查明电路出故障的原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做个电路检测器:指导学生对电路进行检测,学生将学习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2〕经历用电器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2.能力目标〔1〕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情感目标〔1〕愿意自主、合作研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教学难点:分析、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
四、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1〕信封1:小灯泡2-3个、电线若干、灯座一个、电池一节、电池盒一个;坏的灯泡3组、没有剥皮的电线2组、废电池3组、形成断路的电池盒2组,共12组。
〔2〕信封2:每个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
(教师事先测试会亮。
小灯泡、电池、电池盒、灯座各一,电线三根)2.教师准备:课件;科学文件夹;电路故障分析表和检测电路故障方案设计表;一组会亮的电路。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了解电路1.展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
2.课件展示电流在电路的流动情况。
1.说出电流在这个电路是怎样流动的。
要求学生能简单地口述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电线、电灯,又回到电池的负极。
二、探究活动: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1. 为每组的提供了一个有故障的。
电路。
2.引导〔1〕分组试一试本组的灯泡能不能亮?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也不会亮。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就不会亮;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会亮,但是连接三个灯泡就不亮了;〔2〕展示台出示灯泡不会亮的电路,:灯泡为什么不亮了?3.投影出示故障的六种可能:1、电池2、电线3、电灯4、灯座5、电池盒6、电路连接1. 学生自己找出来故障。
《简单电路》主题单元教案
《简单电路》主题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的组成部分。
2.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正确搭建简单电路。
3. 让学生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电源、负载、导体等。
2. 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3. 电路的连接方法:串联、并联。
4. 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概念及其关系。
5. 简单电路的搭建与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连接方法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以及简单电路的搭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连接方法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电路的搭建与实验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4. 采用问答法,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电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连接方法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 演示电路的搭建与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路的工作原理。
4.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搭建简单电路,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电路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电路的组成部分、连接方法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3.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疑惑。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简单电路》相关章节。
2. 教具:电路演示板、电线、灯泡、开关等。
3.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电路教学设计15篇
电路教学设计15篇电路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教材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电流和电路知识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贯穿整个初中电学的教学。
本节内容包括电路的构成、三种基本的电路、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规定、电路图,能规范地画出电路图、识别电路的三种状态是本节课重要任务。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对电路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但这些认识可能是粗浅的。
但对于电路的状态,学生的分辨不清,但又充满好奇心,尤其是发生短路的情况。
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演示,用事实说话,突破教学的难点。
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路图,学生画图时往往缺少规范性,所以教学时做好示范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要分配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规范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画电路图的技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3、过程与方法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4、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1、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短路及其危害【教具】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肯定同学列举的电灯、电视、电风扇等事例,进而概括出什么是用电器。
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1、电路观察前面电铃的连接图(投影显示)提问:电铃有电流通过,满足什条件?学生: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流;(2)电路闭合为通路。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简单电路》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学生认识了灯泡为什么发光以后,此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室和房间都能有电照明呢?本课就和学生一起来通过实验验证这个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已经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总结概括,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简单电路的构成,提升为复杂线路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领学生见识周围常见的线路,知道线路的组成情况,了解线路的用途。
2、能力目标:实验和观察常见的简单线路,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简单线路的兴趣,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线路的理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教学准备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解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老师这儿有只箱,里面装的会是什么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看一看,描述一下,但不能说出它的名字以及它独有的特征。
3、教师演示并让学生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4、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二、猜想探究。
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灯泡为什么发光吗?需要什么重要条件?1、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想怎么做?2、汇报你的实验方案?3、要想知道你们的方案是否可行,我们要做什么?(实验)4、使用灯泡发光需要注意什么呢?5、你认为在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呢?6、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始实验。
7、学生汇报得出结论8、你观察过现在的线路吗?有什么特点?你能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吗?三、实践活动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电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电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认识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关注电路技术的绿色发展和创新应用。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1. 教学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和前沿技术动态。
电路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科学精神、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等。
2. 教学方法:系统讲授:全面介绍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案例教学:引入实际电路应用案例,讨论电路技术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验证电路定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电路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思政元素融入设计1. 科学精神培养:通过电路定理的推导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态度。
引入电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科学家故事,激励学生追求科学真理。
2. 环保意识提升:介绍绿色电路技术和环保材料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电路技术的环保发展。
讨论电路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创新意识激发:鼓励学生参与电路设计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引入前沿电路技术和创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热情。
4. 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通过分组讨论和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补与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设计1. 知识评价:通过作业、测验和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电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能力评价:通过实验报告、项目设计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思政素养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团队项目中的表现,以及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评价学生的思政素养提升情况。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共6篇)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认识电路教学设计认识电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p本课非常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气氛。
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连接一个最根本的电路。
而后渐渐地让学生认识简单的电路,连接简单的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为今后的电学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
二.教学目的根据《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电路的组成。
②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有正负极。
1 / 10__来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③可以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表达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
标准作图,培养读图及作图的才能。
2.方法与过程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理解电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②通过观察实验电路、标准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废电池的介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学生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元件符号,第一次学习绘画简单的电路图。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并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并注意从一开场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和良好的画电路图的习惯。
2 / 10__来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四.学生根本情况分析^p :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都会有一个从详细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
学生通过连接实际的简单电路,认识到正确地画电路图,为今后的电学学习打好良好的根底。
五.教学形式:本课将“以学定教,精练达标”的高效课堂形式为主体框架组织学习过程。
在课堂上要以“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开展”的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点,力求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开展。
六.教学准备:1、老师用:多媒体教学软件2、学生课前预习指导检测•1、电路及其组成是什么?•2、电及其作用和能量转化情况如何?•3、开关及其作用?3 / 10__来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4、用电器及其作用好能量转化情况如何?•5、电路的三种状态及其含义如何?•6、短路的种类及其危害是怎样的?•7、电路图及其考前须知有哪些?•8、常见电路元件的实物及其电路符号的画法。
家庭电路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电器普及率不断提高,家庭电路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家庭电路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家庭电路的基本原理、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掌握家庭电路的安装、检修和调试方法;(3)熟悉常用家庭电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1)能独立安装、检修和调试家庭电路;(2)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3)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设计。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1)家庭电路的组成:电源、配电箱、导线、插座、开关、电器等;(2)家庭电路的功能:供电、分配、保护和控制。
2. 家庭电路的安装、检修和调试方法(1)家庭电路的安装:按照电路图进行施工,确保线路安全、合理;(2)家庭电路的检修:找出故障原因,进行维修;(3)家庭电路的调试:确保电路运行正常,符合安全标准。
3. 常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电灯、插座、开关等基本电器的使用方法;(2)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安全用电常识。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材:家庭电路安装与检修教材;(2)教学工具:电工工具、仪表、元器件、导线、电路板等;(3)实践场所:实验室、实训基地。
2. 教学实施(1)理论教学:讲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安装、检修和调试方法,以及常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家庭电路安装、检修和调试实践,教师巡回指导;(3)讨论与总结:学生分组讨论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3.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情况;(2)实践操作:学生的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和创新能力;(3)总结报告:学生的实践总结报告质量。
物理家庭电路教案设计(4篇)
物理家庭电路教案设计(4篇)《家庭电路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作用,有初步的安全用电常识;(2)了解用试电笔判断火线、零线的方法;(3)了解三线插头与漏电保护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认识家庭电路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二、教学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功能。
三、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各部分功能。
四、课堂准备家庭电路示教板、多媒体课件、保险丝、试电笔五、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家庭电路的图片,然后依次点击墙上的三个开关,提出以下问题:1、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伏?所需要的电能是怎样来的?2、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连接的呢?二、教学互动: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作用(1)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家庭电路组成部分,一一介绍各部件的名称。
然后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让学生逐一说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并演示各部分的功能。
(2)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原件,做出自我介绍:进户线:是家庭电路的电源。
有零线和火线两根。
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伏的电压;火线和大地之间也有220伏的电压;零线和大地之间没有电压。
电能表:显示用户一定时间消耗的电能。
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保险盒:如果电流过大,或出现短路现象,就会自动切断电路。
电灯: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和它串联的用电器。
(3)教师补充说明:A保险丝熔点低(可以把相同粗细的保险丝和铁丝放在火上烤,保险丝会熔断),当电流过大时就会熔断,“牺牲自己,保全别人。
”B而空气开关,使用方便,而且“在保护别人的同时,也保全了自己。
” C保险丝和开关都要接在火线上(并通过作图说明原因。
)火线:零线:2、试电笔作用:判断火线和零线。
使用方法:手指按住笔卡,笔尖接触被测导线,如果为火线,氖管就会发光,如果是零线,就不会发光。
但手指千万不能碰笔尖。
电路教学设计
电路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电路教学设计11.备教材《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
本章的主要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规范学生的语言及实验操作,认识各电学器材的作用和规范使用,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渗透和注重培养人文素养。
本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是开章首篇,充分体现了以上四个特点。
家用电器、电源的能量转化和“手电筒”部分,呈现生活真实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电路的基本元件组成及各组成元件的作用,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各元件的作用,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渗透。
通过活动学会连接简单电路,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会根据实物画电路图,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教材中“用电器”这部分内容,紧扣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联系生活实际,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讨论家庭生活中用电器的能量转化,教师在教学中过程演示电动机转动的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有电动机部分用电器的能量转化。
从而师生逐步归纳用电器的能量转化,是本节的难点。
教材中“用电器”这部分内容,紧扣电源作用是提供电能,再利用PPT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直流电和交流电。
在理解了各元件作用后,初步让学生感觉到设计的喜悦,利用手电筒实物,结构图,感觉电流路径。
教学过程中有收有放,通路状态,学生根据活动成果很容易辨别。
断路状态,开关断开,学生也很容易辨别,此处直接放给学生。
断路状态中,电路可能是某处接触不良,导致断路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疑惑,带着问题去找简单故障,同时引导学生初步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短路状态的教学分两部分,一是认识短路的危害,教学中利用学生出现的短路故障,让学生用手去摸,切身感受短路会引起电源和导线发热,同时教师演示家庭电路中出现短路很容易引起火灾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强烈感受到电路绝不允许接成短路。
电路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基本连接方式;(2)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3)使学生熟悉电路图的表达方式,并能正确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路实验仪器;(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电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基本连接方式;2.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3. 电路图的表达方式,绘制简单的电路图;4. 常用电路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5. 实际电路问题的分析及解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基本连接方式,使学生对电路有初步的认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电路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电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路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基本连接方式,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电路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电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实验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5. 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互动情况等;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环节的操作能力、实验结果等;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4. 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对电路知识的掌握情况。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家庭电路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掌握家庭电路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电器设备,确保家庭电路的安全性。
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设计一节关于家庭电路的教学课程非常必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家庭电路的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家庭电路的概念、组成和运作原理,并学会如何安全使用家庭电路。
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掌握家庭电路的运作原理;3.学会正确使用家庭电路的方法和技巧;4.培养学生保护电器设备和电路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准备一份关于家庭电路的PPT,包括家庭电路的概念、组成部分、运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等内容;(2)准备一些常用的电器设备样品,如灯泡、电风扇等,以便进行实际演示;(3)准备一些家庭电路的示意图,以供学生学习。
2.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带上笔记本和笔,便于记录课堂重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家庭电路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各个元件,并提问:“你们在家中见过这些元件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解释家庭电路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2.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3.实践演示(3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几个常用的电器设备样品,如灯泡、电风扇等,并演示如何将这些电器设备连接到家庭电路上。
教师要详细说明电器设备的正负极连接方法,并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正确连接和使用这些设备。
4.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将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示意图,自行设计一套家庭电路,并讨论家庭电路中各个元件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
5.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使用电线、电器设备和开关等进行实践操作,组装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然后用示意图进行标注和解释。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电器设备和布置方式,但需要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教学设计(5课时)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醒学生加强对电路知识的掌握,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要求画出电路图,并标出各元件的名称、连接方式以及电流、电压、电阻的数值。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电路的概念和原理有初步的了解,但在深入理解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待加强。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有待进一步激发。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基础知识巩固,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九年级物理:第
1.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的组成部分、电路图及其表示方法;
2.学会使用基本电路元件,如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灯泡等,并能正确搭建简单的电路;
3.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三课时:教授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学会解读测量数据。
第四课时: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例题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简单的电路单元教学设计
简单的电路单元教学设计导言:电路设计是学习电子技术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路基本概念和设计技巧,本教学设计将从简单的电路单元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理论认知的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的电路元件及其使用方法。
3. 能够设计和搭建简单的电路原型。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电路的定义和分类- 电路中的元件和符号- 电流、电压、电阻和功率的关系-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2. 常见电路元件及其使用方法- 电源: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电阻:固定电阻和可调电阻- 电容:极性电容和非极性电容- 电感:线圈电感和电子式电感- 二极管和三极管3. 简单电路的设计和搭建- 利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灯泡搭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利用不同阻值的电阻搭建简单的电压分压电路- 利用电容搭建简单的延时电路- 利用二极管和三极管搭建简单的整流电路和放大电路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验演示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2. 分组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设计和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原型,并进行实际测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进行实践操作: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电路,加深对电路原理和元件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等,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电路设计和操作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团队评价:对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3. 知识测试:通过知识测试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和元件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等。
初识电路—教学设计
初识电路—教学设计电路是指电子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通过导线相连构成的电路网络。
初学电路是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初识电路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为深入学习与应用电子技术奠定基础。
本文将针对初识电路这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等基本方法;3.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电路。
二、教学内容:1.电路基本概念:电路的定义和分类等;2.电路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的特性和作用;3.电路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原理和应用;4.电路分析方法:串联、并联、混合电路的分析方法;5.电路设计:简单电路的设计与实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电路,观察和验证理论知识;3.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电子产品,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兴趣和好奇心;2.理论讲解:讲授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基本定律,以及电路分析方法;3.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搭建简单的电路,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4.实验讨论: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等理论知识;5.理论总结:总结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基本定律,以及电路分析方法;6.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电路,并在下节课前提交。
五、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现象和验证理论知识的过程;2.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讨论电路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展示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3.课后作业: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和讨论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在初识电路这门基础课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人教版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人教版引言:家庭电路教学对于学生们了解电路的原理和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家庭电路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电路的构造和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进行安全使用和维护。
本文将根据人教版教材的要求,设计一个家庭电路教学实践项目,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路的原理和技能。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地解释这些概念。
2. 掌握家庭电路常见元件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包括导线、开关、插座和灯泡等。
3. 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电路的连接和维护,了解电路的安全使用方法。
4. 能够设计简单的家庭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2. 家庭电路常见元件的使用方法和特点3. 家庭电路的连接和维护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设计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人教版教材中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2. 实验演示:利用示波器和其他实验仪器对家庭电路进行实验演示,展示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变化。
3. 元件介绍: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家庭电路常见元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包括导线、开关、插座和灯泡等。
4. 家庭电路搭建: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和要求,在实验室中搭建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包括开关、插座和灯泡等元件。
5. 安全使用和维护: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安全使用方法,包括避免过负荷、避免触电和正确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6.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设计: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和原理,设计一个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并进行实际搭建和测试。
7.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1. 实践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验室中搭建家庭电路的过程和操作,评估其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等内容,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家庭电路的设计和安全问题进行交流和分享,评估学生的社会合作能力和学习态度。
物理教案初中电路
教案:初中电路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2.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3. 能够分析简单电路的连接方式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教学难点:1. 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电路图示和实验器材。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电路,那么什么是电路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电流路径。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要素: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2. 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3. 讲解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4. 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电流路径的不同和用电器相互影响的情况不同。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实例,让学生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
2. 学生解答,教师指导并讲解。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解答。
2. 学生解答,教师批改和讲解。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布置作业:绘制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图,并写出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以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布置,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认识电路》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电路》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
2.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断路。
3.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简单的电路测量。
4.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2. 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断路3.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4. 安全用电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两种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路的基本概念。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电路的两种状态。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4. 采用课堂讨论法,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兴趣。
2. 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组成。
3. 分析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断路,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4. 讲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5. 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分组测量电流和电压。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测量结果,讨论电路中的注意事项。
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写一篇关于电路的小短文。
9.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电路两种状态的识别能力。
3. 评价学生对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4. 评价学生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电路图、实例图片等。
2. 准备电流表、电压表、电路实验器材等。
3. 准备安全用电宣传资料。
八、教学资源1. 电路图库:提供各种电路图供学生参考。
2. 实例视频:播放电路实例分析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
电路的串联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电路串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电路串联的连接方法;(3)理解电路串联的电压和电流分配规律。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锻炼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协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求知欲;(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3)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电路串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电路串联的连接方法;(3)电路串联的电压和电流分配规律。
2. 教学难点:(1)电路串联的电压和电流分配规律的理解;(2)电路串联连接方法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电路串联的概念,如串联电路的灯泡、串联电路的电源等;(2)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串联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电路串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结合实例说明;(2)介绍电路串联的连接方法,包括导线连接、电路板焊接等;(3)讲解电路串联的电压和电流分配规律,通过公式推导、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
3. 实验操作(1)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电路串联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讨论与总结(1)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电路串联的电压和电流分配规律;(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电路串联的实际应用。
5. 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电路串联的理解;(2)鼓励学生思考电路串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准确性;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其对电路串联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的重点是电路的概念,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本节的难点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你能说出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吗?多媒体播放视频《天书奇谭》教师:物理学中也有天书课本P47图片“对我们来说这是天书”现在我们就试着来解密天书。
电路图中的这个符号就是灯泡,用它可以将夜色点缀的绚丽多彩。
出示夜景图片两张教师:我们的课桌上就摆放有小灯泡,你能让灯泡亮起来吗?学生分组实验:“怎样才能让灯亮起来”教师:如果灯亮了,那么你已经连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
板书“电路”二讲授新课(一)电路的组成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电源的作用是什么?供电时_____ 能转化为_____能提供能量,持续供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的作用是什么?____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电灯通电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烙铁通电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开关有哪几种?出示开关FLASH图片,作用——控制电流通断总结: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二)通路、开路和短路电路有几种状态呢?FLASH演示:通路、开路和短路介绍: 1、通路:闭合电路中的开关,就有电流通过用电器,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2、开路:断开开关,或电线断电路电路中就没有电流了,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3、短路:由于错误的操作或故障,使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这样状态的电路叫做短路。
短路分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短接)学生活动:用器材区分通路、开路和短路讨论:这样连接对吗?视频演示:演示短路的危害(短路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而且会烧坏电源,甚至造成火灾。
)视频:印尼一夜之间两起大火电路短路是“真凶”电源短路一定要避免,但有时候,故意将电路中某部分用电器短路(短接),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轻松一下:视频:耳机短路猜谜语:自相矛盾(打一物理名词)——开关捷径(打一物理名词)——短路(三)电路图生活中,我们通常要把电路的连接情况表示出来,如果把电池、电灯等物体原样画出来,既麻烦又不清楚,你有什么办法吗?出示电路图形符号电路图:使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的电路就是电路图。
电路图和建筑中的图纸很相似,学不好就要闹笑话视频:郭德纲于谦相声片段学习要认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出示画电路图的基本规则:(1)导线横平竖直,图形呈矩形。
(2)元件分布均匀,不画在拐角处。
你能根据下面的电路画出电路图吗?教师指导“练一练”FLASH图片电路图练习三小结出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四巩固练习(试一试)1.下列电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2.如图所示,若断开开关S2 、闭合开关S1 ,则电路是()路;若只闭合开关S2 ,则电路是()路;若断开开关S 1 、S2 ,则电路是()路。
3.动手动脑学物理[观察]:家用手电筒的电路结构是怎样的?画电路图。
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4.思考题:(1)请设计一把智能电子锁,画出电路图。
要求:三个钥匙孔,三个人各持有一把钥匙,同时用三把钥匙才能将锁打开,缺少任何一把钥匙,琐不能打开。
(电路图中锁用电动机符号表示)(2)楼道中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设计一种聪明的电路。
要求: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灯亮;白天不论有多大声音,灯不亮。
画出电路图。
(光控开关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两分钟自动断开。
)五作业1.请你给楼梯处设计一个电路。
要求:上楼时,在楼下闭合开关灯亮,到楼上断开开关,灯灭;下楼时,在楼上闭合开关灯亮,到楼下断开开关,灯灭。
(提示: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一盏灯)2发光二极管是常见的电子元件,当电流从较长接线脚流入时,发光二极管有电流通过,使其发光。
如果电流从较短接线脚流入,电流处于开路状态。
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请制作一个判断电流方形的装置。
解说论文(一)选题目的本课内容是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三个主题“能量”下的一个二级主题,是整个电学的基础,所谓万事开头难,学生掌握了本节知识,以后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有不少毕了业的女同学都说,初中三年最不愿意学的就是物理,尤其是电学,一会连这,一会连那,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所以,怎样在电学教学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培养学生,尤其是女同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值得每一个物理教师探讨(二)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电路》,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
本节内容共分三个板块:(1)电路的组成;(2)通路、开路和短路;(3)电路图。
电路的基本概念是本章的核心。
2学生情况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和填鸭式的教学但乐于参加动手实验在游戏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人感到神秘,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学习电学的基本理念。
同时,让学生知道,电并不可怕,也没有那么神秘,从而是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的重点是电路的概念,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本节的难点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三教法学法1教法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
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只管发、探究法等。
2学法(1)设计理念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
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
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学法指导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在课堂上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活动空间。
让学生分组实验,全体参与,是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
思维空间。
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表现空间。
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教学过程(程序)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内化提高,实际应用——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升华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情景的创造非常重要,它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课时,先播放《天书奇谭》的一部分视频,接着引导物理学中也有天书,播放课本47页图片“对我们来说这是天书”现在我们就试着来解密天书吧。
电路图中的这个符号就是灯泡,用它可以将夜色点缀的绚丽多彩。
出示夜景图片两张教师:我们的课桌上就摆放有小灯泡,你能让灯泡亮起来吗?学生分组实验:“怎样才能让灯亮起来”教师:如果灯亮了,那么你已经连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
板书“电路”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电路的组成提问:你的电路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参与进来。
)接着提问:开关在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组装电路时,有的用到了开关,有的用不到,让学生通过实验比较有开关和没有开关的不同,进而讨论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再次提问:其它的元件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实验时分别去掉电源、用电器进行实验,进一步讨论得出其它元件的作用,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正常工作)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开关和电源2通路、开路和短路教师: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通过手里的器材讨论:什么时候是通路,什么时候是开路。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按你的理解给他们下定义。
由于短路不适合做实验,所以采用多媒体演示。
并通过两段视频材料了解短路视频:印尼一夜之间两起大火电路短路是“真凶”电源短路一定要避免,但有时候,故意将电路中某部分用电器短路(短接),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轻松一下:视频:耳机短路3电路图过渡:我们能不能给自己的朋友说说电路的这三种状态呢?如果不用实验器材能说得清吗,把器材画出来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让学生自己试着把器材画出来,学生画的千奇百怪,进而引出电路符号和电路图。
通过多媒体展示电路符号,让学生把自带的电动机、蜂鸣器连入电路,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
电路图和建筑中的图纸很相似,学不好就要闹笑话视频:郭德纲于谦相声片段学习要认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出示画电路图的基本规则:(1)导线横平竖直,图形呈矩形。
(2)元件分布均匀,不画在拐角处。
你能根据下面的电路画出电路图吗?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通过练习掌握所学内容,练习方式可灵活多样,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电路让学生画出电路图让学生画出门铃的电路猜谜语:自相矛盾(打一物理名词)——开关捷径(打一物理名词)——短路让学生给电路图找错误,让学生设计电路等1)请设计一把智能电子锁,画出电路图。
要求:三个钥匙孔,三个人各持有一把钥匙,同时用三把钥匙才能将锁打开,缺少任何一把钥匙,琐不能打开。
(电路图中锁用电动机符号表示)(2)楼道中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设计一种聪明的电路。
要求: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灯亮;白天不论有多大声音,灯不亮。
画出电路图。
(光控开关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两分钟自动断开。
)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出示学习目标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1“动手做:连接电路”2.请你给楼梯处设计一个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