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

合集下载

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收稿 日期 :0 9一 7一l 20 O 4
M2的一 阶差 分 ; N ,)△ U (2 为 3个 测 量 电 △ U (1 、 N 1) 极 同套 管接触 点之 间套管 段 上 电位 的二 阶差分 ;l ,、 , 分别 为 A 、2向套管 处 的电流 。而 C F ’ 1A H R采用 简
H 8 .6井 , 井 于 19 1 12 该 9 6年 1 0月 2 日完 井 , 钻 6 完 井 深 为 19 6I, 4 I生产 层 位 为 15 0 m 以下 的层 位 。 T 6 20 0 8年 7月进 行过 套管 电阻 率测 井 , 井 的井 段 为 测

斯 的 E O , 中 国 内 应 用 较 多 的 是 斯 伦 贝 谢 的 C S其
C F 而对 俄罗斯 过 套 管测 井 技 术 的应 用 较少 , H R, 相 关文献 也少 。 自长 城钻 探 测井 公 司于 2 0 0 6年 年底
( 下发射 电流电极 ) 2 A
引进俄 罗斯 过套管 测 井 仪器 以来 , 已经在 辽 河 油 田
的地 方 。E O C S测量前 不需 要 洗井 、 井 , 而 节 约 刮 从
了成 本 ; C R测量 前必须 进行洗 井 、 而 HF 刮井 。 二 者 的计 算方 法也 不 相 同。E O C S采用 获 取专 利 的计 算公式 为

1 CF H R与 E O C S的异 同
A U /)一A /) .『 (2 U(2 1 ( U (2 1 ,)+ N /) , 2 J L (1 △ U ,)+矗A U(2 J’ 1 /)
式 中 , (。 、 1) ,) U (2 分别 为 向上 、 下供 电电极 供 电 时 , 量 电极 Ⅳ 同 套 管 的 接触 点 的套 管 电极 的 电 测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解释-精品文档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解释-精品文档

单层分析
第27层:该层套 后地层电阻率在 不受泥浆侵入影 响情况与套前地 层电阻率基本一 致,数值较高, 综合其它资料分 析该层应该含油, 建议对该层进行 射孔求产。
单层分析
第7层:该层套后 地层电阻率低于 套前电阻率,原 因是泥浆增阻侵 入影响,还是其 它因素影响还有 待于分析考察, 但从裸眼完井资 料综合分析,该 层应该含油,建 议对该层进行射 孔求产。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解释
二0一0年八月
汇报内容

一、概述


二、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地质应用
三、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处理


四、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解释分析
五、X井测井及解释分析


六、结论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一种电阻率测井方法,它实现了
在套管内对套管外地层电阻率的测量,因具有比核测井更 好的探测特性和动态探测范围等优势,逐渐成为套管井看
单层分析
第1层:该层套后 地层电阻率在不 受泥浆侵入影响 情况与套前地层 电阻率基本一致, 数值低主要为岩 性影响,储层具 有一定厚度,建 议对该层进行射 孔求产。
深度匹配后,人工确定出适合本井的K因子,得到反映地层真实信息的过套管电
阻率。
3、绘制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曲线综合图
:将经过预处理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资料与裸眼井测井资料绘制成测井曲线综合图,进行资料解释与评价。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解释分析
1、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解释标准 :
过套管电阻率大于或近似等于裸眼井电阻率:过套管电阻率与裸眼电阻 率相当或略有升高,地层保持原始状态或油运移所致,但应依据裸眼井解释 为油层、含水油层和油水同层,或在一次解释中因疏忽、漏判、错判而解释 为水层导致遗失的油气层,才能采取进一步增产措施。 过套管电阻率小于裸眼井电阻率:过套管电阻率明显低于裸眼井电阻率 ,或考虑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用油田提供的产出水矿化度计算剩余油饱和 度,结合每口井的生产简史,解释水淹程度较高的层,建议采取措施进行封 堵;而仍有较大的剩余油饱和度,即水淹程度较低的层,仍可能提高单井产 能,建议采取措施求产。

IKZ-2型俄罗斯感应测井仪刻度方法研究

IKZ-2型俄罗斯感应测井仪刻度方法研究

IKZ-2型俄罗斯感应测井仪刻度方法研究张文博;康松豪【摘要】俄罗斯感应测井仪IKZ-2具有仪器结构简洁、径向探测范围大、纵向分辨率高,性能稳定的特点,有助于薄油层的发现。

测井仪器的校准很重要,但在国内关于俄罗斯感应测井仪的校准方法的资料相对较少,根据多年的应用经验主要分析了俄罗斯感应测井仪的校准方法。

【期刊名称】《石油管材与仪器》【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测井;感应测井仪;刻度【作者】张文博;康松豪【作者单位】西安方元能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17俄罗斯卢奇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高频等参数测量(VIKIZ)[1],形成了后来的俄罗斯感应测井仪。

长庆油田2003年引进IKZ-2型俄罗斯感应测井仪,此仪器分辨率高、分层能力强、探测深度大、重复性好,可用于多种钻井液的中高矿化度地层油、气、水的判识,尤其对深侵入地层、低矿化度地层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这些特点可直接识别出砂泥岩薄交互层,对长庆油田的薄油层发现非常重要。

IKZ-2型俄罗斯感应测井仪类似于贝克休斯公司、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公司的阵列感应测井仪[2],但又和这些公司的不同,不同体现在外壳和线圈系上。

这些公司生产的阵列感应大多采用的是玻璃钢外壳,IKZ-2俄罗斯感应采用的是陶瓷柱的外壳;这些公司生产的阵列感应基本特点是利用软件聚焦的方法合成测井曲线,结构上由一个发射和两个接收构成的3线圈系,IKZ-2型俄罗斯感应是由两个发射和一个接收构成的3线圈系子阵列,电路和线圈在同一个芯轴上内部,从而形成了井下仪器的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稳定的优势。

IKZ-2型俄罗斯感应测井仪线圈系由9个发射(L2 -L10)和1个接收(L1)组成[3],距离接收线圈最近的一个发射线圈(L2)为辅助线圈,提供用于相位检测的参考信号,其余8个发射线圈(L3、L5、L7、L9为主发射线圈,L4、L6、L8、L10为辅助发射线圈,起聚焦作用)两个一组与接收线圈构成4个3线圈系子阵列,3线圈系子阵列由1个公用接收线圈L1和一对发射线圈组成(L3、L4、L1组成310.5浅探测线圈系,发射器为U1; L5、L6、L1组成310.85中探测线圈系,发射器为U2; L7、L8、L1组成311.26中深探测线圈系,发射器为U3; L9、L10、L1组成312.05深探测线圈系,发射器为U4)。

过套管电阻率评价剩余油饱和度中温度的应用

过套管电阻率评价剩余油饱和度中温度的应用
斯 过套 管 电阻率 ( C S ̄ 井具有 独 特优 点 , EO) 目前 已在
俄 罗斯 、 拿大 等 国的部分 油 田及 国内 的大庆 、 加 辽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克 拉玛 依 等油 田进行 了测 井 服 务 , 得 了 良好 的应用 获
l 地重 l
图 1 地 面 和 井 下 仪 器 组 成 示 意 图
△Uv2 电极 M1与 M2 的距 离 为 1F) 电极 M 1和 i ( M I , I
2 . 54mm) n 套 管 内径 )测 量 范 围 : ~6i( ; 0~30 地 层 0( 电阻率 ) 。 12 仪 器测 量原理 . 过 套管 电 阻率 和裸 眼 电阻率测 井原 理上 的显 著 区 别 在 于钢套 管本 身就 是 一 个 巨大 的导 体 , 大部 分 电流

21年 01 第2 5卷 第 4期



PETROL EUM NSTRUMENTS I

仪器设 备 ・
过套管 电阻 率评价剩余油饱和度 中温度 的应用
王成 荣 纪艳红 刘玉婷‘ 齐 晓宏 侯 旭 罗新 民 兰积恒
( . 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 一吐哈事业部 1中 】 新疆 鄯善 ) ( .中石油吐 哈油 田勘探开发研究 院 2 新疆 哈密 )
工 作 。邮 编 :30 9 89 0





21 年 O 01 8月
3 ・ 2
P T O E M I S R ME T E R L U N T U N S

1 ̄ 0C~10C; 2  ̄ 耐压 :0MP ;适用 条 件 : n 1i 8 a 5i( n=
极 推靠 到套 管 内壁 , 当电极 探针扎 透套 管 的污垢层 , 与 套 管保 持 良好 接触 后 , 给上 供 电 电极 A1下供 电 电极 、 A 2等 时 间交 替供 给 6A~8A 电流 , 到 套 管 柱 上 。 加 回电流 电极 B位 于地 面 , 常在 邻井 套管柱 的井 口。 通 EO C S测量 参数 有 : 位 相 对 位 于 井 口的零 电 电 位 电极 Ⅳ。的 电 位 , 电位 的 一 阶差 分 △U =△ 。 +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地面刻度系统和测量范围分析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地面刻度系统和测量范围分析
关键 词: 套管 电阻率 、 度 、 过 刻 测量 范 围、0 m. 3 0 h m 10o m、0 m. h o 下 围岩 电阻 , R为 目的层 电 阻 ( 意 : 是 电阻率 ) 注 不 , u 为 N点对无 穷远 的 电压 。 。
O 引 言
油 田开发 中后期 , 对于高含水油 区剩余油监测 和漏失储层检测等方面 , 过套管 电阻率测井对 比核 测井仪器有探测深度深 , 不受孔 隙度和地层水矿化 度影响等优 势 , 成为 国内为一个新兴 的测井项 目。 近几年 , 随着斯伦贝谢的C F 和俄罗斯 E O 过套 HR CS 管 电阻率 仪器在 国内逐步 推广 。我们 逐渐认 识到 这 种仪器 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范 围与套管长度 、 套管 电 阻 以及 井 下 围岩 电阻有 着密 切 的关 联 。这 些认 识 , 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合 的井况来提高测量准确性 , 也 有助于我们分析判断测井结果的可靠性 。
电极 M。M:N测量 R B 电压 U 、 F为上 、 、 R 上 Au 。F、
作者简介 : 李进强(9 6 , 工程 师 , 17 一) 男, 大学本科。
其中 :
P 为地层电阻率 , 为仪器 电极 系数 , 仪器系 c K 数。
6 2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21年 6 02 月
2 1 年第 3 02 期 总第 19 8 期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W 0RL W E L D L L 0GGI NG T HNO GY EC LO
J n2 1 u .0 2
T tl1 9 oa 8
61

综 合应 用 ・
过套 管 电阻率测井仪地面刻度 系统和测 量范围分析
限随测试现场井况的变化可能在3 — 0 h . 0 30 m m之间浮动 , o 只有在一个标 准的刻度环境下, 才能对 比不 同种 类的过套பைடு நூலகம்管电 阻率测 井仪 的真 正 测量 能力 。本 文试 图使 用 了简 明的语 言和 公 式 , 首先从 地 面刻度 系统 的 角度 论述 影响 过套 管 电 阻率测 量 范 围的各 个 基本 参数 , 然后 从信 号 大 小和 实 际井 况之 间的联 系入 手 , 深入 探讨 过套 管 电阻率 测井仪在 各种 实际井况 下的测 试能 力。

MID-K_俄罗斯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

MID-K_俄罗斯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

测井及解释软件
MID-K测井及解释软件
4.1 《MIDKAR》软件
midkarХХ.exe - 主程序模块, 将从仪器传输来的信息可视化,并将其记录;* 改变可视参数;* 浏览记录的信息;* 将记录的信息转化为十进制。 数据文件:izm-a-bb, 其中: a-测量的形式,“o”主要形式,“p”重复测量,“t”点测量; bb-是自动生成的矿井测量的顺序号。
MID-K 的基本原理
在单套管柱结构下,其函数表达式为:
式中:T1--套管厚度;μ1--套管磁导率;σ1--套管电导率; D1--套管外径; tc--井内温度。 套管因射孔、腐蚀、机械加工和撞击等原因造成套管磁导率μ1和电导 率σ1等参数发生改变,ε幅度值减小,由其计算的厚度值随之减小。 套管存在裂缝、挫断和孔洞时,导磁介质缺损,发生在套管上的感生电 流减小,ε的幅度值减小,由其计算出的厚度值随之减小。根据其幅度 值,可评价套管的破损程度,指出破损处是否还有铁磁介质存在。 套管在缩径或扩径的情况下,套管壁相对探头在几何位置上发生了变 化,ε的幅度值相应地增加或减小,在没有损伤的情况下,套管厚度没 有变化,反之套管厚度值小。
如果深度采样间距为1厘米,测井的速度为144m/h。
(测井速度范围50-300m/h)
MID-K测井及解释软件
4.2 “CORR_MID”程序
可从数据文件中剪切下需要的一段深度(从顶层到底部); 由文件中切除出错的帧; 消除套管磁性所造成的影响; 校平数据(2,3,5,7点); 按给定的间距均匀分配深度。
MID-K 的基本原理
当一个磁探头制作完成之后,参数 S便成为仪器常数。给发射线圈提供一 个恒定的正负直流脉冲,其幅度为V, 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都是200ms,在脉 冲间隔时间段,接收线圈完成对ε的 测量。在直流时间段产生一定强度的 磁场强度,在套管或油管中所产生感 生电流的大小是由套管或油管的形 状、位置及其材料的电磁参数决定 的,而直流脉冲之后接收线圈中的磁 场强度B和磁通量变化率dΦ受感生电 流大小的影响,因此,接受线圈中感 生电动势ε是套管或油管的形状、位 置及其材料电磁特性的函数。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在中低渗透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在中低渗透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加重 下 电极 三 电极 系
上电级
动装置 遥测系统
中测 量 地层 的电阻 率 , 而 实 现 对 油 层 剩余 油饱 和 从
度进 行 评价 , 导 油 田进 一 步 调 整 和开 发 。该 技 术 指 可 以发 现 过 去 由于 测 井 技 术 条 件 的 限 制 而 没 有 发 现 的油 层 , 可 以评 价 油 层 水 淹 状 况 , 测 储 层 流 也 监
导 电 电极 , 电阻 率 为 2 ×1 Q ・ 它 把 电 流 其 0 m, 传 导到地 层 中 。在 套 管 井 中 , 部 分 高频 交 流 电流 大 在 套管 中流 动 , 只有一 小 部 分 低 频 交 流 电流 泄 漏 到 地层中, 测量 套管 外地 层 的关 键 是 如何 测 量 这 部 分 的微小 电流 。具 有 高 传 导 性 的 金 属 套 管 是 能 进 行 高 效散 射测 井 的必 须 要 求 , 内 电流 密度 向量 基 本 井
图 1 过套管 电阻率仪器结构 图
体饱 和度 的 变 化 , 油 田开 发 调 整 方 案 的 编 制 、 为 充
2 1 年 6月 7 日收 到 , 01 6月 1 日修 改 5
地 面部 分 主 要 由供 电和 控 制 器 、 电流 变 换 器 、
第一作者简介 : 张凤歧 , 北京地质 大学石 油与天然气 工程硕 士。大
成 的噪声 比有 用信 号大 10多倍 。几 安培 的套 管供 0
电电流相 对 测 量 电极 上 、 对 称 轮 流 供 电 , 过 供 下 经 电电极 A 1和 A 2加 到 金 属 套 管 柱 上 。返 【 电流 电 f l I
的过套 管 电 阻 率 测 井 技 术 , 器 共 有 两 个 发 射 电 仪 极, 四个 测量 电极 。其 测 量 原 理 与裸 眼井 的侧 向测 井 比较类 似 , 著 区别 是 套 管 本 身 即 为一 个 巨大 的 显

俄罗斯测井技术介绍

俄罗斯测井技术介绍
固井振荡器-在油气井固井时,若 能在注完水泥浆后及时对其实施震荡, 将会全方位,大幅度的提高固井质量, 减少后期的井下作业施工,大大提高油 田勘探,开发的效益。
自然伽玛能谱记录的低能量范围,Mev
中子伽玛能谱和伽玛能谱能量非线性刻度误差,%
双探头热中子孔隙度测量范围,%
孔隙度测量相对误差,%
SGK方法确定元素含量范围 铀,% 钍,ppm 钾,ppm 元素含量误差范围,不超过 铀,% 钍,ppm 钾,ppm 稳谱系统(利用硼的俘获伽玛-能量478Mev)
能谱分析的死时间(微妙)
仪器性能指标 仪器外径 最高工作温度 最高工作压力 套管厚度探测范围 套管直径探测范围 双层壁厚最大值 确定管壁厚度基本误差
管柱检测轴向裂缝型缺陷最小长度
管柱检测横向裂缝型缺陷最小长度 孔洞型缺陷最小直径
MID-S
Φ42mm 150°C/175°C 0~100MPa 3-16mm
62-324mm
25mm
最大工作压力(~0.6 0.1~8 0.1~3 不超过±2 1~40 Кp [4,2+2,3(40/Кp-1)] 0.1~20 0.0~200 0.0~200
0.5 2 2
自动稳谱 4 100 150
三、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仪(MID-S)
采用电磁感应原理,用于多层管柱无损探伤检测,仪器有2个纵向探头及8个横向探头。 工程应用-能够检查单套管或双层管柱井中管柱腐蚀穿孔、脱扣及裂缝,确定套管弯 曲、变形、错断、腐蚀、射孔孔眼位置。
1~200Ω.m ±(5.0+0.1Rt)%
250mA <1.5A 测井七芯电缆 220V,50Hz
仪器使用条件
套管直径5"~9" 不受井液限制

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U电位波形干扰分析

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U电位波形干扰分析

口 1的参 考 电位值 。下 面就 套管供 电电流极 性更 换 时 断电 和上 电瞬 间做进 一步分 析 。 U 电位 强 脉冲干 扰 的双峰 分别对 应套 管供 电 电流 断电 和 L电瞬 间。在 实 际 测井 时 , 一般 都 人 为 通 过 软 件 设定 套 管供 电 电流 极 性 更 换 有 l s的延 时期 。假 设 井下仪 供 电电极 处 于供正 电流状 态 , 当正 电流断 电 时 , 为 了维 持缠 在滚 筒上 的 电缆 周 围磁 场 能 的存 在 , 所 在 有缆 芯上产 生 的感应 电 动势将 会继续 维持 供 电缆 芯正
之间套管部分 电场 电位的第 二差分;4 为电极系 ,, 的上 、 下电流 电极 同套 管接触点供给 套管 的电流 ; K
图 l 俄 罗斯过套管 电阻率 电极 系示意 图
为电极 系的 系数 。
第一作者简介 : 李永发 , 17 男,9 5年生 , 工程师 ,9 8年 7月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 ,OO年 7月取得 长江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 19 2l 现在长 城钻探工程有 限公 司测井公司仪器维修中心 , 从事过套管 电阻率 、 MT 双源距 C O) R ( / 等生产井特种仪器维修工作 。邮编 :20 l 14 1
0 引 言
长城钻探测井公 司 自 20 年引进俄 罗斯过套管 06
电阻率测 井 仪 E O C S一3 —7以来 , 1 在辽 河 油 田近 5 0 口井的测 试 中进行 了成 功应 用 。过套 管 电阻率测 井仪
高 峰强 脉 冲干扰 。笔 者多方 查找 资料 均未 获得对该 干 扰 的合 理解 释 , 文 将从 理 论 和 实验 两 方 面 对此 问题 本 进 行剖 析 和解 释 。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百家述评•212文/赵金宝 张磊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研究与应用内容摘要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在开发测井中,进行油藏动态监测,剩余油分布监测,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由于其方便性,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以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为例,介绍了它的测量原理、关键技术、非均匀性对过套管地层电阻率测井的影响及应用,总结利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油层水淹程度监测,落实剩余油分布。

关键词 过套管电阻率;测量原理;测井解释地层电阻率是评价储层含烃量必不可少的要素。

地层电阻率主要取决于所含的液体。

含导电盐水的地层电阻率要比充满烃类的低得多,因而电阻率测量对于定位烃类储层具有不可替代的工程价值。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一种电阻率测井方法,它实现了在套管内对外地层电阻率的测量,因具有比核测井更好的探测特性和动态探测范围等优势,逐渐成为套管井看好的测井新技术。

斯伦贝谢公司相继推出了CHFR 和改进型的CHFR-plus,阿特拉斯推出了TCRL,俄罗斯推出了ECOS 仪器,这些仪器已逐渐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并进行了一定的现场实验和初步研究工作。

本文以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为例,介绍其在麻黄山区块的实际应用,总结出利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监测油层水淹程度,落实剩余油分布,为水平井部署及油井措施挖潜提供可靠依据。

研究表明,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技术能够适用于剩余油饱和度的评价,油藏动态的监测以及老井油气层的二次评价。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和裸眼电阻率测井在物理上的显著区别是井眼套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导体,大部分电流会沿着套管流动,高频交流电几乎全部留在套管内部,但是低频交流电流(或者是直流电流)将会有一小部分泄露到地层中去。

在套管内绝大部分电流沿套管流到地面回路电极,而在套管内壁以及低频率流动的电流将套管视为传输线,由于钢套管周围地层介质可视为导电介质,所以将有极小部分电流渗流到地层,再流回到地面回路电极。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室内实验数据分析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室内实验数据分析
石 2 1 0 2年 第 2 6卷 第 4期



PETRoLEUM NS I TRUM ENI S
・开Leabharlann 设 计 ・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室 内实验数据分析
李 莉
( 大庆油 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摘 黑龙江 大庆 )
要 :文章介 绍 了过 套 管地层 电阻率仪 器的结 构和 原理 、室 内实验装 置 的建 立 、实验过 程及 原理 、室 内实验 结 果及 数
测 井 技术 不仅 在 寻找 剩 余油 方面 提 供 了有 效 的手段 ,
并且和裸 眼井测井 资料 结合可以开展剩 余油区块评价 , 是 当今非 常有效 的套管井 地层评价 测井 方法之 一…。
I / , - — / 蜘 墨 一 _ 、, / 一— …
图 1 过套管地层电阻率测井仪结构 图
输 出功 率 10 条件 下 )进行 了长达 2 0 n的温 度 3W 4 mi 监 控试 验 ,温 度 曲线如 图 7所 示 。
5 结束语
分析 了 自动 垂直钻 井系统 的大功率 开关 电源 的工 作 原理 与参 数设 计 ,并给 出实 验结 果 ,该 系统有 如 下
优点 :
其 中 ,温升 最高 的 为滤 波 电感 L ,温 度达 到 10 f 1 ℃ ,负载 的变化 对其 温度 的影 响很 明显 ; 次 为变压 其 器 T ,温 度达 到 9 1 7℃ ;四个开 关管在 零 电压开 关下
极 M l与 电极 N 之 问 的 电 位 差 △ 1 厶2 ;电 极 N( ) M 2与 电 极 N 之 间 的 电 位 差 △ 1 12 ; 极 M 1 N( ) 电 A 与 电极 M2之 间 的 初 级 电 位 差 △ 2 厶2 和 二 次 N( )

过套管聚焦电阻率测井仪方案(二)

过套管聚焦电阻率测井仪方案(二)

过套管聚焦电阻率测井仪方案(二)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属于电阻率测井仪的一种。

它也是通过测量进入地层的电流Io和在地层中产生的电位Vo,再通过公式Rt=K*Vo/Io计算出地层的电阻率值。

与其他电阻率测井不同的是,该测井仪是在套管内测量套管外地层的电阻率。

套管本身是电阻率非常低的导体,其电阻率为2*10-7。

在测井过程中,绝大部分供电电流都通过套管流到回路电极,很少一部分分流的地层。

在地层中,产生的反映地层电阻率的信号很小使解释误差增加。

为了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除选用高性能元器件外,采用电流聚焦方案是最有效的方法。

图1、原仪器工作原理图一、工作原理:仪器发射的总电流I,绝大部分电流I1沿套管向上流回地面回路电极,极小部分电流I2沿套管向下流。

在向下流动的电流在流动的过程,又有一部分电流Io流到地层,一部分沿套管继续向下流动。

电流Io的大小与地层电阻率有关。

这要注意的是:从套管外壁流人地层的电流是随套管深度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仪器供电电极以下的套管外的地层中,电流密度除与地层电阻率有关,与套管深度也有关。

地层电阻率Rt计算公式中的K值不再为常数,而是一个变数。

以此该方法测量出的电阻率曲线幅度与裸眼井测量的电阻率曲线会相差很多。

只是曲线变化规律相同而已。

为了使套管电阻率测井仪测量的曲线与裸眼井测量的电阻率曲线一致,我们设计了新型供电方式:过套管聚焦电阻率测量方案。

原过套管电阻率测量方案与老横向电阻率测井方法相似。

一个电极供电,一个电极测量。

回路电极在很远的地面。

不同的是:工作环境不同,老横向电阻率(电位)测井方法工作在裸眼井中,套管电阻率测量方法工作在套管中。

二、过套管聚焦电阻率方案:所有的电阻率测井方法都要求供电电流主要分布在所要测量的地层中,老横向电阻率测井方法供电电流在盐水泥浆条件下测井时,大部分电流都沿低电阻率的泥浆流动,很少进入地层。

所以测量曲线反映地层电阻率性质不明显。

为了解决此问题,后来发明了侧向测井。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解释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解释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解释分析
2、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定性解释 :
油田初期注水一般采用淡水水驱方式,注入水矿化度小于地层水矿 化度,油层水淹电阻率下降不明显,利用自然电位变化特征定性解释水 淹层,如自然电位基线偏移、自然电位偏头等。油田开发中后期采用污 水回注的方式注水,注入水矿化度接近地层水矿化度,但仍然小于地层 水矿化度,自然电位受地层压力等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反映水淹特征,主 要利用电阻率的变化解释水淹层。过套管电阻率小于裸眼井电阻率,根 据电阻率下降幅度的大小,解释不同级别的水淹层。解释水淹级别高的 储层,建议采取措施进行封堵;解释水淹级别低的储层,可能仍有一定 的产油能力,建议采取措施求产。过套管电阻率高于裸眼井电阻率,应 该是受水驱影响,油气再次运移所至,可及时采取措施求产。
好的测井新技术,为解决储层泥浆污染、发现遗漏油气层、
准确评价储层含油性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为在套管井中 监测剩余油饱和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理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和裸眼电阻率测井在物理上的显著区
别是井眼套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导体。在钢套管内绝 大部分电流沿套管流到地面回路电极 , 而在钢套管内壁 以极低频率流动的电流将钢套管视为传输线 , 由于钢套 管周围地层介质可视为导电介质 , 所以将有极小部分电 流渗漏到地层 , 再流回到地面回路电极。通过检测渗漏 到地层中的这部分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地层电阻率。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处理
1、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与裸眼井测井资料深度匹配:在进行过套管电阻率
测井之前,测量自然伽马曲线和磁定位曲线,以裸眼井测井资料深度为基准, 采用人工校深方法,将过套管电阻率曲线与裸眼井资料深度匹配。 2、确定测井K因子,计算过套管电阻率 :测井K因子的确定是获得过套管电 阻率数据的前提。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自身没有固定的K因子,要根据每口井 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方法是测量一段离目的层较近或在目的层段内的较厚的、 井眼未垮塌的、电阻率比较稳定的泥岩层,将过套管电阻率资料与裸眼井资料

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应用研究

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应用研究
李 健 ,孙建 孟 王 正楷 ,
(. 1 中海 油服股份 有限公 司油田技术研究 院 , 北京 11 4 ; . 0 1 9 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 院,山东 青 岛 26 5 ) 6 5 5 摘要 :介绍 了过套管 电阻率测井技术 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对俄罗斯 E OS过套 管电阻率测 井仪应用 的关键 问 C 题进行 了讨论 。采用传输线解法 、 自适应有 限元等 技术研究 了 E OS过套管 电阻率测 井仪 的数 值测井 响应 , 套 C 对
方法 , 不能 很 好 地 解 决 套 管 连 续 异 常 造 成 的影 响 。 为 了提 高过 套管 电 阻率 测 井 资料 的应 用 精度 , 文 本 首次采 用基 于面 向 目标 的 自适应 有 限元 方 法 , 结合
图 1 水 泥 环 厚 度 对 电阻 率 影 响 图 版
水 泥岩 样 电阻率 实 验 、 片 和 压 汞 毛细 管 压 力 薄
据式 ( ) 1 求取
R一 一擎

对于水 泥 胶结 不 好 的 时候 , 用 模 型 ( 图 2 则 见 )
计算 等效 电阻率 , 中 a 、, 其 a 分别 对 应 第 1、 Ⅱ界 面 胶结 程度 的 量 , 围在 E ,7 。胶 结 程 度 越 差 , 范 o 2c ] 取 值越 大 , 结 好 时该 值 取 为 0 胶 。等 效 水 泥 环 电 阻 率 结果 主要受 充填 液厚 度和胶 结 面处充 填液 体所 占角
关键词 :过套管 电阻率测井 ;自适应有 限元方法 ;校正图版 ; 传输线解法 ;预处理
中 图 分 类 号 :P 3 . 4 6 1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On T r u h C sn ssii g ig ( h o g a i gRe i vt Lo gn EC0S t y )

俄罗斯当代特色测井技术装备(伍仞之)

俄罗斯当代特色测井技术装备(伍仞之)

专题之三——国外特色测井技术装备俄罗斯当代特色测井技术装备伍仞之近年来,北京华油合创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在引进、代理销售俄罗斯测井特色技术装备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现将该公司网传及对外相关技术交流资料(参考了该公司陈国华工程师的多媒体技术资料)梳理、编辑成综合多媒体材料,推荐给关注这方面技术的石油科技工作者,便于了解俄罗斯当代测井技术装备进展情况。

一、裸眼测井1、扫描式侧向方位电阻率测井仪下井仪的外径73mm下井仪的长度4700mm测井范围内最高温度120℃径向探测深度1m垂向分辨率50mm电极的方位分割数量16视电阻率的相对误差0.2-2Ωm10%; 2-20000Ωm5%;20000-100000Ωm 10%测量顶角的绝对误差方位角的绝对误差地层倾角0-10度范围地层倾角10-50度范围0-360度±2度0-180度±30不大于±2度不大于±5度2、感应式地层-裂缝倾角扫描成像测井仪采用独特的线圈系结构,利用电磁感应测量原理、扫描式信号采集方式,分别测量径向和轴向电导率,通过分析其差异,形成沿井轴的成像图,研究地层的非均质性(包括地层层理、裂缝等)。

特点是采用非井壁接触方式,在油基泥浆和空气等非导电井筒介质条件下均可以使用,能探测离井壁一定范围内的裂缝分布。

二、生产测井1、十参数生产测井仪器传感器技术入射光背向散射光拉曼散射入射光反斯托克斯光与温度相关斯托克斯光与温度无关波长信号强度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中的光学光子和光学声子产生非弹性碰撞,发生拉曼散射,产生斯托克斯(Stokes)光和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光。

正反斯托克斯光的强度比与温度相关,由此可以对温度等参数进行测量。

2、光纤测井技术油田数字装备测试技术油水井调控☐注聚井分层智能配注技术☐电动配产分层采油技术☐注水井分层测调技术油田监测☐基于光纤传感的井下动态参数监测☐井下泵分析仪☐功图计产系统管线集输☐电磁防蜡降粘技术☐防腐防垢工具研制☐管道磁记忆检测技术光纤监测系统· · · · · · · · · · · · · · · · · · ·典型应用一:套损监测· · · · · · · · · · ·典型应用二:温度剖面监测· · · · · · · · · · ·典型应用三:CO2驱油动液面监测· · · · · · 典型应用四:气井产层贡献率分析· · · · · ·3、涡街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是利用流体力学中著名的卡门涡街原理,即在流动的流体中插入一个非流线型断面的柱体,流体流动受到影响,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将在柱体下游,均要产生漩涡分离。

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原理及测量范围有效性验证

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原理及测量范围有效性验证
数据 点离 =R i线 越远 , 明仪器 测 量 误差 越 ge v 说
2 验证 方案 : ) 在室 内刻度装 置 内进行 刻度 实验 , 验
证方案 如下 :
() 1Q・I 0Q・ 分 别测量 1 m, i, 1在 1一1 m, T Q・ 3Q・ n
5 Q ・ , ・ I9 Q 。n。 m 7 Q 1 , i T
l 过套 管电阻率的工作原理[ ] 、
当有 电流通 过上 下 电极 注入 套 管 中时 , 部 分 电 大
算 从而算 出地层 的视 电阻率 :
式 中 , (A) U (A) 向电极 系的 上 、 电 流 , ,Ⅳ, 为 下
流会通 过套管 向上或 向下 流动 , 还 有一 部 分 微小 电 但
从表 1中得 知过套 管 电阻率仪 器除 在 电阻率 等 于 1 m 和 20Q.I , 量 误差 较 大 , 相 对 误 差分 Q. 2 H 时 测 其
别 为 3 . %和 3 . % , 余 测量 误 差相 对 较 小 , 22 58 其 相对
误差 均小 于 1 . %。 00
间套管部 分 电场 电位 的第 二 差分 , Al 为 电极 系 V; , 2 的上 、 电流 电极 同套 管接 触点供 给套 管 的 电流 , 下 A。
的 有 效 测量 范 围进 行 了验 证 , 过 套 管 电阻 率测 井仪 器的 实际 测 量 具 有借 鉴 意 义 。 对 关 键 词 :电 阻 率 ;刻度 ;有 效 测 量 范 围 中 图 法分 类 号 : 6 1 8 4 P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10 —14 2 1)605 —2 0493 (00 0 —0 00
小 的电压 降 , 达到测 量地层 电阻率 , 而实现对 油层 剩 从 余油饱 和 度进 行 评 价 , 指导 油 田进 一 步 调 整 和 开 发 。 它可 以发现 过去 由于测井 技术条 件 的限制 而没 有发 现

第12讲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第12讲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2.CHFR原理与应用
完成两步测量后 ,
按右图公式计算出泄
漏到地层电流△I。
再 按 下 面 公 式 就 可
A B C
I
计算出地层电阻率。
Rt = K × Vds/ △I
V V R AB R
AB
BC BC
Vds为测点到地面的电压降, △I为地层电流; K为仪器因子。
2.CHFR原理与应用 应 用 单 独 程 序 进 行精确的测量:直 流电流从底部电流 电极发射,沿着和 测量地层电流同样 的路径返回地面。
仪器具有完善的质量监控系统。可以在车间进 行刻度,在出车前就可以检查仪器的状态。 具有实时测井监控软件,在测井过程中如果测 井数据有疑问时,可及时调用反映各电极系与 套管接触的波形图来对测井质量进行控制。
3.EKOS原理与应用 1. 电极之间采用钢缆软连接
使电极在不规则的套管中也
能使探头同套管紧贴,增加
剩余油分布研究等。
静止时间包括井下深度校准及液压推靠 2-5min ; EKOS测井仪的测井速度约为15~37 m/h 。
3.EKOS原理与应用
回路电极 遥测系统 液压系统
上供电电极
测量电极 ΔU I 测量系统
RK
V I
下供电电极
3.EKOS原理与应用 EKOS的优势:
电极间采用钢缆软连接使电极在不规则的套管 中也能使探头同套管紧贴,增加测量成功率, 极大的降低了测井成本。
极、四组测量电极组成,
每组测量电极有三个相距
180°的电极,每两组相邻
电极相距2英尺(60cm)。
2.CHFR原理与应用 每三组相邻电极完成
一个深度点测。
每次点测可以测量两 与应用 第 一 步 通 过 顶 部 电 流 电 极向套管施加低频交流电 流,大部分电流通过套管 上下传递最后到达地面。

测井技术难点与对策3

测井技术难点与对策3

井温、流体电阻率测井:流体性质识别
MDT双Packer光谱分析:流体性质识别
元素俘获谱测井:岩性识别
井壁取心:油气显示层段或测井响应特殊层段岩性、物性等评价
可根据录井、测井显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020年3月7日
新疆油田
测井资料解释及地质应用
2、低阻油气层测井资料评价
难点:储层划分(南缘地区古近系安集海河组); 流体性质识别; 含油气饱和度计算。
测井FLASH演示
2020年3月7日
新疆油田
Lu7146井测井曲线图
72120井测井曲线图
72120
地层分析
电阻率曲线
孔隙度曲线
GR
0
(API)
150 1
DE P TH
SP
-80
(MV)
20 1
C ALI
10
(cm)
50 1
过 套管 电 阻率 (CHFR)
C NL
Ω.m
1000 45
(%)
-15
过 套管 电 阻率 (EKOS)
深度(m)
白001井岩心核磁实验获得的T2截 止值为4.64-17.3ms,平均11.5ms。
2020年3月7日
对于油气层,利用核磁共 振测井处理的可动孔隙度与有 效孔隙度比值可近似获得含油 气饱和度,但首先应准确计算 可动流体T2截止值。
1000
100
可动 流体 T2截 止值

ms )
10
1 0.1
新疆油田
一、测井资料采集难点及对策
1、超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测井资料采集——莫深1井
完钻井深:7500m
井底压力:146MPa(泥浆密度:1.95g/cm3)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理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理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理一、引言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一种常见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它通过测量井壁与地层之间的电阻率差异来评估地层的电性质。

本文将介绍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原理以及其应用。

二、原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

当测井仪器通过电极对井壁施加电压时,电流会沿着井壁流动。

地层的电阻率不同,会导致电流在地层中的流动方式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地层的电阻率。

三、仪器与测量方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需要使用特殊的测井仪器,包括电极、电阻率测量模块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测井仪器通常由电缆连接井口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下放电极到井内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通常有两种: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将电极直接接触井壁进行测量,适用于套管完好的情况。

间接测量法则是通过套管与地层之间的电阻率差异来推断地层的电性质,适用于套管损坏或无法接触地层的情况。

四、应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供地层电性质的定量信息,对于评价油气藏的储集性能和流体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 地层界定:通过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差异,可以确定地层的界限和厚度。

这对于确定油气层的储集情况以及预测油气藏的分布范围非常重要。

2. 油气饱和度评估:地层的电阻率与其中的含油气饱和度有密切关系。

通过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可以对油气饱和度进行初步评估,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3. 地层性质评价:地层的电阻率还可以反映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

通过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可以评价地层的储集能力、渗流性质等,为油气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4. 地层改造评估: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地层改造操作,如注水、压裂等。

通过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可以评估改造效果,指导后续的工程操作。

五、优势与局限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具有以下优势:1. 非破坏性: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不需要对地层进行物理损伤,对井筒和地层的影响较小。

2. 实时性:测井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地面,可以及时评估地层的电性质,指导勘探和开发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 在中国的应用
香港合创国际有限公司
目录
一、前言
二、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原理与仪器结构 三、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演示 四、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方法的特点 五、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的资料处理与解释
一、前言

在套管中测量管后地层电阻率是石油测井六十多年来不 停探索的测井方法,利用过套管电阻率测量,可以有效 的解决开发井油藏监测问题,确定油水界面的变化,开 采层位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寻找勘探中误判、漏失的含 油层,评价死油气区,对高风险探井进行补测电阻率。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方法是俄罗斯原创的测井方法。 早在1939年谢利平教授首先提出利用第二差分的单 极电极系(散度测井电极系)。在此基础上,60年代末 到70年代初雷赫林斯基发展阿尔平的主要思想,提出了 测量装置,初步获得了测量结果。其后,卡什科、雷赫 林斯基利用当代电子技术改进了这种方法,提出了五电 极电极系按单元记录方式,用地层电阻率ρ n公式,消 除了套管电阻率的变化和外界随机电磁干扰因素的失真 影响,到本世纪初实现了商业运作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技术。
U 离为 1м ) 和M1和M2两点之间电位的第二差分
(电极 N位于М 1和М 2两个极的中间)。下井仪在给定的深度点进行测量,通过电流电极A1 和电流电极A2给套管供电时各测一次,每个测量点可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测量时保证测量电极同套管接触可靠(不大于0.1 Ω )。 用如下公式计算测量的结果
在刚完井的井中测量结果
裸眼井
ECOS
2370-2400m
T87606
T87606井ECOS—RT误差分析
C Linear Fit of D2300_C
100
过套管电阻率
10
1 1
备注:T87606井,2375-2400m,共48个点
10 100
裸眼井深测向电阻率
ECOS测量结果同裸眼井深侧向电阻率测量值基本上都在测量误差范围内


—在电极系的上、下电流电极同套管接触点供给套管的电流,A; K — 电极系的系数,м 。
I A1 , I A2
2、仪器结构
四、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方法的特点

1、俄罗斯过套管测井仪所用电极系卡什科、雷 赫林斯基电极系统,完善了西方过套管电阻率测 井理论基础的缺陷,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测 量的地层电阻率在侵入不变的条件下与裸眼井深 侧向测量的电阻率一致。
U U M1N U NM 2
2
2U ( I А1 ) U М 2М1 ( I А1 ) 2U ( I А2 ) U М 2М1 ( I А2 ) n K I А1 I А2
U N ( I А1 ) U М 2М1 ( I 2 ) U N ( I А2 ) U М 2М1 ( I1 ) U M M ( I A ) 2U ( I A ) U M M ( I A ) 2U ( I A ) 2 1 1 2 2 1 2 1
二、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仪的原理与仪器结构
1、仪器的测量原理
图三测量原理图
测量时,打开推靠器,将电极推靠到套管壁,电极探针扎透套管的污垢层,与套管 接触良好。 给上供电电极A1、下供电电极A2轮流等时间的供给5-8A电流,加到套管柱上。回电 流电极B位于地面,通常在邻井井口。 测量有:电位U相对位于井口的参考电位Nу д 的电位,电位的第一差分
在刚完井的井中的测量结果 1805-1845m T87606
裸眼井
ECOS
T87606井ECOS—RT误差分析
100
CHFR Linear Fit of D1800_CHFR
过套管电阻率
10
1 1
备注:T87606井1805-1847m,共37个点
10 100
裸眼井深测向电阻率
ECOS测量结果同裸眼井测量结果非常接近
自2006年12月辽河油田引进俄罗斯过套管电阻 率测井仪器以后,新疆油田、大庆油田也于2007年 中引进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目前,俄罗斯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在中国的油田已测井40余口(辽 河油田测井27口,新疆7口),充分展示了俄罗斯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的特点:
主要的地质应用
优化油藏管理措施: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利用套后电阻率测井 系列监测油水界面变化、划分水淹层、计算剩余油饱和度,为油层 产能接替、水淹状况评价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技术手段,为 区域开发方案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寻找和评价漏失油气层:对于老油田,由于技术发展水平落后
或疏忽、漏判、错判导致遗失的油气层和多年开采后重新饱和的油 气层,利用套后电阻率测井与其它资料一起进行老井复查挖潜和重
新评价。
补充裸眼地层电阻率资料:由于井眼条件或其它因素导致不能 进行裸眼井测井时,利用套管井测井技术可获取与裸眼井测井资料 一样的过套管地层电阻率并进行地层评价。



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西方的考夫曼、辛格尔 提出了过套管电阻率测量方案,并由一些测井公 司开始研发仪器,于本世纪初实现了商业服务。 俄罗斯的卡什科、雷赫林斯基电极系及测量方法, 相对于考夫曼电极系及测量方法根本区别在于前 者在基础理论上认为套管的电阻率是变化的,即 沿Z坐标套管的线性电阻不是固定的,由一部分 到另一部分可能变化几倍,所以更为实用。

2、仪器采用绕性电极、液压推靠系统,将推靠 器(灯笼体)推靠到套管壁,用5~6个大气压将 硬质合金的探针推向管壁,扎透套管的污垢层, 使电极系与套管接触电阻小于0.1Ω,确保在不清 洗井的情况下完成测量,极大的降低了测井成本。
(1)
式中:
U N ( I A1 ),U N ( I A2 )

—相应为向电极系的上、下电流电极供电时在中间测量电极同套管接触点套 管电场的电位,V;
U M 2M1 ( I A1 ), U M 2M1 ( I A2 )
2U (I A1 ), 2U (I A2 )

—相应为向电极系的上、下电流电极供电时,在电极系的两个边部测量电极同 套管接触点之间套管部分电场电位的第一差分,V; —相应为向电极系的上、下电流电极供电时,在电极系的所有三个测量电极同 套管接触点之间套管部分电场电位的第二差分,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