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体制改革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版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专题PPT课件

坚 持 优 先 发 展 教 育 事 业 , 教 育 投 入 保 障 水 平 进 一 步 提 高 (4)伸缩装置安装之前,应按照安装时的气温调整安装时的定位值,用专用卡具将其固定。 (2)对施工组织实施情况,监理工程师以监理日记、月报和年报的形式进行记录,说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资金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处理意见、有价值的经验等,全面控制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
10. 排风口部防密门开启侧防爆呼唤按钮须在浇筑侧墙前预埋到位,防爆电缆井请注意不要漏掉施工。 保持防治措施的建设落实后,需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后,方可投入运行使用。
坚 持 优 先 发 展 教 育 事 业 , 教 育 投 入 保 障 水 平 进 一 步 提 高 本立交现浇预应力箱梁孔道采用真空灌浆新技术,以提高灌浆密实度和饱满度,施工时需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 (3)定点观测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原则。
坚 持 以 人 民 为 中 心 发 展 教 育 , 教 育 公 平 迈 出 新 的 重 大 步 伐 玻璃构件应符合钢化玻璃9963、中空玻璃11944之规定。 (2)固定监测点与临时监测点相结合,以临时监测点为主的原则。
1995)等技术标准,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监测和地面观测。 (3)扰动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主 动 融 入 新 发 展 格 局 , 教 育 服 务 支 撑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能 力 显 著 增 强 (3)恢复土地功能情况 6、塔机非工作状态下设置地锚,在东单元屋面预埋Φ20的"几"形钢筋,司机下班后及时将塔机吊钩在屋面锚固。
主 动 融 入 新 发 展 格 局 , 教 育 服 务 支 撑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能 力 显 著 增 强 (4)施工期应针对各区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遏制新增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发展; 1、人防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倒的临时固定设施。
第四讲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

6
生 活 、 起 居
7
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发展形成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学校之间的较大差距,义务教育发展不 平衡备受人们关注。
师资配备不均衡
不
均
衡 主不
教育资源不均衡
要
体 现 在
经费不足是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 最大瓶颈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解 决 均衡配置办学资源 措 施
实行教师动态管理
一是对社会质疑的回应制度,如乱收费、择 校收费、不同学校间的经费分配不均之类社 会质疑的热点,应由相关学校或部门直接公 开相关情况,以回应社会的质疑。
21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4
三
存在问题
1 规范、体制不健全。
2 绩效目标不明确。 3 分配使用过程不透明。
15
2
规范、体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尚未有《预算法》,行政文件 的效力有限,虽然在一些地方有了预决 算过程,也有其他各种制度形式,但在 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过多的人为干扰因 素,执行不够严格,经费管理制度的严 肃性尚未完全确立。
2003年以 来
落实科学 发展观和 教育公共 政策的转 变
3
二
教育体制改革
专项改革
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 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 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 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 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 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 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 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生 活 、 起 居
7
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发展形成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学校之间的较大差距,义务教育发展不 平衡备受人们关注。
师资配备不均衡
不
均
衡 主不
教育资源不均衡
要
体 现 在
经费不足是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 最大瓶颈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解 决 均衡配置办学资源 措 施
实行教师动态管理
一是对社会质疑的回应制度,如乱收费、择 校收费、不同学校间的经费分配不均之类社 会质疑的热点,应由相关学校或部门直接公 开相关情况,以回应社会的质疑。
21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4
三
存在问题
1 规范、体制不健全。
2 绩效目标不明确。 3 分配使用过程不透明。
15
2
规范、体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尚未有《预算法》,行政文件 的效力有限,虽然在一些地方有了预决 算过程,也有其他各种制度形式,但在 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过多的人为干扰因 素,执行不够严格,经费管理制度的严 肃性尚未完全确立。
2003年以 来
落实科学 发展观和 教育公共 政策的转 变
3
二
教育体制改革
专项改革
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 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 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 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 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 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 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 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第四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2021完整版PPT

第四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运 行机制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任何一个管理系统,都存在功能、 结构和体制等要素。
功能,是指整个系统为达到目的所 具备的能力。
结构,是指构成大系统的各子系统 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依存 关系。
体制,则是大系统与小系统之间的 分工协作、权力和资源分配等关系的总 和。
经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教育管理 体制改革,通过合并、共建、划转等多 种形式,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局面大为 改观,高等教育面貌为之一新。
1、高等教育领导体制。
三、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结构,是指构成大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依存关系。
1983年,国家曾把批准办专科学校的权力下放给中央各业务部门和省级政府,结果高等学校超高速发展,1983—1985年3年间,全国 新建高校301所,其中1985年一年就增设新校114所,平均三天建一所新校。 功能,是指整个系统为达到目的所具备的能力。 功能,是指整个系统为达到目的所具备的能力。 它要求高教体制在以下方面积极改革,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运作原理或机理。 5%,其他全由高教部和中央部委管理。 经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合并、共建、划转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局面大为改观,高等教育面貌
教育系统的运作原理或机理。 为之一新。
1、集权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任何一个管理系统,都存在功能、结构和体制等要素。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机制,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间联系的活动方式和规则。
3、复合型高教管理体制 以意大利、英国、日本为代表。
二、我国的高教管理体制
在建国后,我国学习前苏联,实行 中央集权的高教管理体制。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任何一个管理系统,都存在功能、 结构和体制等要素。
功能,是指整个系统为达到目的所 具备的能力。
结构,是指构成大系统的各子系统 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依存 关系。
体制,则是大系统与小系统之间的 分工协作、权力和资源分配等关系的总 和。
经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教育管理 体制改革,通过合并、共建、划转等多 种形式,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局面大为 改观,高等教育面貌为之一新。
1、高等教育领导体制。
三、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结构,是指构成大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依存关系。
1983年,国家曾把批准办专科学校的权力下放给中央各业务部门和省级政府,结果高等学校超高速发展,1983—1985年3年间,全国 新建高校301所,其中1985年一年就增设新校114所,平均三天建一所新校。 功能,是指整个系统为达到目的所具备的能力。 功能,是指整个系统为达到目的所具备的能力。 它要求高教体制在以下方面积极改革,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运作原理或机理。 5%,其他全由高教部和中央部委管理。 经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合并、共建、划转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局面大为改观,高等教育面貌
教育系统的运作原理或机理。 为之一新。
1、集权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任何一个管理系统,都存在功能、结构和体制等要素。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机制,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间联系的活动方式和规则。
3、复合型高教管理体制 以意大利、英国、日本为代表。
二、我国的高教管理体制
在建国后,我国学习前苏联,实行 中央集权的高教管理体制。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PPT课件

(二)学段学制变革:各个学段学制各有不同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普及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 2.小学教育阶段:提早入学年龄,直接衔接初中。 3.初中教育阶段: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预备教育分流。 4.高中阶段:肩负“三重”任务(大学预备、高中文化 普及,职业教育),终归单轨学制。 5.职业教育:普遍得到加强,学段逐渐后移。 6.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层次多样,学校类型多样。 7.终身教育:各国普遍重视,渐次成为学制。(开放大 学、老年大学、业余大学)
双轨学制:18,19世纪的西欧,由古代学校演变而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的 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学校,都同 时得到了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 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 (包括中学预备班),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 习可升到大学以上; 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 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 职业教育)。,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 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 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
1922年壬戌学制:中国现代教育改革重磅炸弹 1922年壬戌新学制为中国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的中小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当时蓬勃 发展的高等教育输送了优质生源,造就出一大批 科学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如诺贝尔奖得主杨振 宁、李政道,以及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钱 三强等。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经验分享PPT课件( 19页)

8、课程的改进
如何根据反馈信息改进课程 (可参考上海交通大学讲座)
பைடு நூலகம்
单门课程编制的16个环节或步骤
1、确定你的教育思想或打算 2、给该课程拟一个标题或名称 3、拟订一个所要讲授的内容的提纲 4、列出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简称ILOs) 5、将上述的ILOs进行分类,分为知识、技能、理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教学运行机制改革的一 个重要任务就是变刚性机制为柔性机制。具体说, 就是为可能的教学改革提供最大的空间。
搭建舞台的实质,在于围绕教学上和教学 管理上的需要,和教育质量的要求,提供 配套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完善配套的改革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科研体制改革、后 勤保障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
•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反馈
教学过程 (包括与 教学活动 有关的一 切活动的 安排和实 施过程)
教学的结 果(体现 为具备了 一定知识 、能力、 素质和思 想品德的
人)
实施系统
2、那么为什么说人才培养模式是质量的首要问题。 难道课程(这里指单门课程,下同)、教材、教学 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环节上的改革就不 重要吗?
•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如何根据反馈信息改进课程 (可参考上海交通大学讲座)
பைடு நூலகம்
单门课程编制的16个环节或步骤
1、确定你的教育思想或打算 2、给该课程拟一个标题或名称 3、拟订一个所要讲授的内容的提纲 4、列出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简称ILOs) 5、将上述的ILOs进行分类,分为知识、技能、理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教学运行机制改革的一 个重要任务就是变刚性机制为柔性机制。具体说, 就是为可能的教学改革提供最大的空间。
搭建舞台的实质,在于围绕教学上和教学 管理上的需要,和教育质量的要求,提供 配套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完善配套的改革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科研体制改革、后 勤保障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
•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反馈
教学过程 (包括与 教学活动 有关的一 切活动的 安排和实 施过程)
教学的结 果(体现 为具备了 一定知识 、能力、 素质和思 想品德的
人)
实施系统
2、那么为什么说人才培养模式是质量的首要问题。 难道课程(这里指单门课程,下同)、教材、教学 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环节上的改革就不 重要吗?
•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学校教育制度》课件

04
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与挑战
社会影响
80%
促进社会流动
学校教育制度通过提供公平的教 育机会,帮助个体实现社会流动 ,从贫困和不利的环境中脱颖而 出。
100%
培养社会价值观
学校教育制度传递社会主流价值 观,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80%
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培养符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的公民,学校教育制度有助于维 护社会稳定和团结。
课程类型
介绍学校课程的主要类型,如必修课 、选修课、活动课程等,分析不同类 型课程的特点和作用。
教育评价
评价目的
明确教育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分析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评价方法
介绍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如考试、观察、作品评价等,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 点和应用范围。
教育管理
管理体制
阐述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构成和特点,分析不同管理体制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经济发展影响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学校教育制度提供必要的知识 和技能培训,为经济发展提供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促进技术创新
教育系统培养的创新思维和科 研能力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的引擎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 力,教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 重要驱动力。
教育公平与质量挑战
教育机会不平等
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在获取优质教育资源 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育信息化
总结词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发展趋势 ,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详细描述
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 网络、移动设备等,实现教育资源的数字化 、共享化和智能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 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远程教育、在线 学习等新型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育信息化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 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
教育学-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PPT课件

结构改革(了解) 第五节: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和民办教育
(了解)
-
3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含义、特点) 二、学制的概念 三、学制制定的依据
一、教育制度(含义、特点)
(一)什么是教育制度(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 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包括学前教育机
-
33
我 国 现 行 学 制 系 统
我国现行学制中的一些制度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
构教育评估制度
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如:文化馆、 图书馆、影剧院等)、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 少年科技馆、儿童影剧院等)、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 等。
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 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教育制度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1、客观性
-
31
(三)中等教育机构
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 教育,我国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指全日制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 专业学校、农业学校、技工学校及成人中等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中 学和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的修业年限为六年,一般是初中高中各 三年。属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的中等教育机构,学生的修业年限适 当延长。我国现行学制规定,全日制普通中学生要实施基础教育, 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以及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 双重任务。
(了解)
-
3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含义、特点) 二、学制的概念 三、学制制定的依据
一、教育制度(含义、特点)
(一)什么是教育制度(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 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包括学前教育机
-
33
我 国 现 行 学 制 系 统
我国现行学制中的一些制度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
构教育评估制度
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如:文化馆、 图书馆、影剧院等)、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 少年科技馆、儿童影剧院等)、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 等。
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 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教育制度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1、客观性
-
31
(三)中等教育机构
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 教育,我国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指全日制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 专业学校、农业学校、技工学校及成人中等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中 学和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的修业年限为六年,一般是初中高中各 三年。属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的中等教育机构,学生的修业年限适 当延长。我国现行学制规定,全日制普通中学生要实施基础教育, 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以及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 双重任务。
学校教育制度ppt课件

(一)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
3. 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学制的产生是在学校产生之后,原始社会没有学校便没有学制。古
代社会学校产生之后,才有了古代学制。由于古代学校只为统治阶级服 务,学校被统治阶级把持,完全脱离社会生产劳动,从而使古代的学制 不系统、也不完善。古代学制鲜明的阶级性掩埋了生产性和群众性。
完整版ppt课件
方分权相结合。六并举是: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办学并举,普
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
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指示》
明确规定全国将有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根据
《指示》精神,全国展开了中小学学生学制改革实验。由于“左”的思想影
完整版ppt课件
15
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1. 1951年的学制改革 解放初,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学制:一种是老解放区的学制,另
一种是国民党统治区原来实行的学制。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和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革旧 学制、建立新学制已成为必然。
完整版ppt课件
3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 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 学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响,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学制改革一哄而起,一哄
而散,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 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学制的产生是在学校产生之后,原始社会没有学校便没有学制。古
代社会学校产生之后,才有了古代学制。由于古代学校只为统治阶级服 务,学校被统治阶级把持,完全脱离社会生产劳动,从而使古代的学制 不系统、也不完善。古代学制鲜明的阶级性掩埋了生产性和群众性。
完整版ppt课件
方分权相结合。六并举是: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办学并举,普
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
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指示》
明确规定全国将有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根据
《指示》精神,全国展开了中小学学生学制改革实验。由于“左”的思想影
完整版ppt课件
15
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1. 1951年的学制改革 解放初,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学制:一种是老解放区的学制,另
一种是国民党统治区原来实行的学制。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和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革旧 学制、建立新学制已成为必然。
完整版ppt课件
3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 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 学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响,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学制改革一哄而起,一哄
而散,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汇报PPT

形成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 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 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
通过改革,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供更加多样化、更高质 量的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及问题分析
当前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01
02
03
04
教育资源不均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 间存在明显的教育资源差距。
应试教育倾向
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 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不足
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与市场 需求脱节。
教育评价单一
过于依赖考试评价,缺乏多元 评价方式和标准。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03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推动教育 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强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教育国际化将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培养具有 国际视野的人才将更加重要。
教育个性化需求增长
多媒体教室建设
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教室比例达 到100%,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室和计算机教室
建设满足各类课程需求的实验 室和计算机教室。
信息化管理系统
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 现教务、学籍、财务等管理信
息化。
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
数字教学资源库
在线课程平台
建设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子教 材、教案、课件等。
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 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 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
通过改革,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供更加多样化、更高质 量的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及问题分析
当前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01
02
03
04
教育资源不均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 间存在明显的教育资源差距。
应试教育倾向
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 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不足
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与市场 需求脱节。
教育评价单一
过于依赖考试评价,缺乏多元 评价方式和标准。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03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推动教育 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强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教育国际化将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培养具有 国际视野的人才将更加重要。
教育个性化需求增长
多媒体教室建设
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教室比例达 到100%,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室和计算机教室
建设满足各类课程需求的实验 室和计算机教室。
信息化管理系统
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 现教务、学籍、财务等管理信
息化。
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
数字教学资源库
在线课程平台
建设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子教 材、教案、课件等。
教育制度ppt课件

.
二、学制(学校教育制度)
内容提要: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目前的学制改革试验 (二)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 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 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2、老解放区的学制
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 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据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 型的学校、文化教育机关,创立了一种新型学制。
.
2、老解放区学制的具体特点:
1). 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
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革命干部。与此相适应,根 据地的教育就分为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而尤以干部教 育为重。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 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教育内 容主要是传授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
教育制度与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 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管理体 制、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 衔接与联系等。
学制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 是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 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 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 性和完整性。
类型:双轨制、单轨制、中间型
二、学制(学校教育制度)
内容提要: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目前的学制改革试验 (二)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 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 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2、老解放区的学制
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 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据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 型的学校、文化教育机关,创立了一种新型学制。
.
2、老解放区学制的具体特点:
1). 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
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革命干部。与此相适应,根 据地的教育就分为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而尤以干部教 育为重。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 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教育内 容主要是传授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
教育制度与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 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管理体 制、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 衔接与联系等。
学制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 是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 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 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 性和完整性。
类型:双轨制、单轨制、中间型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方面的变化PPT演示课件

14
这一时期,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 经济建设尽快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轨道上来,赋予地方政府更多教 育管理权责,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求, 形成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新 体制。世纪之交,我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 育成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教育事业呈现 出兴旺发达的势头。
15
3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要大量的工 科技术人才,因此教育的重心放在与 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高等教育,尤其 是工程和科学技术教育上。1952年开 始,中央人民政府开始仿照苏联模式 教育体系。此次院系调整,中国的高 等院校虽然数量大幅增加,但全国多 事大学学科单一,发展不均匀。
4
1.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被肆意歪曲。 2.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受到严重摧残。 3.高等教育规模被压缩。 4.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停滞,教学设施遭受严 重损耗。 5.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国家教育教学水平全 面下降。
22
23
211949年新中国教育改革建设起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0年高考制度废除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1986年开始实行义务教育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改革开放使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严重摧残的中国教育事业再次起步和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和国民教育的高度重视加上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日益完善使得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全国不断普及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同时教育的兴起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行各业的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7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 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 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春天。1977年9月,中国教育 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 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 以统一考试、则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一时期,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 经济建设尽快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轨道上来,赋予地方政府更多教 育管理权责,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求, 形成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新 体制。世纪之交,我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 育成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教育事业呈现 出兴旺发达的势头。
15
3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要大量的工 科技术人才,因此教育的重心放在与 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高等教育,尤其 是工程和科学技术教育上。1952年开 始,中央人民政府开始仿照苏联模式 教育体系。此次院系调整,中国的高 等院校虽然数量大幅增加,但全国多 事大学学科单一,发展不均匀。
4
1.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被肆意歪曲。 2.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受到严重摧残。 3.高等教育规模被压缩。 4.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停滞,教学设施遭受严 重损耗。 5.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国家教育教学水平全 面下降。
22
23
211949年新中国教育改革建设起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0年高考制度废除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1986年开始实行义务教育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改革开放使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严重摧残的中国教育事业再次起步和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和国民教育的高度重视加上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日益完善使得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全国不断普及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同时教育的兴起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行各业的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7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 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 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春天。1977年9月,中国教育 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 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 以统一考试、则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教育行政体制PPT课件

二、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
【案例】迟到的通知 7月上旬的一天,某市一中专学校收到经过省、市两级教育委员会批转的、由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春季卫生保健,预防多发病、传染病流行的通知。国家教委的发文时间为3月24日。省、市教委在其批文中都指出,学校春季卫生保健十分重要,国家教委的通知是及时的,望各学校认真学习和领会通知精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贯彻通知要求。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一、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演进 1.军事接管体制 (解放初期) 2.集中统一的教育行政体制 (1952--1957) 3.以地方分权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 (1958--1962)
4.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1963--“文革”前) 5.教育行政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 “文革” 期间) 6.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 “文革” 后--1984) 7.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1985年以来)
第一节 教育管理体制概述
教育管理体制即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教育组织系统相当庞大,涉及宏观和微观层面。有关各级政府管理教育事业的部分,一般被称为教育行政体制;有关学校内部管理的部分,通常称为学校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所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围绕教育事权方面的权限划分。
第二节 国外的教育行政体制
一、教育行政组织机构设置 国民教育高级审议会 国民教育部 部长 学区审议会 学区 学区总长 初等教育审议会 省督导处 学区督学
联邦教育部 州教育当局 (中间学区) 学 区
法国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美 国 的 学 区
配备代行国民教育部长职务的学区总长和学区督学,以实行垂直的教育行政 ·负责省和市镇村立学校的设施、设备方面的行政事务
【案例】迟到的通知 7月上旬的一天,某市一中专学校收到经过省、市两级教育委员会批转的、由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春季卫生保健,预防多发病、传染病流行的通知。国家教委的发文时间为3月24日。省、市教委在其批文中都指出,学校春季卫生保健十分重要,国家教委的通知是及时的,望各学校认真学习和领会通知精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贯彻通知要求。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一、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演进 1.军事接管体制 (解放初期) 2.集中统一的教育行政体制 (1952--1957) 3.以地方分权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 (1958--1962)
4.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1963--“文革”前) 5.教育行政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 “文革” 期间) 6.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 “文革” 后--1984) 7.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1985年以来)
第一节 教育管理体制概述
教育管理体制即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教育组织系统相当庞大,涉及宏观和微观层面。有关各级政府管理教育事业的部分,一般被称为教育行政体制;有关学校内部管理的部分,通常称为学校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所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围绕教育事权方面的权限划分。
第二节 国外的教育行政体制
一、教育行政组织机构设置 国民教育高级审议会 国民教育部 部长 学区审议会 学区 学区总长 初等教育审议会 省督导处 学区督学
联邦教育部 州教育当局 (中间学区) 学 区
法国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美 国 的 学 区
配备代行国民教育部长职务的学区总长和学区督学,以实行垂直的教育行政 ·负责省和市镇村立学校的设施、设备方面的行政事务
深化办学体制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57页PPT

深化办学体制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பைடு நூலகம்!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பைடு நூலக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校长要依法用好自己的权利,特别是要通过校 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来落实自己的权利。校 长的行政权要通过制度、程序来落实。
3.学术委员会、教授的学术权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有两个充分发挥: • 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
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要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
4.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权
• 2011年年底,教育部会同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学 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明确了在各级各类学 校特别是在高等学校中,要注意建设好教职工代 表大会,积极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 也就是说要让教职工来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当然也包括学生代表大会的建设,还要发挥其他 一些群众团体的作用,比如教育工会、学术团体 等。
校内主要是接 受广大教职工 的监督,校外 接受社会的监 督。
社会参与
社会要参 与举办、 参与管理。
二、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与 办学模式——分类管理
当前的大学在办学中,往往追求: 综合性——愿意办成综合性的大学 高层次——专科愿意升本科,本科愿意有硕士点、 博士点
一般来讲是法律上授予大学的一种专项的权利, 它和政府对于大学管理的行政权形成了一个相互 制约、相互分离的权利体系。一方面政府要管理 大学,另外一方面大学又有自己的行政自主的管 理权限,不能够盲目强调某一方面。
大学在获得自己办学自主权的同时,要强调两 个方面:一方面,大学有一些重要的权利来决 定自己的事物;另一方面,大学在获得自己权 利的同时,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的作用。
《纲要》还提出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 学术的研究、学术的探索、学术的创新,都要通 过教授治学来进行,所以《纲要》提出要尊重学 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 一些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的学校 要求党委书记、校长等领导全部退出学术委员会, 避免行政影响学术的决策;有的学校提出学校校 长、书记不退出学术委员会,但是明确没有投票 权。
• 地方政府
要负责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和实 验,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来负责区域内的 教育改革。
(三)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这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 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是什么?
依法办学
学校的举办 要按照法律 法规的要求 来进行。
自主管理
民主监督
既包括大学的 自主管理,也 包括中小学的 自主管理。
四种权利:
1.党委的领导权
• 学校的领导机构、决策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既包括党委也包括校长,但是首先明确 是党委领导。党委管方向、管大事、管规划、管 人事。
• 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时候,《教育 规划纲要》强调要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
2.校长的行政权
• 《高等教育法》明确高等学校的校长具有行政 权,同时也明确党委要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 使自己的权利,这就是校长的行政权。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目录
1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2
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
3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一、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就 是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我们所说的现代大学 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如果一个 大学想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就必须要理清和政 府的关系,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做好政校分 开和管办分离的工作。
大学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的 一个前提是要进行分类管理。
减少和规范对于大学的行政审批事项——政府放 权
关于学校有行政化的倾向,要减少学校的行政 化趋势的讨论很多。究竟什么是大学的行政化, 怎么样在大学克服行政化是大家探讨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要减少和规范对于大学的 行政审批事项。
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是一个什么样的权?
政府举办学校,但不是所 有的事物都由政府来管理, 而是政府要分一部分权利 来让学校自己管理。
(二)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 中央政府
按照新的《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是要统一领导和 管理国家的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 本标准。在一些大的问题上进行管理,对于一些学科、 专业的调整,学校类型、层次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布局 进行管理,不是事无巨细都要管理。
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什么叫现代大学制度?
•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是 不论对于中小学和大学都需要的现代学校制度的 一个制度框架和基本要求。
• 作为大学还有一些更特殊的要求,按照新的《教 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现代大学制度有四个要点。
(一)完善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是学校的领导结构,也可以说是领导关系。
大学的任务和责任: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 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大学有七个方面的自主权,新 的《教育规划纲要》又进一步强调了当前大学应当特别落实 和扩大的自主权。 • 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 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 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 • 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 • 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 • 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 • 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政府该怎么做好这个工作?
(一)转变政府的职能 政府要改到为基层服务。
减政放权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水平
特别是要提高为 学校服务的水平
• 政校分开:是指政府和学 校分开,不是政治和学校 分开。
• 管办分离:管理学校和举 办学校要分离。
(二)加强章程建设
• 2011年年底,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 暂行办法》,要求各级各类的学校都要加强章程 建设。
• 同时也要求在2012年所有的学校都要起动章程的 制定,章程制定以后,要有上级主管部门加以核 准,在章程中要体现改革的思想,体现自主权的 内容,体现法制的原则和精神。在加强章程建设 的时候,还要通过章程明确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 励机制,全面实施教职工的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 制度,要通过章程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使学校 的办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3.学术委员会、教授的学术权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有两个充分发挥: • 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
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要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
4.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权
• 2011年年底,教育部会同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学 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明确了在各级各类学 校特别是在高等学校中,要注意建设好教职工代 表大会,积极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 也就是说要让教职工来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当然也包括学生代表大会的建设,还要发挥其他 一些群众团体的作用,比如教育工会、学术团体 等。
校内主要是接 受广大教职工 的监督,校外 接受社会的监 督。
社会参与
社会要参 与举办、 参与管理。
二、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与 办学模式——分类管理
当前的大学在办学中,往往追求: 综合性——愿意办成综合性的大学 高层次——专科愿意升本科,本科愿意有硕士点、 博士点
一般来讲是法律上授予大学的一种专项的权利, 它和政府对于大学管理的行政权形成了一个相互 制约、相互分离的权利体系。一方面政府要管理 大学,另外一方面大学又有自己的行政自主的管 理权限,不能够盲目强调某一方面。
大学在获得自己办学自主权的同时,要强调两 个方面:一方面,大学有一些重要的权利来决 定自己的事物;另一方面,大学在获得自己权 利的同时,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的作用。
《纲要》还提出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 学术的研究、学术的探索、学术的创新,都要通 过教授治学来进行,所以《纲要》提出要尊重学 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 一些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的学校 要求党委书记、校长等领导全部退出学术委员会, 避免行政影响学术的决策;有的学校提出学校校 长、书记不退出学术委员会,但是明确没有投票 权。
• 地方政府
要负责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和实 验,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来负责区域内的 教育改革。
(三)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这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 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是什么?
依法办学
学校的举办 要按照法律 法规的要求 来进行。
自主管理
民主监督
既包括大学的 自主管理,也 包括中小学的 自主管理。
四种权利:
1.党委的领导权
• 学校的领导机构、决策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既包括党委也包括校长,但是首先明确 是党委领导。党委管方向、管大事、管规划、管 人事。
• 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时候,《教育 规划纲要》强调要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
2.校长的行政权
• 《高等教育法》明确高等学校的校长具有行政 权,同时也明确党委要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 使自己的权利,这就是校长的行政权。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目录
1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2
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
3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一、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就 是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我们所说的现代大学 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如果一个 大学想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就必须要理清和政 府的关系,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做好政校分 开和管办分离的工作。
大学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的 一个前提是要进行分类管理。
减少和规范对于大学的行政审批事项——政府放 权
关于学校有行政化的倾向,要减少学校的行政 化趋势的讨论很多。究竟什么是大学的行政化, 怎么样在大学克服行政化是大家探讨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要减少和规范对于大学的 行政审批事项。
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是一个什么样的权?
政府举办学校,但不是所 有的事物都由政府来管理, 而是政府要分一部分权利 来让学校自己管理。
(二)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 中央政府
按照新的《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是要统一领导和 管理国家的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 本标准。在一些大的问题上进行管理,对于一些学科、 专业的调整,学校类型、层次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布局 进行管理,不是事无巨细都要管理。
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什么叫现代大学制度?
•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是 不论对于中小学和大学都需要的现代学校制度的 一个制度框架和基本要求。
• 作为大学还有一些更特殊的要求,按照新的《教 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现代大学制度有四个要点。
(一)完善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是学校的领导结构,也可以说是领导关系。
大学的任务和责任: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 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大学有七个方面的自主权,新 的《教育规划纲要》又进一步强调了当前大学应当特别落实 和扩大的自主权。 • 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 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 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 • 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 • 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 • 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 • 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政府该怎么做好这个工作?
(一)转变政府的职能 政府要改到为基层服务。
减政放权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水平
特别是要提高为 学校服务的水平
• 政校分开:是指政府和学 校分开,不是政治和学校 分开。
• 管办分离:管理学校和举 办学校要分离。
(二)加强章程建设
• 2011年年底,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 暂行办法》,要求各级各类的学校都要加强章程 建设。
• 同时也要求在2012年所有的学校都要起动章程的 制定,章程制定以后,要有上级主管部门加以核 准,在章程中要体现改革的思想,体现自主权的 内容,体现法制的原则和精神。在加强章程建设 的时候,还要通过章程明确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 励机制,全面实施教职工的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 制度,要通过章程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使学校 的办学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