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详细复习资料
![马哲详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914107f78a6529647d5373.png)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一: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4)、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所谓时代精神也就是对一定时代的本质、主题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发展趋向方面的主题、任务及其精神需求,它渗透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引着无产阶级时代前进,推动文明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自觉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吮吸自己的生命之泉,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检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马哲复习资料版
![马哲复习资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6ef2b631126edb6f1a10ef.png)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和社会、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的发表为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4.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的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5.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6.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额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7.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8.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9.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总特征10.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11.联系的含义: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和永恒的现象。
12.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1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的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af59b4f336c1eb91a375d96.png)
名词解释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3、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4、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5、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6、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7、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8、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9、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10、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11、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但是也是有差别的。
12、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的一般规律,支配商品生产和流通。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动波动。
13、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成本的价值再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14、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0c38130ccbff121dd36837c.png)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答:它有优越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前提与理论来源。
社会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激化;2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科学前提:三大理论成果: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理论来源: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人文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答:本质:实践性;特点: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3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4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时代有何意义/答:1在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仍是实践、科学和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2马哲与现时代特点相联从而不断发展自身,就能继续拥有创造性地指导现实生活、保持自己的生命力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答:1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2意义:1它同唯心主义以及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它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5、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1揭示了事物最本质的联系以及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规律,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因素相互发展,规定了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4矛盾斗争性推动事物量变,造成事物质变;5矛盾同一与斗争性结合,共同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6、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答: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性与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般性和个别性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3矛盾的特殊性包含和表现着普遍性;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意义:1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2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理论武器;3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和认识方法的理论依据。
马哲复习资料(终极版)
![马哲复习资料(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66defa700abb68a982fb6e.png)
一、填空题:填空题: 1. 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 人类社会的远大理想: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4. 空想社会主义第一部代表作:乌托邦》。
《乌托邦》 5.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6. 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7.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柏拉图:理想国托马斯:乌托邦、太阳城黑格尔、柏拉图:托马斯:乌托邦、太阳城。
黑格尔 a)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威廉·佩利大卫·李嘉图亚当·威廉·大卫·亚当斯密、威廉佩利、大卫 b) 空想主义: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法国圣西门、英国:法国圣西门 8.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德意志意识的形成德意志意识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德意志意识的形成 9.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10. 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2410df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b.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辩证唯物论o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例如,人们根据客观的自然规律发明了各种工具和技术,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o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唯物辩证法o联系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o发展的观点: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新事物的发展往往会经历曲折,但最终会取代旧事物。
o矛盾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矛盾。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o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家通过实验来获取新的科学知识就是实践决定认识的体现。
o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劳动价值论o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o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剩余价值论o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o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三、科学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o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1.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o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o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
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1.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对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f00be8910ef12d2af9e78c.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人和历史、人和自然、人和人本身的总体理解和把握。
2.哲学的基本问题(描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帅和制约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各种哲学学派、思潮争论的根本问题。
①恩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为本原的问题,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谁产生谁的问题。
这是哲学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通常被称作“本体论”问题。
②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关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用哲学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哲学中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通常被称作“认识论”问题。
在哲学基本问题中,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回答本体论问题才能回答认识论问题。
3.哲学基本派别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万物生于水,五行说等)特征: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
缺陷: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
古代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猜测”性质。
②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人是机器)以近代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确认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原则。
局限:一是把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过程最终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规律加以解释;二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三是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即自然观的唯物主义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最高形态,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④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把个人的感觉、心灵、意识、观念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c4e8de119e8b8f67c1cb9d7.png)
简答题:1、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变的基本过程解一: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崛起。
从18世纪80年代前后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阶级关系的简化。
阶级斗争与物质利益、与经济关系联系的明朗化,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科学地说明物质生产和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进而能够科学地说明社会结构,说明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
2.独立的近代无产阶级的形成。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发展,使得无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科学世界观。
同时,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新的科学的哲学世界观的确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前提条件。
3.人类先进理论思潮的出现。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主要的理论来源。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两个重要理论来源。
4.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新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强有力的自然科学论证。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马克思的思想转变:青少年时代的希翼;转向黑格尔哲学和参与‚自我意识哲学‛的制定;走上社会政治舞台。
1842年初,马克思通过担任《莱茵报》主编开始直接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
通过对社会现实状况的研究以及对社会问题逐渐深人的了解,马克思日益觉察到经济因素、物质利益的作用和社会关系的客观性,促使和推动马克思将其视域由政治的观念转向物质利益、经济关系,从而走向对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
1843年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在确立有关社会现象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则大大推进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所取得的唯物主义成果,标志着他进一步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在完成唯物主义转变的基础上,马克思也大致同时完成了他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哲复习提纲
![马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de1061310a6f524ccbf8513.png)
马哲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哲学2、世界观3、方法论4、唯物主义5、唯心主义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7、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8、客观唯心主义9、主观唯心主义10、一元论11、二元论12、可知论13、不可知论14、哲学的基本问题15、哲学的党性16、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辨析题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
3、世界统一于存在。
4、凡是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凡是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5、一元论是唯物主义,二元论是唯心主义。
6、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史观。
三、简答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及在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2、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条件有那些?说明了什么?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四、论述分析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和意义。
第二章世界的本质一、基本概念1、物质2、运动3、相对静止4、时间5、空间6、实践7、意识8、人类世界9、实践的主体10、实践的客体11、庸俗唯物主义12、意识的能动作用二、辨析题1、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对实物。
2、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3、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就像肝脏制造胆汁一样,意识也是人脑分泌出来的。
4、错误的认识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5、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6、任何人都是实践的主体。
7、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实践的客体。
三、简答问题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5、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6、为什么说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7、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和功能?四、论述分析1、试述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2、试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分析割裂它们的关系会导致什么样的错误观点。
马哲 整理复习材料
![马哲 整理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d7655feaeaad1f346933fb0.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1)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3、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
1、联系:(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证明和应用;(3)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核心和结论。
2、作用:(1)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他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3)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思考: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说明了什么?1、BBC公司、路透社评选结果1999年,在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的一次网上民意测验中,卡尔.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高居榜首,得票率高于分别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
1999年,在路透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
2、BBC公司、德国《图片报》评选结果2005年7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四频道“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最近所做的一个“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中,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
马哲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马哲考试复习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bc3562caf45b307e87197bd.png)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3、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是B.矛盾的观点4、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A.实验和工业5、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B.劳动6、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C.生产方式的性质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A.时间的一维性9、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 )的基础B.劳动价值论1 0、“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 1、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1 2、在认识过程中,割裂反映和创造的关系会导致B.消极直观反映论13、生产关系的本质是B.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1 4、唯心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表现为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1 5、国家是代表( )D.统治阶级利益的1 6、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17.新经济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是( )C.通过发展商业建立市场经济18、民主社会主义是( )D.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1 9、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 0、社会进步根源于( )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二、多项选择题l、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是A.唯物史观的发现C.剩余价值的发现E.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2、1 9世纪4 0一9 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和清算了A.蒲鲁东主义B.工联主义C.拉萨尔主义D.巴枯宁主义E.杜林的假社会主义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A.机械性 C.不彻底性D.形而上学性4、在对外开放中,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同对也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这体现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B.实事求是的原则D.辩证否定的原理E.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5、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6、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B.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C.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7、下列哪些说法不科学( )A.知识价值论B.经理阶层主体说C.科技史观 D.历史人学E.社会经济制度趋同论8、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主张A.世界的可知性B.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D.物质第—性,意识第二性量9、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B.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10、共产主义是指( )A.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B.人类社会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的运动和实践一、单项选择题:1、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2、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这是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的命题D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经济地位4、把事物的运动绝对化会导致( )A.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5、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C.人与人的关系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的愿望7、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8、主观与客观、理沦与实践的统—应是C.具体的9、发展的实质是(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立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11、唯物史观考察人的本质的出发点A.社会关系12、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这是A.唯物辩证法的命题1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D.对立统—规律15、“自然从来不飞跃”,这个命题表现的是D.夸大事物变化的间断性16、对科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生产17、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足C.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其客观规律的18、国家的实质是( )D.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19、认识的本质在于( )A.能动的反映2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B.客观性二、不定项选择1、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A.政治学 B.文学 C.道德 D.宗教2、以下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C.同一就是与差别对立并排斥差别的同一D.一切斗争都是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E.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由外力推动和引起的3、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动中有静,静中含动B.否极泰来,物极必反C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E.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 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规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决定意义E.肯定了理论应走在实践的前面5、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在于( )A.它是事物分化形成多样性的条件B.它是人们理解事物运动的前提C.它是认识和区别事物的基础D.它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E.它是辩证法革命本质的根本体现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同—性和斗争性不可分离B.同—性是斗争性的基础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D.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E.斗争性重要,同一性不重要7、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因为( )A、它批判继承了以往哲学的积极成果,克服了它们的缺陷B.它在实践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C、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D、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E、它开辟了绝对真理的时代8、“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E.历史规律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B.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C.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 D.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E.审美关系10、质变量变的复杂性体现在( )A.质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B.量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C.质变中有量的扩张E.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C 3.A 4.A5.C6.B7.D8.C9.D 10.B 11.A 12.A13.C 14.D 15.D 16.A 17.C 18.D 19.A20.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D2.ACDE3.ABC4.CE5.ABC6.ABCD7.ABCD 8.ABE 9.BCD 10.ABCE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B.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2.承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的观点A.是一切哲学的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是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社会实践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6.承认自然界对人类意识的根源性是B.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7.“物质是永恒的”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1520a956bec0975f465e214.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辨析题。
1、哲学等于世界观。
(P9)2、唯物主义就是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唯心主义就是重人轻物的理想主义。
(P9)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个独立的哲学派别。
(P9)4、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P10)5、哲学具有民族性,所以,不同民族的哲学是绝对排斥的。
(P10)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人类”的哲学。
(P10)四、简答题。
1、简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P11)2、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怎样?(P11)3、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二个方面及其关系。
(P12)4、简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P12)5、怎样理解哲学的阶级性?(P12)6、简述哲学与文化的关系。
(P13)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
(P13)8、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特点?(P13)9、为什么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P14)10、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P14)1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5)12、简要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P15)1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P15)五、论述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意义?(P16)2、当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哪两种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如何正确对待它?(P17)3、试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
(P17)4、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P18)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三、辨析题。
1、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P35)2、人类世界就是人类社会。
(P35)3、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P35)4、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因此有了人脑就会自动产生意识。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5fa4d649649b6648d747e5.png)
第一章绪论1.哲学及其研究对象、基本问题①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1)何者为第一性。
(2)是否具有同一性。
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产生的条件①生产力发展,造成脑体力劳动的分工,有了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人员。
②具体科学初步形成。
③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进步。
④阶级社会的出现。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②哲学和实践的关系所决定③哲学的发展史所证明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②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是由世界观决定的;世界观总要表现为一定的方法论,方法论总是一定的世界观的表现。
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遍、绝对、无限。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有限事物,是从具体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关于有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②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知识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知识。
③具体科学研究需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需要哲学提供思维的初始根据或原理,需要哲学的概念或范畴作为其思维的形式和工具。
7.哲学的基本派别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凡是主张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思维依赖于存在、是对存在的反映的,就是唯物主义。
③凡是主张思维是第一性的,存在是第二性的,思维不依赖于存在,存在依赖于思维的,就是唯心主义。
马哲复习精华知识点
![马哲复习精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a597e2856a561252d36f88.png)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①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f6509778e9951e79b892712.png)
纲要: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世界物质统一性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马哲复习题
![马哲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35a1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c.png)
马哲复习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下面是一些马哲的复习要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3.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4. 实践的观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
5.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6.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8.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复习马哲时,要注重理解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解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复习要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b6885a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4.png)
马哲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
下面列举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习资料,供您参考: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毛泽东著)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概论》(陈永发著)
4. 《哲学概论》(冯友兰著)
5.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概论》(杨明国著)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胡乔木著)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杨成武著)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何光远著)
9.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郭建明著)
10.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或参考资料进行复习。
另外,还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讲座、研讨会以及在线课程来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掌握。
2024马概复习资料通用doc
![2024马概复习资料通用doc](https://img.taocdn.com/s3/m/9ce46d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3.png)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劳动和价值的关系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趋势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任务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概念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特点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价值规律和剥削的本质资本积累和社会再生产的规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道路四、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定义与特点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特点2.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方法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权的道路五、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观点1.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宗教的起源和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批判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观点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中国宗教事务的管理与发展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宗教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总结:本文通过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观点,提供了一份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复习资料。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帮助各位学习者更好地准备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f5f30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7.png)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物质决定意识、矛盾普遍存在、事物发展具有阶段性、质变由量变引起。
(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历史推动力、社会发展具有阶段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习题:请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四个基本原理。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的四个基本原理是:物质决定意识、矛盾普遍存在、事物发展具有阶段性、质变由量变引起。
2.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及其错误(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能够独立地创造和影响物质世界。
(2)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静态的,事物发展是线性的,没有矛盾和阶段性。
习题:请举例说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答案: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而这与客观事实相反。
例如,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由物质的大脑活动所决定的,而不是反过来。
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是认为世界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静态的,而这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反。
例如,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状态。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 价值和价格的区别及其关系(1)价值是商品所固有的,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的数量来决定。
(2)价格是市场上的货币表现形式,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3)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内在基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习题:请简述价值和价格的区别及其关系。
答案:价值是商品所固有的,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的数量来决定;价格是市场上的货币表现形式,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价值是价格的内在基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1)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剩余价值是指工人创造的价值与其所得工资之间的差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所占有的。
(2)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矛盾,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相对真理是包含着错误的真理吗?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这种意见混淆了真理和错误的界限。
相对真理的相对性就在于它的有限性和局部性,而不是由于它包含着错误。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真理只有一种,这就是客观真理。
为了说明人们掌握客观真理的过程和对客观真理掌握的不同的程度,才提出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概念。
任何真理,既是客观真理,同时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或者说,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2.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
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
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
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
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
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
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
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
众人听后,无不服膺。
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
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
答: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
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是要受条件的制约的,关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
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2)所谓的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3.道旁的梨该不该摘?
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
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
”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
(以下只是答案要点)
答:(1)“该不该摘”是一个价值观问题。
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2)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是有区别的,因此,同一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追求也是有层次的,主体(人)对事物的价值要做正确的评价和选择。
(3)价值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该不该摘”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4. 冥王星当初之所以被列入“九大行星”,实际上是缘于一个“美丽的误会”。
考虑到历史原
因,天文学家还是没有及时将冥王星剔除出大行星之列。
但这始终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从来就未真正对行星构成下过严格定义。
通过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新定义,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矮行星”。
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
1)“美丽的误会”是真理还是谬误?为什么对冥王星的质量和体积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从发现冥王星-错误认识冥王星-正确认识冥王星说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不同认识产生的原因、认识的反复性
2)专家说:“冥王星降不降级,这只是‘表面文章’,国际天文学界终于下定了决心,这才是让人激动的”,是什么最让人激动?
答案要点;对待错误的态度、追求真理、发展真理的信念和勇气
(3)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吗?你认为太阳系可能会有“几大行星”?答案要点;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
认识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辨析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2 剩余价值与利润率
还有一题答认识与实践方面的
另一题答科学发展观的
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