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管理 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采集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采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9aeae4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0.png)
物流信息技术采集技术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物流行业中,信息的准确和及时采集至关重要。
物流信息技术采集技术作为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了决策支持、优化运营流程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的重要依据。
物流信息技术采集技术涵盖了多种手段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
其中,条形码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条形码是由一组宽窄不同、黑白相间的条和空组成的图形标识符,通过专门的扫描设备读取,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商品的信息,如名称、规格、批次等。
在仓库管理中,工作人员只需使用扫描枪对货物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就能将货物的信息录入系统,大大提高了入库、出库的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
射频识别技术(RFID)则是一种更为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
与条形码相比,RFID 标签不需要直接接触读取设备,就能够在一定距离内被识别和读取。
这使得货物的识别和跟踪更加便捷高效,尤其是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
RFID 技术还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标签,这在大规模货物处理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例如,在港口装卸货物时,可以快速对一整批货物进行识别和记录,节省了大量时间。
传感器技术在物流信息采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运输车辆、仓库环境中安装各类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可以实时采集环境参数和货物状态信息。
比如,对于生鲜食品的运输,温度传感器能够确保货物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如果环境参数超出设定范围,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全球定位系统(GPS)则为物流车辆的跟踪和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 GPS 设备,企业可以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行驶速度和行驶路线等信息。
这不仅有助于优化运输路径,避免交通拥堵,还能提高货物运输的准时性和安全性。
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如车辆故障或交通事故,企业能够迅速做出响应,重新安排运输计划,降低损失。
图像识别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物流系统中的新型自动识别技术
![物流系统中的新型自动识别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85b541459eef8c75fbfb344.png)
物流系统中的新型自动识别技术(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武汉430068)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到物流系统中的新型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码识别技术、RFID(无线射频技术)、图像识别技术。
并对新型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自动识别;无线射频(RFID);条码识别;图像识别。
New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Logistics System(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ogistics System Department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 logistics system and the new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pplied in it, which include RFID, picture recognize technology. What’s more, it also state the development current and future situation of new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Keywords: logistics system;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RFID; picture recognize一引言自动识别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物流方面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本文重在探讨自动识别技术在物流及相关领域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物流系统中的新型自动识别技术,包括RFID(无线射频技术),图像识别技术。
并对新型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进行了阐述。
自动识别技术是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基础,以数据采集、识别、分析、传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是实现信息数据识别、输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为了实现物流作业的自动化,除了必要的装卸搬运支持外,自动识别技术是衔接各个作业流程的线,保证的物流作业有序、高效的运行。
物流信息技术有哪些种类
![物流信息技术有哪些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22b71cf1fd0a79563c1e72ba.png)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配送产生了强烈的市场需求,使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
本文重点探讨条码技术、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在物流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是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的必然趋势,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
现代物流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具有信息量大、时空跨度大、处理过程复杂等特点,所以建立功能完善、操作方便、安全、及时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需要大量的技术及知识的支撑。
一、物流数据自动识别技术物流管理中最基本一项工作就是物流数据的采集,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是实现信息自动采集和输入的重要技术。
1.条码技术条码是由一组粗细不同、若干个黑色的“条”和白色的“空”的单元所组成,其中,黑色条对光的反射率低而白色的空对光的反射率高,再加上条与空的宽度不同,就能使扫描光线产生不同的反射接收效果,在光电转换设备上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形成了可以传输的电子信息。
条码技术还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各国还在研究和开发包容大量信息的二维条码新技术以及相应的扫描设备。
现在,世界各国重视发展与条码技术相关的磁卡、光卡、智能IC卡技术。
条码技术的优越性是可靠准确、采信和输入数据速度快、成本低、应用灵活、自由度大、设备小、易于制作等。
2.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射频卡、阅读器和天线。
基本工作流程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586dd77aaea998fcc220eaa.png)
姜波
物流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 递、分析和应用技术的统称。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对信息 的认知,也就产生了信息技术和对 信息技术的应用。
物流信息技术基础
人类通过自身器官对信息的获取、传递 等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于是聪明的人 们发明了很多工具和方法,扩大了人类 获取信息的时空界限。
3、期刊
按照EAN规定,期刊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编码方 式:
一种方式是将期刊作为普通商品进行编码, 编码方式按照标准的EAN-13代码的编码方式进行。
另一种方法是按照国际标准期刊号(ISSN) 体系进行编码。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与国际标准书号 中心签署协议,并将EAN前缀码977分配给国际标准 期刊系统,共期刊标识专用。
XXX XXXX XXXXX X
前缀码
制造厂商品代码
商品标识代码
校验码
起始符 左 侧 空 白 区 ( 静 区 )
分隔符
终止符
左侧数据符
校
右侧数据符
验 符
右 侧 空 白 区 ( 静 区 ) 校 验 码
┏━━━━┳━━━━━━━━┳┳━━━━┳━━━━━━━━┓
┃ 代 码 ┃ 国家(或地区) ┃┃ 代 码 ┃ 国家(或地区) ┃
定量储运单元包装指示符 定量消费单元代码(不包含校验字符) 校验字符
V
X1 X2 X3 X4 X5 X6 X7 X8X9 X10X11X12
C
储运单元条码
变量储运单元条码:
变量储运单元编码由14位数字的主代码和6位数字的附加代码 组成,代码结构如表。 变量储运单元包装指示字符(LI)指示在主代码后面有附加代码, 取值为LI=9。 厂商识别代码和商品项目代码有两种结构。当X1 X2 X3为690, 691时,厂商识别代码为X1 - X7,商品项目代码结构为X8-X12; 否则,厂商识别代码为X1 -X8,商品项目代码结构为X9-X12。 附加代码(Q1-Q5)是指包含在变量储运单元内,按确定的基本 计量单位(如公斤,米等)计量取得的商品数量。
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7dbed4240c844769eaee25.png)
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管理是指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职能对物流信息搜集、检索、研究、报道、交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并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基本要素以期达到物流管理的总体目标的活动。
物流信息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不断随着物流实践的深化和物流管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在物流信息管理的早期主要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管理,当计算机出现之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服务等工作的人―机系统。
企业的信息处理最初主要限于销售管理和采购(生产)管理,自60年代后半期以来,为适应市场竞争的激化、销售渠道的扩大和降低流通成本的需要,在物流系统化的同时,物流信息处理体系的完善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系统的进步,显著的提高了物流信息的处理能力。
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利用,使物流信息系统达到了迅速的进行远距离信息交换并处理大量的信息,并且对商流,会计处理,经营管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物流信息管理就是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组织,并对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和应用的全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从而使物流供应链各环节协调一致,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减少信息冗余和错误,辅助决策支持,改善客户关系,最终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的高度统一,达到提高物流供应链竞争力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如下:信息政策制订:为了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国度、不同企业、不同部门间物流信息的相互识别和利用,实现物流供应链信息的通畅传递与共享,必须确定一系列共同遵守和认同的物流信息规则或规范,这就是物流信息政策的制订,如信息的格式与精度、信息传递的协议、信息共享的规则、信息安全的标准、信息存储的要求等等,这是实现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
信息规划:即从企业或行业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进行长远发展的计划,确定信息管理工作的目标与方向,制订出不同阶段的任务,指导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信息系统的开发,保证信息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物流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物流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716ceb524de518964b7db1.png)
一
仅 降低了物流管理 的工作效率还 消耗 了大量 的人 力成本 , 为 了提高物流管理效 率 ,射频识别 和条形码识别等技术相继涌 现, 这些技术不仅可 以快速准确地录入信息 , 在货物跟踪方 面
的效 率也有所提升 。 射频标签和条形码存在一定 的区别 , 条形
码 投 入 成 本 低 , 它 在 货 物 跟 踪 方 面 具 有 一 定 的 局 限 I 同一 但 生,
网 络 与 信 息 化
d i 03 6 4i n1 0 - 5 X. 1 .91 6 o: .9 9 . s .0 5 1 2 2 20 .2 l s 0
物流术 2 1 年第 3 卷第 9 总第 24 02 1 期( 6 期)
基于 图像识别技术 的物流信息采集系统 的设计
莫 绍 强 , 江 林 刘
Ab  ̄ c : nti p p r i iwo emo i cto fh e t cto c n lg p le nlgsis ytm, ed sg dalgsis t I hs a e,nve fh df aino ei ni aint h oo ya p idi it se w eine it t i t d i f e o cs o c
的主要原 因。传统的物流管理是以手工录入 为主 , 人工操作不
张的印记 、 平整度和放 置位 置都会影 响到 图像 的采集 , 字体 变
形就是 由这些因素引起 的。 为了提高字符 的识别能力 , 需对图 像进行前期处理 即预处理 , 这是一个很关键 的环节 , 它直接影 响到识别 技术 的效率和质量 , 预处理包括二值 化 、 去噪 、 平滑 、 细化和归一化几个 步骤 。预处理二值化是分离对象与背景的
物流信息技术种类及功能
![物流信息技术种类及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e16a067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5.png)
物流信息技术种类及功能物流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物流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技术等工具,对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和共享,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精准管理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种类与功能。
一、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是物流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它是通过各种感知器对物品、容器、车辆等加贴或植入识别标签(条形码、二维码、射频标签等)进行数据采集和信息识别,以便在物流配送、库存管理等过程中提高精确度和效率。
具体功能如下:1. 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人为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偏差。
2. 加快数据采集和传输速度,提高物品和信息的流通效率。
3. 实现物品和信息的定位追踪,提高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二、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成物流运输、配送管理和信息化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它将诸多物流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于管理过程中,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物流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物流服务效率,优化整个物流体系。
具体功能如下:1. 实现物流运输和配送的可视化和信息化管理,丰富物流信息记录、追踪和共享手段,提高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2. 实现物流运输路线规划、订单跟踪、配送路线管理等功能,提高运输效率和配送准确性。
3. 实现物资、货物的智能化仓储管理和配送计划管理,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运作效率。
三、电子商务平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成为商业领域重要的销售渠道,也成为物流业务重要的交互平台。
它集成各种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在线交易、订单管理、物流配送等一系列服务。
具体功能如下:1. 提供在线交易、支付、配送服务,帮助商家实现随时随地的交易和物流业务管理。
2. 可追踪、共享和分析各个物流环节的数据信息,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分析
![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1fd19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8.png)
RFID技术在物流⾏业的应⽤分析以RFID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不仅能使管理者显著地降低经营和管理成本,也能⼤幅提⾼企业的资本⽣产率和劳动⽣产率,对于物流⾏业尤其如此。
RFID作为前端的⾃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在物流的各主要作业环节中应⽤,可以实现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极⼤地提⾼物流企业的运⾏效率,实现可视化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业有着巨⼤的应⽤空间和发展潜⼒,在物流信息化中占有举⾜轻重的地位。
RFID开发和应⽤要有重点 建议物流业RFID的开发瞄准下列六个⽅向: 1.针对物流⾏业应⽤RFID技术进展缓慢的现状,⽀持开发适⽤于各种物流环境的特种电⼦标签,包括各种材质的托盘、周转箱标签、集装箱标识标签、温度传感标签、堆场定位标签、车辆标签等。
2.开发整合RFID技术的物流装备,进⾏RFID技术与现有物流装备的整合。
3.⽀持RFID中间件的开发,开发⽀持多协议读写器、同时能与现有的物流仓储、运输等管理系统⽆缝对接的RFID中间件系统。
4.⽀持与⿎励⾯向物流⾏业的RFID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应⽤⽰范,实现跨地区、跨⾏业的RFID信息的识别、采集、传输与信息应⽤服务,满⾜物流企业进⾏RFID系统快速部署的需求,并与现有物流信息公共平台进⾏互联互通。
5.⽀持物流⾏业RFID应⽤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包括物流领域RFID数据规范、RFID技术与物流装备的整合标准、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操作规范,RFID中间件与物流系统、数据平台的数据交换标准等。
6.推⼴RFID技术在物流业九⼤重点⼯程中的应⽤⽰范。
包括在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及冷链物流、⼤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标准和技术推⼴、物流科技攻关、应急物流中的应⽤⽰范。
RFID在物流业的重点应⽤⽅向包括以下⼏个⽅⾯: 1.货运集装箱追踪与管理。
现代集装箱物流迫切需要⼀种能够实时记录箱、货、流信息,记录开关箱时间和地理位置信息的智能集装箱电⼦标签,实现集装箱物流信息的全程实时在线监控。
综述物流信息采集技术
![综述物流信息采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42b924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d.png)
综述物流信息采集技术一、引言物流信息采集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技术。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信息采集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对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分类1.传统手工方式:包括人工记录、人工填表等方式。
2.自动化识别技术:包括条形码识别、RFID识别等。
3.无线通信技术:包括GPRS、CDMA等无线通信方式。
4.互联网应用技术:包括电子商务平台、云计算等。
三、传统手工方式1.人工记录:即通过人工手动记录物流信息,如装卸时间、货物数量等。
这种方式存在着记录不准确、效率低下等问题。
2.人工填表:即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来记录物流信息。
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简单易行,但存在着数据易被篡改和丢失的问题。
四、自动化识别技术1.条形码识别:即通过扫描条形码来获取货物相关信息。
这种方式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性高的优点,但存在着条形码易被污损、磨损等问题。
2.RFID识别:即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获取货物相关信息。
这种方式具有不接触、不易受环境影响等优点,但存在着设备成本高、安全性问题等问题。
五、无线通信技术1.GPRS:即通过GPRS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这种方式具有数据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优点,但存在着网络稳定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
2.CDMA:即通过CDMA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这种方式具有网络稳定性强、信号质量好等优点,但存在着覆盖范围窄和设备成本高等问题。
六、互联网应用技术1.电子商务平台:即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物流信息采集和处理。
这种方式具有实时性强、信息共享便利等优点,但存在着信息安全风险和平台服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2.云计算:即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物流信息处理和存储。
这种方式具有灵活性强、存储空间大等优点,但存在着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等问题。
七、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案例1.顺丰速运:通过条形码识别技术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货物追踪和实时查询功能。
第3章_物流信息采集技术
![第3章_物流信息采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b5ea228fab069dc51220106.png)
3)条码的标准国家制定的各类条码标准
2
通用商品条码符号位置
GB/T14257-93
3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14258-93
4
库德巴条码
GB/T12907-91
5
三九条码
GB/T12908-91
6
中国标准书号(ISBN)部分条码
GB/T12906-91
7
贸易单元128条码
GB/T15425-94
20
• 一个完整的条码结构组成次序依次为: 分割静符空,区主(要前用()于3,)E起A结N始构码符组),成,数校据验符符(,中终间 止符,静空区(后)
21
• (1)模块组合法
别由模若块干2组个)合模法条块是组码指合的条而码编成符。码号一方中个,法标条准与模空块分的
条表示二进制的“1”,一个标准模块的空表 示二进制的“0”。
非接触式识
不能非接触
读;设备价
式阅读;数
格高
据可变更
数据不能更改; 不可用眼直 接阅读
可在灰尘、油污等 恶劣环境下使 用;可非接触 式识读
发射、接收装置价 格昂贵;发射 装置寿命短; 数据可改写
9
1)条码技术的基础术语 (1) 条(BAR):条码中反射率较低的部分,一般印刷的颜色较深。
3 条码技术的基本概念 (2) 空(SPACE):条码中反射率较高的部分,一般印刷的颜色较浅。
• ④39码:39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码 制。1974年由Intermec公司推出。它
条码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
名称 项目
输入12位数据速度
键盘 6s
OCR(光学字符识 别)
4s
磁条(卡) 0.3-2s
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
![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d00e4fdbcd126fff6050b6b.png)
条码的构成
1.2.3 条码的符号结构
14
相关术语的解释如下:
(1)条(Bar)
条形码中反射率较低的部分,一般印刷的颜色较深。
(2)空(Space)
条形码中反射率较高的部分,一般印刷的颜色较浅。
(3)空白区(Clear Area)
条码起始符、终止符两端外侧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限定区域。
(4)起始符(start character;start cipher;start code)
信息的采集与识别技术
第一部分 条形码技术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条码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熟练掌握条码的定义、结构、编码规则和应用。 掌握条码扫描设备的使用。 了解条码应用标准及条码技术在物流上的具体应用。
1
案例导入
第一部分 条形码技术
2
1.1 信息编码技术
❖1.1.1 代码的定义
1、代码也叫信息编码,是作为事物(实体)唯 一标识的,一组有序字符组合。 代码的重要性: (1)可以唯一标识某个实体; (2)加快输入,减少差错,便于存储; (3)使数据的表达标准化; (4) 能够被计算机系统识别、接收和处理。
——美国乔.伍德兰德和贝尼.希尔沃开始研究用条码表示食品项目及 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公牛眼”条 码) ——1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地区的统一 代码-UPC的奠基人。 早
期 的图 条 码 符 号
12
1-2
☆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 Hoc委员会制定了通用商品代码UPC代码, 此代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委员会(简称UCC)建立了UPC商品条码应用 系统,实现该码制的标准化。 ☆1977年,欧洲共同体在12位UPC-A商品条码的基础上,开发了与 UPC-A兼容的欧洲物品编码系统——EAN系统,并成立了欧洲编码协会 (EAN)。 ☆1981年,EAN组织发展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IAN。 ☆日本从1974年开始着手POS系统,在EAN基础上,于1978年制定出 JAN码。 ☆198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技术监督局成立了“中国物 品编码中心”。 ☆1991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EAN)。
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109ae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2.png)
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变得日益重要。
高效的物流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则成为实现高效物流管理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一、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的意义物流信息采集是指通过科技手段搜集与物流相关的各种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货物的运输状态、运输路径、配送时间等,能够提供给企业详尽的物流情报。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时监控:物流信息采集技术能够对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避免延误或丢失。
2. 节省成本:通过物流信息采集,企业能够准确掌握货物的运输路径,避免不必要的冗余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3. 提高准确性:传统物流管理依赖人工操作,容易出现人为差错。
而物流信息采集技术能够自动化地记录和处理物流数据,大大提高了准确性。
4. 优化服务:凭借物流信息采集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物流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物流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对物流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利用的过程,旨在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流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1. 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能够准确追踪车辆的位置,实现实时监控和路径规划,帮助企业优化运输调度,提高运输效率。
2. 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可以通过无线射频标签对货物进行标识和追踪,实现自动化的物流信息采集和管理,提高物流操作效率。
3. 大数据分析:通过对大量物流数据进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会,优化货物的配送路径和仓储规划,提高物流效率和成本控制。
4. 人工智能:物流信息处理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物流管理,对不同环节进行预测和优化,提供更智能、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
三、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物流信息技术的优缺点
![物流信息技术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92158671fe910ef12df8fa.png)
RFID的优缺点
优点:1、与条码技术相比,RFID则是一种新的自动识别技术
2、可以非接触识读,距离可以从十厘米至几十米
3、可识别高速动物体
4、抗恶劣环境
5、保密性好
6、可以识别多个识别对象
7、读写速度
8、可重复使用
9、芯片本身可以储存信息
10、抗污染性和耐久性
11、可回收性
12、可实现长期跟踪管理
缺点:1、RFID成本太高,再加上RFID发射器、读取机、编码器及无线等设备成本高
2、涉及到隐私的问题
3、RFID标签一旦接近读写器就会无条件自动发出讯息,无法确认该RFID读写器是否合法
4、含有金属和水分的物体或是环境会对RFID产生影响
5、多国频率开放频度不一,仍有一致性上的问题
6、在批量识别是可能出现误差
7、缺乏完整的标准体系
条码的优缺点
优点:1 、输入速度快2、可靠性高3、采集信息大4、灵活实用5、
成本低6、便于企业加强管理
缺点:1、条码只能识别一类产品,而无法识别单品
2、条码是可视传播技术,扫描仪必须“看见”条码才能读取它
3、如果条码的横条被撕裂污损成脱落就无法扫描这些商品
4、传统一维条码是索引代码,必须实时和数据库联系,从数据中寻找完整的描述数据。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cd5b72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6.png)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物流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效、准确的物流运作离不开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就像是物流系统的“眼睛”,能够实时、精准地获取货物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的状态和数据,为物流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客户满意度。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条码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物流信息采集手段。
它通过黑白相间的条纹和数字编码来标识货物。
条码可以被打印在标签、包装上,然后使用条码扫描器进行读取。
条码技术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但它的存储容量有限,且容易受到损坏和污染。
射频识别技术(RFID)则是一种更为先进和高效的信息采集方式。
RFID 标签中包含了电子芯片和天线,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写器进行通信,无需直接接触。
与条码技术相比,RFID 能够存储更多的信息,读取距离更远,而且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标签,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不过,RFID 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在一些对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中可能受到限制。
传感器技术在物流信息采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冷藏货物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货物所处环境的湿度,压力传感器可以感知货物的重量变化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收集货物的环境参数和物理状态信息,确保货物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图像识别技术则通过摄像头拍摄货物的图像,然后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识别,获取货物的相关信息,如货物的种类、数量、外观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图像识别的准确率不断提高,为物流信息采集提供了新的途径。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是实现对运输车辆和货物的实时定位和跟踪。
通过 GPS 设备,物流企业可以准确掌握货物的位置和运输路径,及时调整运输计划,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物流信息管理 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
![物流信息管理 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b0e5b7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1.png)
物流信息管理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物流信息管理: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物流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竞争压力。
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成为了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则是其中的核心环节。
信息采集是获取物流相关数据的过程,它如同为物流系统提供了“原材料”。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包括货物的起始点、目的地、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货物状态等。
为了准确采集这些信息,各种技术手段应运而生。
其中,条码技术是一种常见且基础的信息采集方式。
条码通常由一系列宽窄不同的条纹和空白组成,代表着不同的数字和字符信息。
通过扫描设备读取条码,能够迅速获取货物的基本信息,如产品名称、规格、批次等。
这一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零售、仓储等物流环节。
RFID(射频识别)技术则是近年来逐渐普及的一种先进的信息采集手段。
RFID 标签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并且无需直接接触读取设备就能实现远距离、快速读取。
在物流中的货物追踪、库存管理等方面,RFID 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大大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
传感器技术也是信息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运输车辆上安装温度、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货物所处环境的状态,确保货物在适宜的条件下运输。
压力传感器则可以用于监测货物的堆码情况,避免货物受损。
除了上述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在物流信息采集中也崭露头角。
通过摄像头拍摄货物的图像,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可以自动获取货物的形状、尺寸、包装等信息,进一步丰富了物流数据的采集渠道。
信息识别技术则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在物流领域,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至关重要。
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能够将纸质文档上的文字转换为可编辑的电子文本,方便信息的录入和管理。
例如,快递单号上的手写地址可以通过OCR 技术快速识别并录入系统,提高了物流信息处理的效率。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则可以对物流中的各种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条码引来 大官司
编辑
软件演示
2. 条码的检测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 (GB/T 18348—2008)
3. 防伪条码
红外隐形条码 荧光条码
2.4 条码应用系统
建立商店自动销售管理系统
1. 条码与数据库系统集成
校验码
按算法求得,用于防止扫描阅读错误。校验码 是根据X1~X2的数值按一定的数学算法计算而 得,具体计算方法是先将代码自左向右编号, 求出所有偶数位上数字之和的3倍,再加上奇数 位上数字之和的结果,取个位数的补数,即为 校验码的值。
交叉25条码是一种条、空均表示信息的连续型、非定长 、具有自动校验功能的双向条码。
交叉25条码起初广泛应用于仓储及重工业领域,1987年 开始用于运输包装领域。1997年我国制定了交叉25条码 的标准,主要应用于运输、仓储、工业生产线、图书 情报等领域的自动识别管理。
39条码
39码是第一个可表示字母数字的编码,1974年由 Intermec公司推出。
3.1 商品条码
EAN码
1.E零AN售-13 商品条码
EAN-8
条码结构
结构种类 结构一 结构二 结构三
厂商识别代码 X13X12X11X10X9X8X7 X13X12X11X10X9X8X7X6 X13X12X11X10X9X8X7X6X5
商品项目代码 X6X5X4X3X2
X5X4X3X2 X4X3X2
一维条码只能用来标识某个对 象,但不能描述该对象,当通 过条码扫描设备将条码信息输 入到计算机中时,该条码代表 的特征信息只能借助与终端相 连的后台数据库得到 。
商品条形码 6932340105166 6901234567892
……
商品名称 康师傅绿茶 ×××商品
……
规格型号 瓶 …… ……
生产日期 2012/11/25
缺点:码的长度与它分类属性的数量有关,有时可能造成很 长的码;占用位数较多,许多情况下,码有多余的树;维修 也比较困难。
十进位码
一种特定的层次码,码中 每一位数字代表一类,常 用于图书分类等。
特征码
问题:身份证?
2. 代码的设计
确定编码对象,明确编码要求 编写代码设计书
决定代码种类 决定代码的位数 决定是否采用校验码 制定编码原则 编写代码 校验码设计 先将各位编码乘以权因子,求出各位之积,再将各位积
Replenishment
Pick Planning
Based on :
配套
Kit-ing
取货
Pick
•Rules •Orders •Resources •History
(assembly)
取货规则
Picking Rules
第3节 典型条码应用
3.1 商品条码 3.2 储运条码 3.3 QR码
2. 条码数据采集器
把条码识读器和具有数据存储、处理、通信功能的手持数 据终端设备结合在一起,成为条码数据采集器,简称数据 采集器。
2.3 条码印制
注册 商品条码的管理质量
1. 条码的印刷
现场印刷常采用的技术有:
热敏式、热转式、点阵式、喷墨式、激光式等
非现场印刷一般采用:
70年美国在食品杂货业进行条码应用尝试(美国超级市场 AdHoc委员会制定了通用商品代码——UPC•代码)
73年成立美国统一代码委员UCC,确定UPC码在美国、 加拿大推广应用
74年欧洲十二国成立欧洲条码系统筹备委员会
77年成立欧洲物品编码协会,推出与UPC码兼容的EAN 码
81年改名为国际物品编 码协会,仍简称EAN
《物流信息管理》
第三章 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
导引
要点
3.1 信息的分类与编码 3.2 条形码技术 3.3 典型条码应用 3.4 无线射频技术 3.5 其它识别技术
第1节 信息分类与编码
1.1 物品编码方法 1.2 自动识别技术
1.1 物品编码方法
代码,又称编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 的符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 的组合来表示。 代码的功能: 它为事务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
ITF-14 / EAN-13
价格销售目录/ 订购单/订购单应答 / 运输指示/发货通知/ 收货通知
适时、准确的无纸信息流
EAN-13 EAN-8 、 UPC-A、
UPC-E
入 库 Inbound Flow
收货
Receiving
收货确认
Rec. Confirmation
(Optional: Inspection)
…… ……
单价/元 2.50 ……
……
…… …… ……
……
2. 条码的应用
制造商
顺畅、连续的物流 分销商
工厂
商品 纸箱
XXX xxx
X x
XX xx
托盘
卡车
XXX xxx
X x
XX xx
托盘
零售商
纸箱
商品
最终用户
EAN-13 EAN-8 、 UPC-A、
UPC-E
EAN-13 / ITFF-14
EAN/UCC-128
2002年11月UCC正式加 入EAN,实现EAN和UCC 的联合GS1(全球第一商 务标准化组织)
2.1 条码概述
条形码(简称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字 符组成的,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 的设备识读,转化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 进制数字信息。“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 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
能防止错误,而且还能纠正错误,即使条码部分损坏, 也能将正确的信息还原出来。
二维条码通常分为两种类型
行排式二维条码 矩阵式二维条码
交叉25条码
25条码是一种只有条表示信息的非连续型条码,每一个 条码字符由规则排列的5个条组成,其中有两个条为宽 单元,其余的条和空及字符是窄单元。
收货
Confir -mation
Based on : •Rules (e.g. FIFO, LIFO, by lot/batch) •Orders •Resources
状态 跟踪
出库运输 Shipment
包装/标签
Packing/ Label
存放规则
存放
补货规则
Repl. Rules
存放 补货
取货计划
校验码 X1 X1 X1
中国大陆的代码是690~695,美国的代码是00~13 ,中国香港的代码是489,中国台湾的代码是47l,法 国的代码是30~37。
缩短版商品条码由8位数字组成,在我国,由中国物 品编码中心统一分配“X1”校验码。在计算校验码 时,需在缩短版商品条码代码前加5个“0”,然后 按标准版商品条码校验码的计算方法计算。
质数级数—代码123450
注意事项:
惟一性 合理性 标准化
稳定性 可扩充性
3. 物流编码
储位编码 货品编码
1.2 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用机器识别对象的众多过程总称
完整的自动识别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自动识别系统、应用 程序接口(中间件)和应用系统。
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照国际自动识别技 术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应用领域和具体特征
库德巴条码是一种具有强自校验功能的条码
PDF417
每一符号都是由4个条和4个空共17个模块构成
PDF417码符号由多 层堆积而成,其层 数为3~90层,每一 层条码符号由起始/ 终止符、每层的左 右指示符及1~30个 符号字符组成。
3.条码的特点
简单 信息采集速度快 采集信息量大 可靠性高 灵活、实用 自由度大 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
其字符集为数字0~9,26个大写字母和7特殊字符(-、。、 Space、/、%、¥),共43个字符。每个字符由9个元素 组成,其中有5个条(2个宽条,3个窄条)和4个空(1个宽 空,3个窄空),它常用“*”作为起始、终止符,是长 度可变的离散型自校验码制。
在汽车行业、经济管理、医疗卫生及邮政、储运单元、 图书及票证的自动化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库德巴条码
库德巴码(Codebar)出现于1972年,其字符集为数字0~9 和6个特殊字符(-、:、/、°、+、¥),共16个字符, 长度可变,能自动校验。
主要用于仓库、图书情报、血库和航空快递包裹等方 面的自动识别。
库德巴条码具有双向可读性,在阅读库德巴条码符号 时,扫描方向的判定是通过终止符和起始符来实现的。
相加求和;然后各位之和取模M的余,即S/M=商…… 余数R,R即可作为校验位的值。
例如,如果源代码为12345,取“11”为模,则:
算术级数:
乘积之和 (1×6)+(2×5)+(3×4)+(4×3)+(5×2)=50
求余数
50÷11=4余6
代码可写为 123456
几何级数—代码123454
1.条码符号表示
编码方法
宽度调节法 模块组织法
编码容量 纠错方式 条码符号集
与符号密度
2. 条码的分类
供应链节点标 识代码标准
EAN-13代码
GB/T 16828-1997位置码
应用标识标准
EAN/UCC应用标识符
GB/T 16986-1996条码应用标识
标
识 代
贸易单元标识 代码
储和检索; 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提高了数据的全局一致性; 是任何计算机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