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寓教于乐
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策略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的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
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
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
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巧设教学情境,构建有效课堂
巧设教学情境,构建有效课堂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以及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
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而巧设课堂情景既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巧设教学情景的介绍说明,进而阐述怎样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词:教学理念;效率;教学情景;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摸索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
事实告诉我们,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学习全凭兴趣。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硬灌,由学生死记硬背、进行枯燥无味的“苦学”,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怕学和拒学。
因此,我们就必须巧设课堂情境,使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既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下是我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挖掘课文童趣,以趣激趣低年级语文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大多是和儿童的学习、生活贴的很紧的充满童心童趣的课文。
例如:《蘑菇该奖给谁》中敢和高手比的小白兔;《大松树和小松树》中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小松树;《蚂蚁和蝈蝈》中勤劳的小蚂蚁和懒惰的绿蝈蝈。
这些故事,低年级的小学生读起来倍感亲切。
因此,我们教学时就要注意挖掘课文中的童趣,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入充满童趣的课文内容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
在讲解《蘑菇该奖给谁》这篇课文时,我抓住“蘑菇奖给了谁”,通过演读、分角色读、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使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训练相得益彰。
《蚂蚁和蝈蝈》一课,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蚂蚁和蝈蝈的不同表现展示出来,图文结合,初步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蚂蚁和蝈蝈的行为、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的道理。
二、巧设导入,创设铺垫情境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巧设情境,寓教于乐
巧设情境,寓教于乐发表时间:2013-04-01T17:12:08.84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覃小燕[导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之”则会自主地、愉快地参与课堂。
覃小燕摘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之”则会自主地、愉快地参与课堂。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特点,设计能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且富有情趣的情境,可创造“乐学一刻”,让学生在享受快乐中走进课堂。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文从“利用幽默笑话创设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利用小品表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人入胜;利用新闻材料,创设情境达到乐学的目的;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等方面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教师;学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了使学生乐学思想品德课,笔者认为巧设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下面,笔者浅要谈几点自己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寓教于乐的做法:一、利用幽默笑话创设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
”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幽默是启迪学生思维、增强政治课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一种轻松、诙谐、欢乐的情调来表示深刻的内容。
它可以帮助政治教师更生动、更灵活、更巧妙地实现自己教育、教学的意图,从而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
例如,笔者在讲八年级“公民的权利”时,笔者用了《故事会》的笑话:以前有一位教授布置他的学生预习公民的权利这一内容。
拼音教学小方法
拼音教学小方法七岔道小学李敏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拼音教学。
但是对于枯燥的字母学生学习起来经常发生混淆,使用起来容易出错,影响了语文的学习,所以我在拼音教学时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使拼音学习生动、鲜活。
一、巧设情境,寓教于乐一二年级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这就需要教师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时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上。
例如“编一编儿歌、猜一猜谜语、做一做游戏、演一演比一比”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拼音的积极性。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当拼音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因抽象学生识记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一旦把拼音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它与学生熟知的生活密切联系之后,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学得快快乐乐,记得轻轻松松。
例如,在教“zhi chi shi ri”这一课时,有的学生读这些整体认读音节时总是分开拼,纠正几遍效果都不太理想。
在课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看来一味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的方法难免单调枯燥,怪不得学习效果会打折扣。
于是我另辟蹊径,抓住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编了一个故事:“zh是妈妈,i是他的宝宝。
有一天妈妈带着宝宝去逛街,宝宝很调皮,被精彩的外面世界迷住了,悄悄地离开妈妈,结果迷路了。
宝宝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哭了。
后来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妈妈,小i紧紧地抱着妈妈说,妈妈,我要永远和您在一起,再也不离开您了。
”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都知道整体认读音节不能分开拼,然后举一反三,自然记住了“chi shi ri zi ci si”。
整体认读音节表的最后九个音节(yi wu yu ye yue yun yuan yin ying)读起来没有什么规律,许多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
今天好不容易记住了,默写正确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又把“知识还给了老师”,这种情况让我头痛不已。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就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点。
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方面,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一、巧设情境,引入兴趣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如何巧妙地导入新知识的学习,这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的极好时机。
小学生正处在无意注意为主向有意注意为主的发展过渡期,一些新颖、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因此,精心创设好的教育情境,能让儿童集中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因此,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因此,在数学课堂,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课堂情境,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继而爱上数学。
二、合作学习,激活兴趣灵活、新颖的教法,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艺无止境,学海无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新,大胆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如我在数学教学中,将我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6人,自选小组长,采用生生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让每组通过讨论形成一定的答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在教师点拨、相互求解中,进一步探求新知,开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师的爱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必须给学生以爱,让学生亲近你。
正如赞科夫所讲:“老师之爱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种最佳期的营养剂。
”实践证明,教师的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兴趣,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
当然,较常见的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途径还很多,如教师制作直观教具,合理利用学生自制学具,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均能增添学生学习兴趣。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细心体会,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巧设情境提升课堂有效教学
巧设情境提升课堂有效教学作者:芦莹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12期内容摘要:高职学生面对古代文学作品普遍心存畏惧,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贯穿课堂教学。
使学生在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中,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有效教学。
文章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对此予以说明。
关键词:巧设情境有效教学新课程理念古代文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下简称《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三言”中非常著名的一篇,作为明代小说的代表,收录在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材下册元明清文学单元中。
根据笔者以往的古代文学教学经验,高职学生由于古代汉语基础差,兼受当今浮躁社会速食文化心理的影响,对于篇幅较长的古典文学作品,心理上易产生抵触情绪,使他们无法静心阅读作品,更不要奢望其把握细节,深入研读、理解文学经典。
因此,课前我精心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环节,采取巧设情境,长文妙教的方式,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轻松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一步:由文末后人评论此事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冯梦龙借他人品评故事主人公的观点:赞杜十娘,批孙富、李甲。
然后巧设情境,抛出阅读思考题:假设你是一名现代知名律师,四百年前沉江的杜十娘和遭人指责的李甲、孙富都托梦来喊冤,你会选择为谁辩护。
学生进入情境后,普遍被激趣,能够带着特定的目的进行认真、耐心地阅读。
一篇长达9页的古代小说在学生眼中变身为处处皆为案情的诉状,阅读的目的看似不是把握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而实际上这正是律师了解案情,选择辩护对象的前提。
这一步阅读课文学生用了25分钟的时间。
但在学生挑战自我的兴趣被激发之后,这段时间的效率是很高的,我们可以在下一步中得到验证。
第二步:在本班布置开设道德法庭,重审四百多年前的案件。
学生分组讨论列出本次审判所需人员,学生在上一步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快就罗列出课文的主要人物,即案件的相关负责人:原告:杜十娘及其律师;被告:李甲及其律师,孙富及其律师;学生甚至能够指出还需审判责任连带人:李布政。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几种策略
2013.01赖家明教学情境的设置,不应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如何将知识教活?如何使得学生将知识学活?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了。
一.创设游戏情境我们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譬如:在讲解概率时,我就拿出学生经常接触的纸牌,利用纸牌的游戏分出几种情况与学生共同讨论不同情况的概率。
这种情境创设策略保证了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乐于教。
教师创设适当的游戏情境,符合有效情境的趣味性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创设悬念情境悬念是一种引起人们对事物关注的情境,课堂教学中若能巧妙设置悬念,则可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讲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质时,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的具有稳定性的性质,然后向学生提问:三角形的三条边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有四条边,因此它比三角形更稳定吗?(然而事实却不是)。
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增强记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创设过程式情境就规律性知识的教学而言,创设数学情境应注重展示知识的发展过程,不能只给出结论和精练化的论证,而要尽可能地指出其来龙去脉,不但要回答为什么这样,而且要揭示是怎样发现它们的,以合乎学生的认知心理。
同时,要求叙述通俗易懂,饶有趣味。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调整、证明,最后形成定理或公式等,突出了定理、公式等的探索过程,在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定理等,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
四.创设现实情境古代科学家伽利略说,大自然的书是数学写成的。
同样数学也起源于社会生活,所以数学和我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数学能使我们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
比如学了利息公式和百分数可以让学生算出家里的积蓄可以赚回多少利息?需要交纳多少税款?哪一种储蓄最合算?五.创设史料情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汪晓勤把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总结为8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数学观、使数学人性化、让学生从原始文献汲取数学家的原始思想和社会文化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数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历史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和认知过程、为教材编写提供借鉴等等。
创设丰富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创设丰富情境,提高课堂效率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对这种教学方法,作了如下尝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情境创设,为课堂定一个思维的基调高尔基曾说:“开头是最困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时间找到它。
”在新课教学中,常设计一些易激起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学习“师生情谊”内容时,课前将学生分成调查小组,调查自己年级老师们的一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情况,并制成dv,在上课时展示。
通过展示老师平凡的生活、情感、工作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老师工作的辛劳,从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服务社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开展了为期三个星期的探究活动。
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做了问卷调查、参观访问、我为社区的建设出份力、未来社区的模型设计等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深入体会到现代的新型社区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优美的居住环境,并用文字、图片、录像记录下来。
准备工作做好了以后,我在课堂上先让学生看他们在熟悉的社区里拍摄的图片、录像,这样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针对社区里存在的种种问题,设计了“我为社区出点子”比赛。
引导学生知道要建设和谐、美好的社区,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并要求各组修改和完善各自的点子设计,并把“金点子”寄到相关的部门。
寓教于乐:让小学语文课堂兴趣之花绽放
寓教于乐:让小学语文课堂兴趣之花绽放摘要:论语中就曾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以看出关于学习的事情,是懂得学习方法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把学习当做乐趣的人。
因此可以看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对于教师而言,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学习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所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理念也逐渐被大部分老师所接受,特别是针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改革要求。
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语文;课堂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当然这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才有可能用心去学习。
由此语文的教学也受到了启发,当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后,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也会很积极,就会主动的去学习、研究、体验和创造。
本文就如何让小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做了一定的尝试,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
1独居匠心,导入激趣很普遍的一句真理"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实际的教学课堂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抓住时机导入课本内容,从开始就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课程的开始就像是给一首曲子调音,只有音准了才能更好的进行整首曲子的演奏,跟上课是同理的,首先要打开学生的心门,然后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对一切事物都有极强的探知欲,因此在尽心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效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1故事引入,语言激趣利用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俱佳办法。
故事的导入,主要是先将故事的大致故事情节介绍给学生,然后设置几个悬念,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引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当然也可以讲一个和课本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来引入新课程的学习。
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 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 , 多与他
问题情境, 使学生内心产生不足之感和探求之心, 从而主
动参与学习过程中。这样一堂课, 在引人新课阶段创设问 题情境 , 营造了“ 情境问题” 的氛围, 了现实生活与数 架起 学学习之间 、 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 , 使学 生积极地参与、 , 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 , 体会 并在 自主能 动地探索。 五、 创设竞争情境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数学课堂不仅要交给学生数学知识, 而且要培养学生 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 , 你赶我超的 自我表现意识 , 激发学
学 科 教 学 探 索
巧 设 惰 壤
’
激 菽 l 诞
何进 芝 ‘
( 西县第三小学, j 壬 河北 唐山 040) 630
摘 要: 教学情境 的创设是提 高数学课 堂教 学效果的一种有 效手段。 师要 结合 学生生活 实际 , 教 努力创设各
种教 学情境 , 让数学走进生活, 在生活 中感 受数 学, 激发 学生 学习兴趣 , 要我学” 我要 学”使数 学课 堂教 学 变“ 为“ ,
的情感与态度。教学实践和研究证明, ” 每一个学生由于先
天遗传、 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 不同, 在认识方 式、 认识发展和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此, 因 运用评
价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不同的 标准, 因人而异, 因材施评。 同一句“ 你很勇敢” 对于性格怯懦和性格活泼的 学生, 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同一个问题 , 不同学生 回答的差 异是必然存在的。 对优生, 教师可以简单地一句话“ 很好”
以情促思寓教于乐
以情促思,寓教于乐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主体——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应让学生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而多媒体教学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传输教学信息的通道,多媒体课件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情境兴趣激发情感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主体——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应让学生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而多媒体教学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传输教学信息的通道,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运用、促进学学习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场好戏,取决于导演的艺术与演员的“投入”。
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即导演,学生即演员。
教师的“导”----贵在循循善诱,以情诱之,以趣导之,以情激情,以趣引趣,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巧设导语,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以情传情地“导”出个“我要参与”的学情来,继而以趣诱情,以言传情,从而“导”出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效果。
这就是课堂上一幕幕的教学情景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易被新异的刺激所激活,而电教媒体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语文教学中的寓乐于教
语文教学中的寓乐于教夸美纽斯说得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此可见,学生有兴趣便能学得主动,兴趣盎然才越学越有劲。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谈点粗浅认识:一、创设教学情境,以情激趣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转化为探求知识的欲望,这种求知欲,往往每学期伊始比较强烈,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善于观察,抓住每一个时机,及时对学生加以点拨,这样学生心头就会升起理想的光华,在心中就会播下理想的种子,就会使他们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讲授《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时,一上课先提出八幅纪念碑浮雕图画,让学生不看课文,口述每幅画的内容,并按历史将每幅图标上小标题。
学生思考后不能正确答出,希望老师让他们翻一下课本,钱老师坚决不答应,这样学生要求看书的心情更加迫切,甚至恳求老师。
在这种情境之下,钱老师才勉强同意,但提出只看三分钟的“苛刻”要求。
这时,学生如饥似渴地去学习课文,钱老师的高招就在于:创设了特定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引用竞争机制,以活激趣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引进竞争机制,运用竞赛法施教,会立刻使课堂出现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的气氛。
面对研究的问题,学生精神振奋,智力活跃,思维迅速,沉湎于积极探索、接受知识而又不断品尝成功喜悦的美好境界中,从而使师生“双边”活动形成一曲既紧张激烈又优美和谐的课堂教学和思维发展的交响乐。
在语文教学中,一单元结束后,进行复习,首先由教师适当点拨,学生自己复习,复习前告诉学生最后半小时将举行竞赛。
这样学生带着兴趣去复习,分分秒秒都特别用功。
竞赛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实行计分制,当然事先要准备好题目,设计多种形式的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观众题等等,可口答、可笔答。
幼儿园情境游戏引导:寓教于乐方案
幼儿园情境游戏引导:寓教于乐方案1. 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情境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通过情境游戏,幼儿可以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和体验不同的生活情境,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园情境游戏引导中,如何设计一个寓教于乐的方案,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还能感到愉快和满足,是非常重要的。
2. 情境游戏设计原则在设计幼儿园情境游戏引导方案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游戏能够寓教于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1 课程紧密结合情境游戏的设计要与幼儿园的课程紧密结合,将学习内容与游戏情境相融合,让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2.2 环境营造为游戏情境创设一个逼真的环境,让幼儿沉浸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布置场景、使用道具等手段,营造一个虚拟的情境,使幼儿在游戏中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2.3 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是情境游戏的核心,要设计丰富多彩的角色,并给予幼儿自由选择扮演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案例分析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幼儿园情境游戏引导的寓教于乐方案。
3.1 情境游戏主题:超市购物设计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游戏,让幼儿扮演消费者和商家的角色,体验购物的过程,同时学习购物小常识和交际技巧。
3.2 游戏环境搭建在游戏区域布置一个小型超市场景,放置货架、商品、购物车等道具,营造一个真实的购物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
3.3 角色分配设立购物者和商家两个角色,让幼儿自由选择扮演。
购物者需要制定购物清单、挑选商品、计算价格等;商家需要接待顾客、推销商品、结账等,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购物的乐趣和交往的乐趣。
3.4 学习内容融入在游戏中穿插一些购物小常识,如如何挑选新鲜水果、如何辨别食品标签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实际的生活技能。
4. 结语幼儿园情境游戏引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游戏,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寓教于乐 巧设情景
寓教于乐巧设情景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情景兴趣论文摘要:小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活动学习和快乐的成长。
有趣的课堂活动教学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
孩子在这种环境里学习身心得到发展。
学生在语文教学游戏中享受的程度越高,对自由的体验越强烈、丰富,由游戏所带来的发展的收益就越大。
这种学习方式尊重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让教师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更尊重了这种教学规律,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设计了探究活动的环节,增加小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通过思维与体力的结合,双手的精确的动作实现同样精确的设想,就使少年们变成聪颖的思考者,他们去研究发现真理。
”从教学的角度将,学习的材料(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的(教材本身一般设置了一定的知识存在意义的情境)但是需要教师活化为学生置身其中的动态情境。
情境,一个是“境”,一个是“情”。
有情方有境,情境共生,境有心生。
情为何物?任何知识如果只是逻辑的、理性的,学习者就很难接受它。
所以,要使知识染上他的主观感情色调。
学生已有的知识已经染上了他的感情色调了。
人是活在情境中,并在情境中体验和接受的。
而我们的教学过分重视了符号学习,而对于情境与活动重视不够,教学从书本到书本。
而不经过体验践行的知识使人异化。
能力的生成必须靠实践和训练。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的就是这一个道理。
知识是能力的基石,但知识需要情境与活动转化为能力的。
汲取知识不经过体验,只靠记忆或单向的接受,知识会死去,会变成教条,变成装饰品,变成徒有其表的社会地位与权利。
死的知识使人从自身异化出去,知识不再是人的一部分。
让每一个学习者参与到学习的体验中,尽可能在各种学习的环境中创设情境,在互动和探索中学习,在尝试中学习。
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
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教学是小学教师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寓教于乐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将乐趣和游戏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一、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开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的重要一步。
教师可以借助故事、图片、影视资料等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成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授数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题目、游戏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语文的时候,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故事、表演小剧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化的教学工具游戏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寓教于乐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数字游戏、卡片游戏、益智游戏等,将学习内容巧妙地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组织英语角、进行英语游戏等,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开展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设计任务型活动任务型活动是一种开展寓教于乐教学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剧表演,让学生通过扮演历史人物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在学习艺术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品创作,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任务型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协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例如,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每个人负责一部分,最后进行分享和总结。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让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丰富。
五、注重评价和反馈评价和反馈对于开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反馈。
如何让数学课堂高效有趣_0
如何让数学课堂高效有趣摘要数学逻辑思维比较强,许多同学都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理解。
因此,如何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高效一直是一线数学教师致力追求的境界。
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并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逻辑思维;分析;课堂一、巧设情境问题,激发数学兴趣“思维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性。
案例:《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教学片断问题:明明家有一块长32米宽20米的矩形花园,为了便于管理,准备在其中横纵开辟两条等宽的小路,并使得花圃面积为540平方米。
请问应如何设计更好,并求出小路的宽。
明明:把小路做在两旁,只要x=2即可。
(出示第1图)妈妈:能不能把两条小路放到中间呢?(出示第2图)爸爸:能不能做成曲线等宽的小路,这样不是更美观吗?(出示第3图)生1:明明的方案可以,但还是不便于管理。
生2:妈妈的方案也可以,我们只要运用平移的知识就可以回到第1图了,还更便于管理。
师:那爸爸的方案呢?… …师:为什么不能做出判断?生:因为弯曲小路平移后无法紧靠两边,也就回不到第1图。
老师此时再引导学生运用等积平移法去解决相关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增强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树立起把不熟悉的题型向熟悉的题型转化的思想。
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新旧转化——综合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二、体验数学过程,交流探索认识知识源于实践,只有亲身体验、自我发现的东西,才是最易被积极消化、理解、接受的。
巧用情境化教学,寓乐于学
巧用情境化教学,寓乐于学情境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寓教于乐。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愿意去探索和学习。
而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刻,更容易应用到实际中去。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如何巧用情境化教学,寓乐于学。
语文教学方面,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在一个虚拟的情境中进行讨论和交流,来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通过合作游戏来学习成语的用法,通过小品表演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更能够让他们掌握深刻的语文知识。
数学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实际情境的设置来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相关知识。
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可以利用各种器材进行测量和绘图,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理解几何知识,提高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学习数学运算时,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挑战,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学技巧,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实验来设置情境化教学。
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进行推理和总结,从而理解科学知识。
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观察自然界的生物和现象,通过观察和研究来理解生物的奥秘。
在物理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仪器的使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艺术教学方面,情境化教学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剧表演,通过表演来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舞台的魅力。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实地写生和创作来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丽和情感。
在舞蹈教学中,可以通过舞蹈编排来让学生在舞台上表现自我,体验舞蹈的魅力和韵律。
巧设教学情境
巧设教学情境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0)08-071-0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把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直接灌输给学生,就会因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枯燥单调使得体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观需要。
而情境教学正是针对这种弊端,通过优化环境和优化活动对之进行改善。
"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课实施中,特别强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
为此,我对创设情境的方法、情境教学应注意的事项及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的方法(一)巧用教具,创设新鲜的教学情境。
场地、器材安排是体育教学情境的序曲。
利用场地设施器材和特别的教具,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进入"情境"。
在体育教学中,平整的场地、新颖的器材、醒目的标志以及特制的教具,定能给学生一种清新的情境和直观感觉,引发其好奇心,激发其运动欲望。
(二)巧放音乐,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很容易为一些新异刺激而兴奋起来。
在教学中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一些音乐,如在武术教学我中播放音乐《中国功夫》,这样不但增加了课堂的愉悦气氛,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
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三)巧设游戏,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游戏是小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也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
所以,在课堂上可利用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设计饶有趣味的游戏。
如把"投掷"运动游戏化,用沙包作"飞镖",让学生对准投掷靶,奋力打靶,训练结束比"战绩"。
学生在这种"战斗"情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既发展了投掷能力,又培养了竞争意识。
(四)巧用模拟法,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
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能越学越爱学,让学生模拟表演是学生乐而愿为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设情境,寓教于乐
摘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之”则会自主地、愉快地参与课堂。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特点,设计能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且富有情趣的情境,可创造“乐学一刻”,让学生在享受快乐中走进课堂。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文从“利用幽默笑话创设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利用小品表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人入胜;利用新闻材料,创设情境达到乐学的目的;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等方面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教师;学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了使学生乐学思想品德课,笔者认为巧设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下面,笔者浅要谈几点自己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寓教于乐的做法:
一、利用幽默笑话创设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
”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幽默是启迪学生思维、增强政治课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一种轻松、诙谐、欢乐的情调来表示深刻的内容。
它可以帮助政治教师更生动、更灵活、更巧妙地实现自己教育、教学的意图,从而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
例如,笔者在讲八年级“公民的权利”时,笔者用了《故事会》的笑话:以前有一位教授布置他的学生预习公民的权利这一内容。
一周后,教授来上课,提问一位学生,“请你回答公民的权利有哪些?”学生站起来一言不发。
教授急了,“你为什么不回答我的问题?难道你不懂吗?”这时学生才不慌不忙地说:“我有权保持沉默”然后,教授说:“请问‘有权保持沉默’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吗?学完“公民的权利”后,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设置了悬念,使学生在笑声过后,激起求知的兴趣,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
二、利用小品表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品表演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在思品课中运用小品表演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在参与表演及看表演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在其中。
例如,笔者在讲八年级“社交礼仪”时,让学生表演“待客”小品,学生在笑过后,学到了待客的礼仪,使其对社交礼仪的了解更为深刻。
三、运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人入胜
故事本身就有趣味性,课堂上运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好能引起学生探求兴趣的故事问题,把学生带入到故事情境中去。
既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又能引人入胜。
而且,古人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
可见“疑”的重要。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笔者十分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的设疑。
提出一个巧妙的问题,投石激水,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例如,笔者在讲七年级“如何调节情绪”时,用这样的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洗染店。
天下雨时,她担心小儿子的衣服晒不干;天晴时,又担心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
这样,老太太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故事讲到这,笔者并没有直接讲故事的发展,而是设计了“请你出主意,想办法,让老太太高兴起来。
”这一开放式的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学生都积极地思考并回答出调节情绪的方法,而且有的学生还说,老太太可以换一种想法:下
雨天,想到大儿子的生意好;晴天,想到小儿子的生意好。
这样不是天天都有好
心情了吗?这样,学生在进行故事讨论中,学习热情高涨,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
四、利用新闻材料,创设情境达到乐学的目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是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时俱进、热点引领,也就
成了政治教师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别开生面的一招。
在课堂上,笔者常用一些时事
热点材料来进行教学。
这样,既符合时代特征,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
生乐学思想政治课。
例如,笔者在讲九年级“公民的政治权利中的建议权”时,利用新闻发布会创
设情境:2006年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代表中央电视台向温家宝总理提问。
为了让白岩松的提问更能体现广大公众的心愿,中央电视台联合新浪网开展“我有问题问总理”提问征集活动,向广大公众收集最希望总理回答的热点问题。
假如你有幸代表本班同学参与本次活动,请你就目前学校生活的实际向总理提一个问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通过听新闻,参与活动,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会自主地、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
五、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在思品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
越来越广。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课件”,熟练操作运用多媒
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最佳的“视听”情景。
媒体资源的应用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变
枯燥为生动有趣、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可信性。
在讲七年级“对不良诱惑说不”时,笔者播放一段录像:一个因没钱上网打游戏从而走上拦路抢劫这种违法犯罪
道路的中学生的的自白。
之后,笔者问:“看完录像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学生
们积极发言,并且发自肺腑地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这也坚定了学生要用理智清醒
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来抵制不良诱惑的决心。
总之,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
积极性,真正使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从而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民族中学
邮政编码:5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