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与配送管理
物流与配送管理技术
![物流与配送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dd740bf6c85ec3a86c2c59c.png)
【最新资料,WOR文档,可编辑】物流与配送管理技术十几年来,连锁超市已在我国迅速兴起,并得到了飞速发展。
连锁经营方式之所以能够产生高效率、高效益,就在于连锁超市实行的是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并具有实现这一职能的商品配送中心,它将商品集中保管、流通加工,并按各门店的需求配货、配送,实现了“最少环节、最短运距、最低的费用、最高的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连锁超市的经济效益。
一、配送中心的定义与功能所谓配送中心,是指“汇集连锁门店的要货信息,进行采购,从供应商手中接受多种、大量商品,进行储存保管、配货、分拣、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把按各门店需求配齐的商品,以令人满意的服务,迅速、及时、准确、安全、低成本地进行配送的物流设施”。
作为现代物流方式和优化销售体制手段的配送中心,是一种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据点。
连锁经营的配送中心通常应具备以下功能:(1)集货:为了满足门店“多品种、小批量”的要货和消费者要求在任何时间都能买到所需的商品,配送中心必须从众多的供应商那里按需要的品种较大批量地进货,以备齐所需商品,此项工作称为集货。
(2)储存:利用配送中心的储存功能,可有效地组织货源,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货与销售之间的时间差。
虽然配送中心不是以储存商品为目的,但是为了保证市场的需求,以及配货、流通加工等环节的正常运转,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
这种集中储存,较之商场“前店后库" 的分散储存,可大大降低库存总量,增强促销储存,增强促销调控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连锁超市公司一定要在达到相当规模时,才能获得良好效益的缘故。
由于配送中心按照网点反馈的信息,及时组织货源,始终保持最经济的库存量,从而既保证了门店的要货,将缺品率降到最低点,又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用和利息的支付。
所以,降低商品的周转期,是配送中心获取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3)拣选:在品种繁多的库存中,根据门店的订货单,将所需品种、规格的商品,按要货量挑选出来,并集中在一起,这种作业称为拣选。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总结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e52fe1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f.png)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总结现在的物流仓储和配送管理,正处于技术发展和管理创新的前沿,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就物流仓储和配送管理领域概述这一话题,总结几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以有助于深入了解物流仓储和配送管理,并进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物流仓储,这是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为企业提供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仓储服务。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原材料、成品和配件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同时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
在物流仓储管理领域,现在已经普及了各种技术,包括智能化仓储管理设备、监控设备和消息推送系统,以提高仓储管理水平。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下配送管理,它是组织、安排、管理和控制配送产品的过程。
它被认为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交货效率、质量的关键步骤。
在现代社会,配送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技术、工具和管理理念不断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管理者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
其中,利用物联网、移动技术和在线跟踪系统等技术,实现了对配送管理的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
最后,本文总结了物流仓储和配送管理领域发展的几个方面,其中包括智能化仓储管理、物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应用,以及在线跟踪系统的使用。
这些技术和管理工具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仓储和配送管理水平,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它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物流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总之,物流仓储和配送管理是影响企业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重要管理方式,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物流效益,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要想成功地进行物流仓储和配送管理,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工具,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中的仓储物流与配送服务
![物流管理中的仓储物流与配送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2af54d2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3.png)
物流管理中的仓储物流与配送服务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仓储物流和配送服务成为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仓储物流是指为了保证货物到达目的地而进行存储、包装、运输等环节的综合性服务,而配送服务则指根据客户的需求,将货物按照合理的时间和路线送达指定地点的服务。
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仓储物流和配送服务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其效率和减少成本。
一、仓储物流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1.货物存储管理仓库是货物处理的重要场所,从收货、验货、入库、出库到退货,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管理。
仓库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流程和信息管理能力,以确保货物安全、准确、高效地存储和处理。
2.包装管理货物的包装对于保证物流效率和货物安全至关重要。
良好的包装可以有效地减少损耗和货物破碎率,同时还可以减少物流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
因此,仓储物流中的包装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
3.物流配送管理仓储物流中的物流配送管理涉及到货物拣选、装车、运输、派送等环节。
物流配送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和客户满意度。
因此,完善的物流配送管理是提高仓储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
二、配送服务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1.货物追踪物流配送服务可以通过收集并分析配送数据,精确追踪货物的位置、状态和运输时间。
这有助于物流企业及时调整运输计划,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到达目的地。
2.提高客户满意度物流配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满意度。
因此,物流企业需要不断完善配送服务,从货物装车、配货到航线规划以及货物交付等方面入手,确保货物按照较短的时间内安全地送达客户。
3.协调物流过程物流配送服务不仅要协调仓储与运输环节,还需要协调供应商、客户、航空、铁路等方面。
协调的好,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满足客户对于快速物流价格的需求。
三、如何提高仓储物流和配送服务的效率和降低成本1.优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推行物流信息化,实现全过程跟踪和实时监控是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方法。
仓储物流与配送管理制度
![仓储物流与配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12f9a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00.png)
仓储物流与配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为了加强企业仓储物流与配送管理,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制度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涉及仓储物流与配送管理的员工。
第三条紧要原则1.科学、规范管理,实现物流配送的高效运作。
2.保证货物安全,减少损耗和误配。
3.供应及时可靠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4.合理布置仓储和配送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仓储管理第四条仓库设备和环境1.仓库必需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储物设备和货架,确保货物存放整齐、稳定。
2.仓库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防止货物受潮、变质。
第五条货物接收和入库1.对于进货商品,仓库应依照准确的验收标准进行检查,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
2.入库时应依照统一的分类和标记,确保货物归类清楚,以便于管理与查找。
3.入库前应对货物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第六条货物出库和发货1.出库和发货前必需核对订单信息和货物数量,确保准确无误。
2.出库时必需依照规定的出库单出库,严禁私自擅自操作。
3.发货前必需对货物进行认真包装,确保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
第七条货物管理和盘点1.仓库应定期进行货物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2.盘点应依照规定的流程进行,记录盘点结果并及时报告上级。
第三章物流配送管理第八条仓库配送流程1.仓库配送需要依据订单信息和配送计划进行调度,确保配送及时、准确。
2.调度时要考虑货物的重量、体积、目的地等因素,合理布置车辆和配送路线。
第九条运输工具和设备管理1.运输车辆必需符合交通管理法规的要求,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2.运输设备需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第十条配送过程掌控1.配送过程中必需依照配送单上的要求进行操作,严禁私自更改配送信息和目的地。
2.每次配送完成后,必需及时反馈配送情况,包含时间、住址、货物情况等。
第十一条客户服务和投诉处理1.配送员在配送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耐性解答客户疑问。
餐饮业的物流与配送管理
![餐饮业的物流与配送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ae1e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f.png)
难以快速调整配送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第三方配送
• 总结词:指餐饮企业将配送业务 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配送服务 。
第三方配送
01
详细描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优点
03 降低成本:企业可减少在物流方面的投入,专注 于核心业务。
第三方配送
专业服务
第三方物流公司具备丰富的物流经验和专业的配送团队。
餐饮物流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储存、 加工、包装、配送和销售等环节,旨 在确保食品安全、及时地送达顾客手 中。
餐饮物流的特点
时效性
餐饮物流需要快速响应市场 需求,确保食品新鲜、及时 送达。
多样性
餐饮物流涉及的食品种类繁 多,包括肉类、蔬菜、水果 、饮料等,需要针对不同品 类进行分类管理和配送。
安全性
食品安全是餐饮业的核心, 餐饮物流需要严格控制温度 、湿度等环境因素,确保食 品质量安全。
自营配送
01
详细描述
02
优点
03
控制力强:企业可自主管理,确保配送过程符合自 身要求。
自营配送
减少中间环节
直接对接供应商,减少中间环节,降 低成本。
信息透明度高
便于企业掌握食材来源和配送进度。
自营配送
管理难度大
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确保配送效 率。
投资大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进行基础设 施建设。
04 餐饮业物流配送的优化策 略
配送路线的优化
配送路线规划
根据餐饮企业的需求和配送中心 的位置,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减 少行驶距离和时间,提高配送效 率。
动态路线调整
根据实时交通信息和天气状况, 动态调整配送路线,确保准时、 安全送达。
如何优化物流与配送管理
![如何优化物流与配送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c4aea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f.png)
如何优化物流与配送管理物流与配送管理是现代商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物流与配送管理可以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如何优化物流与配送管理的几个关键方面。
一、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可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在规划配送路线时,应该综合考虑货物的量、重量、大小以及目的地的距离等因素。
根据运输工具的特点,选择最短的道路或者最优化的线路,避免拥堵和浪费行驶里程。
此外,还可以利用物流管理软件或者人工智能算法来进行路线规划,提高运输效率。
二、建立合理的仓储布局仓储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物流配送效率。
在建立仓储布局时,应考虑到货物的特性和存储需求。
常用的布局方式包括单一中央仓库、多个区域仓库和跨境仓储等。
合理的仓储布局可以缩短货物储存和配送的时间,提高库存周转率,并且便于管理和控制。
三、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
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时掌握货物的运输、储存和配送等环节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准确预测库存和合理调度资源。
同时,物流信息化还可以提供客户查询配送状态和货物追踪等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优化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物流与配送管理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立严格的仓储管理制度,合理安排仓库空间和货物存放位置,实现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货物的存储容量和有效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等技术手段,提高仓储效率和减少错误率。
五、加强供应链合作与协调物流与配送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包括供应商、仓库、运输公司和客户等。
加强供应链合作与协调可以优化整个物流配送过程。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准确配送货物。
与仓库和运输公司密切配合,协调仓储和运输工作,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六、不断改进与创新物流与配送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
通过定期评估物流与配送管理的效果,收集客户的反馈和建议,分析运作数据和业务指标,及时调整和改进物流与配送策略。
现代物流的配送及业务管理
![现代物流的配送及业务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d764f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f.png)
定量配送:按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中进行配送。
定时定量配送:按照规定配送时间和配送数量进行配送。
定时、定路线配送:在规定的运行路线上制定到达时间表, 按运行时间表进行配送,用户可按规定路线及规定时间接货和提 出配送要求。
即时配送:完全按用户要求的时间和数量进行配送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以某天的任务为目标,在充分掌握这一天需要地点、
需要量及种类的前提下,及时安排最优的配送路线并安排相应的
配202送3/6车/18 辆,实行配送。
10
7.1.3.4其它配送方式
❖共同配送〔joint distribution〕
几个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制定 方案,共同对某一地区用户进行配送, 具体执行时共同使用配送车辆,这种方
式称共同配送。
2023/6/18
重点掌握:配送的定义、特点、方式、配送中 心的功能,两种配货作业方法,节约里程法,提高 配送经济效益的途径。
2023/6/18
1
配送及配送业务管理:
第一节 配送概念 第二节 配送业务 第三节 配送管理
2023/6/18
2
配送是现代物流系统的一个子 系统。
配送〔distribution〕是按用 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 货、配货等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 按时送达指定的地点和收货人的物 流活动。
2023/6/18
3
7.1 配送概念
7.1 Conception of Distribution
7.1.1 配送的特点
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
2、从事送货的是专职流通企业〔配送〕。
3、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输送,而是运输与其它活动 共同构成的组合体。
4、配送是以供给者送货到户式的服务性供给。
物流与配送管理技术
![物流与配送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b9062f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f.png)
物流与配送管理技术十几年来,连锁超市已在我国迅速兴起,并得到了飞速发展;连锁经营方式之所以能够产生高效率、高效益,就在于连锁超市实行的是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并具有实现这一职能的商品配送中心,它将商品集中保管、流通加工,并按各门店的需求配货、配送,实现了“最少环节、最短运距、最低的费用、最高的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连锁超市的经济效益;一、配送中心的定义与功能所谓配送中心,是指“汇集连锁门店的要货信息,进行采购,从供应商手中接受多种、大量商品,进行储存保管、配货、分拣、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把按各门店需求配齐的商品,以令人满意的服务,迅速、及时、准确、安全、低成本地进行配送的物流设施”;作为现代物流方式和优化销售体制手段的配送中心,是一种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据点;连锁经营的配送中心通常应具备以下功能:1集货:为了满足门店“多品种、小批量”的要货和消费者要求在任何时间都能买到所需的商品,配送中心必须从众多的供应商那里按需要的品种较大批量地进货,以备齐所需商品,此项工作称为集货;2储存:利用配送中心的储存功能,可有效地组织货源,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货与销售之间的时间差;虽然配送中心不是以储存商品为目的,但是为了保证市场的需求,以及配货、流通加工等环节的正常运转,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这种集中储存,较之商场“前店后库”的分散储存,可大大降低库存总量,增强促销储存,增强促销调控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连锁超市公司一定要在达到相当规模时,才能获得良好效益的缘故;由于配送中心按照网点反馈的信息,及时组织货源,始终保持最经济的库存量,从而既保证了门店的要货,将缺品率降到最低点,又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用和利息的支付;所以,降低商品的周转期,是配送中心获取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3拣选:在品种繁多的库存中,根据门店的订货单,将所需品种、规格的商品,按要货量挑选出来,并集中在一起,这种作业称为拣选;商品的拣选工作在现代物流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现代化配送中心要求迅速、及时、正确无误地把订货商品送到门店;而规模较大的配送中心往往是:门店数和商品的种类是十分繁多,如百货批发商的配送中心,商品品种可达十几万种,门店遍及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客户要货的批量又十分零星有的甚至要开箱拆零;要货时间十分紧迫,必须限期送到;总的配送量又很大;在这咱情况下,货物的拣选已成为一项复杂而繁重的作业,商品的拣选技术也成为现在物流技术发展的一个亮点;4流通加工:它是物品在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而对物品进行的加工;例如,以往所有商品均由批发商、制造商向商店直送,店内的验货工作极其繁重,操作人员要花大量时间来验货、交接;有了配送中心,可以把验货工作集中转移给配送中心承担;又如,配送中心可根据各商店的不同需求,按照销售批量大小,直接进行集配分货;可拆包分装、开箱拆零,在配送中心供应零售商的商品中,有一部分十分零星而且品种繁多,需拆箱组配后再拼箱;再如,以食品为主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还增加了食品加工的功能,设有肉、鱼等生鲜食品的切分、洗净、分装等小包装生产流水线,并在流通过程的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温度管理,建造冷藏和冷冻供货系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5分拣:在配送中心里,按照门店或客户的订货单,把库存商品拣选后分别集中待配送,这就是连锁起市配送中心分拣作用的任务;这在商品批次很多、批量极零星、客户要货时间很紧,而且物流量又很大的情况下,分拣任务十分繁重,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商品趋于“短粘轻薄”,流通趋于小批量、多品种和及时制JUSTINTIME,配送中心的商品分拣任务十分艰巨,分拣系统成为一项重要的物流设施;6配送:所谓配送,是按客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作业,并将配好的商品送交收货人;与运输相比,配送通常是在商品集结地;——物流据点,完全按照客户对商品种类、规格、品种搭配、数量、时间、送货地点等各项要求,地行分拣、配货、集装、合装整车、车辆调度、路线安排的优化等一系列工作,再运送给客户的一种特殊的送货形式;配送是有不同于旧送货的现代特征;它不单是送货,在活动内容中还有“分货”、“配货”、“配车”等项工作,必须有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现代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经营管理水平;配送是分货、配货、送货等活动的有机结合体,同时还和订货系统紧密相联系,这就必须依赖现代信息的作用,使配送系统得以建立和完善,变成为一种现代化的营销方式;配送完善,变成为一种现代化的营销方式;配送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大大提高了物流的作用和经济效益;通过配送中心的集中库存使连锁商场实现了低库存或零库存,它有利于降低供货的缺品率;7信息处理:配送中心有相当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能有效地为整个流通过程的控制、决策和运转提供依据;无论在集货、储存、拣选、流通加工、分拣、配送等一系列物流环节的控制,还是在物流管理和费用、成本、结算方面,均可实现信息共享;而且,配送中心与销售商店建立信息直接交流,可及时得到商店的销售信息,有利于合理组织货源,控制最佳库存;同时,还可将销售和库存信息迅速、及时地反馈给制造商,以指导商品生产计划的安排;配送中心成了整个流通过程的信息中枢;二、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发展的关键1、配送中心有力支持市场营销体系配送中心从事的是物流活动,是为经销服务的一种活动;配送中心的设置,强化了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货与销售之间的协调能力;就配送中心来说,作为物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生产营销系统的延伸;如在向门店供货时,可进行小批量的商品包装、装卸和发运,使得配送中心如同生产过程的延伸;同时,配送中心的多咱活动都以满足门店需求为目标,体现了物流活动的内涵,在某种意义上支持了市场营销活动;配送中心不是以储存为目的的,但是,配送中心保持一定的库存,起到蓄水池作用;特别是对国庆节、春节等销售量比平日成倍增加的销售高峰期间,配送中心的库存对确保销售,起到了有力的支撑;配送中心以集中的库存形式取代以往一家一户的库存结构方式,这种集中库存比传统的“前店后库”大大降低了库存总量,增加了供销的调控能力;2、配送中心实现了物流系统化和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物流系统化,是指把物流各种环节视为一个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的效率,实现整体的物流合理化;1合理经济地组织商品的运输、配送;配送中心通过集中配送的方式,按一定规模集约并大幅度提高其能力,实现多品种、小批量、高周转的商品运送,从而降低了物流的整体成本,使资源最终配置这一环节以大流通方式与大生产方式相协调,从而提高了流通社会化的水平,实现了规模经济所带来的规模效益;2配送中心是多功能的物流设施,实现了整体的物流合理化,并充分体现了物流系统的内涵和外延;3配送中心通过集中配送的方式,按一定规模集约,有利于获取规模效应;例如,超市公司通过电子订货系统,把几百家门店的零星要货汇总,由供应商集中送货到配送中心,并在那里按“越库中转配送”的方式运作,实现了“集零为整”和“化整为零”的策略,从而大大降低了商品的库成本和库内装卸搬运作业的劳动量;4密切了连锁超市公司与供货方的关系,并享受不少好处;如集中订货批量大,对供货方举足轻重;集中大批量订货可享受更优惠的价格折扣;供货方若集中送货,节省了费用,连锁超市可得到部分让渡;3、配送中心完善了连锁经营体系由于配送中心为了门店的销售活动创造了种种优势,从而使整个连锁经营体系的成本大大下降,成为零售业中的一种有竞争力的零售经营形式;配送中心对整个连锁经营体系的作用表现在:1 统一进货,有利于严把质量关;2 加速商品周转、减少商品损耗、降低流通费用;3 扩大配送中心的拆零、分拣能力,改善了门店的存货水平,有利于实现零星商品无库存、少库存经营;4保证门店管理逐步向“办管销售”方向发展;“企业经营决策权向总部集中,物流活动向配送中心转移”这是连锁超市成功的关键之一;例如,流通可减轻门店的工作量;拆零作业有利于商场多出样,以增加销售商品的品种数;三、物流管理必须实现系统化在构筑一个配送中心时,首先应着重于系统设计,即要求各个环节互相配合,使物流全过程处于一个均衡协调的系统之中;由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因商品的销售道不同而异;在不同类型的配送中心里,物流的流程也是多种程式的;通常,在商品ABC分析的基础上,以经营的商品进行排队分析,大致可分成三大类商品:第一类商品是使用频率高的畅销商品;第二类商品,是配送中心按照客户的订货单汇总后统一向工厂整箱订货,收到货后,不需储存,直接进行分拣作业,再配送到零售店;第三类商品,需要一定的保鲜要求,如牛奶、面包、豆腐等,通常是不经过配送中心,直接从生产厂送往零售店;但商品进销全过程信息由配送中心处理;综合上述分析,加上信息处理系统,该配送中心的物流系统流程如下图所示;四、配送中心的成本管理实践证明,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在于物流的合理化,即把握好“增加物流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的三者关系;为此,必须从物流成本分析人手,改善企业的物流系统,提高服务水平;1、物流成本的构成及形机制所谓物流成本,是指商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一句话,物流成本指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费用;物流成本主要有以下部分构成:1 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各种形式的补给;2 物流过程中的物质损耗,如包装材料、人力、燃料等消耗,固定资产的磨损、修缮费等3 运输、装卸搬运、储等费用支出,包括仓库、场地的租金;4 商品在运输、保管过程中的合理损耗;5 固定资产投资需支付的银行贷款利息等;6 在组织物流活动中发生其它费用,如办公费等;2、在商业企业里,物流系统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受到销售的制约,而物流系统的结构状态又是决定物流成本的最大因素;可以说,降低物流成本的责任,不仅仅在物流部门,而很大部分的责任销售部门;例如,“订货后多少时间内商品送到门让”与订货条件有关问题;“订货单位是箱还是包:拆零品种多少”与定货条件有关的问题;“送货频率,即每天送货次数”、“紧急订货、突击发货配送”要求小批量、多批次的配送问题;“库存商品品种数及库存多少天的商品”涉及商品周转期和缺期和缺货率货率问题等等,统称为“顾客服务水平”;只有决定了“服务水平”,才能决定物流系统的应用状态;物流系统的状态一旦决定,物流成本的6~7成也就定局了;物流部门的责任,以最低成本,维持一定程度的顾客服务水平;3、评价物流活动合理化的共同尺度在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合理化途径和最佳经济效益,若把各个环节的最佳综合在一起,物流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却一定是佳的;例如,为降低“缺品率”而增加库存量,但过量的采购,会造成库存费用增加、甚至会发生额外的“退货费用”;若放宽紧急要货、突击发货的“尺度”,又会造成运输费用的剧增;只有通过物流成本管理,才可解决“适度物流服务”的问题,实现物流的合理化;美、日等国的物流专家都认为,物流作业成本的控制,应以控制“人事成本”、“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为重点;总之,物流成本控制,就是在企业的物流活动中,对日常的物流成本支出,采取各种方法进行严格的管理,使物流成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达到预期的物流成本目标;必须指出,物流成本管理实质上是物流过程的优化管理;物流过程包括装卸搬运、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内容,是一个创造时间性和空间性价值的经济活动过程,为使其能提供最佳的价值效能,就必须保证物流各个环节的合理化和物流过程的迅速、通畅;总之,物流系统优化的三项目标是:最高的服务水平、最小的物流费用和最快的信息反馈;五、提高配送中心的技术含量当今的流通领域已将物流的高科技术自动拣选系统、自动分拣系统、信息及通信息自动化等广泛应用于配送中心;根据我国连锁超市目前的规模和发展趋势,“连锁超市业呼唤现代物流,”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有目的地深入学习发达国家、选进企业集团的配送系统和配中心现代化建设,已成为不少连锁超市公司的重要课题;1、仓储立体化:配送中心通常采用高层立体货架和拆零商品拣选货相结合的仓储系统,大大提高了仓库空间的利用率;2、装卸搬运机械化:配送中心就全面采用叉车、托盘作业系统,配以蓄电池拣选搬运车,实现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托盘作业;3、拆零商品配货电子化:近年来,连锁超市对商品的“拆零”作业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外同行业配送中心拣货、拆零的劳动力已占整个配送中心劳力的70%;订货食品的多品种、小批量化,使得配货作业人手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配送中心拆零商品的配货作业,已广泛采用电子标签拣选系统;只要把门店的订单输入电脑,存放各种拆零商品的货架上,相应货格的货位指示灯和品种显示器,立刻显示出需拣选商品在货架上的具体位置以及所需数量,作业人员便可以从货格里取出商品,放入拣货周转箱,然后揿动按钮,货位指示灯和品种显示器熄灭,订单商品配齐后进入理货环节;电子标签拣货系统自动引导拣货人员进行作业;任何人不需特别训练,即能立即上岗工作,大大提高了商品处理速度,减轻作业强度,大幅度降低差错率;4、物流功能条码化与配送过程无纸化:采用无线通信的电脑终端,开发条码技术,从收货验货、入库到拆零、配货,全面实现形码、无纸化;5、计算机智能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上的应用已远超出了数据处理、事务管理,跨入智能管理的领域;例如,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在美、日等国已商品化;它能大大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及等候时间,合理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等;六、建立自动补货系统ECR与大供应商紧密合作,建立自动补货系统,实现“有效的顾客反应系统ECR—EfficientConsumerResponse”以削减整体成本,提升供给系统的整体效率;ECR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食品杂货化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提高竞争力而采取的一种新战略;ECR的核心是要求供应商和零售商共同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把精力转移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为之作出努力,让消费者少付出金钱、时间、精力和风险,而获得更好的品质、更新的创意、更多的信息、更加方便、更加新鲜的商品;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共同努力,使之双方共同成为市场的赢家;ECR力求将消费者、供应商和零售商拴在一根线上,接成利益的共同体;关于自动补货,有两个问题需解决;1、自动补货量的确定条件:1 日销售量;2 日库存量包括最高库存量和最低库存量;3 要货期包括供应商的缺品情况;4 每批订单的最少数量;2、自动补货的实施条件:1 计算机联网,实现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销售、库存、进货信息的交换;2 接口问题;由于配送中心与众多的供应商之间要交换信息,接口问题尤为重要,关键是采用EDI的标准格式;总之,通过“优化商品结构、有效的补货作业、高效的促销活动和有效地引进新商品”,把供应商、配送中心、商场POS系统的产、供、销三者成网络与ECR集成供应链上中下游垂直、水平整合,进而进入“体”跨国、跨企业的供应链整合的时代;。
餐饮服务的物流与配送管理
![餐饮服务的物流与配送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e743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8.png)
配送成本控制
优化配送路线
合理规划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 成本。
01
02
控制人工成本
03
合理安排配送人员和车辆,提高 配送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04
降低食材损耗
严格控制食材验收入库流程,减 少食材损耗和浪费。
减少能源消耗
选择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和设备 ,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配送优化策略
数据分析与运用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优化配送策略。
在餐饮物流中,射频识别技术可以用于冷链物流管理、食品安全追溯和库存管理等方面,提高物流效 率和准确性。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 网络的标准化信息交换协议,可以实 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 息共享。
在餐饮物流中,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可 以用于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相关企 业之间的信息交换,提高信息传递的 效率和准确性。
者手中,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03
优化餐饮物流管理能够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促进企源自业的可持续发展。02
餐饮配送管理
Chapter
配送计划
配送时间计划
根据客户需求和餐厅营业时间,合理安排配送人员和 车辆,确保准时送达。
配送路线规划
优化配送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
餐饮物流需要确保食品在规定的 时间内送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 求。
餐饮物流涉及的物品种类繁多, 包括食材、半成品、调料等,需 要针对不同物品的特点进行分类 管理和配送。
餐饮物流的重要性
提高餐饮企业竞争力
01
高效的餐饮物流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
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管理配送的名词解释
![物流管理配送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5591a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a.png)
物流管理配送的名词解释1.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实现物流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物流管理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整个流程,包括物品运输、仓储、包装、库存管理、订单处理等各个环节。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保证产品按时到达目的地。
2. 配送配送是指将产品从生产或仓储地点运送到最终用户的过程。
配送包括产品分拣、打包、装车和运输等环节。
配送的目标是确保产品按时、安全地送达目的地,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配送成本和时间。
配送也是物流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影响着客户满意度和业务效益。
3. 物流物流是指将原材料、产品和信息从供应链的起始点流动到终端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
物流涵盖了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到零售商的各个环节。
物流的目标是确保物品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得到妥善运输和储存。
物流的优化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4.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整个供应链中对物流、生产、采购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协调和管理,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商务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信息共享、协同作业和风险管理。
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优化和协调,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5.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物品进行合理存储、管理和调配的过程。
仓储管理涵盖了仓库设计、货物分类、库存管理、仓库布局和设备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仓储管理,可以最大化地利用仓库空间,提高货物的存储效率和物流运作效率。
仓储管理对于物流管理配送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可获得性和交付速度。
6. 包装包装是指对产品进行包装、标识和保护的过程。
包装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运输和储存,还起到宣传、保护和提升商品价值的作用。
包装要符合物流运输的要求,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或质量下降。
合理的包装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9章配送管理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9章配送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088e31eefdc8d376ee3234.png)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9.3 配送服务管理
朱明工作室
zhubob@
3.服务质量管理 客户服务基本因素——时间、可靠性、方便性和 时间、 (1)客户服务基本因素 时间 可靠性、 信息的沟通。 信息的沟通。 配送表现度量需要从客户角度来进行。 (2)配送表现度量需要从客户角度来进行。 随着企业零库存(准时化)采购的实施, (3)随着企业零库存(准时化)采购的实施,今后对 配送服务的准时率要求可能越来越高。 配送服务的准时率要求可能越来越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9.2 配送业务管理 9.2.2 配送的组织与管理
1.充分了解用户的情况 要深入用户群体, (1)要深入用户群体,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研 究; 对用户情况要充分掌握, (2)对用户情况要充分掌握,并进行科学的预 测; 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用户的需要情况, (3)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用户的需要情况, 配送才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配送才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9.2 配送业务管理
朱明工作室
zhubob@
3.加强配送的计划管理 在掌握用户需求的基础, 在掌握用户需求的基础 , 制定发展配送的总目标和 分阶段目标, 以及实施步骤和措施, 分阶段目标 , 以及实施步骤和措施 , 做到有计划分期 地订货和采购,确定合理的库存储备。 地订货和采购,确定合理的库存储备。 4.建立合理的配送体系 逐步在一些中心城市建立和改造一批购销、 逐步在一些中心城市建立和改造一批购销 、 储运加 工 、 配送一体化的配送中心, 按照具体情况确定配送 配送一体化的配送中心 , 中心的规模、网点分布、配送半径。 中心的规模、网点分布、配送半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9.2 配送业务管理
朱明工作室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总结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a4b7c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d.png)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总结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是指企业实施货物的存储、运输和分配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物流成本效率,同时确保物流配送的准确性。
1.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指对运输过程中的货物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货物的装卸、运输路线的选择、车辆的调度和跟踪、运费的核算等,以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快速地抵达目标地点。
2.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指企业对货物和物料的储存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货物尽快发送到客户手中,有效控制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并有效实施仓储管理活动,如仓储等级分配、仓储设备的选择与使用、仓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实施等。
3. 配送管理:配送管理指的是物流企业通过有效的运输模式和服务网络,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服务网络,有效的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的管理过程,以确保货物能够准确、快速、安全地送达客户手中。
物流配送管理办法
![物流配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f44f1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b.png)
物流配送管理办法一、前言物流配送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商品的快速、准确地达到消费者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管理物流配送,提高配送管理水平,制定本物流配送管理办法。
二、配送流程物流配送流程是指商品从仓库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为了确保流程的顺畅,需要制定以下配送管理措施:1. 订单生成与处理订单的生成应准确记录商品、数量以及配送地址等信息,并及时处理订单,确保准确无误。
2. 货物分拣与打包根据订单信息,将商品按照订单指定的数量进行分拣,并进行标志、打包等工作,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性。
3. 运输方式选择根据货物种类、数量和配送地址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快递、物流公司派送等,确保货物能够及时送达。
4. 运输监控与跟踪对运输过程进行监控与跟踪,及时掌握货物的位置和状态,确保货物能够按时、按量送达。
5. 收货与签收确认消费者收到货物后,进行验收,并在确认无误后签收,确保货物准确送达,并避免纠纷的发生。
三、配送管理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配送的管理水平,制定以下管理措施:1. 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订单生成、货物跟踪、配送路线规划等功能,提高配送效率。
2. 配送车辆管理对配送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带来的延误。
3. 人员培训与管理为配送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配送技能和服务意识;加强对配送人员的管理,确保他们的工作状态和行为符合要求。
4. 库存管理合理控制配送中心的库存,减少滞留和过剩现象,提高仓储效率,避免损失和浪费。
5. 问题反馈与处理建立消费者投诉和问题反馈渠道,及时处理消费者的问题和纠纷,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配送绩效评估为了提高物流配送质量,建立良好的绩效评估机制:1. 时效性评估根据订单的要求和实际配送情况,评估配送的时效性,如准时送达率、延误率等。
2. 满意度评估通过消费者的反馈和评价,评估配送的满意度,如服务态度、货物完好度等。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1d55a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0.png)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是配合全球供应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第一,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是指在物流仓库中高效率地进行货物的存取、存放和搬运,以及跟踪物品的准确位置,确保货物运行顺利、安全发货。
第二,配送管理。
配送是指将货物从发出点运送到接受点的过程,包括使用各种车辆运输、采取一系列的途径和节省时间的行为。
配送管理的关键任务是确保货物在良好的状态下及时到达目的地。
第三,运输管理。
运输管理是指在运输货物时,如何节省费用、安全有效地调动各种车辆及其他资源,从而改善物流运输效率,降低成本。
第四,物流采购管理。
物流采购管理指的是企业采购上游物料和混合原料时,通过正确的采购组合、规避物流风险、降低存货成本等方式,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和促进物流的有效实施的过程。
总而言之,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是以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一项服务,它的关键任务是确保货物安全及时送达收货人,进而提高物流运营的整体效率。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制度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55d9b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1.png)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制度一、仓储组织架构仓储物流管理是存货控制管理和负责末端配送业务的职能组织,其主要任务是跟进末端用户的需求,及时供应所需的各类货物。
同时负责存货的管理和安全,以加速存货的周转,节约资金,降低存储费用,避免存货损失,保障存货的安全和完整。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仓库需配备必要的人员。
1、根据仓库规模成立:仓库主管、仓库副组长、仓库管理员、仓库信息专员、配送员、巡店员。
2、仓储人员必须职能明确,明确规定职责权限、工作范围和任务。
做到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协调,实行岗位责任制。
3、严苛规定纪律,创建仓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推行规范化管理。
4、实行交接班制度和人员调动交接制度,做好交接工作,明确交接人员的责任。
二、仓库管理的岗位责任制(一)仓库主管岗位仓库主管负责管理仓库内存货的收、播发、存有管理,并对仓储运营处负责管理,报告工作,其岗位责任如下:1、负责组织和管理仓库原材料的收发,存储和安全工作,保证及时供应所需的各种货物。
2、恰当非政府、精心安排、规定各类货物的仓位(放置场地),其中包含收货区、发货区、联运区、工作区场地的分割管理。
3、规定各类仓储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范围和任务,使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互相配合。
4、负责管理制订与实行存货储存管理的规章制度,规定存货交、播发、存有的操作方法与规范,严格执行仓储人员的纪律,推行人员轮调,实行纪律掌控。
5、库的通风负责完善仓、防火、防洪、防腐、防盗窃,监控的安全措施和存货准备的配合工作,指定专人管理。
6、负责管理与销售、订货、财务部门的联系,随时报告存货的收、播发、存有情况,其中包含绝对湿度积压、脱供、存期过长和质量变化的情况,以便及时展开处置。
7、组织专人负责保管存货,随时清点、核对和检查存货数量与质量状况,确保存货的安全和完整。
8、负责管理检查存货的安全保卫工作,监督检查仓库人员职守情况,避免仓储人员怠忽职守、违反纪律和规章导致责任事故的出现,例如辨认出仓储人员违反纪律和制度的及时展开处置。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4篇)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f97a8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b.png)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一、概述物流配送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规范物流配送操作流程和管理方式,确保物流配送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本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物流配送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加强安全管理,确保配送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物流配送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配送任务分配(1)配送任务的接收:当接到配送任务后,配送员应及时确认并记录配送任务的相关信息,包括配送货物数量、配送地址、联系人信息等。
(2)配送路线规划:配送员应根据配送任务的要求和配送路线的地理情况,制定合理的路线规划,确保配送能够按时完成。
(3)配送任务的分配:配送经理根据配送路线和配送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配送任务的分配工作,并将分配结果通知给相关人员。
2、配送车辆管理(1)车辆维护保养:车辆管理人员应按照车辆使用手册的要求,定期进行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
(2)车辆安全检查:配送员在每次驾驶车辆出发前,应进行车辆安全检查,包括检查刹车、灯光、轮胎等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
(3)车辆违章处理:如果配送员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应及时向车辆管理人员报告,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配送员管理(1)配送员资质要求:公司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要求,对配送员的资质进行审查和管理,确保配送员具有合法驾驶资格和相关配送工作经验。
(2)培训与考核:公司应定期组织配送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配送员的岗位技能和工作能力。
(3)考勤管理:配送员应按照公司的考勤要求进行考勤打卡,确保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的准确记录。
4、配送物品管理(1)货物清点:配送员在接收货物时,应进行货物清点工作,确保货物的数量和品质准确无误。
(2)货物包装:配送员应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货物包装工作,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3)货物签收:配送员在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后,应与收货人进行货物签收工作,确保货物的安全交接。
餐饮企业服务管理中的物流与配送管理
![餐饮企业服务管理中的物流与配送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89535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6.png)
餐饮企业服务管理中的物流与配送管理餐饮企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管理中常常面临物流与配送管理的挑战。
物流与配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餐饮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顾客满意度。
因此,餐饮企业需要重视物流与配送管理,并采取合理的管理策略来优化运作。
一、物流与配送管理在餐饮企业中的重要性物流与配送管理是餐饮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它涉及到原材料采购、存储管理、配送运输等环节,直接关系到食材的新鲜度、供应链的流畅性以及服务的及时性。
一个高效的物流与配送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升餐饮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顾客满意度。
1. 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在餐饮业中,食材的新鲜度是顾客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而物流与配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材的保持新鲜的程度。
通过合理的物流运输方案和配送管理流程,餐饮企业可以确保食材从供应商到餐厅的整个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质量和新鲜度。
2. 提供及时的服务物流与配送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餐饮企业能否提供及时的服务。
快速准确地将食材送达餐厅,可以确保餐饮企业在高峰时段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3. 优化供应链管理餐饮企业通常与多个供应商合作,而物流与配送管理的优化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
合理的物流运输方案和配送管理流程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流畅度,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和延误,降低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利润率。
二、物流与配送管理中的挑战然而,在餐饮企业的实际运营中,物流与配送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企业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
1. 保持食材的新鲜度保持食材的新鲜度是餐饮企业物流与配送管理的首要挑战。
在采购食材时,企业需要找到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同时,企业需要合理规划原材料的储存空间和温度控制设备,确保食材保持最佳的质量和新鲜度。
2. 提高配送效率配送效率的提高是物流与配送管理中的关键挑战之一。
餐饮企业可以通过引入信息化系统,将订单、库存和配送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实现订单与配送的自动化处理。
物流管理 物流配送管理 物流基本概念
![物流管理 物流配送管理 物流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6dda780de80d4d8d05a4f0a.png)
物流配送管理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一、概述人类社会由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其中经济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所构成,而流通包括了物流与商流。
商流是对物质所有权的转移,即物质的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商家的手中,最终再转移到消费者手里。
而物流则是指物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所以物流活动隐含在人类所有的活动之中。
因此,自人类文明开河以来,物流便开始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物流的主要目的是按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将原材料和在制品送人庞大的社会制造设施中去,然后再将制成品通过市场的物流渠道送到客户的手中。
物流的基本活动主要包括运输、装卸搬运、存储、(流通)加工、分拣、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这些过程致使物流系统十分庞大和复杂,例如:在美国,仅物流市场渠道就涉及到大约150万个零售商和46万个以上的批发商。
为了给这些企业运送产品和物料,支持企业的运转,1992年美国注册了1490万辆商用载货汽车,1994年美国在制造、批发、零售和货物存储保管等方面的投资总额超过了38930亿美元,由此可见物流系统的庞大和复杂。
二、物流的定义物流(Logistics)一词源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
因为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主要指的还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物流的概念从1915年提出起,经过80多年的发展,由于侧重面的不同,关于物流的基本定义很多,一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美国物流协会(CLM)1962年将物流定义为:以最高效率和最大成本效益,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从商品的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对包括原材料。
在制品、最终成品及其相关信息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斯麦基教授倡导的物流的主要目标为:完美的质量、合适的数量、恰当的时间、适宜的地点。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三篇)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ec284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c.png)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流配送管理工作,提高配送效率,保障配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物流配送业务,包括仓储、运输、配送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物流配送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货物安全,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二章配送组织管理第四条公司设立物流配送部门,负责物流配送工作。
部门下设调度组、仓储组、运输组等。
第五条物流配送部门根据客户需求和订单情况,合理组织配送人员,调度车辆,确保订单按时发货。
第六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记录货物的收发情况,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第七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配送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第三章车辆管理第八条公司的运输车辆要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符合运输要求和安全标准。
第九条公司要定期对车辆进行检修保养,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十条驾驶员要持有相应的驾驶证,具备一定驾驶经验,且要经过公司的培训和考核合格。
第十一条车辆使用过程中,驾驶员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辆的干净整洁,定期检查车况。
第四章仓储管理第十二条公司设立专门的仓储区域,分区存放货物,并按照货物的特性和存储要求进行分类。
第十三条仓库负责人要对每批货物进行验收和入库操作,确保货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仓库要建立货物存储管理制度,确保货物的清晰标识,方便查找和管理。
第十五条仓库要进行定期的库存盘点,并及时报告上级,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五章配送流程管理第十六条公司要建立完整的配送流程,包括订单处理、货物装车、路线选择、配送跟踪等环节。
第十七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及时处理客户的订单,安排合适的车辆和配送员进行货物装车和配送。
第十八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合理选择配送路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配送路径和运输方式。
第十九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实时跟踪货物的配送情况,及时与客户沟通,解决配送中的问题。
第六章服务质量管理第二十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制定客户服务标准,明确配送质量要求和服务承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佳状态“一个流”
• 合理配置和使用物流机械
物流机械配置要考虑的条件
• 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1.1.5 物流的定义
•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实物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PD):“实
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 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PD的概念更为系统化,出现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 20世纪50年代,物流之父的平原直 “物流”(“物的流通”)。 • 林周二:“物流是包含物质资材的废弃与还原,联结供给主体与需要
主体,克服空间与时间距离,并且创造一部分形质效果的物理性经济 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活动以及 有关的信息活动。”
1.2.3 物流科学的性质
• 1.物流学是综合性交叉学科 • 2.物流学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 • 3. 物流学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
1.2.4 物流科学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 1.企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错综复
杂关系是依赖物流系统加以维持的,社会 经济的发展变化也要靠物流系统的调整才 能实现。
• 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扩大再生
实例 阳光正在普照 ——依靠朋友们的众多帮助
• 多年来,美国阳光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 Inc)在按时交付其工作站时存在着 很大问题。顾客们不能为订货等待几个星期。最 终事情恶化到阳光公司只好认输。它关闭了在全 世界的18个配送中心,将工作移交给联邦快递公 司(Federal ExPress CorP.)和其他公司。负责 全球经营的副总裁罗伯特J.格鲁厄姆(Robert J.Graham)承认:“有些人认为我们极愚蠢。” 但是,阳光公司随后就有了交付记录。
发展条件
•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决定性
影响
3.生产力发展对物流的要求
• 物流机械不断改善和发展 • 物流系统化、现代化 • 柔性化
1.1.3 物流分类
• 1.按作用分类
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 2.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 3. 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1.2 物流科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 1.2.1物流科学的产生
• 1.产生过程 • 2.物流的后进性
即物流技术发展落后于生产技术 由于其处于从属地位,并且在多学科交叉后发展
起来的。
1.2.2 我国物流的发展阶段
• 1.初期发展阶段(1949—1965年) • 2.停滞阶段(1966一1977年) • 3.较快发展阶段(1978—1990年) • 4.高速发展阶段(1991年以后)
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1.1.4企业物流结构及合理化途径
• 1.企业物流的水平结构 • 2.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 3.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1.企业物流的水平结构
2.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3.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 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
案例
• 合理控制库存
思考:什么样的库存水平最为适宜?(库存水平的制定要考虑哪 些因素?) 案例
加强物流管理一元化,压缩流通库存,减少交叉 运输,便于工厂大批量运货,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 ③减少物流中间环节,流通路线可以实施从工厂
经流通中心到顾客手中,甚至由工厂直接运货给 顾客。
1.1.2 物流与生产
1.生产系统的组成
2.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 保障生产的连续性 • 生产系统必须向物流要效益才能改善自身
1.1 物流基本概念
• 1.1.1 物流与流通 • 1.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生产
流通
消费
– 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 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 例子
例子
表1-1 只购买本地产品的消费者价格 单位:美元
表1-2 运输价格低廉是贸易的收益 单位:美元
红字代表进口
2.流通的内容
率高,成本低。
• 配送中心实行回路配送,提高运输设备利
用率,降低运输费用,改善服务质量。
• 各部门职能单纯化,可提高工作效率。
商物分离的方式
• ①订货活动与配送活动相互分离,把自备卡车与
委托运输或共同运输联系在一起,降低运输费用 并压缩固定费用开支。
• ②把在同一系统的负责一定范围的物流据点合并,
• (2)物流的作用是将物资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
转移(包含物资的废弃与还原),创造时间价值 和空间价值,并且创造部分形质效果。
• (3)物流的活动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
装、流通加工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等。
物流管理者的使命
• 使正确的产品或服务在正确的时间、以良
好的状态到达正确的地点,同时对企业作 出最大贡献。
产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
• 3.生产资料与资金的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
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2.5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意义
•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 •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 4.通过物流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1.3 物流的各个环节
• 然而,阳光公司的中庸之道究竟能够走多远仍
不清楚,特别是当它正在向更复杂的计算机进军 的时候。例如,因为外界承包商无法按阳光公司 的要求来组装,近来阳光公司把一些电路板带回 公司内部来组装。当然,在公司内部组装花费更 多。但是,麦克尼里说,为了更快地把新模型搞 出来,必须这么干。即使是在一种分散的计算机 业务中,有时也会适用另一条原则:如果你想要 把事情干好,那你就自己动手干。
• 德国的R.尤尼曼:“物流学(logistics)是研究对系统(企业、地区、
国家、国际)的物料流(material flow)及有关的信息流 (information flow)进行规划与管理的科学理论。”
物流学的概念
• (1)物流学的研究对象是贯穿流通领域和生产领
域的一切物料流以及有关的信息流,研究目的是 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与控制。
商物分离模式的特点
• 保管
总公司仓库和营业仓库分散保管 → 配送中心集中保管
• 输送
工厂
→ 总公司 批发站 零售店
工厂
配送 中心
零售店
• 配送
三段输送
分别送货→回路送货
• 信息系统
分头处理→信息中心集中处理
两段输送
现代化通信系统控制各环节
商物分离的优点
• 货物输送便利,配送中心可建在郊外。 • 配送中心仓库规模大,物流作业集中,效
• 阳光公司的“别自己干”的方法已经悄然撤退。
它与Texas Instruments公司一起开发的 SuperSpare微处理器是一年以后的事,利润下降 了。但是后来,它召集了一支由阳光公司和TI公 司的工程师、采购人员和其他人员组成的特混部 队,加快办事速度,获得了比计划提前几个月完 成的Microsparc晶片。
• 也许,阳光公司最具象征意义的办法就表现在它
如何处理其王冠宝石——Spare微处理器一事上。 1987年,当阳光公司创建了 Spare时,它还负担 不起一家晶片工厂,于是,它许可Texas Instruments公司、Fujitsu公司、CyPress Semiconductor公司,以及其他公司相互竞争进行 制造。今天,阳光公司已经能够负担得起制造自 己的晶片,但是它仍然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因 为这样做,就需要花引亿美元购买大量的工程和 营销所需的东西。同样地,阳光公司通过把工作 向外承包给诸如Solectron公司之类的制造商,避 免花费几百万美元去建造工厂和配置人员。虽然 自1990年以来交付数量翻了一番,但阳光公司却 将其制造劳动力削减了10%,仅为2 000人。它让 Eastman Kodak公司、Bell Atlantic Business Systems公司以及其他公司进行比赛,对它的机器 进行维修。
• (1)商流
– 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
• (2)物流
– 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即实现物的流 转过程。
(计划分配与供应 – 货源组织 – 订货 – 采购调拨 – 销售
(2)物流
• 物流活动不改变“物”的形质效用 • 克服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 创造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
短物流路线,按时按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实 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商物分离模式
案例
贝纳通
• 贝纳通(Benetton)是意大利的运动服生产公司,
主要销售针织品,位于意大利的彭泽诺,每年面 向全球生产、分销5千万件服装,大多是套头衫、 休闲裤和女裙。
• 贝纳通发现,要使分销系统运行快捷,最好的办
– 此地生产,彼地消费 – 此时生产,彼时消费
(3)物流和商流的关系
• 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物流服务于
商流,是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
• 商流是物流的的先导 •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 商物分离
• 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 ≠ 实物流通的的最佳路线
– 商流受经营环节限制 – 物流尽可能使商品从产地通过最少环节,以最
• 正当基地设在加里福尼亚州Mountain View的公司
已经发展成为36亿美元的经营规模时,它的管理 部门已经注意到一条简单的公司戒律:你自己如 果不干,其他人将干得更好。
• 从电路板组装到顾客支持,阳光公司通过雇佣其
他人来干所有的活,能够把精力集中在他干得最 好的事情上:设计微系统、编写软件和销售工作 站。为了有助于保持那些核心功能的效率,阳光 公司已经在几个独立的子公司之间进行拆分,准 许每家子公司赚钱。首席执行官斯科特G.麦克 尼里(Scott G.McNealy)说:“这是经营计算 机业务的唯一办法。”的确,这似乎是诸如IBM 公司和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 之类的竞争对手所同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