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海底两万里小学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小学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小学教学设计引言:《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写的一部科幻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们潜入海底进行探险的故事,展现了海洋的神秘和未知。

这个故事为小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也给他们带来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兴趣和好奇。

基于这一背景,本教学设计将以《海底两万里》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学习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关注环境保护,提倡珍惜海洋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3)环境保护和珍惜海洋资源的意识。

2.教学方法:(1)整体导入法:通过绘本、图片展示等方式导入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法:分小组进行读书分享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探究法: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海洋生态,了解海底环境并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4)创造性思维训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讨论和角色扮演,拓展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1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绘本,引发学生对《海底两万里》的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2.学习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并进行讨论和分组读书分享。

3.了解海洋生态系统(3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或实物展示,介绍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性,并讨论为什么要保护海洋环境。

4.实地考察海洋生态(6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态实地考察活动,可以选择在水族馆或者临近海洋的地方进行。

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海洋生态系统,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5.分角色讨论和角色扮演(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每个学生扮演《海底两万里》中的一个角色,从自己的角度发表意见,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意义。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欣赏小说中的精彩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勇敢、坚毅、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章节安排:(1)第一章: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第二章:分析主人公尼摩船长的形象特点。

(3)第三章:探讨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其现实意义。

(4)第四章:欣赏小说中的精彩片段,学习文学鉴赏方法。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科幻元素。

(2)难点:分析小说中的现实意义和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海底两万里》,提高文学素养。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写作练习: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课堂讲解与互动: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海底两万里》原著及配套教学指导书。

2.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网络资源:搜集与《海底两万里》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

《海底两万里》教案(通用5篇)

《海底两万里》教案(通用5篇)

《海底两万里》教案《海底两万里》教案(通用5篇)《海底两万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一、展示导入多媒体展示片段: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海底两万里》知识点汇编《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二、了解作家作品: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的三部曲: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二部是《海底两万里》第三部是《神秘岛》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答:故事发生在1866年,海洋中出现了一种不知名的怪物,阿龙纳克斯教授作为一名海洋动物的专家,随远征队去剿灭怪物,不料却掉入海中,被怪物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所救。

于是,他和神奇的尼摩船长开始了一段惊险、神奇的海底旅行。

他们登上从未有人到达过的南极;目睹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及凄惨的海底沉船;领略了美丽而又充满危险的海底世界......三、经历险情说说诺第留斯号潜艇的人们在海底航行中遭遇了那几次危险,如何化险为夷的。

(至少说两次,要求说出具体位置和危险)①他们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兰德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同鲨鱼搏斗)②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血战,一名船员惨死(章鱼袭击)化解:勇敢下船与章鱼搏斗③鹦鹉螺号在珊瑚礁上搁浅,全船人员受到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搁浅、土人围攻)化解:几天后潮水上涨才托先离开:没有还击,在扶手上通电把土人逼离开了④在南极鹦鹉螺号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冰山封路)化解:尼摩船长决定用艇撞开冰墙⑤小说最后,鹦鹉螺号陷入迈尔海峡的漩涡,阿龙纳斯和捕鲸手、仆人乘坐小艇成功逃生,尼摩船长和他的成员生死未卜(陷入海峡漩涡)四、路线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五、一句话评价科学与幻想之旅六、这艘潜艇是如何建造出来的?由尼摩船长设计,从不同国家订购材料,然后在大洋中一个荒岛上装配好。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

(2)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背景的结合。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小说内容。

(2)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科学幻想进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信念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介绍。

2. 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 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其与现实背景的结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小说背景。

(2)掌握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背景的结合。

2. 教学难点:(1)对小说中的科幻元素进行深入分析。

(2)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小说背景,分析人物和情节。

2. 合作探讨:课堂上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深入剖析。

4.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

2. 第二课时:分析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 第三课时:探讨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其与现实背景的结合。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深入剖析。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海底两万里》的片段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小说,了解人物和情节,收集与小说相关的资料。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幻小说的一些基本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科学幻想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通过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 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阿龙纳斯、尼摩船长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探讨情节发展中的悬念和转折点。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等方面,深入挖掘主题思想,如对科学、探索和人生的思考。

5. 科学幻想分析:分析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如潜水艇、海底世界等,引导学生评价科幻元素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程度和阅读感悟。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4.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海底两万里》与其他科幻小说的比较阅读,如《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

2. 电影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海底两万里》的电影版本,引导学生从文字到影像的转化,感受科幻作品的视听魅力。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幻小说的基本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4. 通过阅读与讨论,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及作者介绍:了解小说创作的背景,认识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特点。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主人公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3. 故事情节梳理:通过图表、时间线等方式,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小说结构。

4.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科幻、探险、道德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5. 科学幻想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分析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科技发展,展开批判性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小说的核心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人物、情节的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主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利用写作练习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小说背景及作者,分析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

2. 第3-4课时:探讨小说主题思想,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科技发展。

3. 第5-6课时:小组讨论,分析科学幻想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步。

2.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进步。

3.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完整性、观点明确性、论述合理性等方面。

4.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评估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表现。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意义。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欣赏小说中的精彩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品背景及作者介绍(1)介绍儒勒·凡尔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介绍《海底两万里》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第二课时:情节梳理(1)让学生概述小说的情节,把握故事脉络。

(2)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启示。

3. 第三课时:人物形象分析(1)分析主人公尼摩船长的形象特点。

(2)分析其他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4. 第四课时:精彩片段品读(1)选取小说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品读。

(2)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片段及其原因。

5. 第五课时:写作练习(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海底两万里》相关的科幻故事。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结合阅读体验进行写作,提升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读后感及科幻故事,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海底两万里》原著或改编版本。

2. 参考资料:有关儒勒·凡尔纳及《海底两万里》的背景资料、评论文章等。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作品背景、人物形象等。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海底两万里》,激发阅读科幻小说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引导学生探究科幻小说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帮助学生理解《海底两万里》的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阅读《海底两万里》,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分析《海底两万里》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探究《海底两万里》的主题和科学思想。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海底两万里》,教师提供阅读指导和相关资料。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海底两万里》的主题和科学思想。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科幻小说的特点,通过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讨论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介绍科幻小说的特点和《海底两万里》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海底两万里》,教师提供阅读指导和相关资料。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海底两万里》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科幻小说的特点,分析作品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讨论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总结: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反思学习成果,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五、教学评价阅读理解:评价学生对《海底两万里》的理解程度,包括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

批判性思维:评价学生在探究科幻小说特点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和思考。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背景。

(3)能够欣赏并评价小说中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2)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科学探索的敬畏之心。

(3)培养学生对人类未来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和作者介绍:(1)介绍儒勒·凡尔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介绍《海底两万里》的发表时间和影响力。

2. 小说情节和人物分析:(1)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章节内容。

(2)分析主人公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分析其他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背景。

(3)欣赏小说中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采用案例分析和比较阅读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评价。

(3)采用写作和表达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视觉感受。

(2)利用网络平台和电子书,方便学生自主阅读和分享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 结果评价:(1)通过课后作业和写作,评价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及写作特点。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情节的梳理: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小说的主线情节,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2. 人物形象的剖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3. 主题思想的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对科学、人性、自然的看法。

4. 写作特点的分析:学习小说的写作手法,如描绘手法、对话技巧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基本情节的梳理,人物形象的剖析,主题思想的探讨,写作特点的分析。

2. 教学难点: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对主题思想的深度探讨。

四、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批注等,提高阅读效果。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促进思维碰撞。

3. 案例分析:选取小说中的典型片段,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4. 写作练习:结合小说的写作特点,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小说背景,明确学习目标,进行阅读指导。

2. 第3-4课时:梳理小说基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第5-6课时:探讨小说主题思想,学习写作特点。

4. 第7-8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复述小说的基本情节,对主要人物形象有深刻的理解。

2. 学生能够阐述小说的主题思想,并对作者的写作特点有明确的把握。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能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七、教学资源1. 小说《海底两万里》文本。

2. 与小说相关的参考资料、图片等。

3. 写作纸张、文具等。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小说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4篇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4篇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4篇《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1指导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指导过程一、展示导入多媒体展示片段: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B、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学生齐读这两个片段。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

二、阅读体验1、畅言读后感师:我们已经阅读了这部作品,你有没有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学生畅言读后感。

2、精彩片段赏析师:在你的阅读过程中,这部作品中有哪些地方吸引着你?用十分钟时间搜寻并做出自己的赏析。

(1)学生圈出吸引自己的片段或句子或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2)学生交流自己的赏析。

示例:“一千克的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点五是水,百分之二点七左右是氯化钠,其余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硫酸镁和石碳酸”。

评:通过尼摩船长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海水中分的丰富,数字描写非常精确,所以体现出尼摩船长知识的渊博。

3、幻想与现实的联系师:《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据你的'了解,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学生各抒己见。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把握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启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2)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拓展阅读视野;(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情节的把握;(2)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3)科学幻想元素的挖掘和思考。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科学知识的把握;(2)对小说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小说魅力;4. 案例分析: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深入理解主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儒勒·凡尔纳及《海底两万里》;(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说世界。

2. 情节梳理:(1)让学生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2)分析小说中的高潮和转折点;(3)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

3. 人物分析:(1)分析主人公尼摩船长的形象特点;(2)讨论其他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作用;(3)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人物形象的启示。

4. 主题探讨:(1)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2)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3)总结小说主题,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科学幻想的认识;(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科幻小说,展示自己的创新才华。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海底两万里》的阅读;3. 结合自己的生活,创作一篇科幻小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互动等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海底两万里》教案

《海底两万里》教案

《海底两万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作品背景。

(2)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基本结构。

(3)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幻小说带来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品概述(1)介绍作者儒勒·凡尔纳及作品背景。

(2)阅读作品简介,了解小说基本情节。

2. 第二课时:人物分析(1)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讨论人物性格特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第三课时:情节梳理(1)梳理小说主要故事情节。

(2)分析小说情节之间的联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 第四课时:科幻元素探讨(1)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

(2)联系现实,探讨科幻小说对科技发展的启示。

5. 第五课时:作品主题思考(1)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

(2)联系现实生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内容。

2.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评价。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把握和分析,评价其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海底两万里》原著或简化版。

2. 参考资料:有关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的介绍资料。

3.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作品概述。

2. 第二课时:人物分析。

3. 第三课时:情节梳理。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幻小说的基本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介绍故事背景,主人公阿龙纳斯及其遭遇。

2. 学习重点:理解科幻小说的基本特点,掌握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形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幻小说的基本特点,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形象。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分析法:以故事中的具体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言行举止。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第一章至第四章,了解故事情节,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 讲解科幻小说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科幻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区别。

4. 分析主人公阿龙纳斯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他的性格特点和遭遇。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章节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本章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简要概括本章节的主要内容。

2. 分析主人公阿龙纳斯在本章节中的表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3. 预习下一章节,准备课堂讨论。

六、教学内容:1. 第五章至第八章:描述“鹦鹉螺号”潜艇的冒险旅程,尼摩船长的英勇与智慧。

2. 学习重点:分析潜艇生活,理解尼摩船长的角色定位,欣赏科幻想象。

七、教学方法:1. 图像展示法: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潜艇内部构造,增强学生对场景的想象力。

2. 情景模拟法:分组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将尼摩船长与其他角色进行比较,深入理解其性格特点。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2. 学生自读第五章至第八章,注意尼摩船长的行为举止和对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情节、人物和科技元素。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部名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时能够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分析方法。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海底两万里》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这部名著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海洋深处的探险故事充满了好奇,这也让我深感欣慰,说明我的教学导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紧跟我的思路,积极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尤其是在小组讨论环节,他们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组员展开热烈的讨论。这表明,学生们在课堂上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作精神。
3.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探讨他们的形象塑造。
4.精彩片段欣赏:选取书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彩片段,进行阅读欣赏,品味作者的语言艺术。
5.思想内涵解读:探讨《海底两万里》中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科技与道德等方面的思考。
6.语文知识点讲解: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讲解相关的语文知识点,如文学常识、修辞手法等。
-识别并分析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描述海底生物时的生动比喻,增强语言表现力。
-探讨作者通过描绘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象,对科学探索和自然界的尊重的体现。
2.教学难点

名著阅读交流课教案:《海底两万里》(通用8篇)

名著阅读交流课教案:《海底两万里》(通用8篇)

名著阅读交流课教案:《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交流课教案:《海底两万里》(通用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著阅读交流课教案:《海底两万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名著阅读交流课教案:《海底两万里》篇1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再次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与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并运用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

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完成读书交流单。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引来了本学期第二次读书交流会。

这次交流的书是《海底两万里》二、走近凡尔纳1.大家都知道《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

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他。

2.课件出示儒勒·凡尔纳的简介,指名读。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他一生共完成作品104部,代表作《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球旅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等,其作品幻想大胆真实、知识丰富、涉及面广,堪称“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百科全书”。

三、走入书中1.感知全书:指名说说本书的主要内容,出示: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吗?2.感知人物:(1)说说书中的主要人物⑵人物评析: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指名学生交流,没有交流的同学小组交流,3.感知精彩篇章:以“精险场面震慑我”或“精彩世界感动我”为主题谈一谈你的阅读感受,也可以把你的阅读感受通过读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完整版)海底两万里教案

(完整版)海底两万里教案

《海底两万里》一、导入(展开科学幻想之翼,漫游海底神秘世界)1. 同学们,老师先带大家欣赏一下美丽的海底世界。

(播放并欣赏海底世界视频)看完以后你能来形容一下你眼中的海底世界么?2.同学们眼中的海底世界都是不同的,都是多姿多彩的,其实海洋对于人类来说,要更加神秘,科学家们声称我们地球应该叫“水球”,而不是地球,那是因为地球71%的面积是海洋而非陆地,但同时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又太过有限,目前人类对深海的探索程度,仍然不足5%。

71%和5%这两个数据的对比,可见大海显得更加神秘,需要我们去探索。

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好书就是有关海洋的,这本书是《海底两万里》(出示这本书)。

二、了解作者1. 这本书的作者是?儒勒凡尔纳请学生介绍作者:①凡尔纳出生在200年前的法国南特,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②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据说他的所有作品加在一起有五千多种译本。

他的创作主题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他也被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③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今天我们就是一起认识他三部曲中间的这一部《海底两万里》。

2.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凡尔纳吗?老师带来了一个有关凡尔纳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介绍写作背景:凡尔纳的父亲是以为颇为成功的律师,他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本人自幼热爱海洋,特别向往远航探险,在十一岁的时候他就瞒着家人去当了一个远航游轮的实习生,自己也差点跟着游轮去了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了,他被抓回了家还挨了顿揍,最后他流泪向家长保证以后我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十八岁的时候,凡尔纳来到了巴黎攻读法律,但是他只热爱文学跟戏剧,对法律毫无兴趣,本以为梦想就要破灭了,但是生活却又给他新的转机,一次他参加了巴黎的晚会,下楼梯时,他忽然童心大发,沿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名胖绅士的身上,他非常尴尬,在道歉的同时就随口询问对方吃饭了没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完摇摇头,因为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他自己就是南特人,并且擅长做这道菜,这个胖绅士,闻言大喜,就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两人的友谊也就开始了。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2分析《海底两万里》的科学与幻想结合的特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与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美丽3.激发学生敢于幻想的热情及阅读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并运用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教学过程一.导入。

开学初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书,(板书)——,《海底两万里》。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流,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1.这本书你首先要了解哪些内容?本书作者背景,主要内容,主要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本书。

二.走近名著。

1.简介作者。

大家都知道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谁,法国科学家。

儒勒凡尔纳。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很多,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他2.课件出示:儒勒凡尔纳的简介。

指名读。

儒勒凡尔纳(1825到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一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

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的奠基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一生共完成104部作品,他的作品幻想大胆真实,知识丰富,涉及面广,堪称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大百科全书。

代表作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球旅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气球上的五星期》是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还有系列丛书《奇异的旅行》包括(课件出示书名三部曲)3感知全书,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吗?这部小说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通过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特点,引发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

1.2 分析《海底两万里》在我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它被选入中学课内阅读的原因。

1.3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人公阿龙纳斯、康塞尔和尼德·兰,以及他们在海底世界所经历的冒险。

第二章:故事背景及人物关系2.1 介绍故事的背景,即19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海洋的探索。

2.2 分析主人公阿龙纳斯的身份和特点,以及他与尼德·兰、康塞尔的友谊。

2.3 讲解故事中的其他重要人物,如尼摩船长、鲨鱼、章鱼等,以及他们与主人公之间的冲突和互动。

第三章:情节梗概3.1 梳理《海底两万里》的主要情节,包括:船员的招募、潜艇的出行、海底世界的探险、与海洋生物的斗争、潜艇的搁浅等。

3.2 分析每个情节中主人公们的心理变化,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3.3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科学元素,如海底火山、珊瑚礁、珍珠等,以及它们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分析《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幻元素,探讨科幻小说对现实世界的启示和影响。

4.2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探讨故事中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以及对海洋生物4.3 讨论主人公们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勇敢、智慧、团结等品质,以及这些品质对学生的启示。

第五章:阅读指导5.1 教师示范如何阅读名著,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科学元素等方面。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5.3 针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著。

第六章:章节解析与深度阅读6.1 对《海底两万里》中的重要章节进行详细解析,如“鹦鹉螺号的构造”、“与珊瑚虫的较量”等,深入分析文本内容。

6.2 引导学生关注章节之间的联系,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章节布局推动故事发展。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内容和主题。

2.理解小说中的科学和技术知识。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该小说的主题和背景。

2.小说中的科学和技术描写。

3.学生对于小说的理解与思考。

三、教学准备1.电子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2.小说《海底两万里》相关教学资料。

3.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海底两万里》的封面和电影海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前期知识,引入课题。

2.提出问题(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了解《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吗?请简单介绍一下。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3.分组讨论(15分钟)4.合作分享(2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学生可以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10分钟)2.科学和技术描写(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说中的科技设备,如潜水艇、气体推进器等,并提问学生对这些设备的认识和理解。

3.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再次按小组讨论小说中的科学和技术描写,理解这些描写对小说情节的推动作用。

4.展示与讨论(2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的结果,并进行展示与讨论。

第三课时1.复习回顾(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学生对于小说整体的理解和感受,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程度。

2.开展小组活动(30分钟)学生根据小说内容,选择一个场景或故事片段,进行小组表演。

3.展示与讨论(20分钟)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并进行展示与讨论。

四、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出示几道选择题和问答题,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程度。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表演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布置以小说为题材的作文。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展示和表演,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回顾和练习,巩固了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名着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执教者:东岳中学曹华花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寻读法、扫读法、跳读法三种阅读法阅读名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赏析精彩片段,理解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和幻想性等特点。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并运用三种快速阅读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理解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和幻想性等特点。

三、教法学法
寻读法、扫读法、跳读法、竞答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读书名言导入,并简介科幻小说
二、《海底两万里》基本常识
1、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19世纪法国作家,着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不仅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还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以第一部科幻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闻名于世,此后以科幻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享有盛名。

2、主题思想
1866年,美国政府派遣的“林肯号”驱逐舰对"海怪"进行清除的过程中,反遭到了"海怪"毁灭性的撞击。

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落水,被"海怪"所救,并发现这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

此后他们便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神秘的潜艇中,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他们在旅途中虽然探尽了海底秘密,但历尽艰辛和风险。

最后,他们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海底生活,便设法逃走,重回陆地。

小说通过记叙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和描绘美妙壮观的,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赞扬了等人反抗压迫的战士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书海畅游
活动(一):书海比试
用“快速阅读法”读助读资料(一),比一比哪一组的阅读速度最快。

插入读书方法指导及快速阅读法之一“扫读法”
活动(二):书海拾贝
根据选择题速读助读资料(二),然后进行知识竞答。

插入快速阅读法之二“寻读法”
活动(三):书海泛舟
综合运用寻读法、扫读法速读助读资料(三),梳理故事情节。

(读法提示:根据要求先用寻读法圈定有关事件的段落,再用扫读法扫描出有关段落的核心内容,最后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出故事情节。


活动(四):书海咀华
先速读助读资料(四)或(五),然后讨论交流文中有哪些精彩地方吸引着你理由是什么
赏析提示:可从文本的内容险象环生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美妙壮观的海底美景来谈,也可根据文本的特点知识性、科学性和幻想性来赏析。

插入快速阅读法之三“跳读法”,进行读法提示。

小组讨论交流。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阅读阿西莫夫《基地》和JK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并把阅读所得整理成读书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