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人力资源课后习题答案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专科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专科练习题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96c9a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f.png)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专科练习题一参考答案《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专科)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公共部门:就是按照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要求,通过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以体现社会公共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为指向的各种组织实体的总和,其实质是以协调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秩序下的公共利益关系为根本目的的组织体系。
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由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关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则与规范体系,其核心是关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权力的配置关系及其运行模式。
3. 公共人力资源规划:就是指公共部门根据组织未来的任务和环境对组织提出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其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合理配置与计划,进而满足组织所需人力资源的过程。
4. 公共人力资源的工资:是国家依据按劳付酬的原则,以货币形式对公职人员劳动付出的报酬。
5、公共人力资源:是一个民族国家人力资源整体中的一部分,是能够在公共部门中任职的全部人才的总和。
6、公共人力资源的福利:就是指社会公共部门为改善和提高公务人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7、公共人力资源的奖励:通常是指公共部门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条件和程序,对在公务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公职人员给予物质、精神嘉奖的活动。
8、国家公务员的申诉: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有关法规,就自身权益问题向原处理机关、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监察机关提出理由要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行为。
9、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部门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规划、任用、评价、保障等一系列的活动与过程。
10、公开竞争性考试:是指凡涉及录用考试的所有环节完全向社会公开,以吸引尽可能多的考生参与竞争的考试。
二、多项选择1、我国的公共部门主要包括(ABCD)A. 国家机关B. 国有企业C. 事业单位D. 承担某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中介性组织2、当代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包括(ABCD)A. 服务取向B. 效率与效益相统一的取向C. 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取向D. 公平与正义取向3、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ABCD)A. 公开B. 平等C. 竞争D. 择优4、我国现行的国家机关职级工资由几部分构成(ABCD)A. 基本工资B. 津贴C. 补贴D. 年终一次性奖金5、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权益和社会保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CD)A. 人员聘用B. 在职培训C. 知识产权保护D. 社会保险6、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国家公务员纪律处分的期间表述不正确的是(AC)A. 警告,3个月B. 记过,12个月C. 记大过,16个月D. 降级、撤职,24个月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等次的是(BCD)A. 优秀B. 良好C. 一般D. 较差8、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国家机关人力资源培训内容的是(ACD)A. 政治理论培训B. 科普知识培训C. 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培训D. 行政能力培训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应遵循的原则的是(BD)A.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B.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C. 党管干部原则D. 领导认可原则10、从奖励的动因角度划分,奖励包括(BD)A.规则奖励B. 物质奖励C. 不规则奖励D. 精神奖励11、公共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主要包括(ABCD)A. 政治性B. 稀缺性C. 社会效益性D. 公共责任性12、系统理论的具体特点包括(ABCD)A. 中合的适应性B. 灵活的弹弧性C. 效率与效益的并重性D. 效率的层次性13、国家机关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有(BCD)A. 关键事件法B. 干部岗位定员法C. 单位含量推算法D. 部门意见法14、我国现行中央国家机关公共科目笔试主要包括哪些科目(BC)A. 公共基础知识B. 申论C.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 国家政策与形势15、我国事业单位所实施的岗位绩效工资制由几部分构成(ABCD)A. 岗位工资B. 薪级工资C. 绩效工资D. 津贴补贴16、我国国家公务员纪律处分的种类(ABCD)A. 警告B. 记过、记大过C. 降级、撤职D. 开除17、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公务员奖励的审批权限表述不正确的是(BC)A. 嘉奖由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或者市(地)级以上机关批准。
2023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练习题(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3a64b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a.png)
2023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津贴和补贴是员工工资的一种补充形式,其特点不包括()。
A.是一种补偿性的劳动报酬B.具有单一性C.具有多样性D.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答案】 C2、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明确任务目标B.责权利相对应C.合理分工协作D.互助合作目标【答案】 D3、360度考评中,有利于员工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做好职业规划的评价方式是()。
A.客户评价B.自我评价C.上级评价D.同级评价【答案】 B4、()是指由工作性质和特征相似相近的若干职系所构成的岗位群。
A.职系B.职组C.职门D.岗等【答案】 B5、在劳动关系领域,工会不享有()。
A.参与权B.咨询权C.知情权D.单方决定权【答案】 D6、工资集体协商的双方可书面委托本企业外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
A.1/2B.1/3C.1/4D.1/5【答案】 B7、工资指导线的()是年度货币工资平均增长目标,是对于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的企业来说较为合理的工资增长水平。
A.上线B.基准线C.下线D.预警线【答案】 B8、( )是组织对各类岗位工作的任务、员工的任职资格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A.岗位分析B.工作说明书C.岗位规范D.劳动说明书【答案】 B9、()利用惯性原理,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总量进行预测。
A.趋势外推法B.人员比率法C.回归分析法D.经济计量模型法【答案】 A10、个体的沟通风格不包括( )。
A.自我实践型B.自我保护型C.自我暴露型D.自我实现型【答案】 A11、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以()为中心,从实际出发。
A.事B.人C.工作D.职位【答案】 A12、 ( )是一种按照预定分类原则和办法根据人员的学历、资历及贡献大小等资格条件,将人员分成不同品级的人事制度。
A.职位分类B.品位分类C.职务分类D.岗位分类【答案】 B13、SWOT分析法中,0表示()。
管理学(周三多_著)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
![管理学(周三多_著)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d534f8f705cc175527090e.png)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课后习题详解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答:管理是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而不是其他。
更具体地说,管理的本质是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是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答:管理职能有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七种。
七种管理职能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信息职能通过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利用和反馈表现出来;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表现出来;计划职能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控制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管理七职能的相互关系:(1)信息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2)决策既与其他管理职能有所交叉(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问题),又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3)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4)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答: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人、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人、发言人。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版)课后答案下载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版)课后答案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676a78e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3.png)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版)课后答案下载《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这本书可作为理工科各专业经济管理根底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和EMBA、MBA、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硕士学生作参考用书。
以下是由关于的《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版)课后答案下载地址,希望大家喜欢!第二版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大学课后习题答案技术经济经济效果劳动消耗劳动成果二简答题课后答案1、技术经济学中,技术和经济的含义是什么?2、技术和经济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主要有哪几种观点?4、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5、技术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6、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7、经济效果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几种表示形式?经济效果的评价标准又是什么?8、为什么要建立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9、建立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原那么是什么?10、技术经济指标分为哪几类?11、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原那么有哪些?12、技术方案的比较原理有哪几个方面?研究比较原理的目的是什么?13、技术经济分析的根本方法是什么?14、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是什么?15、技术经济学中,投资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分类?三论述题1、试论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2、试论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开展历程。
3、在实际中,试举一个以技术经济方法处理的事例。
4、拟新建一衬衫厂,在投资决策前,应考虑哪些问题?5、试论技术经济学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章经济性评价根本要素1、以下哪些指标属于经济效益指标?投资资金利润率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利率物资消耗定额2、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什么是时机本钱、经济本钱、漂浮本钱?试举例说明之。
4、增值税、资源税、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5、某企业1996年生产A产品1万件,生产本钱150万元,当年销售8000件,销售单价220元/件,全年发生管理费用10万元,财务费用6万元,销售费用为销售收入的3%,假设销售税金及附加相当于销售收入的5%,所得税率为33%,企业无其它收入,求该企业1996年的利润总额、税后利润是多少?6、图2-10中,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后,总现金流出等于总现金流入。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人力资源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人力资源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31e86783d049649a665807.png)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习题答案发布1况、行业内的人力规划情况。
第三章职务分析与职务描述1.职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有哪些主要的用途?(1)使整个企业有明确的职责和工作范围,确保所有的工作职责都落实到人头。
(2)招聘、选拔使用所需的人员。
这些与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有关的信息实际上决定了你需要招募和雇佣什么样的人来从事此种工作。
(3)制定职工的培训、发展规划。
(4)设计出合理的工资、奖酬、福利政策的制度。
(5)制定考核标准,正确开展绩效评估工作。
(6)设计、制定企业的组织结构。
(7)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2.职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利弊?(1)访谈法访谈法可能是最广泛用于确定工作任务和责任为目的的工作分析方法,它的广泛应用程度正是其优点的最好表现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工作的承担者进行面谈,还可以发现一些在其它情况下不可能了解到的工作活动和行为;此外面谈还为组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来向大家解释职务分析的必要性及功能。
访谈者还能使被访谈者有机会释放因受到挫折而带来的不满,讲出一些通常情况下可能不太会被管理人员重视的看法。
最后,访谈法还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却十分迅速的信息收集方法。
它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收集上来的信息有可能是被扭曲的。
这种信息的扭曲可能是由于访谈者在无意中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被访谈者有意制造的。
由于工作分析经常被作为改变工资率的依据,因此,雇员有时会将工作的分析看成是工作绩效评价,并且认为这种“工作绩效评价”会影响到他们所获得的工资(事实上常常如此)。
因此,他们就很自然的会夸大某些职责,同时也人为的弱化某些职责。
所以,如果相通过访谈法搜集到有效的工作分析信息,可能有经历一个相当辛苦的过程。
(2)观察法只适合于一些变化少而动作性强的工作,有局限性,再者即使是动作性强,观察法亦不能带来重要的资料(如显示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观察法宜与其它方法一起用。
(3)问卷调查法当职务分析牵扯到分布较广的大量员工时,问卷法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高级人力师课后习题答案精准版胡新华
![高级人力师课后习题答案精准版胡新华](https://img.taocdn.com/s3/m/1e1d4676dd3383c4ba4cd25d.png)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简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50年代后期,是西方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时期。
特点是①制度化、规范化,制度体系趋于完善②工作范围扩大深入③企业雇主的认知发生重大改变④出现专职的人事管理主管和人事管理部门。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是现代人力资源逐步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转换期)特点:①人事管理的范围继续扩大②不但人事部门承担,各级直线主管也对人力资源管理全面负责③不但对内也对外,提高员工职业生活质量④企业雇主开始接受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负责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上升到主导地位,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和重点。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慨念、特征和衡量标准:是现代人力资源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实现管理职能和管理角色的根本性改变,最终确立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其特征为:①将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系统。
②集当代多学科、多理论研究成果于一身。
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④管理模式的转变。
其衡量标准为:①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标准化。
②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机制健全。
③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战略经营伙伴。
④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目标管理、弹性工时⑤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
三、说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特点、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和发展作出的总体预测、决策和安排。
IPMA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课后习题整理
![IPMA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课后习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aacf11a216147917112892.png)
IPMA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概述一、人力资源的定义:P4定义:广义上是指一个社会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狭义上是指组织所拥有的用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人力。
注: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使用的。
1、按照逻辑从属关系,人力资源从属于资源这个范畴,它是资源的一种具体形式。
2、从经济学角度,人们一般将资源分为四大类: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P41、能动性2、再生性3、两重性4、社会性三、人力资源管理定义:P5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在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地引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的基本任务:招人、用人、育人、留人。
四、人力资源战略定义:P6人力资源战略是指在组织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内、外部人力资源环境分析等工作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导理想、战略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的战略措施。
理解这个概念应把握三点:1、科学的人力资源环境分析是前提。
2、确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职能活动是关键。
职能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实现组织目标是根本。
五、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P61、公司战略:2、竞争战略:3、职能战略:六、人力资源战略的三个层次:P61、宏观战略:是指国家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
2、中观战略:是指行业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
3、微观战略:是指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
即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七、人力资源规划定义:P7人力资源规划也称人力资源计划。
是人力资源战略实施计划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可直接操作的计划。
人力资源规划分为:1、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整体安排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大学所有课程课后答案
![大学所有课程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bb12c5bb4cf7ec4afed08f.png)
天天learn为大家收集了大学所有课程的课后答案,这里只列出了一部分,要想找到更多的答案,请到 查找。
资料打开方法:按住 Ctrl键,在你需要的资料上用鼠标左键单击资料搜索方法:Ctrl+F 输入关键词查找你要的资料【数学】∙01-08数值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课后答案∙01-08微分几何第三版梅向明黄敬之主编课后答案∙01-07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陈志杰主编第二版课后答案∙01-07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课后答案∙01-07数学分析陈纪修主编第二版课后答案∙01-07数学分析华东师大第三版课后答案∙12-27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五版课后答案∙12-08积分变换(第四版)东南大学数学系张元林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30微积分复旦大学出版社曹定华主编课后答案∙11-21人大-吴赣昌-高等数学/微积分(经管类)课后答案∙11-09概率统计简明教程同济版课后答案∙11-09复变函数钟玉泉课后答案∙11-09微积分范培华章学诚刘西垣中国商业出版社课后答案∙11-09线性代数同济大学第四版课后答案∙11-0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版盛骤谢式千课后答案∙11-08复变函数西安交通大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07离散数学教程肖新攀编著课后习题答案∙11-07离散数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耿素云,屈婉玲,张立昂)课后习题答案∙11-04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出版社第六版课后答案∙10-27高等数学北大版课后答案∙【通信/电子/电气/自动化】∙01-08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4版课后答案∙01-08信号与系统刘泉主编课后答案∙01-08信号与系统奥本海姆英文版课后答案∙01-08数字信号处理吴镇扬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01-08通信原理樊昌信第六版国防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01-08通信原理北京邮电大学课后答案∙12-10数字逻辑第四版(毛法尧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12-10数字逻辑第二版(毛法尧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2-08电路第五版邱关源罗先觉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2-03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青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12-02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青(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11-09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第三版习题答案∙11-09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第五版课后答案∙11-06信号与系统郑君里主编第二版课后答案∙11-06信号与系统哈工大课后答案∙10-3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习题答案∙10-29模拟电路康华光【计算机/网络/信息】∙01-08数据结构(C语言版) 李春葆主编课后答案∙12-05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11-09c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习题答案及上机指导∙10-26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习题参考答案∙10-26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第二版)刘卫国主编实验答案【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01-06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尹伯平主编课后答案∙01-06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宋承先主编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01-06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主编第5版课后答案∙01-05微观经济学平狄克主编第4和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01-05宏观经济学曼昆主编第五版课后答案∙01-05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主编课后习题答案∙01-05企业会计学赵惠芳主编课后答案∙12-05市场调研与预测习题与实例陈启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11-28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微观宏观)课后答案∙11-10中级财务会计刘兵初宜红山东人民出版社课后答案∙11-09经济法概论课后答案∙11-08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版)刘永泽东北财经大学课后答案【物理/光学/声学/热学/力学】∙01-19机电传动控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邓星钟主编课后答案∙01-05量子力学张永德主编课后答案∙01-04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著第二版课后答案∙01-04量子力学曾谨言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第一卷课后答案∙01-04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01-04量子力学教程曾谨言著课后答案∙01-04电动力学郭硕鸿主编第三版课后答案∙01-04理论力学卢圣治著课后答案∙01-03理论力学周衍柏著第二版课后答案∙11-09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咏第五版习题分析与解答∙11-09物理学马文蔚(第五版) 习题分析与解答∙11-09大学基础物理学.2版.清华.张三慧习题答案∙11-06大学物理学赵近芳主编第二版课后答案【土建/机械/车辆/制造/材料】∙01-08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01-07材料力学单辉祖主编课后答案∙01-06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哈工大第四版课后答案∙11-11机械原理第六版课后答案【化学/环境/生物/医学/制药】∙01-03高分子化学潘祖仁著第四版课后答案∙01-03物理化学辅导与习题详解第五版傅献彩著∙01-02物理化学南开大学第五版课后答案∙01-02物理化学周亚平天津大学第四版课后答案∙01-02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01-02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四版课后答案∙01-02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著课后答案∙01-01有机化学莫里森著课后答案∙12-31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著课后答案∙12-31有机化学(汪小兰著) 课后答案∙12-31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2-31中级无机化学(朱文祥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2-31无机化学第三版(宋天佑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2-30生物化学解题指导与测验张楚富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2-30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张丽萍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2-30生物化学原理(张洪渊著) 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12-30生物化学第三版(沈同王镜岩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0-31有机化学第三版(胡宏纹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0-29有机化学第四版答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12-29实验心理学杨治良版练习题及答案07年心理学考研∙12-29《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程素萍浙江大学出版社∙12-29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2-04毛邓三(2007 华中科技大学版)(毛邓三编写组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07毛邓三课后简答题答案∙10-29逻辑学参考答案∙10-2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罗国杰主编高教版课后答案∙10-2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吴树青等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0-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左伟清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10-25毛邓三思考题课后答案【英语/文学/史学/外语/教育】∙01-30step_by_step 2000 第四册听力答案课后答案∙01-30step_by_step 2000 第三册听力答案课后答案∙01-30step_by_step 2000 第二册听力答案课后答案∙01-30step_by_step 2000 第一册听力答案课后答案∙01-09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01-09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01-09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01-09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01-09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五册课后答案∙01-09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01-09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01-09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01-09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01-05文学理论童庆炳主编修订二版课后答案∙01-05语言学教程胡壮麟主编课后答案[适合背诵]∙11-08中国近代史纲要沙健孙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07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11-07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11-06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11-06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11-06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 课后答案∙11-06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课后答案∙11-06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 课后答案∙10-25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习题答案第二版∙10-25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习题答案∙10-25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习题答案∙10-25新编大学英语(第四册)课文翻译及课后习题答案。
【精品】物质结构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郭用猷张冬菊第二版
![【精品】物质结构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郭用猷张冬菊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893d2b7cd184254b3535c6.png)
1 x
2
时能量的平均值。 1.32. 求处于下列波函数所描述的状态的自由粒子的动量平均值。运动区间为 (, ) 。 (1) eikx (2) cos kx (3) e x 1.33. 设有一个质量为 m 的自由粒子(势能 V=0) ,给出下列 3 种情况的薛定谔 方程,并指出描述其状态的波函数各是哪些变量的函数。 (1) 在三维空间中运动; (2) 被束缚在半径为a的球面上运动(球面上势能为零,球内外势能为无穷 大) ; (3) 被束缚在半径为a的圆周上运动(圆周上势能为零,圆周内外势能为无 穷大) 。 1.34. 写出平面刚性转子,即被束缚在一圆周上的粒子的薛定谔方程,并求其解。 1.35. 求被束缚在半径为 a 的圆周上运动的粒子处于状态 ( ) cos 时角度 的 平均值。 (状态 ( ) cos 未归一化) 1.36. 将一维箱中粒子的波函数归一化时,得 B 2 何只取 B
2 x a sin 的一维箱中的粒子,出现在 x 处的几率是 a a 2 a 2 a 2 12 ( ) ( sin . ) 2 ,这种说法对吗? 2 a a 2 a 求处于基态的一维箱中的粒子出现在 0.25a x 0.75a 内的几率。a 是一维 箱的长。 一质量为 m 的粒子,在长为 a 的一维箱中运动,若将箱长平均分为 3 段, 求该粒子处于第一激发态时出现在各段的几率。 一电子在长为 0.6 nm 的一维箱中运动,由能级 n=5 跃迁到 n=4 所发出的光 子的波长是多少? 一维箱中的电子的最低跃迁频率为 2.0 1014 s 1 ,求箱长。 4 x 2 x 求处于状态 ( x) 的一维箱中的粒子的能量。若无确定 sin cos a a a 值,求其平均值。 2 x 2 2 x sin 3 sin 函数 ( x) 2 是否一维箱中粒子的一个可能状态? a a a a 如果是,其能量有没有确定值?如果有,其值是多少?如果没有,其平均 值是多少? 验证一维箱中粒子的波函数 1 和 2 正交。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c7abd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73.png)
⾼等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等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第⼀讲:教育与⾼等教育概述1.答:⾼等教育包括由⼤学或国家核准为⾼等教育机构的其他⾼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者研究培训。
⾼等教育的特征:1.建⽴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2.⾼深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3.具有学术性;4.具有⼀定标准、机构和程序来确认和管理的制度⾏为。
2.专业性与⼴博性的关系体现在:①政治功能——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与社会政治的变⾰●传播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青年⼀代的政治社会化进程●选择和培养专门的政治⼈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作为⼀种相对独⽴的社会⼒量,影响社会的各种政治变化和发展②经济功能——影响⼀定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培养经济建设所需的⾼级专门⼈才,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基础和条件●帮助⼈们形成新的观点、态度、⾏为和习惯,适应现代经济⽣活和现代⽣产的节奏和变化●产学研结合促进科学知识的创新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再⽣产③⽂化功能——影响⽂化的传承与创新●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类⽂化●创造、更新⼈类⽂化●吸收、融合世界先进⽂化第⼆讲:⾼等学校的发展历程1.西⽅近现代⾼等教育始于中世纪⼤学,其主要职能是培养⼈才。
19世纪初以德国柏林⼤学的建⽴为标志,确⽴了科学研究的职能。
19世纪末美国“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社会服务作为⼤学的重要职能。
2.现代⾼等教育的形态是在⼯业化社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
(1)社会发展要求⾼等教育培养更多的专门技术⼈才,开展应⽤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2)科学研究的分化和加深,所需的巨额费⽤⾃治团体已不能够承担,⼤学组织的扩⼤和内部结构的复杂化也需要国家⾏政⼒量的介⼊。
(3)国际政治经济竞争加剧,导致各国加强对⾼等教育的控制和⽀持,以求通过⾼等教育培养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取得技术经济时代的领先地位。
这⼀时期的⾼等学校,在原有的育⼈、科研两个职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重要⽬标。
国开电大《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任务二答案
![国开电大《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任务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e03a2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2.png)
国开电大《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任务二1.()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起点。
正确答案: A.工作分析2.工作流程中不可分解的最小单元指的是()。
正确答案:C.工作单元3.()是用要概括式的方法描述员工在组织中的职责和位置。
正确答案:B.工作职位4.下列关于工作分析的主要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D.所有职权的设定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工作需要。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作分析的影响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D.工作分析是组织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
6.下列关于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A.工作描述的内容比工作说明书复杂一些。
7.()能够从众多员工中迅速得到信息,节省时间和人力,费用低。
正确答案: B.问卷法8.()具有保密性强、访谈形式灵活、调查结果准确、访问表回收率高等优点。
正确答案: A.个别访谈法9.()适于用大量标准化的、周期较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正确答案: C.观察法10.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作分析的核心阶段是()。
正确答案:C.分析阶段11.在分析关键业绩指标时,应将“预算执行”列入到()中。
正确答案:A.效益类指标12.哈克曼和奥尔德姆提出了()。
正确答案: B.工作特征模型13.()源于古典工业工程学。
正确答案:B.机械型工作设计法14.()的理论基础是组织心理学和管理学。
正确答案:A.激励型工作设计法15.()主要来源于人类工程学。
正确答案: C.生物型工作设计法16.()法通常通过降低工作对信息加工的要求来改善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者的反应性。
正确答案: D.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法17.工作设计的第一步是()。
正确答案:A.需求分析18.定岗、定编、定员要以()为导向。
正确答案:B.战略19.三定强调对岗位价值链的系统思考。
这句话体现了下列哪项原则?()正确答案:D.以分析为手段20.()是设计组织中的承担具体工作的岗位。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第2版)》习题答案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第2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d25e300b4c2e3f572763d1.png)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第2版)》习题答案第1章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概述本章重点概念培训: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
开发: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
长期性原则:人力资源培训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企业的当前工作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的培训项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的培训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反映到员工的工作效率或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尤其是管理人员和员工观念的培训。
自测题一、判断题1.人力资源培训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开发是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改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主要方式。
(√)2.人力资源开发侧重于近期目标,重心是提高员工当前工作的绩效。
(×)3.人力资源开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育的功能,取决于教育的水平及质量状况。
(√)4.培训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等特点,是回报率极高的投资,是最有效的生产性投入。
(√)5.新员工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适应环境而胜任工作,不需要培训。
(×)二、单项选择题1.( D)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实现人事和谐的重要手段。
A.考评B.管理C.开发D.培训2.企业有效的经营管理,就是以( B )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A.最小的产出B.最小的投入C.最大的产出D.最大的投入3.市场竞争的本质或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的关键仍然是( D )。
A.经济效益B.自然资源C.矿产资源D.人4.( B )是人力资源的基本标志。
A.人的工作年限B.人的才能C.人的素质D.人的知识5.培训应根据员工的生理、心理以及一定工作经验等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 C )。
A.速度教学B.层次教学C.实践教学D.实用教学三、多项选择题1.人力资源培训的作用有( ABCD )。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基础练习题-第十三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二节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等教育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基础练习题-第十三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二节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等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43a78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8.png)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基础练习题-第十三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二节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等教育[单选题]1.年轻人都愿意上大学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进行的越早,则(江南博哥)()。
A.其净现值越高B.机会成本越低C.收入增量流越短D.收益时间越短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高等教育投资决策。
在上大学的成本等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个人上大学越早,在其今后的一生中能够获得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时间就会越长,从而使上大学所得到的净现值更高。
所以选项A正确。
[单选题]3.下列选项中,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力资本投资同物质投资一样,支出越多越好B.人力资本投资同物质投资一样,其成本支出和收益取得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C.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必须考虑贴现D.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是考虑人力资本投资未来收益现值与现期成本进行比较的两种方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及高等教育的几个重要结论。
人力资本投资同物质投资一样,并不是支出越多越好。
人们必须考虑投资的成本以及收益,当投资成本等于收益时,再多追加投资便会成为低效或无效的投资了。
所以选项A错误。
[单选题]4.下列选项中,关于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从而使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则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大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高等教育投资决策。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小。
所以选项D 错误。
全国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考题含解析
![全国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考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fb4c9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f.png)
全国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组织发展出现缓慢或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后退的现象时,需要从人才素质方面查找原因。
这时需实施的人员素质测评类型是A.诊断性测评B.开发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考核性测评2、通过工作调动增加员工阅历,锻炼员工的综合能力,在职位未提升的情况下增加员工的满意感。
这种职业发展途径是A.横向职业途径B.纵向职业途径C.网状职业途径D.多阶梯职业途径3、老王正值壮年,在公司连续工作多年,已经成为该公司的业务骨干。
老王的职业生涯周期处于A.职业准备期B.职业稳定期C.职业适应期D.职业选择期4、功能性职务分析法的基础是DPT理论,其中T指的是A.资料方面的信息B.人员方面的信息C.事物方面的信息D.工具方面的信息5、考察员工受训后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影响的评估层次是A.结果层B.学习层C.行为层D.反应层6、一定范围内所有人员的总和被称为A.人口资源B.人力资源C.人才资源D.劳动力资源7、针对受过技术培训且并不期望在组织中通过正常升迁程序调到管理岗位的员工而开发的一种职业生涯发展途径是A.横向职业途径B.纵向职业途径C.网状职业途径D.多阶梯职业途径8、人力资源规划中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为企业服务,而且要促进员工发展的原则是A.系统性原则B.动态性原则C.共同发展原则D.科学预测原则9、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其论文《人类动机理论》中首次提出的激励理论是A.强化理论B.公平理论C.双因素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10、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被称为A.职级B.职业C.职务D.职位11、某公司在年底进行年度个人绩效考核时,部门主管老刘仅仅依据小李11月和12月的业绩来评定等级,而忽略了1月至10月的业绩,该现象属于绩效考核的A.首因效应B.优先效应C.近因效应D.替代效应12、适合招募高级管理人才的招募渠道是A.校园招募B.广告招募C.网络招募D.猎头公司13、360度绩效考核法也称为A.多元考核法B.平面考核法C.单一考核法D.立体考核法14、耗时较多,成本较高的工作分析方法是A.面谈法B.问卷法C.参与法D.日志法15、提出保健一激励双因素理论的学者是A.马斯洛B.亚当斯C.斯金纳D.赫兹伯格16、下列选项中能够有效了解被试者工作经验的提问是A.你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B.你为何想来本公司工作C.你对未来的工作有什么预期D.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是如何解决的17、现代组织绩效管理过程中,组织战略起到的主要作用之一是A.系统管理B.程序管理C.价值导向D.标准化管理18、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中,通过记录员工教育水平、培训背景等信息资料来反映员工工作能力和竞争力的方法是A.替换单法B.技能清单法C.马尔科夫模型D.人力资源“水池”模型19、招聘中强调对报考人员从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的原则是A.公开原则B.全面原则C.效率原则D.守法原则20、工作分析的直接结果形式是A.工作内容B.工作职责C.工作描述D.工作设计21、组织对职业生涯中期员工管理的任务是A.帮助再就业B.制定同化计划C.落实内部晋升计划D.对员工进行组织化22、美国学者阿德福提出的ERG理论中,R代表的层次是A.成长需要B.关系需要C.生存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3、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使用计划的主要内容是A.招聘和解聘B.培训和发展C.晋升和轮换D.绩效和薪酬24、在培训的基础理论中,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班杜拉C.桑代克D.巴普洛夫25、心理测验是人才选拔的重要工具,它的特点是A.操作简便B.技术成熟C.标准化程度高D.结果精确可靠二、多项选择题26、下列选项中属于头脑风暴法优点的有A.简便易行B.集思广益C.创新性强D.培养人才E.增强团队精神27、直接经济薪酬包括A.基本工资B.绩效工资C.职位消费D.股票期权E.带薪休假28、运用头脑风暴法应遵循的原则有A.以量求质B.异想天开C.鼓励综合D.制订规则E.禁止批评和评论29、按面试组织形式是否标准化和程序化来划分的面试类型包括A.集体面试B.结构化面试C.流水式面试D.非结构化面试E.半结构化面试30、下列选项中属于亚当斯界定的由于不公平感而产生的可能行为有A.辞职B.消极怠工C.逼走他人D.认知扭曲E.改变比较对象三、简答题31、简述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因素。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第二版课程设计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第二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cfec7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3.png)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团队项目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核心思想、方法和工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概念、理论和实践;2.掌握组织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关系;3.掌握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核心方法和框架;4.熟悉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步骤和工具;5.具备运用案例分析解决人力资源问题的实践能力;6.通过团队项目锻炼沟通、合作和领导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讲: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概念和框架1.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定义和作用;2.组织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关系;3.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核心方法和框架。
第二讲: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与管理1.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基本概念;2.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3.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第三讲: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1.人力资源招聘的概念和目标;2.招聘渠道、方式和工具的选择;3.人力资源选拔的方法和工具。
第四讲: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激励1.绩效管理的概念和目标;2.绩效管理的方法和工具;3.激励制度设计的原则和实践。
第五讲:人力资源培训与发展1.培训与发展的概念和目标;2.培训与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实施;3.培训与发展评估和反馈的方法和工具。
第六讲:人力资源福利和关怀1.人力资源福利与关怀的概念和目标;2.员工福利和福利制度的设计与管理;3.关怀制度设计与实践。
第七讲:人力资源改革和变革管理1.人力资源改革和变革的概念和意义;2.变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3.变革管理的思维和方法。
第八讲:案例分析和团队项目1.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2.团队项目的设计和实施;3.方案汇报和评审。
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团队项目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与知识并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习题答案发布1况、行业内的人力规划情况。
第三章职务分析与职务描述1.职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有哪些主要的用途?(1)使整个企业有明确的职责和工作范围,确保所有的工作职责都落实到人头。
(2)招聘、选拔使用所需的人员。
这些与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有关的信息实际上决定了你需要招募和雇佣什么样的人来从事此种工作。
(3)制定职工的培训、发展规划。
(4)设计出合理的工资、奖酬、福利政策的制度。
(5)制定考核标准,正确开展绩效评估工作。
(6)设计、制定企业的组织结构。
(7)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2.职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利弊?(1)访谈法访谈法可能是最广泛用于确定工作任务和责任为目的的工作分析方法,它的广泛应用程度正是其优点的最好表现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工作的承担者进行面谈,还可以发现一些在其它情况下不可能了解到的工作活动和行为;此外面谈还为组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来向大家解释职务分析的必要性及功能。
访谈者还能使被访谈者有机会释放因受到挫折而带来的不满,讲出一些通常情况下可能不太会被管理人员重视的看法。
最后,访谈法还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却十分迅速的信息收集方法。
它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收集上来的信息有可能是被扭曲的。
这种信息的扭曲可能是由于访谈者在无意中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被访谈者有意制造的。
由于工作分析经常被作为改变工资率的依据,因此,雇员有时会将工作的分析看成是工作绩效评价,并且认为这种“工作绩效评价”会影响到他们所获得的工资(事实上常常如此)。
因此,他们就很自然的会夸大某些职责,同时也人为的弱化某些职责。
所以,如果相通过访谈法搜集到有效的工作分析信息,可能有经历一个相当辛苦的过程。
(2)观察法只适合于一些变化少而动作性强的工作,有局限性,再者即使是动作性强,观察法亦不能带来重要的资料(如显示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观察法宜与其它方法一起用。
(3)问卷调查法当职务分析牵扯到分布较广的大量员工时,问卷法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对于员工来说是简单易用的方法。
问卷法可以系统的获取员工的职务信息,并且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但是此法的时间周期较长,并且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4)功能性职务分析法(FJA)FJA结果主要用于职务描述,此外还可以为建立职务操作标准提供基础,以及应用于职务设计等很多方面。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某一职务的全面系统有效的信息,并且实用性极强,但操作难度较大。
(5)资料分析法此法可以根据历史资料有效考察某一职务要求,可以降低职务分析的成本,可信性较强,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某一职务要求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另外,原来的资料不免也会有偏差,这样基于资料的分析也是不正确。
(6)关键事件记录法此法操作简单,并且容易执行,但是随机性较大,个性化较强,过于具体,反而无法抽象到职务设计当中去。
(7)实验法此法的可控制性强,可以事先确定一系列关于该职务的要求和标准,把投放到试验当中去,加以考查和修正。
但是也正是由于控制,所以能否取得在自然工作中的理想效果,自然会有一定的偏差。
(8)工作秩序分析法此法形成标准,易于操作,由于标准的确定会受到员工个人及工作本身特点的影响,很难做到准确无误,因此,往往需要测量员工的“真实的努力程度”与“需要的努力程度”。
(9)工作日记法这种方法若运用的好,可以获取更为准确且大量的信息。
但是从工作日记法得到的信息比较凌乱,难以组织;且任何人在记日记时,有夸大自己工作重要性的倾向;同时,这种方法会加重员工的负担。
3.职务描述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职务描述书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职务描述书的主要内容有:1、职务概要:概括本职务的特征及主要工作范围;2、责任范围及工作要求:任职人员需完成的任务、所使用的材料及最终产品,需承担的责任,与其他人联系,所接受的监督及所施予的监督等;3、机器、设备及工具。
列出工作中用到的所有机器、设备及辅助性工具等;4、工作条件与环境:罗列有关的工作条件,如可能遇到的危险、工作场所布局等。
5、任职条件:即职务规范,指出担任此职务的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资格和条件,如所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相关培训、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判断力、知识、技能等等。
存在问题:首先是被执行的程度,如果职务描述书编制的很好,那么执行问题就首当其冲;其次是,职务描述书如果过细,那么反而会限制员工的创造力,束缚员工的自由度;第三,职务描述书是静态的,但是实际的职务动态的,这样,随着时间的发展,难免出现偏差;第四,职务描述书可以规范职务的要求,但也容易让不符合任职条件的员工认为是变相让他们主动辞职,造成员工心理不稳定。
实际上,职务描述书是一种制度规范,是一种刚性的管理,所以必须通过人性化管理,通过柔性管理,通过企业文化来与之配合,这样可以避免职务描述书在实际运用当中的一些问题。
第四章员工招聘与甄选1. 招聘对企业有何意义?招聘的途径有哪些,各有何利弊?意义:(1)招聘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没有较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科学的人事安排,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后果。
(2)招聘工作是确保员工队伍良好素质的基础。
一个企业只有招到合格的人员,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并在工作中注重员工队伍的培训和发展,才能确保员工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
(3)招聘工作难度大,一旦失误,企业将损失严重。
途径:员工招聘渠道主要包括:直接申请、员工推荐、广告、教育训练机构、政府职业辅导机构、私人职业介绍机构、高级主管人才公司(猎头公司)、职业团体、信息网络招聘与求职、特色招聘(如电话热线、接待日等)、内部晋升选拔(包括提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内部员工重新聘用)比较:(1)员工推荐长处:快捷、成本低、求职者被录取后较易适应。
短处:易造成内部结党或小圈政治,推荐不获接纳会令推荐者难堪。
(2)直接申请者长处:快捷、成本低。
短处:以中下技能求职者居多。
(3)广告长处:较多人应征,广告媒介一般成本较低。
短处:筛选成本较高。
(4)教育训练机构长处:人才集中,申请者有一定水准,成本随招聘人数上升而下降,不需要太高的企业内部培训费用或人力投资。
短处:跨越地域的招聘成本颇高。
(5)政府职业辅导机构长处:政府职业辅导机构可负责初选工作,快捷,成本低。
短处:申请者多是失业人士而不是想转职的在职人士,有时机构为了达到介绍人数的指标,而把不适合的人推荐到企业。
(6)私人职业介绍机构长处:雇主可节省广告费用,多限于低层的工作。
短处:申请者被录取后离职率一般较高,有时机构为了赚取多些介绍费用而把不适合的人推介到企业,缴付职业介绍佣金不划算。
(7)高级主管人才公司长处:可直接与个别合适人士接触。
短处:成本高,高级主管人才公司网络以外的合适人士往往被忽略,所聘请到的人才日后可能会被“猎走”。
(8)职业团体长处:人才集中,申请者有一定水准,成本不高。
短处:不适用于非技能或非专业工作。
2. 人才测评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征?测评法,也常叫做测试法。
通过测评可以消除面试过程中主考官的主观因素对面试的干扰,增加招聘者的公平竞争,验证应聘者的能力与潜力,剔除应聘者资料和面试中的一些“虚假信息”,提高录用决策的正确性。
现代测评方法源于美国的人才测评中心,主要分为心理测评与能力测评两类。
心理测评主要是对被测评人的个性特征和素质的确定。
因为个性与管理成就存在很大程度的相关关系,通过心理测评对求职者进行个性的测量,发现其是否具有管理关系较密切的个性特征。
心理素质和潜质测评:企业常常需要对其心理素质和潜质进行测评,以确定被测评人是否符合应聘职务的要求。
心理素质和潜质的测评包括价值测评、职业兴趣测评、智商和情商测评、需要测评、自信度测评、态度测评等。
能力测评用于对应聘人员的职业能力、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测评。
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评,即测定从事某项特定工作所具备的某种潜在能力的一种心理测评。
由于这种测评可以有效地测量人的某种潜能,从而预测他在某职业领域中成功和适应的可能性,或判断哪项工作适合他;工作技能测评,即对特定职位所要求的特定技能进行的测评;情景模拟测评;即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位,编制一套与该职位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评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实际工作能力、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包括公文处理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企业决策竞赛法、访谈法等。
3. 如何衡量招聘的信度和效度?1)效度的评估效度是指招聘在真正测评到了的品质与想要测的品质的符合程度,在甄选过程当中,有效的招聘测评,其结果应该能够正确地预计应聘者将来的工作成绩,即甄选结果与以后的工作绩效考评得分是密切相关的。
这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它的数值越大,说明招聘测评越有效。
效度可分为三种:预测效度、同测效度、内容效度。
(1)预测效度。
预测效度指对所有应聘者都施予某种测评,但并不依其结果决定录用与否,而以其他甄选手段,如申请表、面试等来录用人员。
待这些被录用人员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对其工作绩效加以考核,然后再将绩效考核的得分与当初的测验结果加以比较,求两者的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越大,说明此测评效度越高,可以依其来预测应聘者的潜力;若相关系数越小,或无相关,则说明此测评无法预测人员的工作潜力。
(2)同测效度。
同测效度是指对现有的员工实施某种测评,然后将其结果与这些员工的工作表现或工作考核得分加以比较,若两者相关系数很大,则此测评的效应就很高,说明此测评与某项工作密切相关。
这种测评效度的特点是省时,可以尽快检验某测评的效度,但在将其应用到员工甄选测评中时,难免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而无法准确预测应聘者未来的工作潜力。
例如,这种效度是根据现有员工的测评得出来的,而现有员工所具备的经验、对企业的了解等,则是应聘者所缺乏的,因此应聘者有可能因缺乏经验而在测评中得不到高分,从而被错误地判断为没有潜力或能力。
其实他们若经过实践锻炼与培训,是可能成为称职的工作者的。
(3)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指测评是否代表了工作绩效的某些重要因素,例如,招聘打字员时,对应聘者的打字速度及准确性进行测评,这种实际操作测评的内容效度是最高的。
与前面两种效度不同的是,内容效度不用测评结果与工作绩效考核得分的相关系数来表示,而是凭借招聘人员或测评编制人员的经验来判断。
内容效度多应用于知识测评与实际操作测验,而不适用于对能力或潜力的预测。
2)信度评估信度是指系列测评所得的结果稳定性与一致性的高低。
当应聘者在多次接受同一测评或有关测评时,其得分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因为人的个性、兴趣、技能、能力等素质,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
如果通过某项测评,没有得到相对稳定而一致的结果,那说明测评本身的信度不高。
测评的信度分为三类:重测信度、对等信度、分半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