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心理学培训教材模板ppt

合集下载

环境心理学培训教材(PPT 46页)

环境心理学培训教材(PPT 46页)
至此,环境心理学作为一个确定的研究领域出现。
1961年和1966年在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环境心理学会议。 1968年建立了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
组织: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学会每年举行年会,同 年,纽约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 第一批环境心理学杂志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最著 名的《环境和行为》杂志创办于1969年。 1970年,伊特尔森(W. 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H.M. Proshansky)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同年, 代表欧洲研究潮流的“国际建筑心理学会”在英国金斯 顿(Kingston)成立。 1971年,美国建筑学会费城分会等团体组织了“为人的 行为而设计”讨论会。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会建立了一个新的分会— ——人口与环境心理学会,并出版了《人口与环境心理 学》杂志。 1975年有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的博士。
在这个语言训练过程中,都正好发生在儿童的发展成熟期,这 个时期儿童的可塑性极强,语言的训练或改变并不十分困难。在没有掌 握文字和语法之前,已能熟练的表达意愿了。
五、场所精神 场所可以理解为更广意义的环境,上自国家、地域,
下至一山一水,一栋建筑物,一棵树,都是场所构成的 元素,所有场所都是由天与地的具体特质所决定的。
环境时知觉起着积极作用。 心理学家勒温(K.Lewin)认为,个体内部对环境的表征
是决定其在生活空间运动的关键因素 。 总之,人类行为与物理环境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这些观
点为现代环境心理学理论观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勒温的学生巴克(R. G. Barker)和赖特 (H.Wright),1947年创建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研究机 构———中西心理学田野研究站(The Midwest Psychological Field Station),专门用来研究真实世界环 境对人行为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1、环境的负荷 环境能够向个人传递的信息量的多少,称为环境的
负荷。 高负荷的环境就是传递大量感觉信息的环境; 低负荷的环境就是刺激信息量较少的环境。 高负荷环境比低负荷环境具有更高唤醒水平。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环境信息从三方面影响环境负荷:强度、新奇性和 复杂性。
强度:感觉刺激的绝对值; 新奇性:指对所接收到的环境信息的熟悉程度; 复杂性:指环境包含不同信息的种类。
(2)新奇性——环境中出现新的、或以前未曾引起注意的特 性的程度。
(3)意外性——环境出人意料的程度。 (4)不一致性——某一环境要素与其周围背景不一致的程度
。 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不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的
对象,是被判断为最美的;过高或者过低的对象是不美甚 至是丑的。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2、个人应激物
个人应激物指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一些烦心的日常琐事。
3、背景应激物
应激量表
背景应激物指的是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如工作压力、
每天上下班赶路、拥挤、噪声、空气污染等。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前者较为轻松自然,后者相对紧张和集中注意 。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2、不定性、唤醒与美学评价
不论广泛探索还是特殊探索,前提是环境中 必须有唤醒主体的刺激。
当环境的不定性增加时,人的 唤醒水平也随之升高,二者呈直线 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随着不定性的增加,唤醒 水平继续提高,探索的兴趣不 再增加,而对场所的偏爱反而 降低。

环境心理学 ppt课件

环境心理学  ppt课件

ppt课件
72
厕所门保护人的隐私
ppt课件
73
隔离式办公桌
给每个人一点私密空间,是对
人的尊重。
ppt课件
74
电话亭
半开放式的电话亭,既和其他打电 话的人互不干扰,有形成了个人的 私密空间,表示的对人的尊重。
ppt课件
75
五、认知的需求
泛指个体对事物的追寻、认知、了解的内
在动力,如求知欲、好奇心等 。也是个体在基 本需要满足后产生的认知需要,即人具有解决 疑难和理解问题的欲望,探索各种事物的需求。 认知需要对人满足低级需要,特别是最高级的
ppt课件
20
泉城路上的交通护拦
ppt课件
21
阳台上的护栏,防止小孩 子的攀爬坠落。
ppt课件
22
防盗门窗
ppt课件
23
铝制防盗门窗
ppt课件
24
十字路口的摄像头,限 速,对人身安全负责
ppt课件
25
取款机上的摄像头,保 障人们的财产安全
ppt课件
26
铁路护栏网
操场护栏网。防 止飞出的球伤到 人。
自我实现的需求 美的需求 认知的需求
自尊的需求 归属与爱的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ppt课件
3
1生理需求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 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呼吸、水、食物、睡眠、 生理平衡、分泌、性 。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 动最首要的动力。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 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 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
公共卫生间
为在外出行的人提供 了方便
ppt课件
13
二、安全需求
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人身 安全、健康保障 、资源所有性 、财产所有 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 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錢。

环境行为心理学文档【共115张PPT】

环境行为心理学文档【共115张PPT】

A. 场所的环境特征:群体活动的场所,有些是专门设计的,比较复杂和封闭的,专门服 务于特定目的。有些场所,尤其是开放性场所,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往往不那么泾 渭分明。自然环境本身的某些特征常常也能诱发一些非个体行为,从而成为某些固定 行为模式的场所。
园林版
环境行为心理学
B. 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行为场所的人员配备理论(原来称the theory of manning,
园林版
环境行为心理学
Splendid split
园林版
环境行为心理学
• 环境:这是一个相对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也可以说是围 绕某种物体,并对该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的外界 事物;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 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我们 可将环境区分为个体出生前的先环境,即合子环境,和出 生后的后环境,即外环境。外环境又分物理环境和社会环 境。物理环境按人类干预的程度大小,又可分为自然环境 和人为环境。 先(合子)环境人为环境 环境物理环境自 然环境 后(外)环境社会环境。
2. 普罗夏斯基(Proshansky,1990)提出一个描述性定义:“环境心理学是关注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园林版
环境行为心理学
• 环境心理学之目标: 1. 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 2. 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和多样的环境问题。
• 环境心理学之任务:总的来说,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去研究环境和心理 的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的两大任务。
个体就希望重新获取对环境的控制力,这称为心理阻抗。当个体感到行为受限制时,
心理阻抗可以消除环境对行为的限制。习得无助感;行为局限理论还认为,当控制
环境能力的恢复失败时,可能会导致习得无助感。也就是说,当多次努力重新获得

《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件

《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件

VS
寻求环境与行为的和谐
为了实现环境与行为的和谐,我们需要深 入了解环境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采 取适当的措施来促进环境的改善和人类行 为的改变。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 同努力来实现。
PART 03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实践中 的应用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关系
01
环境行为心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
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文化、家庭、学校、社区等,也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在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中, 人们更倾向于表现自我和追求个人目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塑造
人类的行为和活动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塑造着环境。例如,城市的布局和建筑风格是由人们 的行为和需求所塑造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由于人类的行为所导致的。
现状
目前,环境行为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领域,吸引了来自心理学、地 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参与。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度不断提高,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PART 02
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物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物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颜色、布局等,都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人们 更倾向于选择凉爽的地方休息;在明亮的光线下,人们更容易保持清醒。
环境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学的学科。它探讨人们如 何感知、评价和理解环境,以及如何在环境中行动和与环境互动。
概念
环境行为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如何受到他们所处环境的物理和社会特征的影 响,同时也研究这些环境特征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认知和情感。

环境心理学-ppt课件

环境心理学-ppt课件
环境心理学-ppt课件
我们大多数是在方形教室中渡 过学习生活的,这种教室存在明显的弊症,教师与学生的 心理隔阂较大,影响学生的积极参与心情;坐在后排的学 生看不清黑板的字,吸不清老 师的讲话,容易在下面“嘀 嘀咕咕”;坐在角落的学生有孤独感且好做小动作。而 老师 讲桌为中心,学生的课桌与老师保持差不多的距离 围成的痢形教室设计,除了消除方形 教室的弊病外,学生 注意力得以加强,课堂得以安静.
我们都知道,在目标明确 时,只要不存在障碍,人 总是倾向于选择最短路径 行进,只有在伴有其他目 的,如闲逛,散步,观景 时,才会信步任其所至。 基于人们的这一心理,建 造了小路,在供行人行走 的同时,还供行人欣赏周 围景色。小道是以曲折的 石板路,打理石砖为材质 铺设,小路的铺设可以避 免行人为抄近道,而践踏 草地。但是学校的石板路 设计的有些不太合理,以 至于让大部分同学走在上 面有些不太舒服。
感谢您的关注
教学楼的窗户并不是呆板的排 列,而是更加灵活窗户从下向 上逐渐递减这样的规律会让人 感觉更加舒服。正如格式塔心 理学中的相似的原则,彼此相 似的元素容易被感知为整体, 物以类聚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概 念,无论是色彩,形状或者质 感方面的相似,在一定范围内 均可以产生这样的视觉效果。
建筑心理——色彩与情感 白色:纯洁,凉爽,冷酷 黑色:悲伤,庄严,阴森 褐色:平稳略带压抑 灰色:忧郁,沉闷, 绝望 金色:装饰,贵重,辉煌 银色:宁静,和平,清白 红色:激情,热烈,振奋 橙色:活泼,浪漫,欢快 黄色:轻快,明朗,亮丽 绿色:自然,新鲜,安静 蓝色:明亮,沉静,静态 紫色:华丽,高贵,幽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作品,同样要遵守视觉环境 心理的规律。例如,对于空间的区划、尺度和比 例的确定,某些空间的扩充和变化,如何取得空 间各部分的平衡,如何在室内突出视觉主题,如 何取得人和物的立体感等,都可按照视觉环境心 理的规律进行设计。 学校里的apple展示 厅和联通创业社, 通过对展台的设计 ,让人们更加舒服 的参观和体验。

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件

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件

五、行为约束理论
行为约束(行为局限),即某些因素干扰或妨碍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干扰 或妨碍可能是实际的客观存在,也可能仅仅是一种不自由的感觉。
当人感觉到有环境事件约束自己的行为时,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感,这时 人所做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试图重新建立对情境的控制,这种现象称为“心理对 抗”。
人对环境的控制感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不顺心的环境; 一是自己有条件避开干扰性的刺激。
城市学家帕尔:在建筑和人工要素越来越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每条街道重复 同一模式,特别是许多住宅开发区建筑彼此相似……从这一角度看,城市又是 令人厌烦的、单调和缺乏刺激的环境,无聊和寻求刺激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青少年的犯罪和破坏行为。
沃尔威尔和卡普兰:人们认为最美的环境也是最自然的环境。
四、适应水平理论
五、行为约束理论
五、行为约束理论
行为约束理论还认为,当控制环境能力的恢复失败时,可能会导致习得无助 感。也就是说,当多次努力重新获得控制环境的尝试失败后,人们会认为对于 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放弃了努力,并且通过“学习”认识到:对环境是无力改 变的。
因此,行为约束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的步骤: (1)觉察到对环境控制的丢失 (2)阻抗 (3)习得的无助感。
(二)环境刺激与情感评价
3.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
雷切尔·卡普兰和斯蒂芬·卡普兰用四个环境维度来预测对不同环境的偏 爱,这四个维度为:
(1)连贯性——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和有组织的程度; (2)易识别性——对环境易于识别和理解的程度 (3)复杂性——环境要素的种类和数量; (4)神秘性——环境中隐含的信息吸引人探索其中奥秘的程度。
三、环境负荷理论
三、环境负荷理论

环境行为心理学通用课件

环境行为心理学通用课件

认知失调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当个体面临两种或多种相互矛盾 的认知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和紧 张感。
详细描述
认知失调理论是环境行为心理学的重要理论 之一,它关注当个体面临两种或多种相互矛 盾的认知或行为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反 应。当个体面临这种状态时,会产生心理上 的不适和紧张感,进而促使其采取行动来减 轻这种不适感。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很多 环境行为问题,例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政策与实践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将更多地应用于政策制定和 城市规划等领域,以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培养新人
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者加入到环境行为心理学领域,为该 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培养年轻一代的研究者 也是该领域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07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 要性
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和实践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例如,通过研究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 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02
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环境行为心理学通用课件
•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 • 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实践方法 •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01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概念
环境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心理学分支,它探讨的是人类 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环境心理学(PPT39页).pptx

环境心理学(PPT39页).pptx

1、寻求环境刺激的方式:广泛探索和特殊探索
b i
广泛探索:没有特定目标的探索。
l i
特殊探索:被特定刺激唤醒引起注意时进行的探索。
t
y
两种探索行为都是人的需要,而且不能截然分开—— 在广泛探索中可能有特殊发现,特殊探索中也包含多样、
一般和意外。从广泛探索中发现问题,在特殊探索在寻 求答案。
前者较为轻松自然,后者相对紧张和集中注意 。
布局对总体环境的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 自然要素占优势而且未被人工要素坏其和谐性的环境 仍被认为是美的。
I
B
M
L
o
t
u
s
S o
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提出分类和环境的维度:
f
t
w
a r
分类和评价的四种环境维度 :
e |
• 连贯性——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和有组织的程度;
M
o b
• 易识别性——对环境易于识别和理解的程度;
i l
• 复杂性——环境要素的种类和数量;
i
t y
• 神秘性——环境中隐含着信息吸引人探索其中奥秘的程度

I
B
M
L
o
t
u
s
S o
(三)唤醒与绩效
f
t
w a
唤醒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能获得
r e
理想的效率,而且容易发生错误,只
|
M o
有在唤醒处于中等水平时(即环境刺激
b i
适中时)达到最高绩效,即任务绩效与
再增加,而对场所的偏爱反而
o
b
降低。
i
l i
人对环境的情感评价与环
t y
境的不定性,呈倒U形曲线关系

环境行为心理学通用课件

环境行为心理学通用课件
利用环境行为心理学原理,合理选择家具和布局室内空间,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效率和舒适度。例如,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需求合理安排家具的位置和数量。
通过在室内设计中融入艺术和文化元素,营造具有个性和品味的室内空间。例如,选择符合主人审美和品味的艺术品、装饰品和文化元素。
色彩与照明
家具与布局
艺术与文化元素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采光与通风
安全与隐私
室内设计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关系
环境行为心理学为室内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使室内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通过研究人们对色彩和照明的心理需求,合理选择室内颜色和照明方式,营造舒适、愉悦的室内氛围。例如,选择温暖、柔和的色调和自然、舒适的照明方式。
概念
探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人类行为、认知和情感,以及如何通过环境设计来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公共设施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为提高人类生活品质和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环境行为心理学逐渐受到重视,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涵盖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公共设施等多个领域。
详细描述
调查法具有数据量大、覆盖面广等优点,适用于了解群体对环境的认知和态度。调查者需要设计合理的问卷或访谈提纲,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总结词
案例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对特定环境或群体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环境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案例研究法具有深入、全面、真实等优点,适用于了解特定环境或群体中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案例研究者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环境行为心理学通用课件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环境行为心理学基础环境行为心理学应用环境行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环境行为心理学实践环境行为心理学未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一、前言
(一)概念、特点和作用
1、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 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 2、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实质环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之交互关系 的学科; (1)特点 A、其从成为一独立的研究领域至今不过三十余年的历史; B、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 B、它以整合之整体观点研究人们在实际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行为与经验, 将人类与环境视为不可分割、相互定义的整体; C、强调人类主动处理与形塑环境的能力,而非只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刺 激; D、不将人类的行为与经验孤立,考虑行为发生的脉络。 (2)作用 A、影响了环境设计与公共政策;
4
率性之猜测加以评估。此外,他并且提倡代表性设计,强调对各种不同 之具代表性的环境进行抽样以研究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3、行为—场所理论:巴可认为人类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的整体。要了 解人类的行为应至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中进行观察与研究。他提出行为 场所(behavior setting)作为研究人类行为之单位。行为场所乃一具有时 间与空间边界,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它由实质物体或环境与可替 换的人所组成,此二者以一特定的关系进行互动以完成场所的计划。
环境行为心理学
Environment behavior psychology
1
参考书目
《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 著 尹培桐 译 建筑师连载(3-7期) (我有书本图片)(强制性必读) 《交往与空间》(丹麦)(第四版)扬·盖尔 著,何人可 译 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出版(校图书馆有)(重要必读)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阿尔伯特 J.拉特利奇 著 王求是,高峰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年出版(超星图书有)(重要必读)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第二版)克莱尔·库 柏·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 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 译 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出版(建筑书店有) 《环境行为学概论》李道增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 《环境心理学》 林玉莲,胡正凡 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出版
这些学者攻击简单的刺激—反应因果论,提出整体、生态的观点以研 究人类行为,并且矫正过去心理学研究过于疏忽环境的观点,对环境心 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精神病院的研究
(1)加拿大的精神医师奥斯蒙于1975年发表《功能为精神病房设计之 基础》,提出社交向心空间,鼓励社会互动的空间,与社交离心空间之 概念。
(2)亚历山大于1964年出版[形式综合]。此书导致系统设计方法的革命, 被认为是近二十年来建筑理论与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书籍。
(3)杰克森于1951年至1968年主编[地景](Landscape)。此期刊提供一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个不同专业者发表与讨论的园地,拉普普早期的著作都在此期刊上发表。 而杰克森本人有关自然与人造地景的文章也予后人很多的启发。
2、知觉心理学
(1)托尔曼指出,人类对于环境的反应必须经由认知过程来解释。行为 具有目的取向。人们学习环境信息与其期望之关系以建立认知图,此认 知图使得人们得以在环境中行动。
(2)布兰斯维克强调人在知觉过程中的主动角色。人们所知觉到的环境 信息永远不会与实际的环境全然符合。人们根据许多过去的环境经验对 于所接收的环境刺激加以猜测,并进而根据在环境中之行动结果对此概
3
B、说明了环境应激刺激、态度和行为对保护、犯罪、人口和灾难的问题 的影响。
(二) 环境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较有系统的环境心理学研究开始于一九五O年代后期,然其根源可追 溯至场地理论、知觉心理学及其它有关领域的研究。这些理论与概念提 供了丰厚的土壤,使环境心理学的成长与发展成为可能。
1、场地理论:视人类行为为内在力量(如个人需求、感觉与态度)与外在 力量(个人在特定场所所感知的环境特性)持续互动的结果,亦即行为乃 在一具有吸引与阻碍力量的生活空间中移动。路因提出行动研究的策略, 强调藉研究以影响社会变迁。
(2)社会心理学者索莫也在1958年发表[老人病房之社会互动],阐明领 域感之观念。
(3)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也在此同时进行精神病房之研究并分
5
别于1961年与1966年召开[建筑心理学与精神医学]会议,与会人士来自 心理学、建筑与精神医学等不同专业。
5、人类学界
(1)霍尔研究空间人类学,出版了二本极为重要的书籍,[无声的语言] 与[隐藏空间]。探讨人际空间距离对人类行为的作用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 差异。
一九六O及七O年代,环境心理学有惊人的成长。1966年[社会议题期 刊]出版了由凯兹与沃维尔主编的[人对实质环境的反应]。这是环境心理 学的文章首次得以专辑的形式在期刊上出现。1968年纽约市立大学成立 第一个环境心理学的博士班。环境研究设计学会(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也于此年成立,并于1969年起每年召开 一次会议,这是世界上成立最早也最大的从事环境行为研究与应用的组 织。1969年环境心理学的第一份期刊[环境与行为]创刊。1970年纽约市 立大学的普罗宣斯基等人编了第一本环境心理学读本[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Man and His Physical Setting];1974年他们又出版第一 本环境心理学教科书[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73年]心理学年度评论](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首次出现了 [环境心理学]这个主题,环境心理学才真正奠立在学术机构所认可的研究 领域里的合法地位。随后于1976年美国心理学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也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部。
(2)霍尔的著作、索莫(1968)对个人空间的研究以及卡弘对老鼠进行的 密度拥挤实验等。对以后的空间行为学,即私密性、领域感、个人空间 及拥挤之研究)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6、环境专业界
(1)凯文、林奇认为都市规划与设计不应只是建立在历史与美学的基础 上,而应考虑使用者的环境知觉与反应。他研究波斯顿、洛杉矶与泽西 城之居民如何使用都市空间,以及都市设计与居民经验对都市意象得影 响。其[城市意象]一书,开启了无数环境认知与寻路等课题之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