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片笔记-从电影《美姐》看新时期西部题材电影的表现形式
读片笔记-从电影《美姐》看新时期西部题材电影的表现形式
![读片笔记-从电影《美姐》看新时期西部题材电影的表现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f6a1a0df16fc700aba68fc7c.png)
读片笔记-从电影《美姐》看新时期西部题材电影的表现形式从电影《美姐》看新时期西部题材电影的表现形式据《电影的本性》一书中写道:电影对于物质现实的再现包括记录功能和揭示功能,看记录功能即再现物质现实的原貌,揭示功能包括三种不同的形式即揭示在正常条件下看不见的东西,触目惊心的现象和外在世界的可以称之为“现实的特殊形式”的方面。
(《电影的本性》克拉考尔—P64)电影的这两种功能又可以解释为电影的写实与写意功能,再现物质现实的原貌即写实,揭示物质现实的内涵即写意。
现如今农村题材的影片创作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也越来越高。
我国西部农村题材电影在创作上都习惯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从写实中表现农村人民的质朴与勤劳,从写意方面折射出他们生活在底层的无奈与挣扎。
农民需要优秀的农村题材电影,拍摄出真正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农村题材电影也是电影人应有的社会责任。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我国农村题材的电影在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双重夹击下,步履维艰,能够静下来欣赏农村电影的观众也是寥寥无几,很多电影导演都绕开这一题材选择拍摄都市类型的电影,冯小刚导演的底层小市民题材的电影掀起了一股新饿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冲击了农村题材电影,而能够坚持下来拍摄农村题材的导演仅有少数那么几个,老一代的有王全安,这两年突起的新生代导演中郝杰导演是拍摄农村题材电影的杰出代表。
西北农村以其特有的文化气息与地域特质吸引了很多导演的眼球,西部农村题材影片有其自身的优势和浓重的历史文化感,扑面而来的生活质感,浓郁的风土人情,诙谐幽默的乡土情趣,加之民俗、民歌、民间艺术、方言土语等,这些都是城市都市题材影片无法表现的,在表现西北农村特有的文化特色与人文情调时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是很多导演所热衷的。
电影《美姐》所表现的正式这种大西北人民质朴、醇厚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集中铁蛋的童年性启蒙和青年爱情与婚姻上。
一、写实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以法国电影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照相本体论》和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卡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为核心的纪实美学对世界各国的电影都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纵观当今世界影坛,纪实电影创作依然蔚为大观"在开放多元的艺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新生代导演,同样是纪实美学理论的忠实实践者"作为新生代导演群体整体的美学追求,纪实风格在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中同样体现得非常突出"新生代导演将纪实美学理论自觉运用到西部题材电影的创作之中,使得这些影片呈现出锐意创新的风格和形式自觉"。
论中国西部题材电影的民族化特征
![论中国西部题材电影的民族化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a4ef5f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4.png)
论中国西部题材电影的民族化特征摘要:中国西部题材电影是一个独特的电影类型,影片主要以展现中国西部地区风土人情为主。
其中民族化的影像风格为这一类影片增添了别样的趣味。
影片中最为突出的两点民族化特征是民族化物象的使用以及银幕人物形象的塑造。
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民族风格的形成有赖于电影艺术综合元素的表现,中国西部题材电影中“西部精神”对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也是独特影像风格的一部分。
关键词:西部题材电影;民族化特征;民族文化一、具体物象所体现的民族特色(一)“井”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井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有着极强的文化代表性。
整个故事都围绕着村里的一口井发生。
井在影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象,同时它也具备着潜在的意义象征。
老井,在表意上看,是老井村村民几代赖以生存的水源。
为了一口井,可以牺牲掉些许人的性命,为了一口井可以和邻村人拼的头破血流。
井是生存必要的基础,老井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
村子里的人不断的打井,即使一次次失败也没有放弃,老井代表历史和古老的文化。
从深层意义上来说,井象征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并且成为了他们强大的精神支撑,影片最后喜凤说“就是真打不出水来,也甭赌气说那要走的话,几百年了,看谁走出去了。
咱们这茬人不行,还有下一茬,总会打出水来的,老天爷长着眼呢。
”在这里,井又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片中多次展现井内深邃而悠长的景象,就好像从前愚昧的人在神秘而古老的井下一次次的迷茫探索,一眼望去满是黑暗。
井就是人们的一种生活,一个目标。
直到孙旺泉这个具有先锋色彩的人物,去学习了新的知识,才又一次打通了井,打通了村里人的希望。
影片中角色的名字,万水,旺泉,以及后来旺泉儿子取名段孙井,可以看出世世代代人对井的渴望,也体现出他们对生命的执着精神。
(二)“腰鼓”所体现的民族传统文化鼓的声音干脆利落,有着独特的威严感和震慑力。
陈凯歌的《黄土地》称得上是典型的“黄土电影”有着别样的西部趣味。
它带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北方的风土人情,描绘了黄土高原的色彩。
被边缘遗忘的黄土角落——《美姐》农村喜剧电影的文化视域
![被边缘遗忘的黄土角落——《美姐》农村喜剧电影的文化视域](https://img.taocdn.com/s3/m/9d5dbd5ac77da26924c5b085.png)
被边缘遗忘的黄土角落——《美姐》农村喜剧电影的文化视域作者:满大旺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7年第12期被边缘遗忘的黄土角落——《美姐》农村喜剧电影的文化视域⊙满大旺[贵州民族大学,贵阳 550025]摘要:《美姐》改变了以往农村电影的创作思路,在嬉笑怒骂间成为影像。
本文选取文化分析的角度,从农村喜剧电影的文化倾向,群体与个体、传统与现代这种二元文化形式对立的叙事结构,分别加以具体论述,并总结出郝杰的文化观、民族文化发展的远见和农村喜剧电影走出困境的策略。
关键词:《美姐》农村喜剧电影文化视域困境边缘表现与认识生活需要勇气和智慧,电影《美姐》成为2013年中国文艺片的扛鼎之作。
新锐导演郝杰一如既往地探索农村电影的内容和形式,其幽默大胆的情欲表达挑战创作底线。
同时,他在电影中融入民间“二人台”的缠绵情歌,丰富了电影的文艺内涵。
郝杰把握住现实生活的脉搏,看到了生存的根、文化的价值、人性本能的味道,这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一种有尊严的存在。
影片《美姐》在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的把握上,比之郝杰原来的农村电影《光棍儿》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但是,郝杰在其自身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文化涵养以及当下开放性文化产业中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也带给了我们非常多的思考。
一、《美姐》作为农村喜剧电影流露出的文化趋向通常来说,观众对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喜剧电影会抱有双重的期待。
其一,是“展示生活现状或认识局限和生活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冲突所导致的荒诞幽默”,观众对农村自然风光和农民生活表层形态的真实感有着心理期待。
他们希望在银幕上能够看到原生态的农村面貌,特别是以喜剧特征存在的、以新农村发展变迁为题材的影片,观众对其真实感的心理要求会格外强烈。
况且,在电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观众对银幕展现真实性的感受在视觉冲击、心理期待中不知不觉已经升级换代了,他们不再满足于设施齐全、风光无限好的农村豪宅场面和基层的人文关怀,甚至也不再满足于小人物命运的峰回路转、农民多重性格的塑造,他们要看的是市民与农民娱乐方式的差异,要看的是农民之间家长里短的热闹情景,从而获得智商和情商的优越感。
电影《美姐》剧情介绍解说词
![电影《美姐》剧情介绍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7e9a5cc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7.png)
电影《美姐》剧情介绍解说词
欢迎收看本期电影,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名为《美姐》的电影。
美姐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她的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美姐就住在村子里的铁蛋家里,不久后美姐的丈夫回来,把美姐带走了,可是铁蛋却把美姐记在了心里。
一晃多年过去,美姐有了三个女儿,铁蛋爱上三姐妹当中的老大,可是大女儿长得俏,大家都喜欢她,可没等铁蛋和大女儿成亲,美姐就把大女儿远嫁到了蒙古,从此之后,铁蛋开始变得疯疯癫癫,为了弥补对铁蛋的伤害,美姐让铁蛋娶了老二,可是铁蛋和二女儿互相看不对眼,所以过的也并不愉快。
后来铁蛋被招进了唱戏团,和戏团离开那天铁蛋母亲和媳妇跟在车后头,想要铁蛋留下来,铁蛋只好让好友照顾自己的父母,然后毅然决然的离开了。
从那天起铁蛋跟着戏团走街串巷,去各种地方唱戏,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后来媳妇怀孕,他偶尔也会回家看望妻子和父母。
没过多久美姐的三女儿郝燕也进了戏团,她对铁蛋非常热情,郝燕很快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随着在戏团地位的提升,郝燕对铁蛋的追求更加猛烈,可是铁蛋拒绝了老三郝燕的爱意,之后铁蛋回到了家里,和妻儿过起了平淡的日子,影片结束。
一个人长大,往往伴随着很多的变化,但最终我们都会变得成熟而稳重。
今天介绍的电影就到这里,有喜欢的可以留言点赞评论,我们下期再见。
《美姐》之“美”——《美姐》的文化价值探析
![《美姐》之“美”——《美姐》的文化价值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c34d09227916888486d72e.png)
( 曲阜 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 与传播 郝杰导 演的《 美姐 》 获得业界和 学界 的高度评价 , 被 誉为 “ 2 0 1 3年 最美文 艺片” 。其 意义和价 值主要
体现在 两个方面 : 一是对 男性性 心理 的探 索突破 了内地 电影“ 性” 主题 的表现 范围 , 拓展 了电影的人性表达 ; 二是地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5 6 4 2 . 2 0 1 4 . 1 1 . 0 8 7 中 图分 类 号 : J 9 0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5 6 4 2 ( 2 0 1 4 ) 1 1 - 0 0 8 7 - 0 4
子嫁 给 铁蛋 。遭 遇爱 情 不 幸 的铁 蛋 , 用 二 人 台抒 发
“ F I R S T青年影展 ” 五项大奖等诸 多奖项。《 美 姐》 获得 学者 们 的高 度 评 价 , 司徒兆敦老师称其 为“ 警 世之作” , 芦苇先生将《 美姐》 誉为“ 这个时代 的文化 精品, 在 中国电影史上享有 闪光的一页。 ” 《 美姐》 的 创作 意 义 , 很 有研 究 的必 要 , 但是 目前 发表 的 学术性 评论只有《 电影艺 术》 中 肖薇 的《< 美姐 >: 一 曲乡
地植 根 。主人 公铁 蛋 的父 亲 是二 人 台演 员 , 和 漂亮 的美 姐 同 台演 出 。小 铁 蛋 与 美姐 朝 夕 相 处 , 对 美 姐 有 特殊 的感情 , 七、 八岁 的年 纪便 萌发 出长 大后娶美 姐 为妻 的愿望 。文革 期 间 , 二人 台被 禁 , 美 姐 一家去 口外 谋生 。文 革结束 , 铁 蛋长 大成人 , 美姐 一 家重返 家乡, 她 的三个 孩 子 已出 落成 漂 亮 的姑 娘 。尤其 是 大女 子 , 和 当年 的美 姐 一样 妩 媚 动 人 。铁 蛋 和 大女 子 自由恋爱 , 却 遭 遇美姐 及其 丈夫 的反对 , 一个 简单 的原 因是 铁蛋 家穷 。最 终大女 子嫁 给 口外 富裕 的蒙 古人 家 , 铁蛋受 到刺 激变 得疯 疯癫 癫 。神 婆示 意 : 要 救铁 蛋命 , 需娶 哑 巴妻 。愧 疚 中的美 姐 将 哑 巴二女
电影《美姐》的影像分析与艺术观察
![电影《美姐》的影像分析与艺术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5123fbaad51f01dc281f1dd.png)
电影《美姐》的影像分析与艺术观察
□ 李天霞
摘要: 《美姐》是由郝杰执导、葛夏编剧的电影,被许多观众称为中国版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部电影面世后广受好 评,豆瓣评分达 7.8 分。本文试图从影像分析和艺术价值观察两个维度来探讨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解构电影镜头呈现的故 事,探索导演镜头画面背后的深意。
视听 2018.06 | 77
视听解读
悟,并由此传达给观众。这也是本部影片的成功所在。 在一起,除了视觉冲击之外的成功运用也使得这部电影在众多商业片中
电影一开始,以铁蛋的主观视角引出男主人公身边 大放异彩。
的 生 活 环 境 ,交 代 人 物 关 系 ,接 着 就 是 画 外 音 美 姐 与 铁 蛋之间的对话,利用画外音来拓展画面空间并让观众意
因为有父亲和美姐从小的耳濡目染,铁蛋的二人台演 唱功底也非常好,在剧团很快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剧团 的重用,被提升为剧团副团长。发工资后带着礼物归家时, 家中之妻二女子也已经怀孕,本以为铁蛋的平静生活就此 开始,但故事走向了下一个阶段。
美姐家的三女子此时也已出落成了漂漂亮亮的大姑 娘,与年轻时的美姐和大女子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 样。三女子继承了母亲美姐的音乐细胞,凭借一曲邓丽君 的《甜蜜蜜》考上了铁蛋所在的剧团,年轻无畏的三女子对 姐夫铁蛋大胆示爱,铁蛋内心几经纠结,还是守住了伦理 的边界,不越城池半步。与此同时,流行歌曲大众文化兴 起,传统的民俗音乐二人台渐渐失去观众,走向衰落。剧团
为了竞争也开始向流行文化靠拢,三女子郝燕成为团里新 的台柱子。
铁蛋拒绝了三女子的追求,二人台表演也渐渐不受观 众欢迎,失意的铁蛋回归家庭。影片在铁蛋、女儿杏儿和二 女子一家三口躺在炕上睡去落幕,暗示铁蛋最后选择了妻 女,承担起了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中国西部电影概论读书笔记
![中国西部电影概论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255c10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8.png)
中国西部电影概论读书笔记中国西部电影概论读书笔记中国西部电影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四川、云南等西部地区拍摄制作的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不断发展,西部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中国西部电影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西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西部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当时,中国开始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许多电影公司和电影人开始将目光投向西部地区。
起初,西部电影的发展速度较慢,主要以拍摄生活片和爱情片为主。
然而,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不断发展,西部电影开始逐渐呈现出崛起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部电影开始迎来快速发展期。
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电影导演和演员加入了西部电影的行列,如张艺谋、陈凯歌、姜文等。
他们不仅带来了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还推动了西部电影的发展。
21世纪以来,中国西部电影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期。
尽管电影产量仍然相对较少,但西部电影在影片类型、制作水平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同时,西部电影也开始向国际化发展,与国外的电影公司合作制作电影,逐渐走出了国门。
二、中国西部电影的特点1. 地域特色鲜明中国西部电影的特点之一是地域特色鲜明。
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与东部地区有所不同,因此西部电影也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例如,西部电影往往注重情感表达和人物刻画,以及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的描述。
2. 注重人文关怀中国西部电影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注重人文关怀。
由于西部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东部地区有所不同,因此西部电影也更加关注人性、情感和社会现实等方面。
许多电影都呈现出了对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描绘,以及对人性、社会现实的思考。
3. 注重创新中国西部电影也注重创新。
西部电影不仅在制作水平上有所突破,而且在故事、题材等方面也越来越多样化。
许多电影都探索了新的故事类型、新的拍摄手法以及新的叙事方式,推动了西部电影的创新和发展。
三、中国西部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中国西部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多元化发展。
《美姐》的意识形态批评
![《美姐》的意识形态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48139512de80d4d8d15a4f56.png)
意识形 态批评是产生于 2 O 世纪 6 0 年代 的最重要 、最富于活力 的电影理论与批评方 法 。它通过文本细读 的方 式 , 注重对文本所 要表达的潜在意识形态 的研究。正如戴锦华 所 言 。电影 的意识形 态批评 对 于发现所 谓 “ 讲述神话 的年代 ”的政治和文化变迁与揭 破 由大众文化 所负 载的新 主流意 识形态 的 建构过程 , 保持着强大的现实活力。 《 美姐 》 在中国上映后 , 赢得 了观者和 媒体 的热烈追捧 与广泛讨论 。 但对影片 的批 评大都停留在叙事 和主题等表层上 , 很少有 对影片文本背后 的深层意识形态进行挖掘 、 解读 。 而 以意识形 态批评 的理论去观照一部 影片 , 往往能发现影 片文本背后所潜藏 的裂 隙 ,进而获得一个 与众不 同的解读空间 。
是影片 中大量的二人 台段落 , 还是其结尾一 家三 口温馨的场面 , 影片在意识形态方面可 谓是成功的典范 ,它的现实性虽是隐蔽的 , 却是强大的 。 二 、问题式 思维 方式 : “ 二人 台”比
“ 爱情 ”更 重要
问题式是一种 比较独特 的分析视角 , 它 不仅关注文本写什么 , 而且更关注是如何写 的。电影 的意识形态批评关心的就是文本 的 “ 形 式” ,期望在追求 文本的表达技巧 中 , 去挖掘如何讲述背后的意识形 态性 。 《 美姐 》的英文翻译为 “ 铁蛋 的爱情 ” 。 由此可见 , 影 片的主要 内容围绕着铁蛋 的爱 情展 开 , 讲述 了他与 四个女人的爱恨情仇 的 情感经 历。但影片的内涵绝非仅仅如此 , 何 况在 这部涉及 到伦理道德的敏感话题 ,如果 处理不慎 , 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 ,很有 可 能便 就会踏人 审查 的雷区。 导演郝杰 的聪 明之处 , 就在于给叙事 内 容找 到了一个呈现形式 , 给叙述爱情 找到了 个 合适的载体_ _ _ 二人 台。作为流行于 内 蒙古 、陕西 、山西、河北北部等地区的民间 剧种 ,“ 二人台”又称 “ 二人班” ,以固定 的 丑一 旦二人 演唱 的形式 ,既滑稽 又有 生 趣。影片中铁蛋 的爱情发展轨迹就围绕着传 统民俗文化二人 台展开 , 影片 中充斥 着大量 的 “ 二 人台”的演唱段落。在渲染气氛、抒 发情绪 、 推动剧情时 , 更重要 的是弘扬和传 播了中国传 统民俗文化 , 为拯救文化 民俗遗
中国“西部电影”与“新西部电影”之融合与发展
![中国“西部电影”与“新西部电影”之融合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01a894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b.png)
中国“西部电影”与“新西部电影”之融合与发展第一篇范文中国“西部电影”与“新西部电影”之融合与发展自古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电影艺术家们前来寻找创作的灵感。
在电影艺术领域,西部题材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从早期的“西部电影”到如今的“新西部电影”,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变迁、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
而“西部电影”与“新西部电影”的融合与发展,更是为我国电影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西部电影的兴起与发展西部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类型,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那时的西部电影以讲述西部边疆故事为主,强调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展现了我国西部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如著名导演成荫执导的《边寨火光》,以我国西南边疆为背景,讲述了汉、傣、彝三个民族之间的团结与爱情故事。
此外,还有《草原英雄》、《天山的红花》等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西部电影的早期风貌。
二、新西部电影的崛起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西部电影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迎来了新的春天。
以张贤亮、陈道明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影人,将西部电影的创作视角拓展到了历史、文化、民俗等多个领域,使得西部电影在艺术表现上更加丰富多元。
如电影《红高粱》,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西部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同时展现了那个时代西部地区的民俗风情和历史变迁。
此外,《霸王别姬》、《活着》等作品,也在国际影坛产生了广泛影响,使新西部电影成为我国电影的一张亮丽名片。
三、西部电影与新西部电影的融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西部电影与新西部电影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我国西部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方面,新西部电影在创作上更加注重对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的挖掘,使得电影更具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西部电影在艺术表现上不断尝试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影市场。
如近年来,导演张艺谋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作品,就将西部电影与新西部电影的特点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大气磅礴、唯美细腻的电影风格。
论西部电影的题材选择
![论西部电影的题材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806046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4.png)
论西部电影的题材选择关键信息项1、西部电影题材的定义与范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见的西部电影题材类型牛仔与拓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第安文化与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部小镇与治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寻宝与冒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题材选择的因素历史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文化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众喜好与市场需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作成本与技术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题材的表现手法与特点视觉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事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色塑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成功案例分析影片名称与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材选择的成功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未来西部电影题材的发展趋势创新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潜在的热门题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西部电影题材的定义与范围西部电影通常是以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为背景,展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物命运和价值观念的影片类型。
其题材范围广泛,涵盖了从牛仔的冒险生活、印第安人的生存抗争,到西部小镇的建立与发展等诸多方面。
111 定义西部电影题材主要围绕着美国西部地区在 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展开。
《2024年西部电影的“符号叙事”研究》范文
![《2024年西部电影的“符号叙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87f5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7.png)
《西部电影的“符号叙事”研究》篇一一、引言西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对西部电影的“符号叙事”进行研究,探讨其叙事手法、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西部电影的符号体系西部电影的符号体系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人物形象、道具物品以及语言对话等方面。
自然景观方面,沙漠、戈壁、高山等自然元素成为西部电影的重要背景,通过这些元素的运用,为观众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西部氛围。
人物形象方面,英雄、悍匪、农夫等形象深入人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
道具物品方面,如马刀、毛笔、枪支等,既体现了地域文化特征,又成为了剧情发展的关键。
语言对话方面,幽默诙谐的方言、富含哲理的对话等为电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符号叙事在西部电影中的应用符号叙事在西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这些符号通过具象化的表达方式,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涵;另一方面,这些符号也成为了剧情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自然景观方面,通过沙漠、戈壁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西部的苍凉和荒芜,同时也突出了英雄人物的形象特点。
在人物形象方面,通过描绘英雄、悍匪等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行为方式,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在道具物品和语言对话方面,这些符号的运用为电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四、具体案例分析以《让子弹飞》为例,该片运用了丰富的符号叙事手法。
其中,西部特色的自然景观如大漠戈壁为影片营造了独特的氛围。
主人公的豪迈与霸气以及土匪的形象特征都是通过具象化的符号表现出来的。
同时,电影中的枪支、马刀等道具以及地道的方言对话等也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这些符号的运用,电影成功地表现了西部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五、结论通过对西部电影的“符号叙事”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在叙事手法、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这些符号的运用不仅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涵,同时也为电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精品文档
![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5d0c4786529647d262852c8.png)
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中国西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继承了中国电影发展史各个时期的女性形象特征,比如:贤妻良母型,被压迫而被革命解救型,生产劳动中的女强者型等。
在众多展现中国西部人文情怀的影片中,大多描绘了一个落后的中国西北曾经面临的和正在经历的生存困境。
影片通常采用具有西北民俗风情的婚丧嫁娶仪式、爱情悲剧故事、日常生存状态为切入视角。
其中,女性是西部独特人文地貌养育的果实,又是西部生生不息的活力所在。
本文试从中国西部电影的代表作品从发,取文本分析的角度来梳理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历程。
一、“情”、“欲”的挣扎:如果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是一个逐渐把“欲望”从人们凝视中逐渐削减和提出的过程,那么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也可以说是一个把“欲望”的目光还给人们的过程。
1女性的“情”“欲”选择与抗争在一个人伦压制人性的时代显得极为艰难和宝贵。
无论是在粗犷厚重的黄土高原还是曲折幽绕的深宅大院,旧时代的女人们怎么都逃不掉一段注定无果的情感和悲惨的命运。
电影《红高粱》中,“九儿”做着出嫁前最后的打扮,中年已婚妇女按照规矩在新娘面前喊出,“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
坐轿不能哭,哭轿吐轿,没有好报”。
可以说,这场戏对“九儿”之后的命运做了暗示和预测,那就是女人不能做“出格”的事,如果超出千百年的习俗必然会厄运不断、婚姻不幸。
事实上,“九儿”的婚姻一开始就没有感情基础(丈夫是“麻风病人”),而是一种延续千年的人财交换的生存模式。
“九儿”内心对于这门婚事的不满和深深的绝望,使她藏着一把剪刀坐进了花轿。
在那个时代,这是能够代表大多数妇女的逻辑:宁死不从。
在此,女性身体是女性属于自己的全部,但却不拥有支配权。
在这样的矛盾处境之中,影片中的女性人物在外部因素的不断刺激和逼迫下最终只能选择用身体去对抗残酷的现实。
在一个人伦压制人情的时代,女性悲惨的命运仍旧是要靠男性才能得到解脱。
二、“大地母亲”地守候:中国电影早期的银幕女性形象拥有贤妻良母这一角色类型,并且这个类型在西部片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创新。
影评:《美姐》:世俗化影像表达和欲望投射
![影评:《美姐》:世俗化影像表达和欲望投射](https://img.taocdn.com/s3/m/a6172b1310a6f524cdbf850c.png)
《美姐》:世俗化影像表达和欲望投射电影究竟该是娱人梦境还是现实的点醒,这个纠结不清的问题本来就彰显着一个导演,一个影像创造者对于电影本体的深切思考。
作为绝对小众化的电影,《美姐》还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进入了院线,在浮躁繁杂的商业圈里被猎奇与奇观性观影心理淹没,鞭打的体无完肤,可见这个时代用心在做电影的导演已经不多,商业利益的大浪盖过了血肉丰满的生活。
一部最追求世俗化表达的电影却在世俗社会里消解于后现代操蛋的“消费”逻辑中。
在商业电影如火如荼的今天,再去探讨描摹现实的“摄影影像本体论”仿佛已经不合时宜,但仍有年轻的导演仍然追求着对现实生活的摹写。
《美姐》的粗粝感和世俗化是铺面而来的,像枪弹直击关众,小成本电影亦可以产生独特的美感,导演意欲最大程度的接近生活。
很难想象启用大明星去演这样一部电影会造成怎样的灾难性后果。
非职业演员在小成本文艺片中的参演已经成为惯例,但电影并不是生活的搬演,还需要演员高度凝练的表达。
在《美姐》里铁蛋的扮演者冯四真正的做到了收放自如,有几场戏表现的异常的出彩。
在大女儿出嫁蒙古人的段落里,铁蛋的挣扎、愤怒、裹挟着声泪俱下,整个段落没有切分,一气呵成,显示出悲愤的爆发力。
舞台的戏曲表演是融进线性行进的生活的另一个时空段落,冯四作为现实中真正的二人台演员,舞台表演自然是他的天地,在戏曲电影中很难得的让舞台段落最大限度的介入了表演者的真实情感,戏与生活在电影中达成了同构关系。
电影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个悖论,最世俗化的表达并不吸引世俗化的观众,在这样的前提下商业性和艺术性渐行渐远,商业片走上了叙事传奇性、视觉奇观性的道路,而文艺片则越来越偏离生活,走向极端情绪和人物过激反应的表现。
而《美姐》中的乡土化和世俗化是非常清晰的,因此很多人评论说第四代导演的乡土情结在这里得到了延续,其实郝杰电影所要表达的欲望母题和第四代有着本质区别。
相比于文学,电影中对性和欲望的表现往往加之于现代化的都市影像,与色情和享乐构成一种光怪陆离的都市化记忆。
《美姐》——美丽的乡村情爱世界
![《美姐》——美丽的乡村情爱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58f1e0b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b.png)
《美姐》——美丽的乡村情爱世界
杨波
【期刊名称】《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4(034)004
【摘要】《美姐》展示的乡村世界格外真实、亲切,贴近人心.源于导演郝杰对人物持热爱、尊重、平视的态度,这是一种沉静的、平民化的、真正知识分子的视角.影片着重表现了乡民的情爱生活,同时有机地穿插了寄托民众情感的民间小戏二人台的文化景观,这些信息在以往的华语电影中比较少见.并且,本片的艺术处理与某些现实题材影片比较起来也显得更为熟稔,叙事流畅,表演自然,在风格形式诸因素方面不乏成功的设计.这是一部少见的美丽的新人作品.
【总页数】3页(P58-60)
【作者】杨波
【作者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湖北十堰 4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新常态下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基于世界遗产白川村的经验 [J], 乔文凯;于涛
2.环姐大赛落户“中国华门”临汾尧都推出“美丽之旅”——世界小姐首次在中国引领旅游,展示华夏文明 [J], 文生
3.美丽乡村生态农业——世界长寿之乡海南澄迈的低碳发展模式 [J], 石思青
4.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宁波摄影家眼中的影像世界 [J], 无
5.浙江世界地球日活动走进乡村——\r地质文化村,有个美丽的未来 [J], 李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时代下好莱坞西部片的美学风格呈现研究——以2010年至今的好莱
![新时代下好莱坞西部片的美学风格呈现研究——以2010年至今的好莱](https://img.taocdn.com/s3/m/c0f2f218fd0a79563c1e72d1.png)
惊雷》(2010年)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亦或者是叙事策略 的安排上都告别了以往西部片创作的陈词滥调,对道德问题 展开了深刻的探讨。由此可见,新时代下的美国西部片在主 题的表达上,愈发朝着多样化与丰富化的方向发展。
(二)视听体验极致化 相较于传统的影视艺术作品而言,如今信息技术与艺术 的结合,使得作品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效果,可以说从前 期拍摄到后期制作,数字技术的融入使其焕发了新的光彩。 对于西部片的创作而言,无论是人物打斗或对抗过程中枪战 亦或者是花式动作,还是电影空间场景中的构图方式,都充 分展现了现代化技术的的叙事与造型作用,因而迎合了时代 的审美潮流。以《荒野猎人》为例,该片讲述了一个皮草猎 人在蛮荒之地,凭借强烈的求生意志穿行数月,最终回到安 全地带实施复仇计划的故事。这部影片之所以可以斩获最佳 视觉与最佳音效等视听方面的奖项,原因在于导演在创作的 过程中多处运用数字绘景、场景延伸以及背景合成等特效, 在创作者别具一格的美学追求下,浑然一体的效果几乎使得 特效镜头难以分辨。除此之外,为使得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 到十九世纪真实西部的面貌,在声音的处理上,音效剪辑师 与混音师将河流、战场以及熊叫声等多重复杂的声音融入其 中,因而营造出了更加逼真的视听效果。 (三)类型风格的混搭化 伴随着电影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类型电影的不断成 熟,好莱坞各大电影制片公司为了避免受众审美疲劳的产 生,开始在西部片的创作中融合其它类型元素,来适应消费 社会的需求。例如,2014年制作的《死在西部的一百万种方 式》就将喜剧元素融入其中,搞笑的台词、戏剧化的冲突与 夸张的动作,不断向观众展示了一部集聚喜剧元素的西部电
好莱坞的类型电影最早萌芽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受 影片题材与拍摄手段的影响,因而其在初创期就表现出了不 同的形态。西部片作为美国民族电影的典范以及好莱坞电影 谋求商业利益的重要类型,不仅表现了美国政治、经济发 展中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将美国人的西部拓荒精神展现的 淋漓尽致。无论是奇丽峻秀的自然风光、还是自由潇洒的西 部牛仔,都是“西部片”独特韵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 同反应出了美国的国家神话,并见证了“美国梦”的嬗变历 程。新时代下,美国的西部片不仅继续展现固有的西部元 素,而且将时代特色融入其中,表现出了新的“西部面貌”。
西部电影的趋势分析
![西部电影的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5cdc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6.png)
西部电影的趋势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西部电影的趋势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部电影不断地发展和演变,从最早的黑白无声电影到如今的高科技、高预算的现代西部片,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首先,西部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简单的冒险片到更为复杂的主题和情节的转变。
最早的西部片主要关注无畏的英雄、无情的恶棍和无休止的追逐。
这些电影以粗犷的动作场面和刺激的追逐为主要亮点,让观众们沉浸在无尽的冒险和刺激之中。
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西部电影开始向更为社会政治和心理层面探索。
这个时期的西部片通常通过反映社会错乱、种族关系和人性的黑暗面来揭示西部荒野的真相。
例如,康拉德·哈尔的电影《荒原女儿》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电影《无名山谷》等作品展示了西部边界上的各种冲突和人性的复杂性。
另一个西部电影的趋势是对西部传统的重新诠释和演绎。
电影制片人和导演们开始探索西部电影的不同子类型,如西部剧、西部喜剧和西部惊悚片。
这些作品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西部主题,而是通过跳出框架和加入其他元素,为观众带来更多样化和创新的观影体验。
例如,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的电影《真心话大冒险》就是一部将黑色喜剧和西部元素结合起来的成功案例。
此外,西部电影也开始关注更多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有些电影试图通过西部题材来探讨种族歧视、社会不公和文化差异等问题。
例如,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无耻混蛋》中探讨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以及西部电影《纵横四海》则描绘了中国工人在美国铁路建设中的艰辛和困境。
最近几年,西部电影的趋势更加多样化,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和风格。
一些现代西部片注重团队合作、多元族裔和女性主导的故事线,呈现了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西部世界。
例如,电影《西部世界》展示了一个高科技未来西部的故事,而电影《战狼2》则将西部片的元素融入到中国独有的背景和故事中。
总而言之,西部电影的趋势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西部电影中新民俗元素的影像建构与表达
![西部电影中新民俗元素的影像建构与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b2870e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9.png)
西部电影中新民俗元素的影像建构与表达西部电影中新民俗元素的影像建构与表达引言:西部电影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篇章,其独特的故事情节、精彩的动作场面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不断发展,西部电影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民俗元素。
本文将探讨西部电影中新民俗元素的影像建构与表达,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
一、新民俗元素的引入西部电影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美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代表,常常以荒凉的大自然、英勇的牛仔和惊险的枪战为主要元素。
然而近年来,西部电影中新的民俗元素开始引入,使得影片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展现出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这些新元素主要包括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性别平等观念的传播以及环境保护主题的关注等。
1.1 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传统的西部电影主要以白人牛仔和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为故事核心,印第安人往往被描绘成野蛮、残忍的形象。
然而在新的西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印第安人角色的形象开始丰富多样化,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敌对势力,而是在探讨和白人社会的交流与和谐。
影片《风中奇缘》中,讲述了一位白人女子与印第安人男子之间的爱情故事,这种跨文化的爱情揭示了在西部开拓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1.2 性别平等观念的传播西部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往往是英勇坚毅的牛仔形象,而女性角色往往被描绘成无声无息的背景,丧失了表达自我的能力。
然而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的西部电影开始探讨和表达女性的力量和自主。
影片《野牛女战士》中,一个女性牛仔的形象被呈现出来,她不仅勇敢地与男性共同对抗邪恶势力,还在传统男权社会中保护女性的权益,这种性别平等观念的传播成为该片的一大亮点。
1.3 环境保护主题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西部电影开始关注对大自然的保护和环境破坏的后果。
影片《血战钢锯岭》中,讲述了一个战争期间的真实故事,主人公为了保护山林而与敌对势力进行激烈战斗。
这种保护自然环境的情节,告诉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民间艺术在电影《美姐》中的叙事性表达
![民间艺术在电影《美姐》中的叙事性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df12cf0a0242a8956aece436.png)
民间艺术在电影《美姐》中的叙事性表达一、人生的“二人台”交响“二人台是一种流传于晋北、冀西北、陕北、内蒙古中西部区的地方戏曲”。
①二人台以笛子、四胡、扬琴、梆子伴奏,以两人对唱对舞的形式演出。
影片《美姐》赋予艺人迷人的魅力,二人台让人物形象丰盈。
主人公铁蛋的人生历程和二人台艺术的命运交相呼应,二人台由盛及衰,成为串联情节的叙事线索。
电影的原名为《铁蛋的情歌》,铁蛋是绝对的主角。
因为父亲和美姐,铁蛋在二人台的熏陶中长大,二人台成为他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
铁蛋和大女子第一次见面后,两人来到黄土坡上,儿时的“臭女子”、“臭铁蛋”的童稚对话,变成了铁蛋瞭亮的唱腔:“山也挡不住风,雪也挡不住春,山神也挡不住人想人……”歌声回响在黄土高坡,也响彻在大女子的心间。
铁蛋倾其所有要拥有大女子,在他得知大女子将要嫁给了更加富有的蒙古族青年时,他冲到定情的餐桌旁,端起酒杯唱起《敬酒歌》。
结果没有改变,铁蛋的初恋无疾而终。
在大女儿外嫁内蒙古之后,铁蛋心痛欲绝,恰逢县剧团来村里演出,铁蛋拎着酒瓶上台唱了曲“妹妹不要走西口”,喷薄而出的悲痛感染了同台的演员,县剧团的到来成为一个契机,铁蛋决定成为一名正式的二人台演员。
至此,二人台已经成为铁蛋个体生命的一部分,这种表达方式甚至超越了语言,成为他呐喊发声的主要途径。
由于乡村文艺生活的贫乏,县剧团所到之处,人们夹道欢迎,台下总是摩肩接踵。
二人台替铁蛋发声,为他代言,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别人。
因为出色的表演,铁蛋升为副团长。
二人台艺术在铁蛋的歌声里遇到了自己最好的时代。
故事到这里,已经是二十世纪末,铁蛋的人生基本完满,但三女儿郝燕的出现打破了平静。
这个短发版的美姐,凭借一首流行歌曲进入剧团,她的到来像是一个可怕的预言。
二人台面对流行文化逐渐式微。
二人台的营生无法再维持生活,铁蛋和小姨子的情感纠葛也让他精疲力尽,最终,他选择回到家园,和父辈们一样做真正的农民,延续着属于这片黄土的沉寂却也踏实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电影《美姐》看新时期西部题材电影的表现形式
据《电影的本性》一书中写道:电影对于物质现实的再现包括记录功能和揭示功能,看记录功能即再现物质现实的原貌,揭示功能包括三种不同的形式即揭示在正常条件下看不见的东西,触目惊心的现象和外在世界的可以称之为“现实的特殊形式”的方面。
(《电影的本性》克拉考尔—)电影的这两种功能又可以解释为电影的写实与写意功能,再现物质现实的原貌即写实,揭示物质现实的内涵即写意。
现如今农村题材的影片创作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也越来越高。
我国西部农村题材电影在创作上都习惯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从写实中表现农村人民的质朴与勤劳,从写意方面折射出他们生活在底层的无奈与挣扎。
农民需要优秀的农村题材电影,拍摄出真正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农村题材电影也是电影人应有的社会责任。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我国农村题材的电影在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双重夹击下,步履维艰,能够静下来欣赏农村电影的观众也是寥寥无几,很多电影导演都绕开这一题材选择拍摄都市类型的电影,冯小刚导演的底层小市民题材的电影掀起了一股新饿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冲击了农村题材电影,而能够坚持下来拍摄农村题材的导演仅有少数那么几个,老一代的有王全安,这两年突起的新生代导演中郝杰导演是拍摄农村题材电影的杰出代表。
西北农村以其特有的文化气息与地域特质吸引了很多导演的眼球,西部农村题材影片有其自身的优势和浓重的历史文化感,扑面而来的生活质感,浓郁的风土人情,诙谐幽默的乡土情趣,加之民俗、民歌、民间艺术、方言土语等,这些都是城市都市题材影片无法表现的,在表现西北农村特有的文化特色与人文情调时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是很多导演所热衷的。
电影《美姐》所表现的正式这种大西北人民质朴、醇厚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集中铁蛋的童年性启蒙和青年爱情与婚姻上。
一、写实
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以法国电影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照相本体论》和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卡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为核心的纪实美学对世界各国的电影都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纵观当今世界影坛,纪实电影创作依然蔚为大观"在开放多元的艺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新生代导演,同样是纪实美学理论的忠实实践者"作为新生代导演群体整体的美学追求,纪实风格在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中同样体现得非常突出"新生代导演将纪实美学理论自觉运用到西部题材电影的创作之中,使得这些影片呈现出锐意创新的风格和形式自觉"。
在巴赞看来,电影发明的心里依据是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
他在《完整电影的神话》一文中强调指出:“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这是完整的写实主义
的神话,这是再现世界原貌的神话,电影是从一个神话中诞生出来的,这个神话就是完整电影的神话。
”
采用片断式叙事方式为主的西部电影更像是现实生活,新生代导演以“特有的纪实美学风格,老老实实的记录了‘现实中的西部’,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间,西部当下生存状态的原生态的再现”。
在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中,故事和人物通常也是虚构的,但是在这些影片中,虚构与真实的界限却完全被打破,我们在银幕上感受到的是西部现实生活一种多元而含混的原生状态"概括而言,在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中,纪实风格主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叙事的纪实性
从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叙事来看,在一般的电影理论范畴中,叙事的含义是“将许多镜头按逻辑或时间顺序纂集在一起,这些镜头中的每一个镜身都含有一种事态性内容,其作用是从戏剧角度和心理角度去推动剧情发展”也就是说,叙事是在时间序列和因果序列上推动剧情的,但在许多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中,新生代导演为了追求影片的纪实风格,在影片的叙事上完全悖逆以上的叙事传统"他们反对电影叙事上的戏剧化模式,不创造离奇的情节,不追求因果关系的叙事结构,也不讲究以戏剧冲突为核心的观赏效果,因此在这些影片中几乎看不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没有起承转合的情节闭合,有的只是一些生活的零碎片断和事件的碎片式组合,西部题材电影中都有着类似于纪实影片的这种叙事特点,郝杰的电影《美姐》讲述了八岁的小男孩铁蛋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美姐所俘获,许下了“长大后要娶美姐为妻”的誓言,十年后铁蛋长大成人却始终逃不开美姐的影响,与美姐的三个女儿轮番上演匪夷所思的爱情故事,导演郝杰循着生活的轨迹和常态去讲述发生在西北农村的这件事,对于新生代导演来说,这样的叙事方式是他们一种自觉的追求,他们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表现被拍摄对象真实的生存状态,表达他们真实的个人情感,对此,贾樟柯谈到:我觉得讲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不愿意用那种非常商业的方法,或者说风格化的方法来讲这个故事,我会老老实实地讲,然后在这个纪实的方法上来把它做到最好,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
电影《美姐》是由许多生活碎片组成的,以极度的写实感引起众多观众的共鸣和电影人士的褒奖。
当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这琐碎的生活,而这种片断化的叙事策略在西北电影的发展中顺应而生,将观众的视线再次拉回原点,引发人们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
、摄影风格的纪实性
电影中摄影画面的设计通常是为了蕴含其他更深的意义,但也不乏运用纪实性的摄影去展现生存的本真和质感,“画面本体”的影像美学原则在很多的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中都有所体现,但是这一影像美学原则确实在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中被广泛运用:大量静态的长镜头,晃动不稳的手持摄影,固定的机位等这些都是摄影纪实风格的体现。
世界电影史上,将纪实美学推向高峰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曾经提出了“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