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章第三章练习题电子教案
第三章《中国自然资源复习教案》
![第三章《中国自然资源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967d9e8762caaedd33d432.png)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对待考试和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教学重点
1.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利用和保护。
3.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教案号
17
授课教师
李艳君
课题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说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复习自然资源的基本方法和答题技巧
教具
自制课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检测
教学过程
出示目标
2分钟
梳理框架
13分钟
合作探究
5分钟
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依据学案中的基础知识导航梳理框架。
出示学案中练习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
巩固练习
20分钟
检测学案中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二.土地资源
三、水资源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教师详细解读明确学习目的。
2.先让学生自已完成本章的知识框架,完成之后利用2分钟时间组内汇总答案统一,分组进行汇报。知识框架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系统。
第二单元 练习三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 练习三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e0fc9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b.png)
教案单元:第二单元课时:第3课时课题:练习三教学目标1. 巩固和运用第二单元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第二单元所学知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单元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练习三中的题目,分析题目中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3.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题目,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讨论,使学生巩固和运用了第二单元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教案中,教学过程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能否掌握所学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单元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在新课讲解环节,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练习三中的题目,分析题目中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让学生明白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年级英语电子教案
![六年级英语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b5de1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3.png)
六年级英语电子教案第一章:Unit 1 Good morning教学目标:1. 学习问候语,如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2. 学习介绍自己,如Hello, I'm , Nice to meet you.3. 学习询问他人名字,如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教学内容:1. 单词: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hello, name2. 句型: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Nice to meet you.教学活动:1. 问候游戏:学生模拟在不同的时间互相问候。
2. 自我介绍: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练习使用句型"My name is "第二章:Unit 2 Numbers教学目标:1. 学习数字1-10的读写。
2. 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计数。
教学内容:1. 单词: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2. 句型:How old are you?I'm years old.教学活动:1. 数字接龙:学生按顺序说出数字,下一个学生继续。
2. 数字拼图:学生用数字卡片拼出正确的数字。
第三章:Unit 3 Colors教学目标:1. 学习颜色词汇,如red, blue, yellow, green, purple.2. 能够用英语描述物体的颜色。
教学内容:1. 单词:red, blue, yellow, green, purple2. 句型:What color is it?It's color.教学活动:1. 颜色猜谜:学生闭上眼睛,老师给一个物体染色,学生猜猜是什么颜色。
2. 颜色连线:学生将颜色卡片与对应的物体图片连线。
第四章:Unit 4 Family教学目标:1. 学习家庭成员词汇,如mother, father, sister, brother.2. 能够用英语介绍家庭成员。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买衣服》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买衣服》教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22f33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5.png)
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元、角、分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兑换和计算。
2. 能够根据价格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如使用现金或银行卡。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元、角、分的兑换和计算。
2. 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元、角、分的关系。
2. 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章:认识元、角、分教学内容:1. 介绍元、角、分的概念。
2. 学习元、角、分的兑换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货币的了解。
2. 讲解元、角、分的概念,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
3. 学习元、角、分的兑换关系,进行小组讨论。
4. 老师演示兑换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练习题:1. 1元等于多少角?2. 1角等于多少分?3. 1元等于多少分?第二章:价格计算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计算商品的价格。
2. 练习计算不同商品的价格总和。
教学步骤:1. 讲解价格计算的方法,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计算不同商品的价格总和。
3. 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练习题:1. 一件衣服25元,一条裤子18元,一共多少钱?2. 一个书包30元,一个文具盒5元,一共多少钱?第三章:支付方式选择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的支付方式,如现金和银行卡。
2. 练习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教学步骤:1. 讲解不同的支付方式,如现金和银行卡。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3. 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练习题:1. 你有30元,一件衣服25元,你会选择哪种支付方式?2. 你有20元,一件衣服25元,你会选择哪种支付方式?第四章:讨价还价教学内容:1. 学习讨价还价的基本技巧。
2. 练习与商家进行讨价还价。
教学步骤:1. 讲解讨价还价的基本技巧,如提出合理的价格、保持礼貌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与商家进行讨价还价。
3. 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练习题:1. 你看中一件衣服,老板要价25元,你会怎么还价?2. 你看中一条裤子,老板要价18元,你会怎么还价?第五章:总结与复习教学内容:1. 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2024新版电工电子技术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4新版电工电子技术精品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cb913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2.png)
2024新版电工电子技术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三章: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包括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RLC串联交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2. 第四章: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包括半导体物理基础、二极管、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2. 学会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能够分析和设计基本的放大电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RLC串联交流电路的分析、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感、电容、二极管、晶体管、面包板。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上述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实际的交流电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工作原理。
2. 理论讲解:a. 讲解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分析方法。
b. 分析RLC串联交流电路,并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
c. 介绍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举例说明。
d. 讲解半导体物理基础,介绍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e. 介绍基本放大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讲解典型例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实验操作: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搭建RLC串联交流电路,观察并分析波形。
b. 搭建半导体器件实验电路,观察并分析其工作状态。
c. 设计并搭建一个基本放大电路,观察其放大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a.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b. RLC串联交流电路c. 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2. 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a. 半导体物理基础b. 二极管、晶体管c. 基本放大电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b. 分析RLC串联交流电路的功率。
c. 画图并解释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电子教案 第二章 文书工作
![《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电子教案 第二章 文书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5e2e8bc16529647d27285275.png)
二、文书工作机构
公文工作是各机关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书工作常作为办公室工作重心。文书工作机构隶属于各级秘书机构,各级文书工作的管理机构为各单位办公厅(室)。
三、公文处理基本原则
第一,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各机关单位在公文处理中,要从本机关的实际出发设置公文处理的机构,配备人员,确定组织形式,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文牍主义。
2.分类:分类是指将归档文件按其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的异同分为若干层次的类。一般是把“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作为通用的分类方法。
3.排列:为了便于对归档文件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使用,需要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照一定的方法确定归档文件先后次序,这就是归档文件的排列。
4.编号: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
二、登记:登记就是对收进的文件在收文登记簿(见表2-2)上编号和记载文件的来源、去向,以保证文件的收受和处理。
三、审核:审核即在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时,由文书部门对公文的内容、行文规则、文种的使用等项进行的审查核对工作,看其是否规范。
四、分送:分送也称分发或分办,是指文秘人员在文件登记后,按照文件的内容、性质和办理要求,及时、准确地将收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承办人员阅办。
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文书工作的含义
文书工作也就是处理文书的一系列相关活动,主要是指公务文书的形成、处理、传递和管理等具有相关性的若干程序。具体而言,文书工作包括以下主要方面。
1.收文处理:凡是由外机关或外部门送给本机关的文件,统称为收文。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1bc0b7a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0.png)
教案: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学年:20232024学年版本: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第二章《物态变化》的复习课。
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1. 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分类: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物态变化的过程和条件: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以及温度、压强等条件对物态变化的影响。
3. 物态变化的应用:如生活中的制冷、制热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和过程,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理解物态变化的条件,能够分析不同条件下物态变化的特点。
3.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和过程。
难点:物态变化的条件,以及不同条件下物态变化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冰棍融化、水蒸气凝结等,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和过程,以及物态变化的条件。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如冰棍融化的过程、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的过程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原理。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如观察冰棍融化的过程、观察水蒸气凝结的过程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第二章《物态变化》1. 定义: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2. 分类: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3. 过程: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4. 条件:温度、压强等。
七、作业设计:(1) 冬天,室外的水管为什么会冻裂?(2) 夏天,为什么冰箱里的饮料会结霜?2. 请举例说明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 (1) 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体积膨胀,导致水管冻裂。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8a37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c.png)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3. 熟悉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3.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 介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练习与作业: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并简述其发展过程。
2. 描述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3. 列举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并说明其应用。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使用教学目标:1. 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熟悉常用的操作系统。
3. 学会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常用的操作系统。
3.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教学活动:1.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介绍常用的操作系统。
3. 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练习与作业:1. 简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列举常用的操作系统。
3. 练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
3.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
2. 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
3.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
2.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
3. 演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练习与作业:1.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
2. 描述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
3. 列举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编辑。
3. 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排版技巧。
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文字处理软件的文档编辑。
3. 文字处理软件的排版技巧。
教学活动: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教案
![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fdd5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4.png)
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教案第一章:电子元件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元件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和功能。
让学生了解电子元件在电子电路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电子元件的定义和分类。
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和功能。
电子元件在电子电路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各种电子元件,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出常见的电子元件及其功能。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以检验对电子元件的理解。
第二章:电阻的识别与检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命名规则和单位。
让学生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的方法。
2.2 教学内容电阻的定义和分类。
电阻的命名规则和单位。
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的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各种电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出常见的电阻及其特点。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以检验对电阻的理解。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并记录结果。
第三章:电容的识别与检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容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电容的命名规则和单位。
让学生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容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电容的定义和分类。
电容的命名规则和单位。
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容的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各种电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容。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出常见的电容及其特点。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以检验对电容的理解。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容,并记录结果。
第四章:电感的识别与检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感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电感的命名规则和单位。
小数的进位与舍位规则教案
![小数的进位与舍位规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cb34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1.png)
小数的进位与舍位规则教案第一章:小数进位与舍位规则简介1.1 小数进位与舍位的概念解释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含义强调小数进位与舍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1.2 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原则介绍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基本原则举例说明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实际应用第二章:小数的进位规则2.1 一位小数的进位规则讲解一位小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练习题:一位小数的进位练习2.2 两位小数的进位规则讲解两位小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练习题:两位小数的进位练习第三章:小数的舍位规则3.1 一位小数的舍位规则讲解一位小数舍位的计算方法练习题:一位小数的舍位练习3.2 两位小数的舍位规则讲解两位小数舍位的计算方法练习题:两位小数的舍位练习第四章: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应用4.1 购物时的进位与舍位应用举例说明购物时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应用练习题:购物时的小数进位与舍位练习4.2 烹饪时的进位与舍位应用举例说明烹饪时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应用练习题:烹饪时的小数进位与舍位练习第五章:综合练习5.1 小数进位与舍位的综合练习提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进位与舍位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总结进位与舍位规则的运用技巧第六章:小数进位与舍位的进阶规则6.1 多位小数的进位规则讲解多位小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练习题:多位小数的进位练习6.2 多位小数的舍位规则讲解多位小数舍位的计算方法练习题:多位小数的舍位练习第七章:小数进位与舍位在不同场景的应用7.1 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举例说明小数进位与舍位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练习题:金融领域的小数进位与舍位练习7.2 在科学领域的应用举例说明小数进位与舍位在科学领域的应用练习题:科学领域的小数进位与舍位练习第八章: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常见错误分析8.1 进位错误分析分析常见的进位错误及其原因练习题:进位错误的改正练习8.2 舍位错误分析分析常见的舍位错误及其原因练习题:舍位错误的改正练习第九章:小数进位与舍位的策略与技巧9.1 进位与舍位的策略介绍提高进位与舍位准确性的策略练习题:进位与舍位策略的应用练习9.2 进位与舍位的技巧介绍提高进位与舍位速度的技巧练习题:进位与舍位技巧的应用练习第十章:综合练习与复习10.1 小数进位与舍位的综合练习提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进位与舍位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总结进位与舍位规则的运用技巧10.2 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复习复习本章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练习题:复习题,测试学生对小数进位与舍位的掌握程度第十一章:小数进位与舍位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分析11.1 财务报表中的小数进位与舍位分析财务报表中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应用案例练习题:财务报表中的小数进位与舍位练习11.2 工程计算中的小数进位与舍位分析工程计算中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应用案例练习题:工程计算中的小数进位与舍位练习第十二章:小数进位与舍位的教育意义12.1 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讨论小数进位与舍位对培养学生细心和耐心的作用练习题:通过小数进位与舍位练习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12.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讨论小数进位与舍位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练习题:通过小数进位与舍位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十三章:小数进位与舍位的教学方法探讨13.1 互动教学法探讨互动教学法在小数进位与舍位教学中的应用练习题:采用互动教学法进行小数进位与舍位练习13.2 情境教学法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数进位与舍位教学中的应用练习题: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小数进位与舍位练习第十四章:小数进位与舍位的教学评价14.1 学生学习成绩评价讨论小数进位与舍位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练习题:评价学生小数进位与舍位的学习成绩14.2 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小数进位与舍位教学的效果练习题:评价小数进位与舍位教学的效果第十五章:小数进位与舍位的教学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总结对小数进位与舍位教学进行总结练习题:通过教学总结提高小数进位与舍位教学的效果15.2 教学展望对小数进位与舍位教学的未来进行展望练习题:为小数进位与舍位教学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小数的进位与舍位规则,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案和习题)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案和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c205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f.png)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学目标:1. 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 学会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
3. 能够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
教学重点:1. 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2. 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 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教学难点:1. 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区别。
2. 学会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复杂图形。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图形卡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章:平移的概念和性质1.1 引入平移的概念教师展示一些平移的实例,如滑滑梯、电梯等,引导学生感受平移的特点。
1.2 学习平移的性质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3 练习平移学生分组合作,用图形卡片进行平移操作,体会平移的方法。
第二章:旋转的概念和性质2.1 引入旋转的概念教师展示一些旋转的实例,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感受旋转的特点。
2.2 学习旋转的性质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2.3 练习旋转学生分组合作,用图形卡片进行旋转操作,体会旋转的方法。
第三章:平移和旋转的判定3.1 学习平移的判定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
3.2 学习旋转的判定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旋转。
3.3 练习判断学生独立完成判断题目,巩固平移和旋转的判定方法。
第四章:平移和旋转的应用4.1 学习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
4.2 练习变换学生独立完成变换题目,巩固平移和旋转的变换方法。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5.2 拓展平移和旋转的应用学生分组合作,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创作有趣的图形图案。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性质的掌握程度。
数学练习题教学教案设计
![数学练习题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11388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e.png)
数学练习题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数学练习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2 教学内容介绍数学练习题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为什么练习题对学习数学至关重要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学练习题的重要性和作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练习题对学习数学的影响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数学练习题的了解和看法2. 讲解数学练习题的概念和作用3. 强调练习题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4. 引导学生思考练习题对提高数学能力的贡献第二章:练习题的类型与结构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数学练习题培养学生分析练习题结构的能力2.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数学练习题类型解释练习题的结构和要素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同类型的数学练习题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练习题的结构和要素2.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数学练习题类型的了解2. 讲解不同类型的数学练习题3. 分析具体练习题的结构和要素4. 让学生尝试分析练习题的结构和要素第三章:解题策略与技巧3.1 教案目标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常用的解题策略和技巧解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和技巧解决数学问题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解题策略和技巧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实践解题策略和技巧3.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解题策略和技巧的了解2. 讲解常用的解题策略和技巧3. 解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和技巧解决数学问题4.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实践解题策略和技巧第四章:练习题的解答与反馈4.1 教案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解答数学练习题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正确解答数学练习题介绍练习题解答的反馈和评价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练习题解答的方法和技巧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4.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练习题解答的了解2. 讲解练习题解答的方法和技巧3. 解释练习题解答的反馈和评价方法4.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案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数学练习题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对数学练习题教学的兴趣和热情5.2 教学内容回顾数学练习题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展望数学练习题教学的应用和发展方向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和总结教学内容互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5.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数学练习题教学的理解和感受2. 回顾和总结教学内容3. 展望数学练习题教学的应用和发展方向4. 让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改进第六章:练习题设计与编写技巧6.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练习题的设计原则培养学生编写高质量数学练习题的能力6.2 教学内容讲解数学练习题的设计原则和技巧介绍如何编写具有针对性和难度的练习题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练习题设计的原则和技巧练习法:让学生尝试编写练习题6.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练习题设计的了解2. 讲解练习题设计的原则和技巧3. 介绍如何编写具有针对性和难度的练习题4. 让学生尝试编写练习题,并提供反馈第七章:练习题的评估与修改7.1 教案目标让学生学会评估和修改数学练习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改进的能力7.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评估和修改数学练习题介绍练习题评估的标准和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练习题评估和修改的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题评估和修改的实践7.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练习题评估和修改的了解2. 讲解练习题评估和修改的方法3. 介绍练习题评估的标准和方法4. 让学生进行练习题评估和修改的实践第八章:练习题的运用与创新8.1 教案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和创新数学练习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8.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运用和创新数学练习题介绍练习题运用和创新的方法和技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练习题运用和创新的方法练习法:让学生尝试运用和创新练习题8.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练习题运用和创新的了解2. 讲解练习题运用和创新的方法3. 介绍练习题运用和创新的方法和技巧4. 让学生尝试运用和创新练习题第九章:数学练习题教学案例分析9.1 教案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数学练习题教学的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分析数学练习题教学的案例讨论案例中的教学策略和效果9.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数学练习题教学案例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教学策略和效果9.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数学练习题教学案例分析的了解2. 分析具体的数学练习题教学案例3. 讨论案例中的教学策略和效果4. 让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和反思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教案目标让学生总结数学练习题教学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练习题教学的兴趣和热情10.2 教学内容总结数学练习题教学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提出数学练习题教学的拓展方向和建议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互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10.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数学练习题教学的理解和感受2. 总结数学练习题教学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3. 提出数学练习题教学的拓展方向和建议4. 让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1. 章节一和章节二中对数学练习题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讲解与讨论。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2.6有理数的加法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2.6有理数的加法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dd2a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7.png)
对于教学效果,我认为学生们在知识掌握方面表现良好,能够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技能方面,他们通过数轴的使用,增强了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情感态度上,学生们对待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对有理数加法的畏惧感也减少了。
5.教学手段:
-探究式学习
-小组合作讨论
-课堂提问与互动
-课后在线答疑
-个性化辅导
这些教学资源旨在提供多样化、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理数的加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温度上升和下降的情况?”(例如,温度从零上5度上升3度,或下降2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有理数加法的奥秘。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2.6有理数的加法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中的2.6节“有理数的加法”。具体内容包括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定义、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有理数加法在数轴上的应用。这些内容与学生在之前所学的自然数的加法、整数加法有直接联系,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
WORD基本操作(教案)
![WORD基本操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7e3f9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1.png)
WORD基本操作(教案)第一章:WORD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特点熟悉WORD的界面和操作方式1.2 教学内容WORD的定义和功能WORD的界面介绍WORD的基本操作方式1.3 教学过程讲解WORD的定义和功能演示WORD的界面和操作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熟悉WORD的基本操作1.4 练习题请简述WORD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请介绍WORD的界面和操作方式。
第二章:创建和保存文档2.1 课程目标学会创建新文档学会保存和打开文档2.2 教学内容创建新文档的方法保存文档的方法打开文档的方法2.3 教学过程讲解创建新文档的方法演示保存和打开文档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创建、保存和打开文档的步骤2.4 练习题请简述创建新文档的方法。
请介绍保存和打开文档的方法。
第三章:编辑文本3.1 课程目标学会选定文本学会复制、剪切和粘贴文本学会撤销和重复操作3.2 教学内容选定文本的方法复制、剪切和粘贴文本的方法撤销和重复操作的方法3.3 教学过程讲解选定文本的方法演示复制、剪切和粘贴文本的方法讲解撤销和重复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编辑文本的步骤3.4 练习题请简述选定文本的方法。
请介绍复制、剪切和粘贴文本的方法。
第四章:设置字体和段落4.1 课程目标学会设置字体样式和大小学会设置段落格式和对齐方式4.2 教学内容设置字体样式和大小的方法设置段落格式的方法设置对齐方式的方法4.3 教学过程讲解设置字体样式和大小的方法演示设置段落格式和对齐方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设置字体和段落的方法4.4 练习题请简述设置字体样式和大小的方法。
请介绍设置段落格式和对齐方式的方法。
第五章:插入图片和表格5.1 课程目标学会插入图片和表格学会调整图片和表格的大小和位置5.2 教学内容插入图片和表格的方法调整图片和表格的大小和位置的方法5.3 教学过程讲解插入图片和表格的方法演示调整图片和表格的大小和位置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插入和调整图片和表格的方法5.4 练习题请简述插入图片和表格的方法。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教案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c51e7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6.png)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教案第一章:数制的基本概念1.1 数制的定义1.2 常用的数制及其表示方法1.3 数制的转换方法及步骤1.4 练习题第二章:二进制与逻辑运算2.1 二进制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2.2 逻辑运算的基本概念及其符号表示2.3 二进制逻辑运算的规则及特点2.4 练习题第三章: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3.1 计算机中的数据类型及其表示方法3.2 计算机中的数值表示3.3 计算机中的字符表示3.4 练习题第四章:计算机中的编码与译码4.1 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4.2 常见编码方法及其特点4.3 译码的基本概念及其方法4.4 练习题第五章: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与传输5.1 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及其方法5.2 硬盘、内存等存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指标5.3 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及其方法5.4 练习题第六章:计算机中的位和字节6.1 位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6.2 字长的概念及其作用6.3 字节的定义及其与位的关系6.4 练习题第七章:计算机中的数据压缩与编码7.1 数据压缩的基本概念及其方法7.2 常见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及其特点7.3 计算机中的图像、声音和视频编码7.4 练习题第八章:计算机中的网络编码与传输8.1 网络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其方法8.2 常见网络编码技术及其应用8.3 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编码与解码8.4 练习题第九章:计算机中的错误检测与纠正9.1 错误检测与纠正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9.2 常见的错误检测码及其原理9.3 常见的错误纠正码及其原理9.4 练习题10.1 本门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回顾10.2 计算机中数制和码制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0.3 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与数制码制的关系10.4 拓展阅读与练习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数制的转换方法及步骤补充和说明: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可以通过权展开法、位权法等方法进行。
例如,将二进制数1101转换为十进制数,可以按照每个位上的权值进行展开:12^3 + 12^2 + 02^1 + 12^0 = 8 + 4 + 0 + 1 = 13。
新人教版单项式教案
![新人教版单项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f1b4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e.png)
新人教版单项式教案第一章:单项式的概念与表示方法1.1 单项式的定义介绍单项式的概念,举例说明单项式的组成元素:数字因数和字母因式。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单项式的基本性质,如系数、变量和指数等。
1.2 单项式的表示方法讲解单项式的标准形式,包括数字因数在前,字母因式在后,指数写在字母后面的表示方法。
练习题:让学生将给定的数或字母表达式转换为单项式的标准形式。
第二章:单项式的运算2.1 单项式的加减法介绍单项式加减法的规则,强调同类项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示例演练:进行单项式的加减运算,注意系数的处理和字母因式的合并。
2.2 单项式的乘法讲解单项式乘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系数的乘积、相同字母因式的乘积和指数的加法。
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数字的乘法运算。
第三章:单项式的除法3.1 单项式的除法原理解释单项式除法的基本概念,如除数和商的系数、字母因式的约简等。
通过具体例题,展示单项式除法的步骤和技巧。
3.2 单项式的除法运算讲解如何进行单项式的除法运算,强调除法过程中的约简和指数调整。
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单项式除法运算,并正确求出商和余数。
第四章:单项式的应用4.1 单项式在几何中的应用介绍单项式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方法,如线段的长度、面积等。
示例题:解决几何问题,如计算矩形的面积、圆的周长等。
4.2 单项式在物理中的应用讲解单项式在物理学中的运用,如速度、加速度的表达式。
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项式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位移。
第五章:单项式的综合练习5.1 单项式的综合应用设计综合性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单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强调解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正确判断同类项、运用乘法分配律等。
5.2 单项式的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单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讨论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单项式在其他学科或领域中的应用。
第六章:多项式的概念与表示方法6.1 多项式的定义介绍多项式的概念,举例说明多项式由多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而成。
化合价的教案范本
![化合价的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bb546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a.png)
化合价的教案范本第一章:化合价的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化合价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掌握化合价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1. 化合价的定义: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或还原态。
2.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例如+2Fe、-1OH。
3. 化合价的计算: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元素的化合价,计算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
教学活动:1. 引入化合价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2. 练习计算化合价的例子,让学生熟悉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教学评估:1. 提问学生关于化合价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给出一个化合物,让学生计算其化合价。
第二章:化合价的规则教学目标:1. 掌握化合价的规则及其应用。
2. 能够根据规则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教学内容:1. 化合价的规则:主族元素的化合价、过渡元素的化合价、氧的化合价等。
2. 化合价的推断: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已知元素的化合价,推断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教学活动:1. 介绍化合价的规则,通过实例讲解化合价的推断方法。
2. 练习推断化合价的例子,让学生熟悉化合价的推断方法。
教学评估:1. 提问学生关于化合价的规则及其应用。
2. 给出一个化合物,让学生推断其中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第三章:化合价的计算与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能够运用化合价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化合价的计算: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元素的化合价,计算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
2. 化合价的应用:利用化合价的概念分析化合物的稳定性、反应性等。
教学活动:1. 介绍化合价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化合价的计算与应用。
2. 练习计算化合价的应用题目,让学生熟悉化合价的计算与应用方法。
教学评估:1. 提问学生关于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给出一个化合物,让学生计算其氧化还原性并分析其稳定性、反应性等。
第四章:化合价的实验观察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化合价的变化。
2. 理解化合价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32cba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8.png)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第一章:电工电子基础知识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1.2 欧姆定律和功率计算1.3 电路的基本元件1.4 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1.5 课后练习题第二章:电工元件2.1 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2.2 电容器的识别与测量2.3 电感器的识别与测量2.4 二极管、三极管的识别与测量2.5 课后练习题第三章:基本电路分析3.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2 串并联电路的计算3.3 电路的欧姆定律应用3.4 电路的功率计算3.5 课后练习题第四章:电子元件4.1 半导体器件的认识4.2 晶体管放大电路4.3 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4.4 集成电路的认识与应用4.5 课后练习题第五章:实用电路制作与调试5.1 简单电路的制作与调试5.2 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5.3 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5.4 电子设备的维护与检修5.5 课后练习题第六章: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6.1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6.2 触电的危害与预防6.3 触电急救措施与流程6.4 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6.5 课后练习题第七章:电机与控制7.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控制7.2 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控制7.3 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7.4 常用控制器件的认识与使用7.5 课后练习题第八章:变压器与transformers8.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8.2 变压器的接线与额定参数8.3 变压器的检测与维护8.4 变压器在电路中的应用案例8.5 课后练习题第九章:电力电子技术9.1 电力电子器件的认识与选用9.2 整流电路的设计与应用9.3 逆变电路的设计与应用9.4 变频电路的设计与应用9.5 课后练习题第十章:综合实践项目10.1 项目一:家庭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10.2 项目二:小型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10.3 项目三: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10.4 项目四:电子温度计的制作与调试10.5 项目五: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实现10.6 课后练习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重点关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章练习题一、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1.若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0,()10,0xx F x x x ⎧≥⎪=+⎨⎪<⎩,则密度函数f ()x = ; f (2)= ; P {X<3}= ;P {-2<X<5}= ;2.(1)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23,0A()0,x x f x ⎧≤≤=⎨⎩其它,则常数A = .(2) 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21(1),12()0,A x f x x⎧-≤≤⎪=⎨⎪⎩其它,则常数A = .(3)随机变量X 有密度3,01()0Ax x f x ⎧<<=⎨⎩其它,则A= .(4) 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2,01()0,Ax x f x ⎧<<=⎨⎩其他,且()0.784P X a ≥=,则常数A = ,a = .3.设X 的分布函数F(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x)单调递减;(B)()0F +∞= (C) ()0F -∞= (D)()1F x dx +∞-∞=⎰4.设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是F (x ),若a 为常数,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 ()()B. ()()C. ()()D. ()1()P X a F a P X a F a P X a F a P X a F a ≤=≥=====-5.设()()()()-()X Y Z X Y F x F y X Y F z aF z bF z =,分别为、的分布函数,若是某一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则a,b 应满足( )A.a+b=2B.a-b=0C.a-b=1.D.a=b6. 设X 的概率密度为f(x),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f x dx +∞-∞=⎰;(B)())xf x dx F x -∞=⎰((C) ()0f x ≥ (D) f(x)单调不增7. 设X 的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分别为F(x)和f(x),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f x dx +∞-∞=⎰;(B)())xf x dx F x -∞=⎰((C) ()0F -∞= (D) f(x)单调不增8. 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 31,0(x)0,xe x F -⎧⎪->=⎨⎪⎩,其他X 的密度函数为f(x),则f(3)= .的分布函数为 ,= . 二、常见离散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1.若[]~1,5X U -,则X 的概率密度f(x)= ,P {X<4}=( ).2.(1)设随机变量X ~π (6),则(4)P X == 。
(2)某一公安局在长度为t (小时)的时间间隔内收到的紧急呼救次数 X ~π (0.5t),则该公安局在某一天的中午12时至下午4时未收到紧急呼救的概率为 ,收到3次紧急呼救的概率为 。
(3)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 的泊松分布,且(1)(2)P X P X ===,则λ= ,(4)P X == 。
(4)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2,1,0(!3)(===k k a k X P k,则a =_______,=≤)1(X P 。
3. 若(3,0.1)X B ,则X 的分布律为 ;P {X=2}= .4.设(),2~2,σN X 且5.0)40(=<<X P ,则()=<0X P ( )(A) 0.65(B) 0.45 (C) 0.95 (D) 0.255.设2~(3,2)X N ,则32X Y -=服从的分布为 ,P{Y ≤0}= ;若随机变量X ~N (0,42), 且P {X >1}=0.4013, Φ (x )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则Φ(0.25)=__________.6.设随机变量X ~N (2, 4),Φ(x )为其分布函数, 已知{0}P X <=0.1587, 则Φ(1)=( ).(A) 0.1587 (B) 0.5 (C) 0.8413 (D) 以上都不对 7.设随机变量X ~N (3, 16),则P {4<X ≤8}= 。
8.设(),10~,N X 令2--=X Y ,则~Y ( )(A) )1,2(--N(B) )1,0(N(C) )1,2(-N(D) )1,2(N 9.随机变量 X ~N (2, 4), Y ~N (1, 3),X 与Y 相互独立,则24X Y +( )10. (1)若X的概率密度为()2218f ()x x --=,则X N( ).(2) 设随机变量2~(,)X N μσ,且(6)(2)p X P X <=>,密度函数()f x有极大值,则有X N( ). 11. 若X 服从参数为2的指数分布 ,则X 的概率密度为 .12. 设X 的概率密度为131,0f ()30,0x e x x x -⎧>⎪=⎨⎪≤⎩,则X 服从参数为 的指数分布.13. 某电子元件寿命X(小时)的概率密度为f(x)=-10001e ,0,10000,0,xx x ⎧≥⎪⎨⎪<⎩则这种电子元件能使用2000小时以上的概率是____________.14. .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其它10,0,3)(2x x x f ,设Y 表示对X 的10次独立观察中事件⎭⎬⎫⎩⎨⎧≤21X 出现的次数,则)2(=Y P = 0.24 。
15. 某种型号的电子的寿命X (以小时计)具有以下的概率密度:⎪⎩⎪⎨⎧>=其它10001000)(2x x x f现有一大批此种管子(设各电子管损坏与否相互独立)。
任取5只,问其中至少有2只寿命大于1500小时的概率是多少?解:一个电子管寿命大于1500小时的概率为++150021500100012(1500)1000()3P X dx x x∞∞>==-=⎰令Y 表示“任取5只此种电子管中寿命大于1500小时的个数”,则)32,5(~B Y ,Y 的分布律为5521()()(),0,1,2,3,4,5.33k k k P Y k C k -==⋅⋅=因此,{}24323224311132511)31()32()31(1)1()0(1)2(1)2(54155=-=⨯+-=⎭⎬⎫⎩⎨⎧⋅⋅+-==+=-=<-=≥C Y P Y P Y P Y P16.设顾客在某银行的窗口等待服务的时间X (以分计)服从指数分布,其概率密度为:51,0()50,xX e x f x -⎧>⎪=⎨⎪⎩其它 某顾客在窗口等待服务,若超过10分钟他就离开。
他一个月要到银行5次。
以Y 表示一个月内他未等到服务而离开窗口的次数,写出Y 的分布律。
并求P (Y ≥1)。
解:该顾客“一次等待服务未成而离去”的概率为2551010101(10)()5x xX P X f x dx e dx ee +∞+∞--+∞->===-=⎰⎰因此,2~(5,).Y B e -Y 的分布律为:()2255()(1),(1,2,3,4,5k k P Y k e e k k ---⎛⎫==-= ⎪⎝⎭)因此,25(1)1(1)1(0)1(1)P Y P Y P Y e -≥=-<=-==--三、一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1.设X 的分布函数为()x F ,则13+=X Y 的分布函数()y G 为( )(A) ⎪⎭⎫ ⎝⎛-3131y F (B) ()13+y F (C) 1)(3+y F(D)()3131-y F 2.设X 的概率密度为()f x ,则13+=X Y 的概率密度为( )3.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F X(x ),则24+=X Y 的分布函数F Y (y )为-------------( )(A) 1()22X F y + (B) 1(2)2X F y +(C) (2)4X F y - (D )(24)X F y - 设X 的概率密度为()f x ,则24+=X Y 的概率密度为( ) X 2 4 5 P 0.20.60.2写出Y=2X 的分布律: .5.设随机变量X 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Y =2X -1,则Y 的概率密度为( )A .1,11,()20,,Y y f y ⎧-≤≤⎪=⎨⎪⎩其他 B .1,11,()0,,Y y f y -≤≤⎧=⎨⎩其他 C .1,01,()20,,Y y f y ⎧≤≤⎪=⎨⎪⎩其他 D .1,01,()0,,Y y f y ≤≤⎧=⎨⎩其他四、二维随机变量1. 设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为f (x ,y ),则{022<y<4}P x <<=,( )424-22242.(,) .(,).(,) .(,)A dx f x y dy B dx f x y dy C f x y dx D f x y dy+∞∞⎰⎰⎰⎰⎰⎰2. 设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为f (x ,y ),则{0}P x >=( )--.(,) .(,).(,) .(,)A dx f x y dyB dx f x y dyC f x y dxD f x y dy +∞+∞+∞+∞-∞∞∞+∞+∞-∞-∞⎰⎰⎰⎰⎰⎰3. 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联合概率分布为( )则c = A .112 B .16C .14D .1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x,y)=3可以作为二维随机变量(X,Y )的密度函数;B.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F(x,y)是变量x 和y 的不减函数;C. 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F(x,y)具有性质(,)1F ∞∞= ;D. 对二维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f (x,y)有:(,)=1f x y dxdy +∞+∞-∞-∞⎰⎰5. 已知(X,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f(x,y),则Z=X+Y 的概率密度为 .6.已知(X,Y )的分布律为求(1)求a 的值;(2)求2X+Y 的分布律;(3)求P{X+Y ≤3};(4)X,Y 的边缘分布律;(5)计算Y=2时X 的条件分布律.(7)判断X 、Y 是否相互独立.西南xx 大学课 程 设 计 报 告课程名称: 高频电路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 振幅调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起止日期:西南xx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