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公式公开课教案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3. 能够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的化简和求值。
二、教学内容:1. 诱导公式的概念和意义。
2. 诱导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3. 诱导公式的化简和求值。
三、教学重点:1. 诱导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2. 诱导公式的化简和求值。
四、教学难点:1. 诱导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2. 诱导公式的化简和求值。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诱导公式的概念、推导和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诱导公式的化简和求值。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解答。
六、教学准备: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三角函数表格、图像等辅助教学材料。
3. 练习题及答案。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另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
2. 新课:讲解诱导公式的概念和意义,展示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诱导公式的化简和求值,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诱导公式的运用。
4. 练习:让学生练习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的化简和求值。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诱导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八、课堂练习:a. sin(π/2 α)b. cos(πα)c. tan(3π/4 α)a. sin(5π/6)b. cos(7π/4)c. tan(11π/6)九、课后作业:a. sin(3π/4 α)b. cos(5π/6 α)c. tan(9π/4 α)a. sin(π/3 + π)b. cos(2ππ/6)c. tan(3π/2 + π/3)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高中数学教案诱导公式
高中数学教案诱导公式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诱导公式概念及应用。
2. 掌握常见的诱导公式及其变形。
3. 能够独立进行诱导公式的推导和计算。
二、教学重点1. 诱导公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常见的诱导公式及变形的运用。
3. 计算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题目。
三、教学难点1.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诱导公式的概念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2. 诱导公式的具体运用和计算可能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练习。
四、教学方法1. 理论学习与实际练习相结合。
2. 实例分析和解题讲解。
3. 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
五、教学内容1. 诱导公式的定义和示例介绍。
2. 常见的诱导公式及其变形。
3. 实际问题中的诱导公式应用题目。
六、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诱导公式的概念。
2. 讲解:介绍诱导公式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讲解常见的诱导公式及其应用。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诱导公式计算练习。
4. 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和辅导。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
6. 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馈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2. 收集学生练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辅导。
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保证教学效果。
八、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教学课件。
2. 作业册和练习册。
3. 网络资源和辅助材料。
九、教学评估1. 经常性的小测验和测试。
2. 定期的大测验和考试。
3. 学生的表现和语言反馈。
十、拓展延伸1.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诱导公式后,鼓励其进行更复杂的数学运算。
2. 引导学生将诱导公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3. 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
诱导公式高中数学教案
诱导公式高中数学教案
目标:
1. 了解和掌握诱导公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能够熟练应用诱导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诱导公式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2. 如何灵活运用诱导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
2. 个别辅导
3. 讨论互动
4. 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题引入诱导公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诱导公式的概念和定义
2. 解释诱导公式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方法
3. 讲解如何通过诱导公式简化计算过程,提高效率
三、练习(20分钟)
1.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基础的练习
2. 提醒学生注意问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四、讨论(10分钟)
1.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的诱导公式题目,讨论解题技巧
五、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诱导公式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反思(5分钟)
自我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资源:
1. 课件
2. 教科书
3. 习题册
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
3. 学习成绩
教学建议:
1. 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多练习加强应用能力。
诱导公式微型课教案[001]
诱导公式微型课教案 [001]一、课程概述本微型课主要介绍诱导公式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诱导公式的含义和基本概念,掌握使用方法,提高综合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知识点•诱导公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诱导公式的推导方法•诱导公式的应用场景和解题方法三、教学目标1.理解诱导公式的定义和含义;2.掌握诱导公式的推导方法;3.掌握诱导公式的应用场景和解题方法;4.提高解题技能和综合能力。
四、教学重点•诱导公式的推导方法;•诱导公式的应用场景和解题方法。
五、教学难点•掌握诱导公式的推导方法;•运用诱导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节:诱导公式的定义和概念1.介绍诱导公式的定义和概念;2.讲解诱导公式与Leibniz公式的关系;3.给出实例说明。
第二节:诱导公式的推导方法1.讲解诱导公式的推导和证明;2.对比不同方法的异同;3.上机演练。
第三节:诱导公式的应用场景和解题方法1.解释诱导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提供不同类型的题目;3.指导学生运用诱导公式解题。
七、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演示、举例和上机实践等,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诱导公式的知识。
八、教学评估教学过程中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课堂检测:随堂测试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2.作业评估:结合作业情况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3.课后讨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辅导或答疑。
九、参考资料•《高等数学》第四版,吴同庆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分析教程》第七版,李俊峰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诱导公式微型课教案[001]
诱导公式微型课教案[001]一、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诱导公式;2.了解诱导公式的化简方法;3.能够使用诱导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诱导公式的概念;2.诱导公式的化简方法;3.诱导公式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诱导公式的化简方法;2.难点:诱导公式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熟知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忆起各种化简方法和公式:比如,把$sinA$化简成$cos(A-\\frac{\\pi}{2})$等等,使学生对待学问题的态度积极。
二、讲解(20分钟)1.诱导公式的概念:什么是诱导公式?诱导公式也叫代数恒等式,是通过一系列数学变换得到的等式。
这里,我们先讲一组比较简单的代数恒等式:$$(a+b)^2=a^2+2ab+b^2$$$$(a-b)^2=a^2-2ab+b^2$$这两个式子就是诱导公式。
2.诱导公式的化简方法:下面,我们来讲一下诱导公式的化简方法:(1)归零法;(2)加减法,即使$A+B=C$,那么$A$可表示成$C-B$或$B-C$;(3)平方差、平方和公式、观察特征、代换法等。
3.诱导公式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诱导公式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解决三角函数或代数式的问题中。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其进行复杂式子的化简或方程的求解。
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了解这个过程:已知:$sinx-sin3x=-4cosxsinx$,求证:$sin4x=-4sin^3x$【教学环节】三、练习(15分钟)请学生完成一些练习,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1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诱导公式的概念、化简方法和应用,以及如何正确地运用诱导公式解决问题。
五、作业请学生自己完成一下习题:(1)已知$sinx+cosx=1$,求证:$tan\\frac{x}{2}=1$(2)已知$sinx+sin2x=cosx+cos2x$,求证:$sin4x=4sinxsin3x$六、板书设计$$(a+b)^2=a^2+2ab+b^2$$$$(a-b)^2=a^2-2ab+b^2$$。
诱导公式教案
课 题:1.2.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二~四的推导方法,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2)掌握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二~四的应用,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恒等式证明;(3)培养学生借助图形直观进行观察、感知、探究、发现的能力,进一步理解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方法,通过诱导公式的证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借助单位圆推导诱导公式,特别是学习从单位圆的对称性与任意角终边的对称性中,发现问题(任意角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 ,πα- ,πα+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有内在联系),提出研究方法(利用坐标的对称性,从三角函数定义得出相应的关系式);(2) 体会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探索的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点:用联系的观点,发现、证明及运用诱导公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单位圆的对称性与任意角终边的对称性中,发现终边分别与α的终边关于原点、x 轴、y 轴对称的角与α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提出研究方法。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引导合作探究式教学并结合多媒体教学4.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利用单位圆表示任意角α的正弦值和余弦值;2.画出一组特殊角的图象(体会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二)新课讲解:问题1:360?k αα+⋅角与的正弦,余弦,正切值有什么关系公式一: ααsin )360sin(=︒⋅+k ααcos )360cos(=︒⋅+kααtan )360tan(=︒⋅+k (其中Z ∈k )诱导公式(一)的作用:把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化为0º―360º之间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其方法是先在0º―360º内找出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再把它写成诱导公式(一)的形式,然后得出结果。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概念;2. 掌握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3. 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解决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录音设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和割函数的定义;2. 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规律?是否有什么关系?”步骤二:推导1. 使用三角函数关系式sin^2x + cos^2x = 1,推导出tan^2x + 1 = sec^2x;2. 对第一步推导的结论进行验证,让学生自己尝试;3. 使用tanx = sinx/cosx,推导出cot^2x + 1 = csc^2x;4. 对第三步推导的结论进行验证,让学生自己尝试。
步骤三:应用1.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解决;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简化问题的求解过程;3. 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1. 梳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及时进行解答;2. 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3. 总结课堂要点,强化学生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掌握;2. 预习下一课内容,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探究其他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2. 进一步应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解决更复杂的问题;3. 拓展计算器或电脑软件的使用,简化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计算过程。
通过以上的教案,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到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概念、推导过程以及应用方法。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之间的关联,并强化他们的数学推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反思和延伸环节,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开课优秀教学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开课优秀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具体内容包括:诱导公式的定义、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并能够熟练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加深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诱导公式的定义和推导过程。
难点:如何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诱导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如“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斜边长度为10,求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求解三角函数值。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诱导公式的定义和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诱导公式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如“已知cosA=3/5,求sin(π/2A)的值”,引导学生运用诱导公式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诱导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5. 巩固提高:教师通过讲解一些拓展题目,如“已知sinA=4/5,求cos(π/2A)的值”,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诱导公式。
六、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诱导公式的定义、推导过程以及典型例题的解题步骤,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cos30°(2)sin120°(3)tan60°答案:(1)cos30°=√3/2(2)sin120°=√3/2(3)tan60°=√32. 已知cosA=3/5,求sin(π/2A)的值。
答案:sin(π/2A)=4/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3)能够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诱导公式的规律;(2)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引导学生推导出诱导公式;(3)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诱导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概念和意义;(2)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3)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2. 教学难点:(1)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2)运用诱导公式解决复杂三角函数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已学的三角函数基本概念和性质;(2)提问:如何将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另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2. 探究与发现:(1)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单位圆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2)引导学生发现诱导公式的规律;(3)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推导出诱导公式。
3. 讲解与示范:(1)讲解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2)示范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值的计算;(3)讲解诱导公式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4. 练习与交流:(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3)讲解练习题的解答过程和思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评价学生对诱导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练习题评价:(1)评价学生对诱导公式的运用和计算能力;(2)评价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1)展示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2)呈现练习题和解答过程。
2. 练习题:(1)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2)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例题。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案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案教案标题: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使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推导其他三角函数的能力;3. 应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 提问:是否有办法将一个三角函数表达成其他三角函数的形式?讲解(15分钟):1. 介绍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概念和作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是一组将任意角度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表达成其他三角函数的公式;2. 讲解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 正弦函数的诱导公式:sin(π/2 - θ) = cosθ;- 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cos(π/2 - θ) = sinθ;- 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tan(π/2 - θ) = 1/tanθ;3. 解释每个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几何意义。
示范(15分钟):1. 给出一个具体的三角函数表达式,例如:sin(π/3);2. 使用诱导公式将其转化为其他三角函数的形式;3. 解释示范过程中的推导思路和步骤。
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使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将给定的三角函数表达式转化为其他三角函数的形式;2.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3. 收集并纠正学生的练习答案,解释正确答案的推导过程。
应用(10分钟):1.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已知一边长为3,斜边长为5的直角三角形,求其角度;2. 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解决该问题;3. 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总结(5分钟):1. 总结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概念和作用;2. 强调学生掌握使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推导其他三角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扩展活动:1. 提供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2. 探究其他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如余切函数的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教案完整版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借助单位圆,推导出诱导公式。
(2)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内涵及结构特征,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掌握有关三角函数求值问题,并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和证明。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方法。
(2)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
(3)通过基础训练题组和能力训练题组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通过归纳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渗透从特殊到一般、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诱导公式二、三、四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求值,提高对数学内部联系的认识。
2、难点:发现圆的对称性与任意角终边的坐标之间的联系;诱导公式的合理运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探究法、演示法2、教学手段:多媒体、几何画板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问题1: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怎样定义的?生:学生口述三角函数的单位圆定义:sin =y,cos =x,tan =xy (x ≠0) 师:问题2:试写出诱导公式(一),并说出诱导公式的结构特征;生:诱导公式一:()∂=∙+sin 2sin παk ;απαcos )2cos(=∙+k ;απαtan )2tan(=∙+k ; (其中Z k ∈)结构特征:①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②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3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看看今天的诱导公式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诱导公式(第二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
《诱导公式(第二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诱导公式(第二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诱导公式的原理和应用方法,能够运用诱导公式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诱导公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理解诱导公式的应用方法。
3. 运用诱导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1. 综合运用诱导公式解决复杂的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辅资料。
2. 板书工具和学习用具。
3.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诱导公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提问学生以回顾巩固。
2. 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和板书,详细讲解诱导公式的应用方法和解题思路,包括基本类型和常见的变式。
2. 示范解决一个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步骤,注意计算过程和思维逻辑。
三、应用练习(20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练习题,运用诱导公式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和解答疑惑。
2. 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3. 随机选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帮助全班学生共同理解。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道较复杂的诱导公式应用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解答。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分析解题策略和思考方法,共同探讨解决难题的思路。
3. 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提供更多的拓展资料供学生继续挑战。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的知识要点和解题技巧,梳理思路。
2. 学生在笔记本上整理相关知识,做好归纳和总结。
六、课堂反思(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反思课堂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了解学生的收获和问题。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开课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问题一
如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用三 角函数的定义 求角π+α的正弦函数值?
y
P(-0.6, 0.8)
α
Ox
探究一: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角α,角 π+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有什么关系?
y α的终边
o
x
π+α的终边
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 y),则角π+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 坐标如何?
.
总结.利用诱导公式一~四,可以求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其基本思路是:
任意负角的 三角函数
负化正
任意正角的 三角函数
锐角的三角 函数
化到锐
大 化 小
0~2π的角 的三角函数
这是一种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
谢谢大家
思考4:利用π-α=π+(-α),结 合公式二、三,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sin( ) sin
公式四: cos( ) cos
tan( ) tan
思考5:如何根据三角函数定义推导公式
四?
α的终边
y π-α的终边
P(x,y)
o
P(-x,y)
x
-α的终边
公式一:
公式二:
sin( 2k ) sin
y α的终边
o
x
-α的终边
思考2: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P(x,y),则-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 点坐标如何?
y
α的终边
P(x,y)
o
x
P(x,-y)
-α的终边
思考3:根据三角函数定义,-α的三角
函数与α的三角函数有什么关系?
α的终边
y
P(x,y)
o
P(x, -y)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教案】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利用诱导公式推导三角函数恒等式的方法;3. 熟练运用诱导公式求解相关题目和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概念和推导过程;2. 利用诱导公式推导三角函数的恒等式;3. 利用诱导公式求解相关题目和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正弦、余弦的定义,并鼓励他们尝试将正弦、余弦的变量角分别设置为60°和30°,观察结果。
2. 学习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师介绍诱导公式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使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作用和用法。
3. 推导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1)求解正弦的诱导公式:根据正弦的定义,将变量角设置为∠A和∠B,其中∠A = 30°,∠B = 60°,则有:sin(∠A) = sin(∠B)sin(30°) = sin(60°)1/2 = √3/2(2)求解余弦的诱导公式:根据余弦的定义,将变量角设置为∠A和∠B,其中∠A = 30°,∠B = 60°,则有:cos(∠A) = cos(∠B)cos(30°) = cos(60°)√3/2 = 1/24. 运用诱导公式推导三角函数恒等式(1)推导正弦的相反角公式:根据诱导公式sin(π - θ) = sinθ,将变量角设置为θ,则有:sin(π - θ) = sinθsin(180° - θ) = sinθsinθ = sinθ(2)推导余弦的补角公式:根据诱导公式cos(π/2 - θ) = sinθ,将变量角设置为θ,则有:cos(π/2 - θ) = sinθcos(90° - θ) = sinθsi nθ = sinθ5. 拓展运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诱导公式求解相关题目和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诱导公式教案
诱导公式教案教案标题:诱导公式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诱导公式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诱导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诱导公式进行推理和解决。
教学内容:1. 诱导公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诱导公式的应用范围。
3. 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解题方法。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入诱导公式的概念:通过提问或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复杂的表达式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探究:2. 解释诱导公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诱导公式的含义和作用。
实践:3. 给出一些具体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诱导公式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
拓展:4. 提供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在更复杂的情境中运用诱导公式,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推理能力。
总结:5. 总结诱导公式的应用范围和解题方法,并强调诱导公式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课件或黑板。
2. 教材和练习册。
3. 相关示例和练习题。
评估方法: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诱导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诱导公式的掌握程度。
教学提示:1. 在引入阶段,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诱导公式的概念。
2. 在实践环节,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拓展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诱导公式应用到其他数学领域,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案撰写完毕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推导诱导公式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学生理解单位圆上对称点的坐标关系,掌握数形结合及转化思想的运用。
突破策略: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单位圆的对称性的基础上,自主发现角终边的对称性和单位圆上点的对称性,从而推导出诱导公式,同时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将研究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包括公式二至公式四。
这些公式是三角函数的主要性质。
在研究诱导公式一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上,学生将继续研究公式二至公式四,为下节课研究公式五、公式六以及以后的三角函数求值、化简打好基础。
诱导公式利用圆的对称性的“代数表示”,让学生自主发现终边分别关于原点或坐标轴对称的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使得“数”与“形”得到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诱导公式的研究和推证过程还体现了三角函数之间的内部联系,是定义的延伸与应用,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诱导公式的重要作用是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90°角的三角函数值。
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形结合”和复杂到简单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形式。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诱导公式的探究,即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借助单位圆,通过寻找角的终边的对称性与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对称性发现并推导出诱导公式,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之间(圆的对称性与三角函数性质)联系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能借助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的对称性推导出诱导公式,会利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求值与化简;2.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发现问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与π-α、π+α、-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研究方法(利用坐标的对称关系,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出相应的关系式)并完成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及转化思想的运用;3.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发展思维,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中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
诱导公式公开课教案设计
生 代 表 上 台 用白 板 升学习兴趣.
板书小组成果,完成
诱导公式三、四的推
导。
老师总结归 纳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诱导 公式一至四,提醒学生注 意公式两边的函数名称 及符号规律.
学生讨论并作出概 括.
观察总结这几个诱导 公式的共同点,方便 学生记忆.
P24 例一
1. 老 师 讲 解 范 例 1. 讲 解 范 例 给 学 生
cos(180°+α)·sin(α+360°)
sin(-α-180°)·cos(-180°-α)
பைடு நூலகம்
式二或四将大于 90°的
角转化为锐角.
(4)“锐求值”:得到 锐角的三角函数后求值. PPT 展示例二、三
课
1. 利 用 诱 导 公 式 一 ~ 学 生 先 思 考 然后 用 1. 帮 助 学 生 梳 理 知
堂
四,可以求任意角的三角 总 结 性 语 言 回答 问 识点.
小
函数,其基 本思路是什 题.
课
圆交于点 P(x,y),则 图中标出点 P(x,y), 角函数值,得出诱导
角π +α 的 终边与单位 Q(-x,-y).
公式,为自己推导公
圆的交点坐标如何?
3.通过定义求值. 式三、四做好铺垫.
3.根据三角函数定义,求 4.
讲
出 sin(π +α ) 、cos sin sin
(π +α )、tan(π +α ) cos cos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 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1.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 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简单应用;
诱导公式微型课教案
诱导公式微型课教案课程简介本课程将介绍什么是诱导公式,以及如何使用诱导公式求出某些函数的积分。
作为微积分的一个重要部分,诱导公式常常被应用于物理、工程等领域。
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诱导公式,以及它的使用方法;2.能够运用诱导公式求出某些函数的积分;3.掌握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学内容及步骤诱导公式的概念诱导公式是指一类常见函数的积分公式,它们的形式如下:$$ \\int u \\mathrm{d}v = uv - \\int v \\mathrm{d}u $$这里的u和v都是函数,而且满足v在求导时比u更容易。
诱导公式的使用方法步骤一:选择适当的u和v在使用诱导公式时,需要按照公式的要求选择适当的u和v。
一般来说,选择u和v的原则有两个:1.v在求导时比u更容易。
这样可以保证在使用诱导公式时,第二项$\\int v \\mathrm{d}u$ 更容易求得;2.u在求导时可以变得更简单。
这可以通过选择u使得u或者u的导数是在原式中出现了多次的部分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u和v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步骤二:计算u和 $\\mathrm{d}v$选择了适当的u和v后,需要计算u和 $\\mathrm{d}v$。
这一步通常需要运用求导规则和积分规则进行计算。
步骤三:计算积分计算积分时,根据诱导公式的公式形式直接进行计算即可。
具体来说,计算公式右侧的两项即可。
应用实例:计算 $\\int x^2 e^x \\mathrm{d}x$使用诱导公式计算 $\\int x^2 e^x \\mathrm{d}x$ 的过程如下:步骤一:选择适当的u和v由于e x在求导时比x2更容易,选择u=x2,v=e x。
步骤二:计算u和 $\\mathrm{d}v$根据选择的u和v,可以得到u′=2x,$\\mathrm{d}v=e^x \\mathrm{d}x$。
步骤三:计算积分根据诱导公式,有:$$ \\int x^2 e^x \\mathrm{d}x = x^2e^x - \\int 2xe^x \\mathrm{d}x $$对于 $\\int 2xe^x \\mathrm{d}x$,可以再次使用诱导公式进行计算:$$ \\int 2xe^x \\mathrm{d}x = 2xe^x - \\int 2e^x \\mathrm{d}x = 2xe^x - 2e^x + C $$将其代入原式:$$ \\int x^2 e^x \\mathrm{d}x = x^2e^x - \\int 2xe^x \\mathrm{d}x = x^2e^x - 2xe^x + 2e^x + C $$因此有:$$ \\int x^2 e^x \\mathrm{d}x = (x^2 - 2x + 2)e^x + C $$注意事项1.在选择u和v的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分部积分的思想;2.选择u和v的时候,要考虑选择哪个函数作为u可以让计算变得更加简单;3.在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系数。
诱导公式微型课教案
诱导公式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诱导公式。
掌握构造诱导公式的方法。
2. 掌握诱导公式求和及差的方法。
3. 能够运用诱导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构造诱导公式的方法。
2. 掌握诱导公式求和及差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板书;3. 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式子:1 +2 +3 + … + n = ?问学生们,如何求这个式子的值?引导学生们逐项相加,得到:1 +2 +3 + … + n = (1 + n) × n ÷ 2此时,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求 1^3 + 2^3 + 3^3 + … + n^3 的值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思考,提醒学生们要多做几个类似的题目以找出规律。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将一个式子中的每一项求次幂之后相加,再将和中每一项的系数相加,就得到一个诱导公式。
2. 推导a. 推导求和公式向学生展示下列公式:1 +2 +3 + … + n = (1 + n) × n ÷ 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成立。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来证明它,例如归纳法或数学归纳法。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究 1^2 +2^2 +3^2 + … + n^2 的求和公式。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式子:S = 1^2 +2^2 +3^2 + … + n^2将每一项的系数提出来,得到:S = 1^2 +2^2 +3^2 + … + n^2= 1×1 + 2×2 + 3×3 + … + n×n将等号右边的各项相加,得到:S = 1×1 + 2×2 + 3×3 + … + n×n= n(n+1)(2n+1)/6于是,我们得到了 1^2 +2^2 +3^2 + … + n^2 的求和公式,即:1^2 +2^2 +3^2 + … + n^2 = n(n+1)(2n+1)/6b. 推导求差公式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式子:1^3 -2^3 +3^3 - … + (-1)^(n-1) × n^3 = ?让学生计算前几项,试着找出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三、四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
***
*******
**********
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内容是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三、四的推导及简单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体现了三角函数之间的内部联系,它在本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等;启下: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等。同时,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复杂化简单的化归思想,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及学科特点制定)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
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简单应用;
3.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提升学生的推导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公式的推导向学生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
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简单应用;
2、难点:相关角边的几何对称性及诱导公式结构特征的认识。
授课方式
启发式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
习
|
引
入
新
@
课
讲
]
授
学
#
生
展
示
;
老师总结归纳
;
诱
导
公
式
的
应
用
.
课
,
堂
小
结
课后作业
}
1.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怎样定义的
2.回顾诱导公式一.
—
1.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角α,角π+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有什么关系
2.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则角π+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如何
tan(π+α)=tanα sin(- ) cos(-2040°)
诱导公式三:sin(-α)=-sinα 例题二
cos(-α)=cosα 已知cos(π+x)= ,求下
tan(-α)=-tanα 列各式的值.
诱导公式四:sin(π-α)=sinα cos(3π+x);cos(x-π)
cos(π-α)=-cosα 例三
tan(π-α)=-tancos(180°+α)·sin(α+360°)
sin(-α-180°)·cos(-180°-α)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等;
2.:
3.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还存在考虑不全面、作答不严谨的问题;
4.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学生能够利用前面所学的方法与诱导公式一进行类比,但本节公式种类繁多,要求归纳总结的知识点多,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
3.根据三角函数定义,求出sin(π+α) 、cos(π+α)、tan(π+α)的值.
4.请学生归纳得出诱导公式二.
1.学生分组,作图找出角 与角 的终边关系以及角α与角π-α的终边关系.
2.-
3.小组讨论解决角α、 的三角函数值.
4.小组选出学生代表展示小组成果,并归纳总结诱导公式三、四.
~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诱导公式一至四,提醒学生注意公式两边的函数名称及符号规律.
P27练习:1,2,3,4
:
1.sinα=y
cosα=x
tanα= ( )
2.
其中
~
1.学生动手作图,观察发现角α和角π+α的终边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2.学生在自己所作图中标出点P(x,y),Q(-x,-y).
3.通过定义求值.
4.
'
1.学生分组后,依据角 的作图过程作出角α、 的终边.
2.根据三角函数定义求出角 的三角函数值.
P24 例一
规律方法 利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三角函数值的步骤
(1)“负化正”:用公式一或三来转化.
(2)“大化小”:用公式一将角化为0°到360°间的角.
\
(3)“小化锐”:用公式二或四将大于90°的角转化为锐角.
(4)“锐求值”:得到锐角的三角函数后求值.
PPT展示例二、三
1.利用诱导公式一~四,可以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其基本思路是什么
《
诱导公式二由老师引导推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角边的几何对称性,确定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求出三角函数值,得出诱导公式,为自己推导公式三、四做好铺垫.
…
1.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合作完成公式三、四,利于学习交流,先小组解决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解答.
3.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学生通过自己归纳总结出公式三、四,收获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兴趣.
^
观察总结这几个诱导公式的共同点,方便学生记忆.
1.讲解范例给学生规范做题习惯.
2.通过学生自己的练习巩固知识点.
)
1.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让学生能将所学内容串联起来.
作业练习利于课堂知识的深化理解.
板书设计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二:sin(π+α)=-sinα 例题一
cos(π+α)=-cosα cos225° sin
3.小组推选一位学生代表上台用白板板书小组成果,完成诱导公式三、四的推导。
/
学生讨论并作出概括.
1./
2.老师讲解范例后,学生自主完成例题练习.
3思考然后用总结性语言回答问题.
《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练习.
学生通过回顾诱导公式一,回忆推导过程,能与本节内容有联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