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论语十二章》经典练习题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七上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精编练习(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上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精编练习(含答案)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12《论语》十二章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吾身(xǐng)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一箪.食(dān) 曲肱.而枕之(ɡōnɡ)博学而笃.志(dǔ)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4)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和体会(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6)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斯:这,指河水(7)曲肱.而枕之肱:胳膊(8)博学而笃.志笃:坚定3.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D)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A、B、C三项均为代词。

D项是动词,到。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5.填空。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体裁)著作。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

(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岐途,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及练习(word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及练习(word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及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原文及译文】(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过法度。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好学)的快乐。

多么高尚啊,颜回!”(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子曰:“____________,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__。

”《为政》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_____________,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

”《述而》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张》二、《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考点练习+真题练习+过关检测)(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考点练习+真题练习+过关检测)(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考点练习考点一:课文默写1.古诗文默写。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请根据提示,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填写:(1)表达了与“举一反三”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

(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一句来劝解自己。

(3)孔子提倡“见贤思齐”,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

(4)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样,________,_______。

两句也表达了要惜时的意思。

考点二:解释词语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温故而知新.( ) (5)思而不学则殆.( )(6)逝者如斯.夫( )(7)曲肱.而枕之( )(8)博学而笃.志( )考点三:句子翻译3.翻译下面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考点四:理解文章内容4. 阅读《论语》中的章节,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你从选文获得了哪些关于修身方面的启示?二、真题练习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shuō)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B.传.不习乎(chuán)逾矩.(jù)学而不思则罔.(máng)C.好.之者(hào)论.语(lún)思而不学则殆.(dài)D.为.人谋(wéi)曾.子(zēng)乐.之者(lè)2.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博学而笃志。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一)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一)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一)及答案11 《论语》十二章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不逾.矩()(6)思而不学则殆.()(7)人不堪.其忧()(8)匹夫..不可夺志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用本文中的原句回答问题。

(1)文中讲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切磋交谈、探讨问题,既可以增长知识、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的句子是:(2)文中论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3)谈时间之易失难得的句子是:(4)谈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2)吾日三省.吾身()(3)为人谋而不忠.乎()(4)不逾矩.()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选段中不少句子已演变为成语,请写出两个。

7.阅读选段,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

(不少于两点)(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

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③似重有忧者。

专题07 《论语》十二章(典题精练)-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学习宝典

专题07 《论语》十二章(典题精练)-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学习宝典

专题07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之《论语》十二章『典题精练』一、【海南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二则》)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选自《<论语>十二章》)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2)《兑命》曰:“学.学半”()(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传.不习乎()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比较甲、乙两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两句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4.班级召开“学会反思”主题班会,你代表小组发言,请从甲、乙两文中选一句作为你发言的论据写在横线上。

【答案】1.(1)味美;(2)教导;(3)喜爱,爱好;(4)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2.(1)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2)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3.示例①:甲段画线句是从反面论述不学习的后果;乙段画线句从正面论述要向他人学习。

示例②:甲段画线句强调要自主学习,乙段画线句强调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4.示例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示例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本题中,“旨”,古今异义,古义为味美;“学”是通假字,同“敩”(xiào),教导;“好”,动词,爱好,喜欢;“传”,动词活用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_<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_<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ān
好”在文中是
“爱好”之意,
读hào
肱”在文中是
“胳膊肘”之意,读gō
ng
笃”在文中是
“坚定”之意,
读dǔ
夫”在文中是
“语气助词”之意,读f
ú
2.
答案】 从 多次反省 学过的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迷惑
指15岁。 “有 ”通 “又 越过,超过
忍受
吃饭,忠实,坚守
【考点】
文言实词
【解析】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主要词语在句子里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饭疏食饮水
(10)博学而笃志
3. 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B.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
D.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
11
一、基础存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不亦说乎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不逾矩
一箪食
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笃志
逝者如斯夫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有朋自远方来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6)不逾矩
(7)人不堪其忧
曲阜市文物局表示, 《孔子世家谱》是孔子后裔对孔子思想重视的体现,也是维系 海内外孔子后裔的重要纽带,对研究儒家学说及中国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具有 重要价值。这一数字化系统启用后,将提高孔子后裔修谱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 进一步挖掘家谱的文化、教育价值。

统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11《论语》十二章 课后练习题

统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11《论语》十二章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 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C.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 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⑥学而时习之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吾日三省吾身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4.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B.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D.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5.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A.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B.“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

C.“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D.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6.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shuō)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B.传不习乎(chuán)逾矩(jù)学而不思则罔(máng)C.好之者(hào)论语(lún)思而不学则殆(dài)D.为人谋(wéi)曾子(zēng)乐之者(lè)7. 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曲肱而枕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D.回也不改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 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博学而笃志。

11《论语》十二章 练习(含答案)

11《论语》十二章 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论语》十二章习题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横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思而不学则殆(殆:危险)B.逝者如斯夫(逝:流逝)C.博学而笃志(笃:忠实,坚守)D.吾日三省吾身(三:泛指多次)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二、语言表达3.翻译下列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以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

”(《泰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注①识:记住。

②厌:满足。

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追上。

⑤亡:不知道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B.吾日三省.(shěng)吾身。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D.逝者如斯.(sī)夫,不舍昼夜。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择其/善者而从之C.仁在/其中矣D.匹夫不/可夺志也3.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心所欲,不逾矩。

B.匹夫不可夺专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时:按时B.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C.学而不思则罔.罔:疑惑D.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优点5.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曲肱而枕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D.回也不改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下列选项中“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择其善者而.从之D.三十而.立7.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5)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语文七上第12课《论语十二章》 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语文七上第12课《论语十二章》 课时练习(含答案)

12、《论语》十二章一、基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3)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____(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___(5)饭疏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四种用法需要掌握:A.表顺承;B.表并列;C.表转折;D.表修饰。

请辨析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

(填选项)(1)学而不思则罔( ) (2)人不知而不愠( ) (3)学而时习之(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5)择其善者而从之( ) (6)博学而笃志( )3、(2024·山东济南历下区期中)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古人对年龄的称谓有着自己的智慧。

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描绘人生百年的。

杜牧《赠别》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A]诗句中“豆蔻”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B]《论语》中称三十岁为“而立”,指能够自立于社会,有所成就;[C]称六十岁为“耳顺”,六十岁还可称“花甲”。

《礼记》中称一百岁为“期颐”,“期”意为期待,“颐”意为供养。

[D]自幼及老,从“总角”到“而立”,从“古稀”到“不惑”,再到“期颐”,每一个称谓都那么美!既能形象的表现年龄特征,又蕴含着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是一种中国式的浪漫。

4、根据提示默写。

(1)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是一种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十二章》中,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材核心考点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 ) 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笃.志(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_______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________________(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_____(4)温故而知新.新:________________(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____________ 殆:____________(6)逝.者如斯.夫逝:________ 斯:________(7)曲肱.而枕之肱:________________(8)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_____3.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时习之C.下车引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5.填空°(1)《论语》是____________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裁)著作°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________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儒家学派创始者°(2)《〈论语〉十二章》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十二章》谈“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的名著《论语》的封面弄破了,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7.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8.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老师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进来°(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2)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对联,请你对出他的下联°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阅读全文,完成练习°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摘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成语°12.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⑥学而时习之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吾日三省吾身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13.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不愤③不启,不悱④不发,举一隅⑤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注释】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②女:通“汝”,你,你们°③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④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⑤隅:角落°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2)是以..谓之“文”也( )15.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1)是以谓之“文”也(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16.翻译下列句子°(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7.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18.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lún yuèyùn xǐng wǎng dài dānɡōnɡdǔ2.(1)同“悦”,愉快(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诚信(4)这里指新的理解和体会(5)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疑惑(6)往、离去这,指河水(7)胳膊(8)坚定3.D(解析:A、B、C三项均为代词°D项是动词,到°)4.C5.(1)儒家语录体大学中庸孟子春秋末期思想教育(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示例:对不起,陈强,我不小心把你的《论语》的封面弄破了,原谅我好吗?7.(1)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2)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3)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8.(1)示例: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一分坚强°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2)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3)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才德的人吗?(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3)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4)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11.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箪食瓢饮°12.C13.示例: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14.(1)什么(2)因此15.(1)是以/谓之“文”也(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16.(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2)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17.第一则和第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18.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参考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文’°”。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博学而笃志。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案】C【详解】考查对通假字的理解。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C项中“说”通“悦”,喜悦,高兴。

其他选项没有通假字。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B.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D.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答案】D【详解】考查对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理解。

A.了解/得到;B.指学过的知识/指学问和事业;C.表承接/表并列;D项“习”均译为“复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温故而知新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饭疏食,饮水【答案】A【详解】A.古义:诚信\今义:诚信;B.古义:旧的\今义:缘故、事故等;C.古义:几个人\今义:三个人;D.古义:凉水\今义:泛指一切水;故选A。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不愠(yùn)逝者(shì)B.罔(wáng)笃志(dŭ)殆(dài)焉(yān)C.箪(dān)好之者(hǎo)曲肱(gōng)惑(huò)D.三省(xĭng)传不习乎(zhuàn)逾(yú)矩(jŭ)【答案】A【详解】B. 罔(wáng)——wăng;C. 好之者(hǎo)——hào;D. 传不习乎(zhuàn)——chuán;故选A。

5.下面文化名人的尊称(别称)、姓名、他人的评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柳宗元——不为五斗米折腰B.诗圣——杜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C.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六一居士——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

《论语》十二章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二下边这些句子和词语今天仍然在使用,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3、温故而知新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看谁填得对(1)怎样对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义之财孔子怎样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4)孔子认为读书与求学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强调学习要常复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自述自己学习与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孔子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子夏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目二《论语十二章》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下列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1.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礼》、《易》、《春秋》)(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子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称“”。

2.解释加点词语(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3.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音,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音,意思是。

4.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

)(3)温故.而知新(故,古义:;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从,古义:;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今义:。

)5.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5)之: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6.词语活用归类(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饭.疏食饮水()(6)择其善.者而从之()(7)温故.而知新.()()7.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8.按要求默写(1)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 ?? ? (3),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

”(6)三人行,。

,。

(7)子曰:“,,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8)子曰:“,,仁在其中矣。

(9)子在川上曰:“,。

”9.理解填空(1)亚奥理事会2019年10月13日宣布,南京市获得2020年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举办权。

届时喜迎各国嘉宾,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这种喜悦: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

(4)《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5)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 _______,。

(6)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表示热烈的欢迎。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 ,。

(8)《论语》中的许多句子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试举例:、、_ 、(9)找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句子,默写下来,并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10)《论语十二章》中关于学习态度的句子有两章,请默写:①②10.翻译句子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译: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⑷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译: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⑻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9)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二、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下列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

”(《泰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注】①识:记住。

②厌:满足。

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追上。

⑤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请根据以下提示,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1)孔子认为学习要时常复习的句子是:“_ ,”。

(2)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3)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的句子是:“,”。

4.看谁填的对。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面对不义之财,孔子的态度是,。

(3)在生活中,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4)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句子是5.翻译句子(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3)温故而知新。

译:6.选择题(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B.表示多数C.表示少数(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A.必须B.一定C.必然7.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8.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

答:9.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答:10.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答:11.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 答:12.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答:13.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

答:14.“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15.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

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

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这个事例证实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

16.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节选【乙】回①年二十九,发尽白,蚤②死。

孔子哭之恸③,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④怒,不贰⑤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⑥。

”《颜回好学》【注释】①回:颜回,又称颜渊。

②蚤:同“早”。

③恸:哀痛之至。

④迁:转移。

⑤贰:重复。

⑥亡:同“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学而不思则罔.()(2)必有我师焉()(3)三十而立()(4)发尽.白()(5)门人益.亲()(6)孰.为好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