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 脑卒中的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高或痉挛,而且以一种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志 改变的固定运动模式进行。


共同运动模式包括:屈肌共同运动模式
和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痉挛模式: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以上肢屈肌亢进, 下肢伸肌亢进为特点,具体表现为:

头:患侧屈曲面向健侧 躯干:向患侧屈曲并向后方旋转 肩胛带:后撤,下沉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前 腕关节:掌屈,尺偏 手指:屈曲,内收 骨盆:上抬并向后方旋转 髋关节:伸展,外旋 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跖屈,内翻 趾:屈曲,内收
脂饮食、活动减少、口服避孕药等。
(五)临床表现
急性脑功能障碍:全脑症状+局灶症状+其他 1. 全脑症状 指大脑广泛的、弥漫性损伤的症状,

如意识障碍、头痛等。

2. 局灶症状 指脑局部损害时,引起相应部位的临
床症状。可分为缺损性或刺激性病变,前者包括偏 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后者如癫痫发 作等。
优点:内容精简省时,易为患者接受,也易为同行 所重复,每个阶段采用罗马数字表示,同行看一下 数字即知患者的运动功能处在何种状态。 适合用于神经内外科的查房及对门诊患者的评价。

局限性:因其为等级评价,所以敏感度稍差,常出 现患者的功能恢复虽有进步,但功能级别却无变化 的现象,故不适合用于科研。

3. 其他症状 即原发病的症状,如钩端螺旋体感染
的临床表现、血管炎的临床表现等。
(五)辅助检查





1. 血液化验:血常规、血糖、血脂等。 2. 头颅CT及MRI检查:能明确病灶部位、大小、 性质,且能观察病情,估计预后。 3. 颈动脉超声检查 4. 超声心动描记术 5.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6. 脑血液流变学检查 7. 血管造影检查 8. 其他检查方法
心理情感问题
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处于抑郁或焦
虑状态。
偏瘫并发症
肩关节半脱位 肩痛 肩-手综合征 痉挛 吞咽功能障碍

二、康复评定
(一)基本概念
1. 对患者功能状况和潜在能力的判断 2. 对患者各方面情况的资料收集、量化、 分析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评定方法
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定向、注意、记忆、思维等功能障碍及 失用症和失认症等知觉障碍。

言语障碍
损伤部位:优势半球的颞叶和额叶 表现:构音障碍 和失语症。

日常生活活动(ADL)低下

偏瘫患者早期由于运动等功能障碍,使得 其洗漱、穿衣、吃饭、排泄、洗澡等生活 中最重要的ADL动作也很难完成。


优点:内容详细,并且把功能障碍的评定进行了 量化,提高了评价信度和敏感度,有利于学术交 流和科研。 不足之处是项目过多,评定较费时;另外,此法 对运动能力的评价只注重肢体,忽略了躯干运动 。

上田敏评定法
日本东京大学上田敏教授1972年将 Brunnstrom的6个阶段细分为12个阶段,并进 行了标准化。 此法可信度高而适当,其特点是患侧下肢的功能 障碍与移动能力之间有高度相关的意义。
是非改错题

Brunnstrom6阶段评价法是将偏瘫肢体功能的 恢复过程根据肌张力的变化情况分为5个阶段来 评价运动功能。 ( 6个阶段 )
Fugl-Meyer评定法(FMA)

是瑞典医生Fugl-Meyer等人在Brunnstrom阶 段评价法基础上发展而来。 此法是将上肢、下肢、手和手指运动功能等的功 能评价与平衡能力、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时的 痛觉、感觉功能等5项与偏瘫后身体运动功能恢 复有密切关系的内容综合定量的评定方法。它能 反映偏瘫患者功能恢复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 用。
脑卒中
一.概述
(一)定义 脑 卒 中 ( stroke ) : 又 称 脑 血 管 意 外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 CVA)或脑中风,是 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 急性脑部血管疾患。

WHO 将其列为神经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神 经科疾患。
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真 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8. 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
、白血病,可引起出血性或缺血性及脑血管病。

9. 吸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烟草中含有的尼古
丁可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10. 酗酒:乙醇可通过升高血压、降低脑血液量、使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心律失常等引起脑卒中。 长期酗酒和急性乙醇中毒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长 期酗酒患者脑卒中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5倍。 11. 其他: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 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此外, 超重、高盐及高脂饮食、活动减少、口服避孕药等 ,均与脑卒中发生有关。
下行进入脊髓者称为皮质脊髓束。因此锥体系包括 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两部分。

锥体束组成:在锥体束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
回的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前角和 脑神经运动核的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
锥体系对运动的作用
发动随意运动 调节精细动作 保持运动的协调性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运动系统失去高级中枢的 调控 原始运动反射出现 患侧肢体肌群间协 调紊乱,从而出现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

2.
定性诊断 根据发病经过、病情特点和
发病部位,分析疾病的性质,是出血性还是 缺血性。
3.
病因诊断 从发病的全过程,结合定位
和定性诊断,找出疾病的具体原因。
(七)临床治疗
1.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康复治疗 2.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2)病因治疗 (3)手术治疗 (4)康复治疗: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和后 遗症期康复、并发症康复及中医康复。

(八)脑卒中的康复问题
功能障碍
ADL低下
康复问题
心理问题 偏瘫并发症
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中枢性偏瘫 特征:肌张力异常、腱反射亢进及出现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和病理反射。
锥体系相关解剖知识


组成: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
功能: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

走行:纤维下行至脑干者称为皮质脑干束,继续

昏迷和脑损害严重程度的评定

1.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教材P18):用于确定患 者有无昏迷及昏迷的严重程度。 2.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内容及标准(教材P19)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不仅能评定躯体功能,还能评 定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其特点是全面,适用于 临床。 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 量表(P21 表2-4):特点是简单,临床上应用最广泛。不足 是设定的评定等级较少,相邻之间的分值差距太大 (5分),不能很好地反映等级之间的变化和需要帮 助的程度,特别是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治疗作用,故 其灵敏度有限。
反射抑制性抗痉挛体位(reflex inhibitory pattern,RIP )
上肢RIP: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 腕指、拇指外展 下肢RIP:轻度屈曲髋、膝;内收、内旋下肢; 背屈踝、趾

感觉障碍
偏盲 偏身感觉障碍:本体感觉如关节位置觉、 运动觉的减弱或丧失和疼痛

认知障碍
交谈、观察、检测、填表
(三)评定内容
感觉、肌张力、运动功能、平衡、协调 性、基本生活能力、步行能力
(四)评定分期
初期评定、初期评定பைடு நூலகம்末期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1.Brunnstrom评价法 2.上田敏评定法 3.Fugl-Meyer评价法 4.综合评定量表 Brunnstrom6阶段评价法:是脑卒中最常用的评定 运动模式的一种方法。其将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过 程根据肌张力的变化情况分为6阶段来评价运动功 能。(详见教材P20表2-3)

故脑卒中偏瘫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 致的运动控制和姿势调节功能的障碍。
异常肌张力

在脑卒中的不同时期表现不同:
1. 肌张力低下 正常; 2. 肌张力低下 增加 正常; 3. 肌张力低下 增加,持续处于肌痉挛状态; 4. 持续处于低肌张力状态。
肌张力影响因素和作用
影响因素:头部和躯干姿势、情绪、体位、温度、 年龄、生理状态等。 作用:肌张力的正常有助于正确姿势的建立和平衡 的恢复,同时可避免错误模式的形成。

在偏瘫的康复治疗中,调节肌张力是重要的一环。
联合反应

定义:指失去随意控制所释放的姿势反应,属于
异常的张力性反射。包括两种形式:

1. 对侧性联合反应:指若用力使健侧的肌肉收
缩时,可以诱发患侧的肌肉收缩,这种发生在健侧 和患侧之间的联合反应,称为对侧性联合反应。

2. 同侧性联合反应:发生在患侧上、下肢之间
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 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


5. 高同型半胱胺酸(homocysteine, Hcy )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6. 颅内血管发育异常: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
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并且可反复 破裂出血。
7. 炎症: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
选择:A1型题
1. 根据Brunnstrom6阶段评价法,脑卒中患者如果 偏瘫侧上肢、手及下肢为迟缓性瘫痪,无任何随意运 动,则该患者处于( A ) A.第I阶段 B.第II阶段 C.第III阶段 D.第IV阶段 E.第V阶段

2. 临床上对于脑卒中患者最常用的评定其偏瘫肢体 运动功能的方法是( C) A.Fugl-Meyer评定法 B.上田敏评定法 C.Brunnstrom评定法 D.Bobath法 E.Karen Margrethe法

总之,脑卒中危险因素分为三类
1. 生来就有的不可改变的因素:如年龄、性别、
种族、家族史及曾有过脑卒中的病史等。
2. 人体内外环境影响且可以调节控制的因素:
如全身或某些器官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 尿病等,以及个人生活方式和习惯而产生的可以改 变的行为因素,如吸烟、饮酒及不合理饮食等。
3. 其他因素:外伤、中毒、脑瘤、超重、高盐及高

B型题




A.Brunnstrom分级I级 B. Brunnstrom分级II级 C. Brunnstrom分级III级 D. Brunnstrom分级 IV级 E. Brunnstrom分级V级 3. 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 B) 4. 无任何运动( A ) 5. 可随意发起协调运动( C ) 6. 肌张力逐渐恢复,有分离精细运动( E ) 7. 协调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D)
(六)诊断要点

1. 定位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分析病变的部位,
是弥漫性还是局限性,然后再指出病变的具体部位。
大脑半球的病变:对侧中枢性面瘫、舌瘫、肢体偏瘫 与偏盲等; 小脑病变:剧烈眩晕、站立不稳、眼球震颤等; 脑干病变:交叉性瘫痪; 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明确病变的具体部位。
的反应。
临床表现

肌肉活动失去自主控制,常伴随着痉挛而出现,且 痉挛的程度越高,联合反应就越明显。 联合反应在偏瘫早期非常明显,尤其是当患者用力 活动来维持平衡、避免跌倒或紧张时更为明显。

共同运动

定义: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
发的一种刻板的协同动作。
表现:共同运动都伴有肌张力异常,多为肌张力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1. 高血压病:最主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有资料
表明,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 患者86%有高血压病史。

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约是普通人的4倍。
2. 糖尿病:高血糖是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
3. 高脂血症:增加血黏度,加速脑动脉硬化过程 4. 心脏病: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可能产
(二)脑卒中的分类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腔隙性脑梗塞 不包括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外出血 硬膜下出血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a attack, TIA)

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不足24小时者称为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