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相关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相关历史

相关历史记载

古琴,在古代称作“琴”、“七弦琴”,还有“绿绮”、瑶琴“丝桐”等别称。还有“伏羲制琴”、”神农制琴”、“舜作五弦琴”的传说,虽然上古神话故事的说法尚无考古支持,但是古琴起源十分久远是确定无疑的。琴,最早见之于典籍的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三千多年前的《诗经》。《诗经·周南·关雎(jū)》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都反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见,三千多年前的周代,琴已经流行。后来,由于孔于的提倡,文人中弹琴的风气很盛,并逐渐形成古代文人,必须具备“琴、棋、书、画”修养的传统。孔子在提倡琴乐之初就教导说君子乐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乐。操琴通乐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人与乐合一共同显现出一种平和敦厚的风范。在孔子的时代,琴乐还不仅仅是后世的君子个人的修身之乐,更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于琴乐之中,孔子听到了文王圣德之声,师旷听出了商纣亡国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气象就蕴涵在其中,人们膜拜它,赋予它关于道德的信仰。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中国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古琴伴随着人民生活,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借助琴来表达爱慕之心;嵇康面临死亡,还操琴一曲《广陵散》;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沉着,悠闲的琴音,智退司马懿雄兵十万;以及陶渊明弹无弦琴的故事等,都为千古传颂。长期以来,琴家们多认为“五弦之琴,文王,武王各加一弦”而成七弦琴,似乎古琴有生以来变化就不大。但随着出土文物的新发现,这一传统观念被动摇了。最早的实物琴是在距今约二千五百年,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中发掘出的五弦琴(五弦筑)和十弦琴。五弦琴长度与现代古琴相仿,而十弦琴长度是现代古琴的一半,琴体较高,且琴面不平,无徽位,因此基本上只能演奏散音,演奏泛音和按音都比较困难。战国中期和西汉则有比现代古琴短些的七弦琴出土,由此可以推测出几千年来古琴由多形到定形的过程。现在,我们参照古代文献,得到这样的印象:

汉以前的琴,面板和底板可以分合,琴面有装饰性的波状起伏,琴弦多少不定,少为五弦,多达二十弦,演奏时只弹空弦,自汉朝以后,琴面渐趋于平整,出现了局部可以使用左手按弦的七弦琴:

至魏末晋初,嵇康在他的《琴赋》中所描绘的琴,和我们现在常见的琴就十分相似了

东汉至魏晋时期,出现音乐家、音乐理论家蔡邕和嵇康。据蔡邕著作《琴操》所述,

现代古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蔡邕作有琴曲五首,合称“蔡氏五弄”;又传他曾用灶余焦木制成著名的“焦尾琴”。《胡笳十八拍》相传为蔡邕女儿蔡琰作。嵇康流传有琴曲四首,合称“嵇氏四弄”,并著有《琴赋》《声无哀乐论》等著作。著名古琴曲《广陵散》也在此时广为流传。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谱,南朝隐士丘明留下了文字谱《碣石调·幽兰》(现存唐代抄本)。附图

隋唐时期,古琴随其他音乐艺术一起得到繁荣。此时开始出现专业的古琴家,董庭兰就是盛唐时期名噪一时的琴家,擅弹《胡笳》等曲,流传作品有《颐真》。古琴制作在唐朝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若干斫琴名家,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环佩”为传世名琴,这些琴中有一些还可以弹奏。唐代还出现了减字谱,成为了记录古琴音乐主要谱式。

宋元时期,古琴开始出现明确的流派传承。第一个琴派浙派出现于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作《潇湘水云》)等。现存最早的减字谱、琴歌《古怨》作者为南宋姜夔。

明清时期,古琴流派纷呈,大量刊印琴谱,第一部琴谱《神奇秘谱》(朱权,1425年)保存了众多古曲。古琴艺术在清朝后期开始衰落,而由于战乱等原因,民国之后更是几近灭绝。至20世纪50年代,全国能琴者仅约百余人。期间,在苏州、上海一带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编印的《今虞》琴刊,为古琴的发展提供的新的机会和思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查阜西带领的古琴调查小组在中国琴人聚集的地区进行了普查,造访了多位琴人,收集了文字录音资料,整理出版了《存见古琴曲谱辑览》、《琴曲集成》等重要的参考资料,为古琴艺术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此后古琴逐渐纳入音乐专业教育体系,琴家管平湖、查阜西、吴景略、顾梅羹、张子谦、卫仲乐等在北京、上海等地研究传授古琴,古琴音乐得以走上复兴之路。琴家们除了恢复古曲之外,也尝试创作新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