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统治ppt21 人教版课件

合集下载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30张PPT)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30张PPT)

苏绣
纺织图
青花瓷: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 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和南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徽州民居
王家大院
晋 商 故 里
微 商 故 里
维护对外开放、发展经济……
课堂小结:
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应天(今南京)后迁都北京
明 朝 的 朱元璋
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 “安然朝中坐,却知 天下事”?明朝类似 的机构还有什么?
锦衣腰牌
锦衣卫印
东厂,明成祖在北京东安门北东厂胡同成立的 特务机构,由宦官负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东 厂 腰 牌
东 厂 木 印
钱宰玩牌
有个很有名的故事。 洪武年间,吏部侍郎钱宰 见朱元璋,朱元璋问他昨 晚干什么了,这位官员说, 和同僚玩牌,可是丢了牌, 结果不欢而散。结果朱元 璋拿出了一张牌,钱宰一 看,正是丢了的那张。也 就是说,你不知道当时打 牌的那些哥们哪个是锦衣 卫。很可能你的手下人就 是锦衣卫,这都无法得知。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 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 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钳制了思想,抑制了人们的思维。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新农作物。
花生
马铃薯
甘薯
玉米
向日葵
2、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苏州: 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 全国的制瓷中心
(1)在地方: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布政使司 (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 (司法)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都指挥使司 (军务)
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22张PPT)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22张PPT)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隐私权、自由权、平等权、 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 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 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 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 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 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中央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4)特务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 期设立东厂。
电影《锦衣卫》海报
锦衣卫印
明朝机构设置
强化皇权的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锦衣卫:陛下,这是昨天晚上宋学士家宴请宾客的情况。(把图 交给宦官递给皇帝) 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那些人呢? 宋濂(惊讶的表情):皇上是不是知道了(轻声)。谢皇上关心, 臣昨天和几个朋友聚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 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 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钳制了思想,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思考分享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 加强思想专制?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答:负面影响:对教育,许多读书人只知埋头苦读 经书以此进入仕途,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 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 人才的培养,;对选官,不利于培养真正对国家 有用的建设型人才,人们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 皇帝的忠实奴仆。
可发表个人见解
文体严格限于八 股文,僵化呆板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6张PPT)

(2)中央: 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皇帝 皇帝 中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读史料: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 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秦始皇
明太祖
创立
废相
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明朝丞相胡惟庸,开国老 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擅自 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洪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 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 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 建史上还属少见。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 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 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 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 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 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 经济的发展
1、农业
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
花 生 马铃薯
甘薯
玉米
向日葵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
苏绣
明代青花扁壶
3、商业
①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 ②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王家大院
明朝经济的发展
农业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 花生和向日葵等 棉纺织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手 工 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商业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从巩固国家的统一来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缓 和了社会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了经济; 但加强了对人民的镇压,特别是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说明皇帝依靠高压政策来维护统治;八股取士扼杀了 士人思想的进步,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预示着封 建制度的日益腐朽、渐趋衰落,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 了危机,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4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4张PPT)

吏 户 礼兵 刑 工
布政局 按察司 都司
经济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
随堂练习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D)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C)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 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 • 宋濂:禀皇上,有糖醋鲤鱼、宫保鸡丁、四喜丸子、京酱肉丝、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
瓜。 • 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很放心(面露笑容)。
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 • 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 • 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啊。
明朝的经济
5.明朝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明朝的经济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 制瓷中心。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皇 帝
课堂小结
中央 群臣 人民
地方
知识分子
废丞相和中书省 厂卫特务机构 废除中书省 八股取士
吏 户
皇礼 帝兵
刑 工
朱元璋强化皇权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 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朱元璋强化皇权
(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4张PPT)
朱元璋像
知识串联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朱元璋像
明 朝 疆 域 图
元末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明朝建立之初, “土地荒芜”、“居民鲜少”,政局不稳,人心浮动,面对严峻 形势,朱元璋充分意识到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重 要性,并着手进行 改革 。
明朝地方军事机构设置
2、措施
(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王。
(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 军都督府。
问题思考(P67)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 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 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 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防 止了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 加强了皇权。)
• 5.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6.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7.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朝建立、明太祖和 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2、辩证认识加强君权的影响。 3、正确理解“八股取士”的 影响。 4、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
创景设情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 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有一幅 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 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朱元璋,却 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24张)(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24张)(共24张PPT)

4、八股取士(思想)
(1)内容: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来自
“四书”“五经” 。
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2)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
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文体段落:
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 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 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 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 分组成。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 格式里,字数也有限制。
想一想: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朝代 西周 秦朝 元朝 明朝 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设三司
思考:你能发现我国古代地方行政
制度演变总的趋势是怎样的?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三、发展经济
1、农业:引进了南美洲的玉米、甘薯、
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 (1)棉织业在明代已
从南方推向北方 (2)苏州是明代的丝织 业中心 (3)景德镇是全国的制 瓷中心。
为监视臣民,朱元璋、明成祖分别设 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
冤错案。
廷杖
明太祖时,为了提高皇帝的权威,采用“廷
杖”惩处大臣。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
是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
(4)影响:
材料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 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影响:脱离了实际,禁锢了思 ——顾炎武 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课件(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课件(共25页)
朱元璋
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 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
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
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 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任务
1.明朝的建立 2.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系列措施; 3.科举考试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等内容。
重难点
朱元璋强化皇权和科举考试的变化
2020/8/11
一、明朝的建立
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 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 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自主学习完成)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元朝灭亡的时间: 1368年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3、设立特务机构: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 2020/8/1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课件(共25页) 目的: 监视官民 职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发展:明成祖成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史称“八股取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2)军事上: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 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共29张PPT)
考试大权的文体格式、段落 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称为“八 股文”。 加强思想控制。
八股文的考试范围是儒家经典“四 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 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 得自己随意发挥。
分组讨论八股取士的积极 影响和消极影响。
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 考试。禁锢了知识分子的 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材料一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 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 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 帝作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 了专制皇权。
材料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 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 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 《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
晋商 徽商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
时期。这些措施的确达到了加强 君权,巩固统治的目的,但不少措 施如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也带 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 的进步。我们今天应该从吸取教 训,创建更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 进步的社会环境。
锦衣腰牌
东厂腰牌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材料一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 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 分组成。
材料二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 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 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反映了明朝在科举制度方面 发生了什么变化?明朝进行这一 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是 什么?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 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共21张PPT)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2张PPT)

D.四书五经
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 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 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 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 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明太祖时,为监视官民,设立锦衣卫,授予侦察、 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正式的军 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 和监狱,俗称“诏狱,诏狱里采取剥皮、抽肠、 刺心等种种酷刑。明成祖时还设了东厂,明宪宗 又加设了西厂,三大机构统称为厂卫特务机构。
材料一:东厂设立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由宦官控制,“缉访谋逆、 妖言、大奸恶”,甚至连锦衣卫的活动也在东厂侦查范围内。东厂只对皇 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 之端。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酷刑,制造了大量冤案。
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 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胡惟庸是明朝的开国谋臣之一,在 明朝建立初期,被任命为丞相,独揽中 书省大权。他在任期内,结党营私,权 倾朝野,几乎一个人垄断了朝政,对皇 权造成极大的威胁,引起朱元璋忌惮, 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 胡惟庸,并株连九族,牵连致死的人有 三万多,史称“胡惟庸案”。
状元
榜眼
探花
进士

童生
殿试
贡士 秀才
会试
举人
原因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措施

部编人教版第14课明朝的统治优质课课件(共36张PPT)

部编人教版第14课明朝的统治优质课课件(共36张PPT)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3、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最突出的表现是(
C)
A、废除行中书省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废除丞相
D、八股取士
4、明十三陵之一明成祖的长陵位于北京西北郊,下列 选项与明成祖无关的一项是( A ) A、废除行中书省
C、迁都北京
B、发动“靖难之役”
D、执行削藩政策
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材料一所描绘的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什么朝代? 2、与材料一有关的选官制度在唐朝时得到了怎样的完善?
隋朝
唐太宗、扩充国学。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唐玄宗、增考诗赋。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最有可能是a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bb33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最突出的表现是aa废除行中书省bb废除丞相c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dd八股取士44明十三陵之一明成祖的长陵位于北京西北郊下列选项与明成祖无关的一项是aa废除行中书省bb发动靖难之役cc迁都北京dd执行削藩政策ca材料题
这种烦恼是怎么解决的?
明朝行政示意图


吏 内
殿阁大学士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部 阁
设立内阁(明成祖时),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朱元璋:爱卿,昨晚你家挺热闹的吧? 宋濂:回皇上,我请了几位好朋友,让 下人准备了几个好菜,喝了点酒。 朱元璋:都跟哪些人啊?左边坐着谁,右 边坐着谁? 宋濂:(战战兢兢地)我左边坐着老赵, 右边坐着老孙。 朱元璋:哈哈哈,卿家没有欺骗我,忠臣 哪。(笑着摸出一张图)你看这是昨天你们 的座次图吧? (宋濂吓出一身冷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6张PPT)

丝 织 品 山 茶 禽 鸟 图
景 德 镇 青 花 瓷
3.商品经济的活跃(图为北京城《皇都积胜图》)
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 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 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 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
图为考场和看榜图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 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八股取士”的影响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 的人为了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 意的顺从者。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朱 元 璋 锦 强 衣 化 卫 皇 权
目的: 为监视官民
职能:掌管侍卫、缉捕、
刑狱诸事,保护 皇帝,镇压官民 由皇帝直接指挥, 特点: 不受法律的约束。
结合材料,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 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材料一: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 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 的奏章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 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 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材料三: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 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 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 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 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容易形成专权, 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 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危机。它是 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 上的表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ppt(25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ppt(25张PPT)

【小组讨论】特务机构(厂卫制度)的危害到 底有多深呢?
危害:实行恐怖统治,特务无处不在,滥杀 无辜,无恶不作,厂卫制度成为明代政治上 的一个毒瘤。
如果皇帝昏庸或被特务首领控制,会用来陷 害终良,滥杀无辜!使国家陷入黑暗统治!
明熹宗
魏忠贤
(五)思想控制:八股取士
(1)出题内容: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性质:儒家经典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小组讨论】 (一)面对残破不堪的明初局面,如果你是
朱元璋,你会怎样来治理明朝呢?
(二)朱元璋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治理国 家的呢?
(一)行政上
1.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皇帝
六部等中央机构
承宣布政使司 (政令、财富)
提刑按察使司 (司法)
都指挥使司 (军政)
结果:地方权力直属中央 加强了中央集权
贪官又气又急,叫人抓这个少年,少年化作一只鸟飞 上天空,边飞边大笑不止······
这段故事说了一个 颇具神话色彩的人 物,他是谁呢?
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事,您知道多少呢?
明太祖帝王像
明太祖真像
【一】由“放牛娃”到“开国皇帝”
应天 明朝疆域图
【读书填空】(明朝的建立情况P72) (1)时间:( 1368年 ) (2)都城:( 应天(南京) ) (3)年号:( 洪武 ) (4)庙号:( 明太祖 ) (5)治世:( 洪武之治 )
读材料,思考八股取士的危害?
从材料,你如何看待八股取士?
1.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秦朝) 咸阳之郊所坑者。
——顾炎武:《日知录·拟题》
2.若今之时文(按:八股文),直是无用。
——徐光启:《徐光启集》
扼杀人的发明创新意识,读死书,循规蹈矩,呆板做事。

明朝的统治ppt课件

明朝的统治ppt课件
“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 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1.在地方: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改制前
改制后
地方
地方
行省
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民政、财政) (司法) (军务)
互不统属、互相牵制
1.在地方: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元朝灭亡是由于“君 弱臣强”,最近还有 人反映丞相意图谋反, 朕寝食难安啊
制瓷业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青花瓷
手工业的发展总体特征:水平高、规模大、基地多
皇都积胜图 南都繁会图卷
北京
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南京

晋商,通常指明清

500年间的山西商


人。


徽商,徽州(府)
籍商人的总称。兴

盛于明中叶以后,
州 古
历时四百多年,清

末民初,渐趋衰落。
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商帮
八股文
【中股】 【后股】
(2)题目解释: 朱熹的《四书集注》
(3)文体:
【入手】
【束股】
程文用八股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大臣刘基所定 (洪武三年,1370),而八股文走向成熟当在
八股文
明代成化(1465-1487年)以后。 顾炎武说:“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
于成化以后。”
(4)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总论
• 锦衣卫 特务机构
目 的: 监视官民 职 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特 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作 用: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加强皇权
影视剧中东厂人物形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共25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共25张PPT)

锦衣卫印
强化皇权
内 (辅助政务) 阁
皇帝
厂 (耳目爪牙) 卫
中 央
五军 都督 府 (军务)
六 部
(行政)
都 察 院 (司法)
藩王
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空印案”——整顿吏治,杀人立威,杀鸡儆猴 “胡惟庸案”——最后一个宰相倒台 “郭桓案”——“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 家大抵皆破” “蓝玉案”——“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
明朝。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
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
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
施吗?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一、明朝的建立
时 间: 1368年 建 立 者: 朱元璋
(明太祖) 都 城: 南 京
思考:观察地图,试着标注一 下明朝的疆域范围。
东起朝鲜西吐番,南包 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 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 四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 里石溏”尽入版图。
明初四大案
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
问题思考 结合课文与材料,想一想:明朝的选官制度有哪些变化?
“我定下的文体叫八十股,句句对仗平仄要调。考 得你昼夜把心血耗,考得你大好青春等闲抛。考得 你不分苗和草,考得你手不能提来肩不能挑,考得 你头发白牙齿全掉,考得你弓背又驼腰。年年考, 月月考,活活考死你这命一条!”
--《明史·地理志》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二. 朱元璋强化皇权
材料 “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 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 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 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朝的统治ppt21 人教版

明朝的统治ppt21 人教版

农 业:新农作物的引进 手工业:棉纺织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商业:晋商、徽商
明朝引进的农作物——玉米
明朝引进的农作物——甘薯
明朝引进的农作物——马铃薯
明朝引进的农作物——花生
苏州的丝,杭州的绸,南京织布苏杭愁
棉织业中心 棉织业中心
丝织业中心
松江质地好,无锡花色新,棉布生产成中心
纺织图
←景德镇陶瓷博 物馆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 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 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1.明朝的建立
2.朱元璋强化皇权
3.科举考试的变化
4.经济的发展
一、明朝的建立
元末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 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
牛羊。17岁那年,父母、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加强君权的措施 (1)废除丞相、创内阁 (2)设立锦衣卫 (3)迁都北京
历史与现实: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 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 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 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 哪些影响?
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设立特 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 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 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 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五彩仕女婴戏图罐
晋商豪宅乔家大院
废行省,设三司 地方

农业 引进作物新品种


废丞相和中书省, 中央

权分六部


展 手工业 纺织业、制瓷业发达
设立厂卫机构 臣民 皇


实行八股取士
知识 权 分子

济 商业 商品经济活跃
1.明朝建立是在( C )
A.13世纪60年代 B.13世纪80年代
C.14世纪60年代 D.14世纪80年代
一个叫宋濂的官员请客喝酒。第二天,朱元璋问他喝 酒了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做了哪些菜。宋濂一一回答, 朱元璋笑着说:“全对,你没有骗我。”
请问: 1.朱元璋为什么会知道宋濂请客的详细情况? 2.厂卫机构的职责、作用是什么? 3.如果你是宋濂,你会怎么想?
锦衣卫出行图
3.科举考试的变化
“四书”
“五经”
2.“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C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一到 图三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D )
图一(汉)坐而论道 图二 (宋)站议时政 图三 (清)跪受笔录
“八股取士”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应如何评价“八股 取士”?
积极影响: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 法,使考试更加规范化,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 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消极影响:对人们的思想有束缚作用,扼杀了许多人才 的创造性思维,助长了为了当官而读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 的坏学风。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极大 的阻碍。
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命题范围: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答题观点: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 文 体: 必须分成八个部分
4.业:棉纺织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商业:晋商、徽商
明朝引进的农作物——玉米
明朝引进的农作物——甘薯
明朝引进的农作物——马铃薯
明朝的建立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府(今南京) 开国皇帝: 朱元璋(明太祖)
在我国历史上,像朱 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明朝疆域图
2.朱元璋强化皇权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 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 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 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 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是指文章的八 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 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 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 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 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 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 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 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
明朝引进的农作物——花生
苏州的丝,杭州的绸,南京织布苏杭愁
棉织业中心 棉织业中心
丝织业中心
松江质地好,无锡花色新,棉布生产成中心
纺织图
←景德镇陶瓷博 物馆
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 大,瓷器的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 进一步巩固了在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
景德镇的制瓷业→
五彩加金凸雕博古棒槌瓶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 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1.明朝的建立 2.朱元璋强化皇权 3.科举考试的变化 4.经济的发展
一、明朝的建立
元末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 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 牛羊。17岁那年,父母、 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 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 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 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 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 队伍南征北战,于1368年建立明朝。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4. 《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 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 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 A.科举考试 的文章形式必须按照连续的八个部分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