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记录
杨础中心卫生院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记录

杨础中心卫生院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记录时间:20xx年xx月xx日地点:杨础中心卫生院大会议室参与人员:全体员工培训内容:1.职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2.岗位操作规范3.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4.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培训记录:1.职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培训开始时,培训师向员工们强调了职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职业安全意识指的是员工对自身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有所认知,并能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同时,大家还学习了一些职业安全的基本知识,如事故和伤害的定义,常见的职业病等。
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得员工们更加了解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2.岗位操作规范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培训师重点介绍了各个岗位的操作规范。
不同岗位的员工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安全风险,因此他们需要了解自己岗位的操作规范,以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一些典型的岗位如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等,在培训中,他们被重点介绍了各自岗位的安全操作要求和常见的安全事故案例。
3.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为了更好地保护员工的安全,培训师向员工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防护设备,并详细讲解了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
比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员工们学习了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设备,在日常工作中保证自己的安全。
4.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最后,培训师向员工们介绍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气体泄漏等,对员工的安全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培训师向员工们详细介绍了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应急处理措施,以便员工们在面对这些事件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培训总结:本次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使得员工们对职业安全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了职业安全的基本知识。
同时,培训还强调了不同岗位下的安全操作规范,让员工们更加了解自身岗位的安全要求。
此外,通过学习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员工们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作为杨础中心卫生院的员工,我们要不断提升职业安全意识,积极履行岗位职责,遵守操作规范,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8篇]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ecd2f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7.png)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第一篇职业卫生培训记录层次:□公司(厂、处)、□分公司(车间)一、职业病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 射线,γ射线,细菌接触粉尘,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均可引起职业病,一般将这类职业病称为广义的职业病。
二、职业危害因素来源1、粉尘:采掘、运输及提升等各生产过程中均能产生粉尘。
根据不同性质的矿山,粉尘性质不一样。
2、噪声:采掘、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气、破碎等生产过程中均可能存在。
3、振动:产生振动的常用工具有凿岩机、气锤等、砂轮机、抛光机、电锯等、风钻、手摇钻、钻孔机等。
4、高温、高湿: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达85%以上,通风又不畅,就形在成湿热环境。
5、化学毒物:井下存在的硫化氢和放炮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以及根据矿山的性质存在的化学毒物如铅、锌、锰及其化合物等。
6、生物因素: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各种细菌、霉菌和真菌,人体寄生虫等。
三、职业危害后果可导致的法定职业病,如矽肺、手臂振动病、噪声聋、硫化氢中毒、氮氧化合物中毒、二硫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四、防护方法1、工程防护:1)防尘通风防尘、湿式作业、喷雾洒水、水封爆破、除尘设备等。
2)防毒通风防毒、洒水防毒3)防噪选用低噪设备,设减振垫、隔声装置等。
4)防振控制振动源、减少作业时间.2、个体防护按照行业标准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根据具体情况配备特殊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噪耳塞、自救器、防振手套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培训记录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培训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
疗质量及医护人员院感知识水平。
我院于2014年9月3日下午3:00分,由控感科组织,谢莉芹主讲,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进行学习,共有32名医护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上,全院医护人员全面系统的学习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原则,职业暴
露的定义及分类,引起职业暴露常见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发生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会议最后,对参会医护人员进行了一次院感模考,进一步的巩固此次学习内容。
通过培训,提升了全院医务人员对院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和巩固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有力促进了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为全院医疗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骨科医院院感办。
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 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医务人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以降低感染风险。
2. 感染控制和预防:培训内容还包括感染控制和预防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正确的手卫生、消毒和消毒流程、医疗废物处理等。
3. 暴力和冲突管理:医务人员需要学习如何应对患者和家属的暴力威胁,以及如何有效地处理冲突和危险情况。
4. 职业疲劳和工作安全:培训还应包括有关职业疲劳和长时间工作对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5. 紧急情况处理:医务人员需要学习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包括火灾、震灾、患者突发状况等。
除了培训内容,还需要定期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和复习,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和知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总之,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对于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医疗秩序,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医疗机构应该重视这项培训工作,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安全、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对于医疗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而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风险,并确保他们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安全。
首先,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传染病和致病微生物。
因此,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护目镜,以及正确的手卫生方法。
培训中需要重点强调如何防止感染传播,包括在工作场所内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准确识别感染者、隔离和消毒程序的规范以及如何正确地处置医疗废弃物。
此外,医务人员还需要学习如何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引导他们采取适当的感染防控措施。
其次,医务人员也可能会面临来自患者和家属的暴力威胁。
医疗机构应该为医务人员提供应对紧急情况的培训,教授他们如何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并通过适当的沟通和冲突管理技巧来处理暴力和冲突情况。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各临床医技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对合同制、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各临床医技部门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职责
(1)院感科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2)人事科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4)各临床医技部门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5)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6)各级安全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对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送检测结果。
(7)各临床医技部门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2.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医疗机构安全培训记录内容

医疗机构安全培训记录内容一、培训目的医疗机构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医疗机构的安全运营,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内容1. 安全意识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和真实事例,向医疗工作人员传达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安全第一。
2. 火灾防控培训:介绍医疗机构的火灾危险源和火灾防控措施,教授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灭火技巧,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3.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介绍医疗机构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暴雨等,教授应急疏散和救援技巧,提高医疗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医疗器械使用培训:详细介绍各类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医疗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医疗器械,防止因误操作导致的意外事故。
5. 感染防控培训:介绍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授医疗工作人员正确佩戴和脱戴防护用品的技巧,提高感染防控能力,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卫生。
6. 医疗纠纷处理培训:介绍医疗纠纷的常见类型和处理方法,培养医疗工作人员正确处理纠纷的态度和技巧,维护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三、培训方式1. 线下培训:邀请专业人员为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培训,通过讲解、示范和互动,提高培训效果。
2. 在线培训: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培训,提供培训课件和视频,让医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四、培训效果评估1. 知识考核:通过组织知识测试,评估医疗工作人员对安全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发现掌握不足的地方,并及时进行补充培训。
2. 实操演练:组织模拟火灾、突发事件等实操演练,考察医疗工作人员在实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五、培训记录管理1. 培训记录:对每次培训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参与人员等,以备后续查阅和评估。
2. 培训证书:根据培训记录,颁发培训证书给参与培训的医疗工作人员,鼓励他们在安全培训中取得优异成绩。
医院职业安全制度及记录

一、引言医院作为救治患者、保障人民健康的场所,其职业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保障医院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预防和减少医院职业危害,降低医疗风险。
3. 规范医院职业安全管理,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4. 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制度内容(一)组织管理1. 成立医院职业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2. 各科室设立职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科室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1. 对医院各项工作流程、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识别。
2. 对识别出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危害等级。
3. 对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并定期更新。
(三)职业危害防护措施1. 根据危害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个人防护、工程控制、隔离等。
2. 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制定岗位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3. 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四)职业健康监护1. 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2.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职业健康意识。
3. 对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
(五)事故报告与处理1. 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立即报告医院职业安全管理委员会。
2. 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制定整改措施。
3. 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事故不再发生。
(六)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职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院员工的职业安全意识。
2. 利用医院内部刊物、宣传栏等渠道,普及职业安全知识。
3.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职业安全培训,确保其掌握基本职业安全技能。
四、记录要求(一)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记录1. 记录内容:危害因素名称、危害等级、评估结果等。
2. 记录形式:电子文档或纸质文档。
卫生院安全教育培训记录(2篇)

第1篇一、培训时间2023年3月15日二、培训地点卫生院会议室三、培训对象卫生院全体职工四、培训目的1. 提高卫生院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2. 熟悉和掌握卫生院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 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卫生院的正常运营。
五、培训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2. 卫生院消防安全知识3. 医疗废物安全处理4. 医疗设备安全操作5.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6. 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7. 卫生院内部安全管理六、培训过程1. 开场致辞本次培训由卫生院院长主持,院长首先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求全体职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培训,确保卫生院的安全稳定。
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由卫生院安全主管进行讲解,详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使职工明确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3. 卫生院消防安全知识由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授课,内容包括火灾的预防、初期火灾的扑救、火灾逃生与自救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职工深刻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
4. 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由环保部门的专业人员讲解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运输、处置等环节,要求职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废物安全。
5. 医疗设备安全操作由设备科专业人员讲解医疗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等,强调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6.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由护理部专业人员讲解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要求职工在接触患者或进行可能产生感染的操作时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7. 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由卫生院应急管理部门专业人员讲解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包括心肺复苏、创伤处理、火灾逃生等,使职工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援技能。
8. 卫生院内部安全管理由卫生院安全管理员讲解卫生院内部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等,要求各部门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
护士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一、培训时间:2021年9月15日二、培训地点:医院会议室三、培训对象:全院护士四、培训内容:1.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2.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防范3. 护理文书规范与书写4. 医疗废物处理与职业暴露防护5.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五、培训主讲人:护理部副主任、安全专家六、培训记录:一、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1. 主讲人介绍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性,强调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职业风险,如感染、化学伤害、生物伤害等。
2. 讲解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科学防控。
3. 介绍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具体措施,如: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手卫生、无菌操作、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
4.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
5. 护士提问环节,解答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
二、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防范1. 主讲人介绍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发生原因及危害。
2. 分析典型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如:用药错误、跌倒、压疮、误吸等。
3. 讲解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完善护理操作规范、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等。
4. 组织护士进行不良事件案例分析讨论,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护理文书规范与书写1. 主讲人讲解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强调规范书写护理文书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作用。
2. 介绍护理文书的种类、格式及书写要求。
3.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护理文书书写中常见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 组织护士进行护理文书书写练习,提高护士的文书书写能力。
四、医疗废物处理与职业暴露防护1. 主讲人介绍医疗废物的定义、分类、危害及处理原则。
2. 讲解医疗废物处理的操作规范,包括:分类收集、包装、运输、处置等。
3. 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如:注射器、锐器伤、血液暴露等。
4. 组织护士进行医疗废物处理与职业暴露防护的模拟操作,提高护士的实践能力。
五、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1. 主讲人介绍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强调心理压力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防治培训记录

局部通风系统由排风罩(吸气罩)、风道、净化器、风机和排气筒组成。从环保角度考虑,只有局部排风系统才能实现净化。
4、高温危害预防与控制
①高温作业定义: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度或2度以上的作业。
②生产性热源: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和工件等。
③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
④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的流动和热辐射四个因素。
⑤高温作业的类型:一类是高温、强辐射热作业,属于干热型作业。另一类是高温、高湿作业,这种作业又称湿热作业。
⑥高温的危害
在高温条件下作业主要的生理功能改变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泌尿、消化系统变化。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同时高温作业可引起职业中暑。
(3)通风净化:受技术及经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有毒物质逸散且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必要的机械通风排毒、净化装置,使生产场所达到卫生标准。
通风排毒主要有两种形式全面通风、局部通风。
1)全面通风
采用全面通风时,应不断的向车间内供应新鲜空气或符合一定要求的空气,同时从车间内排出有害空气。要使全面通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根据车间的用途,生产工艺布置、有害物质散发源位置及特点、人员操作岗位和其他有关因素合理的组织气流、确定合适的通风换气量。
用人单位无营业执照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其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患职业病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给予劳动者一次性赔偿。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由原用人单位对患职业病的劳动者承担的补偿责任;用人单位解散、破产的,应当依法从其清算财产中优先支付患职业病的劳动者的补偿费用。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 (1)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培训主题:
《职业病防治法》
培训人:程言君
培训时间:
记录人:丁时宏
培训内容:
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危害防的工作岗位应设置警示标示和中文警示说明。
(4)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须配备相应的急救用品和设施。
(5)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1)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等;在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示和警示说明。
c)享有知情权,有权了解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相关待遇等。
d)享有卫生防护权,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e)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在职业病防治中,除用人单位要履行其应有的义务外,劳动者也有责任履行下列义务:
1、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3、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二、劳动者如果不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用人单位如何处理?
f)享有拒绝违章作业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作业。
g)享有参与决策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h)享有工伤社会保险权。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1)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2)人事科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医院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主办科室
负责人
培训时间
地 点
培训主题
职业安全防护的教育培训
培训对象
全体医护人员
培训人数
人
本次培训目的:为做好医院卫生检测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
本次培训内容: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医院各临床医技部门。
2.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3)各临床医技部门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5)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教育培训记录

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教育培训记录哎呦,说到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教育,这可真得好好聊一聊。
你想啊,医院里面的医护人员可都是“前线战士”,他们不光要治病救人,还得跟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传染源打交道。
说白了,身边的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是在和健康“敌人”对抗,那可不是什么轻松活儿。
所以,保护好自己,那是最基本的责任啊。
每年医院都会组织一系列的安全防护培训,简直就像给医护人员开设了“生存技能课程”。
这培训课程可不止是讲讲理论,还要教你如何穿戴防护服,如何消毒、如何处理突发状况,甚至要教你怎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崩溃。
可不是开玩笑的哦,有时那场面真的让人目瞪口呆。
穿上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像个“外星人”,全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连个手指头都看不见。
要是穿得不合适,走几步就感觉像是浑身上下都有几百斤的压力。
所以呢,每次培训时,老师总会重点讲解怎样才能把防护服穿得又舒适又紧密,不能松松垮垮的,那样可就不安全了。
不仅如此,口罩、护目镜、手套这些小装备也是大有学问的。
想象一下,口罩戴得不合适,空气里头的细菌就趁机溜进了身体,护目镜戴得太松,眼睛周围的“战斗”区域就没有保护好。
很多人以为戴个口罩就万事大吉了,结果一出汗、口罩就开始滑落,呼吸不畅,啥都看不清,等于白戴了。
所以每次培训都要反复强调,口罩和护目镜的佩戴方法必须是标准的,连一点点的缝隙都不能有。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穿脱防护服了。
想象一下,穿脱一次防护服简直比上战场还要严谨,一不小心就可能把病毒带回自己身上。
每次培训时,老师都特别重视穿脱防护服的环节。
首先是洗手,洗到手发白的那种,接着是消毒,喷个消毒液,你会觉得自己瞬间变成了一个超高效的清洁工。
然后是穿戴每一件装备的时候,要一件一件的把它穿好,特别是手套,千万不能随便套上,必须保证没有裂口,戴得贴合你的手腕。
脱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中招”了。
不过话说回来,培训除了这些技术性的环节,也有不少搞笑的内容。
比如每次大家都在模拟病房场景,做得很认真,结果一回头,看到一位同事穿得像个“太空人”一样,在那摇摇晃晃地走来走去,大家忍不住笑出声。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医院各临床医技部门。
2. 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5)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4. 一般规定
(1)医务科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各临床医技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对合同制、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7) 各临床医技部门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培训人员签名:
(3)各临床医技部门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4) 各临床医技部门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5)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培训记录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培训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及医护人员院感知识水平.我院于2014年9月3日下午3:00分,由控
感科组织,谢莉芹主讲,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进行学习,共有32名医护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上,全院医护人员全面系统的学习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原则,职业暴
露的定义及分类,引起职业暴露常见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发生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会议最后,对参会医护人员进行了一次院感模考,进一步的巩固此次学习内容。
通过培训,提升了全院医务人员对院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和巩固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有力促进了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为全院医疗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骨科医院院感办
2014年9月3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桥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会议室
人员:全体员工
主讲:
内容:医院职业安全防护
一、定义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医疗操作、医技诊查等医疗活动中暴露于感染性疾病、各种化伤因子及医疗垃圾等的危害所采取的防护措施。
(传染病职业暴露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二、分级管理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严格执行分级防护制度。
医院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岗位职业风险分级着装。
(一)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防护装备: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二)加强防护:防护对象:
1.进入感染性疾病科诊室、留观室、病区的医务人员。
2.可能接触病人体液或污染物品的医、护、技、工勤等人员。
3.转运传染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防护装备:
1.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2.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3.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4.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5.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6.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三).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对传染病尸体进行解剖的医务人员。
防护装备: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增加使用负压面罩或其他有效的防护用品。
防护要求: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与反复训练,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三、医院常见职业安全防护应急处理
(一)化疗药物
1.化疗药物污染的应急处理。
1.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如:操作中不慎将药液溅到黏膜或眼睛,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果溢出到桌面,应用棉纸或纱布吸附药液,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桌面。
1.2立即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性质,遵医嘱用药。
2.防护措施
2.1应用化学药物的护理人员要进行相关岗前培训,定期进行防护知识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
2.2化学药物由静配中心统一配置,配置室要求配置必要的防护措施,
能够自然通风,安装排气扇。
2.3护理人员在配置化疗药及为病人进行化疗药物的穿刺注射时,应戴口罩、帽子及双层手套,有条件的应戴护目镜,穿防护服。
2.4配置和使用化疗药物后的垃圾和空药瓶,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装入黄色垃圾袋,容器要加盖,防止化疗药物挥发于空气中污染环境。
2.5化疗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应盛放于加盖容器内并立即处理。
2.6严格化疗药物管理,设专人专柜保管,药瓶有损坏应及时处理,防治污染环境。
3.处理流程出现化学药物污染→用流动水冲洗(污染黏膜和眼睛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污染桌面时用面纸吸附)→就诊→遵医嘱用药(二)化学消毒液、化学药品、菌(毒)外溢
1.应急处理
1.1污染皮肤黏膜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用流动水冲洗15-20分钟,视情况就诊,遵医嘱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
1.2发生皮肤刺伤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对伤口进行挤血,用流动水冲洗并消毒,视情况就诊,遵医嘱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
1.3如果溢出物是易燃品,熄灭所有明火,关闭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
1.4避免吸入溢出物的挥发气体,必要时加强通风,将溢出物清理干净。
1.5若外溢在防护服上,应立即更换,并对防护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2.防护措施
2.1操作时应戴好手套、防护服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
2.2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
2.3遵守医院和有关部门关于剧毒、有害物质的保管规定,集中存放,容器密闭,有醒目标识。
2.4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化学药品菌(毒)株容器加盖。
3.处理流程:出现化学消毒液、药品外溢→停工→流动水冲洗(皮肤刺伤时先挤血→流动水冲洗→消毒)→就诊→遵医嘱用药;溢出物是易燃品时→熄灭明火→关闭电源→加强通风→清理溢出物。
(三)汞外泄
1.汞外泄污染的应急处理体温计破损致汞外泄和血压计水银管松动或破损致汞外泄,均应立即停止操作,戴口罩、橡胶手套,用注射器或硬纸迅速将汞收集至瓶中加盖保存,并开窗通风,用清水擦拭污染的台面或地面,最后将收集的汞交医学装备部。
2.防护措施
2.1定期检查血压计,发现水银管松动、裂痕立即维修,每年交送计量部门进行检测,确保正常使用。
2.2体温计集中消毒时,小心谨慎,规范操作,尽量减少损坏事件。
3.处理流程出现汞外泄污染汞外泄污染→立即停止操作→戴口罩、手套收集→交医学装备部→开窗通风→用清水擦拭台面或地面。
四、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报告流程
(一)发现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现场处理,同时口头或电话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夜间或节假
日报告总值班,必要时上报主管院长或院长。
科室12小时内填写职业安全防护事件报告表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二)相关职能部门接到职业安全防护事件上报后,进行原因分析,需多部门协同解决的,上报质控办组织讨论。
(三)职能部门每季度对相关职业安全防护事件进行汇总,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