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诊断中枢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渐明显,强化逐渐明显。
医学下载吧
14
医学下载吧
15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 脑肿瘤
2.脑膜瘤
最常见的颅内脑实质外肿瘤。
多发于40-60岁,女性多见。 好发于脑表面有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幕上多见,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最多见
,其次为蝶骨嵴、嗅沟及前颅窝底、鞍结节、小脑桥脑角等。 多为球形或分叶形,血供丰富,包膜完整,分界清楚。少数呈扁平状或盘状
,沿脑表面蔓延。可见钙化。
CT表现:等或高密度,边界清楚,球形或分叶形,与大脑廉小脑幕 颅骨相连,明显均一强化。
MR表现:等T1等T2信号,边界清,有包膜,强化明显,有“硬膜尾 征”。
医学下载吧
16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脑肿瘤
3.垂体瘤
鞍内最常见的肿瘤。>1.0cm为大腺瘤,<1.0cm为小腺瘤。 大腺瘤CT表现:蝶鞍扩大,葫芦状等或高密度占位,邻近组织受
医学下载吧
8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头CT图像
正常所见 三 CT图像
脊椎CT图像
医学下载吧
9
医学下载吧
10
医学下载吧
11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正常所见 四 MR图像
医学下载吧
12
脑肿瘤MR诊断
• 诊断要点
❖ 定位诊断 脑外肿瘤特点:靠近颅骨或脑膜、同侧的蛛网膜
下腔增宽、脑实质挤压征
直接征象:信号(囊性或实性、实性内是否有囊变、出 血、钙化、坏死)、大小、形态、边缘、数目
度出血灶。
医学下载吧
23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3.动脉瘤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是SAH的常见原因。

神经系统检查和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检查和定位诊断
位置
复合(皮层分析)皮定位、图形、实体、
两点、重量
感觉系统解剖生理
感觉传导路 特点 1、交叉(二级)
对侧支配
2、神经元
三级
痛、温觉传导路:
皮痛温觉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后角细 胞→白质前联合→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触觉)
→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深感觉传导路:



躯 干


蚓部

右下肢
左下肢
小脑纤维:同侧支配 小脑功能: 1.协调动作
2.平衡功能 3.肌张力调节 定位:1.蚓部病损=躯干平衡障碍 2. 半球病损=同侧协同动作障碍。 3.弥散全小脑=平衡障碍
+共济失调(炎症)
共济失调
感觉性共济失调:深感觉缺失引起,多累
及下肢。
小脑性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和肌张力减低,
构音障碍
真性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小脑病变 肌肉病变
假性球麻痹
真性球麻痹
–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 双侧皮质延髓束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延髓或双9、10、12
– 无舌肌萎缩纤颤 – 伴有强哭强笑 – 咽反射亢进 – 下颌反射亢进
– 吸允反射、掌颏 反射存在
–舌肌萎缩纤颤 –无强哭强笑 –咽反射消失 –下颌反射存在 –吸允掌颏反射消失
3. 阅读中枢病变: 顶叶角回
病变:失读症 看字认识,读不出, 无视觉X
4. 书写中枢病变 额中回后部
失写症
5. 命名性失语——能讲述物体的 用途,不能称呼物体的名称
言语障碍的定位诊断
失语: 运动性失语——优势半球额下回后方及岛盖区病

感觉性失语——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 命名性失语——优势半球角回病变 失读——优势半球角回的病变 失写——优势半球运动前区的病变、额中回后部 失算——优势半球顶叶的病变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这个一定要看!!!)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这个一定要看!!!)

神经系统疾病分析诊断一、分析诊断步骤1.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2.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

是从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

3.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断。

(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常等)A.血管性:急性起病,速达高峰。

B.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数周发展至高峰。

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时至1天达高峰。

伴有感染症状。

C.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复发。

D.变性: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但主要侵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

E.外伤性:明确外伤史。

F.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G.遗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期发病。

H.发育异常。

二、分析诊断原则1.意义: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处。

2.原则: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临床诊断多从此二大障碍着手分析。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特征1.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等。

2.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变所产生的手足徐动症等。

3.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4.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

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

四、定位诊断的步骤1.归纳:根据病史以及查体所见,归纳提取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2.分析:损伤哪些结构可导致出现这些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3.定位:什么部位损伤最能满足临床所见的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结构基础(即在有限区域内能造成相关结构的同时损伤)。

根据中枢神经各部分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特点,推测最为可能的损伤部位;并根据在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伤后临床表现的特点不同,推断损伤部位的高低(阐述做出定位诊断的理论基础)。

中枢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PPT课件

5
脊髓白质
• 上行纤维束
薄束、楔束 脊髓丘脑前、后束 脊髓小脑侧、后束
• 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侧、前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6
楔束
薄束
脊髓小脑后束
皮质脊髓侧束 红核脊髓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前束
前庭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内侧纵束7
如何理解脑干?
• 脑干与脊髓的关系
相互延续及变化
• 脑干与脊髓的区别
外观:三个部分和中央管“裂”开——第四脑室 底 内部:神经核团的性质——七种
神经核团的排列——由“柱”变为独立的核
8

脑神经核的性质
躯体运动
躯体运动 特殊内脏运动 ----鳃弓衍化的骨骼肌
内脏运动---一般内脏运动 ----心肌、腺体、平滑
内脏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 肌 一般内脏感觉 ----嗅、味
主要核团:
视上核 室旁核
下丘脑
28
小脑上面观
29
小脑下面观
30
小脑的分叶
• 绒球小结叶---古小脑---平衡
•前
叶---旧小脑---维持肌张力
•后
叶---新小脑---协调肌群活动
31
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 躯体运动中枢 • 躯体感觉中枢 • 听觉中枢 • 视觉中枢 • 语言中枢 • 内脏活动中枢
16
非脑神经核
1、与脑神经无直接关系
2、上下行纤维的中继站(中继核)
– 薄束核
– 楔束核
延髓
– 下橄榄核
– 脑桥核
脑桥
– 红核
– 黑质
中脑
17
脑干的白质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症状,如嗅沟脑膜瘤、蝶骨嵴肿瘤等 –眼部症状:病变侧常有视力减退或丧 失,眼肌麻痹及眼球突出。早期先有 视野改变,如中心暗点或中心旁暗点, 晚期则出现视神经萎缩
额叶损害表现
• 运动障碍
–瘫痪 –双眼水平协同运动障碍
• • • • • • •
额叶性共济失调 运动性失用 精神障碍 癫痫 运动性失语 异常反射 颅神经症状
• 视觉障碍
–一侧枕叶的完全性损害产生对侧同向偏盲伴
有黄斑回避 –外侧膝状体之后视道路损害所产生的中枢性 同向偏盲有如下特点 • 常为象限盲。 • 若为偏盲则有黄斑回避现象 • 不影响瞳孔对光反射 • 由于中心视野存在患者常不觉偏盲 • 不发生视神经萎缩 • 如果双侧枕叶损害可引起双眼失明,称为 皮质盲,其特点是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表现为病灶对侧半身感觉异常,可有触或压 的感觉,常常为针刺、电击,偶为疼痛的感 觉异常发作 –这种发作虽可为癫痫的唯一表现,但多数只 是作为发作先兆,从一处向邻近部位扩展, 或扩展至中央前回运动中枢,最终表现为感 觉运动性局限性癫痫或扩展为全身性发作
• 体象障碍
–顶叶(特别是右侧)损害可以发生对身体结
• 运动障碍 –瘫痪:对侧肢体不完全性瘫痪,偏瘫或单瘫多见 • 中央前回上部受损产生下肢瘫痪 • 下部受损则产生面、舌或上肢的瘫痪 • 旁中央小叶损害可出现尿潴留 –双眼水平协同运动障碍 • 同向侧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下行的纤维交 叉到对侧支配桥脑的同名中枢 • 当此中枢受到刺激时,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 受损时向病灶一侧斜视
顶叶
• 顶叶主要结构包括中央后回, 是皮质的躯体感 • • •

觉中枢 顶上小叶为实体感觉分析区 主侧半球的角回为阅读中枢 同时顶叶通过联络纤维与额、颞、枕各叶发生 联系,并借胼胝体与对侧顶叶联系,此外在顶 叶深部还有部分视觉纤维通过 顶叶损害时可有以下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损害的表现及定位

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损害的表现及定位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损害的表现及定位
Composition:Cerebral hemisphere (gray matter,white matter, diencephalon, basal ganglia、cerebral ventricle),brainstem,cerebellum
一、Cerebral hemisphere
② 运动前区(premotor area):锥体外系皮质中枢。并形成额-桥-小脑 束。司共济运动。损伤后出现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下肢笨拙,步态 蹒跚)
③ 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损伤后出现向病灶侧凝视。刺激病灶向 病灶对侧凝视。
④ 书写中枢: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损伤后损伤后出现失写症。 ⑤ 运动性语言中枢(motor speech center):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损伤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大体解剖结构 掌握大脑皮层、内囊、丘脑、小脑解剖结构与损伤后表现
及其定位诊断方法 掌握基底节、脑干解剖结构与各部位损伤后表现及其定位
诊断方法 了解意识障碍发生机制、分类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教学重点:大脑半球、脑干病变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定位诊
断。 教学难点:脑干病变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定位诊断。
2) 一般功能区损害及定位
① 体象障碍:非优势侧缘上回损害。表现病觉缺 失、肢体缺如、幻多肢。
② 视野缺损:视辐射损伤。对侧视野同向下象限 偏盲。
4. Temporal lobe
1)主要功能区Domains损害及定位
① 听觉中枢(auditory center):位于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单侧
损伤后一般不出现听觉障碍(双侧投射),可能产生耳鸣、听觉的 减退。刺激症状可导致幻听。
b) 运用中枢:优势半球缘上回。司复杂劳动和劳动技巧。损伤 后失用症,对肢体动作运用出现障碍。非优势半球损伤出现 体象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
急性脑膜炎 艾滋病—迟呆综合征 空泡性脊髓病 周围神经病 肌病 2、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损害:
辅助检查:
血液白细胞检查 HIV免疫学检查
诊断
加强意识,对不明原因出现的神经系 症状要想到AIDS的可能。
治疗和预防: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Demyelinating Disease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第七节:神经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全 身性疾病。
神经梅毒:苍白密螺旋体侵害神经系统, 出现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与发病机制:
传染方式:
垂直传染—先天性梅毒 性传染—后天获得性传染。
临床表现:
无症状性神经梅毒。 梅毒性脑膜炎。 脑(脊髓)血管梅毒。 脊髓痨。 麻痹性迟呆。
链霉素、乙胺丁醇。 联合用药:三联或四联。注意药物
毒性如肝损害,多发性神经病(异烟肼)。 2、皮质类固醇 3、鞘内注射 4、支持对症治疗。
第六节之一:脑囊虫病
是猪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脑部 所引起的疾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途经: 内源性自身感染 外源性自身感染 外来感染。
病理:
病理变化分三期: 生存期 退变死亡期 静止期
型、 HSV-Ⅱ型。 90%由HSV-I型引起。
70% HSE起因于内源性病毒激活, 25%病例由原发感染所致。
病理:
HSV-I型脑炎是急性坏死性非对称性出 血性病变,常累及颞叶内侧,额叶下部。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原发感染潜伏期2-21天,平 均6天。1/4患者有口周疱疹史。前驱症状有 发热、全身不适、肌痛等。
三、丛集性头痛
一侧眼眶,眼球后发作性剧烈头痛, 密集发作,定时疼痛。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检查讲座题目: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检查讲座内容摘要:神经系统定性、定位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即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提供的线索,确定神经系统疾病损害的部位。

定性系统是为了确定疾病的病因,因不同类型神经系统疾病有各自不同的演变溃规律,根据病人主要症状体征的发展变化,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及辅助检查,通常可对疾病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定位诊断:1、首先应确定病变损害水平辨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神经根、神经丛和周围神经),还是肌肉系统(肌肉或神经肌肉接头),以及是否为其他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如:脊髓前脚细胞以上的上运动神经元症状主要是:①肌张力②病理反射是否存在③腱反射是否亢进。

一些大脑病变,如右侧上肢瘫痪,考虑左侧大脑深部的中枢病变;大脑中动脉堵塞出现三偏症状;额叶损伤出现一些精神症状;运动性失语为优势额叶下回病变引起。

小脑梗塞出现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外周神经病变如背神经、臂丛神经、腰丛神经、坐骨神经的病变,如腰椎椎间盘突出等。

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如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包括:眼外肌麻痹为首发症状,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呈晨轻暮重的波动性变化,疲劳试验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2、其次要明确病变空间分布,为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或系统性。

3、通常定位诊断要遵循一元论的原则。

4、定位诊断应高度重视病人的首发症状,可能提示病变的主要部位,有时还可指示病变的性质。

5、定位诊断重应注意的问题:并非临床上所有的定位体征均指示在相应的病灶;疾病在发病之初或进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体征往往不能真正代表病灶的所在;应注意患者可能存在的某些先天性异常;临床上经常遇到无任何病史、体征,但辅助检查确意外的发现确切的脑不病。

二、定性诊断:从病因学上分类1、血管性疾病:脑和脊髓血管性疾病起病急骤,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若年轻人考虑颅内动脉瘤,更年轻的考虑动-静脉畸形。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五)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 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
➢ 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并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如 肢体麻木、轻偏瘫等;
➢ 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部分脑瘤患者性卒中形式突然起病 部分颅内转移癌呈弥漫性分布
(五)脱髓鞘疾病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多出现缓解-复发交替,少数 病例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加重进行性加重;
(二)神经变性疾病
➢ 起病及进展缓慢,进行性加重; ➢ 多数年龄偏大,如老年性痴呆,少数也可发于年青人,如运动神经
元病; ➢ 主要侵犯某一系统,病理呈系统性改变; ➢ 不同的疾病表现各不相同;如Alzheimer病和Pick病、Parkinson病

(四)外伤
➢ 外伤史或外伤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 多为急性起病,亦应注意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病的如硬膜下血肿; ➢ X线及CT检查有助于诊断;
第二章第四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程序
(The Diagnostic Principles of the Neurological Diseases)
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 (二)了解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与定向诊断。
诊疗程序
一. 定向诊断 是不是神经系统的病变? 二. 定位诊断 病变的位置在哪里? 三. 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的病变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
三、定性诊断
确定疾病的病因 ➢ 根据—类型神经系统疾病有各自不同的演变规律 ➢ 方法—病人主要症状体征的发展变化, 结合神经系统检查
&辅助检查, 通常可对疾病性质做出正确判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分类
一、血管性疾病 二、感染性疾病 三、神经变性疾病 四、外伤 五、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六、脱髓鞘性疾病 七、代谢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八、其它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52页】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52页】
(nuclear ophthalmopligia)
• 对侧眼球运动障碍 • 脑干临近结构损害 • 分离性眼肌麻痹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1)
核间型眼肌麻痹
(internuclear ophthalmopligia) • 前核间性眼肌麻痹 • 后核间性眼肌麻痹 • 一个半综合症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1)
核上型眼肌麻痹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1)
2024/8/1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1)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步骤
• 定位诊断
症状、体征 + 解剖
• 定性诊断 病史 + 辅助检查
临床诊断或 病因诊断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1)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准则
• 1. 首先 , 应确定病变损害水平(中枢、周围) • 2. 其次 , 要明确病变空间分布(局灶性、多灶性、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1)
定位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 1.并非临床上所有的定位体征均指示存在相 应的病灶
• 2. 应注意患者可能存在某些先天性异常 • 3.某些体征往往不能真正代表病灶的 所在 • 4.无症状体征的病灶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1)
思考题
1.根据病变部位,躯体感觉障碍可分为那些类型 ?
2.失语症是如何分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何为核间性眼肌麻痹?可分为那些类型? 4.周围性面瘫不同部位面神经受累的临床表现? 5.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如何鉴别? 6.痉挛性瘫痪与弛缓性瘫痪如何鉴别? 7.试述单眼与双眼视力障碍常见于那些疾病?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1)
不自主运动的定位诊断
• 旧新纹状体或/和丘脑底核病变
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肌强直(rigidity) 运动不能(akinesi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位于中央沟后、 顶枕沟前和外 侧裂延线的上 方。
(二)顶叶(parie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① 皮质感觉区: (图2-4人体各部位在感觉区的定位关系) ➢为深浅感觉的皮质中枢 中央后回 ➢接受对侧肢体的深浅感觉信息
顶上小叶 ➢为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中枢
② 刺激症状 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
概述
★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症状
③ 释放症状 ➢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 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④ ★断联休克症状
➢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 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 功能短暂丧失
第一节 中枢神经
1.完全性内囊损害 ★“三偏”综合征: ➢病灶对侧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2. 部分性内囊损害 ➢由于前肢、膝部、后肢的传导束不同,不同部 位和程度的损害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 盲、偏身共济失调、一侧中枢性面舌瘫或运动性 失语中的1~2个或更多症状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第一节 中枢神经
第五节 肌肉
第二节 脑与脊髓的血管
第六节 运动系统
第三节 脑神经 第四节 周围神经
第七节 感觉系统 第八节 反射
概述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定位诊断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第一步, 正确完成定位诊断取决于三个因素:
概述
★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症状
① 缺损症状 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状” (图2-4)
② 运动前区
位于皮质运动区前方
③ 皮质侧视中枢 额中回后部
(一)额叶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④ 书写中枢
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
★⑤ 运动性语言 优势半球外侧裂上方和额下 回 中枢(Broca区) 后部交界的三角区
⑥ 额叶前部
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 和冲动行为有关
(二)顶叶(parietal lobe)
损害后: ➢患者能听见对方和自己说话的声音,但不能 理解说话的含义,即: ★感觉性失语(Wernicke aphasia)
(四)枕叶 (occipi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其后端为枕极, 内侧面以距状裂 图2-2 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分成楔回和舌回
(四)枕叶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1. 中央后回和顶上小叶病变:
破坏性病灶
➢病灶对侧肢体复合性感觉障碍 ➢如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
和皮肤定位觉的减退和缺失
(二)顶叶(parie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刺激性病灶
➢可出现病灶对侧肢体的部分性感 觉性癫痫
➢如扩散到中央前回运动区,可引 起部分性运动性发作,也可扩展 为全身抽搐及意识丧失
(二)顶叶(parie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② 运用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的缘上回 ➢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
③ 视觉性语言中枢 ➢又称阅读中枢 ➢位于角回,靠近视觉中枢 ➢为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的皮质中枢
(二)顶叶(parie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顶叶病变主要产生皮层性感觉障碍、失用和失 认症等
一、大脑半球 二、内囊 三、基底神经节 四、间脑 五、脑干 六、小脑
七、脊髓
一、大脑半球 (Cerebral Hemisphere)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一、大脑半球
概述
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岛叶
脑 半
扣带回

边缘叶 海马回
边缘系统
钩回
杏仁核
丘脑前核
下丘脑
(一)额叶(frontal lobe)
2. 顶下小叶(缘上回和角回)病变: (1)体象障碍: 顶叶病变可产生体象障碍 体象障碍的分类及特点详见第三章
(二)顶叶(parie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 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 ➢ 计算不能(失算症) ➢手指失认
★主要表现 ➢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 ➢书写不能(失写症) ➢有时伴失读
1. 视觉中枢病变 刺激性病灶
➢出现闪光、暗影、色彩等 幻视现象
破坏性病灶
➢可出现视野缺损,视野缺 损的类型取决于视皮质损害 范围的大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枕叶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① 双侧视觉中枢病变 ➢产生★皮质盲,表现为全盲,视物不见,但 对光反射存在
② 一侧视中枢病变 ➢可产生偏盲,特点为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而中心视力不受影响,称☆黄斑回避 (macular sparing)
(五)岛叶(insular lobe)
又称脑岛(insula),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
(六)边缘叶 (limbic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边缘叶包括隔区、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旁回 和钩回(图2-2、2-3)
杏仁核 丘脑前核 边缘叶 下丘脑 中脑被盖
岛叶前部 额叶眶面等结构
☆边缘系统
(六)边缘叶
(3)失用症:
➢优势侧缘上回病变时可产生双侧失用症
(三)颞叶(tempor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位于外侧裂的下方,顶枕裂前方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三)颞叶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① ★感觉性语言中枢(Wernicke 区): ➢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边缘系统与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有广泛联系,参与 高级神经、精神(情绪和记忆等)和内脏的活动
☆边缘系统损害时可出现情绪及记忆障碍、行 为异常、幻觉、反应迟钝等精神障碍及内脏活动 障碍
二、内 囊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图2-5 行经内囊的纤维束
位于尾状核、 豆状核及丘脑 之间
二、内 囊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舌回
楔回
图2-2 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围绕距状裂的皮质为☆视中枢,亦称纹状区,接 受外侧膝状体传来的视网膜视觉冲动
➢距状裂上方的视皮质接受上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 ➢下方的视皮质接受下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 ➢枕叶主要与视觉有关
(四)枕叶 (occipi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枕叶损害主要引起视觉障碍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占大脑半球表面的前三分之一,位于外侧 裂上方和中央沟前方,是大脑半球主要功 能区之一(图2-1)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额叶的主要功能与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 其主要功能区包括:
位于中央前回;身体各部位代表 ①★ 皮质运动区 区在此的排列由上向下呈“倒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